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外协过程控制程序、流程图

工序外协过程控制程序、流程图
工序外协过程控制程序、流程图

工序外协过程流程图

工序外协过程控制程序

1.目的

对工序外协过程进行控制,确保外包过程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适应范围

本程序适应于需要外包进行的氮化、氧化、调质、淬火、镀锌(铬)、冲压等零件的加工控制。

3.职责

3.1制造部负责自制零部件需工序外协项目的提出、协调、过程管理和供方管理。

3.2 相关生产车间负责外委零件的提供和数量控制。

3.3 质量部各车间检验员负责外委件出厂和入厂的质量检验和试验。

4.活动程序和要求

4.1 自制零部件由于特殊原因或不具备生产条件需要工序外协时,由制造部填写QR7.4-06《工序外协申请表》,经技术部签署意见后报生产总经理审批(重大工序外协由制造部填写《供方推荐表》,会同技术部、质量部对外协单位进行评审),一式三份,制造部自存一份,送有关车间、质量部各一份。

4.2 生产车间按生产计划将自检合格的产品交检验员检验合格后,填写《自制半成品出库单》一式三份,检验员签字后自存一份,转制造部二份,制造部依据《自制半成品出库单》办理出门

手续,并将一联《自制半成品出库单》交与外协厂家,作为加工完成后入库(交验)的凭证。

4.3 外委加工完成后,外协厂(或制造部)将加工件与《自制半成品出库单》一起交原零件所在车间并通知检验员进行检验,如检验合格,由车间填写《入库单》,检验员签字后转制造部,由制造部办理相应入库手续。《入库单》一式四联,车间自存一联,其余三联交制造部,制造部自存一联,分发加工单位、财务部各一联。

4.4 在过程活动中,发生的不合格品或与原提供数量不符等,均由责任方承担,由检验员开具《不合格品计算通知单》,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本程序由质量部负责解释。

附流程图

编制:李友谊审核:批准:

质量控制流程图

3.1.1 现场质量控制流程图 施工准备 项工程施工计划施工方案 工程质量控制指标 检验频率及方法 材料、机械、劳动力、现 场管理人员准备 分项开工报告 批准 分项开工批复单 每道工序施工 施工测量放线 报告 检验试验报告设计施工复核 不批准 分析原因,及时修复改正或返工 材料检查工艺流程检查测量检测试验检测质检工程师检查 自检结果 工序交接报告 不合格 抽样检查资料检查试验抽测测量检测工序检验记录检查 交工报告 不合格 合格 交工证书 现场质量控制流程图

3.1.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流程图 指挥长 生产副指挥长 质量安全 总工程师 材 料 厂 科 程 工 安全质量 试 验 室 指挥部质管 工程师 质量安全 委员会办 指挥部质管 工程师 工 程 队 队 程 工 程 队 工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流程图

3.1.3 质量检验总流程图 原材料取样 不 合 标准试验格 试验结果评定、是否合格 试验报告 实施控制检验 成品抽样检验 试验结果评定、是否合格 合格不合格 作业结论分析原因 结束提出处理意见 质量检验总流程图

3.1.4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流程图 承包单位填写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单》 方法: 承包单位另选不合格 监理工程师审核 合 格 1.审核证明资料 2.到厂家考察 3.进场材料检验 4.进行验证复试承包单位使用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流程图

3.1.5 技术质量主要工作流程图 图纸会审 参加设计交底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师审批 工程物料确认 进场验收 技术复核 分部工程验收 技术交底工程定位交接 甲方、监理确认工程师确认 隐蔽验收质量验收 资料审核 甲方、乙方、设计联合验收 交付使用送交资料和竣工图 回访维修 技术质量主要工作流程图

