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四季冰川遗迹陈列馆(转载)

合集下载

第四纪冰川资料

第四纪冰川资料
第四季冰川
第四纪冰川遗迹位于内蒙赤峰市 第四纪冰川遗迹位于内蒙赤峰市经棚 赤峰市经棚 25公里的新井乡境内 主峰大青山 公里的新井乡境内, 大青山海 镇南25公里的新井乡境内,主峰大青山海 花繁 拔1500多米,峰奇水秀,林茂花繁。在山 1500多米,峰奇水秀,林茂花繁。 多米 顶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质奇观——冰 顶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质奇观——冰 石林冰臼群 大大小小有200多个 冰臼群, 多个, 石林冰臼群,大大小小有200多个,冰臼 群中大的如缸,小的似盆,形态各异, 群中大的如缸,小的似盆,形态各异,特 征十分明显。这一带的冰石林,数量之多、 征十分明显。这一带的冰石林,数量之多、 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第四纪冰川活动
“纪”不是指常用的计年单位——世纪,而是指地质年代中的一 不是指常用的计年单位——世纪 世纪, 地壳中不同年代的岩石形成的时间和先后顺序叫地质年代, 级。地壳中不同年代的岩石形成的时间和先后顺序叫地质年代,地质 年代分期的第一级叫“ 第二级叫“ 年代分期的第一级叫“宙”,第二级叫“代”,“代”以下即第三级叫 “纪”。 在地质史上曾经出现过气候寒冷的大规模冰川活动的时期。 冰川活动的时期 在地质史上曾经出现过气候寒冷的大规模冰川活动的时期。这种冰 期曾经有过三次,即前寒武晚期、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 二叠纪和第四纪 期曾经有过三次,即前寒武晚期、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第四纪 冰期来临的时候,地球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0℃ 15℃ 全球有1/3 冰期来临的时候,地球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0℃-15℃,全球有1/3 以上的陆地为冰雪覆盖,冰川面积达 面积达5200万平方千米 冰厚有1000米 万平方千米, 以上的陆地为冰雪覆盖,冰川面积达5200万平方千米,冰厚有1000米 左右,海平面下降130米 第四纪冰期又分 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 冰期又分4 左右,海平面下降130米。第四纪冰期又分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间 冰期时,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大地又恢复了生机。第四纪冰期的遗迹 冰期时,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大地又恢复了生机。第四纪冰期的遗迹 很多,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北欧、中欧、北美众多的冰碛残丘, 很多,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北欧、中欧、北美众多的冰碛残丘, 阿尔卑斯山的U型谷和陡峭的山峰, 阿尔卑斯山的U型谷和陡峭的山峰,法国和瑞士交界处侏罗山巨大的冰 漂砾等,都是第四纪冰川作用留下的产物 第四纪冰川作用留下的产物。 漂砾等,都是第四纪冰川作用留下的产物。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 太行山、大同盆地、黄山、鄱阳湖等地也先后发现过冰川遗迹, 冰川遗迹 太行山、大同盆地、黄山、鄱阳湖等地也先后发现过冰川遗迹,为我 国地质学研究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地质学研究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10979085_北京小西山的地质背景

210979085_北京小西山的地质背景

化石新知乡土地质北京小西山的地质背景吕金波北京西山属于太行山。

明代北京作为首都,永乐皇帝取了“北京”的名字,嘉靖年间张爵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录“西山、府西三十里、太行之首”,这样就有了“北京西山”的名字。

后来人们把永定河以东、接近城区的山体部分俗称“北京小西山”。

下面就从小西山地理、小西山地质、小西山北部温泉成因、三山五园地质背景4个方面给读者介绍一番。

小西山地理地理上,“小西山”没有严格的定义,就是北京西山向东部北京城区方向凸出的山体部分,由于离京城较近,人们登山郊游方便,于是逐渐有了“小西山”的俗称。

皇家园林也不例外,著名的“三山五园”就位列其中。

所以小西山地理显得非常重要。

小西山四至范围:西起永定河谷的军庄-三家店,东至圆明园-清华大学;南起石景山区老山-八宝山,北至海淀区温泉-屯佃。

地理坐标:北纬39°53ˊ~40°03ˊ,东经116°03ˊ~116°17ˊ。

区域内的最高峰克勤峪海拔797.60米,鬼见愁海拔536.00米,八大处宝珠洞海拔428.40米,石景山海拔182.80米。

永定河水自军庄西,经三家店水库,在石景山西南流入北京平原,构成小西山的西部边界,《水经注》中称为“清泉河”。

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以及南面的畅春园和北京大学清华北京小西山地质图大学是一片湿地,构成小西山的东部边界。

