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中蜂的几个关键技术要点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蜜蜂(中蜂)养殖技术(完整资料).doc

蜜蜂(中蜂)养殖技术(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蜜蜂(中蜂)养殖技术“在养蜂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些有关蜜蜂的知识。

目前我国饲养着7百万群蜜蜂,其中90%是从国外进口的欧洲蜜蜂,包括意大利蜂和东北黑蜂等;还有10%是中华蜜蜂。

意大利蜂,简称意蜂。

广泛饲养在华北、东北地区。

意蜂蜂王产卵力强,工蜂育虫能力强,不仅在生产上起重要作用,而且是重要的育种素材。

•东北黑蜂,是欧洲黑蜂的过度类型。

繁殖力强,在寒冷地区越冬性能好。

但在纬度低的地区不能保持强群。

中华蜜蜂是简称中蜂,适宜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区生活。

中蜂飞动敏捷,嗅觉灵敏,勤奋,抗病、耐寒、耐热力强。

但产蜜量和分泌王浆的能力略低于欧洲蜜蜂。

•蜜蜂是群居昆虫。

一群蜜蜂通常由一只蜂王,占1%的雄蜂,和占99%的工蜂组成。

蜂王、雄峰、工蜂在群内各有专职,分工合作,相互依存。

蜂王是蜂群中的雌性蜜蜂。

正常情况下一群蜜蜂中只有一只蜂王。

蜂王的职责是产卵。

蜂王交尾一次,受精囊中储存的精子,就可满足一生繁殖的需要。

交尾后2~3天开始产卵。

一只蜂王一昼夜可产卵1500~2000粒。

•蜂王产两种卵,一种是受精卵,可发育成工蜂另一种是未受精卵,可发育成雄峰。

蜂王由蜂王房里的受精卵发育而成。

蜂王房也称为王台。

蜂王房内的卵因为吃蜂王浆长大,所以发育成蜂王。

•大家已经知道一群蜜蜂中只能有一只蜂王。

蜂王的寿命可达3~5年,为了保持较高的产卵率,一般一年左右就要更换新蜂王。

••那么蜂群内要产生新蜂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蜂群中的蜂王丢失或死亡。

(新蜂王发育出来大约需要16天);•二是:蜂群过大需要分群。

••第三就是:需要更换老蜂王。

••培育新蜂王的工作通常在秋季进行(通常在夏季进行),为来年高产作好准备。

•当蜂群中出现两只蜂王,就会相互争斗,直到剩下一只蜂王为止。

工蜂是蜂群中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蜜蜂。

工蜂幼虫孵化后,前三天由成年工蜂饲喂蜂王浆,从第四天起改喂蜜和花粉混合饲料。

由于营养条件改变,促使生殖器官受到抑制,失去产卵能力。

养殖蜜蜂如何养好中蜂的经验分析

养殖蜜蜂如何养好中蜂的经验分析
养殖蜜蜂如何养好中蜂的经验
• 养好中蜂的关键,在于王优、群强、蜜足、
新脾和密集,并做到安全越夏渡秋和及时
防治病虫害。
• 一、饲养管理要点 • 1、王优:蜂群繁殖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 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年轻健壮的蜂王
• 产卵力强,群势发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
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
犯,也有利于保温保湿。实践证明,在冬 季密集群势,蜂群消耗蜜省,越冬安全; 流蜜期密集群势,可促使贮蜜快、成熟早、
• 产量高;越夏期密集,可使群势退缩少,
敌害难侵入。
• 6、安全越夏:越夏是南方饲养中蜂的难关。
要安全越夏,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需注 意遮荫、喂水、严防敌害和保持蜂群安静。

自的强群标准。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
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安
全越夏渡秋。因此,在繁殖期,宜保持
• 2.5~3足框蜂的群势,蜂群才能迅速发展,
迎接流蜜期;在流蜜期,应有5~6足框蜂的
群势,产量才会高。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
流蜜时,应把蜂群组织成强群,集中力量
采蜜,而将多余的蜂王用小群贮备起来。
产量较高。因此,饲养中蜂,应在繁殖期
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以
更换劣小或衰老的蜂王。在生产上一般不
要保留一年以上的老蜂王。
养蜂网/yf/
• 2、群强: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而中蜂的强
群是从中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不能与意
蜂的强群相提并论,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
待流蜜期过后,再利用贮备的蜂王,把采
• 蜜群分开繁殖。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蜂蜜
产量和蜂群的繁殖速度,使蜂群总是处于
积极工作的状态。
• 3、蜜足:巢内贮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 蜜源缺乏时渡过难关。如果巢内缺蜜,就 会引起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

