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演变》教案(1)
汉字的演变大班教案

汉字的演变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汉字的演变历程。
教学内容主要基于《中国汉字文化》教材第四章“汉字的演变”,详细内容涉及汉字的起源、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的演变过程,同时分析不同时期汉字形态变化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演变的历史脉络,掌握不同阶段的汉字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汉字演变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汉字文化的热情。
3. 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使他们能够认识和书写部分古代汉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汉字演变过程中的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古文字的认识和书写。
教学重点:汉字演变的历史脉络,不同阶段汉字的特点,以及汉字演变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汉字演变图谱。
学具:毛笔、墨水、练习本、古文字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组甲骨文、金文实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古老文字的意义,激发他们对汉字演变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汉字演变的历史脉络,分析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古文字的特点,以及它们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书写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古文字,加深他们对古文字的认识。
4.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演变过程,分析这些书体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汉字演变过程中的有趣现象,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7. 课堂小结(5分钟)布置作业,提醒学生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汉字演变历史脉络图2. 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古文字示例3. 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演变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汉字演变的历史脉络。
(2)请举例说明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古文字的特点。
(3)请分析汉字演变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2. 答案:(1)汉字演变历史脉络: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大班语言教案:汉字的演变

大班语言教案:汉字的演变活动目标:1.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知道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顺序。
2.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不同字体间的关系和特点。
3.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提高观察、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汉字演变图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各一张)。
2.画有汉字的卡片若干。
3.记号笔、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1.向幼儿介绍汉字的演变过程,引发幼儿对汉字演变的好奇心。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写的字是怎么来的吗?汉字可是有很多年历史的,它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很多种样子呢!”二、观察比较,了解汉字演变顺序(10分钟)1.教师出示汉字演变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找出不同字体间的联系和特点。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些图片,它们分别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你们能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吗?”教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甲骨文是古代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字,金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字,小篆是秦朝时期通用的字体,隶书是汉朝时期通用的字体,楷书是我们现在常用的字体。
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汉字的演变过程,而特点则是字体逐渐从繁到简,从难到易。
”三、实践操作,体验汉字演变(10分钟)1.教师发放汉字卡片,让幼儿观察卡片上的汉字,尝试用记号笔在白纸上模仿汉字的演变过程。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手上有一张汉字卡片,上面有一个汉字。
请你们用记号笔在白纸上尝试画出这个汉字的演变过程,从甲骨文到楷书。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我在这里看着你们画,如果你们有不会画的,可以问我哦!”四、分享交流,展示成果(5分钟)1.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幼儿欣赏、学习。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让我们一起学习、进步!”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的作品都很好看!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知道了汉字的演变过程,也学会了如何模仿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教案

《汉字的演变》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掌握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演变顺序。
2. 认识几种主要的字体,并能够识别和书写。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对比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汉字艺术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认真、规范书写汉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几种主要字体的特点。
难点:识别和书写几种主要字体。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实践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字体样本、练习纸、书写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颗“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汉字的演变》。
2. 自主学习1) 汉字的演变顺序是什么?2) 请简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特点。
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和补充,重点讲解几种主要字体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4. 字体欣赏教师展示几种主要字体的样本,引导学生欣赏和对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 实践练习学生根据课堂所学,选择一种字体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出课后拓展任务:1) 收集其他字体的样本,进行欣赏和对比。
2) 尝试创作一幅以汉字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7.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学生对汉字演变过程的理解、几种主要字体的识别和书写能力、审美能力、课后拓展任务的完成情况。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字体书写练习、作品展示、课后作业。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汉字博物馆或书法展览,加深学生对汉字文化的了解。
汉字的演变大班教案

