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欺诈的成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保险欺诈的成因及对策

保险欺诈的成因及对策
度衡 量 的 人 为 性 。 保 险 事 故 发 生 后 , 要 对 保 险 标 的损 失 进 需
行估 计和测定。但是 , 要客观 、 、 公正 准确地确定财产 的实际
损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尤其 是在造成财产部分 损失 的
取解 除合 同的方式拒赔; 而这时保险公司到公安机关报案 , 公 安机关往往认为没有骗到钱不构成保险诈骗犯 罪 , 也就不会 追究 刑事 责任 。这种处理方法显然仅仅限于静态的不增加行
大的保 险公 司 , 正如一个小孩打 了大人 一下通常不被追究一 样, 对于非暴力性保险欺诈行为 , 了保险公 司以外 , 除 人们一
二 、 险欺诈 的成 因分 析 保
1 . 经济原 因。( ) 险价值 的不确定 性 、 1保 可变性 、 可移 动 性 。保 险活动的一 显著 特点是保 险标 的与保 险公 司分离 , 这
中图分类号 : 9 D2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6 3 2 1 ( 0 0 3 — 14 O 17 — 9 X 2 1 )4 0 l一 2


保 险欺诈 的概 念
求, 就使得 现代人试 图通过保 险转移各种 风险 , 并提 高索赔
金额 , 以满足个人需要和欲望 。这种不顾社 会和他人利益的
损 , 毁损 的零 件是修理 还是更换 , 对 如何 避免被 保险人利 用 保险事故之机对没有发生损坏 的旧零件换 成新的 , 发生火灾
后, 究竟有多少被保险的财产被烧毁 。在这些情节上 , 都为投 保人 、 被保险人进行保 险欺诈提供 了可乘之机 。
2 会 原 因 。( ) 会 道 德 意识 的变 化 , 保 险 欺 诈 产 生 . 社 1社 是 的根本原 因。当今社会 , 竞争 日趋激烈 , 生活压力更大 , 个体

保险欺诈的原因与策略分析

保险欺诈的原因与策略分析

保险欺诈的原因与策略分析保险欺诈是指保险诈骗行为,即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以虚构事故、损失等手段获取赔偿金的行为。

保险欺诈不仅会对保险公司造成经济损失,还会损害整个保险行业的声誉和稳定,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严重影响。

保险欺诈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个人道德缺失、保险公司管理漏洞、社会环境因素等。

为了有效打击保险欺诈行为,保险公司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加强合作,促进保险市场健康发展。

保险欺诈的原因:一、个人道德缺失个人道德缺失是导致保险欺诈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出于个人私利,以虚构损失、伪造证据等手段进行欺诈。

他们可能因为经济困难、消费欲望等原因,选择通过保险欺诈来获取不义之财。

这些人的道德观念存在缺失,对社会和个人责任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了保险欺诈行为的存在。

二、保险公司管理漏洞保险公司管理漏洞是另一个导致保险欺诈的重要原因。

一些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核保、理赔等环节存在管理漏洞,容易被欺诈分子利用。

比如在理赔审核中存在疏忽、核查不严等问题,给了欺诈分子可乘之机。

一些保险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监管机制不够严密,也容易被利用来进行欺诈。

三、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也是导致保险欺诈的一个重要原因。

社会上存在一些不良风气或者传统,比如“靠赔偿过活”、“保险公司有钱”等思想,会导致一些人产生侥幸心理或者觉得保险欺诈是风险很小的事情。

社会的不良风气会使得欺诈分子更容易行骗,也使得打击保险欺诈更加困难。

一、加强内部管理保险公司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对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比如在产品设计阶段,要设置多重审核机制,避免设计上的漏洞;在理赔审核阶段,要加强对证据的审查,提高审核的严格度,避免审核不严导致的欺诈案件。

二、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保险公司需要加强对风险防范的意识,培养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业务风险意识。

通过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于保险欺诈行为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从而提高保险公司的整体风险防范能力。

