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四季冰川遗迹陈列馆(转载)

E-mail文化传播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c12676536.html, 北京旅游2014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摄影/制作:林京海20140125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坐落于北京西郊翠微山下第四纪冰川擦痕处(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古道旁),是世界上唯一的以第四纪冰川擦痕实物为基础建立的专题陈列馆。

陈列馆建于1989年,占地195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2009年6月13日开始,经过两年多的闭馆改造,面积增加到原来的五倍,于1992年7月正式对公众开放。

冰川陈列馆前厅

冰川陈列馆以第四纪冰川研究成果为重点,系统介绍了冰川的科学知识,冰川在地质时期

陈列馆遗迹保护区

所谓冰川期,是指地球气候酷寒,高纬度地方的广阔区域为大陆冰川所覆盖的时期。最近

第四纪冰川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因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

第四纪冰川基岩冰溜面遗迹产生于第四纪气候大幅度波动的寒冷期,由于降雪量骤增,且

冰川擦痕。基岩冰溜面在冰川经过时被刻磨、铲刮出许多痕迹,这些山岩痕迹又叫冰川擦

用普通人的眼光看,擦痕实际上就是在岩石上一层层清晰的、集中的、呈钉子形状的痕迹。

披毛犀,已灭绝的一种哺乳动物,归于奇蹄目犀科双角犀亚科,曾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狩猎

东北野牛,生活在1-2万年前更新世晚期寒冷的冰缘的草原,属于猛犸象、披毛犀的动物群

猛犸象,古脊椎动物,哺乳纲,长鼻目,也称长毛象,生活在距今1-4万年间的更新世晚期。

在遗址保护区的最高处,是世界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半身雕塑。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湖北黄冈人,蒙古族。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新中国成立后

1954年我国地质学家李捷在永定河引水渠北侧山坡上发现一块辉绿岩,上有明显的第四纪

1954年,世界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离北京西郊法海寺不足一里远的、紧靠永定河引水

雕塑。李四光和科学家在永定河引水渠北侧山坡上发现一块辉绿岩,上有明显的第四纪冰

陈列馆馆内设有四个展厅,分别为:地球——我们的家园、第四纪冰川的基础知识、李四

冰川的形成。冰川因累计积雪二成,冰川是巨大的流动固体,在高寒地区由雪再结晶聚积

冰川类型。根据其形态和运动特性,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类;按冰川的物理性质分为海洋性

第六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检测题

第六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大江、大河和主要湖泊,认识我国河流、湖泊概况 2、知道长江、黄河的源流概况,理解长江、黄河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合理 利用与开发长江的重要性,理解治理黄河的重要性及主要措施 3、知道我国水资源与水能资源的基本特点,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义 二、学习要求 1、基本知识 ⑴知道:我国河流湖泊众多。内流区和外流区及其划分。淡水湖和咸水湖。长江(黄河)干流长度和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和上中下游的特征。长江的洪涝治理与开发利用问题。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河道。我国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概况 ⑵记住:主要河流的分布。主要淡水湖和咸水湖的分布。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葛州坝水利枢纽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位置。京杭运河的起止点以及沟通的水系。 ⑶理解:长江在航运、灌溉、水能蕴藏等方面的优势。黄河的综合利用与治理措施。水资源合理利用与防治污染的意义。 2、基本技能 ⑴学会在中国河湖分布图上查找外流区、内流区及主要河湖 ⑵学会阅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并根据河流落差分析丰富的河段 ⑶学会在地图上查找长江、黄河、珠江的干支流 3、实践能力 ⑴、学会画长江、黄河干流示意图 ⑵、列表比较长江与黄河 4、德育要求:认识我国国情,体会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三、学习建议 1、学习时多读图,注意读图的顺序,并与地形图、气候图联系起来学习 2、充分利用比较法学习,如长江与黄河、我国水资源与世界其他国家水资源、我国主要河流长度 的比较等。 四、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 A 长江 B 珠江 C 黄河 D 塔里木河 2、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 A 青海湖 B 鄱阳湖 C 洞庭湖 D 洪泽湖 3、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是() A 苏伊士运河 B 巴拿马运河 C 京杭运河 4、在我国内河航运中,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的是() A黄河B珠江C淮河D京杭运河 5、“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汉语综合课程考核实施方案(汉语言进修)

汉语综合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汉语言进修)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汉语综合 学时492学时 试点专业语言进修生 开课时间3月/9月 课程总成绩100分 课程性质考试课 二、课程性质和简介 本课程以辽宁医学院语言进修生为授课对象,以全面提高学习者听、说、读、写综合汉语交际能力为宗旨,以保证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顺利通过HSK(汉语水平考试)为目标。本课程分初、中级两个学习阶段。 完成初级阶段综合汉语的课程后,学习者能够运用所学汉语就日常生活和学习进行沟通,并能进行一些基本的语段表达。此外,通过对汉语的学习,也能够进一步了解与汉语交际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 完成中级阶段综合汉语的课程后,学习者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将会得到全面的提高,对于汉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将更加完善、得体。通过掌握相关的学习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了解基本的中国文化知识,具有基本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本课程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汉语》为教材,共计492课时,分4个学期完成。 三、考核形式、内容及要求 分为两种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种方式,平时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20%,期末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80%。 (一)平时考核(占20%) 1、目的: 通过平时考核,准确了解学生对基础汉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平时

