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冰川区表碛厚度估算及其影响研究进展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表面雪层演化成冰过程的观测研究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表面雪层演化成冰过程的观测
研究
王飞腾;李忠勤;尤晓妮;李传金
【期刊名称】《冰川冻土》
【年(卷),期】2006(28)1
【摘要】根据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海拔4 130 m处28个月,每周1次的连续雪层剖面观测,分析研究了雪层厚度、雪层中的污化层、冰片和各种粒雪随时间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雪层中各种要素的演变受水热条件的影响而呈现明显的季节特征.根据温度、融水渗浸程度及雪层剖面的变化程度,我们将其分成冬季稳定期、夏季剧变期和春秋季波动期分别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对雪层年限与年成冰量等进行了专门讨论.
【总页数】9页(P45-53)
【关键词】1号冰川;过程研究;雪层演变
【作者】王飞腾;李忠勤;尤晓妮;李传金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43.6
【相关文献】
1.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雪-冰界面化学离子的迁移研究 [J], 王莉霞;尤晓妮;李忠勤
2.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雪冰中δ~(18)O的演化过程 [J], 张明军;周平;李忠勤;王飞腾;金爽;李瑞雪
3.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雪-冰界面含氮离子迁移研究 [J], 王圣杰;张明军;王飞腾;李忠勤;张晓宇
4.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不同时期雪层剖面及成冰带对比研究 [J], 李传金;李忠勤;王飞腾;尤晓妮
5.近期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成冰带及雪层剖面特征研究 [J], 李向应;李忠勤;尤晓妮;王飞腾;李传金;朱宇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天山托木尔峰南麓大型山谷冰川冰舌区消融特征分析

西天山托木尔峰南麓大型山谷冰川冰舌区消融特征分析丁光熙;陈彩萍;谢昌卫;王建【期刊名称】《冰川冻土》【年(卷),期】2014(36)1【摘要】基于对托木尔峰南麓托木尔型山谷冰川的野外考察和典型冰川的定位观测,对冰面被表碛广泛覆盖的所谓“托木尔型”冰川冰舌区表碛与冰面消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碛对冰面消融、冰川水文过程、冰川变化等均具有重要影响,当表碛厚度超过3cm时,表碛对冰面消融就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且随着厚度增加,冰面消融显明减弱.科其喀尔冰川表面的观测表明,由末端向上,表碛厚度逐渐减薄.受表碛影响,科其喀尔冰川区最大的消融量出现在海拔3800~3900m之间、表碛物厚度小于10cm的区域内;冰川消融强度由此向上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下降,向下随表碛厚度的增大而减弱.冰面湖的发育是表碛覆盖冰川的又一主要特征,湖水对冰面的融蚀和快速排泄成为冰面产汇流的主要过程.科其喀尔冰川研究表明,两三个冰面湖排泄形成的融蚀冰量就相当于冰川末端退缩造成的冰量损失.因此,冰面湖等热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扩张融蚀、融穿排泄、形成湖区低地,这一周而复始的过程不仅是其主要消融方式之一,而且也强烈的影响着冰川水文及冰川变化.托木尔峰南麓地区大型冰川变化主要以厚度减薄为主,而不是像大多数冰川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末端和面积减少—方面.【总页数】10页(P20-29)【作者】丁光熙;陈彩萍;谢昌卫;王建【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43.6【相关文献】1.天山托木尔峰青冰滩72号冰川每天以3到5cm速度消融2.近30a来托木尔峰南麓科其喀尔冰川冰舌区变化3.天山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垂直自然带景观特征分析4.沙尘暴对天山托木尔峰青冰滩72号冰川环境的影响5.天山托木尔峰科其喀尔巴西冰川表面运动速度特征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表碛厚度增加冰川消融速率的变化特征

