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综合体设计与周边环境设计毕业论文

商业综合体设计与周边环境设计毕业论文
商业综合体设计与周边环境设计毕业论文

商业综合体设计与周边环境

设计毕业论文

1、课题名称

商业综合体设计与周边环境设计—建筑与室外环境

2、设计任务(容项目)要求

我们小组的设计主要是以绿色,仿生为主题,设计一个商业综合体与周边环境的项目,在这个团组中我负责商业综合体设计与周边环境设计—建筑与室外环境(1)确定场地以及场地考察

(2)确定该商业综合体的建筑和景观的设计的风格、颜色搭配、设计理念

(3)查找资料,手绘图稿

(4)最后效果图

3、设计项目的意义(实际或研究)

从项目本身来看是对未来城市发展做的一个预案

从选择的地皮来看,以汤逊湖和湿地园为底,可以很好的去研究怎样将建筑对环境的伤害率降到最低,以达到在既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又能满足人文,商业的需求,对当地的经济、人文、旅游发展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5、设计所采用的方法(设计、分析、表现):

根据实地考察,该项目位于:省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藏龙大道上,地形位于江夏区西部,为滨湖平原,地形平坦。用地面积约13万㎡。交通便利,有732、755可以到达离三环线也很近驱车15分钟到达光谷广场,30分钟到达武昌火车站,50分钟从中环线到天河机场,属于光谷20分钟生活圈。主要消费有:新住宅人群、纸坊城区居民、村落居民、外区人口、学生、政府人员、工业园职工等等。

所以根据以上实地考察验证让我更确定建一个商业综合体与周边环境设计的项目势在必行。

设计过程中对于建筑和室外景观上紧紧贴合生态科技的运用手法,因地制宜的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如:

①深入分析周围环境和气候的特征,充分挖掘场地的积极因素,转化其消极因素。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空间置换的影响,采用微型园林、人工湿地、植被屋面等技术,对自然环境做出生态补偿。

②在结构体系选择上,采用钢结构为建材结构,因为钢材具备耐久性好,

自重轻,排放CO?少,易塑型与回收再利用。

③自然通风设计,优先利用自然条件组织自然通风。夏季,利用建筑部空气的热压实现建筑的热压通风,即烟囱效应。室外新鲜空气由建筑底部吸入,污浊热空气由设计的排风口排出。冬季,室外风速较大,利用门窗组织风压通风。

④屋面绿化设计,屋面园林景观融建筑技术和绿化美化为一体,突出意境美。充分利用园林植物、微地形、水体和园林小品等造园因素,采用借景、点景、障景等造园技法,造出不同使用功能和性质的屋面园林绿化景观。

最后制作模型。用3D max,Skechup的表现形式将设计完整的立体化。

6、设计课题相关案例(同类或相似课题,图文并茂)

实际案例:

经文的新加坡展览塔楼(Editt Tower)

设计中融入了许多新构思和环境处理手法,更进一步揭示了经文的生态设计原则。立面设计插入凹进的平台空间和向室开敞的空中庭园。出挑的遮阳板和斜坡道通向各楼层,以实现摩天大楼竖向空间的自然过度。

选择最适宜的植物重建了原有的生态系统,绿色植物沿坡道攀沿,跨越纵向空间,整个建筑底部街道到楼顶花园都披上绿装。

通过植物调节气候,通过活动的遮阳板以及和主导风向平行的风墙把凉风引入空中庭院和室空间,而使空调使用降至最小程度。太阳能光电系统使用减少了对城市电网的依赖

获奖但未实施案例:

省市崆峒区“归谷”别墅住宅区建筑、景观规划设计

该项目地处省市崆峒区,设计提取了当地最为常见的梯田景观、白树、窑洞建筑等乡土元素为整个设计场地的景观框架,营造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土理念人居环境。设计以回归自热、回归邻里、回归家园为设计理念,应用现代的语言,营造出一个环境优美温馨的美好家园。方案中通过塑造小型梯田景观的方式,来延续场地的记忆,使其景观具备多种功能(粮食产出、生态产出、人与自然沟通需求、人的活动需求等)。

7、参考书籍(不少于10本):

[1]晚生,绿色建筑应用技术,化学工业,第一版,2011

[2]罗哲文,中华名园大观,机械工业,第一版,2010

[3]日本建筑学会,资源能源与建筑,中国电力,第一版,2009

[4]祝遵凌,景观植物配置,科学技术,第一版,2010

[5]王仙民,上海世博立体绿化,华中科技大学,第一版,2011

[6]苏雪痕,植物造景,中国林业,第一版,1999

[7]诸大建,绿色的创新-诸大建学术日记,同济大学,第一版,2008

[8]Eduard Broto,高密度建筑-未来的建筑设计,天津大学国际出版中心,第一版,2011

[9]西奥多·奥斯曼德森,屋顶花园历史·设计·建造,中国建筑工业,第一版,2005

[10] 晚生,建筑环境学,华中科技大学,第一版,2009

8、设计说明(不少于1000字):

本次设计意在研究当下最受关注的“绿色、仿生生态建筑”。题目很大,我们将其放到实际项目上去探究。实际项目名称为D ’ M ( Dream mall ) 商业综合体。

项目概况如下:D ’ M建在省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藏龙大道上,属于

江夏区西部,为滨湖平原,地形平坦。用地面积约13万㎡。交通便利,有732、755可以到达离三环线也很近驱车15分钟到达光谷广场,30分钟到达武昌火车站,50分钟从中环线到天河机场,属于光谷20分钟生活圈。主要消费有:新住宅人群、纸坊城区居民、村落居民、外区人口、学生、政府人员、工业园职工等等。

藏龙岛已有的景观有藏龙塑型、凤凰台等风水学景观,并以“科技、生态、人文、旅游”为科学定位的发展观。根据这些背景,我们选择采用鲸鱼为建筑的最初雏形,而鲸鱼同”惊余“象征富足的财富,有较好的寓意,同时涉及到了生态仿生学的运用,符合当地的发展观。

最后我们确定出设计一个以鲸鱼为最初雏形,集合建筑、景观、室工程为一体的综合城市景观设计。我们提炼出了鲸鱼本身体型庞大,身体呈流线性,头顶有喷射口,恒温,长寿等特征来作为建筑的外形以及其性能特点,贴合了生态仿生学的要求。

