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汽轮机的发展历史及不断改进的过程实用版

合集下载

舰用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展概述

舰用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展概述

20世纪30 年代,燃 气轮机发 电机组开 始应用于 船舶
20世纪50 年代,燃 气轮机发 电机组开 始应用于 航空领域
20世纪60 年代,燃 气轮机发 电机组开 始应用于 电力行业
20世纪70 年代,燃 气轮机发 电机组开 始应用于 工业领域
现代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诞生
19世纪末, 燃气轮机发 电机组开始 出现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检查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 定期清洁:清洁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内部和外部,保持清洁 定期润滑:定期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各个部件添加润滑油,保持润滑 定期更换:定期更换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易损部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维修与大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技术水平:中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部分产品已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
发展趋势: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市场前景广阔, 未来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技术创新与市场推广
技术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排放
市场推广:扩大应用领域,如船舶、发电厂等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燃气轮机的效率和性能
环保要求: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市场需求: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需求将持续 增加 应用领域: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将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如海上风电、 分布式能源等
THANK YOU
汇报人:

维护成本高: 需要定期进行 维护和保养,
成本较高
噪音大:运行 时会产生较大 的噪音,影响
工作环境
燃料消耗大: 需要消耗大量 的燃料,增加

汽轮机发展趋势及最新技术

汽轮机发展趋势及最新技术

超临界 350MW
空冷及供热
350MW 亚临界NCB
350MW 超临界缸双抽
优化型350MW 超临界湿冷、空冷
2008
2010
2011
2012 10
第一部分 汽轮机发展趋势
四、哈汽公司汽轮机发展历程
600MW等级以上汽轮机发展历程
(原型机)
4缸亚临界 600MW
优化 75#
改进 75A# 4缸亚临界 600MW
在欧洲处于研究与
5 0
亚临界 16.7MPa/540 ℃ /540℃
超临界 25.0MPa/540 ℃ /565℃
η=40%
在欧洲、日本和美国已成为成熟
发展阶段,日本已 引入市场
现在市场引入主要 集中在日本和丹麦
世界市场成
技术,在韩国和中国正为超临界
熟技术
市场引入做准备
20世纪 50年代
20世纪 60年代
20世纪 70年代
20世纪 80年代
20世纪 90年代
21世纪 00年代
21世纪 10年代
15
第一部分 汽轮机发展趋势
五、未来汽轮机发展趋势
3、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趋势
配有烟气污染控制技术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成熟性,在经济上具 有良好的效益,而且又有较好的环保特性,是一种在国际上已经规模化商业运行的高效、低污 染的燃煤发电机组。该发电机组在诸多清洁煤发电机组中最具技术继承性,技术难点也较少, 最有条件在短时间内实现规模化生产。再结合我国电力设备制造工业和电力工业的具体国情, 就目前阶段来看,超超临界加烟气污染控制发电技术时一种最适合我国国情、最具发展潜力, 在我国目前最有条件发展并可为电力工业提供新一代主流装备的洁净煤发电技术。

试论汽轮机的发展历史及不断改进的过程标准版本

试论汽轮机的发展历史及不断改进的过程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7710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试论汽轮机的发展历史及不断改进的过程标准版本试论汽轮机的发展历史及不断改进的过程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汽轮机的发现与发展是历史的进步,开启新的一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汽轮机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间,由汽轮机的引入和汽轮机在产品上的不断应用,分析了我国汽轮机的发展历程和世界汽轮机业产品的发展状况对我国汽轮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相应的预测和分析。

汽轮机概述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基础和支柱的产业就是我国的电力工业,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发电设备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

而总发电中主要是来自火力发电,大概占到发电总容量的3/4左右。

同时我国制造业在电力工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发电设备能够不断的为电力行业提供设备的制造,对其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汽轮机制造业是我国用来生产发电设备的主机之一。

我国的第一家汽轮机制造厂在1953年成立,并在1955年首次研制成功了单机容量6MW的中压机组,我国的汽轮机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创新,并且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结合生产出各种参数和功率的火电、核电、工业汽轮机等系列产品。

