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监测方法及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建筑物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建筑物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建筑物变形监测技术方案一、前言。

咱们的建筑物就像一个有脾气的大朋友,有时候会这儿歪一点,那儿沉一点,这就是变形啦。

为了让这个大朋友一直稳稳当当的,咱们得搞个变形监测,就像随时给它做个体检一样。

二、监测目的。

1. 安全卫士。

主要就是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呀。

要是它变形得太厉害,就可能会有危险,就像人要是一直歪着走路,迟早得摔跟头。

咱们通过监测,提前发现问题,好让建筑物这个大朋友不闹脾气。

2. 了解习性。

还有就是了解建筑物的变形规律,知道它在不同的季节、天气或者使用情况下是怎么个变化法儿的。

就像了解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一样,什么时候爱睡觉,什么时候爱活动。

三、监测内容。

1. 沉降监测。

这就像是看建筑物有没有“偷偷”往下沉。

在建筑物的关键部位,比如柱子的周围、墙角这些地方,咱们得放一些小标记(沉降观测点)。

然后用专门的水准仪定期去量一量这些点的高度有没有变化。

如果它一直在慢慢变矮,那可就不太妙啦。

2. 水平位移监测。

这个呢,就是看建筑物有没有左右或者前后晃悠。

可以在建筑物周边找一些稳定的点作为参照,然后用全站仪或者其他测量仪器来看看建筑物上的观测点相对于这些参照点有没有位置的移动。

就好比看一个站着的人有没有左右乱晃。

3. 倾斜监测。

倾斜就像是建筑物在歪着头。

咱们可以用专门的倾斜仪,也可以通过测量建筑物不同高度的水平位移差值来判断它是不是倾斜了。

想象一下,如果大楼像比萨斜塔那样歪得太厉害,那可就吓人喽。

四、监测点布置。

1. 沉降观测点。

一般会在建筑物的四角、大柱子旁边、承重墙附近这些重要的地方设置沉降观测点。

而且每个点都要有编号,就像给每个小朋友都起个名字一样,这样方便咱们记录和查找。

2. 水平位移和倾斜观测点。

这些观测点呢,要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和表面。

比如说在建筑物的外立面的一些突出部位,还有楼顶的边缘这些地方。

布置得合理,才能准确地掌握建筑物的动态。

五、监测周期。

1. 初始阶段。

在建筑物刚建成或者刚开始使用的时候,监测要频繁一些,就像新生儿需要频繁体检一样。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一、引言桥梁是现代城市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保障交通运输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桥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疲劳、老化以及外部荷载的作用,往往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变形,严重的甚至导致桥梁结构失稳和倒塌。

因此,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桥梁中存在的变形问题,必须进行有效的变形监测。

二、变形监测技术目前,桥梁变形监测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技术:激光测距仪监测技术、红外线测温技术、GPS技术、网络监测技术和传感器监测技术。

1.激光测距仪监测技术:该技术通过激光测距仪对桥梁各个部位进行扫描,并根据扫描数据计算出相应部位的变形情况。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测量精度高,可以实时监测桥梁的变形情况,缺点是设备成本较高。

2.红外线测温技术:该技术利用红外线测温仪对桥梁结构进行扫描,通过测量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异来判断桥梁的变形情况。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设备成本较低,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缺点是测量精度相对较低。

3.GPS技术:该技术通过GPS接收器对桥梁的位置进行定位,并通过多次测量来判断桥梁结构的变形情况。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测量范围广,可以在大范围内进行监测,缺点是精度相对较差。

4.网络监测技术:该技术通过在桥梁结构上设置传感器,实时监测桥梁各个部位的变形情况,并将监测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测中心进行分析。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实时监测能力强,缺点是设备成本较高。

5.传感器监测技术:该技术通过在桥梁结构上设置传感器来实时监测桥梁的变形情况。

传感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如应变传感器、挠度传感器等。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监测范围广,精度高,缺点是设备成本较高。

根据以上介绍的变形监测技术,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技术来监测桥梁的变形情况,以提高监测的准确度和实时性。

具体的监测方案如下:1.在桥梁结构的不同部位设置合适的监测仪器,如激光测距仪、红外线测温仪、GPS接收器和传感器。

2.选择合适的监测时间间隔,对桥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桥梁的变形问题。

变形监测实施方案

变形监测实施方案

变形监测实施方案一、引言。

变形监测是指对工程结构或地质体进行形变、位移等变化的监测和分析。

在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变形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变形监测实施方案,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安全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监测对象。