我们的设计理念是:以绿色生态环保为目标,打造一个节能低碳的未来建筑。“生态”研究的是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绿色建筑则主要是针对日趋严重的环境和能源问题,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力求构建人、自然环境与建筑三者之间和谐共生的良性机制,并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这一机制贯穿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设计中。

我们的设计原则是:

(1)密切结合地域环境特点,力求实现建筑与所在地域的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经济状况、文化特质协调一致。

(2)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空间环境,为建筑空间的使用者提供更多接触自然环境要素的机会,并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调节和控制建筑室空间的空气品质和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满足人对环境舒适度的适宜要求。

(3)节能环保,综合运用节能和环保技术措施,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损耗,避免由于过度排放而增加外界环境压力。

设计中采取了以下三方面的生态策略:

(1)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上,深入分析了周围环境和气候的特征,充分挖掘场地的积极因素,转化其消极因素。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空间置换的影响,采用微型园林、人工湿地、植被屋面等技术,对自然环境做出生态补偿。

(2)在结构体系选择上,采用钢结构为建材结构,因为钢材具备耐久性好,

自重轻,排放CO?少,易塑型与回收再利用。

(3)自然通风设计,优先利用自然条件组织自然通风。夏季,利用建筑部空气的热压实现建筑的热压通风,即烟囱效应。室外新鲜空气由建筑底部吸入,污浊热空气由设计的排风口排出。冬季,室外风速较大,利用门窗组织风压通风。

(4)屋面绿化设计,屋面园林景观融建筑技术和绿化美化为一体,突出意境美。充分利用园林植物、微地形、水体和园林小品等造园因素,采用借景、点景、障景等造园技法,造出不同使用功能和性质的屋面园林绿化景观。

D’M的生态设计理念、生态策略与节能技术,可以成为生态建筑设计的技术支持,但在实际应用中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9、主要设计草图(3-6):

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设计论文

商业综合体内街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城市商业街作为城市的商业中心,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商业综合体内街为缓解生产力压力、促进商品流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业综合体作为建筑设计的集中表达,对于引领城市的建筑行业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商业综合体内街是在不断变化中的,它在潜移默化中将社会的形态、人文变革融合在了一起,为城市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对商业综合体内街的空间设计进行研究与分析,希望能够给予相关人士有益的参考。 商业综合体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品牌与居民的生活方式,近些年来不断在大城市中涌现,成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综合经济体,同时,商业综合体涵盖的项目也是非常多的,从餐饮到教育,从娱乐到运动等等,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身影。所以,对商业综合体内街进行研究与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其对于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城市的品牌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简述商业综合体的基本介绍 (一)商业综合体的基本概念 探究商业综合体的基本概念就不能不提城市综合体,这里先对城市综合体做一个简单介绍以便于更好的表达商业综合体的基本理念。城市综合体,简单的说就是在城市内部,对经济、政治与文化集中利用的综合区域,它是以众多的建筑作为基本载体,同时将商业的五大核心功能融合在一体的巨大功能中心,被人形象的称为“城中之

城”。而商业综合体虽然是从“城市综合体”的概念中转化而来的,但是这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1]。所谓的商业综合体,就是经城市中的居住、商业、办公等多种功能区进行组合,使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相互依存并能够相互互动的有机整体,进而进行升级与转化,具有多功能、高效、复杂而且非常统一的集合体。 (二)商业综合体建筑群的基本特点 1.周密的交通枢纽 商业综合体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处于城市交通的密集集合点,它能够与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其具有的超高信息集合体,使之几乎成为城市的中心地带。 2.密度的高度集中 作为城市的集中体现,商业综合体具备着稠密的人口,便捷的交通使得这里的功能具有集中性,也使得城市建筑得到大规模运用,提升了建筑的使用效率。 3.整体统一性 商业综合体之中的建筑风格十分统一,其中的建筑风格相互补充,互相影响,从外部特征来看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风格的独特显示出了不一样的商业气质[2]。 4.功能复合性 商业综合体中的任何一种功能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实现了完整的生活配套,个体系之间相互依存,联系紧密,对于整个商业综合体而言,这样的形成使其更具有完整性。

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思路及具体策略研究

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思路及具体策略研究 现如今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不断飞速发展,我国各个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商业综合体的形式不断增加。商业综合体就是将各种功能集于一体,所以说设计城市综合体建筑的具体方案显得至关重要,这对商业综合体项目的成功开发起到直接的决定因素。城市综合体建筑的具体设计需要与商业运营的招商计划进行结合,为商业综合体的商业运营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会促进商业的综合体建筑设计。 标签: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一、城市综合体定义 城市综合体是以建筑群为主要基础,将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这五大功能进行融合,这五大核心功能集于一体,使城中城的现象发生,这是功能聚合、土地集约的城市经济聚合体。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源于城市综合体运作模式的综合体建筑越来越多的演化出来,它的具体功能相比狭义意义上的城市综合体来说较少,因为功能侧重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称号,但是总称为城市综合体。 二、城市综合体的特点 (一)将空间尺度进行扩大 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就是城市综合体,与城市的规模相结合,联系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干道,在建筑规模和建筑尺度上都具有扩张性。这样不仅会使室外的空间变得很大。也会使室内的空间相对来说变得大一些,协调了室外的空间尺度,也匹配了综合体的自身的多种功能。 (二)将购物和娱乐进行结合 商业综合体将城市的景观和综合体的室内外的空间进行交织,将那些比较封闭的商业广场用多功能的空间网络所代替,将购物和娱乐功能进行有效的结合,结合我国人民当前的生活节奏和心理需要,将商业的活力和发展动力更好的展示出来。 三、以沈阳茂业城项目为具体的实例来探讨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设计 (一)沈阳茂业城项目的基本概况 沈阳茂业城在沈河区,东边就是大东区,南边是和平区,西边是铁西区,北边是皇姑区。沈河区是沈阳市行政和经济以及文化的中心,又具有非常成熟的商业投资环境,交通又是十分便利,具有巨大的商業潜力。

