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剂的固化反应与粘结强度的测定

合集下载

胶粘剂和粘接的试验方法

胶粘剂和粘接的试验方法

胶粘剂和粘接的试验方法有许多理由都需要进行胶粘剂和粘接试验,其中一些是:(1)性能比较(拉伸、剪切、剥离、弯曲、冲击和劈裂强度;耐久性、疲劳、耐环境性和传导性等)。

(2)对每批胶粘剂进行质量检查,确定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3)检验表面及其处理的有效性。

(4)确定对预测性能有用的参数(固化条件、干燥条件、胶层厚度等)。

试验对于材料科学和工程的各个方面都十分重要,尢其是对胶粘剂显得更为重要。

试验不仅能测定胶粘剂的本身强度,而且还能评价粘接技术、表面清洁、表面处理的有效性、表面腐蚀、胶粘剂涂布、胶层厚度和固化条件等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本章首先一般性地讨论粘接接头试验的各种类型,只是包括一些比较重要的试验,继而列出某些学科领域中有关的ASTM方法和实践,以及SAE航天局推荐的方法(ARP/s)。

2拉伸单纯拉伸试验是负荷作用垂直于胶层平面并通过粘接面中心的试验。

ASTMD897粘接接头拉伸强度测试方法是保留在ASTM中有关胶粘剂最古老的方法之一。

对于试验所用试件和夹具的制作必须给予重视,由于设计不妥,试验时会产生边缘应力,有很大的应力集中,所得到的应力数据进行类推求算不同粘接面积或不同构形接头的强度很可能是不真实的。

因此,D897已被D2095(条型和圆棒试件拉伸强度测试方法)所代替。

这种试件按照ASTMD2094(粘接试验中条型和圆棒试件的制备)标准制作,很容易调整同心度。

如果正确地制作试件和进行试验,便能较精确地测定拉伸粘接强度。

拉伸试验是评价胶粘剂最普通的试验,尽管是有经验人员设计的接头,也不能保证加荷时完全是拉伸形式。

大多数结构材料都比胶粘剂的拉伸强度高。

拉伸试验的优点之一是能得到最基本的数据,如拉伸应变、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维谦斯及其同事对拉伸试验的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发现除非是当胶粘剂与被粘物的模量相匹配时,应力在整个试件里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这种模量的差异造成了剪切应力沿界面传递。

胶粘剂检测标准简表

胶粘剂检测标准简表

胶粘剂检测标准简表胶粘剂是一种常用的粘接材料,用于将两个或多个物体粘结在一起。

为了确保胶粘剂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需要进行检测和评估。

下面是一份胶粘剂的检测标准简表,介绍了常见的检测项目和相应的测试方法。

1.粘结强度:粘结强度是评估胶粘剂性能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剪切强度测试、拉伸强度测试和压缩强度测试等。

2.耐热性:胶粘剂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是其重要的性能之一、测试方法包括热老化试验和热稳定性试验等。

3.耐候性:耐候性是胶粘剂在室外或恶劣环境中使用时的重要性能。

测试方法包括光老化试验、温湿老化试验和冻融试验等。

4.粘度:粘度是衡量胶粘剂流动性的指标,常见的测试方法有旋转粘度法、动态粘度法和滴定法等。

5.固含量:固含量是胶粘剂中固体成分的含量,测试方法包括重量损失法和红外光谱法等。

6.pH值:胶粘剂的pH值会对其应用场景产生一定影响,测试方法是使用pH计进行测量。

7.溶剂残留量:溶剂残留量是衡量胶粘剂中有害溶剂残留的指标,测试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等。

8.粘接剥离强度:粘接剥离强度是评估胶粘剂与物体粘结能力的指标,测试方法包括剥离强度测试和剥离力试验等。

9.可溶性粘合剂含量:可溶性粘合剂含量是胶粘剂中可溶于特定溶剂中的物质含量,测试方法包括透明度法和煮沸法等。

10.柔韧性:胶粘剂的柔韧性是其在不同温度下保持一定稳定性的能力指标,测试方法包括拉伸弹性模量测试和冲击韧性测试等。

上述只是胶粘剂检测标准简表中的部分重要项目,实际的检测还应根据具体的胶粘剂类型和应用场景确定。

在进行胶粘剂检测时,应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设备,并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粘合剂的固化反应与粘结强度的测定

