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离子聚合反应
阴离子聚合

CH2 CH
CH2 CH CH CH2
CH2 C CH CH2 CH3
苯乙烯
丁二烯
异戊二烯
5
二、阴离子聚合的机理和动力学
1.阴离子聚合的引发体系 阴离子聚合的引发剂是电子给体(亲核试剂),
属碱类物质(碱金属,有机金属化合物以及三级胺 等)。根据引发机理可分为电子转移引发和阴离子 引发两类。
6
(1)碱金属 Li、Na、K等碱金属原子最外层近一个价电子,
2
一、阴离子聚合的单体
烯类、羰基化合物、三元含氧杂环和含氮杂环 都有可能进行阴离子聚合,本节主要讨论烯烃的阴 离子聚合。
原则上讲,带有π—π共轭体系的单体都能进 行阴离子聚合。如果同时具有吸电子基,则更易进 行阴离子聚合。吸电子基减少双键上电子云密度, 有利于阴离子进攻,并使形成的碳阴离子的电子云 密度分散而稳定。
12
(3)其他 ROH,H2O ,R3P, R3N等中性亲核试剂中都
含有未共用电子对,能引发很活泼的单体阴离子聚 合,如硝基乙烯、偏二腈乙烯、α—氰基丙烯酸酯 等等。
CN CH2 C C O CH3
O
α—氰基丙烯酸甲酯
13
(4) 阴离子聚合引发剂与单体的匹配 阴离子聚合的单体和引发剂都具有很强的选择
31
7. 丁基锂的缔合现象和定向聚合作用 丁基锂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阴离子聚合引发剂。
实践中发现若溶剂体系选择不当,丁基锂的引发活 性很低,这可能是由于丁基锂的缔合作用引起。
丁基锂在特定条件下对聚合产物具有定向作用。 (1)丁基锂的缔合现象
丁基锂在非极性溶剂如苯、甲苯、己烷中存在缔 合现象,缔合度2 ~6不等。缔合分子无引发活性。
在增长反应中,单体的加成方向受离子对的限 制,产物的立构规整性较自由基聚合强,但尚不能 控制。
简述自由基聚合反应和阴离子聚合反应的反应特点

简述自由基聚合反应和阴离子聚合反应的反应特点自由基聚合反应和阴离子聚合反应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聚合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特点和反应机制。
自由基聚合反应是一种链式聚合反应,它通过自由基的活性物种进行聚合。
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单体分子被引发生成自由基,然后自由基之间相互作用,形成聚合物分子。
自由基聚合反应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反应速率快:自由基聚合反应的速率非常快,通常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
这是因为自由基活性物种非常活泼,可以快速地与其他自由基结合形成聚合物。
2. 反应机理简单: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机理非常简单,只需要单体分子被引发生成自由基,然后自由基之间相互作用即可完成聚合。
3. 可以控制反应:自由基聚合反应可以通过控制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和浓度等因素来控制反应速率和聚合物分子量。
4. 产物多样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可以生成多种不同类型的聚合物,如线性聚合物、支化聚合物、高聚物晶体等。
相比之下,阴离子聚合反应是一种离子型聚合反应,它通过阴离子活性物种进行聚合。
在阴离子聚合反应中,单体分子被引发生成阴离子,然后阴离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聚合物分子。
阴离子聚合反应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反应速率较慢:阴离子聚合反应的速率比自由基聚合反应慢,通常需要几分钟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
2. 反应机理复杂:阴离子聚合反应的机理比自由基聚合反应复杂,需要考虑到电荷转移、配位反应等多种因素。
3. 产物纯度高:阴离子聚合反应通常可以生成高纯度的聚合物,因为反应过程中不容易引入其他杂质。
4. 反应介质要求高:阴离子聚合反应需要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进行,要求反应介质的 pH 值在适宜范围内。