浅析新形势下我国保险欺诈现状和对策

浅析新形势下我国保险欺诈现状和对策

浅析新形势下我国保险欺诈现状和对策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中,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保险业务的不断增加,保险欺诈现象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就我国新形势下的保险欺诈现状和对策进行浅析。

一、保险欺诈现状分析1. 多种保险欺诈手段的出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保险欺诈手段也在不断创新。

除了常见的虚假理赔、虚假保险单等手段外,隐瞒不实信息、合谋欺诈以及滥用保险等手段也相继出现,给保险公司和消费者都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2. 保险欺诈社会成本的增加保险欺诈不仅仅对保险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大量欺诈案件的发生,使得保险公司不得不增加保费以应对风险,这进一步加重了普通消费者的负担,也损害了保险市场的良性运行。

3. 保险欺诈案件难以查证的问题由于保险欺诈案件的复杂性和涉及范围的广泛性,保险欺诈往往难以被查证和打击。

很多保险欺诈案件涉及多个地区和部门,追溯证据和调查工作困难重重,使得很多保险欺诈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和处罚。

二、如何应对保险欺诈问题1. 加强保险行业监管保险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保险公司的审核和监管力度,确保保险产品及合同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减少虚假保险产品的出现。

同时,建立健全有效的保险欺诈举报投诉渠道,提高案件的查证成功率,对保险欺诈行为进行及时打击和处罚。

2. 提高保险消费者的风险意识保险消费者应加强风险意识的培养,充分了解保险合同的内容和保险产品的条款,避免因为不了解合同而导致欺诈行为的出现。

同时,保险公司也应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对保险合同的认知度。

3. 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反欺诈能力保险公司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对保险合同和保险理赔进行精确识别和分析,及时发现虚假保险和欺诈行为。

同时,利用科技手段可以加强保险行业的信息共享与交流,提高对保险欺诈的整体防范和打击能力。

4. 加强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保险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和监察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销售人员和理赔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保险欺诈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

浅析保险欺诈

浅析保险欺诈

浅析保险欺诈摘要:中国保险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受利益的驱动,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钻”了保险业的“空子”,把发财梦转向保险业,保险欺诈已然成为了经济犯罪的一种手段。

为此,本文通过对保险欺诈的概念以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解决我国保险欺诈的问题建议。

关键词:保险;表现形式;欺诈一、保险欺诈的定义按照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欺诈是指投保方利用保险谋取不当利益,即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以骗取保险金为目的,以虚构保险标的、编造保险事故或保险事故发生原因、夸大损失程度、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等手段,致使保险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和判断而向其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行为。

二、保险欺诈的主要表现形式(一)隐情投保隐情投保,指将不合格的保险标的伪称为合格的保险标的进行投保或者隐瞒事实真相进行欺诈性的投保,以图骗取保险金。

从理赔欺诈案件看,这是人寿保险欺诈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多发生于重大疾病保险或终身寿险。

投保人在已经获知自己或被保险人患有重大疾病的情况下购买大额保险,投保时故意不将身体状况如实告知被保险人,在度过保险合同规定的观察期后不久即报案进行理赔要求给付保险金,理赔时故意掩盖之前的就诊情况或伪造确诊时间。

(二)先出险后投保“先出险,后投保”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保险欺诈手法,多见于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这种形式的欺诈活动实际是“打时间差”,发生意外事故后再投保,将投保前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伪造成投保后发生的保险事故。

被保险人大多在保单生效一两天后报案谎称出险时间,单从提交的病历上看不出以前曾治疗过的记录,并常常伙同工作单位或亲属编造事故和治疗经过迷惑保险公司。

(三)捏造事故捏造事故,即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为了骗取保险金,虚报保险事故,使保险公司陷于错误而支付保险金。

其方式有两种:一是保险事故发生后,故意向保险机构虚构事故发生原因,以此骗取保险金;二是投保后为了骗取保险金,故意向保险公司提供虚构的保险事故有关证明资料,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

