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两性视角
两性话语交际的对决——《白象似的群山》对话分析

《 自象似的群 山》 的对话 中 , 女主人公突发奇想的先发制人 ,
如:
”
人话不投机 。第二次 , 女人重新解 释 , 山看 上去并 不真像 说
lts o l e d i k a h ud w r ? n
白象 , 这正如她本人 的话语 , 前后互相矛盾 , 含义模糊 。第三 次 出现 , 它变成一个 问题 :
W h td e t a ? a o si s y
12 , 9 7年 收人海明威 的第二本小说集 《 没有女人的男人 ) 小 。
说情节可以简要地用一句话来概括 :一个美 国男人和其情 人( 也可 能是 妻子 ) 在一个西班牙小 站等火 车 。 男人设 法说 服情人去做一个小手术。是什么手术 小说没有直接交代 , 但 根据现实生活经验我们能够猜 测那是 一次人 工流产 。该小 说开篇仅用 13 1 个字 简单介绍 了周 围的环境 ,关于男女 主 角更多 的东西并没有作一一交代 , 这就是海明威惯用 的“ 冰 山原则” 。整篇小说 以男女对话为主体 , 两性对话 中反 映 在 出: 由于生 活经历 、 思维方式 和语 言体系的差别 , 男女在话
因此本文从男女话语交际策略出发从话题控制理解和表达的重点不同及谈话协调方式这三方面分析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对一两性话语交际策略一话题控制根据前文所述男性长期掌控着两性的对话但是在白象似的群山的对话中女主人公突发奇想的先发制人whatshouldwedrink
语 文 学 刊 ・外 话 教 育 教 学
20 0 9车 第 4期
[ 作者简介 ] 周瑶 , 重庆师范大学外 国语学院 2 0 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 女, 08
两性 话语 交际 的对 决
— —
《 白象似的群 山》 对话分析 。周 瑶
女人和猫——析海明威短篇小说《雨中的猫》的象征意义

要 回答这 些 问题 , 们 先 来 分析 海 明威 进行 人 我 物创 作的理 念 :小 说 中的人 物不 是靠 技巧 编造 出来 “
作者简介: 贾艳萍( 9 2 ) 女 . 1 7一 , 陕西户县人 . 长安大学外国语学 院讲师 , 硕士 , 从事语言学和文学研究及教学工作.
其 影 响也受 到限制 。海 明威 的作 品是 否是 一边倒 的 “ 权 主义” 男 ?在描 写两 性 冲突 中是否 只关 注男 性世 界而 漠视女 性的情 感及 需求 ? 海 明威 是 以何种 方式 揭示 女性 的内心世 界 ?本 文通 过分 析海 明威早 期 短
着 恻隐之 心 , 太 决 定 把 那 只 雨 中 的 猫 抱 回房 间 。 太 然 而等她 下 去 以后 , 却 不见 了踪 影 。太 太 大失 所 猫
Vo . No 5 I6 . S p 20 e. 06
女 人 和 猫
— —
析 海 明威 短 篇 小 说《 中 的猫 》 雨 的象 征 意 义
贾 艳 萍
( 长安大学 外 国语学院 , 西安 706 ) 105
摘
要 :雨 中 的 猫 》 海 明 威 早 期 的 一 篇 通 过 象征 手 法 反 映 两性 冲 突 的 短 篇 小说 。通 过 分 析 作 家 生 活 经 历 和 《 是
维普资讯
第6 卷第 5 期
20 年 9 月 06
西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学报 ( 会 科 学版 ) 社
J u n l f rh s A&F Un es y S c l c n eE i o ) o r a 0 t we t No i ri ( o i i c d t n v t aS e i
《大双心河》的视角解读

现代经济信息《大双心河》的视角解读刘娟(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大双心河》采用人物尼克的和无名叙事者的两个叙事视角。
双心河暗示了故事的双重含义,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观:一方面是尼克渴望驾驭自然的以人类为中心的观点;另一方面是叙事者不以人为中心的对自然的开明和尊敬态度。
这篇论文还讨论了一些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创作模式。
关键词:海明威大双心河自然观创作模式海明威于1925年发表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大双心河》是其中的最后一篇。
虽然马尔科姆考利曾在1944年介绍海明威作品时说过,《大双心河》中尼克的垂钓之行代表一种“逃避”,而这种“逃避”很可能是由其战争经历引起的(1)。