中蜂养殖技术

中蜂养殖技术

中蜂养殖技术简介中蜂,学名为Apis cerana cerana,是我国常见的一个种类的蜜蜂。

中蜂养殖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蜜源,还能促进农作物的授粉,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蜂养殖技术是中蜂养殖过程中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关键知识,下面将介绍中蜂养殖的技术要点。

中蜂养殖场选址中蜂养殖场的选址是中蜂养殖的基础和关键。

选址要选择日照充足、空气流通良好、水源充足的地方,尽量远离化学工厂、垃圾场等对蜜蜂有害的环境。

此外,还要考虑交通便利和周围植被的丰富程度。

中蜂养殖设施建设中蜂养殖设施的建设包括蜂箱、饲料器和其他附属设施。

蜂箱是蜜蜂生活和繁殖的场所,通常采用标准的蜂箱规格,并进行防腐处理。

饲料器用于提供蜜蜂的饲料和水源,要定期清洗和更换。

另外,还需要建设蜜蜂取蜜场所、蜜蜂抽蜜器等辅助设施。

中蜂蜂群管理中蜂蜂群管理是中蜂养殖的核心环节。

常见的管理措施包括蜂群的繁殖和防治病虫害等。

蜂群的繁殖可以通过将一个强蜂群分群和引入新蜂王来实现,不仅可以增加蜂群数量,还可以提高蜂群的产蜜量。

防治病虫害是中蜂养殖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常见的病虫害有蜜蜂疫病、螨虫等,可以采取合理的药物和措施进行防治。

中蜂蜜蜂的采收与加工中蜂养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蜂蜜。

蜜蜂不仅可以采集花蜜,还可以采集植物分泌的花粉和蜜露。

中蜂蜜蜂的采收通常在花期后进行,采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进行,一般以不伤害蜜蜂和蜂巢为原则。

采收后的蜂蜜需要进行加工和储存,加工包括蜂蜜的过滤、蜜桶的消毒和包装等,储存要选择干燥、阴凉和通风的地方。

中蜂养殖的销售与市场中蜂蜜的销售与市场是中蜂养殖的重要环节,也是获取经济效益的关键。

中蜂蜜可以通过各类市场渠道进行销售,包括农贸市场、超市、网店等。

在销售过程中,要注意蜂蜜的包装和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还可以开展农家乐、蜂产品展销会等活动,增加产品的曝光度和销量。

结论中蜂养殖技术的掌握是进行中蜂养殖的必要条件。

培训资料中锋活框饲养技术及饲养方法

培训资料中锋活框饲养技术及饲养方法

中锋活框饲养技术及饲养方法中锋活框饲养是现在饲养中锋的一种有效的方式,那么你们知道中锋活框的饲养技术有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中锋活框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中锋活框饲养技术1、过箱条件应在外界有蜜粉源并且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展,不宜在阴雨天及大风天进展。

蜂群应选择强群且过箱蜂数达三、四框以上为宜。

此外,还应备好过箱用具。

2、过箱方法过箱方法包括两种。

一是翻巢过箱,就是将原蜂巢翻转180 度,使巢脾的下端朝上,利用蜜蜂向上的习性,驱使蜜蜂迅速离脾进人蜂笼。

二是不翻巢过箱,是指对那些不能翻转的蜂巢而采取的过箱方法。

不管哪种方法过箱,操作时应有两三人协助,其中一人脱蜂、割脾、绑脾,一人收容蜂团入笼、协助绑脾以及清理残蜜等。

中锋饲养技术一、饲养管理要点1、王优:蜂群繁殖的快慢和产量的上下,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

年轻强健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开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产量较高。

因此,饲养中蜂,应在繁殖期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以更换劣小或衰老的蜂王。

在生产上一般不要保存一年以上的老蜂王。

2、群强:强群是高产的根底,而中蜂的强群是从中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不能与意蜂的强群相提并论,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强群标准。