考核,准确了解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通过平时考核,教师可以根据考核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改进课堂教学。 2、考核办法 (1)随堂测试(占10%):每一章最后一次课,以随堂考试的形式考核该章的重点汉字书写,重点词语造句、重点语法句式运用。 (2)课堂出勤(占5%) 考核学生课堂出勤情况、学习态度。按出勤率给分。 (3)学生作业(5%) 考核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 (二)期末考核(占80%) 期末考核是在平时考核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测。期末考核的命题依据《辽宁医学院考试管理规定》辽医院字〔2007〕186号和《辽宁医学院课程考核改革实施办法(暂行)》辽医院字〔2011〕253号,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际和汉语水平考试教学需要而执行。 题型分为拼音汉字、完型填空、连词成句、排列短语顺序、用词造句、阅读理解或写短文等。 形式:闭卷 时间:120分钟。 四、考核时间与进度 (一)平时考核时间与进度 1、随堂测试:每章结束时。 2、学生作业:每章三次作业。 (二)期末考核时间与进度 期末考核由学校学期末统一组织。 五、考核成绩评定标准及比例 本课程的考核成绩满分为100分,各项任务的考核比例为: (一)平时考核(占20%) (二)期末考核(占80%) 六、教研室及主讲教师职责

高考地理总复习练习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练10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双基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是某副热带海区海水温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洋流可能是流经() A.美国东岸的寒流 B.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 C.南美洲西岸的寒流 D.北美洲西岸的寒流 2.若该洋流位于北半球,则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增加沿岸地区空气湿度 B.缩小海水污染范围 C.减缓向北航行油轮航速 D.降低沿岸地区气温 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洋流的定位。图中洋流使等温线向北凸出,该洋流可能是北半球向北流的暖流,或是南半球向北流的寒流。结合题中选项,南美洲西岸的寒流导致大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北凸出,故选C。第2题,该洋流若为北半球向北流的暖流,则可以加快向北航行油轮的航速,故C错误;随着洋流流动,污染物的污染范围会扩大,故B错误;暖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故A正确,D错误。 下图为南纬15°的海洋表面水温变化曲线,M为水温最低点。据此回答3~5题。 3.M处的表层海水常年流向为() A.向南向东B.向南向西 C.向北向西D.向北向东 4.受洋流影响,M东岸陆地的气候特点是() A.多云雾B.多降雨 C.多降雪D.多高温 5.如果M点水温明显升高,则() A.海鸟大量增加 B.沿岸降水减少 C.洋流速度加快 D.鱼类大量转移

答案:3.C 4.A 5.D 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结合经纬网知,M位于南美大陆西海岸低纬度地区,为秘鲁寒流,向西、向北流动。第4题,本题考查洋流对气候的影响。M点纬度较低,水汽蒸发旺盛,由于受寒流影响,多云雾天气。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排除其他三项。第5题,本题考查洋流变化对沿岸生物及环境的影响。如果M点水温明显升高,意味着水温异常升高,使得海洋鱼类数量大大减少,也使得以此为食的海鸟数量减少,因此D项正确,A项错误;水温升高,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大大减弱,相反会带来降水,排除B项;洋流的流速与水温升高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C项。 读印度洋某海域及马六甲海峡示意图,完成6~8题。 6.图示时段最可能是() A.3~5月B.6~8月 C.9~11月D.11月~次年2月 7.马六甲海峡海水的流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大致是冬季快于夏季,原因是() A.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季风洋流流向叠加 B.冬季赤道逆流与季风洋流流向叠加 C.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南赤道暖流流向叠加 D.冬季赤道逆流与南赤道暖流流向叠加 8.7月,图中R处的天然橡胶运往我国上海,货轮在马六甲海峡中() A.逆风逆水B.顺风顺水 C.无风顺水D.无风逆水 答案:6.D7.A8.C 解析:第6题,本题考查季节的判断。北印度洋海域盛行季风洋流,5~9月,盛行西南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10月~次年4月,盛行东北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第7题,马六甲海峡内,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冬季风吹拂下形成的季风洋流流向叠加,使海水流速加快;夏季两者流向相反,使海水流速变慢。赤道逆流自西向东流,与冬季季风洋流的流向相反;南赤道暖流对赤道以北地区影响很小。第8题,7月,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海水整体上由西向东流,使马六甲海峡海水整体上由西北向东南流动;马六甲海峡地处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风力微弱。 伞式洋流发电是通过“伞”带动工作索周而复始的运动,进而带动发电机运转发电。下图为某海域的伞式洋流发电站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9.如果该伞式洋流发电站位于南半球,那么该洋流G的性质和地理位置分别可能是() ①暖流②寒流③大洋东岸④大洋西岸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10.如果该伞式洋流发电站位于美国本土附近某海域,那么该洋流G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中国现代冰川分布