我国的汽轮机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其机器性能和整体质量都得带了与国际同类商品的相近的生产水平。

目前,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对汽轮机的需求也很大,给我国汽轮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机遇。

同时我国汽轮机业还面临着对国际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总结过去我国汽轮机发展的进程和国内外汽轮机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找出我国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做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为我国汽轮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蒸汽轮机发展

蒸汽轮机发展

1897 年,透平尼亚号在维多利亚女王的观舰式上横空出世,她达到了前所未有的34.5 节的航速,使整个世界为之震动。

查尔斯.帕森斯的精彩表演向全世界表明,蒸汽轮机一种船舶新动力已经具备了挑战传统往复式蒸汽机的能力。

帕森斯的蒸汽轮机的输出功率不断提升,在13 年前,他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蒸汽轮机,当时功率惟独5 千瓦。

经过不断改进,用于发电的蒸汽轮机的功率已经提升到300KW,而透平尼亚的功率则猛增5 倍,达到1500 千瓦(2000 马力)。

在观舰式上的成功,使帕森斯迅速赢得了海军部的定单,那就是为海军建造两艘驱赶舰-VIPER 号和COBRA 号建造发动机,她们均为4 轴推进,单舰总功率为10000马力。

既然将海军允许作为小白鼠,帕森斯也不得不付出一些代价。

在合同中,海军制定了惩罚性条款,如果这两艘军舰的航速达不到30 节,那帕森斯就将被罚款10 万英镑。

无非结果毫无悬念,两艘驱赶舰都达到了37 节的惊人航速。

之所以帕森斯能把他的汽轮机的功率越做越大,是因为他设计的精致,他把低速和低应力的设计方法融合在他的汽轮机中,从而使他的公司在近50 年中保持行业的率先地位。

他的第一艘船透平尼亚号的轮机设计中,他采用了多达71 级的反动式设计。

每一级包含一圈固定在缸体上、起导向作用的静叶片(喷嘴)以及位于转子上的动叶片,蒸汽的进气压力为157PSI,排气压力为1PSI。

由于每一级的压力只减少2PSI,蒸汽流的能量在每一级上缓慢而均匀的释放,因此帕森斯式蒸汽轮机不需要承受很大应力。

如果要增加输出功率,只需要将叶片的面积加大,提高蒸汽的流量即可。

由于蒸汽的流速不高,因此对材料的要求也相应降低,可靠性也不会随着功率的提升而降低。

基于这一设计原理思路,帕森斯的轮机可以满足费希尔上将所需要的在海军竞赛时期日益增长的舰船推进需要。

1904 年,第一艘无畏舰采用了蒸汽轮机,综合性能固然是无与伦比的。

1909 年,帕森斯为TIGER 号战列巡洋舰提供了总功率为108000 马力的蒸汽轮机,就此一项,就可比采用蒸汽机减少1000 吨分量。

燃气轮机发展史

燃气轮机发展史

燃气轮机发展史燃气轮机是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将燃料的能量转变为有用功的内燃式动力机械,是一种旋转叶轮式热力发动机。

中国在公元十二世纪的南宋高宗年间就已有走马灯的记载,它是涡轮机(透平)的雏形。

15世纪末,意大利人列奥纳多•达芬奇设计出烟气转动装置,其原理与走马灯相同。

至17世纪中叶,透平原理在欧洲得到了较多应用。

1791年,英国人巴伯首次描述了燃气轮机的工作过程;1872年,德国人施托尔策设计了一台燃气轮机,并于1900~1904年进行了试验,但因始终未能脱开起动机独立运行而失败;1905年,法国人勒梅尔和阿芒戈制成第一台能输出功的燃气轮机,但效率太低,因而未获得实用。

1920年,德国人霍尔茨瓦特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燃气轮机,其效率为13%、功率为370千瓦,按等容加热循环工作,但因等容加热循环以断续爆燃的方式加热,存在许多重大缺点而被人们放弃。

