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书法教学中实现德育隐形渗透教育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讨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讨德育在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德育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德育在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的渗透。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学习硬笔书法,可以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注重对学生进行美学意识的培养和引导,让学生对优秀书法作品进行欣赏和赏析,通过欣赏和模仿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增强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对美的鉴赏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品德修养的培养。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细心、耐心和自律的精神品质。
书法是一门需要细心和耐心的艺术,通过慢慢描摹、练习和书写,才能得到精湛的笔墨技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书写书法时,注重每一笔的形状和结构,培养学生专注力和耐心,让学生在细心描摹中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收获。
教师还可以通过规范的教学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练习和作业。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性格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之间的深厚联系。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书法名家的故事和传记,让学生了解到优秀书法家们对书法的热爱和执着追求,激发学生良好的品格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书法的基本规范和礼仪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公德心,锻炼他们的自我约束和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促进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品德的公民。
德育在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书法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对策研究

小学书法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对策研究小学书法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写字能力和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
因此,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关于小学书法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对策研究,以期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和策略。
一、明确德育教育的目标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塑造他们的人格。
在小学书法教学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书法修养、品德修养、情感修养和审美修养等方面来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小学书法教学应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书法的魅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展示给学生观看,讲解其中的艺术特点和内涵,增强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书法展览和比赛,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注重书法教学中的价值观引导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和模仿优秀的书法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从书法作品中挖掘其中所体现的正面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书法作为一门艺术的重要意义,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四、注重书法教学中的情感培养小学书法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写字能力,还是培养他们情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字体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书法对他们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对书法的热爱和自信心。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书法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五、注重书法教学中的规范教育书法是一门非常规范的艺术,要求学生在书写时严格遵循一定的规范。
教师可以通过明确的书法规范和标准,引导学生正确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和要领。
通过规范教育,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纪律性和自律性,养成严谨认真的态度,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六、注重书法教学中的实践教育书法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实践教育。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书法创作和展示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讨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讨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修养品质。
书法的要求是心静、情平、意闲,要
求学生在书写时保持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
这样的要求,正是锻炼学生的修养品质的好机会。
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在书法教学中培养冷静、沉稳、自律和自控的品质,使学生在日常
生活中能够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书法教学注重规范和纪律,要求学生
在书写过程中保持正确的笔顺和字体,要求学生重视细微之处,细致入微地对待每一个字。
这样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和耐心等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生通过书法教学
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书写的规范性和美感,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激发学生对
于美的追求和艺术的兴趣。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的德育渗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书法教学要求学生在书
写时保持专注,控制好笔画的大小和力度。
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自律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通
过书法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还可以学会如何做任务和规划时间,逐
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
的人文情怀、修养品质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让小
学生在硬笔书法教学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他们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品格。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讨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讨
德育在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的渗透是指通过书法教学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
品质和道德情感,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感。
小学生
硬笔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通过书法练习,培养学生的认真负责和恒心耐力。
书法练习是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过程,学生需要反复描摹字形,练习写字的姿势和笔画的顺序。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
生认识到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进步。
老师还可以告诉学生,书法练习不仅是一
种技能的训练,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写出优秀的字。
通过书法教学,培养学生的礼仪修养和行为规范。
