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全册)第1课鸦片战争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导学目标知识点: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2.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3.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4.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课时:1课时导学方法:观察、讨论导学过程:课前导学:(一)浏览本课,初略了解(二)基础知识检索、完形填空1.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鸦片输入的危害虎门销烟:时间;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显示了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爆发地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英《南京条约》时间____________,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导学:(一)说一说1.本课文的梗概能否简单的说一下。
.2.完成以上基础知识填空。
(二)问题探究1.比较一下当时中英两国的情况,中国为什么会失败,它说明了什么?2.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谈一谈,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什么意思?4.如何理解鸦片战争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1.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国际联盟》将每年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这些都是为了纪念()A. 虎门销烟B. 中国的禁烟运动C. 鸦片战争D. 林则徐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 中国禁绝鸦片B. 中英贸易受到威胁C. 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D. 虎门销烟使英国遭受重大损失3.1840年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中国的线路是()A.珠江口—厦门—定海—天津B.珠江口—福州—定海—天津C.珠江口—厦门—福州—天津D.珠江口—福州—镇海—天津(二)多项选择1.《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是()A.破坏了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B.封建经济消亡C.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D.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关于鸦片战争正确的表述是()A.清朝国势衰落始于道光年间B.清朝衰落时,世界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C.在当时,以英国的工业发展水平最高D.为了向中国输入鸦片,英国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3.在鸦片战争中,堪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关天培C.葛云飞D.邓世昌课后反思:第2课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导学目标知识点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无答案):第一课鸦片战争

第一课鸦片战争导学案备课人:备课日期:使用日期:班级:姓名:课前积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一、学习目标:1、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故事;能够列举出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2、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学习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三、学习课时:1课时四、学习过程:(一)导:(3分钟)欣赏一幅图片(多媒体展示图片)这幅图片,同学们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学生回答)可能同学们想象不到,如此美丽鲜艳的花朵却结出了这样的恶果。
(多媒体展示图片)说到这里,同学们可能已经知道这种花的名字了,它就是罂粟,它结出的果实可以被制成鸦片等毒品。
鸦片不仅残害人们的身体,而且曾经引发了一场改变中国社会发展轨迹的战争,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鸦片战争。
出示教学目标(齐读)(二)学:(1)(对学)各小组1、3号找中国情况;2、4号找英国情况;将答案写在横线上问题设计:战争爆发前中英两国分别是什么情况?(结合正文第一段、第二段)预计8分钟中国方面:英国方面:(2)(学+点)群学,讨论,积极发言问题设计:参考第3页“激增表”与“鸦片仓库”以及第4页材料研读,长期以往,鸦片走私将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预计5分钟危害一:危害二:危害三:危害四:(3)(独学阅读,预计4分钟)林则徐简介;林则徐是怎么禁烟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什么?(4)(独学,预计5分钟)问题设计:阅读第5、6页课文,整理出鸦片战争知识点。
起止时间:涉及人物:战争过程: 战争结果: (5)(对学,预计5分钟)问题设计:鸦片战争发起原因及失败原因分别是什么?发起原因: 失败原因: (6)(独学,预计5分钟)问题设计:分别找出《南京条约》、《虎门条约》的内容 《南京条约》:开埠:割地: 赔款: 关税: 《虎门条约》:取得权利:(7)(展+点):结合课后活动1,鸦片战争发起真正的原因是什么?答案: (8)(展+点):结合课后活动2,思考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答案: (9)(展+点):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 。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习目标】1.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时间、国家、过程及结果。
2.识记《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活动方案】活动一:自读教材,感知基本史实浏览教材P16~18,在下面时间轴上相应时间点发生的重大事件,并写在时间轴的下方。
活动二:阅读材料,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时间、国家、过程及结果。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英、法、德、美、日、俄、意、奥(指奥匈帝国)等国派遣的联合远征军,为慈禧太后要求镇压中国北方义和团运动而进入中国所引发的战争。
派遣的联合远征军开始时总人数约3万人,后来增至约5万人。
八国联军的行动,直接造成义和团的消灭,以及京津一带清军的溃败,迫使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陕西西安;最终清廷与包含派兵八国在内的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赔款最多,签订国家最多,并丧失多项主权。
影响所及,清帝国内部及远东(满洲平原)之权力平衡,亦受重大冲击,间接导致清廷衰落、俄日冲突升级等变化。
