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合集下载

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实施方案

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实施方案

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实施方案一、引言教育惩戒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规范学生行为、纠正错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为了确保教育惩戒工作的有效进行,制定本方案,以明确小学教育惩戒的原则、范围、方式和程序。

二、原则1.爱和尊重学生的个性是教育惩戒的基本原则,教师应确保惩戒措施对学生的尊严不造成侮辱和伤害。

2.良好的沟通和有效的教育是教育惩戒的核心,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引导其改正。

3.教育惩戒应符合教育目标,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不仅仅是一种惩罚手段。

4.惩戒应公正、公平,教师应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判断和处理,不偏袒个别学生。

三、范围1.违反学校纪律,如迟到、旷课、不按时上下课等;2.缺乏礼貌,如粗鲁对待他人、不尊重老师等;3.扰乱课堂秩序,如大声喧哗、做小动作等;4.不遵守校规校纪,如穿着不整洁、不理发等;5.损坏学校财物,如损坏书籍、墙壁等;6.欺凌和虐待他人,如打架、恶作剧等。

四、惩戒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教育惩戒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提醒和警示:针对学生不恰当的行为,教师可以采取口头提醒和书面警示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并要求其改正。

2.忏悔和道歉:对于轻微的过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认识错误,自觉进行反思,并向受害人道歉。

3.处罚和惩戒:对于严重的不良行为,教师可以采取适当的处罚和惩戒措施,如批评教育、限制活动等,旨在让学生深刻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4.辅导和矫治: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辅导和矫治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重建正确的行为模式。

五、程序在实施教育惩戒时,教师需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发现问题:教师在发现学生不良行为时,及时记录下来,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

2.了解情况:教师应与当事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行为的原因和动机,并与其交流,帮助其认识错误。

3.制定处罚和惩戒方案: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严重程度和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罚和惩戒方案,确保惩戒措施公正、合理。

班主任惩戒教育案例分析(3篇)

班主任惩戒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中学七年级某班,班上学生纪律涣散,学习氛围不浓,学生之间存在抄袭、打架等不良现象。

为了改善班级状况,班主任决定对班级进行惩戒教育。

二、案例分析1. 惩戒教育原则(1)尊重学生原则。

在实施惩戒教育时,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成长,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2)适度原则。

惩戒教育要适度,既要达到教育目的,又要避免过度惩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3)公平公正原则。

对学生的惩戒要公平公正,避免偏袒,使全体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

2. 惩戒教育实施过程(1)制定惩戒措施。

班主任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惩戒措施:①对抄袭、打架等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并进行适当的惩罚;②对学习不认真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高学习兴趣;③加强班级纪律管理,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处罚;④开展班级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2)实施惩戒措施①批评教育。

对抄袭、打架等不良行为的学生,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承诺改正。

②个别辅导。

对学习不认真的学生,班主任进行个别辅导,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

③纪律管理。

加强班级纪律管理,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处罚,如罚站、罚写检讨等。

④班级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增强班级凝聚力。

3. 惩戒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惩戒教育,班级状况有了明显改善:(1)学生纪律意识增强,抄袭、打架等不良现象减少;(2)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有所提升;(3)班级凝聚力增强,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三、启示1. 惩戒教育要遵循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避免过度惩罚。

2. 惩戒教育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惩戒措施。

3. 惩戒教育要注重效果,关注学生的成长。

4. 惩戒教育要与关爱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之,班主任在实施惩戒教育时,要充分发挥惩戒的作用,同时关注学生的成长,使学生在惩戒中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第2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

中学教育惩戒实施细则

中学教育惩戒实施细则

中学教育惩戒实施细则引言概述:中学教育惩戒实施细则是为了规范中学教育中的惩戒行为,保障学生的权益和教育的公平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中学教育惩戒的实施细则。

一、惩戒的目的和原则1.1 明确目的:中学教育惩戒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的行为,纠正错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1.2 公正原则:惩戒行为应公正、公平,不得歧视或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

1.3 适度原则:惩戒行为应适度,不能过度惩罚学生,应根据学生的错误程度和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惩戒的方式和方法2.1 言语警告:教师应通过言辞明确告诉学生他们的错误,并提醒他们改正行为。

