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放大器的调节方法
光纤放大器的调节流程

光纤放大器的调节流程
光纤放大器调节其实也不难,首先得把环境搭好。
把光源、光功率计、还有光纤放大器都接好了,别弄得一团糟。
然后嘛,就是开机了。
先开光源,调好输出的功率和波长,让光源稳定工作。
再开光功率计,给它校准一下,保证测出来的东西准。
最后开光纤放大器,等它完全启动。
接下来,调节增益。
根据放大器的型号,选择合适的增益控制方式和目标值。
把光功率计接到放大器的输出端口,调整光源的输入功率,让放大器的增益达到预设值。
同时,要时刻盯着输出端口的功率,确保它稳定在目标值附近。
这个得慢慢来,一点点调整,不能急。
别忘了检查其他东西。
光功率计准不准?输出口的法兰有没有问题?尾纤质量怎么样?光源的波长对不对?这些都可能影响光纤放大器的输出。
所以,调节过程中,得时不时检查一下。
还有啊,调节过程中要注意增益的稳定性和信号的纯净度。
可以通过调节偏置和饱和输出功率来达到这个目标。
不同类型的放大
器调节方法可能不一样,得根据实际情况来。
比如,掺铒光纤放大器可能需要调泵浦光源的功率,而掺铱光纤放大器可能需要调激光器的电流或偏置。
总之,调节光纤放大器这事儿,得细心、耐心,还得懂点儿技术。
环境搭好、开机、调节增益、检查其他因素,都得注意。
只有这样,才能让光纤放大器发挥出最佳性能。
D10光纤放大器调整方法

药高检测光纤放大器调整方法准备工作:准备装好规定药剂的管体一模(50发),作为标准样本,要求装药高度=规定高度下限-1mm,(例如:装药高度=40±1,则标准样本装药高度=38mm),准备垫片三块,要求如下:垫片1:厚度1mm 二块,垫片2:厚度=药高公差+1mm 一块(如装药高度标准为40±1mm,则垫片厚度为3mm)一、设置1、首先将光纤放大器恢复出厂设置,具体操作方法见说明书。
2、选择亮态/ 暗态操作输入双脉冲(按动示教按钮两次)进行选择:亮态操作:• LCD 闪烁“lo”• LO 图标暗态操作:• LCD 闪烁“do”• DO 图标3、设置光纤输出能量标准:药剂色泽暗选高能量,药剂色泽亮选低能量,确认后退出。
4、输出通道设置通道1:设置下限通道2:设置上限二、标定下限首先将待标定标准样本底部加垫片1,放入药检工位模座内:1、手动操作升降气缸电磁阀,使检测机头下降2、选择通道1(按动示教按钮三次可转换通道)。
3、按动示教按钮一次,放大器显示窗闪动2nd字样,立即再按一次示教按钮,放大器显示窗闪动1st字样,待数字显示稳定后显示一数值,该数值就是样本下限,再按动示教按钮一次。
马上操作升降气缸电磁阀,使检测机头上升,撤掉底部垫片1,再次手动操作升降气缸电磁阀,使检测机头下降,待数字显示稳定后显示一数值,该数值就是样本下限不合格参考值,再按动示教按钮一次,如全部显示PASS,则下限标定成功。
此过程必须在60s内完成,如任一放大器显示FAIL则示教失败,需从新标定。
二、标定上限首先将待标定标准样本底部加垫片2,放入药检工位模座内:1、手动操作升降气缸电磁阀,使检测机头下降2、选择通道2(按动示教按钮三次可转换通道)。
3、按动示教按钮一次,放大器显示窗闪动2nd字样,立即再按一次示教按钮,放大器显示窗闪动1st字样,待数字显示稳定后显示一数值,该数值就是样本上限,再按动示教按钮一次。
光纤放大器的常规调节方法

光纤放大器的常规调节方法调节偏置是指调整光纤放大器的泵浦光源的功率,以使其工作点在放大器的线性增益区域内。
光纤放大器的工作点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信号的失真。
通过调节偏置,可以使光纤放大器的增益稳定,并且保持信号的纯净度。
调节偏置可以通过调整泵浦光源的功率或者调节泵浦光源的偏置器件来实现。
调节增益是指调整光纤放大器的增益,以符合不同信号传输的要求。
对于不同的光纤放大器,有不同的调节增益方法。
对于掺铒光纤放大器,可以通过调节泵浦光源的功率来增加或减小增益;对于掺镱光纤放大器,可以通过调节激光器的电流来实现;对于掺铼光纤放大器,可以通过调节激光器的电流和偏置来实现。
通过调节增益,可以使光纤放大器的放大效果达到最优,并且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调节饱和输出功率是指调整光纤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光纤放大器的饱和输出功率是指在输入信号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输出信号不再随信号的增加而继续增加的功率。
