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停车场设计规范方案1
室外停车场设计方案

室外停车场设计方案室外停车场设计方案一、布局设计1. 合理规划停车位数量和大小,以满足日常停车需求。
根据场地空间,设定合适的车位数量,并根据车辆大小规划不同大小的停车位,如小型车位、大型车位等,以适应各种车型停放需求。
2. 设计入口和出口位置,确保车辆出入方便顺畅。
入口和出口要分离设置,避免车辆冲撞,同时设立导向标志,提醒驾驶员行驶方向。
3. 合理设立人行通道与车辆通道交叉点,以保障行人与车辆安全,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二、环境设计1. 设计合理的绿化设置,增加停车场景观效果,提升车主停车体验。
通过种植花草树木等植被,提供舒适的环境氛围,使停车场更加美观,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2. 设置合适的照明设备,以确保停车场夜间照明充足,同时提高安全性。
选择合适的照明灯具,布置在停车场入口、出口、行车道等关键位置,确保车辆行驶、停车、出入方便、安全。
三、设备设置1. 设立停车场收费系统,采用自动收费设备,提高停车场管理效率。
通过设置自动收费设备,如停车场自动闸机、自动缴费机等,实现车辆进出自助缴费,减少人工收费环节,提高效率。
2. 增加监控设备,提高停车场安全性。
合理安装视频监控设备,覆盖停车场主要区域,实时监控车辆停放和人员活动情况,保障停车场安全。
3. 设置临时停车位和残疾人车位,提供更多停车场所和服务对象。
在停车场内安排一定数量的临时停车位,满足临时停车需求。
同时,设置较为宽敞的残疾人车位,方便残疾人及其家属使用。
四、停车场标识在停车场内设置标识牌、标线,引导车辆有序停放。
在车位前设置标识牌,准确标注车位编号,提醒车主正确停车。
车位之间设置标线,保障车辆停放间距合理,避免拥堵和刮擦。
在停车场出入口和行车道设置导向标志,方便驾驶员正确行驶,减少车辆拥堵和迷路的情况发生。
五、管理措施1.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停车场管理规程,确保停车场管理有序。
制定明确的停车场管理条例,规范停车场的使用、收费、维护等事项,维护停车场正常运行。
室外停车场设计规范方案1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颁布单位公安部/建设部颁布日期881003 实施日期890101第一条本规则适用于大、中城市和重点旅游区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小城市可参照执行。
第二条专用和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场原则上应在主体建筑用地范围之内。
第三条机动车停车场内必须按照国家标准GB5768-8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交通标志,施划交通标线。
第四条机动车停车场的出入口应有良好的视野。
出入口距离人行过街天桥、地道和桥梁、隧道引道须大于50米;距离交叉路口须大于八十米。
第五条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大于5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大于50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3个。
出入口之间的净距须大于10米,出入口宽度不得小于7米。
公共建筑配建的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包括吸引外来车辆和本建筑所属车辆的停车位指标。
第六条机动车停车场内的停车方式应以占地面积小、疏散方便、保证安全为原则。
主要停车方式见图一。
第七条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以小型汽车为计算当量。
设计时,应将其他类型车辆按表一所列换算系数换算成当量车型,以当量车型核算车位总指标。
第八条机动车停车场主要设计指标应不小于表二规定。
第九条在停车场内停放的机动车之间的净距应不小于表三规定。
第十条机动车停车场内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小于6米。
第十一条机动车停车场通道的最小平曲线半径应不小于表四规定。
第十二条机动车停车场通道的最大纵坡度应不大于表五规定。
第十三条自行车停车场原则上不设在交叉路口附近。
出入口应不少于二个,宽度不小于2.5米。
第十四条自行车停车方式应以出入方便为原则。
主要停车方式见图二。
第十五条自行车停车场主要设计指标应不小于表六规定。
第十六条公共自行车停车场的停车位指标是指吸引外来自行车的停车位指标。
专用自行车停车场的停车位指标应不小于本单位职工人数的30%。
第十七条各类建筑配建的停车场车位指标应不小于表七至表十八规定。
第十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细则,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公安部和建设部备案。
活动方案之室外停车场建设方案