保险欺诈和反欺诈措施

保险欺诈和反欺诈措施

保险欺诈和反欺诈措施在现代社会,保险欺诈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给保险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净化保险市场,保护合法消费者的权益,保险公司和监管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反欺诈措施。

本文将探讨保险欺诈的定义和类型,并详细介绍保险公司和监管机构所采取的反欺诈措施,以期为保险欺诈问题的应对提供参考。

一、保险欺诈的定义和类型保险欺诈指的是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采取其他欺骗手段,以获取未能符合实际情况的保险赔偿。

保险欺诈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信息虚假欺诈:被保险人在投保时提供虚假的个人或物品信息,以获取高额保险赔偿。

2. 投保人欺诈:投保人故意以虚构的身份或伪造的文件投保,以获取保险金或牟取非法利益。

3. 保险文件欺诈:伪造保险合同、理赔文件或其他相关证明文件,以获得保险赔偿。

4. 理赔欺诈:被保险人在理赔时提供虚假的索赔理由、伪造附加证据或夸大损失,以获取高额保险赔偿。

二、保险公司的反欺诈措施为了应对保险欺诈问题,保险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反欺诈措施,以提高保险业务的质量和效率。

以下是主要的反欺诈措施:1. 信息核实: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提供的个人和物品信息进行核实,比对公开数据和第三方供应商提供的数据,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评估模型,对投保人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判断其是否存在保险欺诈的风险。

3. 多方合作:与其他金融机构、公安机关以及欺诈调查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享信息和资源,形成合力打击保险欺诈。

4. 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保险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模式和欺诈行为,及时采取措施阻止欺诈行为发生。

三、监管机构的反欺诈措施为了规范保险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监管机构对于保险欺诈问题也进行了积极的干预和监管。

以下是监管机构的主要反欺诈措施:1. 制定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涉及保险欺诈的法律法规,规范保险业务的从业行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2. 监督检查:加强对保险公司的监督检查,审查其反欺诈措施和制度是否健全,并对违规行为给予处罚和纠正。

反保险欺诈管理办法

反保险欺诈管理办法

反保险欺诈管理办法保险欺诈行为不仅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利益,也破坏了保险市场的公平秩序,侵害了广大投保人的合法权益。

为了有效防范和打击保险欺诈,维护保险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反保险欺诈管理办法至关重要。

一、保险欺诈的定义和常见形式保险欺诈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以骗取保险金为目的,采取虚构保险标的、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等手段,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的行为。

常见的保险欺诈形式包括:1、故意制造保险事故,如故意纵火、故意沉船、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等,以骗取保险金。

2、夸大保险事故损失,如虚报车辆维修费用、虚报医疗费用等。

3、虚构保险标的,如虚构不存在的财产、虚构不存在的人身等。

4、冒名顶替,如冒用他人身份进行投保或理赔。

二、反保险欺诈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反保险欺诈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流程,有效识别、防范和打击保险欺诈行为,保护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保险市场的公平秩序。

反保险欺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为主: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核保核赔质量、加强保险知识宣传等手段,预防保险欺诈的发生。

2、协同合作:保险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保险公司与监管部门、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等外部机构之间应加强协同合作,形成打击保险欺诈的合力。

3、依法合规:反保险欺诈工作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确保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4、保护权益:在反保险欺诈工作中,应充分保护投保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对正常理赔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三、反保险欺诈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1、设立反保险欺诈工作领导小组由保险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反保险欺诈工作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协调公司内部资源,推动反保险欺诈工作的开展。

2、明确各部门职责核保部门:在承保环节加强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欺诈风险。

核赔部门:在理赔环节认真审核理赔资料,发现欺诈线索。

风险管理部门: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对保险欺诈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

保险欺诈成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保险欺诈成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保险欺诈成因分析及防范对策保险与欺诈是一对孪生兄弟。

保险从诞生那天起,就开始了与保险欺诈的角力。

保险业发达的国家如此,我国保险业也不例外。

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国的保险犯罪仅次于毒品犯罪,仅1994年医疗保险中的欺诈就导致美国人寿保险公司大约500亿美元的损失。