通过调节饱和输出功率,可以控制光纤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的强度,使其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调节饱和输出功率可以通过调节泵浦光源的功率和光纤长度来实现。
除了上述的常规调节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调节方法可以用于光纤放大器的调节。
例如,利用光纤放大器的温度特性来实现调节,即通过调节光纤放大器的温度来改变其增益;利用光纤的压力效应来实现调节,即通过调节外部施加到光纤上的压力来改变其增益。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改变光纤的光学特性来实现对光纤放大器的调节。
总之,光纤放大器的常规调节方法主要包括调节偏置、调节增益和调节饱和输出功率。
通过这些调节方法,可以使光纤放大器的性能达到最优,并且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调节方法,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光纤放大器调试教程

光纤放大器调试教程第一步:搭建测试环境1.准备光纤放大器,光源,光功率计以及连接这些设备的光纤。
2.将光源连接到光纤放大器的输入端口,将光功率计连接到输出端口。
第二步:初始化光纤放大器1.打开光源,并设置合适的输出功率和波长。
2.打开光功率计,并校准。
3.打开光纤放大器电源,等待其启动。
第三步:调节光纤放大器增益1.根据光纤放大器的型号和规格,设置合适的增益控制方式和增益目标值。
2.将光功率计连接到光纤放大器的输出端口。
3.使用光源调节光纤放大器的输入功率,使其达到所需的增益目标值。
4.使用光功率计测量输出端口的功率,确保其稳定在设定的增益目标值附近。
5.根据需要,调整输入功率和增益控制方式,直到满足要求。
第四步:检测噪声性能1.将光功率计移动到光纤放大器输出光信号的不同频率点上。
2.测量并记录每个频率点上的输出功率和信噪比。
3.分析记录的数据,评估光纤放大器的噪声性能。
第五步:调节光纤放大器平坦度1.将光功率计连接到光纤放大器输出端口。
2.设置光纤放大器的带宽,以及对应的增益和波长。
3.使用光源调节输入功率,使其在所需的带宽范围内波动。
4.测量输出端口的功率,记录下在各个波长点上的值。
5.分析记录的数据,评估光纤放大器的平坦度。
第六步:检测非线性效应1.将光源和光纤放大器连接起来。
2.设置光源的输出功率和波长。
3.将光功率计连接到光纤放大器的输出端口。
4.在不同增益下,测量和记录输出端口的光功率和波长。
5.分析记录的数据,以评估光纤放大器的非线性效应。
第七步:记录测试结果和优化调整1.在每个调试步骤中,记录相关参数和测试结果。
2.根据测试结果,优化光纤放大器的参数和调整光纤放大器的性能。
3.如果需要,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光纤放大器满足预期性能要求。
最后注意事项:1.在调试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损坏设备和人员受伤。
2.在调试光纤放大器时,要避免超过其额定工作条件。
3.根据具体的厂商和设备型号,可能会有特定的调试方法和注意事项,需遵循相应的操作手册。
光纤放大器DRFT说明书

功能设定:
调整
二点式设定
返回到通常状
态
反射型
1.对准检测物校正
2.不对准任何背景物校正
转换至RUN
返回到通常状态
区域设定
在背景前不放置任何物体校正然后在背景前放置检测物校正
透明体检测设定
转换至SET
SET RUN
返回到正常状态
转换至RUN
对射型对准检测物设定
菜单校正自学习错误显示
菜单调整在RUN模式下按UP/DOWN就可以调整,用UP/DOWN选择键调整到所需要的任何值。
1.通常状态时300 350设定完成后5秒
自动返回到通常状态(不必再重新操作)
2.区域校正时
设定下限值(远)
设定完成后5秒
自动返回到通常
状态(不必再重
新操作)
设定完成后5秒自动返回到通常状态(不必再重新操作)在调整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调整错误信息的显示。