老山-八宝山构成了小西山的南部边界。

阳坊花岗岩体阻止了温泉村南石灰岩含水层的地下水流动,冒出地表,形成以“温泉”为标志的北部边界。

小西山地质地质上,“小西山”西起永定河断裂,东至黄庄-高丽营断裂;南起永定河冲洪积扇,北至阳坊花岗岩体的南部边缘。

可以将小西山地质分为地层(包括第四纪冰川遗迹和永定河冲洪积扇)、构造分述如下:地层小西山地层从老到新有:雾迷山组(Jx w)、马家沟组(O m)、太原组(C t)、山西组(CP sh)、石盒子组(P sh)、双泉组(PT sh)、杏石口组(T x)、侏罗纪地层(J)和第四纪地层(Q)。

2018-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名单

2018-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名单

资源单位名称
毛主席纪念堂 故宫博物院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 中国美术馆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北京市文天祥祠文物保管所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北京古观象台 北京警察博物馆 北京市规划展览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 北京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 北京中山堂 北京市东城区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 北京皇城艺术馆 北京电力展厅 北京税务博物馆 北京自来水博物馆 保利艺术博物馆 国科机器人科技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 中国古动物馆 中国钱币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 北京戏曲博物馆 恭王府 北京天文馆 北京茶叶博物馆 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 国家动物博物馆 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 北京晋商博物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 中国电影博物馆 中华民族博物院 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 北京市朝阳区公共安全馆 北京市方志馆 民航博物馆 北京中国紫檀博物馆 北京陶瓷艺术馆 索尼探梦科技馆 北京排水科普馆 国家电力科技展示中心 中国雏鹰青少年科学教育基地
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
354
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管理中心
355
北京市报刊零售公司
356
丰台区循环经济产业园
357
北京稻香水质净化有限公司
358
北京北科光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59
首钢总公司
360
北京首钢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361
北京致一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362
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教育培训中心
231
中国工程院
232
中国科学院京区科学技术协会
233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234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

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调查方法综述

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调查方法综述

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调查方法综述
王敏;王猛;赵志中;钱方
【期刊名称】《地质论评》
【年(卷),期】2022(68)4
【摘要】第四纪冰川和冰川地质遗迹的研究,是研究第四纪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课题之一。

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分布很广,类型多。

最北的大兴安岭、南部的广西大明山、东部的长白山和台湾玉山、最西的喀喇昆仑山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均有分布,是世界上低纬度地区山岳冰川发育最广泛的国家。

笔者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阐述我国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分布概况,结合开展的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以地质遗迹调查规范为基础,系统开展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调查方法研究。

根据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对地面的侵蚀、冰碛物的搬运和堆积等不同的地质作用阶段,总结我国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调查方法体系,为开展同类地质遗迹调查提供方法指导。

【总页数】11页(P1530-1540)
【作者】王敏;王猛;赵志中;钱方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中心;神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
【相关文献】
1.北京西山第四纪冰川遗迹--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地质旅行路线指南(T204)
2.大围山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特征及成因探讨
3.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
4.首届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遗迹学术研讨会在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顺利召开
5.河北省地质调查院参与编写的《太行山深处的香格里拉一河北阜平地质遗迹赏析》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重要地质遗迹”系列科普图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市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录