总而言之,自由基聚合反应和阴离子聚合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特点和反应机制,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合成和应用需求。
阴离子聚合反应课件

功能性聚合物的制备
1 2 3
功能高分子
阴离子聚合反应可以用于制备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如导电聚合物、荧光聚合物、吸附分离聚合物 等。
导电聚合物
通过阴离子聚合反应可以合成聚苯胺、聚吡咯等 导电聚合物,这些材料在电子器件、传感器等领 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荧光聚合物
利用阴离子聚合反应可以合成荧光聚合物,这些 材料在生物成像、荧光探针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 用价值。
反应机理
引发阶段
01
阴离子聚合反应通常由活性阴离子引发,这些阴离子可以由相
应的阳离子引发剂产生。
增长阶段
02
增长链以负离子形式存在,与单体进行加成反应,不断延长增
长链。
终止阶段
03
当增长链上的活性中心被消去或被其他因素钝化时,聚合反应
终止。
02
CATALOGUE
阴离子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
引发剂
引发剂种类
02
03
04
混合单体和引发剂
按照规定的比例混合单体和引 发剂,确保混合均匀。
加热和搅拌
将混合物加热至规定温度,并 保持适当的搅拌速度以促进反
应进行。
聚合反应监测
通过定时取样和分析,监测聚 合反应的进程和产物性能。
终止反应
当聚合反应达到预定程度时, 加入终止剂终止反应。
安全注意事项与防护措施
防爆措施
特点
阴离子聚合反应具有高活性、高 选择性、高聚合度等优点,广泛 应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功能性 高分子材料等领域。
历史与发展
历史
阴离子聚合反应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技的不 断进步,人们对阴离子聚合反应的机理和应用研究越来越深 入。
发展
5.阴离子聚合反应

2 CH2 CHNa
NaCH CH2 CH2 CHNa (双阴离子)
4.3
阴离子聚合
用烷基金属化合物作引发剂形成单阴离子,体系为均相反应。
而用碱金属作引发剂形成双阴离子,体系为非均相反应。
图4.2 用碱金属作引发剂 的链引发反应示意图
4.3
阴离子聚合
•
⑶ 用碱金属配合物作引发剂的链引发反应 在醚类溶剂(如四氢呋喃)中,钠与萘形成配合物
4.3
阴离子聚合
• ⒊ 链终止反应和链转移反应 • 阴离子聚合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适当条件下: • 没有空气、醇、酸等极性物质时 ,不发生链终止反应 ,而形成 活性聚合物。 • 原因: • ⑴ 阴离子活性增长链中心离子具有相同电荷 ,相同电荷的排 斥作用,不像自由基聚合那样可以双基终止。 • ⑵ 阴离子聚合中,阴离子活性增长链的反离子常为金属阳离 子,中心离子为碳负离子二者之间离解度大 ,不能发生中心离子和 反离子的结合反应。 • ⑶ 阴离子活性增长链也不容易发生向单体转移反应。 • 因为,这种转移反应需脱除H(-)需要较高的能量,而阴离子聚合 往往是在低温(0℃以下)进行。 • 但在某些条件下 ,阴离子活性增长链发生链转移反应而终止:
1,1,4,4-四苯基丁基二锂;
Li C CH2 CH2 C Li
碱金属中主要有Li、Na和K等。 烷基金属化合物和碱金属的碱性最强,聚合活性最大,可以 引发各种能进行阴离子聚合的烯类单体。
4.3
阴离子聚合
⒉ 碱金属配合物
+ Na [ ] Na 萘-钠配合物
⒊ 活性聚合物
先制备一个活性聚合物做为种子,然后用它引发第二单体。
4.3
阴离子聚合
该聚合体系的聚合速率方程为
阴离子聚合的原理及应用

阴离子聚合的原理及应用1. 原理介绍阴离子聚合,又称为阴离子聚合反应,是一种通过阴离子和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形成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阴离子会引发聚合物的形成,产生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1.1 阴离子和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力阴离子在聚合物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它能够引发单体分子之间的反应,从而使其发生聚合。