光纤放大器原理及调试设置方法

光纖放大器原理及調試設置方法光纖放大器是一種能夠增強光信號強度的設備,它在光纖通信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文將通過介紹光纖放大器的原理和調試設置方法來詳細解釋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一、光纖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光纖放大器是利用光纖中的特殊材料(通常為稀土離子摻雜的光纖)對光信號進行放大的設備。
它主要由控制電路、泵浦光源、光放大介質和光偵測器組成。
光信號的放大過程是通過能量轉移的方式實現的。
當泵浦光源輸入光纖放大器時,泵浦光會被光放大介質吸收,並轉移能量給光信號。
光信號在通過光放大介質時會不斷受到能量的補充,從而達到放大的效果。
最終,光信號的強度得到增強。
光纖放大器根據放大介質的不同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如Erbium-doped光纖放大器(EDFA)、Raman光纖放大器(RFA)和Semiconductor光纖放大器(SOA)等。
不同的光纖放大器在工作原理上有所差異,但基本的放大過程是相似的。
二、光纖放大器的調試設置方法1. 泵浦光源的選擇:泵浦光源是光纖放大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功率和波長的選擇對放大器的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
在選擇泵浦光源時,需要考慮泵浦光源的功率是否足夠大,波長是否與光纖放大器的工作波長匹配等因素。
2. 光纖放大介質的選擇:光纖放大器的放大介質可以是掺饋稀土離子的光纖,也可以是其他材料。
不同的放大介質對光信號的放大效果有所不同。
在選擇放大介質時,需要考慮其放大效率、光纖的長度等因素。
3. 光纖放大器的連接配置:光纖放大器在系統中的連接配置也是調試的重要步驟。
需要確保光纖放大器的輸入和輸出接口與其他設備的接口匹配,並注意光纖的清潔和連接的可靠性。
4. 光纖放大器的功率控制:光纖放大器的功率控制是調試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需要通過調整泵浦光源的功率、放大介質的長度等參數來控制光纖放大器的輸出功率,以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5. 光纖放大器的保護措施:在使用光纖放大器時,需要注意其保護措施,以防止光纖放大器受到損壞。
光纤放大器的调节方法.docx

光纤放大器的调节方法无线光通信是以激光作为信息载体,是一种不需要任何有线信道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与微波通信相比,无线光通信所使用的激光频率高,方向性强( 保密性好 ) ,可用的频谱宽,无需申请频率使用许可;与光纤通信相比,无线光通信造价低,施工简便、迅速。
它结合了光纤通信和微波通信的优势,已成为一种新兴的宽带无线接人方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但是,恶劣的天气情况,会对无线光通信系统的传播信号产生衰耗作用。
空气中的散射粒子,会使光线在空间、时间和角度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偏差。
大气中的粒子还可能吸收激光的能量,使信号的功率衰减,在无线光通信系统中光纤通信系统低损耗的传播路径已不复存在。
大气环境多变的客观性无法改变,要获得更好更快的传输效果,对在大气信道传输的光信号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地,采用大功率的光信号可以得到更好的传输效果。
随着光纤放大器(EDFA)的迅速发展,稳定可靠的大功率光源将在各种应用中满足无线光通信的要求。
1、 EDFA的原理及结构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具有增益高、噪声低、频带宽、输出功率高、连接损耗低和偏振不敏感等优点,直接对光信号进行放大,无需转换成电信号,能够保证光信号在最小失真情况下得到稳定的功率放大。