商业综合体项目各阶段策划

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全程策划流程 《商业项目市场调研报告》纲要 一、城市经济环境的分析和生活结构研究 ◆总人口及区域人口结构、职业构成、家庭构成、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等 ◆ GDP发展状况及产业结构情况 ◆消费品零售总额 ◆商业增加值 ◆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二、区域经济结构调查与城市发展规划调查 ◆公共设施状况 ◆交通体系状况 ◆道路状况、通行量 ◆区域性质与功能特点 ◆各项城区的机能 ◆城市规划 三、城市商业发展规划及政策研究 ◆商铺发展现状及布局情况 ◆商铺发展规划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政策 四、区域零售业结构、商铺分布及经营状况的市场调查与分析 ◆区域商铺分布及经营业态详图 ◆商业地区间的竞争状况及竞争者调查分析 ◆地区间的销售动向 ◆大型主力店的动向 五、典型性竞争性项目调查与研究 六、地区未来商业地产的供应量分析 七、消费者消费行为调查与研究 ◆地理细分调查分析 ◆购买人群细分调查 ◆年龄细分调查分析 ◆经济状况细分调查分析 ◆消费者交通和出行方式 ◆购买者购买心理及行为分析 八、项目立地条件研究 ◆道路类别及交通状况 ◆项目地块自然与社会条件分析

◆顾客是否容易达到商业区 ◆周边环境和公建设施 ◆项目周围经济条件分析 ◆项目SWOT分析 九、商圈的确定和研究 ◆商圈的范围的确定 ◆商圈的构成及顾客来源 《商业项目定位报告》纲要 一、项目竞争分析 主要物业品种设定 各物业品种的竞争分析 各物业品种的竞争策略 各物业品种的核心竞争力提炼 项目的竞争定位 二、项目主题定位 项目主题描述 主题的支撑点概述 项目主题的适应性分析 项目主题的差异性分析 项目主题的产品表现形式 项目主题的广告表现形式 三、项目产品定位 项目功能定位 项目业态选择 项目商业物业规划要点 项目商业产品设计要点(进深/面宽/楼层/面积)四、目标客户定位 购买商铺的目标客户群分析 租赁使用商铺的目标群分析 购买客户群的市场细分 购买客户群的目标市场设定 购买商铺的客户定位

购物中心商铺装修设计规范

购物中心商铺装修设计规范

购物中心商铺装修设计规范 为了体现追求完美、行业领先的经营理念,有效地展示商城的整体的经营品质和竞争优势。同时也是为了给商城的广大消费者创造一个舒适高雅的购物环境,使商城的租户获得良好的经营收益。我们在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成功的同业态管理经验及体现国际顶级设计公司著名设计师总体设计风格的基础上,制定了?商铺装修设计规范与基本要求?。 一、吊顶 为最大程度保障商业整体形象的协调、统一,商铺吊顶装修设计原则为:商铺均应采用与各楼层公共区域相协调的吊顶。如确因经营特点而需要变更设计的商户必须向商城运营管理部门书面申请,在与周边商铺协调统一的前提下,方可能获得许可变更吊顶。商铺吊顶的排布、色彩、规格必须接受商城运营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如采用格栅吊顶者不得裸露管路。且应将商铺与公共区域上方用石膏板封死,以控制商铺内温度。

本着有利于卖场内视觉上的整洁性的原则,各类吊顶天花必须与公共区域吊顶高度一致。吊顶天花内设施(烟感、温感、消防喷淋等公共设施)不允许拆除破坏。 石膏板吊顶需在空调风管安装到位调试后运行正常,烟感,喷淋器安装到位调试正常的情况下开始进行施工。吊顶应先安装龙骨架,保留检修口。同时按照电路图所绘制的灯路位置进行灯线的铺设,所有线路都应按照配电箱的位置进行铺设,如有网络线,电话线,音响线应同时进行分线槽或线管铺设,有利于后期电源控制总开关的安装。 二、地面 地面应与公共区域的水平高度保持一致,衔接处不得有缝隙,且必须用不锈钢条填实或铝合金压条扣住。 建议如果非经营特殊需要,商铺原则上均应铺装石材地面或地板,应尽可能选用与公共部位色彩一致(或协调)的材料。建议地砖尺寸为600 M M×600M M。如采用地板铺装,但只限于

3个商业综合体室内空间设计经典案例浅谈

3个商业综合体室内空间设计经典案例浅谈 城市的快速发展,业态多样化与消费享受化,引导了商业地产的升级与变革,形成了休闲商业聚集的全新创造——商业综合体。这是一种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功能进行组合,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 案例1:【成都蓝光空港】 设计单位:毕路德 业主单位:蓝光集团 设计面积:16846㎡ 项目位置:四川成都 设计思路: 成都蓝光空港地处成都大西南中心片区唯一一个超大体量的商业中心,根据国际商业空间近年的发展方向,打造以休闲氛围、主题故事、艺术品位为核心的体验性购物环境。

设计师通过对材料肌理的质感化、材质的自然化和室内造型的户外化,营造出商业街道的故事场景,强化休闲体验的同时,突出了地域文化特色。富有变化的戏剧性光氛围处理,通过降低普通照明,引入集中式焦点光线,使其具有故事感的“舞台”效果,变普通商城为吸引年轻社群的交往空间。

通过开放式中岛自由布局,充分利用了交通空间。同时运用通道上安排摊档式花车及商铺空间的外摆,营造出目不暇接的热闹的商业感受。巧妙地放置具文化故事内涵的艺术装置,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抽象提取与再创造,形成“话题”中心,产生强烈的可记忆符号。

案例2:【沈阳信基购物中心】 设计单位:毕路德 业主单位:沈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面积:51.5万平方米 项目位置:辽宁沈阳市

设计思路: 人们常说创意来源生活,果不其然。沈阳信基购物中心的室内空间设计灵感源于中国随处可见的连绵翠峰,随意自然的组合取代了固定而生硬的柱网结构,独具吸引力。同时建筑设计中林林总总的结构柱巧妙地隐藏于总图之中,设计的最终效果是从视觉上将原有的12根柱子减少为3根。 外,在统一的平面上新墙体的比例和尺寸正好适合现有的开窗,利于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空间,打造贵宾室,服务空间和办公室。最终创造出了一个充满活力又独特的空间,从视觉上放大原有小空间的比例,令线、板等元素的自由组合维持住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如同一幕戏剧里的缤纷角色。 选用不规则的线条来做完整个空间主要的设计语言,用几何图形进行堆砌、排列和转换,使人置身其中感受光影虚实间的流转,制造内部场域从下而上、从