粘合剂的固化反应与粘结强度的测定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高分子材料实验 指导老师: 王幽香 成绩: 实验名称: 粘合剂的固化反应与粘结强度的测定 实验类型: 同组学生姓名: 汤雨杭、王乔夫、尹铮、张雷纲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的基本原理2、 初步掌握拉力试验机的结构和使用方法3、 测定环氧树脂——二乙烯三胺粘合剂的剪切强度二、实验内容和原理环氧树脂有“万能胶”之称,它对各种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如铝、铜、钢、木材、玻璃、混凝土、热固性塑料如酚醛树脂有优良的粘结性能,但对聚烯烃类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的粘合性不好。

环氧树脂实际上是具有反应性基团的低聚物,作为粘合剂,必须使用固化剂,经过固化交联,成为大分子网状结构。

因此能使其交联变成网状结构的物质称为固化剂:对环氧树脂而言,固化剂的种类很多,如脂肪族多元胺,芳香族多元胺以及各种胺类改性物。

各种有机酸及酸酐,一些合成树脂如聚酰胺、酚醛树脂等。

固化剂是通过其官能团与环氧树脂发生加成或缩合反应而形成网状结构的。

固化剂的种类不同,其固化反应机理也不同。

本实验采用二乙烯三胺的固化反应方程式如下:H 2N-CH 2-CH 2-NH-CH 2-CH 2-NH 2 + 2CH 2-CH- ——> OCH 2-CH-HN-CH 2-CH 2-NH-CH 2-CH 2-NH-CH 2-CH- OH OHCH 2-CH-HN-CH 2-CH 2-NH-CH 2-CH 2-NH-CH 2-CH- + 3CH 2-CH- ——> OH OH O CH 2-CH-HN-CH 2-CH 2-NH-CH 2-CH 2-NH-CH 2-CH-OH CH 2 CH 2 CH 2 OHHO-CH- HO-CH- HO-CH-反应在第一阶段时,伯胺和环氧基反应,第二阶段,生成的仲胺和环氧基反应。