、 EDFA 的原理在掺铒光纤中注入足够强的泵浦光,就可以将大部分处于基态的Er3+ 离子抽运到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 Er3+ 离子又迅速无辐射地转移到亚稳态。
由于Er3+离子在亚稳态能级上寿命较长,因此很容易在亚稳态与基态之间形成粒子数反转。
当信号光子通过掺铒光纤时,与处于亚稳态的Er3+ 离子相互作用发生受激辐射效应,产生大量与自身完全相同的光子,这时通过掺铒光纤传输的信号光子迅速增多,产生信号放大作用。
Er3+离子处于亚稳态时,除了发生受激辐射和受激吸收以外,还要产生自发辐射(ASE) ,它造成EDFA 的噪声。
、 EDFA 的结构典型的EDFA结构主要由掺铒光纤(EDF)、泵浦光源、耦合器、隔离器等组成。
光纤放大器ys-fv11说明书

光纤放大器ys-fv11说明书基恩士FS-V11调整方法中文说明书基恩士 FS-V11 传感器调整方法这个是传感器的型号,FS-V11的是NPN型,而FS-V11P是PNP型。
FS-V11的棕色线接在正极24V上,蓝色线接在负极0V上,黑色线是号线,接在控制线圈负载的负极性上。
动作指示灯,当红灯亮时,黑色号线有输出电压。
数值显示,显示测量的数值及设定的数值。
手动键,用于加减数值和模式的选择。
棒状灯,在正常动作测定时,显示光的强弱;在模式选择时,显示光的强弱类型及延迟类型。
SET键,即自动设定键,用于自动设定阀值。
MODE键,即模式选择键,用于显示数据和模式之间的切换。
型号判别按钮功能输出选择开关,有light on和dark on 显示数据 1234 123P 1234 -HLD -HLD 123P 受光量显示值,显示当前检测到的光量数值,会随着光纤感受到的光的强度的变化而变化,最大值为4095,最小值为0。
每快速按一次模式选择键,就会在上面的4种状态下切换一次。
额定增益显示,即光量的比例值的显示,例如:测定值=设定值时,显示100%;测定值×2=设定值时,显示50%;测定值=设定值×2时,显示200%,也就是进行一个换算,测定值相当于设定值的百分之几,比例值能够反映出来Light on或Dark on动作的号是否稳定。
锁定动作同时按住手动键的上键和MODE键,或同时按住手动键的下键和MODE键 3秒以上,当显示Loc时,即锁定完成。
重复上述步骤,当显示unL时,即解除锁定完成。
光源强度和计时器的模式选择按住MODE键 3秒以上,即进入到光源强度和延迟时间的模式选择中,先默认进入到光源强度选择模式,用上下键选择光源模式,有FINE,TURBO和SUPER 这3种模式,FINE是在短的检测距离中检测微小差异时使用,TURBO是在FINE模式的检测距离不足时使用,SUPER是在环境严苛如有灰尘时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纤放大器的调节方法无线光通信是以激光作为信息载体,是一种不需要任何有线信道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与微波通信相比,无线光通信所使用的激光频率高,方向性强(保密性好),可用的频谱宽,无需申请频率使用许可;与光纤通信相比,无线光通信造价低,施工简便、迅速。
它结合了光纤通信和微波通信的优势,已成为一种新兴的宽带无线接人方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但是,恶劣的天气情况,会对无线光通信系统的传播信号产生衰耗作用。
空气中的散射粒子,会使光线在空间、时间和角度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偏差。
大气中的粒子还可能吸收激光的能量,使信号的功率衰减,在无线光通信系统中光纤通信系统低损耗的传播路径已不复存在。
大气环境多变的客观性无法改变,要获得更好更快的传输效果,对在大气信道传输的光信号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地,采用大功率的光信号可以得到更好的传输效果。
随着光纤放大器(EDFA)的迅速发展,稳定可靠的大功率光源将在各种应用中满足无线光通信的要求。
1 、EDFA的原理及结构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具有增益高、噪声低、频带宽、输出功率高、连接损耗低和偏振不敏感等优点,直接对光信号进行放大,无需转换成电信号,能够保证光信号在最小失真情况下得到稳定的功率放大。