书法是一门尊重传统和规矩的艺术,书法展示的不仅是个人的技艺水平,还反映了一个人的品德修养。
在书法教学中,老师可
以向学生介绍书法的起源和发展,讲解书法的礼仪和规范。
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书法实
践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工作习惯和行为规范,比如要有耐心、认真对待每一笔、注
重细节等。
通过书法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
书法教学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
式进行,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互相尊重和协作解决问题。
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
参加书法比赛、书法展览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书法对社会的影响力,并培养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讨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讨在小学生的教育中,德育的渗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德育渗透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并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纪律意识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
书法是一门需要严谨的艺术,而其学习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要求。
只有秉持着良好的纪律意识,学生们才能按部就班地进行练习和提高,才能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技巧。
在书法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们在练字的过程中一丝不苟地遵守规则,培养他们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这样的训练不仅在书法学习中有帮助,也会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起到良好的纪律规范作用。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书法作为艺术形式之一,注重个人独特的创意和表达方式。
在书法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观摩大师的作品和理解每一个字背后所蕴含的意境,以及对书法风格的理解和体味,从而进行自己的创作。
当学生们在书法学习中得到鼓励和自由创作空间,他们会激发出独特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展现个性化的艺术风格。
通过这样的培养,学生们会在书法创作中培养出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在其他学科中也能有更好的创造力和独特性。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纪律意识和创新能力,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品质。
我们应该在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充分发挥德育的渗透作用,使学生既能掌握书法技巧,又能培养出优良的品德和个性创造力。
只有通过德育的引领,才能使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讨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在首先阐述了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的意义以及德育在小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分别分析了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的特点及影响,德育在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中的渗透,以及如何通过书法教学培养小学生的自律性、提升审美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最后在结论部分指出,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有助于德育渗透,可以通过书法教学实现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目标。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深入了解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对德育的重要作用,为教育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小学生、硬笔书法、德育、教育、渗透、特点、影响、自律性、审美情感、学习兴趣、结论。
1. 引言1.1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的意义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对于学生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硬笔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硬笔书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学习硬笔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审美观念,促进他们的情感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和专注力,锻炼他们细致观察和动手能力。
在书写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观察字形结构和笔画顺序,耐心细致地描绘每一个笔画,这种锻炼对于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的品质非常有益。
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审美情感和品德修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2 德育在小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德育在小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从而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德育能够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培养他们的宽容、尊重和合作意识。
德育对于塑造学生的人格特质和情感态度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具备积极向上的心态与情感。
书法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案例分析

书法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案例分析第一篇:书法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案例分析书法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案例分析一、思考问题: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
我校坚持按照“强基础、抓载体、创环境” 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德育,这是一个永恒而内涵丰富的话题。
它包含了思辩、政治、道德品质、心理意志品质、行为习惯等许多做人的要素。
单纯的德育道理,在学生听来,往往感到枯燥无味,而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表现手法复杂,形体诸备,多姿多彩,素为世界上许多熟谙和热爱汉文化的国家和民族称道。
千百年来,中国书法呈献出华夏审美人格的心灵世界,表现出中华艺术最潇洒、最灵动的自由精神。
二、案例描述:如果教师不重视德育,单凭孩子们兴趣和一时好奇去学习书法,那么积极性肯定长不了,三天打鱼,四天晒网,加之书法学习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孩子们必然会半途而废。
如果认为我们从事少儿书法教学仅是培养一些写字匠,那就太片面了,最重要的是在中国书法所表现的优美、浑厚线条和汉字结构中,以特有审美情趣去陶冶我们的青少年,使他们充分领略到华夏民族悠久文化历史的无穷魅力,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热爱书法、热爱民族和国家的高尚情操。
寻找德育渗透对书法教育发挥的功能优势,关注学生的艺术学习,提高书法教学的质量,发挥其教育的德育功能优势,促进学生书法能力的进步、提高。
因此,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就要注重德育教育与书法教学的相互相承,书法教学不单单是书法技能、技法的训练,不仅关注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提高,更要着眼于通过书法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小学书法德育渗透计划3篇

小学书法德育渗透计划3篇小学书法德育渗透计划3篇好的书法德育渗透计划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小学书法德育渗透计划,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小学书法德育渗透计划一美术是与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生产技术关系极为密切的一种美术形式。
德育是美育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美术教师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学生分析:高年级学生思想相对复杂,有的学生已开始进入叛逆期,平日里正面教育活动开展相对不多,在某些方面我们面对的德育教育工作还是很艰巨的。
在爱国思想,集体荣誉、尊敬师长、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方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大。
