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冲动与尴尬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现状、问题和在后京都时代的对策的开题报告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现状、问题和在后京都时代的对策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各国之间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合作已成为全球性重要议题。
在国内层面,我国也积极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约束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构建低碳经济生态循环体系已成为我国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其中,清洁发展机制是我国逐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合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中国清洁发展机制所处的现状和问题,总结我国清洁发展机制进展的成就和不足,提出我国在后京都时代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并为制定和完善我国清洁发展机制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本文将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研究:1.概括清洁发展机制的定义和历史背景。
2.分析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现状,包括机制的组织形式、政策支持等。
3.总结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成就与不足,分析存在的问题。
4.探讨后京都时代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包括政策措施、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建议。
5.提出促进我国清洁发展机制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包括组织机制、政策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其中文献资料法主要是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法则是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清洁发展机制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五、研究结论预期本文旨在提出后京都时代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指导各级政府和企业加强清洁发展机制的建设。
同时,本研究还将探讨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最终,本文将为促进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中国环保的尴尬-2019年文档

中国环保的尴尬一、不要把具体问题抽象化生态文明、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些年,有关这方面的书籍也出了不少,我也创作了不少环保题材的文学作品。
2000年,我考察长江时走过13个省,行程 2 万多公里,由此创作出了百万字的我国首套生态纪实文学丛书―― 《长江生态报告》、《黄河生态报告》、《淮河生态报告》。
在创作环保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觉得,环境问题在当下许多领域都遭遇“贵为皇上”、“贱似乞丐”的尴尬境遇。
最大的嫌疑是,环境污染也正在被某些人有意无意地忽略并进行常态化处理,暗示人们视污染为正常化并习惯成自然,就此把迫切需要解决的、指向性很强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打入抽象而宏观的环保问题的“冷官”――环境污染初起,其实环保问题十分具体,但得不到当下应对“见招拆招”的具体处理,而经年累积成一个巨大而抽象的宏观环保问题,迄今还在继续把具体问题抽象化、宏观化,并由此产生出一个巨大的悖论:不发展经济万万不可以,发展经济必然会污染环境,而环境污染治理是长期、艰巨、复杂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曾几何时,漓江污染,邓小平怒斥:“不解决污染,功不抵过! ”具体问题具体处理,该关的关,该停的停,一句话救活一条江。
倘若当时邓小平也将之归为长期、艰巨、复杂一类,漓江今天恐怕已成臭水沟。
之所以今天的环保问题积重难返让人望而生畏,就是因为长期以来不能实事求是地“见招拆招”及时处理的结果。
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阶段,只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之后的断代意味着有更高形式的文明匆忙地从此一蹴而过,它的名字叫社会主义。
先天不足兼及后天失调的种种不足都会在社会主义发展时期的中国出现,证明历史发展传承性的疏密有致,间隔与空白或日裂隙与间距的存在,会以另一种形式来填充。
时空不息如斩不断的水流,在这里拦截它,它还会在别处冒出来。
正如宇宙大爆炸,你拦不住它,它不仅形成地球,还形成别的星球,非此即彼。
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原始积累,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对低下,对人文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压榨还有所舒缓。
清洁发展机制及其面临的形势

的共识 。 因此 ,19 9 7年 在 日本 京 都 召 开 的 《 候 气 框 架 公 约 》第 三 次缔 约 方 大 会 上 ,与 会 各 国通 过 了 《 都 议 定 书 》,制 定 了不 同类 型 国家 二 氧 化 京 碳 排 放 量 的标 准 。 该 议 定 书 规 定 ,在 2 0 年 至 08 21 0 2年 间,全 球 主 要 工业 国家 的工 业 二 氧 化碳 排