北京市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录
北京中山堂
北京市中山公园西小院
100031
孙书文
6602.3694
2002
69.
北京市禁毒教育基地
朝阳区南磨房乡东郊批发市场10号厅
100022
石建春
8425.8997
2002
70.
八达岭残长城自然风景区
延庆县八达岭镇东沟村
102112
刘寅明
康红
691239450 6912.0990
2002
71.
通州区档案馆
2000
59.
大兴县留民营生态农场
大兴县长子营乡政府
大兴县长子营乡
102605
80265818
2000
60.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石景山文化文物局
石景山模式口翠微山南麓
100041
2000
61.
北京航空馆
北航中国航空学会
北航院内
100083
82317513
2000
62.
北京水生野生动物救治中心
市水利局
101508
王长青
69932143
1996
46.
云居寺石经陈列馆
房山区旅游集团
房山区南尚乐镇水头村南
102407
王洪录
61385612
1997
47.
中国印刷博物馆
国家新闻出版署
大兴黄村镇兴华北路25号
102600
张连章
69245559
1997
48.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
市文物局
朝阳区民族园路1号
100101
密云县古北口镇
101508
李桂成
6903.1051

中国东部山地是否存在冰川?

中国东部山地是否存在冰川?

庐山为代表的中国东部山地,是否存在第四纪冰川?吴洣麓几百万年以前,中国大地是否被冰川所覆盖?近一个世纪以来,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我国乃至国外的冰川研究者,并为此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近日,在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地质论评》杂志上,刊出中国科学院施雅风院士的新作《论李四光教授的庐山第四纪冰川是对泥石流的误读》,使这一科学“悬案”再度掀起争鸣的新波澜。

“以庐山为代表的中国东部山地,是否存在第四纪冰川?学术界一直以来都分成两大截然对垒的阵营。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馆长庞献辉告诉记者,一派是赞成派,以地质专家为主,另一派是反对派,以冰川专家为主。

第四纪冰川是地球史上最近的一次大冰川期。

双方的争论从李四光先生提出华北(1922)和庐山(1937)冰川作用观点时就很激烈。

李四光先生经过反复考察和研究,认定庐山第四纪时发生多次冰川,并命名为鄱阳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大姑冰期、大姑—庐山间冰期、庐山冰期。

在这个问题上,曾经出现过三次争论的高潮,第一次是在上世纪60年代,争论的焦点主要涉及与东部第四纪环境变化情况(其他方面所记录的如古人类、动植物遗存等)是否协调。

上世纪80年代也有一次高潮,争论范围比较广泛,最后以施雅风先生等人的著作《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而平息。

现在又算是一次高潮,此次争论实际上差不多10年前就开始了。

■在中国的东部山地,是否具备发育冰川的条件以施雅风院士为代表的“反对派”认为,地处中纬度的庐山,绝无可能形成第四纪冰川。

因为庐山牯岭海拔1165m,从现代气候记录推测,7月气温必须下降20℃,处此高度的庐山才具备积雪成冰的条件,而事实上,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任一冰期均未降温达如此大的幅度。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敬也认为,中国东部海拔2500m以下的地区,是不可能存在古冰川的。

他告诉记者,东部年均气温约15℃,按照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约0.6℃的原则,海拔至少在2000m以上才有可能形成冰川。

北京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览

北京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览
中国科技馆中国科协西城区北三环中路1号北京天文馆市科研院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8号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市文物局宣武区先农坛东经路21号北京古观象台北京天文馆东城建国门裱褙胡同2号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市文物局丰台花乡郭公庄南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顺义区文化广播局顺义龙弯屯镇焦庄户村北京长辛店二七纪念馆铁道部二七车辆厂丰台长辛店花园南里甲15号香山双清别墅市园林局海淀香山公园内中华航天博物馆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大红门1号9200信箱1分箱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市文物局海淀区白石桥路五塔寺24号徐悲鸿纪念馆市文物局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3号中国长城博物馆延庆县政府延庆县八达岭特区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市文物局房山琉璃河董家林村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市文物研究所丰台佑安门外玉林村平西抗日烈士陵园市民政局房山民政局房山十渡平西抗日陵园管理处平北抗日战争烈士纪念馆市民政局延庆民政局延庆县龙庆峡卢沟桥含宛平城丰台区卢沟桥城南街77号天安门广场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市文物局东交民巷44号中国古动物馆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42号北京古代钱币展览馆西城区北二环路德胜门箭楼十三陵水库展览馆市水利局昌平十三陵水库北京市档案馆市政府丰台区蒲黄榆路42号43
29.
中华航天博物馆
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
大红门1号9200信箱1分箱
30.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市文物局
海淀区白石桥路五塔寺24号
31.
徐悲鸿纪念馆
市文物局
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3号
32. *
中国长城博物馆
延庆县政府
延庆县八达岭特区
33.
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市文物局
房山琉璃河董家林村
34.
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
市文物研究所