2.2 处罚措施:对于严重违纪行为,可以采取适当的处罚措施,如罚站、停课等,但应注意措施的合理性和适度性。

2.3 心理辅导:对于一些行为问题背后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教师应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惩戒的程序和流程3.1 证据收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惩戒之前,应收集足够的证据来支持惩戒的必要性。

3.2 惩戒决定: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惩戒决策机构,由多个教师共同决定是否对学生进行惩戒,并确定具体的惩戒方式和措施。

3.3 惩戒通知:学校应及时通知学生及其家长关于惩戒的决定,并说明理由和惩戒的期限。

四、惩戒的监督和评估4.1 监督机制: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惩戒监督机制,确保惩戒行为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4.2 教师培训: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惩戒相关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惩戒意识和技能。

4.3 学生参与:学校应鼓励学生参与惩戒制度的建设和监督,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参与感。

五、惩戒的效果和改进5.1 效果评估:学校应定期评估惩戒的效果,了解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惩戒措施。

5.2 家校合作:学校和家长应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问题,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5.3 教育引导:学校应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减少惩戒的发生。

结论:中学教育惩戒实施细则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学生权益和教育公平性具有重要意义。

中学教育惩戒实施细则

中学教育惩戒实施细则

中学教育惩戒实施细则标题:中学教育惩戒实施细则引言概述:中学教育惩戒是管理学生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惩戒的实施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教育规范,避免过度惩罚和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制定中学教育惩戒实施细则是非常必要的。

一、明确惩戒的目的和原则1.1 确定惩戒的目的:惩戒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律和规范行为,维护校园秩序,保障教育教学正常进行。

1.2 遵循原则:惩戒必须合法、合理、公正,不能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能造成身心伤害。

1.3 强调教育性质:惩戒应该具有教育性质,要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改正行为,不仅是惩罚,更要是教育。

二、规范惩戒的方式和方法2.1明确惩戒方式:惩戒方式包括口头警告、书面批评、体罚等,但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

2.2限制体罚:体罚是一种不良的惩戒方式,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替代,如禁闭、劳动等。

2.3灵活运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犯错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惩戒方法,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

三、明确惩戒的对象和范围3.1 定义惩戒对象:惩戒对象是学校内的学生,包括在校学生和寄宿生,不包括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

3.2 确定惩戒范围:惩戒范围包括学生在校内和校外的行为,但对于校外行为的惩戒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和程序。

3.3 区分严重和轻微违规:对于不同程度的违规行为,要有不同的惩戒措施,严重违规行为要及时处理,轻微违规可以采取温和的惩戒方式。

四、建立惩戒的程序和机制4.1明确惩戒程序:建立惩戒的程序和流程,包括违规行为的记录、通报、审查和决定等环节,确保惩戒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4.2设立惩戒机构: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惩戒机构或委员会,负责处理学生的违规行为,保障惩戒的规范性和及时性。

4.3加强监督和评估:对于惩戒工作要进行定期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确保惩戒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五、加强师生沟通和教育引导5.1建立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减少学生违规行为的发生。

学生教育惩戒管理制度

学生教育惩戒管理制度

学生教育惩戒管理制度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教育惩戒管理制度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规范和管理,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长。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探讨学生教育惩戒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原则、具体实施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等。

1. 学生教育惩戒管理制度的必要性教育惩戒制度对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教育惩戒制度能够规范学生行为,引导学生明确社会规范,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同时,教育惩戒处罚的存在也能够给予学生适当的压力,促使其更加努力地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2. 学生教育惩戒管理制度的原则学生教育惩戒管理制度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公正性原则:学生教育惩戒管理制度的实施应公正、公正、公正!不偏袒、不歧视任何学生,真正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

(2) 个案原则:对于每一个学生,都应当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惩戒措施。

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针对性开展教育。

(3) 先进性原则:学生教育惩戒管理制度应与时俱进,不断吸收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不断完善。

3. 学生教育惩戒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学生教育惩戒管理制度的实施离不开以下几点:(1)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配合:家庭和学校应形成合力,共同对学生进行规范和教育。

父母应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系,了解学生的表现,及时介入并给予正确引导。

(2)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学生教育惩戒管理制度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定期的学生综合评价、评语等。

通过评价的方式,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进行积极的行为改变。

(3) 惩戒与奖励相结合:惩戒与奖励应当同时存在,并相互补充。

对于学生的优秀表现应当进行及时的表扬和奖励,对于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应当适时进行批评和惩戒。