室外停车场建设方案【篇一:室外停车场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4一、编制原则4二、编制依据 4第二章工程概况6一、工程简述 6二、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 6第三章施工总体目标8一、指导思想8二、质量目标 8三、工期目标 8四、安全目标 8五、文明施工目标9六、环境保护目标9七、投资控制管理目标9八、服务目标9第四章施工准备 10一、现场准备10二、技术准备10三、材料准备11四、试(检)验准备11五、机械准备12六、劳动力准备13第五章施工部署 15一、项目管理15二、施工管理组织机构16三、施工总体部署23第六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24一、现场总平面布置24二、临时用水、用电设计24第七章主要施工方法 26一、施工测量26二、土方填筑施工27三、路基施工28四、沥青路面施工32五、透水砖铺设38六、路牙施工39七、给水工程41八、电气工程44第八章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62一、工程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48二、质量管理机构设置48三、质量管理制度50第九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52一、安全保证体系52二、安全生产措施53第十章环境保护体系与措施57一、实行环境目标责任制57二、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57三、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57四、制定环境技术措施58五、建立健全环保组织58七、制定环境管理措施59 第十一章成品保护措施 60一、工期目标60二、工期保证措施60三、施工组织机构和管理的保证措施61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原则科研楼南侧停车场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我单位根据本工程的招标文件、施工图纸等。
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原则而编制的。
体现我单位对科研楼南侧停车场景观绿化工程项目前期准备工程施工的具体构思和部署,也是工程施工的技术指导和纲领性文件。
我单位若有幸中标,将遵照我单位的技术管理程序进一步完善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用以指导本工程的具体施工与管理,确保优质、快速、安全、文明地完成该项目。
室外停车场设计规范标准[详]
![室外停车场设计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40a5a823a8956bec0975e3bb.png)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颁布单位公安部/建设部颁布日期881003 实施日期890101第一条本规则适用于大、中城市和重点旅游区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小城市可参照执行。
第二条专用和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场原则上应在主体建筑用地围之。
第三条机动车停车场必须按照国家标准GB5768-8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交通标志,施划交通标线。
第四条机动车停车场的出入口应有良好的视野。
出入口距离人行过街天桥、地道和桥梁、隧道引道须大于50米;距离交叉路口须大于八十米。
第五条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大于5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大于50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3个。
出入口之间的净距须大于10米,出入口宽度不得小于7米。
公共建筑配建的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包括吸引外来车辆和本建筑所属车辆的停车位指标。
第六条机动车停车场的停车方式应以占地面积小、疏散方便、保证安全为原则。
主要停车方式见图一。
第七条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以小型汽车为计算当量。
设计时,应将其他类型车辆按表一所列换算系数换算成当量车型,以当量车型核算车位总指标。
第八条机动车停车场主要设计指标应不小于表二规定。
第九条在停车场停放的机动车之间的净距应不小于表三规定。
第十条机动车停车场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小于6米。
第十一条机动车停车场通道的最小平曲线半径应不小于表四规定。
第十二条机动车停车场通道的最大纵坡度应不大于表五规定。
第十三条自行车停车场原则上不设在交叉路口附近。
出入口应不少于二个,宽度不小于2.5米。
第十四条自行车停车方式应以出入方便为原则。
主要停车方式见图二。
第十五条自行车停车场主要设计指标应不小于表六规定。