商业综合体设计与周边环境设计毕业论文

商业综合体设计与周边环境 设计毕业论文 1、课题名称 商业综合体设计与周边环境设计—建筑与室外环境 2、设计任务(容项目)要求 我们小组的设计主要是以绿色,仿生为主题,设计一个商业综合体与周边环境的项目,在这个团组中我负责商业综合体设计与周边环境设计—建筑与室外环境(1)确定场地以及场地考察 (2)确定该商业综合体的建筑和景观的设计的风格、颜色搭配、设计理念 (3)查找资料,手绘图稿 (4)最后效果图 3、设计项目的意义(实际或研究) 从项目本身来看是对未来城市发展做的一个预案 从选择的地皮来看,以汤逊湖和湿地园为底,可以很好的去研究怎样将建筑对环境的伤害率降到最低,以达到在既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又能满足人文,商业的需求,对当地的经济、人文、旅游发展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5、设计所采用的方法(设计、分析、表现): 根据实地考察,该项目位于:省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藏龙大道上,地形位于江夏区西部,为滨湖平原,地形平坦。用地面积约13万㎡。交通便利,有732、755可以到达离三环线也很近驱车15分钟到达光谷广场,30分钟到达武昌火车站,50分钟从中环线到天河机场,属于光谷20分钟生活圈。主要消费有:新住宅人群、纸坊城区居民、村落居民、外区人口、学生、政府人员、工业园职工等等。 所以根据以上实地考察验证让我更确定建一个商业综合体与周边环境设计的项目势在必行。 设计过程中对于建筑和室外景观上紧紧贴合生态科技的运用手法,因地制宜的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如: ①深入分析周围环境和气候的特征,充分挖掘场地的积极因素,转化其消极因素。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空间置换的影响,采用微型园林、人工湿地、植被屋面等技术,对自然环境做出生态补偿。 ②在结构体系选择上,采用钢结构为建材结构,因为钢材具备耐久性好, 自重轻,排放CO?少,易塑型与回收再利用。 ③自然通风设计,优先利用自然条件组织自然通风。夏季,利用建筑部空气的热压实现建筑的热压通风,即烟囱效应。室外新鲜空气由建筑底部吸入,污浊热空气由设计的排风口排出。冬季,室外风速较大,利用门窗组织风压通风。 ④屋面绿化设计,屋面园林景观融建筑技术和绿化美化为一体,突出意境美。充分利用园林植物、微地形、水体和园林小品等造园因素,采用借景、点景、障景等造园技法,造出不同使用功能和性质的屋面园林绿化景观。 最后制作模型。用3D max,Skechup的表现形式将设计完整的立体化。

商业综合体策划全案

商业综合体策划全案第一节、项目地块属性分析 1、项目地理位置 项目位于昆明市西山区书林街,大地块东临停车场(规划中玉带河公园、盘龙江),南临昆明三中,西临20米规划路,北临15米规划路。 分析: A、书林街项目地处昆明老城区中心位置,以金马碧鸡坊、东寺塔、西寺塔、近日 楼等名胜古迹为依托,西临书林街,东接青年路延长线,北近金碧路,南至环城南路;紧临医院、学校,周边为写字楼、高档住宅区、以及以螺蛳湾批发市场、双龙商场、明通商场、云纺商业区,百盛和昆百大为核心的大型商业区。这一带历来是昆明城市文脉所在,金马坊、碧鸡场、忠爱坊、近日楼、东寺塔、西寺塔等体现昆明文化名城风貌的仿古建筑,昭示这里一直延续着的历史文明。而居住配套的成熟,则体现在五分钟步行范围内分布着昆华医院、儿童医院、市人民医院这些昆明的重点医院。举步可抵达家乐福、百盛、百佳、国美、昆百大等大型购物商场 B、历史上的书林街,设立了大量的外国驻昆机构,如法国领事馆,美烟草公司,俄 罗斯面包店,南盛来咖啡店等,这一条街成了变相的租界。在书林街口是英国人开办的“惠滇医院”(今儿童医院),往西是永宁清真寺。解放后,昆明市政府在书林街建立了很多知名的学校及出版机构。其中,与项目紧邻的昆明三中,是昆明最好的中学之一。所以,书林街是昆明人文环境的典型代表; C、项目所在的盘龙江,是最早进行整治改造的河流,其整治改造的沿江绿化,已经 行成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2、项目地质、水文、气候情况 项目土地的地质情况,从实地观察来看,项目属于办公楼及旧产房。原有建

筑的基础大部分还没有拆除。 项目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全年无霜期长,基本无封冻期。 分析: 项目土地的地质情况总体比较良好,没有潜在的严重地质灾害,适合修建房屋, 在施工图设计时,应根据地质情况对基础的形式进行专题研究和经济性分析,选用即满足安全要求又造价经济的基础形式。 项目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全年无霜期长,基本无封冻期,对项目的冬季施工、特别是对建筑主体施工有利,对项目的施工工期不会带来不利影响。 项目内原有建筑的基础、水、电、气、通讯、排污等市政配套的埋地部分,对项目开发中的地质勘探和基础施工,都有不利影响。 3、项目地形、地貌 项目地形相对比较规整,临街面长,项目临建设路一侧长约115米,临二环路东二段一侧长约340米,临沙河长约69米。项目属于办公楼及产房改造,场地平整量较大。 分析: 项目的地形、地貌比较规整,对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都没有不利影响,适合规划建设。 项目的临街面长,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利用,规划建设适当的商业建筑,以提高项目的开发价值。 4、项目的市政配套情况 项目地处昆明市中心城区,具有水、电、气、通讯、排污等市政配套。 项目东面临巡津街,有98、62、3、4、107、50、51等十多路公交车,交通十分便捷。