中国现代冰川分布 中国现代冰川分布的地域辽阔,北起阿尔泰山,南至云南丽江玉龙雪山,西自帕米尔,东到四川贡嘎山,跨越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四川和云南等6 个省区,纵横2 500公里,总面积约 56 500平方公里,占亚洲冰川总面积的4 0%,储水量达 50 000亿立方米。现代冰川既有海洋性冰川,也有大陆性冰川。一般认为中国的海洋性冰川主要分布在念青唐古拉山嘉黎以东地段、川西滇北的横断山脉以及喜马拉雅山的东段和中段。而大陆性冰川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天山西段、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和西段、念青唐古拉山嘉黎以西地段、唐古拉山东段、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和祁连山东段。 自北向南12个冰川区:阿尔泰山区、天山山区、祁连山区、昆仑山区、帕米尔山区、喀喇昆仑山区、羌塘高原区、唐古拉山区、冈底斯山区、念青唐古拉山区、横断山区、喜马拉雅山区。 一、阿尔泰山区 阿尔泰山区,主峰名称友谊峰,高达4374m。它和其北侧的奎屯峰构成一个山结,成为阿尔泰山主要冰川分布中心,也是中国最北的冰川分布区。 中国境内阿尔泰山有冰川420余条,面积290多平方公里。其中89%集中于额尔齐斯河水系的布尔津河源头,其余零散分布于哈巴河、克兰河、哈拉额尔齐斯河、额尔齐斯河正源等。阿尔泰山冰川中绝大多数是面积小于0.5km2的悬冰川和冰斗冰川,超过4km2的山谷冰川和冰斗-山谷冰川只有10条。

典型性代表:喀纳斯冰川。发育在布尔津河上游友谊峰下的喀纳斯冰川,是中国阿尔泰山最大的冰川,长10.8公里,面积30.13平方公里,该冰川由左右两支冰川汇合而成,拥有多级粒雪盆,雪线平均高度3200米,末端降至2416米,为我国海拔位置最低的山谷冰川之一。 二、天山山区 天山是横亘亚洲中部中苏两国境内的巨大山系。最高峰为托木尔峰,高达7435.3m,是天山最大的冰川作用中心。天山冰川区共有冰川8908条,冰川面积9000多km2,冰储量1000多km3。分别占中国冰川总面积和总储量的16.3%和20.2%。天山冰川区以山谷冰川最占优势,其次是冰斗冰川,平顶冰川最少。分布极不平衡,几乎冰川面积的一半集中在南天山西段的哈尔克他乌山河汗滕格里—托木尔峰区。 典型性代表: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是天山研究最深入的冰川——山谷冰川。天山最大的冰川是托木尔峰西侧的南伊内里切克冰川。上游在中国境内,下游在苏联境内。完全发育在中国境内的最大冰川是托木尔峰下朝向西南的托木尔冰川。完全发育在中国境内的第二大条大山谷冰川是托木尔峰东侧的吐盖别里齐冰川,也是天山冰川区中末端下伸最低的冰川。 三、祁连山区 祁连山由一系列北西走向的高山与谷地相间组成,最高峰位于山脉中央偏西南处的疏勒南山,称团结峰,海拔5808m。共有冰川2859条,冰川面积2000km2左右。占中国冰川总面积的3.5%,冰储量95.44km3。以面积不到1km2的小冰川为主,大于10km2的冰川只有17条。 典型性代表:最大的山谷冰川——大雪山的老虎沟12号冰川,又名“透明梦柯冰川”,为复式山谷冰川。最大的平顶冰川——土耳根大坂山的敦德冰川。 四、昆仑山区 昆仑山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昆仑山最高峰7167m,全山系大约三分之二的冰川集中于此。中昆仑山是漫长而散漫的山段,最高峰为木孜塔格峰。东昆仑山山势比西昆仑和中昆仑低得多,只有个别高峰超过6000m,最高峰为玛卿岗日峰。 昆仑山脉的冰川面积达12482km2,占全国冰川面积的21.3%,是中国冰川最多的山脉,但冰川研究的程度较差。冰川大都集中在西昆仑山,且多山谷冰川。 典型性代表: 西昆仑山:玉龙喀什南山是大冰川最集中的地段,最长的是北坡的玉龙冰川,长达30.5km,面积131.3km2,最高峰达6778m。最大的山谷冰川为西侧的多峰冰川,长27.8km,面积230km2,最高峰6957m,且是西昆仑山冰川下伸最低的冰川。古里雅平顶冰川面积达376km2,是中国已知的最大的平顶冰川,最高点海拔6667m。 中昆仑山:分布较分散,多平顶冰川。木孜塔格是中昆仑山冰川发育最大的中心,其中库里宁里冰川是中昆仑山最长大的山谷冰川。乌鲁克冰川是这里面积最大的山谷冰川。 东昆仑山:规模远逊色于西、中昆仑山。最大的冰川为哈龙冰川,长8.8km,面积20km2。 五、帕米尔山区

中国山脉河流分布图

中国山脉河流分布图

中国山脉河流分布图 1.山脉(1)喜马拉雅山:亚洲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包括世界上多座最高的山,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00公尺(24,000呎)。其中之一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称埃佛勒斯峰,萨加·玛塔峰),高达8844.43米(29,035呎)。它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分布在我国西藏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和不丹等国境内,其主要部分在我国和尼泊尔交接处。西起帕米尔高原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东至雅鲁藏布江急转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全长约2500公里,宽200-300公里。经纬度:27° 59' N, 86° 56' E (北纬27度59分,东经86度56分)。(2)横断山:中国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一系列南北向平行山脉的总称。山岭海拔多在4,000?5,000公尺,岭谷高差一般在1,000?2,000公尺以上。山高谷深,横断东西间交通,故名。山岭自西而东包括伯舒拉岭、高黎贡山、怒山、宁静山、云岭、沙鲁里山、大雪山、邛崃山等。在北纬25°?29°40′之间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纬29°40′以北向西北展开,北纬25°以南向东南撒开。总地势北高南低,高于5,000公尺的山峰多有雪峰、冰川。位于北纬27°10′的玉龙雪山海拔5,596公尺,为中国纬度最南的现代冰川分布区。山岭褶皱紧密,断层成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大渡河、安宁河等许多大河都沿深大