第十六条公共自行车停车场的停车位指标是指吸引外来自行车的停车位指标。
专用自行车停车场的停车位指标应不小于本单位职工人数的30%。
第十七条各类建筑配建的停车场车位指标应不小于表七至表十八规定。
第十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细则,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公安部和建设部备案。
室外停车场设计规范·干货

室外停车场设计规范·干货停车场的设计规范1.出入口位置(1)公用停车场的停车区距离公共建筑出入口的距离宜采用50~100M。
(2)风景名胜区考虑到环境保护需要或受用地限制时,距主要入口可达150~200M。
(3)机动车出入口距离城市主干道交叉口不小于70M。
(4)距地铁出入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小于15M;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
2.出入口数量停车泊位数越多,出入车辆就越多,出入口的数量也需要相应增加。
(1)50辆机动车停车场,可设置1个出入口。
(2)50—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应设2个出入口。
(3)大于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出口和入口应分开设置。
(4)大于5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出入口不得少于3个。
(5)当停车场设置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出入口之间的净距须大于15m。
(6)大于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分开设置的出、入口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m。
3.出入口宽度停车场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其净距宜大于10m;条件困难或停车容量小于50个时,可设一个出入口,但其进出通道的宽度宜采用9-10m。
4.通道及转弯半径:行车通道可分为单车道和双车道。
(1)一侧通道一侧停车(2)中间通道两侧停车(3)两侧通道中间停车(4)环形通道四周停车停车场通道转弯半径:5.通道坡度(1)与广场连接的道路纵坡度以0.5%~2%为宜。
(2)困难时最大纵坡度不应大于7%,积雪及严寒地区不应大于6%。
(3)在出入口应设置纵坡缓坡段≤2%。
6.车辆类型及车身基本尺寸:7.安全停车所需的纵横间距8.停车坪布置平行式停车:垂直式停车:斜列式停车:9.隔离带植物种植:(1)作用:防止暴晒;保护车辆;净化空气、防尘、防噪音(2)植物设计要求:(3)常见停车场绿带布置示意:(4)植物种植与停车位的关系剖面示意:停车场的设计流程1.确定场地条件:确定出入口位置、通道、停车数、位置、残疾人车位布置。
2.平面布置:(1)确定停车场内部交通流线组织。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停车需求日益增加,停车场规划设计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规范的停车场设计不仅能提高停车效率,还能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城市形象。
本文将从停车场规划设计的角度,探讨停车场规划设计的规范。
一、停车场选址规范1.1 选择地理位置:停车场选址应考虑周边交通情况、人流密集程度和商业活动等因素。
1.2 考虑周边环境:停车场选址时要考虑周边环境,避免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1.3 留足空间:停车场选址要考虑未来扩建和改造的可能性,留足空间。
二、停车位设计规范2.1 合理布局:停车位设计应合理布局,避免交通拥堵和车辆挤压。
2.2 考虑通行安全:停车位设计要考虑车辆的通行安全,设置合适的通道和标识。
2.3 考虑特殊需求:停车位设计要考虑残疾人和孕妇等特殊群体的停车需求。
三、停车场设施规范3.1 照明设施:停车场设施要设置良好的照明设施,确保夜间停车安全。
3.2 安全设施:停车场设施要设置监控摄像头和报警设备,确保停车安全。
3.3 环保设施:停车场设施要设置垃圾分类桶和绿化设施,保护环境。
四、停车场管理规范4.1 收费标准:停车场管理要合理制定收费标准,保证停车费用合理。
4.2 管理制度:停车场管理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规范停车秩序。
4.3 安全管理:停车场管理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停车场安全。
五、停车场设计创新5.1 绿色设计:停车场设计可以引入绿色植被和太阳能光伏板,实现绿色节能。
5.2 智能化设计:停车场设计可以引入智能停车系统和无人驾驶技术,提升停车效率。
5.3 多功能设计:停车场设计可以考虑多功能利用,如设置停车场顶部的体育场馆或绿化广场。
总结:停车场规划设计规范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规范的停车场设计能提高城市停车效率,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城市形象。