阴离子和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离子吸引力:阴离子中的负电荷与单体中的正电荷相互吸引,从而促使单体的聚合。
•电子云共振:阴离子中的电子云与单体中的电子云相互共振,使得单体的反应活性增强。
这些相互作用力能够使得阴离子和单体之间产生稳定的中间产物,进而形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1.2 阴离子聚合的机理阴离子聚合的机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所有原料被组织在一起,形成单体池。
2.阴离子引发剂被添加到单体池中。
3.阴离子引发剂与单体反应,产生活性中间产物。
4.活性中间产物与单体继续反应,形成长链聚合物。
5.聚合物继续生长,形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2. 应用领域阴离子聚合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2.1 涂料和涂层阴离子聚合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涂料和涂层材料。
在涂料和涂层中,聚合物可以提供优异的附着性、耐久性和耐磨性,同时还能增强防水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
2.2 药物传递系统阴离子聚合可以用于制备药物传递系统,用于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和靶向递送。
阴离子聚合物可以通过调节其结构和化学性质,使得药物能够在体内持续释放,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2.3 环境保护阴离子聚合也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
例如,阴离子聚合物可以用于处理废水,通过与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反应,使其发生聚合并形成沉淀物,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和回收。
3. 总结阴离子聚合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通过阴离子和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形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阴离子聚合在涂料和涂层、药物传递系统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阴离子聚合

阴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也叫做质子化聚合或者阴离子交换,是一种有机物结构的重要反应。
它的主要原理是当一种充满电荷的阴离子在另一种充满电荷的阳离子的表面上进行作用时,它们之间会发生结合反应,从而形成一种新的高分子结构。
质子化聚合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结构化学反应,它对于合成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和高分子液体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阴离子聚合反应是一种把原子或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大分子物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基本步骤:溶剂中的阴离子受到其他阳离子的作用,使之出现质子化的过程,即质子交换反应;质子交换完成以后,阴离子之间发生结合反应,即质子化聚合反应。