断裂发育。(3)昆仑山: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 公里,西窄东宽总面昆仑山和帕米尔地图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峰在于青、新交界处,名为新青峰——布格达板峰,海拔6860米,是青海省最高点。(4)巴颜喀拉山:昆仑山脉东延部分。位于中国青海省中部偏南。旧称巴颜喀喇山。巴颜喀拉(喇)在蒙古语的意思,是“富饶青(黑)色的山”。藏语叫“职权玛尼木占木松”,即祖山的意思。属褶皱山,西北一东南走向。西拉可可西里山,东接松潘高原和邛崃山。全长780千米。海拔5000米左右。主峰(藏名勒那冬则)海拔5267米,雅拉达泽山海拔5202(一说5442)米。为黄河与长江河源段的分水岭,也是黄河源地。北坡平缓,南坡深切,多峡谷。山麓有约古宗列盆地。巴颜喀拉山在青海中部偏南,为昆仑山脉南支,西接可可西里山,东连岷山和邛峡山。这里是长江与黄河源流区的分水岭,北麓的约古宗列曲是黄河源头所在,南麓是长江北源所在。(5)天山:天山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大山脉,横贯中国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长约2500公里,宽约250--300公里,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是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博格达峰的海拔5445米。这些高峰都在中国境内,峰顶白雪皑皑。新疆的三条大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此山。天山的雪峰----博格达峰

室内环境检测全步骤学习资料

检测全步骤 (一)采样前一天准备工作 1.采样点的选取:氨、甲醛、苯、TVOC一层和顶层必测,其他均匀分布,氡在低层 2.现场检测方案的编写 3.应检查大气采样器是否运转正常,电量是否充足,电量不足或欠压及时充电。 4.检查大型气泡吸收管、具塞比色管、苯活性炭管、TVOC采样管是否完好无损,若有损坏及时更换;检查上述实验仪器编号是否完整、清晰、唯一,若有缺失,及时修补完整。 5.检查大型气泡吸收管、具塞比色管是否已经用蒸馏水洗净并烘干。 6.检查苯活性炭管、TVOC采样管(Tenax TA吸附管)在采样前是否已活化,苯活性炭管活化条件为 350℃ 10min,TVOC采样管活化条件为300℃ 10min。 7.采样管的核查记录。要求在标准大气压采样管的阻力在5-10kP 8.准备好采样记录、见证记录、委托书,现场采样描述,备案表,检测方案并放在文件夹中,采样时携带。(二)采样前一小时准备工作 1.首先记录化学分析室的温湿度记录表 2.配制氨吸收液并将吸收液装入大型气泡吸收管 ①所需实验仪器和试剂: a.已配制好的氨吸收原液[C(H2SO4)=0.005mol/L], b.100ml容量瓶(专门用于配制氨吸收液,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若内壁留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实验 准确度), c.10ml刻度吸管1支(专门用于吸取氨吸收原液[C(H2SO4)=0.005mol/L] ), d.10ml刻度吸管1支(专门用于吸取氨吸收液[C(H2SO4)=0.0005mol/L]), e.刻度吸管管架1个(用于放置刻度吸管), f.滤纸1张,撕成四等份, g.100ml小烧杯1个(盛放50ml蒸馏水的),胶头滴管1个(吸取蒸馏水的), h.洗瓶1个(装满蒸馏水), i.250ml烧杯1个(盛废弃液)。 ②配制氨吸收液[C(H2SO4)=0.0005mol/L]步骤 取出专门吸取氨吸收原液的10ml刻度吸管,用氨吸收原液洗涤2次量取10ml氨吸收原液→至100ml 容量瓶中→盖上氨吸收原液试剂瓶玻璃塞→将10ml刻度吸管放回刻度吸管管架→在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下2cm,再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盖上玻璃塞,旋转15度,上下翻转10次,翻转时旋转容量瓶→配制完成。 ③将10ml氨吸收液装入大型气泡吸收管 取出专门用于吸取氨吸收液[C(H2SO4)=0.0005mol/L]的10ml刻度吸管,用氨吸收液洗涤2次,在盛放氨吸收液的容量瓶中量取10ml氨吸收液→打开大型气泡吸收管管帽,注入10ml氨吸收液(注意,注入溶液时,将刻度吸管末端管尖靠在大型气泡吸收管下部内壁上)→盖上大型气泡吸收管管帽→继续盛装下一个大型气泡吸收管,直至达到采样所需数量,并多做一个试剂空白和一个室外上风向空白。(例如:若采样点为10个,则需加12个大型气泡吸收管的吸收液) 若是氨吸收原液数量不够,可多配几瓶或是在容量瓶中氨吸收液不够10ml时,倒掉剩余溶液,用自来水洗涤3遍容量瓶,再用蒸馏水洗涤3遍,用此瓶再配一次氨吸收液。 3.配制甲醛吸收液并将吸收液装入大型气泡吸收管 ①所需实验仪器和试剂: a.酚试剂[C6H4SN(CH3)C:NNH2·HCl,简称M BTH], b.100ml容量瓶1个(专门用于配制甲醛吸收原液,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若内壁留有少量蒸馏水不 影响实验准确度), c.100ml容量瓶1个(专门用于配制甲醛吸收液,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净,若内壁留有少量蒸馏水不影 响实验准确度),