商业综合体设计说明

商业综合体设计说明书 一、规划背景 1、项目概况 该商业综合体项目位于二环路西二段,总建筑面积100891M2,地上建筑面积为70909M2,地下总建筑面积为29982M2,综合容积率为5 ,绿化率35%,地下机动车泊车位492个。该项目是一个包含百货、超市、电影院、餐饮、纤体店、高档酒店及写字楼为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建成能很好地结合周边的文化休闲娱乐设施,成为集工作、休闲、娱乐、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服务区。 2、位置与现状 该项目位于二环路西二段,紧邻市中心,周边道路网络发达,交通十分便利。该基地地理位置优越,周边资源十分丰富,处于茶店子商圈内,靠近金沙商圈和老会展商圈,商业气息浓厚,具有很好的开发发展潜力。经考察调研,基地周边资源十分丰富,坐拥金沙遗址及西南财大的大量人脉,但其周围缺少能有效聚集人气的大型商业建筑,因此该项目的开发将改变地块及周边的商业形态。地块总用地面积㎡,可用地面积为㎡,场地现状为空地,用地平整,并无太大的高差变化。 3、设计依据 1.本工程应执行的主要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6年版)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4)《住宅建筑规范》GB5068-2005 (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7)《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J275-2003 (8)《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9)《屋面工程设计规范》GB50345-2004 (10)国家有关工程设计规范、规定和技术要求。 二、设计理念 成都市作为国家的西部重镇,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和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需要通过商业综合体的成功开发来提升城市竞争力。因而该项目的建立很好地满足当今这个大环境。 商业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酒店、会展、餐饮、娱乐和交通等各个功能复合、互相作用、形成价值链的高度集合化的建筑群体。 该项目从“城市性、开放性和集合性”的层面上出发,把城市功能与城市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建筑实体与城市其他空间有机结合,从而形成的一种城市实体。 这次设计主要利用建筑空间的复合化、集约化和开放化,建立一种依存、助益的空间能动关系,形成多功能,高效率的聚集体。 三、总平面规划设计 1、总体布局 2、道路交通组织 3、绿化景观环境 四、建筑单体设计 1、功能分区 (1)地下一层为超市层高米,地下二、三车库层高米,建筑面积为29982M2,地下机动车泊位492个。 (2)地上4层是大型一站式购物中心,建筑高度米,建筑面积为22449M2。建筑功能主要包括商场,超市,餐饮娱乐,特色餐饮,书城,国际影城等,首层层高6米,建筑面积为5715M2,设有百货,商场,高档主力店,餐饮等。二层层高6米,建筑面积为5715M2,主要设立大众百货。三层层高米,建筑面积为5715M2。设有大众百货,数码电器,电玩城,美容店,纤体店等。四层层高米,建筑面积为5304M2,主要设有电影院,书店,咖啡厅等。设计采用框架结构,商业形态布置灵活.超市有其独立的交通核心区,百货和运动营等通过中间交通核心联系起来,避免人流相互穿叉,使人流能方便、快捷的在商业空间

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方案评审要点解析

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方案评审要点解 析

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方案评审要点解析 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工作分为概念方案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含方案深化设计)、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营运阶段。商管公司作为商业产品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参与规划的目的和任务就在于对项目从使用功能的实现和后期运营效果的预期上实施专业把控,其参与新项目规划的能力和水平将影响商业品质。 商业项目业态定位和设计研讨阶段工作要点 (1)对商业项目进行整体业态定位是打造商业项目雏形的关键。商业定位准确是保证商业项目在开业之后保值增值的必要条件。(2)此阶段商管公司的任务及准备工作内容:商业项目业态定位和设计要点研讨、建筑方案(含方案深化)设计评审、空调冷热源论证、各专项设计评审等。其中各专项设计评审中的每一项又各自大致按照方案及方案深化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来完成。在每个阶段,商管公司作为物业的使用者和管理者,都需要进行专题市场调研工作,获得相关的信息依据,经过研究分析后,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并形成意见和建议,完成须由商管公司主导的专项设计成果,提交规划院,然后经过一次或多次联合评审会签由规划院将各方意见达成一致,形成阶段性设计成果。本文将重点从这三个阶段就商管公司参与规划设计任务、准

备工作以及从管理专业角度所需重点关注的事项进行详细解读,以期能够给参与这项工作的人们提供参考和思路,使我们今后在参与规划设计工作时能够有的放矢,提高工作效率。 (3)评审关注的事项:业态定位、步行街布局、交通组织、停车位、停靠站和公交车站、管理用房、消防疏散通道、变形缝。【关注点1】业态定位 根据市场调研结果,综合城市发展和商业发展状况、商业项目所在区域的发展趋势、所属商圈的地位和未来竞争态势等情况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确定项目的商业定位、业态组合、业态布局,进而对项目的总体建筑规模体量、项目内外交通环境组织、主要业态(含步行街)类型的布局及面积配置、零售业态经营档次和组合方式、以及大系统划分方式等要素予以确认。 【关注点2】步行街布局 (1)步行街应合理布局、与主力店有机结合并成为连接各主力店客流动线的枢纽,使各主力店的客流经过步行街实现交汇和共享;当前根据不同的建筑体量,步行街与主力店布局较为理想的方式有:步行街在整体被主力店围合下向各主力店之间穿插、步行街对主力店全包围。为确保步行街商铺整体连贯性,步行街各层与主力店的开口数量应适当,而且经过在适当位置开口使步行街没有明显的“冷段”和“死角”;

商业综合体商业规划及方案

商业综合体商业规划及方案V3.0 商业综合体商业规划及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1) 1.编制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项目建设周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项目资金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项目分析及设计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项目现况 (1) 5.2 项目需求 (1) 5.3 楼层布局 (3) 6.办公基础设施现状勘察 (4) 7.项目建设系统架构 (7) 7.1 基础设施建设及完善 (7) 7.2 网络平台建设 (7) 7.3 应用平台建设 (8) 7.4 子系统/平台设置 (8) 8.方案设计思想/原则 (10) 第二章新建基础设施 (13) 1.调度大厅建设 (13) 1.1 平面布局 (14) 1.2 装饰装修 (15) 1.3 空调系统 (18) 1.4 操作台 (20) 1.5 DLP大屏幕显示系统 (21) 1.6 气体灭火系统 (23) 2.多媒体会议系统 (26) 2.1 应急指挥会商中心 (27) 2.2 视频会议室 (29) 2.3 多功能会议室 (32)