然而在开创了研究海明威战争经历之先河的菲利普扬看来,尼克是一个试图把自己从战争的恐怖记忆中解脱出来的年轻人(2)。
一、故事简介《大双心河》的故事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尼克从欧洲回国,他在战争中受了重伤。
身体上的伤口虽已痊愈,但是战争的恐怖、残酷所带给他心理上,精神上的创伤却难以消除。
他渴望远离尘世喧嚣,回归美丽的大自然,医治自己的心理精神创伤。
尼克的意识活动表明了他外出的根本目的是追回“原来的感觉”。
因此,他时时流露出这样的思想,即自然的存在是为了实现他的愿望。
他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即需要凡事按照他所预料和计划的那样发展:“尼克爬进帐篷时,心里很喜悦。
二、《大双心河》的叙事视角《大双心河)》中叙事者和尼克的话语之间过渡得自然流畅,故事叙事视角上的变化基本上仍然可以归结为两个:叙事者的和故事中人物的。
前者指无名叙事者,后者指尼克。
而且在两个视角之间形成了有趣的对照。
故事中的叙事者的叙事描绘准确、观察仔细。
有时他的概括性的话语会突然出现在描述尼克对周围环境的感受中,例如,在小说第一段的结尾,叙事者似乎以极其率直的口吻概括了森奈镇遭到毁坏的情景:“森奈镇就剩下这些了,连土地的表层也给烧毁了。
”他率直的语气似乎有这样一层含义:虽然被烧毁的土地使尼克大吃一惊,但这里尼克丝毫没有表现出面对沼泽地时所有的那种恐惧与不安。
《雨中猫》中的夫妻关系

试析《雨中猫》中的夫妻关系摘要: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猫》(cat in the rain)是其作品中少数以女性为主体、从女性视角来写的短篇小说。
小说通过他们之间的一些琐事、对话和行动向大家活灵活现地展示了这对美国夫妻之间的感情世界,体现了海明威一贯的“冰山”原则。
关键词:对话;感情世界;冰山原则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085-02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1899-1961)于1923年创作了短篇小说《雨中猫》(cat in the rain)。
该小说是其作品中少数以女性为主体、从女性视角来写的短篇小说,是其早期作品,收录在1925年出版的《在我们的时代里》(in our time)小说集里。
这篇小说虽然不是海明威最杰出的作品,但因其鲜明的特色而受到了广泛的讨论。
小说体现了海明威一贯的“冰山”原则和他简洁的散文语言,也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解读想象空间。
《雨中猫》是一篇非常简短的小说,故事情节也很简单。
它描写的是一对美国夫妻因雨而滞留在意大利的一家旅馆内。
妻子百无聊赖之际站到窗边看外面的雨景,无意中却发现了窗下一只躲在绿色桌子下避雨的小猫咪。
她心中可怜那只小猫,不惜冒雨去找。
当她走到窗下时,猫却不见了。
之后妻子回到房间,向丈夫提出种种要求,却被丈夫全部拒绝。
最后,旅馆老板派女仆给这位妻子送来了一只猫。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没有对这对美国夫妻的关系作任何的描述,但是通过他们之间的一些琐事、对话和行动,将他们之间的感情世界活生生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细读文本,可以将这对美国夫妻的感情关系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现猫the american wife stood at the window looking out. 先通过此句与之前的场景描写联系起来,表达妻子百无聊赖、无事可做、精神空虚的状态。
女性困境:《越野滑雪》中失衡两性的凸现

平衡 的 支点 。
【 关键词 】男权 子宫
两性关 系
失衡
『 11 .9 9 is .0 2 9 62 1 .40 7 DOl 03 6 /.s 1 0 -6 1 .0 01 .4 in “ 如 某 些 女权 主 义文 学 批 评 所 正
雪技 术的传神 刻 画做 好 了铺 垫 ,就像摄 影 师在拍 照之前调好 了相机 的焦距和 光
指 出 的, 以男 性 中心 的社 会 中的 文 为
学 ,所有 的女性类 型都 表现 了男人 对女 人 的评 价 。 ” ( 正 果 ,1 8 康 9 8)文 学
作 品中的女性 角色所要 面对 的不仅仅 是 小说 中的男性 角色 、男权社 会以及周 围 的生存环境 ,而且还要 绝对服 从男性 作
一
让 读 者 随 着 滑 雪 运动 自由体 会 个 中滋
味。
12 9 3年 1 2月 2 6日,鲁 迅 先生 在
北京 女子高 等师范 学校 文艺 会讲 中谈 到