快速测试胶粘剂的粘附强度方法

快速测试胶粘剂的粘附强度方法

快速测试胶粘剂的粘附强度方法cally粘附强度是指胶粘剂粘结到基底材料上的粘接强度衡量标准。

当胶粘剂粘接到一个物体上或者表面上时,就会出现许多物理的、机械的和化学的力,它们彼此之间会相互影响。

在产品能够被应用之前需要测试这些力。

大量的不同胶粘剂产品、基底材料和应用以及诸如胶水、霜、凝胶、涂料和油漆等产品的粘附力特性都需要不同的粘合试验。

1. 实验准备为准备试验样品,选用不锈钢(材料编号为1.4301),用于粘附体、基座和压型块。

10毫米直径的压型块有78.5 mm²的粘结面积。

用砂纸(粒度为K1200)湿磨和抛光,机械处理压型块和基座。

清除抛光膏后,用己烷清洗,并用无纤维布擦拭。

另一个清洗程序是,压型块和基座被放入乙醇中,并在超声波浴(频率40 kHz)中处理20分钟。

之后,取出所有的部件,并在常温下挥发干燥。

我们使用TSU-L压型块来进行测试,一个压型块的质量大约是37.04 g,它与旋转轴的距离是62.8 mm。

连接过程如图1所示。

胶粘剂用于带有直接置换管道的压型块(a),以确保重复使用7 μl的量。

引导套筒放置在样品表面(b),压型块插入(c)并与样品(d)粘结。

胶粘剂的固化条件如表1所示。

图1 测试样品的制备80°C温度下固化3小时后,从烘箱中取出测试样品,然后在测试前一小时冷却至室温。

表1 固化条件Loctite 435 24小时25℃2. 测试程序使用LUMiFrac粘附强度分析仪进行测试,如图2所示。

离心技术的试验原理是基于旋转。

在旋转运动中,离心力Fc=mw²r。

图2 LUMiFrac粘附强度分析仪其中,m r是旋转轴的距离。

旋转速度的增加会导致负载增加。

如果负载超过了样品的粘附强度,试验压模块就会在引导套筒内向外移动。

试验压模的分离也会被自动检测到。

使用SEPView测量软件,可计算断裂力和粘附强度。

图3该仪器通过USB连接到电脑上。

接口用于控制仪器(测试参数的传输)和结果的传输。

胶粘剂最常用的几种测试方法

胶粘剂最常用的几种测试方法

胶粘剂最常用的几种测试方法.txt点的是烟抽的却是寂寞……不是你不笑,一笑粉就掉!人又不聪明,还学别人秃顶。

绑不住我的心就不要说我花心!再牛b的肖邦,也弹不出老子的悲伤!活着的时候开心点,因为我们要死很久。

请你以后不要在我面前说英文了,OK?胶粘剂最常用的几种测试方法胶粘剂最常用的几种测试方法一、胶粘剂的物化性能测试 1、外观:测定胶液的均匀性、状态、颜色和是否有杂质。

2、密度:用密度瓶测定液态胶粘剂的密度。

3、粘度:用涂-4粘度计(秒)和旋转粘度计(Pa.S)进行测试。

4、固化速度:研究胶粘剂固化条件的重要数据。

二、胶接性能测定胶接强度与许多因素有关:A、胶粘剂主体材料的结构、性质和配方;B、被粘物的性质与表面处理;C、涂胶、胶接和固化工艺有关;D、胶接头的形式、几何尺寸和加工质量;E、强度测试的环境如温度、压力、等;F、外力加载速度、方向和方式等。

(一)剪切和抗拉强度:1、剪切强度:胶接头在单位面积上能承受平行于胶接面的最大负荷。

根据受力方式分为:拉伸剪切、压缩剪切、扭转剪切和弯曲剪切。

2、剪切强度的测试方法:A、单搭接拉伸剪切强度测试方法:此法为最常用的铝片单面搭接方法,其标准尺寸:试片在测定时应不少于5对,取其算术平均值并观察试片的破坏特征B、压缩剪切强度测试方法:该法用于厚的非金属板材的胶接强度测试。

3、胶接头抗剪强度的因素。

A、胶粘剂的应力集中:由于胶接头的应力分布是不均匀的,剪切加载测试中应力集中在搭接头的端部,渐渐地引起破坏。

B、被粘物和胶粘剂的影响:被粘物的模量E和厚度越大,则应力集中系数越小,胶接头的抗剪强度越大。

胶粘剂模量高,应力集中严重,胶接头的抗剪强度就越小。

C、胶粘剂层厚度的影响:根据应力分布:胶层越厚,接头应力集中系数越小,抗剪强度越大。

然而,胶层越厚抗剪强度越低。

这是因为胶层越厚,内部缺陷呈指数关系增加,使胶层内聚强度下降;胶层越厚,由于温度变化引起收缩应力和热应力等内应力的产生,导致内聚强度的损失。

粘接强度的检验

粘接强度的检验

粘结剂粘接强度的检验姓名:谭时友学号: 1311091011061、基本概念胶粘结构在使用时,总是要求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目前评定胶粘体系力学性能优劣的主要指标是粘接强度,研究粘接强度对粘结剂的性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粘接强度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使胶粘件中的胶粘剂与被粘物界面或其邻近处发生破坏所需要的应力,粘接强度又称为胶接强度。

粘接强度是胶粘体系破坏时所需要的应力,其大小不仅取决于粘合力、胶粘剂的力学性能、被粘物的性质、粘接工艺,而且还与接头形式、受力情况(种类、大小、方向、频率)、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压力、介质)和测试条件、实验技术等有关。

由此可见,粘合力只是决定粘接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粘接强度和粘合力是两个意义完全不同的概念,绝不能混为一谈。

2、粘接强度的分类根据粘接接头受力情况不同,粘接强度具体可以分为剪切强度、拉伸强度、不均匀扯离强度、剥离强度、压缩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扭转强度、疲劳强度、抗蠕变强度等。