1.1、EDFA的原理在掺铒光纤中注入足够强的泵浦光,就可以将大部分处于基态的Er3+离子抽运到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Er3+离子又迅速无辐射地转移到亚稳态。
由于Er3+离子在亚稳态能级上寿命较长,因此很容易在亚稳态与基态之间形成粒子数反转。
当信号光子通过掺铒光纤时,与处于亚稳态的Er3+离子相互作用发生受激辐射效应,产生大量与自身完全相同的光子,这时通过掺铒光纤传输的信号光子迅速增多,产生信号放大作用。
Er3+离子处于亚稳态时,除了发生受激辐射和受激吸收以外,还要产生自发辐射(ASE),它造成EDFA的噪声。
1.2、EDFA的结构典型的EDFA结构主要由掺铒光纤(EDF)、泵浦光源、耦合器、隔离器等组成。
掺铒光纤是EDFA的核心部件。
它以石英光纤作为基质,在纤芯中掺人固体激光工作物质铒离子,在几米至几十米的掺铒光纤内,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而被放大、增强。
光隔离器的作用是抑制光反射,以确保放大器工作稳定,它必须是插入损耗低,与偏振无关,隔离度优于40 dB。
1.3 、EDFA的特性及性能指标增益特性表示了放大器的放大能力,其定义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式中:Pout,Pin分别表示放大器输出端与输入端的连续信号功率。
增益系数是指从泵浦光源输入1 mW 泵浦光功率通过光纤放大器所获得的增益,其单位为dB/mW:式中:g0是由泵浦强度定的小信号增益系数,由于增益饱和现象,随着信号功率的增加,增益系数下降;Is,Ps分别为饱和光强和饱和光功率,是表明增益物质特性的量,与掺杂系数、荧光时间和跃迁截面有关。
增益和增益系数的区别在于:增益主要是针对输入信号而言的,而增益系数主要是针对输入泵浦光而言的。
另外,增益还与泵浦条件(包括泵浦功率和泵浦波长)有关,目前采用的主要泵浦波长是980 nm和1 480 nm。
由于各处的增益系数是不同的,而增益须在整个光纤上积分得到,故此特性可用以通过选择光纤长度得到较为平坦的增益谱。
1.4、EDFA的带宽增益频谱带宽指信号光能获得一定增益放大的波长区域。
实际上的EDFA的增益频率变化关系比理论的复杂得多,它还与基质光纤及其掺杂有关。
在EDFA的增益谱宽已达到上百纳米.而且增益谱较平坦。
ED-FA 的增益频谱范围在1 525~1 565 nm之间。
2 EDFA的级联应用2.1 EDFA的级联结构EDFA对光信号功率的放大,特别在无线光通信大功率(瓦级)应用中,常常采用级联的方式,比如两级或者三级放大。
之所以采用级联的方式,是因为在EDFA的掺铒光纤(EDF)中插入一个光隔离器,构成带光隔离器的两段级联EDFA,由于光隔离器有效地抑制了第二段:EDF的反向自发辐射(ASE),使其不能进入第一段EDF,减少了泵浦功率在反向ASE上的消耗,使泵浦光子更有效地转换成信号光能量,从而可以明显改善EDFA的增益、噪声系数和输出功率等特性。
本文采用丽级级联放大,将1~2 mW的1 550 nm光信号,经EDFA放大到1 W左右。
级联结构如图3所示。
光信号由LD激光器产生,是已调制的信号,第一级放大采用单包层掺铒光纤放大器,980 nm单模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源,将光功率放大到50 mW附近。
第一级采用单模半导体激光器泵浦,先将光信号稳定可靠的放大到一定功率,保证了整个光信号的完整,又为下一级光放大提供了较高的光功率基础。
第二级采用双包层光纤放大器,多模半导体激光器泵浦源将光功率放大到1 W左右。
双包层光纤放大器纤芯比单包层纤芯大,泵浦功率可以有效地耦台到纤芯中,使第二级光信号的输出功率可达到瓦级。
2.2 、EDFA级联应用的增益2.2.1 、增益计算对EDFA级联的整体光功率增益:其中:Pout表示EDFA两级放大后的输出光功率,Pin表示需要放大的输入光功率。
在本文中,光放大采用了两级级联放大,第一级增益为G1:其中第一级的输出为第二级的输入,P'out=P'in=P,所以:即,整体增益等于两级增益之和,本文的整体光功率增益为:第一级增益为17 dB,第二级增益为13 dB,1 W的光功率经过准直聚焦,再有光学镜头发射到大气信道,大大提高了光信号的有效传输距离。