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平安越夏渡秋。

因此,在繁殖期,宜保持2.5~3足框蜂的群势,蜂群才能迅速开展,迎接流蜜期;在流蜜期,应有5~6足框蜂的群势,产量才会高。

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流蜜时,应把蜂群组织成强群,集中力量采蜜,而将多余的蜂王用小群贮备起来。

待流蜜期过后,再利用贮备的蜂王,把采蜜群分开繁殖。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蜂蜜产量和蜂群的繁殖速度,使蜂群总是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

3、蜜足:巢内贮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蜜源缺乏时渡过难关。

如果巢内缺蜜,就会引起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卵,甚至发生盗蜂和飞逃。

因此,在繁殖中,在不阻碍卵圈扩展的前提下,应经常保持巢内有足够的贮蜜,以促使工蜂多吐浆喂虫,培育身壮体大的新蜂。

中华蜜蜂养殖核心技术第9版

中华蜜蜂养殖核心技术第9版

中华蜜蜂养殖核心技术第9版
中华蜜蜂养殖核心技术第9版
中华蜜蜂养殖核心技术第9版
每天与蜂为舞,总结出了养殖中蜂最实用、最核心的技术,每一句话,都是通过实践
得来的,看一遍,少走5年弯路。

1、养好中蜂最核心的内容
不论春夏秋冬,都要保证巢内有充足的存蜜,这样才能养好中蜂,只有大流蜜期,
才能去取蜜,取蜜不能过多,非流蜜期,即使巢脾上有较多的蜜也要慎取,食物不足,蜜
蜂群势只会越养越小,最终败落。

养蜂得顺应四时变化,不违反自然规律,才能养好中蜂。

2、春繁要领
早春中蜂就开始春繁了,由于气温时高时低,因此不能忽视保温,方法同冬天的保
温要领,有老脾要趁早淘汰,让蜜蜂能爬满巢脾,保持蜂多于脾有利春繁,早春容易出现
连续多天阴雨低温的天气,要关注巢内存蜜是否充足,如不足,蜂量会骤减,应给予喂食。

(喂食技巧见下面的具体介绍。

)当巢脾上有很多封盖幼子,并且蜂量较厚,有较多的蜜
蜂爬到格板外面,这时如巢脾上的存蜜充足并且天气晴好,就可以在中间的位置加新脾了,如存蜜不足或天气阴雨,只能加在旁边的位置,强加在中间的位置容易起王台,对蜂群的
发展不利,当旁边的新脾有做完一半时,再提到中间的位置。

当蜂群发展到6脾以上,就
可以分群了,(分群操作技巧下面有单独介绍。

)接近流蜜期,应谨慎分群,保持强群采蜜,如无法控制分蜂热,可使用扣王或换王措施保持强群,在分蜂热(起王台为标志)还
没形成前进行分群对蜂群的发展最好,即分成两群,一群由原群的王带领,另一群从其它
已经有。