表碛厚度是指冰川表面积累的冰雪堆积的厚度,是冰川消融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的消融速率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研究表明,表碛厚度的增加对冰川消融速率有着显著的影响,并且呈现出一定的变化特征。
1. 表碛厚度增加对冰川消融速率的影响表碛是指冰川表面积累的冰雪堆积形成的覆盖层,是冰川表面的一层重要保护层。
表碛厚度增加可以有效地隔离冰川表面和大气的直接接触,减缓了冰川的融化速度。
表碛厚度的增加对冰川消融速率具有显著的影响。
2. 表碛厚度增加对冰川消融速率的变化特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表碛厚度的增加对冰川消融速率呈现出一定的变化特征。
表碛厚度的增加可以有效地减缓冰川的消融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冰川的平衡。
另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表碛厚度的增加并不能完全抵消冰川消融速率的增加,最终还是会导致冰川的消融和退缩。
3. 表碛厚度增加冰川消融速率的变化机制表碛厚度增加对冰川消融速率的影响是由其阻遏冰川表面融化水径流的作用所决定。
表碛层的增加可以减缓冰川表面的融化速率,从而降低了冰川消融水的径流速率。
但是,由于气温变暖的作用,也会增大冰川内部的融化速率,导致冰川整体消融速率的增加。
4. 结语表碛厚度的增加对冰川消融速率具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其影响是受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从而减缓冰川消融的速率,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冰川的消融速率显著加快,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
除了表碛厚度的增加外,其他因素也在影响着冰川的消融速率,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冰川消融速率的影响至关重要。
1. 气温升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气温的不断上升,直接加剧了冰川的消融速率。
气温升高会导致冰川表面的融化速率加快,融化水径流增加,从而加速了冰川的消融过程。
冰川消融产生的融水还会进一步影响水文圈和生态系统。
2.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不仅引起了气温升高,还会引起降水模式和风向等因素的改变。
喜马拉雅表碛覆盖型冰川变化

喜马拉雅表碛覆盖型冰川变化
喜马拉雅山脉的表碛覆盖型冰川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呈现明显的变化。
首先,从2011年到2020年,大陆型冰川和海洋型冰川的面积都有所减少。
其中,大陆型冰川平均减少了0.06%,而海洋型冰川平均减少了0.11%。
然而,在这段时间内,表碛的面积却有所增加,大陆型冰川的表碛面积增加了11.92%,而海洋型冰川的表碛面积增加了18.35%。
这表明表碛覆盖型冰川的消融速度可能正在减缓。
此外,气温上升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气温的上升,冰川消融退缩的速度加快,而表碛作为隔热层,可以减缓冰川消融的速度。
同时,冰川流速的变化和终碛湖演变也对表碛变化产生一定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只是显示了喜马拉雅山脉表碛覆盖型冰川的一些变化趋势,并不能代表所有冰川的变化情况。
此外,这些变化也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地质构造运动等。
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来了解这些变化的详细原因和未来趋势。
近20年来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进展

写一篇近20年来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进展的报告,800字
近20年来,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围绕冰
川变化和历史气候变化等问题,在诸多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首先,对于冰川冰盖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取得了重大进展。
从2000年开始,中国境内各地进行了多次考察,收集大
量有关冰川变化的实地资料。
数据表明,中国第四纪冰川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其年平均减少率为2.42%。
有利的是,这一变
化的发展与全球变暖的趋势吻合,证明了全球变暖对地表冰川系统的重要影响。
此外,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还取得了其他重要进展。
例如,在石笋样品研究方面,已发现了许多现今在中国境内不存在的冰川。
还有,根据研究者利用GIS技术建立的第四纪冰川模型,认识到冰川及冰川衍生物在冰川和地形演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对于中国第四纪冰川演化的时空格局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此外,通过考古学和地质学的结合,研究人员还利用山地流域结构来研究近期冰川演变过程,从而为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发掘了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和潜在价值。
总之,近20年中,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具
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未来,研究者将继续努力,以求深入解析中国第四纪冰川系统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
表碛覆盖冰川信息提取方法——以波密县为例