2.4 其它中小型会议室和通用配置 (33) 3.远程高清视频会议系统 (35) 3.1 总体组网结构 (37) 3.2 系统组网方案 (37) 3.3 与商业综合体级联 (40) 3.4 领导决策系统网络 (41) 3.5 分会场连接 (41) 4.荣誉展厅多媒体展示系统 (42) 4.1 平面布局 (42) 4.2 各区域设置 (42) 5.智能控制系统 (44) 5.1 大厅、公共通道、电梯厅 (45) 5.2 各类会议室 (45) 5.3 办公区域 (46) 5.4 领导办公室 (46) 5.5 电动窗帘控制 (48) 6.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 (48) 7.机房建设(合用) (50) 7.1 环境要求 (50) 7.2 装饰装修 (51) 7.3 电气 (52) 7.4 空调 (53) 7.5 消防 (55) 7.6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55) 第三章已有基础设施完善 (58) 1.综合布线系统 (58) 1.1 水平和工作区部分 (58) 1.2 管理和设备区部分 (60) 1.3 主干线缆调整 (61)

商业综合体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商业综合体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 条为保证商店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镇及工矿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商店建筑(含综合性建筑的商店部分)。 第1.0.3 条商店建筑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并应合理地组织交通路线,方便群众和体现对残疾人员的关怀。 第1.0.4 条商店建筑的规模,根据其使用类别、建筑面积分为大、中、小型,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商店建筑的规模表1.0.4

第1.0.5 条商店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发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一节选址和布置 第2.1.1 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基地宜选择在城市商业地区或主要道路的适宜位置。大中型菜市场类建筑基地,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小区内的商店建筑服务半径不宜超过300m。 第2.1.2 条商店建筑不宜设在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厂房、仓库和易燃、可燃材料堆场附近;如因用地条件所限,其安全距离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2.1.3 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 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第2.1.4 条大中型商店基地内,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 的运输道路。基地内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 第2.1.5 条新建大中型商店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前,按当地规划部门要求,应留有适当集散场地。 第2.1.6 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如附近无公共停车场地时,按当地规划部门要求,应在基地内设停车场地或在建筑物内设停车库。 第二节步行商业街 第2.2.1 条步行商业街内应禁止车辆通行,并应符合城市规划和消防、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2.2.2 条原有城市道路改为步行商业街时,必须具备邻

商业综合体设计任务书-(结构部分)

商业综合体结构方案设计要点说明 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应按照各结构单元的面积对应相应规范条文进行划 分。 2.大商业裙房建议采用框架结构 无塔楼的大商业一般为3~6层大体量建筑,建议采用框架结构,如采用少墙框架结构,应按照框架结构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3.结构永久缝划分原则 1.原则上塔楼和裙房应该分开,以合理确定抗震设防分类; 2.结构缝尽量按照业态的分隔进行划分; 3.应尽量避免形成塔楼重心偏置超过20%的复杂结构; 4.分缝后的结构单元长度不宜超过150米控制;两个塔楼核心筒之间的楼板宜 按照50~70米控制。 5.避免形成三塔大底盘结构; 6.结构缝可以跨越影城业态,但不得穿过影厅; 4.地下室顶板应作为结构的嵌固端进行计算分析 5.地下室不应设置永久缝(包括车道、通道部位) 6.结构超长的处理建议 1.XX购物中心均为自持物业,对结构的无害裂缝不敏感; 2.施工期间的温度应力以及混凝土收缩变形通过施工后浇带可以释放大部分; 建筑使用期间,结构温差较小,温度应力对结构的影响不明显; 3.处理措施: 1)非大板结构楼面可以沿较长方向考虑一半的板面钢筋拉通; 2)大板结构应考虑部分板面钢筋拉通抵抗混凝土收缩变形; 3)裙房屋面建议设置双层双向钢筋,板面拉通钢筋建议取为承担一半负弯矩, 其余补充短钢筋; 4)不建议采用在混凝土中添加纤维、膨胀剂及施加预应力等措施。

7.桩型选择应使单方混凝土产生的承载力较高,并综合施工等因素比较确定。 8.室内步行街中庭及连桥结构方案 该部位梁跨一般为16~20米,悬挑长度一般为4.5~6米,结构高度原则上控制在800高,或按照悬挑梁跨高比不小于5;连续梁跨高比不小于18控制。 当普通梁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优选采用单向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原则上不选用纯钢结构,或与机电配合,在满足业主净空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梁高。 9.地下室底板优先采用下翻柱帽的无梁板结构形式 无论采用独立基础加防水板、筏板基础或桩承台基础,地下室底板宜优先采用无梁板结构形式,方便施工,其计算及配筋按照无梁楼盖设计。 10.地下室顶板优先采用大板结构 当地下室顶板按规范规定取180厚时,应充分发挥厚板的承载力,采用大板结构,不设次梁。如板厚小于180可考虑有次梁的结构形式。 11.地下一层优先采用大板结构 根据工期优先原则,该层楼板优先选择大板结构,不设次梁。 12.标准层结构布置方案 区格为正方形的板建议采用十字梁或平行主次梁布置方案,区格为长方形的板优先采用平行主次梁布置,板厚建议取110或100,参见附图1。