2.2.2、影响增益的因素EDFA的增益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掺铒光纤的长度,随着掺铒光纤长度的增加,增益经历了从增加到减少的过程,这是因为随着光纤长度的增加,光纤中的泵浦功率将下降,使得粒子反转数降低,最终在低能级上的铒离子数多于高能级上的铒离子数,粒子数恢复到正常的数值。
由于掺铒光纤本身的损耗,造成信号光中被吸收掉的光子多于受激辐射产生的光子,引起增益下降。
由上述讨论可知,对于某个确定的入射泵浦功率,存在着一个掺铒光纤的最佳长度,使得增益最大。
增益与掺铒光纤长度的关系如图4所示。
EDFA的增益还跟输入光的程度、泵浦光功率及光纤中铒离子Er3+的浓度都有关系,如小信号输入时的增益系数大于大信号输入时的增益系数。
当输入光弱时,高能位电子的消耗减少并可从泵激得到充分的供应,因而,受激辐射就能维持达到相当的程度。
当输入光变强时,由于高能位的电子供应不充分,受激辐射光的增加变少,于是就出现饱和。
泵浦光功率越大,掺铒光纤越长,3 dB饱和输出功率也就越大。
其次与当Er3+的浓度超过一定值时,增益反而会降低,因此要控制好掺铒光纤的铒离子浓度。
采用EDFA后,提高了注入光纤的功率,但当大到一定数值时,将产生光纤非线性效应和光泄漏效应,这影响了系统的传输距离和传输质量。
另外色散问题变成了限制系统的突出问题,可以选用G653光纤(色散位移光纤DSF)或非零色散光纤(NZDF)来解决这一问题。
2.3 、EDFA级联的改进之所以采用EDFA级联的方式,一是插入两级间的光隔离器有效地抑制了第二段EDF的反向自发辐射(ASE),使其不能进入第一段EDF,减少了泵浦功率在反向ASE上的消耗,使泵浦光子更有效地转换成信号光能量;二是分为两级后,各自的增益可以任意分配,可以根据不同的增益要求和应用环境改变相应的增益。
但是,要在保证信号无失真的情况下得到最佳的光功率增益,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1)由于增益分为两级,如何分配两级问的增益才能在现有的EDF、泵浦源功率等条件下使得光放大的实现更容易,这与EDF的放大能力,泵浦远功率大小、稳定性,泵浦光波长及其模式等均有密切相关。
(2)在每一级各自一定的泵浦功率下,找到掺铒光纤的最佳长度。
当EDF过短时,由于对泵浦吸收的不充分而导致增益降低;而当EDF过长时,由于泵浦光在EDF内被铒离子吸收,泵浦功率逐渐下降,当功率降至泵浦阈值以下时,就不能形成粒子数反转,此时,这部分EDF不仅对信号光无放大作用,反而吸收了已放大的部分信号,造成增益的下降,同时也会引起噪声系数的增大。
(3)如果需要更高的光功率输出,几十瓦甚至上百瓦,可考虑更高级联的方法,因为随着增益的增大,泵浦源由于转换效率的问题,功率需求会很高,所需的单级EDF长度也会大大增长,这样的工作条件往往不易达到,且稳定性不强,采用更高级联可以将增益划分到多级,易于实现和控制,光模块的整体增益特性也有较大提高。
3、结语本文提出了采用EDFA级联的方法,实现了光信号30dB的增益,满足无线光通信光功率传播的要求,使得光信号能在大气信道进行远距离,高稳定性传输。
同时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出了需改进的问题,为今后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指出了方向。
步骤/方法光放大器,面板显示和实际输出是同步的,如果面板显示正常,则说明光放大器输出正常,如果这种情况下测试光放大器时光功率下降或不够,最大的可能性有以下几种:1. 1.光功率计不准,国产的光功率计只能测试光功率输出较小的设备,不能测试大功率输出的EDFA,测试光放大器的光功率计必须原装进口,不能把不准确的仪器当作标准来使用。
2. 2.输出口的法兰损坏,这个可能性较小。
3.用户使用不当,在机器工作时插拔尾纤,烧伤光放大器输出的尾纤头,造成光放大器输出功率下降,如发生这种情况,只要重新熔接光放大器的输出接头即可。
3. 4.用户使用的尾纤质量太差,纤芯过长,在插入尾纤后擦伤光放大器的输出接头,这个现象是第一次测试是好的,第二次插入再次测试时就光功率下降了,解决这个问题也只要重新熔接光放大器的输出接头就可,4. 5.光源的波长不对,如果1550nm光发射机的波长有偏差,会造成光放大器的输出光功率不够,也会造成面板显示偏小。
5. 6.输入光放大器的光功率较小,如果低于标准值时可能会造成光功率变小,同时面板显示也会变小。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