中国冰川

中国冰川 中国冰川 中国冰川,主要集中分布于中国西部和北部,共计46,298条,冰川面积59,406平方公里,冰储量5,590立方公里;其中西藏为中国冰川分布集中地区,有冰川面积27,676平方公里。中国冰川年均融水量约563亿立方米,约占内河水资源总量的20%。 中国的冰川,包括境内冰川和雪山,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包括西藏、新疆、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省区,青藏高原分布集中,主要位于喜马拉雅山、横断山、昆仑山、祁连山等诸多山脉,为很多河流的源头。由于冰川冰雪累计和融化相对稳定,确保了江源河源地区水源的稳定,长江源和黄河源均发源于雪山冰川。 青藏高原冰川主要集中于以下几处,一是藏东南即念青唐古拉山东南段纳木错湖周围,著名的有南迦巴瓦雪峰和加拉白垒雪峰,有西藏境内最长的恰青冰川;二是喜马拉雅山

脉东段的羊卓雍错附近区域、横断山脉的贡嘎山周围,并以海洋性冰川为主;三是珠穆朗玛峰周围地区有名的为绒布冰川,这一带以冰塔林壮观而著称。 青藏高原地区的冰川之特点就是雪线高,东绒布冰川最高雪线达到海拔6200米。 中国著名冰川 阿扎冰川(西藏) 贡嘎山海螺沟冰川(四川) 卡钦冰川(西藏) 科可萨依冰川(新疆) 来古冰川(西藏) 米堆冰川(西藏) 祁连山七一冰川(甘肃)

喜马拉雅山绒布冰川(西藏) 特拉本坎力冰川(新疆)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新疆) 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又名透明梦柯冰川)(甘肃)土盖别里齐冰川(新疆) 天山托木尔冰川(新疆) 达索普冰川(旧称野博康加勒冰川)(西藏) 音苏盖提冰川(新疆) 玉龙雪山冰川(云南) 梅里雪山明永冰川(云南)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单选题 读图,完成1~2题 1.对图中a海域沿岸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貌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 B.地貌主要由海浪侵蚀形成 C.轮廓破碎不利于发展渔业生产 D.该地多冰川作用的峡湾地貌 2.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侧河流多向西北流 B.西海岸有暖流流过 C.该区域港口冬季封冻期超过半年 D.图中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大西洋板块相碰撞形成 海面空气发生平流运动时,若海面温度和气温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导致大气底部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就会形成平流雾。平流雾根据海面温度和气温之间的差异一般划分为蒸发雾和冷却雾。渤海海城夏季海雾多发,严重影响沿海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安全。下图为1998-2018年渤海海面夏季平均水温分布图,下表为甲海区不同季节雾日的海----气温差条件统计表。据此完成3~5题 3.夏季,影响该海域水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大气降水D.陆地径流

4.甲海区的海雾大多 A.出现在较冷海面上,属于冷却雾 B.出现在较冷海面上,属于蒸发雾 C.出现在较暖海面上,属于冷却雾 D.出现在较暖海面上,属于蒸发雾 5.夏季最易出现冷却雾的海城是 A.①B.②C.③D.④ 纳米布沙漠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它各种残骸,被人们称为“骷髅海岸”。但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却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据此完成6~7题 6.关于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 B.沿岸暖流流经洋面,水汽丰富 C.水汽经过沿岸寒流流经洋面受冷凝结成雾 D.气流下沉使得雾不易扩散 7.火烈鸟在此集聚的原因是 A.此处寒暖流交汇,营养物质丰富,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 B.浓重的海雾使得火烈鸟不容易被猎人发现 C.深层海水上泛,营养物质丰富,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 D.该地草木繁盛,适合火烈鸟栖息 随着全球变暖,北冰洋冰川逐渐融化,“西北航道”备受关注。图为读北极附近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8~10题

建筑行业室内环境检测原始记录及报告标准格式

( 工程名称 ) 室内环境质量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 检测人: ( 上岗证号 ) 报告人: ( 上岗证号 ) 复核人: ( 上岗证号 ) 审核人: ( 上岗证号 ) 批准人: ( 上岗证号 ) ( 单位名称 ) 二○○年月日 注: 审核人、批准人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可合为一人

声明 1.本报告无我单位相关技术资格证书章无效。 2. 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批准人(或技术负责人)签字无效。 3. 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无效。 4. 报告中如有改动痕迹或有错页、漏页者即为无效报告。 5. 未经本单位书面同意的检测报告复印件无效。 6. 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可在报告发出后 15 天内向 本检测单位书面提出, 本单位将于 5 日内给予答复 检测单位: 地址: 邮政编码: 监督电话: 传真: 联系人: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检测依据…………………………………………………… 三、检测设备…………………………………………………… 四、检测概况…………………………………………………… 五、检测结果…………………………………………………… 六、检测结论…………………………………………………… 七、附件:(共页)……………………………………… 附件一检测房间位置示意图 附件二测点分布示意图 注:页码编排从封面起算

首页 (单位名称)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室内环境检测现场见证单(首页)