通过奖励和惩戒,使学生懂得优秀的行为是被肯定和鼓励的,不良行为会得到相应的处罚。

4. 学生教育惩戒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学生教育惩戒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 统一度不足: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对于教育惩戒的理解和执行方式存在差异。

教育惩戒相关知识点总结

教育惩戒相关知识点总结

教育惩戒相关知识点总结一、教育惩戒的原则1. 尊重学生的人格教育惩戒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而不是羞辱或伤害学生。

教育者在进行惩戒时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对学生进行侮辱、侵犯或伤害。

2. 适度与平等教育惩戒应当适度,不宜过重或过轻。

对于不同的学生,需要有所区别,因材施教。

同时,不得对学生进行歧视或偏袒,惩戒应当平等公正。

3. 教育为重教育惩戒的目的在于教育,而不是惩罚。

教育者在进行惩戒时应当明确目的,注重教育效果,而非简单的惩罚行为。

4. 合法合理教育惩戒应当合法合理,符合相关教育法规和政策,不得违背学校纪律和学生权益。

二、教育惩戒的方式1. 语言警告教育者可以通过言辞警告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惩戒,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防止犯错误。

2. 批评和批评训诫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教育者可以进行批评和训诫,指出错误所在,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3. 体罚体罚是一种传统的惩戒方式,但是在现代教育中已经逐渐被淘汰。

体罚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伤害,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不宜采用体罚作为惩戒方式。

4. 认错道歉对于一些轻微的过错,教育者可以要求学生认错并道歉,表达悔过之意,以此来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

5. 社会实践教育对于一些严重的错误行为,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惩戒,让学生亲身体会严重错误所带来的后果,从而改变学生的行为。

三、教育惩戒的注意事项1. 不得侮辱学生在进行惩戒时,教育者不得对学生进行侮辱或伤害,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2. 适度为重教育惩戒应当适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发展阶段,不能过重或过轻。

3. 遵循程序在进行学校惩戒时,教育者需要遵循相关的程序和规定,不能随意采取惩戒行为。

4. 与家长沟通对于一些严重的错误行为,教育者需要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协商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5. 注重教育效果教育惩戒的目的在于教育,要注重教育效果,不能简单地进行惩罚行为。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而教育惩戒作为一种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改正缺点的方式,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校对教育惩戒的管理制度

学校对教育惩戒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学校教育惩戒行为,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教育惩戒的原则1. 教育性原则:教育惩戒应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行为教育。

2. 公平公正原则:教育惩戒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学生的教育惩戒行为应与学生的错误程度和改正态度相适应。

3. 合法适度原则:教育惩戒应合法、适度,不得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

4. 家校共育原则: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惩戒工作。

三、教育惩戒的范围1. 学生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如迟到、早退、旷课、打架斗殴、损坏公物等。

2. 学生违反社会公德、道德规范的行为,如吸烟、饮酒、赌博、盗窃等。

3.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不良行为,如抄袭、作弊、欺骗等。

四、教育惩戒的方式1. 警告:对轻微违纪的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警告,提醒其改正。

2. 记过:对严重违纪的学生给予书面记过,并在一定期限内给予改正机会。

3. 纪律处分:对屡教不改或情节严重的学生,可给予留校察看、勒令退学等纪律处分。

4. 其他方式:根据学生违纪行为的性质和程度,可采取其他教育惩戒方式,如批评教育、心理辅导、家庭访问等。

五、教育惩戒的程序1. 调查核实:教师发现学生违纪行为后,应及时进行调查核实,了解事实真相。

2. 告知学生:教师应将调查结果告知学生,并给予其陈述和申辩的机会。

3. 处理决定:学校根据学生违纪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4. 实施惩戒:教师应按照学校处理决定,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

5. 跟踪管理:学校应跟踪学生教育惩戒的实施情况,确保学生改正错误。

六、教育惩戒的监督1. 学校设立教育惩戒监督小组,负责对教育惩戒工作进行监督。

2. 学生、家长、社会团体等可以向学校提出对教育惩戒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 学校应定期对教育惩戒工作进行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中学教育惩戒实施细则

中学教育惩戒实施细则

中学教育惩戒实施细则一、引言中学教育惩戒实施细则旨在规范中学教育中的惩戒行为,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良好秩序。