理特征 , 将研究 区分为表碛 覆盖冰川区 、 无表碛覆盖 冰川 区和阴影 下冰川区 , 采用模糊 逻辑方法建 立定量化 提取规 则, 综合利用 了面向对 象和波段 比值两个方法的各 自优点 , 建立 面向对 象 一波段 比值信息 提取方法 , 进行 了有 无表
碛物覆盖 的冰川信息 的分 区提取 , 并 以波密县为典型研究 区, 通过混淆矩阵进行精度分析 。研究结 果表 明: 1 ) 提出
法、 神 经 网络等 , 还有 基 于面 向对象 的方 法 。波段 比
于像素的分类方法精度更高。它一般用于高分辨率 遥感 影像 , 有利 于 长时 间大范 围 冰川研 究 " 。
表碛 覆盖 冰川 与 纯 冰 川不 同 , 其 与周 围岩 石 的
光 谱信 息混 淆 , 信 息提 取 困难 , 是 M前 冰川 信息 提取 研 究 的热点 。研究 表 明 , 将坡 度 、 曲率 等地 形数 据作
收稿 日期 ( R e c e i v e d d a t e ) : 2 0 1 6—1 1—1 8; 改回 日期( A c c e p t e d d a t e ) : 2 0 1 7—0 1— 2 2。
基金项 目( F o u n d a t i o n i t e m ) : 交通运输部科技计划项 目( 2 0 1 5 3 1 6 1 1 9 0 6 ) ; 岩土力学与工程安全湖南省重 点实验室开放基 金( 1 6 G E S 0 6 ) ; 特殊环 境道路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k i f 1 2 0 4 0 4 ) ; 湖南 省研究生科研创 新基金 ( C X 2 0 1 5 B 4 7 1 ) 。[ M i n i s t r y o f T r a n s p o r t S c i e n c e a n d
青藏高原典型冰碛土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青藏高原典型冰碛土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方学东;黄润秋【摘要】There were many times of glacial actions during the pleistocene global ice ages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hat is well-known as the roof of the world, leaved a lot of glacial traces. The moraine soil belongs to the special engineering soils, which has complicated composition, mixed structure and changeabl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moraine soil is usually confused with diluvium and eluvium. The site of constructing Yad-ing airport is located at Daocheng Haizi Mountain. Its foundation soil is a typical Qinghai-Tibet Plateau moraine soil, and stacked up after the Daocheng ice cap melt. In order to master the moraine's special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ine's properties and the glacier evolution, the composition analysis,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esting, and ESR dating were carried out during the Yading airport foundation survey.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moraine soil of Yading airport, stacked up dur ing 37±5ka BP and compacted by the glacier,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density, lower void ratio, higher foundation deformation modulus and bearing capacity. Moraine soil belongs to the over-consolidated soils (average preconsolidation pressurernis about 290kPa) and can be used as a good natural foundation of major engineering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更新世全球冰河期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作为冰川遗迹之一的冰碛土,属于特殊的工程岩土,具有成分复杂、结构混杂、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大的特点,容易和坡积物、残积物等第四系堆积物混淆.在建的亚丁机场位于稻城海子山,场址地基土为稻城冰帽消融所形成的冰碛土,具有青藏高原冰碛土的典型性.为了掌握冰碛土的特殊物理力学性质,揭示其和冰川演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亚丁机场场道地基的勘察,完成了典型冰碛土粒度成分分析、现场及室内物理力学性质测试,以及冰碛土ESR测年.研究表明,亚丁机场场址的冰碛土形成于37±5ka B.P.;由于大小混杂、颗粒级配良好(Cu=8.05,Cc=1.09),在后期多次冰川的压实作用下,表现出密度高、空隙比小、地基变形模量和承载力高的特性,平均前期固结压力达到290kPa,可作为高原重大工程的天然良好地基.【期刊名称】《工程地质学报》【年(卷),期】2013(021)001【总页数】6页(P123-128)【关键词】青藏高原;冰碛土;物理特性;力学特性【作者】方学东;黄润秋【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研究生处广汉 618307;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142006年,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了规划至2020年的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至2020年,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在内的西南地区完成52个运输机场的布局,构建西南机场群[1]。
高一地理下学期 期中试题

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一组等温线分布图,读图1完成第1~3题。
图11、若图中等温线的弯曲是由洋流引起的,则A、甲是暖流,自北向南流B、甲是寒流,自南向北流ﻩC、乙是暖流,自北向南流D。
乙是寒流,自北向南流2。
若该图为大洋等温线分布图,则该海域估计位于ﻩA、横跨在赤道南北ﻩB。
北太平洋东岸C、北美洲东海岸ﻩD。
澳大利亚西海岸3、若该图表示陆地等温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ﻩA。
甲处估计发育河流ﻩB。
乙处不估计发育河流C、甲处估计有常年积雪ﻩD。
乙处不估计有季节性积雪美国某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湖岸植被茂盛,风景优美。
图2是该湖泊湖水流入量、流出量的月份分配图。
读图2完成4~6题。
图 24、该湖泊平均水位最低的月份是ﻩA。
3月B、 6月ﻩC、9月ﻩD。
12月5、该湖泊12、1月水量特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受西风的影响ﻩB。
受极地高气压控制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
受东南信风带控制6。
该湖泊沿岸植被景观是ﻩA。
针叶林ﻩB、常绿硬叶林ﻩC、常绿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图3示意某地区某时刻的气压形势分布,图4是图3中40°纬线穿越的河流的剖面图,⑤地年降水量比②地大、读图完成7~9题。
图 3 图 4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ﻩA、⑤地夏季炎热干燥ﻩB、②⑤两地七月份都吹西北风ﻩC、⑤地的自转线速度比②地大D、⑤地的河流汛期比②地短8、在图3所示天气系统控制下,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天气情况,叙述正确的是ﻩA。
①地吹西北风B、②地风速比①地大C、③地马上有冷锋移来,云层较厚ﻩD。
④地吹偏南风,气压升高、9、关于图4中河流剖面,说法错误..的是A、岩层丁形成年代比岩层戊迟B、岩浆活动发生在岩层乙形成后C。
b岸是堆积岸,是河流的左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