3、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方法3.1.金属与金属粘接剪切强度的测试(1)原理试样为单搭接结构,在试样的搭接面上施加纵向拉伸剪切力,测定试样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搭接面上的平均剪应力为胶粘剂的金属对金属搭接的拉伸剪切强度,单位为MPa。

(2)装置1)试验机。

使用的试验机应使试样的破坏负荷在满标负荷的(15~85)%之间。

试验机的力值示值误差不应大于1%。

试验机应配备一副自动调心的试样夹持器,使力线与试样中心线保持一致。

试验机应保证试样夹持器的移动速度在(5±1) mm/min内保持稳定。

2)量具。

测量试样搭接面长度和宽度的量具精度不低于0.05 mm。

3)夹具。

胶接试样的夹具应能保证胶接的试样符合要求。

在保证金属片不破坏的情况下,试样与试样夹持器也可用销、孔连接的方法。

但不能用于仲裁试验。

(3)试样1)除非另有规定,标准试样的搭接长度是(12.5±0.5)mm,金属片的厚度是(2.0±0.1) mm,试样的搭接长度或金属片的厚度不同对试验结果会有影响。

粘合剂检测报告

粘合剂检测报告

粘合剂检测报告1. 引言粘合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材料,用于固定、连接和粘合不同物体。

然而,不合格的粘合剂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安全风险和环境污染。

因此,对粘合剂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评估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介绍粘合剂检测的方法和结果。

2. 检测方法为了确保粘合剂的质量,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2.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最基本也是最直观的检测方法之一。

我们通过观察粘合剂的颜色、质地、流动性和是否有气泡等因素来评估其外观质量。

正常的粘合剂应该具有均匀一致的颜色和质地,流动性适中,没有明显的气泡存在。

2.2 粘度测定粘度测定是衡量粘合剂的流动性能的重要方法。

我们使用了粘度计来测定粘合剂的粘度值。

较高的粘度值可能意味着粘合剂含有过多的溶剂或者填充材料,从而影响其粘合性能。

2.3 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可以评估粘合剂在应力下的强度和可靠性。

我们使用拉伸试验、抗剪强度测试和剥离强度测试来评估粘合剂的力学性能。

合格的粘合剂应该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粘接可靠性。

2.4 化学成分分析粘合剂的化学成分可以对其性能和潜在危害进行评估。

我们使用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粘合剂样品进行化学分析。

通过分析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和残留物,我们可以确定粘合剂中是否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

3. 检测结果经过以上检测方法的综合评估,我们得出了以下检测结果:1.外观检查:所有样品的外观质量良好,无明显的颜色差异、质地异样或气泡存在。

2.粘度测定:粘度值在正常范围内,符合标准要求。

3.力学性能测试:粘合剂样品的拉伸强度、抗剪强度和剥离强度均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4.化学成分分析:通过GC-MS分析,未检测到任何有害化学物质的存在,粘合剂样品化学成分安全合格。

4. 结论本次粘合剂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的质量良好,符合产品设计和标准要求。