海 明 威 在他 的 小说 中所 描 述 的经 典 形象是硬 汉形象 ,他 比较 重视男人 与 了娜 拉走后 的命运 ,她只有 两条路 可 以 走 ,一 是堕 落 ,二是 回来。 “ 在生理 、 心理 或经济上 ,没有任何 命 运能决定 人
两 性之 间微 妙关 系融于 自然 景 色之中 , 人没 有男人 会生存 得好 些。 ” ( 玛丽 ,
2 0 :7 0 5 4)
人 物 的主 观世界 也对客 观环境进行 了精 神 上 的填 充 ,最 终 客 观 环 境 与 主 观 世 界 充分融合成 一体。 小 说 主 人 公 尼 克和 乔治 两 人 对越 野 滑雪有着 非常深 切的体验 ,无需借 助 太 多 言 语 上 的 表 达就 能 明 白彼 此 的 想 法 ,做 到 心有灵犀 一点通 ,充分体 现了 他们 对主宰 世界 的游刃 有余—— 不 论是 对社 会 ,还 是 自然 ,都在他 们的男权脚 下。尼 克和乔 治第一 次滑 雪停 下来时 , 尼克就 说 “ 一项玩 意儿真正 比得上 滑 没 雪 的吧 ” ( 明威 ,2 0 :2 海 04 1 0),直 接表露 出 自己对滑 雪运动 的热爱 ,而 不 是顾 虑惊 险刺激背后 的危 险。再 当他们 起去 小客栈 休息时 ,乔治又 说也许他 们 再也 没有机 会一起 滑雪 了,尼 克也不
海明威作品中的硬汉形象与女性人物对比分析

摘要:海明威以擅长塑造硬汉形象而著称。
然而细品他的作品之后,不难发现海明威从未忽视对女性的关注。
虽然海明威作品中很少出现女性,但他却以超越男权或女权的视角,以两性对话的方式洞察这个世界。
关键词:海明威;硬汉;女性海明威一向以塑造男性角色、男性世界而著称。
捕鱼、打猎、拳击、斗牛、战争这些刺激、冒险的活动是其作品的一贯主题。
海明威的创作多从个人经验出发。
他以独树一帜的眼光审视世界,创造出一个硬汉世界。
然而,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或者进一步说,海明威作为一名作家对女性的态度,却一直是评论界论争的焦点。
相当数量的评论家认为,海明威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歧视女性,故而在他的作品中只有“硬汉”形象。
一些研究者从“硬汉”形象入手,称海明威为“海明威老爹”或“男性沙文主义者”;还有一些研究者在纵观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后,发掘出其鲜明的女性意识和女权思想,等等。
海明威曾说过:“更深的东西是你了解之后所看到的。
”解读海明威的作品,应从海明威的两性世界中,寻求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语言”。
一﹑硬汉形象海明威用自己的一生及作品诠释“硬汉”的含义。
海明威在创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中大多是士兵、记者、斗牛士、猎人、渔夫、职业拳击家等,海明威用真诚的心去热爱他们,用简朴的笔墨去赞美他们。
在他们身上,读者可以看到一群与众不同的“硬汉”性格的人物形象。
正如他的儿子格雷戈里所评价的:“海明威笔下的主人公就是海明威本人,或者说是他身上最好的东西,然而要过海明威那样的引人入胜的生活方式,就要在最困苦的情况下也能表现得轻松自如,高尚风雅……”这段话精辟地概括了海明威的主人公的个性特征。
海明威的主人公是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经过艺术加工而创造出来的集中了他的所有特征的典型人物。
海明威是个直觉论者,他认为艺术形象的生命和灵魂在于其高度的真实感。
“作家的工作是说实话”,因而很强调凭直感写作,他的小说题材大多取自于个人经历和亲身感受。
论海明威的性别困惑——以其短篇小说为例

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李坤(),女,四川内江人,硕士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化、文学研究。
第24卷第11期2008年11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JOURN AL OF SH ANG Q I U TEACHERS C OLLEGE Vol .24 No .11Nove m ber .2008论海明威的性别困惑———以其短篇小说为例李 坤(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54) 摘 要:海明威的性别观一直是海明威研究中的关注热点之一。