二、检测依据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 GB 50325-2001 2. GB 11737-89《居住区大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卫生检测标准方法 ------ 气相色谱法》 3. GB/T 1820 4.26-2000《公共场所空气甲醛测定方法》 4. GB/T 18204.25-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氨测定方法》 5. GB/T 14669-93《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注 : 检测单位可根据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列出相应的规范。 三、检测设备 注: 多台同规格可用一栏 四、检测概况 注: 应包括抽样方式、检测原理和方法 1.氡的测试:预先将检测点房间的门窗关闭24小时,然后进行现场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无源扩散收集法,方法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不大于25% (置信度95%),方法探测下限不大于 10Bq/m3。 2.游离甲醛的测试:预先将检测点房间的门窗关闭1小时,然后进行现场 检测。将空气采样器架好, 放上气泡吸收管,管中加入吸收液,调节采 样器的采样时间和采样气体流量进行采样, 样品采集完后,加入显色

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摘要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但不是在短期内形成或消亡。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因此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的产物。冰川个体规模相差很大,形态各具特征,生成时代前后不同,冰川性质和地质地貌作用等也都不一致。科学家也依靠不同形态、规模、所处地形,冰川分为了山岳冰川、大陆冰川、高原冰川和山麓冰川。我们似乎以为冰川一直亘古不变地存在在那里,似乎是没有运动。但是,相对比之后,你会发现,冰川其实一直悄悄地在运动。 而冰川对于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在极地和中低纬度的高山冰川区,冰川本身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并形成独特的冰川景观。规模较小的冰川只对附近的确气候发生影响,而较大冰川的影响则大得多。在冰川进行运动时,冰川也影响到了其周围的环境。冰川的推进,会毁灭其所覆盖着地区的植被,使得动物被迫迁移,而下层的土壤发育生长也中断了。而冰川的退缩,又会使得周围植被、土壤重新发展,自然地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移动。而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使得冰川地貌的出现,原本是长满植物的地表,在受到冰川的侵蚀和堆积后,逐渐形成了特殊的冰川地貌。

关键词:冰川地理环境 Key Words:Glacier: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第一章冰川对气候的影响 冰川可以调节全球气温的变化速度,如现在冰川消退使得全球变暖速度变慢冰川与水循环的关系:冰川是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即地表径流冰川对地貌的影响:冰川作用是外力作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冰川具有侵蚀搬运堆积的作用,这些作用对塑造地貌起重要作用.如冰川侵蚀形成了冰斗、刃脊、角峰、冰哑、削断山嘴、U型谷、石洼地、峡湾等等地貌;冰川堆积作用形成了冰碛丘陵,侧碛堤、鼓丘、冰水沉积、冰水扇、冰水湖、季候泥等地貌冰川对河流的影响:冰川是河流补给来源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内流区.冰川是河流补给的主要形式,如塔里木河. 第二章冰川对地貌的影响 冰川地貌可分为冰川侵蚀地貌和冰川堆积地貌.冰川侵蚀地貌是冰川冰中含有不等量的碎屑岩块,在运动过程中对谷底、谷坡的岩石进行压碎、磨蚀、拔蚀等作用,形成一系列冰蚀地貌形态,如形成冰川擦痕、磨光面、羊背石、冰斗、角峰、槽谷、峡湾、岩盆等.冰川堆积地貌是冰川运动中或者消退后的冰碛物堆积形成的地貌,如终碛垄、侧碛垄、冰碛丘陵、鼓丘、蛇形丘、冰砾阜、冰水外冲平原、冰水阶地等. 在冰河世纪,结冰的河流融化后冲刷河岸,带走了许多比较脆弱的土壤,造成了河岸的凹凸不平,挪威的峡湾就是这样形成的. 冰川所以能侵蚀地表,主要依靠冰中所含有的岩石碎块(冰碛),特别是冰川底部冰中所