——《百度百科》请回答:(1)八国联军侵华的目的是什么?(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最终结果如何?活动三: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检测反馈】()1.100多年前,八个国家的军队联合起来组成联军,他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A.义和团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D.虎门销烟()2.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这句话是指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八国联军在北京大肆劫掠C.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D.日本割占台湾()3.右下图是近代中国与11个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时的场景。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一条约内容的有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4.《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条款是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5.下图中慈禧太后对列强所作的表态,实质上反映了A.慈禧太后与列强在长期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B.慈禧太后为了个人利益,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C.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中国地大物博,作为统治者的慈禧太后慷慨大方〖巩固提升〗()1.向列强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是A.慈禧太后B.李鸿章C.光绪帝D.左宗棠()2.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A.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拆毁大沽炮台场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3、下列条约中,不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有A.赔偿各国军费白银2亿两 B.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4、“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签订的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5、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下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中,攻入清朝都城的是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②③④B.②③C.②④D.①③④6.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材料:“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请回答:(1)此材料是哪个条约的内容?(2)此条约签订的时间?签订在哪个战争之后?(3)与清政府签订这个条约的帝国主义列强有哪些?(4)这个条约签订的危害?参考答案活动二:1、镇压义和团运动2、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活动三:(1)从经济上看,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此条款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经济利益,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第1课鸦片战争【学习目标】1.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主要史实。
2.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3.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活动方案】活动一:自读教材,感知基本史实浏览教材P2~5,,在下面时间轴上相应时间点发生的重大事件,并写在时间轴的下方。
1839年6月3日1840年6月1841年初1842年8月活动二:阅读教材,感受英国侵略者的野心和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
(1)浏览教材P3~4,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2)阅读教材P4,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活动三:了解英国侵略目的,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1843年起,鸦片贸易实际上完全不受法律制裁,已经变成一种公开的、畅通无阻的贸易。
……据估计,这时期有100多艘专门从事鸦片走私的船只。
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英国资本家做了这样的估计:“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顶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现象源于哪一历史事件?19世纪时,中国对鸦片走私最为严厉的打击是什么?(2)材料二中,资本家的乐观估计反映了英国侵略中国的什么目的?(3)结合材料三的知识树,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检测反馈】()1.毒品的泛滥,直接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威胁。
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摆脱毒品之害。
19世纪时,为扭转对外贸易中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局面而向中国输入鸦片的资本主义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俄国()2.2010年9月29日,禁毒教育片《大爱化春风——“千人戒毒帮教工程”大扫描》和禁毒教育读本《灵与肉的救赎——广东成功戒毒100例》首映首发式在广州举行。
170多年前,清政府在广东进行的禁毒活动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虎门销烟D.道光帝亲临广东指挥禁毒()3.小明打算实地拍摄反映鸦片战争中英军侵略中国路线的一个专题片,他拍摄的第一站和最后一站应该是A.广东、南京B.广州、北京C.南京、虎门D.广州、虎门()4.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后,有人认为是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导致了这一后果。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一、大秦王朝1. 大秦帝国的建立大秦帝国是中国古代称呼西方的一个国家,主要存在于秦汉以来,主要是引起汉唐时期中国统一政权针对西域地区进行经济文化往来的一族和国家。
2. 大秦帝国的疆域大秦帝国的疆域辽阔,包括汉唐帝国时期西域地区的大部分领土,以及东欧、巴尔干、南欧等多个国家的土地,与汉唐的政治、经济有所紐带。
3. 大秦帝国的文化特点大秦帝国处于汉唐帝国东部的西域地区,文化受到了东方和罗马文化的影响,发展了以哲学、政治、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学术体系。
4. 大秦帝国的经济大秦帝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社会分工发展比较明显。
同时,大秦帝国还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国家,也受到了农业和商业之间矛盾的困扰。
5. 大秦帝国的社会制度大秦帝国的社会制度以人为本,但也有严格的阶级划分。
皇室、贵族、官僚、士兵、奴隶等阶级各司其职,相互制约。
6. 大秦帝国的历史影响大秦帝国的历史影响较大,对世界历史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值得后人借鉴和研究。
二、汉武大帝1. 汉武大帝的生平汉武大帝是中国西汉时期的一位伟大皇帝,其生平事迹为后人津津乐道。
在位期间,汉武大帝实行一系列改革,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 汉武大帝的改革措施汉武大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取消分封制度、推行中央集权、推动经济发展、改革官制、加强军事力量等,为后来的统一大一统等埋下了伏笔。
3. 汉武大帝的文化影响汉武大帝推动了汉字文字之规范化,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内容,开创了古代教育的新局面。
同时,他也推动了自对于联系西欧国家进行文化交流。
4. 汉武大帝的外交政策汉武大帝的外交政策以铁与血为主,对邻国实行民族融合的策略,实施文化渗透,大力推动文化交流,为中西交流壮大了基础。
5. 汉武大帝的历史评价汉武大帝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的一位帝王,他推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对历史文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在治国理政等方面也存在不少争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导学案一、导学目标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掌握重要战役和条约的内容。