随着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人们掌握了压气机叶片中气体扩压流动的特点,解决了设计高效率轴流式压气机的问题,因而在30年代中期出现了效率达85%的轴流式压气机。

与此同时,透平效率也有了提高。

在高温材料方面,出现了能承受600℃以上高温的铬镍合金钢等耐热钢,因而能采用较高的燃气初温,于是等压加热循环的燃气轮机终于得到成功的应用。

1939年,在瑞士制成了四兆瓦发电用燃气轮机,效率达18%。

同年,在德国制造的喷气式飞机试飞成功,从此燃气轮机进入了实用阶段,并开始迅速发展。

随着高温材料的不断进展,以及透平采用冷却叶片并不断提高冷却效果,燃气初温逐步提高,使燃气轮机效率不断提高。

单机功率也不断增大,在70年代中期出现了数种100兆瓦级的燃气轮机,最高能达到130兆瓦。

与此同时,燃气轮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1941年瑞士制造的第一辆燃气轮机机车通过了试验;1947年,英国制造的第一艘装备燃气轮机的舰艇下水,它以1.86兆瓦的燃气轮机作加力动力;1950年,英国制成第一辆燃气轮机汽车。

世界重型燃气轮机产品系列发展史及其启示

世界重型燃气轮机产品系列发展史及其启示

世界重型燃气轮机产品系列发展史及其启示导读重型燃气轮机是发电设备的高端装备,其技术含量和设计制造难度居所有机械设备之首,是机械制造行业的金字塔顶端,在国民经济和能源电力工业中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1、前言重型燃气轮机是发电设备的高端装备,其技术含量和设计制造难度居所有机械设备之首,是机械制造行业的金字塔顶端,在国民经济和能源电力工业中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目前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已经达到全球发电总量的五分之一(欧美国家已超过三分之一),最先进的H/J级燃气轮机单循环和联合循环效率已经达到40%—41%和60%—61%,为所有发电方式之冠。

燃用天然气的燃机电站污染排放极低,二氧化碳比排放量是超临界燃煤电站的约一半,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保护环境和落实《巴黎协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之一。

我国党和政府对发展重型燃气轮机产业高度重视,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简称两机专项)从今年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已经列为“十三五”发展计划中我国要实施的100项重点任务之首。

从1939年世界第一台发电用重型燃气轮机诞生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技术进步和企业重组,GE、西门子和三菱公司各自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和产品系列并垄断了全球市场。

重型燃气轮机的研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难度很高、研发投资巨大、实施周期很长,一旦决策失误,轻则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和市场份额损失,重则有可能使公司陷入危机甚至导致公司破产(被兼并)。

这三家公司技术上成功的基本经验和教训是什么?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燃气轮机行业自主创新有什么启示?什么是我国燃气轮机行业自主创新应当遵循的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这是我国燃气轮机全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2、世界重型燃气轮机发展历程综述1939年在瑞士BBC公司诞生了世界第一台发电用重型燃气轮机,标志着发电行业由汽轮机进入了燃气轮机时代。

七十多年来世界重型燃气轮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诞生阶段(1939—1950年代末期):重型燃气轮机刚刚诞生,仅BBC公司进行研发,产品功率小(不超过4MW)、燃气温度低(不超过800℃)、热效率低于20%。

我国大型汽轮机的发展与展望

我国大型汽轮机的发展与展望

我国大型汽轮机的发展与展望大型汽轮机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能源领域和国防建设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大型汽轮机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应用领域、未来展望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大型汽轮机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最早的石墨汽轮机、蒸汽轮机、燃气轮机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轴流式汽轮机和混流式汽轮机。

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大型汽轮机的设计水平和制造工艺不断提升,逐步实现了从进口到出口的转变。

提高汽轮机效率:通过采用更高效的转子、优化叶片气动设计、降低蒸汽泄漏等措施,我国大型汽轮机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减少汽轮机噪音和振动:采用低噪音叶片、优化结构设计、控制气流激振等手段,有效降低了汽轮机运行时的噪音和振动。