本细则将明确定义教育惩戒的概念、原则和范围,并提供具体的惩戒方式和程序。

二、教育惩戒的概念教育惩戒是指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对学生的不当行为进行纠正和教育,以促进学生的自律和规范行为。

教育惩戒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合理和人道的原则,不得侵犯学生的人权和尊严。

三、教育惩戒的原则1. 公平原则:教育惩戒应当公平对待所有学生,不得歧视或者偏袒任何学生。

2. 公正原则:教育惩戒应当基于客观事实和证据,不得凭主观臆断或者个人偏见。

3. 合理原则:教育惩戒应当符合学校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过度严厉或者不当轻微。

4. 人道原则:教育惩戒应当以教育为主导,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自尊心,不得采取任何虐待或者侮辱性的手段。

四、教育惩戒的范围教育惩戒适合于中学教育中的学生不当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违反学校纪律规定的行为,如迟到、旷课、打架等;2. 不遵守教师的指导和要求的行为,如不完成作业、不听课等;3. 干扰他人学习和教学秩序的行为,如吵闹、捣乱等;4. 违反社会公德和道德规范的行为,如欺凌、偷窃等。

五、教育惩戒的方式1. 口头警告: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警告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及时纠正错误。

2. 书面批评:教师可以书面形式批评学生的不当行为,要求其认识错误并改正。

3. 留校察看:对于严重违纪的学生,学校可以决定留校察看一段时间,以期其反思和改正。

4. 罚款: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经济处罚,以警示其行为。

5. 心理辅导:对于一些行为有问题的学生,学校可以安排专业心理辅导师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

6. 社会实践: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责任。

六、教育惩戒的程序1. 事实调查:学校应当对学生的不当行为进行客观、全面的事实调查,采集证据和听取当事人的陈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惩戒教育的原则与具体方法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无批评教育,似乎对学生多加鼓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因为经不住批评的孩子是脆弱的。

对父母和老师来说,一定要在必要的时候对孩子说不,并坚持到底,这是孩子成长的人生路标。

因为孩子如果没有接受过惩罚,也就学不会承担责任。

惩罚绝不是体罚,惩罚的前提是尊重。

我一直在强调,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在提倡表扬、奖励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夸奖、表扬孩子,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表面上的,如果仅仅是害怕引发孩子的极端行为与举动,而一味地姑息孩子犯下的错误,这将会酿成大错,因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惩罚孩子的九个原则卢梭在教育名著《爱弥儿》中说:“你知道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

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他的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

结果,使你迟早有一天不能不因为无能为力而表示拒绝。

但是,由于他平素没有受过你的拒绝,突然碰了钉子,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感到痛苦。

”在孩子犯错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在尊重孩子人格、维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

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

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弄不好会伤害人。

所谓惩罚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有很多种方式。

孩子从小在一片赞扬中成长,固然对鼓励信心有好处,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过惩罚,他也会经不起挫折,不能敢于承担责任。

我一直强调:惩罚绝不是体罚,惩罚的前提是尊重。

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越是惩罚学生越要尊重学生。

惩罚的方法是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其目的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惩罚应该是让他明白,你是一个人,你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其实当一个人做了错事的时候,他内心里有一种惩罚自己的需要。

这是一种心理需求,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

1922日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前夕。

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搞到了禁用的烟花爆竹,其中一种威力特大的炮竹叫“鱼雷”。

一天下午,他到一座桥边,朝桥边的砖墙放了一个“鱼雷”。

一声巨响,引来了警察,把他带到了警局。

因违反禁令,要罚款14.5美元。

14.5美元在当时是一笔大数目。

这个孩子没办法,回家找爸爸。

爸爸问,“鱼雷”是你放的吗?孩子说是。

爸爸说,罚款我先替你交上,但这钱是我借给你的,一年后还。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4.5美元还给父亲。

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的总统,他就是里根。

这是他在回忆录中写到的一个故事,他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让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但究竟应该怎么惩罚孩子?有些“错误”是否就应该去惩罚?我的教育建议是:惩罚孩子的前提是肯定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值得父母赞扬的优点,当父母要惩罚孩子的时候,内心里首先要相信孩子还是好孩子。

同时,父母也要在惩罚时候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跟孩子说清楚,让孩子知道他在父母眼里并非一无是处。