采购控制程序及流程图

采购控制程序及流程图 采购控制管理程序 2010-**-**发布 2010-**-**实施 文件修改履历表

1目的 对公司的采购过程实施控制,以保证所采购的物资符合生产和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供应商开发、评选管理及物品采购过程的控制。 3术语 3.1物资-- 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生产设备、辅料备件、外包服务等。 3.2外协—分为供料外协(我公司出材料、图纸等)、包料外协(我公司只出图纸)。 4职责 4.1总经理批准《供方资格标准》、《合格供应商清单》。 4.2主管领导批准《月采购计划》、《请购单》、《采购订单》等。 4.3采购部门组织评价供方,制定采购合同、采购计划,并实施所需物资的采购及监督物资的入 库情况,建立供方档案。 4.4质量部门参与供方的质量体系评价,负责采购物资的检验和验证。 4.5技术部负责供方技术能力的评价,并组织制定《采购产品重要性分类表》及有关验证要求。 4.6仓储组负责物资的验收、清点等工作。 4.7财务部门负责对账及付款等事项。 5工作程序 5.1采购过程的策划 5.1.1采购部门根据其他各部门的物资需求作采购前期策划,筹备为该过程完成所需要的资料 或资源。 5.1.2采购部门在相关技术标准的引导下,根据采购物资对最终作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及对供方 控制的方式方法等,制定《供方资格标准》。 5.1.3在有关部门(如技术部门、质量部门等)的配合下,主导供应商开发,并给予评价。相 关具体程序见《供应商管理规定》。 5.2物资的信息与供应商的选择 5.2.1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意见,确定采购形式的说明,如外购、供料外协、包料外协等;外 协加工按《外协加工管理办法》操作。 5.2.2采购物资分类技术部门负责制定《采购产品重要性分类表》,根据其对随后的实现过

外协加工流程图修订稿

外协加工流程图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外发加工流程说明 一、目的 确保对外发加工过程有效控制,保证外发产品质量,满足生产需要。 二、范围 适应于本公司所有外发加工之产品。 三、权责 市场部:负责外发加工产品的发出和收回,供应商付款申请。 质量部:负责塑胶外发加工产品出入厂的检验。 工模部:负责机械外发加工产品出入厂的检验。 财务部:负责外发费用的结算。 四、作业内容 1、流程图(见外发流程图) 2、生产主管依生产排期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安排有关材料和配件外 发加工方式和数量,并填写一式二份的外发加工《外发加工 单》,由主管副总签字后,一份交外发厂商,一份交市场部。 3、《外发加工单》需准确注明外发加工产品的型号、数量、件数, 加工方式、日期及交期,如有必要需实际称重,《外发加工单》由生产主管和外发厂收货人共同签字作实。

4、制造部负责外发加工物料技术沟通,交期和数量的跟进,若需修 改应及时传给加工商,同时要求加工商确认回传或电话确认并作好记录,并通知市场部,加工方在生产过程中若出现异常应及时书面通知本公司,以便及时处理,准时交货。并协商好处理意 见,报市场部。 5、外发加工产品收后应首先由制造部QC或质量负责人检验加工产 品的数量和质量,然后由仓管员对照生产主管开出的《外发加工单》及外发厂开具的《送货单》实际清点收回产品的数量、件数、重量,然后依实际收货开具外发加工《入库单》,《入库单》一式三份,一份交外发加工商,一份自存,一份交市场部。 由市场部核实,总经理签字后交财务部。仓管员在清点过程中若发现收回产品与加工厂开具的《送货单》在数量、重量上不符,应立即要求加工商说明原因,并上报市场部,由市场部与供应商协商处理。 7、财务人员在收到生产部开出的《送货单》,外发厂商开具的 《送货单》以及由仓管员开具的外发加工产品《入库单》后立即核对三者在数量,重量是否一致,加工单价是否与协议一致。 8、外发加工所有产品需与外发加工单一并交库房验收,外发加工 单、入库单、供方发货单,缺一不挂帐。 9、月末由财务负责与外发厂商对帐,然后入帐,月结之前由采购负 责索要发票,填写请款单,财务人员在审核请款单后交总经理批准,然后付款。