商业综合体电气设计

商业综合体电气设计 1前言 本文的目的并不是介绍特大型项目怎么去做,因为一般来说,成熟的业主都会有明确的任务书指导设计,只需去理解和执行即可。本文主要是通过设计过程中的一些经历和感想来告诉大家设计的一些注重事项和具体操作方式,如何高效、正确的完成设计成果。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疑问来开始设计的回忆。 2商业综合体的含义 商业综合体就是将一系列的城市配套工程综合在一栋建筑物内,主要的城市配套包罗百货商场、大型超市、精品购物街、沿街商铺、超市、大型车库、影院、KTV、健身、电器、健身、酒楼、儿童电玩、精装公寓楼、甲级写字楼、五星酒店、商务酒店等等,整个建筑物的规模非常大,一般都在20~50万平方米。商业综合体对能源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对能源供给的安全等级要求也比较高,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商业综合体的成立一般都会对现有的市政条件产生巨大的冲击,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实际的工程可能不能按照理想化的系统去设计。到底是项目去适应市政还是市政改造去适应项目,对此在前期阶段要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供电方案的论证。各地商业综合体项目概况分析见下表。 3商业综合体经营治理对设计的影响 甲方对于商业建筑有不同的治理模式,主要分为销售型和自持型。 销售型:沿街商铺、精装公寓楼、一般写字楼。 自持型:百货、精品室内步行街、大型超市、五星酒店、甲级写字楼、地下车库、餐饮、影院、KTV、健身、电器、酒楼、儿童业态等。 分析建筑的功能以及知道甲方的经营治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这直接影响着供电区域的划分和供电系统的成立,可以说,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满足商业的合理经营和安全运行。 4商业综合体设计中需要特殊注重的一些名词 业态:指不同的建筑功能。 物管:指物业治理企业,主要对销售的建筑进行维护。 商管:指商业治理企业,主要对自持的建筑进行维护。 计量:计量在商业项目中非常的重要,计量的方式决定了系统的划分 店招:指商铺门面统一的商业广告标识。 道旗:指步行街道路统一的商业广告标识。 以上的专有名词决定了任何一个区域的一个开关、一根电缆,甚至是一个灯泡的物权所属,因此,在地下室的某一机房中出现照明从物业引接、潜污泵从外铺引接、通风机从百货引接电源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对于消防专用设备则没有区分,一概属于物业治理及计量。此外,要对竖向标高、总图坐标、面积指标敏感;要对设计标准、建筑标准、交房标准明确。 5商业综合体的设计范围 红线内所有强电设计: (1)完成一般由供电局设计、治理的中压开闭所、局管变电所的设计工作。 (2)中压(10kV)供电系统、低压(0.4kV)系统。 (3)动力配电。 (4)一般及应急照明(非装修区域)。 (5)电气节能办法。 (6)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办法。

最新商业综合体公共区域装饰装修委托设计合同

商业综合体空间 装饰装修方案委托设计合同 委托方(甲方):********有限公司 受托方(乙方):*********有限公司 签订日期:2016年4月日 签订地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乙方所具有技术水准及项目具体情况,本着精益求精、精诚合作的原则,就甲方委托乙方进行******商业空间装饰装修方案和图纸设计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项目概况 1、工程地点位于: ******* 2、项目名称: ******* 3、设计面积: *****平方米 4、使用性质:特色主题化商业街区 5、设计依据:甲方平面图及要求或相关文件为本项目规划设计基础 二、设计服务费、设计服务内容及付费流程 1、甲乙双方协商设计服务费标准按项目套内面积****平米***元/平米计取,乙方免费赠送项目入口及外观设计。设计服务费总计大写:*****(小写:*****元),最终商定优惠设计服务费大写:*****(小写:*****元),乙方提供税票。 2、设计服务内容:*****所有有关公共区域的前期出图、概念方案、CAD 图纸深化、创意设计、施工图、竣工图、效果图、手绘图等技术资料(含电子版)及设计方案和技术资料的现场讲解,和驻工地现场技术指导等。 3、设计方式:以手绘效果图和现场指导为主,提供满足施工条件的全部施工图纸及部分效果图。 4、乙方需提供以下成果: 4.1 平面方案彩图 2套(提供电子版) 4.2 方案效果图正式文本3套,表达区域包括并不限于****四个主题街区相应的入口、内街全景和重点突出的部位(提供分辨率不低于300像素、尺寸不低于A3标准纸张的电子版)

商业综合体设计说明

巧家新城市广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篇 一. 项目概要: 由巧家江源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开发的“巧家新城市广场”项目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城,项目分为ABC三个地块,其中A地块净用地面积39865.38平方米,北侧为龙潭公园,用地分别被新华路、花桥子街、步行街沿线、公园路环通;B地块净用地面积6706.49平方米,西侧为步行街沿线,东侧为堂琅大道;C 地块净用地面积9962.64平米,北侧为花桥子街,西侧新华路,东侧为步行街。场地内外高差较大,南北向高差约26米,东西向高差约19米,现状场地内部为农田和部分老旧住宅。项目位于巧家县城市中心区,交通位置优越。 本项目为商业综合体,总建筑面积324111.7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269432.63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54679.07平方米。其中A地块为商业综合体,总建筑面积176864.78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134260.99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42603.79平方米。B地块为住宅兼容部分商业,总建筑面积59363.05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55055.0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4308.03平方米。C地块为住宅兼容部分商业及办公,总建筑面积82274.23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74506.9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7767.25平方米。 本项目设计依托巧家城区区域优势,深度挖掘地域景观特质和商业价值,打造未来巧家县新兴亚热带湖滨旅游城市发展核心区。 二. 设计依据 ●甲方提供的用地红线图 ●国家、地方现行规范、法令,主要有: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86-200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J114-2001 ●甲方提供设计任务书 三. 规划设计: 2现状分析: 地块位于巧家县城中心区域,临近巧家著名城市公园——龙潭公园,数条规划道路纵横交错,为项目提供优越的人文支持及交通环境。项目处于山地城市,用地高差变化复杂,商业规划存在较大难度。 ●规划构思:

商业综合体中央空调系统方案设计配置说明

商业综合体中央空调系 统方案设计配置说明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商业综合体中央空调系统方案设计配置说明 一、设计方案 本项目为某城区商业综合体酒店项目,该项目通过与甲方充分沟通,要求全楼配置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实现夏季制冷、冬季采暖。根据这一要求,我公司根据甲方提供的工程平面图,依据有关设计标准,武威地区气候特征并结合该建筑的实际使用功能,本着“满足用户使用需求,减少初投资、节省运行费用、节能环保”为宗旨,配置中央空调系统解决方案及最经济配置空调方案投资估算如下,供甲方参考。 二、系统配置与投资估算 因项目所属地气候特征及项目整体结构为商业综合体酒店项目,空调系统建议配置中央空调系统。 1.冷热源选配:中央空调空调冷源设计采用两台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提供,机组安装在地下层空调机房内,热源由甲方配置燃气热水锅炉提供,空调冷热源的输送全部由二管制空调系统管网实现 2.空调室内末端配置:空调室内末端配置为风机盘管新风系统,地下一层、一至四层为大空间区域,全部配置采用超薄吊顶式空调机组实现空调冷热供给,五至十四层为酒店客房,配置采用风机盘管机组加新风系统实现空调夏季制冷和冬季采暖需求。 现阶段我公司暂按建筑物暂划分区域配置设计为初步方案,冷负荷量依据单位平方米冷热负荷数据估算设计配置计算。本项目建筑物使用功能各区域负荷选配基本如下:大厅及公共区域按180-200w/m2计算,客房按120-160w/m2计算设计,建筑物整体配置空提区域总冷负荷为2326.8kw,根据建筑物综合体同时使用系数为0.85,可选配LSBLG980型高效螺杆式冷水机组。配置空调总容量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夏季供冷和冬季配置采暖要求。