犯错后立即惩罚。

一些父母常常说:“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你等着,等你爸回来了有你好看了!”这些话对孩子来说大多会起到两个作用:要么诚惶诚恐,只想赶快逃离家庭;要么不当一回事,把父母的话早忘了。

这样无法起到惩罚作用。

所以,当您发现孩子做错了事,赶快执行您的惩罚措施。

平日要把您对孩子的要求讲清楚。

有些父母平时很少和孩子谈要求,即使谈了也未必清楚明了,总觉得自己明白的孩子就一定明白。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理解力和成年人之间是有差距的。

所以,父母们要把自己的希望、要求、规则都对孩子讲明白,并且与孩子达成共识甚至约定。

这样,当孩子违反规则时您可以惩罚他。

惩罚之前可以先对孩子进行警告。

小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往往不如成年人,因此,父母务必慎用惩罚,在惩罚之前告诉孩子,如果再不改错就要受到惩罚。

这样就可以给孩子一个自我纠正错误的机会。

要向孩子说明惩罚的原因。

在对孩子进行批评之前先给孩子讲道理,让他明白您为什么惩罚他,这样有利于他改正错误。

如果孩子在迷迷糊糊中被惩罚,他会感到很委屈。

惩罚前后要一致,要说到做到。

如果您告诉孩子,因为他犯了错而惩罚他,不允许他去看最喜欢的电影了,您就一定要做到,说话算数,不要一时心软又改变主意,那样将使您所说的许多话都失去效力。

惩罚不要“翻箱倒柜”。

有些父母爱唠叨,孩子一旦犯了错,就忍不住把孩子过去做错的事情都拿出来数落一番,在父母没完没了的唠叨声中,孩子往往已不记得自己的哪一个错误才是需要惩罚的了。

惩罚要适度。

父母给孩子的惩罚,要因人因事而定。

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敏感,对这样的孩子,也许瞪他一眼,或者冷落他一会儿他就受不了了。

而有些孩子则比较皮实,即使父母打他的屁股他也不觉得怎样。

因此,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是个怎样的孩子,以免惩罚过度或无效。

另外,父母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惩罚孩子,如果在公共场合,或者孩子所犯错误不那么严重,就不要用过于严厉的方法对待孩子。

惩罚要对事不对人。

父母之所以要慎重使用惩罚方法,就是因为不当的惩罚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巨大的伤害。

因此,建议父母们在惩罚的时候要让孩子明白,您惩罚的只是他的错误行为,他仍然是您所喜爱的孩子,如果改正了错误,您会更喜欢他。

打孩子是愚蠢的许多有关于教育孩子的问题。

许多人以为我是教育专家,一定是一位成功的父亲。

许多朋友也羡慕地说我:你教育孩子准不成问题。

然而,实践证明,我的家庭教育也有问题,尤其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还没有深入研究儿童教育,我不是一位好父亲。

其中,我犯过的错误中最愚蠢的是打孩子。

我的女儿长得很可爱,加上性情活泼,很招人喜欢。

我自然喜欢她。

记得那一年,女儿才5岁。

有一次,妻子外出办事了,我在书房写作。

女儿在卧室玩耍,过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出来,我有些不放心,叫道:“冉冉,你干什么呢?过来。

”女儿答应着我却又磨蹭了一会,才慢慢地走到书房来。

她的黑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我,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我一看便明白了,她准有个小秘密。

我问:“你在睡觉屋干什么了?”女儿有女儿的语言,她称卧室叫睡觉屋,称书房叫看电视屋,管门厅叫吃饭屋,抓住本质特点,直截了当。

我们受她的影响也这么叫着。

可是,听了我的问话,她什么也没回答,还是用黑眼睛望着我,轻轻咬着嘴唇,用不多的心眼儿抵抗着我。

父亲的权威受到了损害,心中易燃的怒气升起来了,我放下笔,提高声音再次喝问:“说!你刚才干什么了?”见我发怒,她恐惧地哆嗦了一下,但依然没开口。

我顿时怒不可遏,三两步冲到她的面前,一把拖转了她的身子,朝着她的屁股狠拍起来。

我的手重,又下了狠劲,打得她哇哇大哭。

“说不说?不说我还打你!”我当时的面容一定很凶恶,仍挥着发麻的右手掌威胁她。

女儿毕竟胆小,抽抽噎噎地回答:“我怕说了你打我,才没敢说的。

”“你说吧,说实话爸爸不打你。

”我隐隐有些后悔:女儿不敢把真实情况告诉我,这正说明我不能得到她的充分信任。

我曾对不少父母说过:家庭教育成功的标志之一,是孩子肯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父母。