外协加工管理办法及作业流程图

外协加工管理 一、决定原则 以不涉及公司特殊技术或业务机密,视下列情形进行办理, 1、厂内现有设备或产能不足者: 2、魏他厂加工较为有利者: 3、厂内不能自制者? 二、厂商选定要点 1、具备制造本公司产品相关技术设备、人员及其设施,足可保持质量水平者; 2、可配台本公司经营方针与目标者; 3、具备法定登记之厂商且可长期合作者= 三、适弔范围 1、组件类; 2、表面处理类 1、由生产都、资材部提洪相关厂商资料,主资材部、品质都会同进行供方评价,合格者经报副总荽 ■ 匹级以上人员批准后,凭以办理: 2、依供方评价及管理程序,定期进行复核评估英加工能力,內容如有变更,得随即修正,以便作歹外协托外加工办理之依据。 五、委外条件议定 1、加工品项日“敖虽、加工工序; 2、价格; 3、委托加工期限: 4、委外品收发交运方式: 5、质量验收基准: 6、结歎方式 八、夕卜协、发料、收料、生产管制依《外协加工管理办法》依宇办理之.

外协加工管理 一、决定原则 以不涉及公司特殊技术或业务机密,视下列情形进行办遅: 1、厂内现有设备或产能不足者: 2、委托他厂加工较为有利者: 3、厂内不能自制者。 二、厂商选定要点 1、具备制造本公可产品相关技术设备、人员及其设施,足可保持质量水平者; 2、可配合本公司经营方针与目标者; 3、具各法定登记之厂商且可长期合作者= 三、适用范国 1、组件类: 2、表面处理类 1、由生产部、资材部提供相关厂裔资料,电资材部、品质部会同进行供方评价,合林者经报副总冬 ■ 越级以上人员批准后,凭以办理; 2、依供方评价及管理程序,定期进行复核评估其加工能力,内容如有变更,得随即修正,以便作歹外协托夕卜加工办理乙依据. 五、委外条件议定 1、加工品项目、数呈、加工工序; 2、价格: 3、委托加工期限; 4、委外吕收发交运方式; 5、质量验收基准; 6、缈方式 八、夕卜协、发料=收料、生产管制依紗卜协加工管理办法》依'宇办理之U

外协加工管理控制程序

外协加工管理控制程序 (IATF16949-2016) 1、目的 规范对外协加工产品或组件的管理,确保其满足本公司的冠军品质、准确及时交货和成本最优经营等管理目标。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部分工序(如外发丝印等)、组件(如PCBA等)以及整机的外发加工制造。 3、职责 3.1生产技术部:负责对外协厂的工艺水平、技术能力的评估及外协产品加工成本的预估,同时负责提供外协加工生产所需工艺、技术资料,对加工工艺进行监督并提供技术支持。 3.2质量管理本部:负责对外协厂的品质保证体系、品质控制能力的评估以及年度审核,同时负责提供外协加工生产所需要的质量检验标准、检验样机等,并监督各机型导入外协加工生产的质量状况,检验加工厂供应的组件物料,同时通报传递变更信息。 3.3供应链部:负责对外协加工厂交付供应能力和物料管理水平的评估,并根据生产需求统筹安排外协生产,外协厂资质评审,价格谈判与审核。如:加工签订合同、确认价格、订单审批、付款申请审批、及其他商务问题的处理下达外协加工“制造命令单”、拟制生产回料计划,跟进生产进度,同时协调处理生产

异常问题。 3.4研发本部:负责对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硬件、软件、结构类技术问题的分析、指导与解决及样板确认。 3.5财务部:负责对外协加工订单的审核,外协加工相关费用的审核与付款工作。 4、定义 外协加工:由本公司采购物料,将部分工序、部分组件通过订单合同形式发往协作方,协作方再利用其自有设备、人员、场地等进行加工制造,为本公司提供部分组件的加工方式。 5、工作程序 5.1确定外协加工计划。 供应链部根据阶段的《销售滚动计划》和《八周生产滚动计划》,组织生产管理部、生产技术部对制造自身产能、设备和技术条件进行评估,确定外协加工的需求,提交公司COO审批。 5.2选择外协加工厂。 5.2.1供应链物料开发课负责收集外协加工厂的相关信息,初步选定外协加工合作对象,并组织供应链部、质量管理本部和生产技术部相关人员对加工厂进行评价、审核,并形成评估报告。 5.2.2质量管理本部对外协加工厂的质量保证体系、品质控制能力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报告提交供应链部备案。