汉字的演变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汉字的演变》,详细内容包括:汉字的起源与发展简史,汉字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不同字体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掌握汉字发展的基本脉络。
2. 学会识别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不同字体的特点,并能够进行简单辨别。
3. 培养学生对汉字演变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汉字、传承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汉字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不同字体的特点。
重点:掌握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学会识别不同字体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汉字演变图、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
2. 学具:铅笔、橡皮、田字格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不同字体的汉字,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演变顺序,引发学生对汉字演变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呈现:(1)讲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简史,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2)介绍汉字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如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
(3)讲解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不同字体的特点,并结合书法作品进行展示。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尝试用不同字体书写自己的名字,体验汉字的美感。
(2)组织学生进行“猜猜看”游戏,识别不同字体的汉字。
4. 例题讲解:(1)展示一副书法作品,让学生辨别字体并说出其特点。
(2)分析题目,引导学生关注字体演变过程中的关键点。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用不同字体书写指定的汉字。
(2)互相交流、展示,共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汉字的演变(1)汉字起源与发展简史(2)汉字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事件(3)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不同字体特点2. 书法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大篆、小篆、隶书、楷书四种字体书写自己的名字,并说明每种字体的特点。
(2)从书法作品中找出不同字体的汉字,并标注字体名称。
2. 答案:(1)学生书写作品,教师评价并给出指导建议。
大班语言《汉字的演变》教案

大班语言《汉字的演变》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汉字的演变历程。
2.学生能够体验汉字的形态变化。
3.学生能够体验汉字的书写过程。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和黑板笔。
2.学生准备练习纸和笔。
教学过程
导入(10分钟)
教师用PPT或黑板上展示不同时期的汉字,引入今天的主题,让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和形态变化。
学习(30分钟)
步骤一:汉字演变简介
教师简要介绍汉字的演变历史,从甲骨文到今天的现代汉字,介绍每一个阶段的汉字风貌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
步骤二:汉字的形态变化
教师出示汉字的演变图表,手写讲解汉字的形态演变,提醒学生注意汉字的笔画顺序和排布,可以让学生找出许多汉字的朋友之类,通过对比汉字的演变图和现代汉字,让学生体验到汉字的演变过程。
步骤三:汉字的书写过程
教师在黑板上或白板上展示汉字,教师手笔细致的演示汉字的书写过程,让学生模仿教师的书写过程,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在练习纸上写,让学生获得锻炼汉字书写的机会。
巩固(20分钟)
教师分发练习纸和笔,提醒学生注意汉字的比例和笔画的顺序,让学生自己在纸上书写汉字,并检查其书写的正确性。
总结(10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体验汉字的形态变化和书写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美丽和形态学的深度。
同时,让学生更加珍惜汉字文化的瑰宝。
学生评价
学生在练习汉字书写和观察汉字图形的过程中,不仅体验了汉字的书写过程和形态变化,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力和手写能力,学生对此非常满意。
大班语言汉字的演变教案

大班语言汉字的演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知道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楷书的演变顺序。
2. 通过观察、比较,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汉字书写规则。
3. 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2. 基本的汉字书写规则。
三、教学准备:1. 汉字演变图片、卡片。
2. 毛笔、墨汁、宣纸、水。
3. 教学录音机、录音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汉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让他们说一说汉字的变化。
2. 讲解:教师讲解汉字的演变顺序,让幼儿了解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特点。
3. 实践:教师指导幼儿用毛笔书写基本的汉字,让他们掌握书写规则。
4.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幼儿说一说他们学到的知识。
五、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汉字的演变过程。
2. 让幼儿练习书写基本的汉字,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汉字演变图片和实物,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汉字的变化。
2. 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书写汉字,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书写能力。
3. 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汉字的兴趣。
4. 运用分组讨论法,让幼儿分组讨论汉字的演变过程,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汉字演变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通过作业批改,评估幼儿对基本汉字书写规则的掌握程度。
3. 家长反馈: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变化。
4. 学期末进行汉字演变知识测试,全面评估幼儿的学习成果。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了解汉字演变的历史背景。
2. 开展汉字书法比赛,激发幼儿对汉字书写的兴趣。
3. 邀请书法专家进行讲座,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汉字书写的艺术。
4. 开展汉字知识竞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汉字知识水平。
《汉字的演变》教案