希望未来的停车场设计能更加符合规范,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室外停车场施工方案

室外停车场施工方案1. 简介本文档提供了室外停车场施工方案的详细设计和实施计划。
室外停车场是供车辆停放的开放场地,设计与施工的目标是为了提供一个安全、方便和高效的停车环境。
2. 设计要求室外停车场的设计要求如下: 1. 高效使用空间,最大化停车位数量; 2. 提供方便的通行和导航系统,包括标识、指示牌和道路标线; 3. 安全设施完备,包括照明、监控和防护措施; 4. 考虑可持续性和环保要求。
3. 布局设计3.1 车位布局室外停车场的车位布局应考虑到车辆的流动性和停车需求。
根据车辆类型和工作日流量,按合理的标准规划车位数量和大小。
同时,应确保道路宽度足够以容纳车辆通行,并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
3.2 路径设计室外停车场的路径设计包括车辆进出口、停车位之间的通行路线以及行人通道。
这些路径应便于车辆和行人的顺利流动,并应考虑到人车分离以确保安全。
3.3 标识和指示牌为方便车辆驾驶员的导航和停车,应在停车场的适当位置设置标识和指示牌,包括出入口标识、停车位标识和交通指示标识。
这些标识和指示牌应具有良好的可视性、明确的信息和一致的设计风格。
4. 设施建设4.1 照明设施为提供安全的停车环境,室外停车场应配备适当的照明设施。
根据停车场的规模和布局,确定合理的灯具数量和位置,并确保照明充足、均匀分布,以提供良好的可见性。
4.2 监控设备室外停车场的安全性也需要借助监控设备的支持。
安装摄像头和监控系统,覆盖停车区域的主要区域,并采用高清摄像头和存储设备,确保监控效果和数据的有效保存。
4.3 防护设施为防止非法侵入和车辆盗窃,应在停车场的周界和重要区域设置合适的防护设施,如围墙、栅栏和闸门。
这些设施应考虑到安全性、美观性和易于维护,提供有效的保护。
5. 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在室外停车场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应考虑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1.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 提供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设施,用于照明和监控设备的供电; 3. 设置垃圾桶和垃圾分类设施,促进废物的合理处理和回收利用。
露天停车场停车位的优化设计

露天停车场停车位的优化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车辆数量急剧增加,停车难已成为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的一大问题。
露天停车场是城市中最常见的停车场形式之一,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停车位的利用率和停车环境的舒适度。
对露天停车场停车位的优化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提高停车场的容纳量和便利程度,改善城市停车环境,提高城市停车管理水平。
一、车位布局和设计1. 车位大小和布局应符合实际需求露天停车场的车位大小应根据城市车辆的实际情况来定,通常标准尺寸为2.5m*5m。
根据停车场的总体规划和车辆种类的不同,可以设置一些超大型车位和残疾人车位,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车位的布局应根据地块的形状和大小,合理安排车位间的间隔和车辆的行进路线,以确保车辆的便捷停放和行驶。
2. 方便进出和倒车的设计停车位的布局应考虑到车辆进出的便捷性,通常宜采取45度或斜向停车方式,以便减少车辆的倒车操作,减少潜在的碰撞风险。
为了方便车辆的进出,停车位间应留有足够的间隔,以确保车辆的安全行驶。
3. 合理设置通道和转弯处在车位布局的设计中,应合理设置通道和转弯处,确保车辆的顺利进出和行驶。
通常地块较大的露天停车场,通道宜设置双向通行,以方便车辆的行驶和避让。
转弯处应考虑到车辆的最小转弯半径和转向空间,以防止车辆的相撞和行驶受阻。
二、停车位标识和管理1. 合理的标示牌和标线设置在露天停车场中,应设置明显的停车位标识牌和标线,以便驾驶员正确停车和识别车位。
通常应在停车位前部设置地面标线和指示箭头,以指导车辆的停放方向和位置,同时在停车位的一侧设置车位编号,以便驾驶员方便识别和记忆。
2. 合理的停车位管理为了提高露天停车场的车位利用率,应对停车位进行合理的管理。
可以采取预约停车和计时计费的方式,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前预约车位,并根据停车时间收取停车费用,以提高车位的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
可以利用停车位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停车位的使用情况,合理调配停车资源,提高整体的停车容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