变形监测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桥梁、隧道、坝体、边坡、地基等工程结构,以及山体、岩体、土体等地质体。

三、监测内容。

1. 变形监测应包括的内容:(1)位移监测,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等。

(2)形变监测,包括轴向形变、横向形变等。

(3)应力监测,包括受力构件的应力监测等。

2. 监测方法:(1)传统监测方法,包括测量法、观测法等。

(2)现代监测方法,包括卫星定位技术、遥感技术、激光扫描技术等。

四、监测方案。

1. 监测方案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因素:(1)监测目的,明确监测的目的和需求。

(2)监测对象,确定监测对象的类型和特点。

(3)监测内容,明确监测的内容和范围。

(4)监测方法,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手段。

(5)监测周期,确定监测的周期和频率。

(6)监测标准,制定监测的标准和要求。

(7)监测方案,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

2. 监测方案的实施步骤:(1)确定监测方案,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和监测需求,确定监测方案。

(2)监测仪器设备的选择,选择适合监测对象和监测内容的监测仪器设备。

(3)监测点布设,根据监测方案,合理布设监测点,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4)监测数据采集,按照监测方案和要求,进行监测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5)监测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监测结果。

(6)监测报告编制,根据监测结果,编制监测报告,提出监测分析和建议。

五、监测质量控制。

1. 监测质量控制的要求:(1)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监测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 监测质量控制的措施:(1)严格按照监测方案和要求进行监测。

变形监测施工方案

变形监测施工方案

变形监测施工方案1. 引言在工程施工中,对变形进行准确监测是确保工程质量,确保结构安全的重要任务之一。

变形监测旨在实时、全面地记录结构体的变形情况,并及时提供监测结果,以便及时发现结构变形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本文就变形监测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概述。

2. 监测方法与技术2.1 监测方法变形监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常用的方法包括:•全站仪法:使用全站仪进行精确的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的测量,可以获取较为准确的变形数据。

•GPS法: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进行变形监测,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远程监控。

•激光法: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可以快速获取结构体的形变情况。

•应变计法:利用应变计进行应变测量,通过计算应变值来判断结构体的变形情况。

2.2 监测技术为了确保变形监测的准确性和精度,常常采用以下技术进行辅助:•数据采集系统:通过连接传感器、仪器和计算机等设备,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存储和分析。

•数据传输与共享系统:通过网络技术,将监测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实现多地点、多用户的数据共享与管理。

•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利用专业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将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监测图表和报告。

3. 变形监测方案3.1 前期准备工作在开始变形监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确定监测目标和区域:明确需要监测的结构体和相关区域。

2.确定监测方法和技术:根据工程特点和监测需求,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和技术。

3.配置监测设备和仪器:确定所需的监测设备和仪器,并进行校准和调试。

4.建立数据采集系统:搭建数据采集系统,并测试其正常运行。

5.制定监测计划和方案:根据施工进度和监测需求,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和方案。

3.2 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按照监测计划和方案,进行监测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1.安装监测设备和仪器:根据监测区域和结构体特点,将监测设备和仪器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

2.采集监测数据:按照监测方案和要求,定期采集监测数据,并进行记录和存储。

变形监测方法及方案设计

变形监测方法及方案设计

变形监测方法及方案设计背景介绍:随着建筑、桥梁、地下隧道等基础设施的增多和发展,对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变形监测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可以实时监测结构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结构的异常变形并采取措施进行修补,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激光扫描仪和计算机视觉的变形监测方法及其方案设计。

一、基于激光扫描仪的变形监测方法1.确定监测位置:根据结构的特点和设计要求,确定监测位置,并在该位置安装激光扫描仪。

2.激光扫描仪原理:激光扫描仪利用激光束的连续旋转扫描建筑物的各个部位,测量物体的三维坐标信息。

3.数据采集:利用激光扫描仪进行数据采集,得到建筑物的三维坐标信息。

4. 数据处理:对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建立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并计算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如MATLAB或Python进行数据处理。

5.变形分析:根据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和变形情况,进行变形分析,找出结构的变形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缮。