可靠性及安全性:强化原材料质量控制、实施严格的质量检测流程、优化运行控制系统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大型汽轮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火力发电: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发电大国,火电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总量的80%以上。

大型汽轮机在火力发电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为我国能源供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船舶驱动:大型汽轮机在船舶驱动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一些大型船舶和海上平台。

空气压缩:大型汽轮机可用于空气压缩,为工业生产提供高压气体。

提高使用寿命:通过研发新型材料、优化结构设计、推广智能维修等措施,提高汽轮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优化制造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制造成本,从而降低整个项目的投资成本。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结合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实现汽轮机的高效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智能化发展: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汽轮机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预测性维护,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我国大型汽轮机在历经多年的发展后,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轮机制造国和出口国,具备了与发达国家竞争的实力。

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I. 简介燃气轮机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动力机器,其应用包括飞机动力装置、发电机组、石油行业和军事应用等。

燃气轮机技术自20世纪初以来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燃气轮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不断的扩展。

II. 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历程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与人类对动力的需求息息相关。

20世纪初期,燃气轮机技术正式被发明,应用于飞机动力装置中。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1941年第一台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开始推出市场。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燃气轮机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新材料、新结构不断涌现。

20世纪90年代,燃气轮机技术经历了一次量变的飞跃,先进的材料制造技术和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燃气轮机制造中,大幅提高了燃气轮机的效率和可靠性。

III. 燃气轮机技术的应用燃气轮机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飞机动力装置燃气轮机是飞机最重要的动力装置之一,其应用于飞机上可以提高飞行速度、飞行高度和续航能力,同时还可以缩短飞机的起降距离。

2.发电机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发电方式。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可以在短时间内启动并可以很快达到额定功率,同时还可以非常精准地调节功率大小。

3.石油行业燃气轮机在石油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天然气压缩机和炼油厂的压缩机。

4.军事应用燃气轮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飞机动力装置和坦克动力装置。

燃气轮机具有出色的噪声控制和燃料经济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IV. 燃气轮机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燃气轮机技术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未来的发展重点将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效率提高燃气轮机的效率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未来,我们将使用更为先进的材料和制造技术,开发出更为高效的燃气轮机。

2.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燃气轮机的环保问题是未来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未来的燃气轮机除了要求高效外,还需要满足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6598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试论汽轮机的发展历史及不断改进的过程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试论汽轮机的发展历史及不断改
进的过程实用版
提示:该操作规程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汽轮机的发现与发展是历史的进步,开启
新的一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汽轮机行业在
过去几十年间,由汽轮机的引入和汽轮机在产
品上的不断应用,分析了我国汽轮机的发展历
程和世界汽轮机业产品的发展状况对我国汽轮
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相应的预测和分
析。

汽轮机概述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基础和支柱的产
业就是我国的电力工业,到目前为止,我国的
发电设备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

而总发电中主要是来自火力发电,大概占到发电总容量的3/4左右。

同时我国制造业在电力工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发电设备能够不断的为电力行业提供设备的制造,对其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汽轮机制造业是我国用来生产发电设备的主机之一。

我国的第一家汽轮机制造厂在1953年成立,并在1955年首次研制成功了单机容量6MW的中压机组,我国的汽轮机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创新,并且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结合生产出各种参数和功率的火电、核电、工业汽轮机等系列产品。

我国的汽轮机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其机器性能和整体质量都得带了与国际同类商品的相近的
生产水平。

目前,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对汽轮机的需求也很大,给我国汽轮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机遇。

同时我国汽轮机业还面临着对国际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总结过去我国汽轮机发展的进程和国内外汽轮机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找出我国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做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为我国汽轮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

我国汽轮机行业的发展状况
2.1. 回顾我国汽轮机行业的发展历史
汽轮机制造业是一个与高新技术紧密相关的重大产业,汽轮机行业的发展能很好的体现国家的技术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的状况。