以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表演理论为依据,以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为研究文本,从男女换装、性别角色转换和同性恋欲望三个理论层面,探讨海明威的性别观,得出结论:海明威并非提倡传统性别角色,拥护男性至上;他在短篇小说中描写社会性别的不定性和可变性,是其对现代社会中性别角色变化和重构的深切关注,是其“双性和谐”理想的表达,这一理想贯穿着海明威的整个写作生涯。
关键词:海明威;性别;表演中图分类号:I 10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8)11-0044-03 表演理论(Perf or mance Theory )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朱迪斯巴特勒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
她在1990年出版的著名的《性别烦扰》(Gende r Tr ouble)中利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理论和福柯的权力与话语理论建立了她的社会性别具有“表演性”(perf or m ativity )的理论。
巴特勒称自己的工作是“性别本体论的批判性系谱学”,即揭示性别的建构性质及其机制,指出主体的性别身份———无论是生理性别(sex )还是社会性别(gender)———并不是制度、话语、实践的原因,而是它们的结果。
因此,主体的性别身份不是既定的和固定不变的,而是不确定的和不稳定的。
用她的话说,是表演性的。
性别乃至一切身份都是表演性的,这无疑是巴特勒理论中最核心的观念。
有人甚至把这个观念称为是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必要条件,也有人论证说此观念把女性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领域[1](P43)。
论海明威及其两性视角

2012年第·7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总第132期Jul2012[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厄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本人的性格及其作品指向,通过作品介绍逐步剖析其个人在写作中的两性视角的应用。
他不但能超越自己的性别,将女性思想融入自身,还从这个角度出发观察和感受事物,并且通过描述女性双性气质反映妇女不断上升的性别地位和社会权利。
海明威作为一个公正的双性视角作家,不但反映了当时社会性别构建,而且对未来社会性别概念的形成也有着预见性。
[关键词]海明威;作品;两性视角[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7-0177-02论海明威及其“两性视角”时华玉(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信阳464000)一、海明威的人物特色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作家之一,硬朗的“男子汉”是他笔下最为擅长的。
也许他所塑造的“硬汉”形象太深入人心,也或许是他的作品在公众心中牢固地树立了男子汉形象,被许多评论家界定为“不会描写女性形象”或是“更擅长描写没有女人的男性形象”。
被一些小说评论家视为完全无视女性对人生的追求和遭受的机遇,更有甚者认为,他对女性的仇视心理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
然而,在“性别研究”理论的指引下,通过分析海明威生前未发表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笔者发现海明威对于性别问题有着敏锐的感觉。
他不但不是“大男子主义者”,而且还对女性的际遇抱有同情心理,深刻地批判了男性的自私与懒惰。
通过作品,海明威深刻表达了对在男性主宰的时代对女性的同情,同时也对独立、有思想的“新时代女性”大加赞赏。
同时,从女性角度观察和感受实物也在这部作品中充分体现了出来。
最近一些小说评论家也从客观角度对海明威笔下的女性进行了分类,分为同情型女性和理想型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论广角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两性视角
□王瑞芳
厄内斯特・海明威一生创作了数量众多、题材各异的短篇小说,这些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奇特现象,即男女主人公们总是处于不平衡状态。