二、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变形监测方法1.摄像机布置:根据监测要求,在建筑物的不同部位布置摄像机,保证能够覆盖整个结构。

2.图像采集:利用摄像机采集建筑物各个部位的图像,可以选择定时采集或连续采集,得到一系列图像。

3.特征提取: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提取出建筑物的特征点或轮廓线等。

4.特征匹配:将采集到的图像特征与参考图像进行匹配,得到建筑物的形状和位置信息。

5.变形检测:利用特征匹配的结果进行变形检测,根据建筑物的形状和位置信息,计算出建筑物的变形程度,判断结构是否发生变形。

6.报警与修缮:如果结构发生变形,及时发出报警,并采取相应的修缮措施,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上是基于激光扫描仪和计算机视觉的变形监测方法及方案设计。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实时监测结构的变形情况,并及时发现结构的异常变形。

根据实际需求和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进行变形监测,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毕业设计: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变形监测方案

毕业设计: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变形监测方案

毕业设计: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变形监测方案嘿,小伙伴,今天我要跟你聊聊一个相当有意思的课题——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变形监测方案。

别看这名字有点长,其实它就是一门研究如何监控建筑物变形的技术活儿。

下面我就用我那十年方案写作的经验,带你领略一下这个方案的精彩之处。

咱们得知道,建筑物变形是个啥玩意儿。

简单来说,就是建筑物在外力作用下,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

这事儿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却是建筑安全的大敌。

所以,监测建筑物的变形,就成了咱们这个方案的核心任务。

一、方案背景话说这事儿起源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建筑安全问题。

尤其是那些大型、超高层的建筑物,一旦出现变形,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咱们这个方案应运而生,旨在为建筑物的变形监测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案。

二、监测目的1.确保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结构安全、稳定。

2.及时发现和处理建筑物的变形问题,防止事故发生。

3.为建筑物的维护、保养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方法1.全站仪测量法:这是一种利用全站仪对建筑物进行三维测量,从而得到建筑物变形数据的方法。

优点是精度高,但成本较高,操作复杂。

2.光学测量法:通过光学仪器对建筑物进行拍照,然后分析照片中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这种方法成本较低,操作简单,但精度相对较低。

3.激光扫描法:利用激光扫描仪对建筑物进行扫描,得到建筑物的三维模型,进而分析变形情况。

这种方法精度较高,但成本较高,设备要求较高。

4.雷达监测法:通过雷达对建筑物进行监测,实时获取建筑物的变形数据。

优点是实时性强,但精度相对较低。

综合考虑,我们选择了全站仪测量法作为主要监测手段,辅以光学测量法进行验证。

四、监测步骤1.建立监测点:在建筑物上设置一定数量的监测点,用于采集变形数据。

2.数据采集:利用全站仪对监测点进行测量,获取建筑物的三维坐标。

3.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建筑物的变形数据。

4.变形分析:根据变形数据,分析建筑物的变形趋势,为处理变形问题提供依据。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书范文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书范文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书范文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撰写了该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书,以下是说明和具体设计方案:一、方案说明本方案主要针对某高速公路进行改造和加固工程,全长约5公里。

由于路基土壤松软,陡坡沟壑较多,以及高速公路日常车流运输量较大,会对该路段进行3年的变形监测,以确保路基稳定安全。

二、监测方法和工具该路段的变形监测工作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实现:1.基准测量法:将测量标志点进行预先设置,安装测量器具,通过GPS、电子测绘和其他现场测量设备,记录路基不同部位的各项数据,包括:高差、位移和倾斜度等。

这些数据可作为该路段变形情况的重要参考依据。

2.视频监测法:在路段的关键部位安装摄像机,通过采集视频影像和图像处理技术,得到关于路面变形和路肩滑坡等安全问题的预警信息,以及对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视性方面的要求。