质子化聚合反应可以将原子或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大分子物质,如聚氯乙烯、尼龙和聚乙烯等。
阴离子聚合反应的原料一般是有机阴离子,它们通常是苯环上的阴离子集中,例如苯甲酸、苯酚、三氯乙烯等。
对于不同的阴离子原料,阴离子聚合反应有不同的过程,但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
在阴离子聚合反应中,阳离子可以作为活性剂,通过质子交换反应使原料阴离子发生质子化,然后形成聚合物。
质子化聚合反应的进行受到温度、pH值、溶剂性质和活性剂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反应的速率越快;pH值越高,反应的速率越快;溶剂性质越好,反应的速率越快;活性剂在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促进反应,提高反应速率。
质子化聚合反应的产物一般是热稳定的高分子物质,其特性受原料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例如,当质子化聚合反应的原料是醚和醇时,产物是热稳定的热塑性高分子;如果原料是芳香族化合物,则产物是热稳定的热固性高分子,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如果使用的原料是酸和醇,则产物是溶液性高分子,可以用于制备水性涂料、染料等。
质子化聚合反应在高分子化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和高分子液体等,在胶粘剂、涂料、染料、塑料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阴离子聚合反应的另一个优点是,反应的原料和产物都是天然的,毒性较低,不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阴离子聚合机制的特点是

阴离子聚合机制的特点是
阴离子聚合机制是一种以阴离子作为起始物质的聚合反应机制。
其特点如下:
1. 起始物质:阴离子聚合机制中,聚合反应的起始物质是阴离子,而不是通常的正离子或中性分子。
这些阴离子可以是不同化学物
质中的负离子,如阴离子基团或阴离子衍生物。
2. 高反应性:由于阴离子在其反应官能团上带有负电荷,因此
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
这使得阴离子聚合反应在反应速率和转化率方
面具有很高的效率。
3. 成键方式:在阴离子聚合过程中,通常会产生新的化学键,
如共价键。
这些化学键的形成方式可以是共价键或离子键。
这些成键
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聚合产物。
4. 反应条件:阴离子聚合反应通常需要特定的反应条件,如适
当的溶剂、温度和催化剂等。
这些条件可以影响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5. 适用范围:阴离子聚合机制在有机合成和高分子材料制备中
具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特殊的反应性和成键方式,阴离子聚合机制
可以用于合成多种有机化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
总之,阴离子聚合机制是一种以阴离子为起始物质的聚合反应机制,具有高反应性、特定的成键方式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阴离子聚合反应

二、阴离子聚合引发剂
1. 电子转移类引发剂 2. 阴离子加成类引发剂 3. 其他亲核试剂
——R3P、R3N、ROH、H2O等 中性亲核试剂
二、阴离子聚合引发剂
1.电子转移类引发剂
(1)电子直接转移引发 —— 碱金属(如Na、K等)
离子聚合中,聚合速率和单体活性一致。
三、阴离子聚合反应机理
1. 链引发
(1)烷基金属化合物引发:
要求金属键必须是离子键。金属和碳原子之 间的电负性差大的易形成离子键。
一般选择比Mg电负性(1.2—1.3)小的金属 有机化合物。如 烷基锂。( C电负性为 2.5 )
1. 链引发
(1)烷基金属化合物引发:源自 三、阴离子聚合反应机理——3.链终止和链转移
(2) 向质子性物质转移终止
阴离子活性中心具有与活泼氢(质子)反应的强 烈倾向,因此凡是含有活泼氢的物质(如醇、酸、 水、氧等)均能使阴离子链发生转移反应而终止。