我国的汽轮机制造主要经历了一下几阶段:(1)自力
更生阶段。

这个阶段始于1953年-1980年,这段时间是我国汽轮机行业的创业阶段。

1953年,我国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家汽轮机制造厂,是我国50年代及60年代的国家重点项目之一。

后来又分别在哈尔滨和北京等设置了汽轮机厂。

并随后在诸多大城市建立了不同规模的汽轮机厂,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较完整的汽轮机制造体系,全行业处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中。

(2)汽轮机的引进发展阶段。

大功率的亚临界参数的汽轮机技术在我国仍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需要我国从国外进行引进与学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1980年起我国的汽轮机开始面向全世界。

通过各种途径从国外引进大功率和高性能的先进汽轮机制造技术。

研究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
使我国汽轮机的技术在其设计、工艺、质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在大型工程设备制造和成套领域建立起了自主开发的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提高。

(3)进一步优化提升阶段。

当代的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在引进先进的技术,对我国汽轮机行业做出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在引进先进技术后,通过对比分析和深入研究探讨,对我国的汽轮机做出相应的改进和改造,瞄准世界的发展趋势,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汽轮机进行不断的优化工作。

在此期间做到了对许多重大课题技术上的攻破以及先进产品优化设计和制造等技术的改进创新。

(4)汽轮机设计制造体系形成阶段。

在现阶段,我国通过与国际社会的广泛合作和不断的进行自主开发,逐渐建立起以高新技术为基础
的现代汽轮机设计制造体系。

该体系主要以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利用计算机中的各种软件对汽轮机的各项数据等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并结合ERP管理系统,将计算机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相结合,建立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运营机制,不断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我国汽轮机的技术进步。

国外汽轮机的发展历史
3.1. 国外汽轮机行业规模大,价格高,技术竞争强
汽轮机是一个拥有核心技术的行业,国际上只有仅仅几个发达国家掌握着汽轮机的核心技术,能够进行研发制作。

这样就使得国际上拥有核心技术的国家能够制定汽轮机的价格。

为了维护汽轮机在世界格局上的价格,国际汽
轮机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资产重组。

这使得计算机技术在汽轮机上得到应用,降低了其制造成本和制造周期。

同时提高了其综合竞争力,实现了由制造加工到人力上的转移。

这种转移正好符合我国所推行的“国产化”发展,对于我国汽轮机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

3.2. 国外汽轮机产品与技术的发展历程
在国际市场上,汽轮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首先是大功率高效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

这一阶段主要采用的是利用更高的温度和压力使得汽轮机在超临界状态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该阶段主要以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为主,汽轮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就是不断提高汽轮机的内部效率和可靠性的发展。

该阶段主要采用的是全三元成型技术
以及高效的叶型和叶片技术,将之用于汽轮机高中低压的主要应用中,提高汽轮机的运行效率。

并且利用三维有限元结构,使汽轮机的轴系更加稳定、可靠。

第三阶段是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联合循环发展的阶段。

此阶段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循环发展的技术不断走向成熟,并且也加强了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环保等。

使得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循环发展得到广泛的应用。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热电联供汽轮机的发展。

这一阶段多种热电汽轮机不断的开发,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且产品实现了多样化发展,拥有了更多不同功率和不同参数的汽轮机。

并不断走向大功率、高参数的方向。

未来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汽轮机行业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并且伴随我国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轮机技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很大的发展。

将来的发展方向可能更趋向于科技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等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进行管理的阶段,真正实现我国汽轮机制造业的不断完善和全球化、网络化发展。

不断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协调机制等。

我国的汽轮机经历了60年的发展历程,在发展过程中有过挫折,也在不断的进步,真正的为我国电力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新时期,我国的汽轮机行业仍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我们要大胆创新,加大对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提高汽轮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研发制造高参数、高效率、高可靠性、
规程示范文本文件编号:YF-ED-J6598自动化的汽轮机产品,不断推动我国汽轮机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第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