三、监测设置方案1.设置50个监测标志点,在路基的关键部位分别进行测量和监测,如在隧道出口、高山陡坡、涵洞口、桥梁和路面陡峭沟壑等地区。

2.在路面上设置单向车道以减少车流量。

3.在关键部位安装摄像机,在具体部位设置了反光镜,在棱镜的作用下,使监测方向发生变化,并可保证在视频影像上的观察条件。

4.在隧道出口、涵洞口、桥梁和路面陡峭沟壑等地区安装高灵敏度地震计,以及高峰位防护器材和滑坡预警器等。

5.进行GPS定位测量和摄像机动态监测,记录精度、可靠性和监测器具的性能并进行定期检查。

四、监测方案的实施时间节点1.监测前:进行路面清理、摄像机安装和标志点设置等工作,并对监测器具进行初步测试和调整。

2.监测期间:对每个监测标志点进行定期巡视、监测数据记录和存储,根据监测数据和视频影像预警,及时分析和处理路面变形和滑坡等情况。

3.监测后:考虑到实际情况,对监测器材进行仔细检查,总结监测数据和现场情况,形成完整报告,并提出在未来改造工程中的建议。

方案实施的成本约为600万元。

但该方案可保证监测效果的可信度和稳定性,避免了建设工期较长和运行风险的情况,在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公路通行和交通安全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摘要:变形监测方案设计是工程领域中重要的一项任务,通过对结构体变形的及时、准确监测,可以发现结构体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修和加固,从而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变形监测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目标、方法和应用场景,旨在帮助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变形监测技术。

第一章引言1.1 背景随着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的不断发展,工程结构体的变形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结构体的变形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荷载变化、材料老化、地震活动等。

及时监测结构体的变形,可以在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潜在灾害的发生。

1.2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设计一个可行的变形监测方案,以提供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在工程项目中使用变形监测技术的指导。

第二章变形监测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2.1 安全性任何工程监测方案的首要原则都是保障监测人员和使用者的安全。

因此,在选择监测技术和设备时,需要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2.2 准确性变形监测的目的是获取结构体的真实变形情况。

因此,监测方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如何减小或消除误差,并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2.3 实用性变形监测方案的设计应该考虑实际的监测需求,并选择适当的监测技术和设备。

同时,方案设计应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和维护。

第三章变形监测方案设计的方法3.1 选择合适的监测技术根据被监测结构体的性质和监测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监测技术,包括全站仪监测、位移传感器监测、应变传感器监测等。

在选择监测技术时需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3.2 确定监测点布置监测点的布置应根据结构体的特点和监测目的进行。

通常,监测点需要均匀分布在结构体的关键位置,以便捕捉结构体可能发生的变形情况。

3.3 设计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是变形监测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监测技术和监测点的多少,可以选择适当的数据采集设备和软件,并设计合适的数据处理算法,以提取有用的监测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光准直
单色性好,衍射准直 如:波带极激光准直
尼龙丝准直:尼龙丝直径0.3mm,施加1.5kg拉力
系统包括:尼龙丝拉紧装置和一个对中的读数显微镜
原理:
a
b
V1
V2
V3


V2

V1

V3 a
V1 b

a
1

2

180 (a b)
ab
如果逐次观测三个点的偏离值,每次推进一个点,两个点重叠起连接
那么 l l 为两点间平均线应变.当 l 与变形

体尺寸比很小时,则 l l 看成为点应变.

离 变 化
测 l 有机械法:用因瓦丝、石英棒等作为长度的标准.长
度的变化用机械—电子传感器测量;

精度:几十个微米

干涉法:激光干涉法可测到几百米,甚至几千米.

精度:10-7 真空中: 4X10-10
hA B

H1

H

2

(a2
b2)
(a1
b1)

a2

a1
(b2
b1)

①+②得:hAB

1 2
b2

b1

b2
b1
①-②得:
c=a2 -a1

1 2
b2

b1

(b2
b1)
c为仪器常数,读数零点之差数,它取决于制造误差.
(一)常规的大地测量方法
指用常规的经典或现代的大地测量仪器测量方向、角度、边长和高差 等量所采用的方法的总称。 仪器:光学经纬仪、水准仪、电子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
GPS等. 特点:
1.能提供变形体整体的变形状态; 2.观测量通过组网线可进行测量成果的校核和精度的评定; 3.灵活性大,能适用于不同的精度要求、不同形式的变形和不同的外界条件.
当液面高度发生变化时,浮子 带着铁心升降,由于铁心相对于电 感线圈的上下移动,使线圈上的电 感发生变化,用导线连接到离观测 点一定距离的观测室内,再用专门 的电桥将电感量的变化→电压变化 ,遥测仪器通过量测电压的变化, 便知铁心的升降量,亦即为容器液 面高度的变化量。
l
2、应变测量:设两点间距离为 l ,第二周期测量时距离变化了l
第一章、变形监测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变形观测技术 方法及变形观测方案的设计.
[教学重点]:1.变形观测方法 2.变形观测方案的设计.
[教学方法]:讲授
§1.1 变形监测技术
一、变形监测的定义及意义
变形监测 是对被监视的对象(变形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 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为变形分析和预报提供基础数据。
⑤GPS 10-6
双频监测器
单频监测器
双频监测器
CMPU
双频监测器 参考点
GPS连续监测系统框图
倾斜:i=tan = S l
BH
l
① 测基础相对沉陷计算倾斜 i= S B
(水准方法测不均匀沉陷) ② 悬吊垂球测l,以求倾斜 ③两台经纬仪交会
a1 a