粘合剂具有良好的外观质量、适度的粘度、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安全的化学成分。

胶粘剂检测方法

胶粘剂检测方法

胶粘剂检测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胶粘剂检测方法这档子事儿。

你想想看,胶粘剂就像是个小魔术贴,把各种东西粘在一起。

但咱可得知道它粘得牢不牢呀,对吧?这可太重要啦!要是粘得不结实,那可就麻烦大咯!
咱先说说外观检查。

这就好比你去相亲,第一眼总得看看对方长得顺不顺眼吧!看看胶粘剂有没有气泡啦、杂质啦,颜色均不均匀啦。

要是胶粘剂看起来就邋里邋遢的,那你还能指望它干出啥漂亮活儿来呀!
然后呢,就是黏度检测。

这就跟你喝酸奶,得看看它稠不稠一个道理。

黏度合适的胶粘剂,用起来才顺手嘛。

要是太稀了,跟水似的,那能粘住啥呀;要是太稠了,又不好涂开,这不是让人头疼嘛!
再来讲讲粘接强度检测。

这可是重中之重啊!就好比拔河比赛,得看看胶粘剂能不能把两边紧紧拉住。

可以做些小实验,把两个东西粘起来,然后用力扯一扯,看看会不会轻易就分开了。

要是轻轻一拽就开了,那这胶粘剂可真不咋地呀!
还有固化时间检测呢!你总不能等它固化等得花儿都谢了吧。

得知道它大概多久能凝固好,这样才能合理安排时间呀。

要是等了半天还没干,那不是耽误事儿嘛!
对了对了,耐温性也得测一测。

想象一下,要是胶粘剂在高温下就软趴趴的,或者在低温下就脆得不行,那可不行呀!咱得找个能经得住各种温度考验的胶粘剂才行。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胶粘剂检测还挺有讲究的呀?那可不!咱可不能随随便便就用个胶粘剂,得好好检测检测,不然出了问题可就麻烦咯!所以啊,大家在使用胶粘剂的时候,可别偷懒,一定要把这些检测都做做好呀!这样才能保证粘出来的东西又结实又耐用,咱用起来也放心不是?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高分子材料实验 指导老师: 王幽香 成绩: 实验名称: 粘合剂的固化反应与粘结强度的测定 实验类型: 同组学生姓名: 汤雨杭、王乔夫、尹铮、张雷纲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的基本原理2、 初步掌握拉力试验机的结构和使用方法3、 测定环氧树脂——二乙烯三胺粘合剂的剪切强度二、实验内容和原理环氧树脂有“万能胶”之称,它对各种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如铝、铜、钢、木材、玻璃、混凝土、热固性塑料如酚醛树脂有优良的粘结性能,但对聚烯烃类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的粘合性不好。

环氧树脂实际上是具有反应性基团的低聚物,作为粘合剂,必须使用固化剂,经过固化交联,成为大分子网状结构。

因此能使其交联变成网状结构的物质称为固化剂:对环氧树脂而言,固化剂的种类很多,如脂肪族多元胺,芳香族多元胺以及各种胺类改性物。

各种有机酸及酸酐,一些合成树脂如聚酰胺、酚醛树脂等。

固化剂是通过其官能团与环氧树脂发生加成或缩合反应而形成网状结构的。

固化剂的种类不同,其固化反应机理也不同。

本实验采用二乙烯三胺的固化反应方程式如下:H 2N-CH 2-CH 2-NH-CH 2-CH 2-NH 2 + 2CH 2-CH- ——> OCH 2-CH-HN-CH 2-CH 2-NH-CH 2-CH 2-NH-CH 2-CH- OH OHCH 2-CH-HN-CH 2-CH 2-NH-CH 2-CH 2-NH-CH 2-CH- + 3CH 2-CH- ——> OH OH O CH 2-CH-HN-CH 2-CH 2-NH-CH 2-CH 2-NH-CH 2-CH-OH CH 2 CH 2 CH 2 OHHO-CH- HO-CH- HO-CH-反应在第一阶段时,伯胺和环氧基反应,第二阶段,生成的仲胺和环氧基反应。

此外生成的羟基也能和环氧基反应,具有加速反应进行的倾向,最后生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状结构。

实验表明,如果在固化体系中加入适量的给质子基团如苯酚,那么就会促进胺类的固化,这可能是一个双分子机理,有利于胺类化合物对C +离子的亲和进攻,同时完成氢原子的加成。

本实验用的促进剂是2,4,6-[(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DMP30。

本实验采用双酚A 型环氧树脂E44,由双酚A 和环氧氯丙烷在碱催化的低分子量缩合产物。

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姓名: 刘佳慧 学号: 3071102675 日期: 2010年10月11日 地点: 高分子楼一该型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为44,二乙烯三胺的用量计算如下:粘合剂胶接强度测试是十分重要的,常用的有剥离法和剪切法两种,本实验采用剪切法。