北京市石景山区着力打造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治理典范

北京市石景山区着力打造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治理典范

北京市石景山区着力打造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治理典范作者:闫晓辉刘长余来源:《城市管理与科技》2023年第06期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西起石门路,北至法海寺,南至北京九中和首钢家属区,东至金顶北街西侧首钢家属区,占地38.88公顷,为2002年北京市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

模式口大街为模式口街区东西向主要通道,全长1500米,千百年来连通京城与塞外,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道、百年老街。

模式口原名“磨石口”,始于西周,闻名于明清,以盛产青石磨刀石而得名,是京城通往塞外的驼铃古道。

1922年,京师华商电灯有限公司在附近兴建发电厂,磨石口村遂成为北平最先使用电灯之村镇,时任宛平县县长汤小秋闻村民生活由此改善,欣然题字,易村名为如今之“模式口”,意为诸村之模式。

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重要节点,该区域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法海寺、承恩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处(田义墓、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普查登记文物12处、历史建筑8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模式口是西山永定河地区多元文化的荟萃之处,是传承和发扬非遗和京西民俗的历史文化之所,也是综合展现京西地区建筑文化与艺术内涵的精华之地。

2014年年初,石景山区启动模式口街区修缮保护和环境整治项目前期工作,2016年选定建筑企业为项目实施主体,逐步实施改造工作。

特别是自2020年以来,石景山区以全力做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工作为契机,坚持“文物保护是核心,环境整治是前提,有机更新是遵循,民生改善是重点,业态提升是关键”的核心理念和工作思路,加快推进模式口街区修缮保护和环境整治项目,努力将该项目建设成城市更新的精品力作,将模式口打造成宜居、宜游、宜业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彰显历史文化魅力的北京旅游网红打卡地。

一是按照石景山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工作理念,成立区级工作专班,高频调度,高位协调。

2020年3月,石景山区召开模式口项目专题调研座谈会,要求成立模式口工作专班,专班由区委宣传部部长以及分管城建、文化旅游的副区长及相关区领导牵头,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其中石景山区西部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区西建办”)作为牵头单位履行专班办公室工作职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mail文化传播网 北京旅游2014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摄影/制作:林京海20140125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坐落于北京西郊翠微山下第四纪冰川擦痕处(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古道旁),是世界上唯一的以第四纪冰川擦痕实物为基础建立的专题陈列馆。

陈列馆建于1989年,占地195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2009年6月13日开始,经过两年多的闭馆改造,面积增加到原来的五倍,于1992年7月正式对公众开放。

冰川陈列馆前厅
冰川陈列馆以第四纪冰川研究成果为重点,系统介绍了冰川的科学知识,冰川在地质时期发生的规律,以及对生物进化尤其是人类发展的影响,增强了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和冰川资
陈列馆遗迹保护区
所谓冰川期,是指地球气候酷寒,高纬度地方的广阔区域为大陆冰川所覆盖的时期。

最近的冰川期在更新世,欧洲和北美研究认为,共有六次冰川期,五次间冰川期。

日本分析冰
第四纪冰川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因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

冰川从源头处得到大量的冰补给,冰融化得很慢,冰川就会发育得又宽又
第四纪冰川基岩冰溜面遗迹产生于第四纪气候大幅度波动的寒冷期,由于降雪量骤增,且远大于雪的溶化量,于是在山上海拔高度条件适合区域积雪成冰,当其厚度和重量为山体
冰川擦痕。

基岩冰溜面在冰川经过时被刻磨、铲刮出许多痕迹,这些山岩痕迹又叫冰川擦痕,由冰川夹带的块石在运动时相互摩擦或与冰川槽谷基岩摩擦而形成,痕迹多呈钉子形。

用普通人的眼光看,擦痕实际上就是在岩石上一层层清晰的、集中的、呈钉子形状的痕迹。

如果顺着岩石的斜坡,向褐色的基岩慢慢浇下一壶清水,水顺势流下,一道道冰川擦出的
披毛犀,已灭绝的一种哺乳动物,归于奇蹄目犀科双角犀亚科,曾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狩猎的对象。