大型商业综合体结构设计论文

大型商业综合体结构设计探索 摘要:本文结合根据笔者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实践经验,以及结合某大型商业综合体结构设计实例,详细地探讨设计商业综合体时可能遇到的设计问题,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思路,有效地给出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方案,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正确的设计指引。 关键词:大型商业综合体;结构设计;无梁楼盖;顶板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of the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design practice experience, and combined with a large commercial complex structure design example, a detailed study design business complex may be met when desig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tailed design idea, effectively commercial complexes are given, the design of design personnel to provide the right design guidelines. keywords: large commercial complex; structure design; flat slab floor; roof design 中图分类号:tb48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苏州深国投商业中心为一特大型商业综合体,集商业零售、购物超市于一体。本项目由深国投商场、沃尔玛购物广场、影城及停车场、设备用房等配套设施组成。建筑为地上4层,地下1层,建筑规模为136704.77m2,其中地面以上为商业用房和停车

城市商业综合体策划书详解

城市综合体设计策划书 姓名: 班级: 学号: 日期:

城市商业综合体策划书目录 第一章项目地块现状研究 (一)项目地块与太原城市关系分析研究 1)区位格局 2)交通格局 3)区域环境 4)商业层次 (二)项目地块现状调研分析 1)建筑调研 2)商业调研 (三)现状分析后发现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第二章项目商业定位概念 (一)项目开发的基本经济数据指标 (二)项目商业整体定位 (三)项目商业的功能定位 (四)项目商业业态分析 (五)项目的形象定位 (六)项目商业开发建议 第三章项目建筑设计概念 (一)项目地块规划设计理念 (二)项目地块建筑设计概念

策划内容 第一章项目地块现状研究 (一)项目地块与太原城市关系分析研究 1)区位格局 基地位于太原老城区中心位置,总面积约为28350平方米,南北总长约为270m,东西最窄处约80m,最宽处约120m。基地南侧为交通广场——五一广场,北侧,东侧被居住区包围,西侧分布有文赢公园以及建筑历史文物——纯阳宫。 A、基地南侧的五一广场虽为交通类广场,但可以说是太原市一个地标性的广场,为许多人熟知。随着太原市的发展,五一广场也日新月异,如今它成为了许多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老人们在广场组织跳舞、唱歌等多种文娱活动;儿童可以在空旷的广场尽情的玩耍或者去鸽子屋喂食鸽子;年轻人则会选择去广场附近太原影都看场浪漫的电影,在广场散步。同时,由于距离火车站很近,许多暂停游客会选择去五一广场初步了解太原。五一广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下商业区——老鼠街,在太原也具有一定的商业影响。所以五一广场是一个吸引人流的重要场所,如何建立五一广场与综合体的联系,如何巧妙地将老鼠街商业与综合体商业融合对接,这些问题对于综合体规模及后续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B、基地及基地周围存在众多历史建筑与建筑文物。北有皇华馆,南为五一大楼,东侧是五一路老邮局,西侧是著名道教圣地纯阳宫。基地被不同时期的古建环绕,充满浓重的历史文化气息。可以说这一带是太原的城市文脉所在,昭示着这里一直延续着历史文明。综合体建于历史建筑包围之中,在考虑到历史建筑要求保留改造,因此综合体的风格必须兼容所有不同时期建筑的风格,弱化建筑之间风格差异性的强烈对比,使其与综合体达到和谐统一。 C、基地周边存在多个高层建筑,西侧山西饭店为一个大型仿古木构建筑,体量巨大,用色鲜艳,非常抢眼,对综合体西立面的处理会有一个相当大的影响。

商业综合体论文: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探讨

商业综合体论文:商业综合体的设计探讨 【中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习惯快节奏的人们需要在一个方便、快捷、经济、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空间里,享受高效率的生活和工作,于是商业综合体便应运而生,并一度掀起了一股 商业综合体开发建设的热潮。传统的商业综合体设计,由于缺少对项目本身的功能、定位、规模、性质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研究,因而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从项目定位至投入营运已落后于人们的消费观念,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失去其商业地位。近年来,商业综合体已成为众多开发商青睐的商业地产模式,不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商业综合体发展迅猛,就是一些二三线城市也把建造商业综合体当作了城市发展的目标。地产界开始兴起一种说法:“谁拥有商业综合体,谁就拥有城市的未来”。本文通过项目实例,从项前期商业筹划、产品定位开始,结合建筑理论、建筑设计,逐一分析商业综合体的各种构成要素,了解商业综合体的功能组成,使建筑师更能 合理、科学地设计商业综合体建筑,有助于发展商理性分析、合理开发、准确定位商业综合体建筑。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介绍、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及国内现有综合体的分析,笔者提出商业综合体的设计应首先进行大量的商业调研、数据统计,明确项定位,使设计更能符合日后的运作,提升商业综合体的整体价值。第二部分为第二章,通过对项目所处的区位分析及周边商业、写字楼、公寓等业态研究,系统分析项目周边

商业、写字楼、公寓的业态,明确项定位及商业功能要求。第三部分 为第三章、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通过商业、写字楼、公寓的前期调研,周边项分析、对比,以绿地中心项目为例,重点研究商业综合体的商业定位、总体规划、功能布局、业态组成、空间关系以及结构、设备等相关问题,分析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及平面功能布局,通过 实例的分析,在满足商业建筑日后的使用要求及长远经营的前提下, 优化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第四部分为第五章,是实例分析与反思,以绿地中心项目为例,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提出商业综合体设计建议及 需解决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对比及归纳总结。 【英文摘要】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 used to fast-paced needs in aconvenient, fast, economic, and set a variety of functions in an integrated space and enjoy the life and work efficiently, so the commercial complexes have come into being, and once set off a wave of commerci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lex wav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complex design, the project itself due to the lack of function, location, size, nature and so a full investigation, analysis, research, and thus the lack of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to put into operation from the project has been positioned behind the people’s consumption concepts, and in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gradually lost its commercial position. In recent years, has become a large commerci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