H
l x2 y2 = a12 a22
a2
B
S
④测水平角法
l1

( 2
2
3

1B
l2

( 6 7 2

5 8) 2
S2

l l12 l22
= arctan l2
l1
S1
A
挠度:在建筑物的垂直面 内各不同高程点相 对于底点的水平位 移称为挠度。
美国纽约‘帝国大厦’高 102层,在风荷载作用 下,最大摆动达7.6cm.可 由观测不同高度处的倾斜 换算而得。
缺点:外业工作量大,作业时间长,不易实现连续监测和测量过程自动化.
沉降:几何水准测量(H) 位移:一维水平位移(X或Y)
二维水平位移(X Y) 倾斜:i 挠度
一维水平位移:
①测小角法
P
l S
A
l
S
B
ml

m

S
l l l0
②活动觇牌法 ③控制线法
l 0 l l l0
作用,这样可按连接支导线计算导线各中间点相对于闭合边的偏离值。
尼龙绳准直测量的精度分析
m2
m2V

1 4
m2V

1 4
m2V
1.5m2V
m
1.22mV
m2

2m S


2.44mV S

连接支导线中点(最弱点)的准直精度可用下式估算:
my

m S

n(n 2)[n(n 2) 2] 48(n 1)
机械技术设备:保证设备安全、可靠、高效地运 行,为改善产品质量和新产品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滑坡:通过监测其随时间变化过程,可进一步研 究引起滑坡的成因,预报大的滑坡灾害。
矿山:可采用控制开挖量和加固等方法,避免危 险性变形的发生,同时可改进变形预报模型。
地壳构造运动监测。
二、变形观测方法
尼龙绳准直的精度受①观测仪器误差②读数误差影响③气流的影响
钢丝准直:引张线,直径1mm,10~50kg拉力拉紧钢丝.
装置:端点,观测点,钢丝和保护管.
变形体:工程建筑物、技术设备以及其他自然或人工对象。
如:古塔与电视塔、桥梁与隧道、船闸与大坝、 大型天线、车船与飞机、油罐与贮矿仓、 崩滑体与泥石流、采空区与高边坡、 城市与灌溉沉降区.
变形观测意义:
对于工程建筑物:为改善建筑物理参数、地基强 度参数提供依据,防止工程破坏事故,提高抗灾 能力。
(二)特殊的大地测量方法 特点:①测量过程简单 ②容易实现自动化观测和连续观测 ③提供的是局部的变形信息
1、沉降测量: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法
b1
a1 H1
A
b2
a2
H2
B
hAB
hAB H1 H2 (a1 b1) (a2 b2 ) a1 a2 (b1 b2 ) ①
应 变
应变传感器实质为——导体(金属条或很窄的箔条) 做法:埋设在变形体中,由于变形体中的应

变使得导体伸长或缩短,从而改变了

导体的电阻.电阻变化用电桥测量,通

过测量电阻的变化就可以计算应变.
3、准直测量: 激光 在大气中精度:10-5~10-6
在真空中精度:10-7~10-8
方向性强,直接准直 如:激光经纬仪准直
l ab sin
S
a A
P l
b
B
ml

abm
S
cos
S
④激光经纬仪准直和波带板激光准直法
l S BB
L
A
L
S
l
B
激光点光源、波带板装置、光电探测器
B
⑤引张线法
1 2… … n
A
B
三测回平均值中误差0.03mm
二维水平位移: ①极坐标法
②导线法
③前方交会法
④单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