披毛犀体毛丰厚,可以御寒,头骨较长且大,生长在大约距今12000-4000年之间,
东北野牛,生活在1-2万年前更新世晚期寒冷的冰缘的草原,属于猛犸象、披毛犀的动物群
成员,个体高大健硕,以食早本植物为主,生长在距近约1万年前,后因气候逐渐转暖以及
人类的大量捕杀而灭绝。

11/61
猛犸象,古脊椎动物,哺乳纲,长鼻目,也称长毛象,生活在距今1-4万年间的更新世晚期。

它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一头成熟的猛犸,身长大约5米左右,体高3米,门牙1.5米左右,
体重可达4-5吨。

科学家认为,猛犸象死于突如其来的冰器,故未来得及腐烂。

12/61
在遗址保护区的最高处,是世界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半身雕塑。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湖北黄冈人,蒙古族。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中国地质大学第一任校长。

13/61
1954年我国地质学家李捷在永定河引水渠北侧山坡上发现一块辉绿岩,上有明显的第四纪冰川擦痕,后经李四光鉴定确认是冰川擦痕,该冰川擦痕形成于距今200-3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期。

14/61
1954年,世界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离北京西郊法海寺不足一里远的、紧靠永定河引水渠的东侧,考证了保存完好的“模式口第四纪冰川擦痕”,这是研究北京古地质、古气候、古生物、古人类的珍贵资料。

15/61
雕塑。

李四光和科学家在永定河引水渠北侧山坡上发现一块辉绿岩,上有明显的第四纪冰川擦痕,后经李四光鉴定确认是冰川擦痕。

16/61
17/61
陈列馆馆内设有四个展厅,分别为:地球——我们的家园、第四纪冰川的基础知识、李四
光创立新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以及气候与环境变化与人类的关系,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介
绍了地球和太阳的形成和关系、人类的诞生、冰川的形成和消亡。

18/61
冰川的形成。

冰川因累计积雪二成,冰川是巨大的流动固体,在高寒地区由雪再结晶聚积
成冰川,重力因素使冰流动,成为冰川。

冰川有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创造出许多地
形和地貌。

若冰川的体积换成水量,则除海水之外,占地球上所有的水量的97.8%。

19/61
冰川类型。

根据其形态和运动特性,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类;按冰川的物理性质分为海洋性
冰川和大陆性冰川两种;世界冰川目录采用形态分类,分为大陆冰盖、冰原、冰帽、溢出冰川、山谷冰川、山地冰川、小冰川或雪源、陆棚冰、石冰川和不定或混杂的冰川等10种。

20/61
冰川的结构主要有两种“1、大陆冰盖(又叫大陆冰川),是指长期覆盖在陆地上的、面积大于5万
冰川运动指冰川的移动。

它是控制冰川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能量的来源。

运动的形式一般分为重力流和
冰臼群
冰川擦痕
浙江罗成山冰川堆弃石
猛犸象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与现代象不同,它们并非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
生长在第四纪冰川时代的企鹅,成群结队。

企鹅有翅膀但不能飞翔;脚生于身体最下部,故呈直立姿势;趾间有蹼;跖行性(其他鸟类以趾着地);前肢成鳍状;羽
现代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163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

我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
由于人类的滥伐、滥牧、开矿、过度开发水资源等掠夺性开发,以及气候变暖,冰川
科学家认为,地球自自然形成后,已经过45亿年。

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史料记载的为27亿年,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底壳的移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

它也经常被称作世界。

从结构上看,地球由内到外:地核-外核(地核)
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
层结构。

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
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
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

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
地壳。

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


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

地壳内部在
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
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
便发生地震。

超级地震指的是指震波
极其强烈的大地震。

但其发生占总地
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
分具破坏力。

冰期,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

又称冰川时期。

两次冰期之间为一相对温暖时期,称间冰期。

至今为止,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四纪冰期。

第四纪
冰川在末端消融过程中,冰川的表碛物,由于阻挡了其下部冰川堆阳光的吸收,而消融较晚,往往形成冰塔、冰牙和头顶巨石的冰蘑菇。

而冰碛石堆积起来又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