王慎娜(9 7 ) 女 , 18一, 山东滕州人 , 士研究 生 , 博 研究方 向为运筹学 、 合最优化 。 — al a gh n a 9 a s u a . . 组 E m iw n se n O @m i . cs e n : lg ae 高 随祥 (9 2 ) 男 , 16一, 陕西 延安人 , 授,主要研 究方 向为运 筹学 、组合 最优化 。E m i s g o u a. . 教 — a : x a @g es e n l ae
清洁发展机 制及 其面 临 的形势
乔 志伟 ,吴鸽鹏 2 ,王慎娜 2 ,高随祥 2
(. a o国 际碳 资 产 信 息 咨 询 (L ) 限公 司 ,北京 ,0 0 7 1C me J京 有 10 2 ; 2 .中 国科 学 院研 究 生 院 ,北 京 , 00 9 10 4 )
摘
要 :清 洁发展机 制( la C enDe eo me t c aim, D 是 ( 都议 定书 下 的三个基 于市 场 v lp n Me hns C M) ( 京
德 国 、希腊 、匈 牙 利 、冰 岛 、意 大 利 、 日本 、拉 脱 维 亚 、列 支 敦 士 顿 、立 陶宛 、卢 森 堡 、摩 纳 哥 、荷 兰 、新 西 兰 、挪 威 、波 兰 、 葡萄 牙 、罗 马尼 亚 、俄 罗斯 、斯 洛 伐 克 、斯 洛文 尼 亚 、西 班 牙 、瑞 典 、瑞 士 、土 耳其 、乌 克 兰 及 美 国 。美 国 曾于 1 9 9 8年 1 1月 签 署 了 《 京 都 议定 书 》 0 1 3 美 国单 方 面退 出京 都 议 定 书 。 ,2 0 年 月
清洁发展机制的优势与不足

清洁发展机制的优势与不足摘要:本文讲述清洁发展机制的起因、优势和没有涉及的领域与不足。
试图将清洁发展机制的注意力从工业技术层面转移到多种能源结构和森林固碳上,科普性地使每个人、组织都能认识到,为防止温室效应,气候变暖、改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而付诸有效行动,是完全可行的。
关键词:清洁发展机制、清洁能源、温室效应、森林固碳。
前言:清洁发展机制基本概念。
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i.e. CDM)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中确立的机制,将其定义为:做出温室气体减排承诺的附件一国家(多数为发达国家)通过符合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要求并产生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投资,来换取部分或全部减排额度,作为其履行减排义务的组成部分。
核心是通过温室气体排污权交易达到以最小费用实现既定减排目标。
基本假设前提是温室气体在全球任何地方发生减排,都有助于气候改变,因此对发达国家经济,对发展中国国家引进技术和资金的双赢机会才能保证该机制顺利发展。
项目选择上,只有符合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项目才能被引入机制。
原理上,CDM跟投资于工业、农业、房地产、基础设施的资金流动性质一样,只不过用在了碳减排上,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附带环境效益。
一、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及其危害。
温室效应:《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定义为: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认为的气态成分,太阳符合色为短波辐射,地球辐射为长波辐射,大气中的水蒸气(H2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臭氧(O3),氯氟烃(CFCs)将短波无衰减的通过,同事吸收地球表面反射回宇宙空间的长波辐射从而对大气加热,维持事宜人类和地球所欲生物生存的温度和气候。
温室气体:在《京都议定书》中将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后四种统称氯氟烃)确定为温室气体,其中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占比66%,甲烷(产生于工业和农业)和氯氟烃(主要产生于工业中的气溶剂、制冷剂、发泡剂、化工溶剂等)只有16%和12%,因此全球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工业领域的二氧化碳减排上。
清洁发展机制(CDM)---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契机

清洁发展机制(CDM)---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契机作者:BSI 文章来源:BSI 点击数:1295 更新时间:2006-9-4 20:48:46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基本背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积极地响应着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呼声。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虽然表述起来很容易,理解起来也不难,但实践起来却往往面临很多现实的困难:全球环境持续恶化、贫困饥饿、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老问题远未得到解决;气候异常、淡水不足、艾滋病蔓延等新威胁又不断涌现;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一致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社会公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社会公正是目标,经济发展是保障,环境保护是关键,协调好这三大支柱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核心挑战。
近十年来,在日益受到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中,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由于涉及面广、影响深远而备受关注,被列入全球环境问题之首。
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全球变暖,人类过度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过程中排放出来大量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而同时大面积的森林砍伐和草原破坏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