世界和中国的冰川分布及其水资源意义

世界和中国的冰川分布及其水资源意义 摘要:世界上巨大数量的冰川是优质清洁的淡水资源,但分布极其不均衡,导致在各地区可利用价值的差异。冰盖全部集中在南极和格陵兰,山岳冰川的84%集中于亚洲高地和北美寒区。中国是中低伟带冰川最大规模最大的国家,又是世界荒漠区和贫水国中冰川最多的国家。中国冰川分布以青新荒漠绿洲去最多,其中塔里木是世界冰川最多的内流水系,并哺育出塔里木冰水绿洲。为平衡绿洲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安全的关系,提出“养源平流”方针。 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共约2825X10*4 千立方米,而其中的85%是储存于冰川。当前,人类聚居区的淡水已经短缺并遭污染,联合国对此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所幸的是,巨大数量的冰川仍保持着清洁纯净的本质,将成为优质淡水的重要水源。但是,冰川属于潜在的或静态的淡水储备干果,其可利用价值是随区域分布和规模大小而异。本文根据《世界冰川录》和《中国冰川目录》的最新统计,讨论世界和中国的冰川分布,及其水资源的意义。 1.世界冰川分布 据《World Glacirl Lnvventory》和《中国冰川目录》的最新统计,全球的冰川面积为15865756KM*2,极不均匀的分布在各大洲(表1)..其中,96.6%是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其次为北美洲(1.7%)和亚洲(1.2%),其他各州数量极少,用冰川覆盖度(冰川覆盖度是指在某区内,冰川覆盖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进行对比,则冰川分布的不均衡性更为突出,南极洲的冰川覆盖度为97.1,格陵兰为79.3,北极洲为1.3,欧洲为0.5,亚洲为0.4,南美洲为0.1,大洋洲为0.01,而非洲基本上没有冰川覆盖,仅在乞力马扎罗山有很小的分布。从淡水资源的供求关系看,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大洋洲,热量相对充足,自然地理过程内容丰满,生物圈结构完善,是人类的常住陆地,需求大量的淡水资源,属于淡水资源的全负荷区,与此相反,南极洲和格陵兰则为低负荷区,而非洲和澳大利亚,干旱区面积占全球通累的51.8%,急需获得冰川淡水的补充,却只有极少或甚至没有冰川,形成异常显著的供需矛盾,南极洲和格陵兰,将随着发展而成为人类未来最大的淡水资源库和供应地。 2.山岳冰川与亚洲高地的冰川 世界上的冰川分为山岳冰川(记301594KM*2,占1.9%)和冰盖(记15564162KM*2,占98.1%)两大类,后者还包括极区半覆盖型的冰原和冰岛,其中分布于人类常住地而目前淡水资源意义最大的是山岳冰川。山岳冰川85%分布在亚洲和北美洲,而其中的84%又集中于亚洲高地和北美寒区。亚洲高地,是由亚洲中部(27度--50度N,65度--105度E)的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及他们周围的高山组成的世界最高海拔区,海拔4000-5000m以上,其中珠穆朗玛峰更高达海拔8848m,是世界最高峰,为自然地理分区的中亚大区的主体,亚洲高地夸温带荒漠及亚热带森林带,主体部分干旱少雨,但受高海拔影响,在内陆荒漠景观的背景下出现了斑块状相对冷湿的高山气候,冰川零平衡线附近平均温-2 ~~-18摄氏度,年降水量500~3000mm,于是在高原和高山上发育了大规模的冰川,计达130006千平方米,占全球山岳冰川面积的43%。 北美寒区,位于北美洲西北部的55度~70度N和60度~175度W之间,与亚洲高地相比,北美寒区不具备发育大规模山岳冰川的海拔优势,海波1800~3000M,最高的麦金利

药学考研

药学的考研反向:1.药物分析 2.药理学 3.药物代谢动力学 4.药剂学 5.药物化学 6.制药工程学 7.临床药学 8.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0.药学信息学 11.药 2 药理学:现在一般都是考药学综合了,各个学校不一样的,你要根据具体想考的学校的大纲来确定,基础课像: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物理化学之类的,很多学校都考的,也有的学校选择专业课,比如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等等! 学校排名

B+等(25 个):吉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武汉大学、苏州大学、兰州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汕头大学、郑州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温州医学院、南华大学、暨南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昆明医学院、青岛大学 B 等(28 个):成都中医药大学、三峡大学、内蒙古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遵义医学院、广东医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厦门大学、河北北方学院、广州医学院、泸州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同济大学、贵阳医学院、烟台大学、东南大学、河南中医学院、河北大学、徐州医学院、河南大学、潍坊医学院、蚌埠医学院、宁夏医学院、辽宁医学院、皖南医学院 中山大学要考科目:101 思想政治理论,201 英语一,650 药理学综合 参考书目: 650 药理学综合:报考药理学专业的考生参考①《分子生物学》,版本参照 913 分子生物学。 ②《药理学》(第五版),李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F3308 药理学前沿:①《药理石岩方法学》,徐淑云等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②《现代药理实验方法》,张均用,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③《药理学前沿》,魏尔清,科学出版社,1999。 安徽医科大学要考科目:药物分析刘文英主编第六版,天然药物化学吴立军主 编第五版,药物化学郑虎主编第六版,药剂学崔德福主编第六版,药事管理学吴莲主编第四版;全是人民出版社的 南京医科大学考研科目:初试科目:①101 政治②201 英语一③669 药学基础综合 (生物化学、生理学、有机化学各占 1/3)参考书:《普通生物化学》(第四版)郑集、陈钧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生理学》(第六版)姚泰、吴博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年版;《有机化学》(上、下册)(修订版)胡宏纹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临床药理学》(第二版)徐叔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doc 118页)

浙江省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原始记录表目录 ZHJC/JL001 pH 、电导率、溶解氧、水温测试原始记录 ZHJC/JL002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3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Ⅲ) ZHJC/JL004 浮游生物现场采样记录表 ZHJC/JL005 (冷)原子荧光 吸收 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6 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08 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ZHJC/JL009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 ) ZHJC/JL010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I ) ZHJC/JL011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 ) ZHJC/JL012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I ) ZHJC/JL013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Ⅲ) ZHJC/JL014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 ) ZHJC/JL015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I ) ZHJC/JL016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Ⅲ) ZHJC/JL017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ZHJC/JL018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ZHJC/JL019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ZHJC/JL020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1 硫酸盐化速率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2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ZHJC/JL023 标准物质配置记录 ZHJC/JL024 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ZHJC/JL025 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6 色度分析原始记录 ZHJC/JL027 地表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地理环境对因纽特人的影响