剪切强度亦称抗剪强度,是指胶接头在单位面积上能承受的平行胶面得最大负荷。

三、主要仪器与试剂试剂: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二乙烯三胺和2,4,6-[(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DNP)、铝试片、仪器:直尺、铅笔、砂纸、天平、电子万能试验机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测定步骤1)将已切割成标准状的24片铝试片的交合面处用砂纸打磨干净,之后用丙酮擦净试片表面,用铅笔划出1.5×2.0cm的胶合面。

2)用一个纸杯称取30g环氧树脂,滴加三滴二乙烯三胺2.70g,用玻璃棒均匀搅拌,平分为两份,其中一份滴加促进剂DNP 0.45g。

3)将胶均匀涂在试片胶合面上,每两个胶合面黏贴成为一个试件,用铁夹夹紧,共制备12个。

将试件平放入90℃烘箱半个小时,降温取出,冷至室温,去掉夹子。

4) 将制备好试件在拉力试验机上进行剪切试验,试件的纵轴与拉力方向相同,控制拉伸的速度为2mm/min ,当试件破坏后,记下指针读数,测量并计算胶合面积。

2、 计算方法及精确度粘合强度(X )N/m 2按下式计算:2f X sf N s m =--试件破坏时的负荷,胶合面积,平均测试五个试件,取其中三个最相近的算术平均值。

每个结果与平均值相差不超过5%比较两组试件的数据,观察促进剂DMP30对双酚A 型环氧树脂E44和二乙烯三胺固化速度的影响。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测试条件:温度:25℃ 湿度:50% 拉伸速度:2mm/min不加DMP 试样 粘结宽度(cm) 粘结长度(cm) 粘结面积 s (m 2) 试样破坏时负荷f (N) 粘结强度X (N/m 2)粘结强度平均值X (N/m 2)(使用数据1,2,4)1 2.001.60 3.200E-04 1725.71 5.393E+06 5.275E+062 1.61 3.220E-04 1753.71 5.446E+063 1.55 3.100E-04 1484.00 4.787E+06 4 1.50 3.000E-041495.434.985E+06 加入DMP 试样粘结宽度(cm) 粘结长度(cm) 粘结面积 s (m 2) 试样破坏时负荷f (N) 粘结强度 X (N/m 2) 粘结强度平均值 X (N/m 2)(使用数据2,4,5)1 2.00 1.52 3.040E-04 2200.00 7.237E+06 6.398E+06 2 1.48 2.960E-04 1928.00 6.514E+063 1.52 3.040E-04 1696.57 5.581E+06 4 1.42 2.840E-04 1890.29 6.656E+06 51.503.000E-041807.436.025E+06注:实验教材上对数据处理的要求是“取其中三个最相近的算术平均值。

每个结果与平均值相差不超过5%”但是处理数据时发现尽管取了相差最小的三个值,其误差仍然在5%以上,所以酌情选取误差最小的三个数据做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不加促进剂DMP 时,平均粘结强度:5.275E+06(N/m 2);加入促进剂DMP 时,平均粘结强度:6.398E+06(N/m2),同时,观察两组数据发现,不加DMP时粘结强度最大值5.393E+06(N/m2)要小于加DMP 时粘结强度最小值5.581E+06(N/m2),这说明了DMP的确促进了二乙烯三胺对环氧树脂E44的固化作用结果分析:本次实验数据波动较大,这主要是实验操作引起的,而这一大的波动已经不能简单的通过取平均值来消除误差,因此我认为取平均值的做法只能给出一个参考值便于我们比较两组数据,从而定性的得到结论,而平均值本身意义并不大误差分析:1.铝片表面的处理:实验前需要用砂纸将铝片粘结面打磨,去除氧化层,增加粗糙度,提高粘结性,因此表面打磨的是否干净平整,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

不同人打磨时手势、力度均不相同,即使同一个人,也不能保证打磨出的表面情况完全相同;另外,由于实验中铝片反复使用,经过多次打磨,有的铝片边缘已经被打磨成了弧形,导致胶粘时铝片之间不能紧密接触,影响粘结性能。