颁布单位公安部/建设部颁布日期881003 实施日期890101第一条本规则适用于大、中城市和重点旅游区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小城市可参照执行。
第二条专用和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场原则上应在主体建筑用地范围之内。
第三条机动车停车场内必须按照国家标准GB5768-8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交通标志,施划交通标线。
第四条机动车停车场的出入口应有良好的视野。
出入口距离人行过街天桥、地道和桥梁、隧道引道须大于50米;距离交叉路口须大于八十米。
第五条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大于5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大于500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3个。
出入口之间的净距须大于10米,出入口宽度不得小于7米。
公共建筑配建的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包括吸引外来车辆和本建筑所属车辆的停车位指标。
第六条机动车停车场内的停车方式应以占地面积小、疏散方便、保证安全为原则。
主要停车方式见图一。
第七条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以小型汽车为计算当量。
设计时,应将其他类型车辆按表一所列换算系数换算成当量车型,以当量车型核算车位总指标。
第八条机动车停车场主要设计指标应不小于表二规定。
第九条在停车场内停放的机动车之间的净距应不小于表三规定。
第十条机动车停车场内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小于6米。
第十一条机动车停车场通道的最小平曲线半径应不小于表四规定。
第十二条机动车停车场通道的最大纵坡度应不大于表五规定。
第十三条自行车停车场原则上不设在交叉路口附近。
出入口应不少于二个,宽度不小于2.5米。
第十四条自行车停车方式应以出入方便为原则。
主要停车方式见图二。
第十五条自行车停车场主要设计指标应不小于表六规定。
第十六条公共自行车停车场的停车位指标是指吸引外来自行车的停车位指标。
专用自行车停车场的停车位指标应不小于本单位职工人数的30%。
第十七条各类建筑配建的停车场车位指标应不小于表七至表十八规定。
第十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细则,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公安部和建设部备案。
第十九条本规则由公安部和建设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规定自1989年1月1日施行。
表一:停车场(库)设计车型外廓尺寸和换算系数
车辆类型各类车型外廓尺寸(m) 车辆换算系数
注:(1)三轮摩托车可按微型汽车尺寸计算。
(2)二轮摩托车可按自行车尺寸计算。
(3)车辆换算系数是按面积换算。
表二:机动车停车场设计参数
注:表中Ⅰ类指微型汽车,Ⅱ类指小型汽车,Ⅲ类指中型汽车,Ⅳ类指大型汽车,Ⅴ类指绞接车。
表三:车辆纵横向净距
注:多层车库和地下车库的净距按国家标准GBJ67-84《汽车库设计防火规范》表5.0.6的规定执行。
表四:停车场通道的最小平曲线半径
表五:停车场通道最大纵坡度(%)
表六:自行车停车场主要设计指标
表七:旅馆机动车停车位指标
注:第一类以接待外国人、港澳同胞和华侨为主。
第二类接待国内旅客。
表八:饮食店停车位指标
表九:办公楼停车位指标(建议指标)
注:1.一类:中央、省级机关、外贸机构及外国驻华办事机构。
2.二类:其他机构。
表十:商业场所停车位指标(建议指标)
注:以接待外国人、港澳同胞和华侨为主的商业场所机动车停车位指标应适当增加。
表十一:体育馆停车位指标(
建议指标) 注:1.体育场停车位指标可适当减少。
2.体育馆:一类座位数≥4000;二类座位数<4000。
3.体育场:一类座位数≥15000;二类座位<15000。
表十二:影(剧
)院停车位指标
注:一类:省、市级和相当于省、市级的影(剧)院。
二类:一般影(剧)院。
表十三:展览馆停车位指标
表十四:医院停车位指标
车车
停车位指标(车位/100平方米营业面积)0.20 1.50注:表中所称建筑面积为门诊和住院部建筑面积之和。
表十五:游览场所停车位指标
类别
停车位指标(车位/100平方米游览面积)
机动车自行车
一类
市
区
0.800.50
郊
区
0.120.20二类0.020.20
注:一类:古典园林、风景名胜。
二类:一般性城市公园。
表十六:火车站停车位指标
项目
机动
车
自行
车
停车位指标(车位/高峰日每千旅客) 2.00 4.00表十七:码头停车位指标
项目
机动
车
自行
车
停车位指标(车位/高峰日每百旅客) 2.00 2.00表十八:住宅停车位指标
类别
停车位指标(车位/户)
机动车自行车
一类0.50
二类 1.00
注:一类:国内高级住宅以及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等使用的住宅。
二类:普通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