中蜂的养殖技术的相关介绍

中蜂的养殖技术的相关介绍

中蜂的养殖技术的相关介绍一、中蜂的概述中蜂是蜜蜂的一种,也叫黑蜂或黄蜂,是我国传统蜜蜂品种之一。

中蜂是我国蜜蜂主要品种之一,适应性强,蜂巢结构完整,抗病力强,蜜源广泛,生产高效,被誉为“蜜源之王”。

中蜂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华南地区。

它的体型较小,工蜂平均长度为11毫米左右,胸部腹部的毛短而稠密,使得中蜂能够适应较为恶劣的天气和环境。

主要采蜜时间在春季和秋季,口感香甜,质地细腻。

二、中蜂的养殖技术(一)饲料1、蜜源管理中蜂采集的蜜源包括花粉、花蜜、玉米汁等,因此蜜源的管理十分重要。

要选好采蜜地,最好能够保证蜂房周围3公里内有较为丰富的植被。

此外,要注意及时添加蜜桶,保证蜜源充足。

2、采蜜策略中蜂的主要采蜜时间在春季和秋季,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采蜜策略。

春季采蜜要注意及时添置蜜桶和及时添加蜜饵,以保证季节蜜源的充足性。

而在秋季采蜜的时候,则需要注意及时添加蜜桶和食物,避免因为天气寒冷而影响中蜂的正常生活。

(二)蜂箱管理1、蜂箱选择蜂箱的选择要根据中蜂的繁殖习性和生物特征而定。

一般来说,中蜂的巢箱以10-12架蜜架为宜,蜜格宽8-10mm,巢箱当中要有饲料框和母蜂架,方便管理和繁殖。

2、巢箱搭建巢箱的构建要考虑耐用性和牢固度,一般使用木材或夹板进行搭建。

巢箱的大小一般为420mm*375mm*245mm。

为了方便操作,可以对巢箱的底部和侧板进行开口,以便在巢箱内添加食物、清理蜂房等操作。

3、蜜架选择蜜架的选择要注意密度和宽度,一般来说,中蜂的蜜架密度以32个巢室每平方尺为宜,蜜格宽度以10mm为佳。

此外,要确保蜜架的质量和结构牢固,不易翻倒。

4、蜂群管理中蜂的蜂群管理包括饲养、繁殖等一系列操作。

平时要注意巡查蜂房,及时添加蜜水,保持蜂房干燥、通风和卫生。

繁殖方面,可以采用人工孵化或自然繁殖。

5、防治疾病中蜂的疾病比较多,常见的有鼻腔病、肺病、翅膀病等。

为了避免中蜂感染疾病,要注意饲养和管理,定期巡查蜂房,检查是否有病虫害的迹象。

中蜂良种繁育技术教程 精品

中蜂良种繁育技术教程 精品

青海东部和甘肃东南部也有分布。
生物学特性:耐寒;分蜂性弱;能维持强群;采集力强;性情温顺,适宜高寒地区饲养,群 势一般为5-8框。
阿坝中蜂
形态特征:蜂王呈棕红色或黑色;雄蜂体色为黑色;工蜂多呈黑色,足及腹节腹板呈黄色。
生产性能:受气候、蜜源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年群均产蜜量为10-25kg。
12
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预防措施
择优选留扩繁:注重选种,从种性混杂的蜂群 中选择表现优良的蜂群,通过扩繁得到改良。
防止近亲繁殖:用不同的蜂群培育蜂王或者引
进优良蜂王。 科学繁育:在选种、育王、蜂王交配上注重科 学性。 科学饲养管理:采用符合本品种习性的饲养管 理方式。 适宜的自然环境:所养蜂种必须适应当地的自 然环境。 17
7
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欧洲幼虫腐臭病
名称 用量 方法 配成50%的糖水药液500ml,重病群可连续饲喂2-3次。轻 磺胺类药物 0.25g 病群可隔日饲喂2-3次。为防止对产品造成污染可将药物加 到自制的花粉饼饲喂蜂群。具体方法:取相同剂量药物掺入 花粉中做成花粉饼,一群蜂2-3次饲喂完为止。 配成50%的糖水药液500ml,重病群可连续饲喂2-3次。轻 抗生素药物 0.25g 病群可隔日饲喂2-3次。为防止对产品造成污染可将药物加
7
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 囊状幼虫病
子换脾,隔离治疗;避开病区饲养;紧脾清巢,对患 病严重的巢脾可以烧毁掩埋处理,对染病较轻的巢脾,
可用镊子将病虫清除,然后用75%酒精消毒处理。
对于轻度感染的蜂群在紧脾后,用稀糖水喷脾防治或 者奖励饲喂来减少病原预防。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方法见下表。

中蜂养殖技术要点

中蜂养殖技术要点

中蜂养殖技术要点
《中蜂养殖技术要点》
一、选地
中蜂养殖选地要仔细考虑,要把握有利条件,气候宜人,有溪流,森林的地方最适合中蜂养殖。

也应尽量避免湿冷的地方,避免山谷,悬崖,及一些其他的不宜养殖的地势。

二、箱架设计
中蜂养殖的箱架要设计的合理,防雨的要求也比较高,箱架的搭建方式一般是:箱架采用材质较轻的木头,从柱子上垂直搭架,然后再横向搭架,把架子搭起来,再用木桩把架子固定住,搭建的架子要高,箱子也要高,以达到防雨的目的,箱架要放在山坡上,可以使蜂群接近太阳,它们获取更多热量,促进蜂群健康成长。