从女儿的坦白中我知道了,刚才她一直在观赏妈妈的化妆品,试穿妈妈的衣服。

固然,我不赞成孩子化妆,但对孩子爱美之心的萌动,是非常理解的。

在这种时候,适当的点拨与引导比什么都重要,而我却用巴掌教训了她。

当然,错误的教育不会像一时的乌云那样,被风儿一吹便烟消云散,踪迹全无。

相反,错误的教育则必然酿造出恶果。

平时,女儿在做游戏当中,常常会把布娃娃狠狠地摔在地上,高声训斥着:“哼,谁叫你不听话的?你以为我不敢打你吗?我打烂你的屁股!”“全班小朋友就数你讨厌,还自觉得不错呢,到小黑屋呆着去!”……我一边听着,一边深感震惊:这不正是我训斥她的声音吗?后面一句显然是从幼儿园学来的。

这一切都表明,错误的教育已在她的心里打下了烙印,并可能转化为支配她行动的某些因素。

这是多么可怕的隐患,而我和某些老师竟成了培植祸根的人!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的父母都打过孩子。

而且中国还有一句话“棒头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

但实际上有大量的研究证明,打孩子是愚蠢的,打孩子的后果是严重的。

经常打孩子,孩子最常见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你打他,他就打别人,你打出了一个小霸王。

在孩子当中是这样的,有些孩子在家中受了气,他就去攻击别人。

第二种结果你打他,打出一个胆小鬼。

因为你孩子太小了,你太大了。

他发现你发火的样子很可怕,孩子害怕。

结果孩子就是条件反射,大人声音一高就开始哆嗦。

结果这样的孩子一出去什么都怕,见到谁都怕。

我知道,许许多多打孩子的爸爸,大概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后果往往并没有有利于孩子,反而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给孩子一拳一脚,实际上孩子感到最大的伤害不是皮肉之苦,他感到人格上的侮辱,他感到精神的伤害,他会产生一种怨恨。

所以说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做父母要记住这样一句话:打孩子是愚蠢的,打孩子是没有好结果的。

我的教育建议是:尊重孩子的权利。

父母要学会用文明的方法对待孩子,用爱呼唤爱,用真情呼唤真情。

因为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被尊重的权利。

拳脚相加是一种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

要知道,父母可以惩罚、批评孩子,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尊重孩子。

我们可以找到足够的办法让孩子更好地接受道理,改正错误。

所以我们要放弃、要改变打孩子的陋习。

打孩子既是违法的,也是不明智的,而且有可能使问题恶化。

这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孩子是被打好的。

因为当孩子被打得多了,他的思维就会僵化,学习也只是应付了。

何况打孩子还可能把亲子关系打糟了,关系不好教育就糟了。

所以一定要善待孩子,将心比心是做好教育的最简易方法。

打孩子之前先数数。

往往多数父母打孩子的时候是一时冲动。

我认为,当您打孩子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当你发怒了的时候可以给自己立一个规定,打孩子之前先数数,从1数到100,实际上你数数的过程就是一个让你冷静的过程,教育孩子才会理智。

让孩子自己找出犯错误的原因。

有父母问,如果不打孩子,那么怎样找到合理的批评、惩罚孩子的方式呢?其实可以让孩子自己找出错在哪里和犯错误的原因。

父母要冷静耐心地引导孩子,帮助孩子认清自己身上的错误,还可以共同做出规定,如何改正或保证再不重犯的一些规定,让孩子养成自己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的习惯。

巧妙运用自然惩罚法有个美国孩子叫威尔逊,他是一个马虎的男孩子,经常丢三落四。

有一天,他回到家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明天要去夏令营!”妈妈说:“哦,是吗?那你要把东西带好呀!”男孩说:“放心吧,我自己来准备,一定能准备好的。

”妈妈看到儿子开始把衣服、鞋子、水壶等东西收拾起来,当他收拾好了,他让妈妈来看,以表示自己很能干。

妈妈过来一看,发现儿子没有准备手电,而且衣服带的也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