女性不是处于弱势,受着男性意识的支配;就是位于强势,控制并支配着男性。
海明威对他笔下的女主人公们的看法也在时常变化着。
他时而透过女性视角写作,满怀同情心地去关注女性的不幸;时而又透过男性视角写作,对威胁到男性意识的女性流露出敌意和排斥。
《在密执安北部》是海明威最早的短篇小说,记述了涉世未深的少女被经验老道的男人诱奸的经过。
年轻姑娘莉芝非常喜欢铁匠吉姆,但吉姆似乎从不在意她。
一天晚上,吉姆把心慌意乱的莉芝带到码头,强行占有了她。
得手后,吉姆便对莉芝漠不关心,趴在她身上睡着了。
在这个近乎强奸的事件中,作者关注更多的是无力抵抗的女性猎物,而不是那位强取巧夺的粗暴男性。
女性视角贯穿在整个故事中,海明威完全沉浸到了莉芝那种半推半就、惊惶失措的意识之中,将她惶恐紧张、凄凉苦涩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清新感人。
这种对女性的关注与同情继续表现在一年后问世的小说《雨里的猫》中。
一位在意大利海滨胜地度假的美国太太从旅馆的房间冲到外面去寻找一只躲雨的猫,却没能找到。
美国太太闷闷不乐地回到旅馆,向丈夫抱怨说她厌倦了自己像男孩子似的短发,她想有一头长头发,点上蜡烛用银器吃饭,添几件新衣服。
丈夫对妻子的抱怨不以为然,他不理解妻子发泄的真正原因。
长期以来,美国太太的生活里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满足她的女性需求,能够使她具有足够的女人味。
她真正渴望的是温馨的家庭生活,实实在在的女性满足。
小说透过一种女性视角,恰如其分地展示了女人的抑郁苦闷和男人的冷漠麻木。
《白象似的群山》被视作是《雨里的猫》的姊妹篇,再次表现出作者对被男人漠视的女主人公的同情。
整篇小说几乎全是一个名叫吉格的女人和她的不知名男友之间的对话,他们在西班牙一个闷热偏僻的小站上等火车,远处是起伏连绵的白色山峦。
他们一边喝着啤酒,一边说着话。
男人劝说吉格接受堕胎,对他来说,孩子就像白象一样,是毫无用处的累赘,使他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四处旅行。
吉格却厌倦了这种飘泊不定的生活,渴望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对她而言,孩子是改变目前生活状态的机会。
然而,她的这种毫不过分的需求却丝毫不为她的男友理解,他固执地坚持让女友堕胎,丝毫不顾及她的内心感受,充分暴露了男性的自私丑陋。
这三部小说都从女性视角出发,通过大量对话和细节描述含蓄地表达了一个男性作者对处于劣势的女主人公的深切同情,和对冷漠无情的同性的尖锐批评。
海明威显得尊重女性,同情弱者,使自己完全融入到笔下女主人公的意识之中,将她们的期待和无奈、苦涩和郁闷的心理刻画得细腻真诚,同时以一种批评的眼光看待男性对待女性的漠不关心和麻木不仁,不露声色地斥责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男性的自私冷漠。
然而,海明威对女性的深切关注并不能自始至终地贯穿于他的作品之中,更多的时候,他是将同情给予了笔下的男主人公,站在男人的立场上去看待与女人的关系。
这种观点反映在海明威以尼克・亚当斯为主人公的三篇系列小说中。
在《了却一段情》中,尼克和女友玛乔丽划船到湖边钓鱼,他们在岸边燃起篝火,看着天色渐渐变黑。
尼克突然说什么都没劲儿了,爱情也没劲儿了。
玛乔丽没做任何抗议,划船消失在夜色中。
小说结尾部分,尼克的朋友比尔突然出现,问玛乔丽走的时候吵架了没。
比尔的问话表明这次无情的分手是事先计划好的。
《三天大风》是这篇故事的续篇,尼克和比尔两个好友在山顶小屋里一边狂饮威士忌,一边不着边际地聊天。
和玛乔丽分手后的尼克满怀沮丧,比尔安慰他说分手很聪明,男人一结婚就完蛋。
尼克突然又感觉好了,好像三天大风把他的所有不快都刮得无影无踪。
《越野滑雪》继续了男人之间的友谊和默契,尼克和朋友乔治在瑞士愉快地滑雪,他们一致认为生活的乐趣就是带着雪橇一路游荡,玩遍瑞
197
时代文学2008年第7期
时代文学hidaiwenxue
士所有的滑雪胜地。
但尼克不得不回美国,因为他的妻子要生孩子了。
想到也许再也没有机会在瑞士滑雪,尼克十分沮丧,甚至感到生活也失去了意义。
这三篇小说中,尼克对女性表现出海明威小说中常见的男人对待女人的自私冷漠态度。
作者深有感触地表现了在两性关系中男性面临着承担责任时的惊惶失措,通过大量看似无聊的对话传神地刻画出他们的恐惧、沮丧和逃避心理,而完全不顾及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女性的内心感受。
海明威将曾经对女性表现出的同情与理解抛在一边,转而把自己放在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男性立场上,偏执地认为男人与女人之间的麻烦都是女人造成的,女人的存在妨碍了男性自由,甚至将男人的自私与软弱也归罪于女人。