正如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一样,关于气候变化的影响也由于目前科学认识的局限性和问题本身的复杂性而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但这些影响往往具有长期性、累积性、非线性,其后果具有灾难性、不可逆性,因而促使人类重新认识并深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寻求适当的途径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加速作用。
气候变化涉及全球,相关的领域包括环境、经济、政治等等,因此需要全球共同努力与协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联合国设立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并于1991-1992年间举行了6次会议,经过艰难的谈判,于1992年5月9日在纽约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UN FCC C),全球186个国家以及欧盟各国成为《公约》缔约方,公约缔约方会议(COP)是《公约》的最高机构。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现状及问题

有益 于《 公约 》 的最终 目标 , 协 助附 件 I所 列缔 约 并 方实 现其 量 化 的 限 制 和 减 少 排 放 的 承 诺 。该 机 制
的核 心是允 许 发 达 国家 和 发 展 中 国家 进 行 项 目级 的减排 量 抵销 额 的 转 让 与 获得 。 由于 发 达 国 家 减
节能 减 排
【 文章 编 号 】 0 6— 8 2 2 1 )2~0 6 0 10 3 6 (0 0 0 0 8— 5
我 国清 洁 发展 机 制 的现 状 及 问题 术
林 黎 ( 重庆工商大学 经济贸易学院 , 重庆,007 406)
【 要 】 洁发 展 机 制 ( l nD vlp et c ai C M) 《 都 议 定 书》中引 入 的 三 个 灵 活 履 约 机 制 之 一 。 从 C M 在 我 摘 清 Ce eeom n Mehns D 是 京 a m, D
表3 全 球 清 洁 发展 机 制市 场 的项 目构 成 情 况 表
20 0 9年 9月 1 日的 国 内 C M 项 目的 分 布 显 D
示, 云南 、 I 内蒙古 三个 省 ( ) 四川 、 区 占据 了 2 % 左 右 8
的市 场份 额 , 而北 京 、 海 、 上 天津 三 个 直 辖 市 却 只 占
洼 : 数 据来 源 :t :/ w . d i l eog ② 数 据 统 计 截 止 日期 为 20 ① ht / w w cmpp l . r p en /; 0 9 20 08年 度 青年 科 研 基 金 项 目的 阶 段 性
成 果 ( 目编 号 :8 10 ) 项 0 50 8 6 8 城市发展研究 l 7卷 2 l 0 0年 2期 U b nSu isVo. 7 N . 0 0 r a tde 11 o 2 2 1
我国清洁生产现状和发展思路

我国清洁生产现状和发展思路一、我国推行清洁生产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1.我国推行清洁生产的进展1993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上,国务院、国家经贸委及国家环保总局的领导提出清洁生产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明确了清洁生产在我国工业污染防治中的地位。
1994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专门设立了“开展清洁生产和生产绿色产品”这一领域。
1996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所有大、中、小型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要提高技术起点,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
1997年4月,国家环保总局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推广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要求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将清洁生产纳入已有的环境管理政策中,以便更深入地促进清洁生产。
为指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国家环保总局还会同有关工业部门编制了《企业清洁生产审计手册》以及啤酒、造纸、有机化工、电镀、纺织等行业的清洁生产审计指南。
1999年5月,国家经贸委发布了《关于实施清洁生产示范试点的通知》,选择北京、上海等10个试点城市和石化、冶金等5个试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示范和试点。
与此同时,陕西、辽宁、江苏、山西、沈阳等许多省市也制定和颁布了地方性的清洁生产政策和法规。
1996年陕西省环保局和省经贸委联合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提出将部分排污费返回给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计;1997年辽宁省政府制定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各地区要将排污收费总额的10%以上用于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工程。
沈阳市、本溪市政府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清洁生产政策。
1996年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清洁生产步伐的若干意见》,从支持立项审批、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信贷支持、科研推广扶持等10个方面制定了具体的优惠、扶持政策。
2000年山西省人大批准颁布了《太原市清洁生产条例》。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发展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发展、面临问题及解决对策蓝虹2012-9-14 14:16:39 来源:《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4期【内容提要】我国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大力宣传与培育市场,取得初步成效;项目快速发展,商务模式多样化;项目质量提升,服务机构多样化。