本科学生《文化地理学》课程 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年级 2008 级 姓名田小丹 学号 084130079 任课教师陈亚颦职称教授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系 2011年12月25日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因纽特人为例 摘要: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背景和基础,即使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自然环境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本文以因纽特人为例,试图探讨地理环境对其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并发现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不仅影响因纽特人的生理性特征,还影响其饮食、服装、建筑、交通、经济活动、社会关系、文化、宗教等。 关键词:地理环境,因纽特人,雪屋 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背景和基础,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地理环境对不同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不同。经济活动层次越低越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特别是自然条件与资源的制约,但同样也有人文环境影响的影子;经济活动层次越高受人文环境尤其是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越明显。因纽特人主要居住在北极圈内外,气候寒冷,极度恶劣的气候条件对其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因纽特人基本概况 因纽特人,北极地区的土著民族,又称爱斯基摩人(Eskimo),主要分布在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分别居住在格陵兰、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属蒙古人种北极类型。先后创制了用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拼写的文字。多信万物有灵和萨满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住房有石屋、木屋和雪屋。房屋一半陷入地下,门道极低。一般养狗,用以拉雪橇。主要从事陆地或海上狩猎,辅以捕鱼和驯鹿。以猎物为主要生活来源:以肉为食,毛皮做衣物,油脂用于照明和烹饪,骨牙作工具和武器。 1、历史 爱斯基摩人是大约是在一万年前从亚洲渡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或者是通过冰封的海峡陆桥过去的,经历了4000多年的历史,属于东部亚洲民族。“爱斯基摩” 一词是由印第安人首先叫起来的,即“吃生肉的人”。因为历史上印第安人与爱斯基摩人有矛盾,所以这一名字显然含有贬意。因

中国冰川数据集介绍pdf-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全国冰川编目数据库空间集成 ?中国地球科学数据中心冰川冻土学科中心完善与服务 ?人口、社会经济与地理环境信息共享—冰川编目、沙漠数据库
中国冰川信息系统数据库介绍 (1:10 万)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https://www.360docs.net/doc/7c12676536.html, 2007年8月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中国冰川信息系统数据库(1:10 万)介绍
目 录 目 录
1、 数据集名称 .................................................................. 2 2、 概况 ........................................................................ 2 3、 数据集介绍及使用说明 ........................................................ 2 3.1. 数据集制作者 ............................................................... 2 3.2. 项目支持 ................................................................... 2 3.3. 制备背景 ................................................................... 3 3.4. 资料准备 ................................................................... 3 3.5. 制备过程 ................................................................... 3 3.6. 数据集属性 ................................................................. 4 3.7. 数据读取 ................................................................... 6 3.8. 数据应用 ................................................................... 8 3.9. 数据限制 ................................................................... 8 3.10. 数据引用 .................................................................. 9 参考文献 ........................................................................ 9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数据中心 ..................................................... 10
1

锦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考试试卷

锦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考试试卷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科目试卷考试时间:60 分钟 考生须知:1. 客观题答案必须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2.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连同答题卡及答题纸一起上交。 一、选择题(单选,每题2分,共25题,总计50分) 1、构建真核细胞表达载体时不需要的顺式元件是( C ) A. 启动子 B. 筛选标记 C. SD序列 D. 加尾信号 E. 增强子 2、人体的DNA带什么电荷?( C ) A. 正电荷 B.不带电荷 C.负电荷 D. 不确定 E.因不同个体而不同 3、最早构建的质粒载体是( B ) A. pUC B. pBR322 C. pUR278 D. pGPD-2 E. 柯斯质粒 4、转基因动物制备时,能使目的基因表达不影响邻近基因表达的元件是( C ) A. 启动子 B. 增强子 C. 绝缘子 D. 沉默子 E. Kozak序列 5、PCR引物设计时,按经验,引物自身存在的连续互补序列一般不超过( A ) A. 3bp B. 5bp C. 7bp D. 9bp E. 10bp 6、双脱氧合成终止法测DNA序列时,加A体系中所得到的DNA片段都是以哪个核苷酸结尾( A ) A. A B. C C. G D. T E. U 7、原核细胞mRNA与核糖体特异结合的序列称为( C ) A. Kozak序列 B. 启动子 C. SD序列 D. 起始密码 E. 帽子结构 8、与分泌表达相关的元件是( C ) A. 启动子 B.核糖体识别位点 C. 信号肽序列 D. 报告基因 E. 加尾信号 9、能检测不同细胞表达区别的PCR技术是( B ) A. 彩色PCR B. 差异显示PCR C. 原位PCR D. 不对称PCR E. 定量PCR 10、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哪年完成的( E ) A. 1985 B .1990 C. 1995 D. 1997 E. 2003 11、PCR引物设计时,与非扩增区的同源性不能超过( C ) A. 50% B. 60% C. 70% D. 80% E. 90% 12、能检测目的基因片段缺失的PCR方式为( B ) A. 筑巢PCR B. 多重PCR C. 原位PCR D. 不对称PCR E. 反向PCR 13、在一个遗传位点上具有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在群体中的出现频率高于多少时可称为一个多态性位点( A ) A .1% B .5% C. 10% D. 15% E. 20% 14、基因工程中容量最大的载体是( E ) A. 质粒 B. 噬菌体 C. 病毒 D. 粘粒 E. 酵母人工染色体 15、PCR引物设计时,其长度应在多少个碱基对范围内( D ) A. 5~15 B. 10~20 C. 15~20 D. 15~30 E. 20~30 16、分泌表达时,在目的蛋白的N端融合一段( B ) A. 细胞内源蛋白 B. 信号肽 C. 序列标签 D .分子伴侣 E. 内含子 17、可以产生大量单链DNA的PCR技术称作( B ) A. 共享引物PCR B. 不对称PCR C. 彩色PCR D.定量PCR E. 差异显示PC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