《汉字的演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掌握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楷书的演变顺序。
2. 使学生认识到汉字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美感的文字,增强对汉字文化的自豪感。
3.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2. 各个时期汉字的特点和演变原因。
3. 汉字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重点:1. 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各个时期的特点。
2. 汉字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难点:1. 汉字演变过程中,不同字体的识别和区分。
2. 汉字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汉字的演变过程、特点及艺术价值。
2. 对比法:展示不同字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汉字的演变过程,揭示演变规律。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汉字演变过程中的文化内涵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5.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汉字书法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汉字演变过程的图片、案例分析等。
2. 汉字演变资料: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3. 书法用品:毛笔、墨汁、纸张等。
4. 参考书籍:关于汉字演变、汉字文化等方面的书籍。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汉字演变过程的PPT,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演变。
2. 讲解汉字演变过程:详细讲解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演变过程,分析各个时期的特点及演变原因。
3. 案例分析:以具体汉字为例,分析其演变过程,使学生深入了解汉字演变规律。
4. 讨论汉字艺术价值:组织学生讨论汉字在艺术上的价值,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美感。
5. 讲解汉字文化内涵:分析汉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使学生认识到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6. 实践环节:指导学生进行汉字书法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汉字的演变》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汉字的演变》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掌握汉字的基本演变顺序。
2. 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3. 帮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技巧,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教学重点:1. 汉字的基本演变顺序。
2. 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对汉字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教学难点:1. 汉字演变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现象。
2. 如何在实际书写中运用汉字演变的知识。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汉字演变的相关资料。
2. PPT课件。
3. 汉字演变的过程图。
学生准备:1. 笔记本。
2. 笔。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一些汉字,让学生尝试分析这些汉字的演变过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学习汉字的演变过程。
2. 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整理在笔记本上。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课堂讲解。
2. 讲解汉字的基本演变顺序,以及演变过程中的特殊现象。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课堂讲解的内容,进行课堂练习。
2. 学生书写一些典型的汉字,体会汉字的演变过程。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复习成果。
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汉字演变过程中的特殊现象。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特殊现象背后的原因。
三、实践练习(20分钟)1. 学生根据课堂讲解的内容,进行实践练习。
2. 学生尝试运用汉字演变的知识,进行汉字书写。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汉字演变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程度。
注重学生在实际书写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的演变》教案
龙珊
(一)走进汉字
1.有一样东西,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猜猜是什么?(指名说: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
(板:汉字)
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猜字谜,好吗?(出示课件)
3.现在你们想说什么?
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有人说,汉字堪称中国的第五大文明。
她每一个字都有一段故事。
她记载着我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她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性格的精灵,不是僵硬的无生命符号。
汉字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
我国的汉字从她的出现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显示出了神奇的智慧。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遨游汉字王国,研究汉字的演变过程吧!
(二)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起源有诸多传说,主要有结绳说、刻契说、八卦说、原始图画说、仓颉造字说、众人造字说等。
这节课老师主要向大家介绍两种
结绳说:结绳是神农或神农以前上古时期的一种记事方法,以绳结的大小约定事的大小,以绳结的多少约定物的多少。
如: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刻有大量类似文字的符号,表明人类记事方式的进步。
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实物资料是陶片上的刻画符号,称“陶文”。
图为半坡、马家窑、姜寨等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文。
于省吾先生考证:“五作×,七作+,十作|,二十作||,示作T,矛作↑等……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
说到汉字的雏形,就要介绍他——仓颉
仓颉造字说
(三)汉字的演变(扳书)
汉字的形体,即字体,指汉字的书写体态。
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从繁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