另据日本警方统计,日本以意外伤害、健康保险实施欺诈的案件,1982年为600件,1985年竟高达994件,欺诈金额也激增到18.98亿日元。

除了美国、日本,世界其他国家诸如瑞典、德国、英国也都有不少保险欺诈案的记载和总结。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保险业迅速发展,保险欺诈也随之而来并趋向严重。

车险和意健险领域成为保险欺诈的重灾区。

据中国理赔网的不完全统计,从2005年3月到2006年3月保险欺诈案例共计66例,平均每月5.5起。

另据业内专家估计,全国保险诈骗金额占赔付总额的20%到30%之间,而全球此比例仅为15%。

何谓保险欺诈?国际上一般将保险欺诈称为保险犯罪。

严格意义上说,保险欺诈较保险犯罪含义更广。

保险当事人双方都可能构成保险欺诈的主体。

凡保险关系投保人一方不遵守诚信原则,故意隐瞒有关保险标的的真实情况,诱使保险人承保,或者利用保险合同内容,故意制造或捏造保险事故造成保险公司损害,以谋取保险赔付金的,均属投保方欺诈。

凡保险人在缺乏必要偿付能力或未经批准擅自经营业务,并利用拟订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的机会,或夸大保险责任范围诱导、欺骗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均属保险人欺诈。

我国《保险法》第27条指出:“未发生保险事故,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向保险人提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请求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并不退还保险费。

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除本法第43条规定外,不退还保险费。

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以伪造、变造的有关证明、资料或者其他证据,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的,保险人对其虚报的部分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保险销售误导现象分析及整改措施

保险销售误导现象分析及整改措施

保险销售误导现象分析及整改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保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给人们提供重大保障和安全感。

但是,在保险行业,也存在着一些销售误导现象。

这些现象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也损害了保险行业的声誉。

为了提高保险行业的形象和信誉,我们需要分析这些误导现象,并发掘整改的措施。

首先,保险销售人员的一些不良行为是这些误导现象的主要原因。

有些销售人员为了达到业务量的要求,会采用欺骗手段,给消费者留下错误的印象。

例如,为了抢回保单,销售人员会对消费者进行无节制的恐吓和哄骗等方法,使消费者产生恐惧和不信任感。

此外,一些销售人员会滥用保险产品的优惠政策,以低价挖墙脚,最终导致消费者无法获得合适的保障。

这些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不仅触犯了商业道德,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保险行业的稳定和发展。

其次,保险销售渠道在保险销售误导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由于保险销售渠道广泛,个别企业或代理商存在一定的散乱情况,既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也没有明确的监管机制。

因此,在某些保险公司的推广和宣传中,销售人员往往会夸大产品的优势,并以极低的价格进行销售,导致消费者产生不必要的投资行为。

而在某些保险代理人的销售过程中,则存在捆绑销售、诱惑买单、过度保障等误导行为,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和信心。

那么,如何整改这些保险销售误导行为呢?首先,保险公司应该规范销售渠道,完善合法的销售政策,并制定严格的保险销售行为规范,对各种不当销售行为进行严格打击和惩罚。

同时,保险公司应该设计出更加合理、科学的保险产品,以更加客观的方式展示其产品的实际效益。

其次,对于保险销售人员,要通过更加科学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在保险销售中的专业知识和道德素养,增强其对消费者信息的正常传递和处理能力,减少并杜绝销售欺诈和误导行为。