CH2 CH CN
Li + CH3OH
CH2 CH CN
Li + HOH
CH2 CH2 + CH3OLi CN
第三章 链式聚合反应
3.4 阴离子聚合
阴离子聚合反应通式:
A+ B + M
B M A+ M
M Mn
¸ B- 表示阴离子活性中心,一般为自由离 子、离子对等。
¸ A+表示反离子,一般为金属离子。
一、阴离子聚合单体
能够进行阴离子聚合反应的单体包括三种类型:
(1)带吸电子取代基的α-烯烃(丙烯腈、甲基丙 烯酸甲酯、硝基乙烯等); (2)带共轭取代基的α-烯烃(苯乙烯、丁二烯、 异戊二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离子聚合时,活性中心的反应能力大小的规律和自由基 聚合有类似之处:即活泼的单体形成的阴离子不活泼,而不活泼 的单体形成的阴离子活泼。
4.3
阴离子聚合
⒉ 链增长反应 活性单体继续与单体加成则反应。 ⑴ 单阴离子活性中心的链增长反应
C4H9 CH2 CHLi + n CH2 CH C4H9[ CH2 CH ]nCH2 CH Li
4.3
阴离子聚合
在阴离子聚合体系中,不管是活性单体,还是阴离子活性增长 链,都是以离子对的形式存在,并且离子对一直存在至链终止。 一、 阴离子聚合的单体 具有共轭取代基、强的和较强的吸电子取代基的烯类单体 和某些环状化合物都可以进行阴离子聚合,如
CH2 CH
CH2 CH CH CH2 CH2
CH3 C COOCH 3
S OH
O
C O C O O O C O
C
O
O O C
O
C
O O
C
O
C O
图 4.4 星型聚合物的结构示意图(2)
作业:⒊
4.3
•
•
阴离子聚合
五、 阴离子聚合动力学 ⒈ 阴离子聚合的复杂性 在阴离子聚合体系中,阴离子活性增长链以离子对的形式存
在:
M A 紧密离子对
M A 松对
M + A
• ⒉ 阴离子聚合动力学方程 在阴离子聚合体系中,聚合反应的速率可由链增长反应速率
CH2 CHLi +
CH2 CH CH CH Li C
CH2 CH2 +
CH2
CH CH
4.3
阴离子聚合
③ 加入特殊的添加剂,使阴离子活性增长链终止 加入环氧乙烷,再加入醇,制备端羟基聚合物
CH2 CHNa + CH2 CH2 CH2 CH CH2CH2O Na
O
ROH
CH2 CH CH2CH2OH + RONa
LiCH2 CH CH CH2
C CH2 CH2 C
CH2 CH CH CH2Li
+ 2mCH2 CH
S Li CH CH2 B
CH2 CH
CH CH2
C CH2 CH2 C S
CH2 CH CH CH2
CH2 CHLi
4.3
阴离子聚合
⒊ 制备星型聚合物
• ⑴ 用单官能团的引发剂制备A-B二嵌段共聚物,然后再用 交联剂使二嵌段共聚物交联。
•
用C4H9Li引发苯乙烯制备活性聚合物种子,再加入丁二烯 制备苯乙烯-丁二烯(SB)二嵌段共聚物,用交联剂对-二乙烯基 苯使二嵌段共聚物交联,则形成星型聚合物,如图4.3。
S B
CH2=CH
S
B
CH2-CH
CH2=CH
CH2-CH
图 4.3 星型聚合物的结构示意图(1)
4.3
阴离子聚合
⑵ 利用端基化合物加交联剂也可以制备星型聚合物。
2 CH2 CHNa
NaCH CH2 CH2 CHNa (双阴离子)
4.3
阴离子聚合
用烷基金属化合物作引发剂形成单阴离子,体系为均相反应。
而用碱金属作引发剂形成双阴离子,体系为非均相反应。
图4.2 用碱金属作引发剂 的链引发反应示意图
4.3
阴离子聚合
•
⑶ 用碱金属配合物作引发剂的链引发反应 在醚类溶剂(如四氢呋喃)中,钠与萘形成配合物
4.3
B A + CH2 CH
阴离子聚合
B CH2 CH A nCH2 CH CN CN
CN B[ CH2 CH ]nCH2 CH A CN CN B A 为阴离子聚合的引发剂,其中B 为引发剂的活性中心
B CH2 CHA CN
活性单体是阴离子聚 合的增长活性中心。 阴离子活性增长链
B[ CH2 CH ]nCH2 CHA CN CN
当聚合体系中只有一种活性中心时,它的引发速率特别快
全部活性中心几乎同时进行链增长,且不发生链终止和链转 移反应,即全部引发剂都变成活性中心。
此时,所得聚合物的平均聚合度 X n可用下式表示:
c(M) Xn = c(C) n
•
表示,即
4.3
阴离子聚合
Rp = kp c(M - )c(M)
式中
(4.17)
c(M -)——阴离子活性中心的总浓度。它包括各种形态 的增长活性中心的浓度,mol/L; 若没有链终止反应,即为活性聚合物的浓度,亦即引发剂 的浓度c(C),亦即c(M -) = c(C); c(M)——单体浓度,mol/L; Rp——各种形态的增长活性中心的增长速率的总和, 即表观速率,mol/L· s; kp——表观速率常数,L/mol· s。 ⑴ 纯粹由自由离子引发的阴离子聚合体系至今尚未被证实 ⑵ 纯粹由离子对引发的阴离子聚合体系动力学方程 纯粹由离子对引发的阴离子聚合体系是真实存在的。