2.胶粘剂的涂覆:实验中发现不同操作者涂覆时所用胶粘剂的量相差很大,导致涂层的薄厚程度相差很大,这会影响胶粘面积和树脂的固化过程;另外,涂覆胶粘剂后铝片之间很容易滑移,导致较难准确的使铝片端面对齐铅笔划的线,虽然这一点可以通过测量最终胶结面积校正,但是也会影响实验结果3.反应时间:树脂的固化反应从配料完成后就已经开始,升温阶段只是加速固化反应,这导致了涂到每一片铝片上的树脂实质上都已经开始了固化反应,并且反应程度都是不相同的,涂到铝片上之后,每一个试件中树脂与铝片的作用时间也是不相同的,这对粘结效果的影响非常大,应该是使实验结果波动如此大的主要因素4.拉伸试验时试件位置:拉伸试验时保持试件纵轴与拉力方向相同是很重要的,因此必须保持试件是竖直放置的,实际实验中,由于夹具的关系,保持试件完全竖直有一定困难,同时通过目测判断是否竖直也是很不准确的5.试件数量:由于以上分析的种种误差基本都不可避免,降低误差的办法之一就是增大试件数量,但实际实验中由于实验时间有限,即使每组只有不超过12个试件,我们最后一组实验还是做到了晚上七点多,增大试件数量不太可行,真正科研或者工业上测定粘合强度时,应该需要测定更多的试件七、注意事项1.为了保证两组对比实验中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比例是完全相同的,同时节省实验时间,配料时先配固化剂和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后分成两份,再向其中一份加入固化剂,而不是像教材上写的那样分别配两份原料2.涂覆树脂时注意要使铝片表面充分浸润树脂,均匀涂覆一薄层,如果太厚的话会使内部树脂来不及交联固化,影响粘结性能3.做拉伸测试之前先观察试件中两片铝片是否保持竖直,如果铝片歪斜,则这一试件不能用于拉伸测试4.为了尽量使每个试件与环氧树脂的作用时间相同,实验中在做到涂覆均匀的条件下尽量加快制作试件的速度八、资料补充环氧树脂交联固化的特点,固化剂与促进剂环氧树脂交联固化的特点1,固化温度与使用固化剂种类和用量有关,从低温到高温均可。

2,其固化过程一般不放出水或其它低分子,故作胶黏剂、层压制品或浇铸灌封的制品均不会有多孔性缺陷。

3,由于把固化剂分子引进了环氧树脂中,所以最终的产物性能与固化剂有很大关系,它们直接影响了产物的热性能、电性能及化学稳定性等等。

环氧树脂固化剂:1,定义与环氧树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网状立体聚合物,把复合材料骨材包络在网状体之中. 使线型树脂变成坚韧的体型固体的添加剂2,分类1)胺类胺类固化剂有脂肪胺类、脂环族胺类和芳香族胺类。

a)脂肪族胺类:乙二胺、己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三乙胺、三乙醇胺等。

优点:能在室温使树脂固化,且固化速度快,粘度低,使用方便。

缺点:固化放热给操作带来不便,且对操作人员健康不利。

多余的胺残留在制品中会使树脂裂解,一般不适宜作结构胶黏剂的固化剂。

用量一般为树脂重的8~15%。

为提高制品机械强度,在固化后,再在100~140℃处理4~6h。

b)芳香胺类固化剂主要品种:①间苯二胺,用量为树脂重的14~16%,一般采用分段加热从室温逐渐升至150℃;②间苯二甲胺,用量为树脂重的16~20%,可常温固化;③二氨基二苯砜,用量为树脂重的30~35%,125~200℃固化。

若加入1%的促进剂(咪唑、甲基咪唑或三氟化硼乙胺),则130℃、2h即可固化;④二氨基二苯甲烷,用量为树脂重的30%左右,165℃4~6h固化。

优点:分子中有苯环存在,故固化环氧制品热性能较好2)酸酐类固化剂主要品种:①顺酐(马来酸酐),用量为树脂重的30~40%,160~200℃,2~4h固化。

②苯酐(邻苯二甲酸酐),用量为树脂重的30~45%。

③内次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用量为树脂重的80~93%,固化条件:80℃,3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