最后,政府应该加强对保险行业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监管机构的效力,严厉打击保险销售中的不当行为,使得保险行业趋于健康而稳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险欺诈的成因及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保险业也迅速崛起。保险行业作为一个朝阳产 业正步入蓬勃发展时期。然而与此同时,频频见诸报端的“保险欺诈”现象却如蛀虫般 悄然与之相生相伴。可以说,保险业的历史有多长,保欺诈就有多久。显然保险欺诈是 客观存在的, 虽为少数, 但一旦得逞必然会损害众多善意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损害保险的公正性和公平互助性,损害保险公司的整体利益和社会功效,背离创办保险 的宗旨。因此,防范保险欺诈之国际保险界应共同研究的主题,我们有必要在分析其原 因之后,对保险欺诈的具体表象加以分类剖析。 1 保险欺诈的概念 1.1 狭义 保险欺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保险欺诈仅指投保人方面的欺诈,即投保人、 被保险人、受益人以骗取保险金为目的,以虚构保险标的、编造保险事故或其发生的原 因夸大损失程度等手段,致使保险人陷于错误认识而向其支付保险金的行为。 1.2 广义 广义的保险欺诈还包括保险人方面的欺诈, 如虚假赔款, 此外还包括第三人的欺诈, 如冒充保单所有人进行索赔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看到的大多是前一种,狭义上 的保险欺诈, 而投保人、 被保险人、 受益人相互勾结亦或是故意制造出看似意外的事故,
① 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林诗平、章鸿.“保险欺诈及其法律对策” [J].《金融事务》 ,2005.1 第三章第 35 页 傅廷中.《国际金融报》,2007.5 第二章第 24 页 6
2.2.1 社会原因 2.2.1.1 社会道德意识的变化,是保险欺诈产生的根本原因。中国某些投保人或被 保险人法制观念淡薄, 他们对保险方面的法规不熟悉, 守法意识不强。 而且在当今社会, 竞争日趋激烈, 生活压力更大, 个体与群体更加隔离, 这使有些人丧失了社会道德意识, 他们不愿为社会整体利益而牺牲自身利益,不能容忍自身生活享乐的微小损失。风险虽 大,但高利润给人带来的强烈诱惑感,这种“低成本高收益”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为保 险欺诈提供了动力源泉。 这是发生在徐州一个县城里的真实事情, 父亲因欠下数万债务, 为了把债务还清, 试图通过给自己女儿买十万元的意外保障, 将女儿锁在家中活活烧死, 后向保险公司索赔十万元的赔付额,但最后并没有得逞。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父亲以 投保人的身份故意制造意外伤害,将其女儿被保险人故意伤害,致其死亡,他想通过这 种方式来获取高额赔款,这是道德风险保险欺诈的典型表现。 2.2.1.2 社会对保险欺诈者的宽恕或怂恿心态。保险欺诈行为同其他犯罪行为相比 较,保险欺诈犯罪多属于非暴力犯罪,其社会危害性也较少,其侵害的客体又是财力十 分强大的保险公司,正如一个小孩打了大人一下通常不被追究一样,对于非暴力性保险 欺诈行为,除了保险公司以外,人们一般是不会介意的,这种保险欺诈行为更容易为人 们所忽视。这种心态,刺激了保险欺诈行为的频繁发生。③ 2.2.1.3 司法机关对保险欺诈打击不力也是主要的原因。由于中国法律对保险欺诈 的处理侧重于保险人解除保险合同的方式,保险诈骗分子实施保险欺诈行为后,如果保 险公司不能察觉,或者保险公司没有确凿证据认定是故意诈骗时,往往从重合同讲信用 的角度直接赔付,一般也不会到公安机关报案。这种处理方法显然仅仅限于静态的不增 加行为人任何负担的处理,而没有规定一系列的外加的惩罚性违约责任。 2.2.2 经济原因 2.2.2.1 保险价值的不确定性、可变性、可移动性。保险标的与保险公司在空间上 的分离, 投保人所投保的标的无论在投保前还是在投保后都控制在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手 中,使保险人难以控制、掌握、了解保险标的的真实状况。
4
3.2.2 加强内外联系,畅通信息渠道 ……………………………………………………10 3.2.3 委托专业机构,从事索赔调查 ……………………………………………………10 3.2.4 严厉打击保险欺诈,形成社会威慑力 ……………………………………………10 结束语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5
来进行骗保,是最为常见的,也是现在无论是学者还是百姓讨论和议论最多的保险类话 题。① 2 保现欺诈的现象及成因 保险欺诈的现象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屡见不鲜,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各国 家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原因,并采取各种办法和措施加以管制和防范,因此保 险欺诈案件也受到了一定的控制,犯罪分子也得到一定的打击。 2.1 中国保险欺诈的现象 中国保险业正处于大发展的初期,保险法规尚在建立和健全之中,因而近年来我国 保险欺诈案件发生数量较多。 有的保险公司感叹骗赔率达 10%以上, 有的保险人士则称 “骗赔围逼保险公司”, 而据已披露的保险欺诈案分析, 其实质也都是为了谋骗保险金。 据中国理赔网的不完全统计,从 2005 年 3 月到 2006 年 3 月保险欺诈案例共计 66 例, 平均每月 5.5 起。另据业内专家估计我国保险诈骗金额占赔付总额的 20%到 30%之间, 而全球此比例仅为 15%。