这几篇小说表达了男性自私的享乐心理,热衷于追逐钓鱼、滑雪、饮酒、旅行之类的感官享受,在与女人的关系中渴望绝对自由,竭力避免承担责任,就连婚姻育儿这样神圣的职责也想逃避。
有一类人
的心境海明威非常了解,如D.H.劳伦斯所说的,
这种心境是一种有意识的、习以为常的漠然状态。
什么都无所谓,任何事情都任其自便。
人希望自己处于无拘无束的状态。
他只避免一件事情:搅和在其中。
这种评论显然适用于海明威小说中在情感上以自我为中心的男性主人公。
海明威对两性关系中的女性表现出复杂的矛盾情感,而他对母子关系中的女性则无一例外地流露出成见甚至敌意。
他笔下的母亲形象非但不温柔慈祥,反而个个专横强悍,对丈夫和子女有着极强的控制欲。
海明威对母性的这种奇特观点同他的家庭背景不无关系。
海明威的母亲格蕾丝生性强悍,在同海明威父亲的婚姻关系中一直压得丈夫抬不起头。
海明威在短篇小说《我躺下》中回忆了发生在他幼年时期的一件事,他母亲把父亲珍藏的石刀箭头等打猎用具当作垃圾统统烧掉,然后带着胜利的微笑站在门廊上迎接父亲。
海明威同父亲的感情很好,和母亲的关系一向恶劣。
他在小说中塑造母亲形象时不由自主地掺入了自己对母亲的敌对情绪。
《医生夫妇》是海明威于二十年代早期创作的一个带有自传性质的短篇,印地安混血儿迪克欠着亚当斯医生大笔医疗费,他借故同医生吵了一架。
医生向妻子解释说迪克存心吵架好赖掉欠账,医生太太却引用《圣经》中的话教训丈夫不该对人发火,末了又打发丈夫去找尼克回来。
故事的结尾,尼克没有回到母亲那里,而是跟父亲一起到树林里去找黑松鼠。
小说表达了男性之间的理解和他们对女性的排斥,小小年纪的尼克能真切地感受父亲内心的痛苦,在父亲与母亲的冲突中,他选择了站在父亲一边。
医生太太生活在道义幻想中,拒绝承认丑恶的社会现实,她对丈夫和儿子的控制欲反而促使他们
远离她。
《医生夫妇》首次表现了海明威对女性权威的排
斥,这个话题在他后来的作品中多次出现。
在《士兵之家》和《美国太太的金丝雀》中,海明威再次以辛辣的笔触刻画了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形象。
在前一篇小说中,克莱勃斯从一战前线回到家乡,发觉和家乡的一切格格不入。
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对克莱勃斯太太的专横所作的描写。
她两眼盯着儿子喝燕麦粥,告诫他别把报纸弄脏了,催促他考虑找份工作。
克莱勃斯太太的咄咄逼人终于导致母子间冲突的爆发,克莱勃斯冷冷地对母亲说他不爱她,什么人也不爱。
这篇小说表达了年轻人努力摆脱家庭的控制,海明威把自己对母亲的所有愤怒和厌恶情绪都塞了进去。
《美国太太的金丝雀》描述在开往巴黎的火车上,一位上年纪的美国太太同一对年轻夫妇攀谈,这位太太携带着一只装在笼内的金丝雀,是买给她女儿的礼物。
她告诉这对夫妇她拆散了女儿同一位瑞士青年的姻缘,因为她认为外国人做不了美国姑娘的好丈夫,囚在笼内的金丝雀象征着她对女儿的控制。
这几篇小说表达了海明威对女性权威的排斥,男性自尊受到女性侵犯时心中的隐痛在这里清晰可辨。
在美国文学中,逃避女性权威的幻想是一个古已有之的话题,为了逃避凶悍的老婆,瑞普・凡・温克尔走进了山林。
哈克贝利・费恩也为了躲避沃森小姐的训斥而溜到了密西西比河上。
而在海明威作品中,这一主题的反复出现反映了作者极端自大的男性心理。
海明威对在两性关系中处于劣势的女性往往能表现出真诚的怜悯和同情,而当女性表现得比男性强悍,威胁和动摇了男性权威和统治地位时,这种怜悯和同情立刻转化成敌意和愤慨。
通过对这些短篇小说的分析可以看出,海明威在叙述故事时使用了两种视角。
他经常以男性视角审视男女之间的情感问题,对自己的同性在两性关系中表现出的自私困惑、逃避责任的心理给与充分的理解和宽容。
但他有时也能从女性视角出发,用满怀同情的眼光真诚地注视被男性冷漠忽视的女性,将她们内心的哀怨苦涩表现得委婉动人。
但不论是在何种视角下,他笔下的男性和女性从没有处于一种平等的状态中。
女性要么温顺谦卑,唯唯诺诺,像个听话的小猫咪;要么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全没有女性的温柔。
这种视角实际上暴露了海明威在创作中一直为男性沙文主义观点所左右,即使在他对女性表露出真诚的同情与理解时,他也是怀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强者对弱者的姿态。
海明威创作的众多硬汉子形象深入人心,但他对女性的内心情感显然不能感同身受,因而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未免单调。
这也正是海明威这样一个大作家给世人留下的一个遗憾。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人文系)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