三、蜂箱管理
1、蜜桶的安置和管理:蜜桶是大蜂的食物储藏工具,它要安置在合理的位置,且要定期清洁,以免腐蚀,影响寿命。

2、中蜂养殖箱管理:蜂箱里只能住一张蜂巢,这样可以保证蜂箱的整洁,蜂箱定期清洁,检查有无破损,保证箱内每只蜂都有足够的空间,还要检查蜂箱里有无病虫害,以及毒蜂的存在。

四、蜜蜂饲养
1、蜜蜂的饲料:中蜂的饲料主要是采集花蜜及花粉,在养殖箱里还要定期补充饮料,以确保蜂群不会饿死,可以采用脂肪酸、糖类、蛋白质、膳食纤维等等供蜜蜂长期食用,保证蜜蜂的健康。

2、蜜蜂的检查:蜂箱里的蜂要定期检查,看有无蜂雌、蜂王的出现,还要检查是否有蜂子感染病虫害,以及蜂箱内是否有毒蜂的存在,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以及及时处理,这样才能保证蜂群的健康增殖。

五、蜜蜂冬眠关怀
冬季是中蜂养殖中最重要的时期,冬眠时节对蜜蜂的关怀尤为重要,以免蜜蜂冬眠期间因为温度偏低而受到影响,导致蜜蜂的死亡,要在蜜蜂养殖的地方把温度保持在恒定的几度左右,定期的给蜜蜂添加补充饮料,以保证蜜蜂的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平常保持群内蜂脾比例为1∶ 1,使蜜蜂密集;④注意防治蜜蜂病虫害;
⑤采用无异味的木材制作蜂箱,新蜂箱采用淘米水洗刷后使用;⑥蜂群排放的场所应僻静、向阳遮阳,蟾蜍、蚂蚁无法侵扰处;⑦尽量减少人为惊扰蜂群;
⑧蜂王剪翅或巢门加装隔王栅片。

(剪翅只是为了防止蜂群飞逃的损失,即逃群时蜂王飞失,工蜂返回蜂巢)
⑵中蜂逃群的处理①逃群刚发生,但蜂王未出巢时,立即关闭巢门,待
晚上检查和处理(调入卵虫脾和蜜粉脾);
②当蜂王已离巢时,按收捕分蜂团的方法收捕和过箱;③捕获的逃群另箱异位安置,并在7d 内尽量不打扰蜂群;④集体逃群形成“乱蜂团”处理当出现集体逃群的“乱蜂团”时,初期关闭参与迁飞的蜂群,向关在巢内的逃群和巢外蜂团喷水,促其安定。

准备若干蜂箱,蜂箱中放入蜜脾和幼虫脾。

将蜂团中的蜜蜂放入若干个蜂箱中,并在蜂箱中喷洒香水等来混合群味,以阻止蜜蜂继续斗杀。

在收捕蜂团的过程中,在蜂团下方的地面寻找蜂王或围王的小蜂团,解救被围蜂王。

用扣王笼将蜂王扣在群内蜜脾上,待蜂王被接受后再释放。

收捕得逃群最好应移倒2~3km 以外处安置。

⑤防止“冲蜂”蜂群迁飞起飞之后,因蜂王失落,投入场内其他蜂群而引起格斗的现象,称为“冲蜂”。

冲蜂会使双方大量死亡。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立即关闭被冲击蜂群的巢门,暂移到附近,同时在原地放1 个有几个巢脾的巢箱。

待蜂群收进后,再诱入蜂王,搬往他处,然后把被冲击群放回原位。

中蜂管理之加框造脾
脾是蜜蜂栖息、繁殖后代和贮存食物的场所。

在蜜蜂繁殖时期,
如果巢脾不够,就会限制蜂王产卵,影响蜂群的增长,还会加速分蜂热的产生;在大流蜜期,如果巢脾不够,缺乏贮蜜的地方,就会影响蜂的产量,因此蜂群繁殖到一定程度就要加脾,以满足蜂群扩大的需要;此外,中蜂具有喜新脾厌旧脾的习性,要从蜂群中抽取旧脾换上新脾(一般一年要全面换1~2 次)以利于中蜂的繁殖;为了防治病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