外协加工流程图

外发加工流程说明 一、目的 确保对外发加工过程有效控制,保证外发产品质量,满足生产需要。 二、范围 适应于本公司所有外发加工之产品。 三、权责 市场部:负责外发加工产品的发出和收回,供应商付款申请。 质量部:负责塑胶外发加工产品出入厂的检验。 工模部:负责机械外发加工产品出入厂的检验。 财务部:负责外发费用的结算。 四、作业内容 1、流程图(见外发流程图) 2、生产主管依生产排期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安排有关材料和配件外 发加工方式和数量,并填写一式二份的外发加工《外发加工单》,由主管副总签字后,一份交外发厂商,一份交市场部。 3、《外发加工单》需准确注明外发加工产品的型号、数量、件数,加 工方式、日期及交期,如有必要需实际称重,《外发加工单》由生产主管和外发厂收货人共同签字作实。 4、制造部负责外发加工物料技术沟通,交期和数量的跟进,若需修 改应及时传给加工商,同时要求加工商确认回传或电话确认并作好记录,并通知市场部,加工方在生产过程中若出现异常应及时

书面通知本公司,以便及时处理,准时交货。并协商好处理意见,报市场部。 5、外发加工产品收后应首先由制造部QC或质量负责人检验加工产品 的数量和质量,然后由仓管员对照生产主管开出的《外发加工单》及外发厂开具的《送货单》实际清点收回产品的数量、件数、重量,然后依实际收货开具外发加工《入库单》,《入库单》一式三份,一份交外发加工商,一份自存,一份交市场部。由市场部核实,总经理签字后交财务部。仓管员在清点过程中若发现收回产品与加工厂开具的《送货单》在数量、重量上不符,应立即要求加工商说明原因,并上报市场部,由市场部与供应商协商处理。 7、财务人员在收到生产部开出的《送货单》,外发厂商开具的《送 货单》以及由仓管员开具的外发加工产品《入库单》后立即核对三者在数量,重量是否一致,加工单价是否与协议一致。 8、外发加工所有产品需与外发加工单一并交库房验收,外发加工单、 入库单、供方发货单,缺一不挂帐。 9、月末由财务负责与外发厂商对帐,然后入帐,月结之前由采购负 责索要发票,填写请款单,财务人员在审核请款单后交总经理批准,然后付款。 附:1、外发加工流程图

工序外协过程控制程序、流程图

工序外协过程流程图

工序外协过程控制程序 1.目的 对工序外协过程进行控制,确保外包过程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2.适应范围 本程序适应于需要外包进行的氮化、氧化、调质、淬火、镀锌(铬)、冲压等零件的加工控制。 3.职责 3.1制造部负责自制零部件需工序外协项目的提出、协调、过程管理和供方管理。 3.2 相关生产车间负责外委零件的提供和数量控制。 3.3 质量部各车间检验员负责外委件出厂和入厂的质量检验和试验。 4.活动程序和要求 4.1 自制零部件由于特殊原因或不具备生产条件需要工序外协时,由制造部填写QR7.4-06《工序外协申请表》,经技术部签署意见后报生产总经理审批(重大工序外协由制造部填写《供方推荐表》,会同技术部、质量部对外协单位进行评审),一式三份,制造部自存一份,送有关车间、质量部各一份。 4.2 生产车间按生产计划将自检合格的产品交检验员检验合格后,填写《自制半成品出库单》一式三份,检验员签字后自存一份,转制造部二份,制造部依据《自制半成品出库单》办理出门

手续,并将一联《自制半成品出库单》交与外协厂家,作为加工完成后入库(交验)的凭证。 4.3 外委加工完成后,外协厂(或制造部)将加工件与《自制半成品出库单》一起交原零件所在车间并通知检验员进行检验,如检验合格,由车间填写《入库单》,检验员签字后转制造部,由制造部办理相应入库手续。《入库单》一式四联,车间自存一联,其余三联交制造部,制造部自存一联,分发加工单位、财务部各一联。 4.4 在过程活动中,发生的不合格品或与原提供数量不符等,均由责任方承担,由检验员开具《不合格品计算通知单》,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本程序由质量部负责解释。 附流程图 编制:李友谊审核:批准:

外协加工管理程序

外协加工管理程序 1.目的 选择合格的供应商负责公司的外协产品的加工,并对外协加工厂作业进行管理,确保采购的零件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组成公司产品的外协加工零件的采购管理。 3.定义 外协加工件:指公司生产技术能力不足,或其他原因,委托供应商专门为公司加工零件或提供某些加工工序的服务。这些加]:的零件或工序服务是依照下列条件进行的: ①公司提供设计的零件图样和技术规范或生产模具和生产工装。 ②供应商根据公司的设计构想,自行设计零件图样和模具工装,并经公司设计部门 确认。 4.权责 4.1 物控部 负责对外协加工件的管理。 4.2 设计开发部和电气事业部 负责提供图样及相关技术要求和质量保证条件等。 4.3 质量部 负责对外协加工零件进行人厂质量检验。 5.流程图 如附图。 6.工作程序 6.1 采购计划的制定 6.1.1 物料控制部计划组在根据《销售月计划》制定《生产月计划》后,需根据《零件清单》计算所需的各类零件的数量。 6.1.2 计划组根据《淡旺季安全库存量表》的要求,核对仓库的《月盘点表》,确定物料的品种、规格和数量等到方面的实际缺口,编制出当月《外协加工月计划》。 6.1.3 《外协加工计划》在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交采购组和财务部。采购组依《外协加工计划》进行采购作业。财务部根据《生产月计划》和《外协加工计划》安排采购所需的资金。 6.2选择供应商 6.2.1 供应商的选择需从批准的《合格供应商名单》中选取,在选择需优先考虑供应商的生产加工能力包括技术水平、设备精度、质量保证体系和生产效率等。 6.2.2 在选择新的供应商时需按《供应商管理程序》进行供应商基本资料登记,现场评审和样件确认。 6.3 询价和比价 6.3.1 外协加工管理人员需填写《询价单》,原则上同一询价单应传真发给两到三个供应商进行询价。 6.3.2 采购人员应根据过去采购的情况、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尺寸精度、加工难度、市场变化情况以及公司成本预算等情况,确定采购目标价格。 6.3.3 在得到供应商的报价信息后,采购人员需对供应商的报价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便选择条件最优惠的供应商。 6.3.4 在供应商的报价条件不能不满足要求时,采购人员应与供应商进行磋商,必要时组织设计和质量部门参加磋商,以便双方最终在全部条款上达成一致。

委外加工管理流程及细则

国茂减速机集团有限公司 外协加工管理流程 1.0 目的 为了满足生产需要、规范外协加工流程、降低外协加工成本、提高外协加工效率,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特制订本流程。 2.0 范围 2.0.1 用于本公司加工能力不足时或生产能力和生产周期负荷已达饱和时; 2.0.2 用于特殊零件无法购得现货,也无法自制时; 2.0.3 外协单位有专门性的技术,利用外协质量有保证且价格合理。 3.0 程序(具体见外协加工操作细则) 3.1 委外加工过程中一切物流及外协由采购部统一处理,各制造部不直接对外。 3.2 委外申请的提出 3.2.1 公司不具备加工能力的工序, 由各制造部提出申请,由采购部直接制定委外计划(发外申请部门可协助联系外协单位)。 3.2.2 公司具有生产能力,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不能实现生产计划,需要委外加工时,由发外申请部门提出申请,交生产总监审批后由采购部最终确定并制定委外计划。 3.2.3 公司具有生产能力,但由毛坯供应商加工的工序,转入正常的外协流程. 3.3 委外计划的制定及批准 发外申请部门制定委外申请(图号\技术要求\完工日期等)并由发外申请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3.4 确定外协单位及生产能力 3.4.1 已有合格外协单位由采购部确定其生产能力并将信息反馈给财务总监; 3.4.2 已有待考察外协单位或新外协单位由采购部和质检部共同确认,并将信息反馈。 3.5 委外合同签订 3.5.1 委外工件加工价格及加工条款由采购部与外协单位协商制定(相关技术和质量条款由技术部和质检部提供,委外价格由发外申请部门提供价格核算建议)。 3.5.2 公司审核小组负责对委外合同条款的审核;