震惊我国保险界的特大欺诈案犯罪特征最为典型,广东胡氏四 兄弟多次到各家保险公司投得机动车辆险,并伪造证明材料,在两年时间从 9 个保险营 业网点先后 34 次骗取近 200 万元的保险赔款。中国保险市场的欺诈行为主要来自于保 险客户,表现形式有移花接木、虚报冒领;一次事故、多次诈赔;制造案件、诈骗保金; 先出事故、后买保险;不讲信用、赖债骗保等。如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 诱使保险人承保,而后伺机骗取保险金;不具有可保利益投保,未经被保险人同意,私 下投保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或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认可保险金额,甚至 篡改保险金额骗取; 故意制造损失和意外事故; 故意扩大损失程度; 故意虚构保险标的, 捏造保险事故, 谎称发生保险事故; 伪造、 变造与保险事故有关的证明资料和其他证据,
2
The cause of insurance fraud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As society has developed rapidly, with boom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however, in the insurance can give more protection to people, the categories of insured amount of increase and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the insurance fraud also show an upward tendency, In addition, the commodity economy of the people of the values and social legislation are still unable to reach the level of economic crimes are also influenced the case. Insurance fraud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insurant, insured, the insurer and the subject-matter insured, forms are also various. the insurance deceive from the insurance company of society has a serious negative impact, therefore, the curr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danger of publicity, In society the form of a culture of fraud against insurance. The first is from the starting point the concept of fraud and led, and secondly, is set out some insurance fraud, Is derived from reason, the key to the insurance deceive the reason and countermeasures make a detailed explanation and show. KEY WORDS: Insurance fraud;the henomenon of Insurance fraud; Honest; Precautions Written By: Wang lili
② 或者指使、唆使、收买他人提供虚假证明资料,或者变造虚假的事故原因等。 其实不
难发现其实质是同一的,那就是利用保险特性,以较小的保费支出,蒙骗保险公司,力 求获取高于保险费若干倍。其他的还有保险公司以外的组织或个人非法从事保险活动, 或盗用保险人名义招摇撞骗,或与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内外勾结骗取保险金等。 2.2 中国保险欺诈的原因 因此, 中国一些金融学家便针对于此研究中国为何出现高的保险欺诈率的原因归结 如下:
尽本人所知,除了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 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 品。
作者签名: (学号) :0810204223



1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保险业的发展也随着蒸蒸日上,然而在保险能给人们带来更 多的保障,险种的不断增多以及保险金额的提高的同时,保险欺诈案件亦呈现上升的趋 势,另外,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的法制建设都还未能达到消除经济 犯罪的地步也都影响着保险案件的不断发生。保险欺诈主要来源于投保人、被保险人、 保险人以及保险标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保险欺诈不论是对保险公司还是对社会 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当前应加强保险欺诈危害宣传,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反对 保险欺诈的氛围。本文首先是从保险欺诈的概念入手引出论点,其次是阐述一些保险欺 诈的现象,从现象中得出原因,重点对保险欺诈的原因及对策做出详细的解释与说明。 关键词:保险欺诈 保险欺诈的现象 社会道德 防范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