这说明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关心时政的意识和思想觉悟,具有正义感、责任心和同情心,法制观念集体荣誉感显著增强,并渴望将来学有所成。
二、指导思想:结合全员育人有关精神,按照学校德育工作要求,以“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同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相结合、内化与外化相结合、寓德育于生活之中、寓德育于情境之中”,全面加强学生的美育、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审美情操的陶冶做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重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活动、锻炼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性情,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重在为学生创设各种实践体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情感成长。
三、小学美术德育渗透总体目标: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养成学生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进而在学生心中从小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为未来的优秀人才和优良的公民打好基础。
加强德育基础建设,大胆创新,努力实践,开创美术德育工作特色。
四、主要内容通过美术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现代艺术,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本学期美术教学主要内容以各种基础知识、技能培养为主,基础教学包括欣赏、绘画、手工制作等,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欣赏作品能力,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能力,运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及其学习态度来继续培养学生求知欲,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小学书法教学中实现德育隐形渗透教育
发表时间:2008-11-12T10:11:21.217Z 来源:《西部科教论坛》供稿作者:谭其贵[导读]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精粹,也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书法艺术不但有着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
解读书法史,挖掘书法名家资源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精粹,也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书法艺术不但有着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
解读书法史,挖掘书法名家资源,欣赏书法之美,精选书法内容,发挥“以书载道,书道融汇育人”的德育隐形渗透教育形式,可以陶冶思想情操,提高精神境界,净化心灵,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关键词】书法教学德育隐形渗透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精粹,也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五千年文明,锻造出精美绝伦的“龙的文化”。
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表现手法复杂,形体储备,多姿多彩,素为世界上许多熟韵和热爱汉文化的国家和民族称道。
书法艺术不但有着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且自身还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
千百年来,立趣超迈的书法呈现出华夏审美人格的心灵世界,表现出中华艺术最潇洒,最灵动的自由精神,成为中国文化最具东方特色的艺术。
在教学中如果注重挖掘这些因素,并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当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会大有裨益。
一、解读书法史、激发爱国情
中国书法的历史同汉字一样,源远流长,可以说与中华民族同生。
通过讲述书法渊源和字体演变,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书法艺术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书法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美学追求,人文精神,聪明才智,思想感情,成为一个反映生命的艺术,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
正如香港著名人士陈焦桐所说:“热爱中国必热爱书法,因为中国字是代表中国的徽号,有中国字的地方,就有中国人。
”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和“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深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美好河山,优秀文化。
书法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还是“世界公认的最高艺术”。
(沈尹默语)通过学习书法,使学生能很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及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二、挖掘书法名家资源、感悟大师人格魅力
在书法教学中还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古今书法名家的生平事迹或趣闻轶事。
我国书法界有一个好传统,就是强调书品与人品的统一,学书先学做人。
古代许多著名书家不但书艺精湛而且人品高洁。
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王羲之为老妇书扇,颜真卿忠直刚烈,柳公权豁达大度,郑板桥体察民情等。
这些史传佳话随同他们的书法名作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并闪着耀眼的光华。
历史上也有一些人,字虽写得不错,但人品不佳,人们厌其人,而恶其字,最终人书俱废。
通过讲述这些,可以引导学生向人书俱佳的书家学习,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
三、讲解书法价值、唤起学习书法欲望
书法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大业中它发挥着重要作用。
各个领域中,几乎都可以用到书法,如书信往来、影视字幕、书籍封面、报刊杂志的装帧和广告宣传等,无所不用。
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书法艺术的服务范围还在日益扩展。
同时书法艺术作为一种具有极高欣赏价值的艺术,不但我们中国人视它为最高雅的艺术推崇至极,而且也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的尊崇。
有不少外国人不吝高价购买汉字书法作为珍品收藏。
通过让学生了解书法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学习和继承书法艺术的重要意义,从而唤起学习书法的热切欲望。
四、欣赏书法之美、陶冶高雅情操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到:“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在进行书法欣赏教学中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形式。
指导学生广泛地欣赏古今名人碑帖或书法作品。
不同风格的书法,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
如有的作品苍老、古拙;有的丰腴、滋润;有的庄重、严谨;有的风流,妩媚;有的温柔、含蓄;有的威武、雄壮;有的秀逸、清纤;有的险劲、挺拔等等。
通过各种书法艺术的欣赏使学生赏心悦目,得到奋发、开阔、愉悦、舒畅等不同的艺术享受。
从而也就起到了陶冶情操、培养高雅兴趣的作用。
五、精选书写内容、吸取思想营养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文规定:“提倡在大中小学的教室、图书馆、礼堂等场所,悬挂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领袖、先烈和名人的画像、诗词、格言。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如果学生在书法练习过程中,一味地将那些格调低下,充满个人主义等不健康的东西抄录下来,这对思想活跃、模仿力强,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定型的学生来说,无疑会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作业中,要引导学生选择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内容。
在书法展览或参加比赛时,首先要求书写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祖国,弘扬革命优良传统,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内容。
在书法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激励学生学习艺术的意志力和恒心,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艺术素质,树立高尚的艺术思想,发挥“以书载道,书道融汇育人”的德育隐性渗透教育新形式,书法教育中有机结合德育,对学生进行“规规矩矩写字,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自觉读书、勤于动笔的好习惯,而且还能使学生从健康的内容中吸取思想营养,陶冶思想情操,提高精神境界,净化心灵,树立起健康向上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