并且在经过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洗礼后,将迎来新的质的飞跃。
但同时仍面临着制约其发展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对CDM机制认识不足、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议价能力弱、交易成本高、项目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据此,在借鉴国际经验和结合我国CDM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笔者分别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了促进我国CDM良好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清洁发展机制碳排放权交易议价能力交易成本结构优化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经过全球众多国家的艰苦谈判,1997年12月,《京都议定书》正式签订,并于2005年生效。
《京都议定书》为38个工业化国家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并提出了国际排放贸易机制、联合履行机制、清洁发展机制等三种市场化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
其中,《京都议定书》第12条所确立的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以下简称CDM),是指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通过项目所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实现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3条款下承诺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CDM是一种双赢机制,发展中国家通过项目合作,可以获得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技术和资金,从而促进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发达国家通过这种合作,可以以远低于其国内所需的成本实现承诺的温室气体减排指标,节约大量资金,并且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低碳经济技术、产品甚至理念输入发展中国家[1]。
鉴于开展CDM 有利于我国从发达国家获得减排温室气体的技术和资金,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CDM,目前已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冲动与尴尬
2009年12月23日14:05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现有的CDM项目几乎都是风能、水电等低成本、高效益的资源利用型领域,这些领域开发成本少,技术含量低,收益很高,通过大量开发这些项目,发达国家实际只是简单地付出了资金,也恰好规避了转移技术的义务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李静| 北京报道
直到2006年,中国CDM(清洁发展机制)的项目数量都还低于巴西、墨西哥和印度。
但如今,中国CDM的项目数量和年减排量均达到了世界第一。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巡视员高广生提供的信息表明,截至今年10月,我国共批准了2232个CDM项目,其中663个被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成功注册,预期年减排二氧化碳1.9亿吨,约占全球注册项目的58%。
“在这样的规模中,中国以合作的态度,给发达国家提供了低成本完成减排任务的机会。
”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CDM项目管理中心主任杨宏伟告诉本刊记者。
他说,发达国家在其国内减排的成本是一吨二氧化碳在70至100美元,而通过CDM机制,在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成本只有十几美元。
同时,通过指定CDM的优先领域,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大受推动,实现了我们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但尽管CDM在中国的运行从宏观上看已出现了一定的双赢局面,不少参与CDM项目运作的国内企业负责人却对本刊记者表示,对CDM机制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将如何发展,充满了担忧。
哥本哈根会议喧嚷一片,而现在,中国CDM从业者更关心的是:CDM机制将如何改革?
“现有的CDM国际规则在某些方面太僵化,能否改变?人们寄希望于哥本哈根会议。
”中碳平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赵觅说。
12月9日,哥本哈根第五次缔约方会议全会上,中国谈判代表李高就CDM议题发言时提出抗议,指出中国部分CDM项目在过去一年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障碍,“部分原因是CDM 执行理事会作出的决定不合理、不透明和不公正。
”
李高发出抗议的前几天,刚刚结束的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第51次会议上,中国有近10个风电CDM项目被拒绝注册。
其公布的理由是“怀疑中国政府有意系统性降低风电项目的上网电价,从而鼓励将风电项目开发为CDM项目” 。
一开始,人们根本不相信“二氧化碳能卖钱”
上世纪90年代末,张亮蒙担任经理的济丰兴业投资管理公司因为和国际能源系统公司交往甚密,了解到一个叫CDM的机制。
“这是一个新鲜概念,国际能源系统提出要在中国寻找CDM项目。
济丰决定试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