质量管理流程图

质量管理流程图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主题:第三部分项目控制管理????????????????????????[]?[]??????? 第三部分项目控制管理 7 项目进度控制 一般规定 项目进度控制应以实现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为最终目标。 项目进度控制目标应按合同规定的承包内容将各项工作逐月进行分解和安排。 项目进度控制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控制体系,项目控制负责人是项目进度控制的责任人,项目控制工程师是执行者。 项目控制部门应按下列程序进行项目进度控制: 1 根据合同确定的开工日期、总工期和竣工日期确定进度目标,明确计划开工日期、计划总工期和计划竣工日期,并确定项目分期分批的开工、竣工日期。 2编制设计、采购、施工和开车分项工作进度计划。分项进度计划应根据项目各要素活动间的工作逻辑关系确定每项活动的起止时间,并充分考虑人力资源、物资供应、现金流量和雇主的批准等其他保证性因素后综合确定。 3 根据合同规定,向雇主或雇主工程师提出现场施工开工申请报告,并按下达的开工令指定的日期开工。 4实施项目进度计划。当出现不必要的提前或延误等进度偏差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分析并决定是否调整,并应不断预测未来进度状况。 5 全部任务完成后应进行进度控制总结并编写进度控制报告 进度计划的编制 进度计划应根据项目管理的需要采取分级方式进行编制,项目经理部负责编制指导性总进度计划,分包商或供货商编制实施分步进度计划。项目总进度计划应由承包商职能部门审核后报雇主批准,项目分步进度计划由项目经理部进行审批和控制检查,报承包商职能部门和雇主备案。 总进度计划的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流程图

101 节 施工准备阶段流程图
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预算的编制

N

编制物资需要计划


相关规范的收集
施 工 准 备 阶 段
项 目 部 组 成
图 纸 审 核










编写分部、分项施工方案 其它
配备施工操作人员 配备设备、机具 物资、材料的准备 工程定位的测量 现场的三通一平 临时设施的准备
编 写 开 工 申 请 报 告



Y理











方 检
Y理 签








工 程 正 式 开 工
N
其它

监理内业工作 监理外业工作
102 节 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监理工作内容
监理技术准备 审批承包人工程计划
熟悉招标文件
编制监理规划
编制监理实施细则
审查施工设计图
建立监理质保、安保体系
监理图表上墙
审批施工组织设计
审批工程进度计划
审查承包人资源(工、料 机、资金需求)流动计划
审批承包人质量、 安全生产保证体 系 审批承包人提交的施工图
检查承包人保险及担 保、支付动员预付款
检查承包人图 表上墙工作
验收承包人施工定线 (导线网、水准网)
验收承包人测定地面线
检查承包人的临建工程实施
检查承包人的进场材料
验证并审批承包人的标准试验
检查承包人进场的标准试验
检查承包人占用工程用地
检查业主提供的施工条件
岗前培训


第 一 次 工 地
发 布 开 工 令
工 程 开 工



品质控制流程图(QC七大手法)

品质控制流程图(QC七大手法)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品质控制流程图外观:一般用目视、手感、对比样品进行验证; b>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验证; c>特性:如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特性,一般用检测仪器和特定方法来验证。p1EanqFDPw ②进料检验方法:a 全检, b抽检 ③检验结果的处理: a>接收。 b>拒收<即退货)。 c>让步接收。

d>全检<挑出不合格品退货) e>返工后重检DXDiTa9E3d ④依据的标准:《原材料、外购件技术标准》、《进货检验和实验控制程序》、《理化检验规程》等等。 2、生产过程检验首件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 b>过程控制与抽检、巡检相结合; c>多道工序集中检验; d>逐道工序进行检验; e>产品完成后检验; f>抽样与全检相结合;RTCrpUDGiT ②过程品质控制首件检验; b>材料核对; c>巡检:保证合适的巡检时间和频率,严格按检验标准或作业指导书检验。包括对产品质量、工艺规程、机器运行参数、物料摆放、标识、环境等的检验。 d>检验记录,应如实填写。5PCzVD7Hx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