主要出现了八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
《说文解字》说,“黄帝的史官仓颉(j¡é)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文字。
”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
投影:从“鱼”字的演变可以推断汉字演变的过程。
一、(1)、甲骨文的来源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
2、甲骨文的定义
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
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
其文字称甲骨文。
3、近代对甲骨文的发现
此外,因甲骨文字出土的地方在河南省安阳县,原来是殷代古都,所以又称为「殷墟文字」。
故事介绍:1899年,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yì)荣在审视中药中,发现了一味名为龙骨的中药上面刻有文字。
他寻根问底,知道这个药材是从河南运来北京的。
经考察,发现这些带字龙骨出自殷墟,这些字就是商代的甲骨文。
4、甲骨文的发现的意义
甲骨文的内容涉及到商代社会的各个领域,记录了商朝后期的大量史实,因此对于研究商朝
的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5、甲骨文的构字方法
学生活动:
1、投影:甲骨文骨片和“众人协田”牛骨刻辞
师: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笔道很细,每个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画的画。
同学们看一看有没有你认识的字?
2、投影:“甲骨文字举例”和“甲骨文与现汉字对照”
学生活动:试一试“给“甲骨文十二生肖”填上现代汉字。
”
牛鸡兔猴
二、汉字的发展
金文(板书)
(一).金文(又叫钟鼎文或铭文)(板书)
(投影:图为有铭文的西周青铜器“散氏盘”)
教师讲: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所谓青铜器是铜和锡合金制造的器皿。
这种合金更坚固,因其颜色发青,故称青铜器。
主要有乐器“钟”,食器“彝,尊,爵”,洗器“盘”,兵器“戈,戟”等。
金文的内容,最初只是铸刻一些代表族名,国名的符号。
后来基本上记功绩,受封赏,刻铸以传后代,来显其荣。
因古代人用钟鼎作为铜器的总称。
前人曾称这种文字为“钟鼎文”,又因为言辞多是为了“铭刻不忘,永作记念”,又称“铭文”。
这些称呼都不能概括其特点。
因此,后人便改称金文,使文字摆脱了图画性。
这是汉字发展的第一块里程碑。
金文,金文产生于西周,也叫钟鼎文,铜器铭文。
它与甲骨文差不多同样古老,它的特点:笔形比甲骨文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
(二)、古老的密码---战国文字(板书):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国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
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
投影材料:“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和“刻有秦国文字——大篆(zhuàn)的石鼓”
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
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
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
由于周平王东迁洛阳,秦占据了西周的故地,同时也继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继承金文发展而来的。
因其带有地域性,有的难以识别。
大篆,也称籀(zhòu)文。
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
石鼓文是唐代在陕西凤翔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
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
今中国考古界一般认为是战国时代秦国的遗物。
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
“籀文”也叫大篆,通行于春秋战国,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三.小篆和隶书(板书)
(一)小篆---汉字的统一(板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
投影:图为秦丞相李斯书写的《峄山刻石》。
教师讲: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
春秋战国时的“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后,采纳了丞相李斯的意见,推行“书同文字”的改革,统一了文字。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文字改革。
小篆,小篆又名秦篆,政权式推广于秦朝。
投影: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标志着汉字的统一。
议一议:秦始皇统一文字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
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
(二)隶书---监狱里造出的汉字: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miăo)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
投影:“湖北出土的秦隶竹简”和“汉隶。
”
秦代有两次文字改革,一是统一文字,由大篆改为小篆;二是使用了较小篆方便些的隶书。
这是第二块里程碑——文字发展摆脱像形性。
隶书在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
四、草书、楷书和行书(板书)
(一)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楷书出现了。
投影:“楷书的创始人钟繇”和“钟繇作品《宣示表》”
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
直至今天,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
楷书,产生于南北朝,也叫真书、正书。
(二)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与行书:
古代的中国人还创造出了两种可以快速书写的字体:草书和行书。
草书主要有章草、今草和狂草3种。
投影:用章草书写的汉木简。
今草是东汉(25--220)人张芝所创。
投影:张芝写的草书。
狂草是唐代(618-907)人张旭所创。
狂草极难辨认,但却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投影:《张旭狂草图》
行书,产生于东汉。
特点:介于草楷之间,字形灵活,书写便利。
是现在人们常用的一种字体。
行书是一种实用与审美价值兼具的书体,魏晋(220-420年)时开始流行。
图为最擅长写行书的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
投影:《兰亭集序》
中国浙江的兰亭碑亭。
当年,王羲之在这里写下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1.组织学生对本课进行小结。
活动:投影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按顺序填写)
楷书、大篆、小篆、甲骨文、金文、隶书、草书、行书
四、知识延伸--世界古文字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古埃及象形文字
玛雅人图形文字
思考:为什么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为什么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
总结:
1、千年不衰
2、信息时代输入快捷
3、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五、练习认识汉字的演变(课件)
六、动动手,选出一种你喜欢的字体练一下,然后展示给同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