• ④ 对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阴离子聚合,其阴离子活性增长链 向单体中的亲电取代基发生转移反应而终止
CH2 CH3 CH3 O C Li + CH2 C C OCH3 COOCH3 CH3 O CH3 CH2 C C C CH2 + CH3OLi COOCH3
4.3
阴离子聚合
•
•
•
⑤ 丙烯腈阴离子聚合 向单体转移导致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降低
Li C CH2 CH2 C Li
碱金属中主要有Li、Na和K等。 烷基金属化合物和碱金属的碱性最强,聚合活性最大,可以 引发各种能进行阴离子聚合的烯类单体。
4.3
阴离子聚合
⒉ 碱金属配合物
+ Na [ ] Na 萘-钠配合物
⒊ 活性聚合物
先制备一个活性聚合物做为种子,然后用它引发第二单体。 ⒋ 其它 醇钠RONa、 醇钾ROK、 强碱KOH、 NaOH和吡啶等。
4.3
阴离子聚合
① 加入醇、酸和水等质子给予体发生链转移而终止
CH2 CHLi + ROH
CH2 CH2 + ROLi
CH2 CHLi + RCOOH
CH2 CH2 + RCOOLi
CH2 CHLi + HOH
CH2 CH2 + LiOH
4.3
阴离子聚合
② 活性聚合物久置,链端发生异构化而终止
CH2 CH CH2 CHLi CH2 CH CH CH + LiH
4.3
阴离子聚合
•
三、 阴离子聚合反应的机理 ⒈ 链引发反应 形成活性单体的反应称为链引发反应。 ⑴ 用烷基金属化合物作引发剂的链引发反应
C4H9 Li + CH2 CH C4H9 CH2 CHLi
•
⑵ 用碱金属作引发剂的链引发反应
Na + CH2 CH CH2 CHNa (阴离子自由基)
Li C CH2 CH2 C Li + 2CH2 CH CH CH2
LiCH2 CH CH CH2 C CH2 CH2 C CH2 CH CH CH2Li
+ 2 n CH2 CH CH CH2
LiCH2 CH CH CH2
C CH2 CH2 C
CH2 CH CH CH2Li
4.3
阴离子聚合
然后再用该活性聚合物种子引发单体苯乙烯
4.3
阴离子聚合
常用pKd值表示单体碱性的相对大小。 在下列共轭酸碱平衡中
MH
Kd
M + H
pKd = lgKd
实验证明pKd 值大的单体形成的阴离子(相对碱性大), 能引发pKd 值小的单体,反之则不能。 pKd 值属于同一数量级的单体,如苯乙烯和丁二烯,引发也 有方向性
CH2 CHNa 能引发 CH2 CH CH CH2 ,反之则很困难。
+ Na [ ] Na
[
]
Na +
CH2 CH
CH2 CHNa +
2 CH2 CHNa
NaCH CH2 CH2 CHNa
• •
双阴离子为聚合反应的增长活性中心。 用碱金属配合物作引发剂的链引发反应为均相反应。
4.3
阴离子聚合
•
⑷ 用活性聚合物作引发剂的链引发反应
B A + M1 B M1 A
n M1
2
然后再用聚苯乙烯活性聚合物作为种子,引发单体丁二烯:
CH2 CHLi + mCH2 CH CH CH2 CH2 CH CH2 CH CH CH2 Li
SB-二嵌段共聚物
4.3
阴离子聚合
⒉ 制备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三嵌段共聚物 用双官能团的引发剂1,1,4,4-四苯基丁基二锂作引发剂,引发 丁二烯制备活性聚合物种子
4.3
阴离子聚合
该聚合体系的聚合速率方程为
Rp = kp c(M - )c(M) = k( ±) c(M -±) )c(M) (
——增长活性中心离子对的浓度,mol/L; c(M -±) ) 式中 ( c(M) ——单体浓度,mol/L;
(4.18)
k( ) ——增长活性中心离子对的增长速率常数,L/mol.s。
加入二氧化碳,再加入酸,制备端羧基聚合物
CH2 CHNa + CO2 CH2 CH COO Na
H
CH2 CH COOH + Na
4.3
阴离子聚合
加入二异氰酸酯,再加入水,制备端胺基聚合物
CH2 CHNa + O C N R N C O
CH2 CH C N R N C O O Na
2H2O
CH2 CH C N R NH2 + CO2 + NaOH O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