二、导学重点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重要战役和条约的内容三、导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起因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至1842年,起因于中国禁止鸦片进口并销毁英国海商的鸦片货物。
中国政府认为鸦片严重破坏中国社会秩序和人民健康,因此采取了这一措施。
然而,英国作为贸易强国,对此进行强烈的反击,导致战争爆发。
2. 鸦片战争的经过鸦片战争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40年至1841年的战争,英国舰队进攻中国沿海城市,在临安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赔偿巨额赔款并开放多个港口。
第二阶段是1841年至1842年的战争,英法联军继续进攻中国,最终中国政府被迫在梅瑞狗屿签订了《南京条约》。
3. 鸦片战争的重要战役和条约(1)第一阶段的重要战役:虎门销烟、垦植岛、舟山战役等。
这些战役都是英国舰队进攻中国沿海城市的过程中发生的。
(2)第二阶段的重要战役:厦门、鸭绿江战役等。
这些战役主要是英法联军对中国的进攻。
(3)《南京条约》:该条约于1842年签订,是鸦片战争的主要条约之一。
根据条约内容,中国政府赔偿大量赔款,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四、导学问题1. 鸦片战争的起因是什么?2. 鸦片战争的两个阶段分别是什么时期?3. 鸦片战争的重要战役有哪些?4. 鸦片战争的主要条约是哪个?其内容有哪些?五、课堂小结在这节课中,我们了解了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掌握了重要战役和条约的内容。
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反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性,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4.12新文化运动导学案八年级历史上册

课题: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型:新学展示【练字静心】陈独秀蔡元培鲁迅胡适李大钊一、学习目标1、记住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内容。
2、会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自主学习(要求快速阅读,依据提示勾画重点,保留看书痕迹,做好笔记)【知识点一】阅读下列材料,概括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材料一:民国三年9月,袁世凯颁布《祭孔告令》,决定在孔诞日(9月28日),亲率文武百官于孔庙汉服祭孔,并要求各地长官相率而行,引导民众举国一致行祀孔礼。
1914年冬至,袁总统举行了隆重的祭天仪式,这是天坛最后一次举办典礼。
材料二:军阀混战,农民饱受战争之苦。
“驻兵常换,来则须招待费,去则要开拔费”,农民“未得一日安宁,欲苟延残喘几未可得”。
——谌克终《我国农村疲弊之原因及其振兴方法》材料三: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人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相与国体问题》材料四:袁世凯篡位后三年间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数达28家,平均每年有40余家注册。
到1 920年,包括民营工厂的华资工厂达1759家,拥有资本5亿零62万元,工人557622名。
——《辛亥革命影响下民国初期的社会进步》【知识点二】阅读课本5859页,找到以下内容。
(1)开始标志 (2)口号 (3)重要阵地 (4)内容【知识点三】三、合作探究:(说一说,看哪组展示的更精彩!)阅读下列材料,评价新文化运动材料一:团结在《新青年》周围的启蒙思想家是中国第一批自觉地反对封建礼教的战士……他们由此在中国社会中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正如毛泽东所说,这个潮流是生气勃勃的、前进的、革命的。
事实上,禁锢思想的闸门一旦被打开,各种新思潮的涌流就不仅不可避免,而且也是无法遏制的了。
——谢毅《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评价》材料二:民国前后,由于西方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思想以及西方家庭制度的影响,传统的封建婚姻习俗愈来愈为社会所唾弃,提倡婚姻自由,构建现代意义的婚姻家庭制度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必然趋势,尤其受到进步青年的热烈拥护。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中图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主备人:邓小妹)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鸦片战争一、学习目标:1、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严重危害,掌握林则徐禁烟的伟大壮举及重大意义;了解鸦片战争的爆发及简单经过;熟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2、正确区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深刻分析《南京条约》的危害和鸦片战争的影响,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学习林则徐的爱国精神,增强历史责任心和民族使命感。
二、学习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
三、学习难点: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自主学习:(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2、请思考:鸦片输入给中国造成的主要危害?我们应怎样对待鸦片?3、虎门销烟——运动①时间:②背景:③经过:道光帝任命为钦差大臣;1839年6月3,下令在海滩销毁缴获的全部鸦片。
④意义:二、中英《南京条约》1、鸦片战争:①直接原因(导火线):根本原因:②时间:③经过:1840年6月,侵入广东海面,正式爆发。
年月,英军兵临南京城下,被迫求和,与英国签订了《》。
④主要人物:、⑤结果:以失败而告终(撤职,派琦缮与英俊谈判)。
2、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条约。
(1)时间:年月。
(2)主要内容:①割让给英国;②开放、、、、五处为通商口岸;③赔款万元;④在进出口货物的,中国须同商定。
(3)影响:三、课堂探究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有人据此认为,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1840年英国就不会发动对中国的战争。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试结合史实分析评论这种观点。
四、材料题“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徙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奏稿中(节录)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以上材料是向皇帝所上奏折的一部分,这个皇帝是谁?(3)这个皇帝后来采取了什么态度和做法?(4)列举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周中学八年级历史导学案
定稿人:周春玲
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
●情景导入
看图片:(虎门销烟浮雕)导入新课
●教学目标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2. 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3.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4.了解魏源的主要思想。
●目标领路,自主学习
1.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2. 鸦片输入的危害
3. 林则徐在广州采取了那些禁烟措施?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
(提示:要求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影响等)
4.鸦片战争原因有哪些?结合《鸦片战争英军路线图》简述鸦片战争
的经过。
5.完成下列表格
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及影响简表
项目主要内容影响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