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脉搏信号检测电路

合集下载

脉搏测量仪

脉搏测量仪

引言脉搏测试仪是用来测量一个人脉搏跳动次数的电子仪器,也是心电图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现代医学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检测脉搏的仪器虽然很多,但是能实现精确测量、精确显示且计时功能准确等多种功能的便携式全数字脉搏测量装置很少。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改善,以及文化素质的提高,其生活方式,保健需求以及疾病种类、治疗措施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但在目前,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仍呈逐年上升趋势。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各种疾病之首,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认识、预防及早期发现这些疾病是十分必要的。

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用过“摸脉”作为诊断疾病的手段。

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波形)、强度(波幅)、速率(波速)和节律(周期)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征,因此对脉搏波采集和处理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但人体的生物信号多属于强噪声背景下的低频弱信号,脉搏波信号更是低频微弱的非电生理信号,必需经过放大和后级滤波以满足采集的要求。

1 基本结构模块1.1 脉搏波检测电路目前脉搏波检测系统有以下几种检测方法:光电容积脉搏波法、液体耦合腔脉搏传感器、压阻式脉搏传感器以及应变式脉搏传感器。

近年来光电检测技术在临床医学应用中发展很快,这主要是由于光能避开强烈的电磁干扰,具有很高的绝缘性,且可非侵入地检测病人各种症状信息。

用光电法提取指尖脉搏光信息受到了从事生物医学仪器工作的专家和学者的重视。

本系统设计了指套式的透射型光电传感器,实现了光电隔离,减少了对后级模拟电路的干扰。

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

所用光电式传感器由发光二级管和光敏二极管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透射过手指,经过手指组织的血液吸收和衰减,由光敏二极管接收。

数字脉搏计实验实训报告

数字脉搏计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数字脉搏计的原理和组成;2. 掌握数字脉搏计的测量方法;3. 熟悉数字脉搏计的调试与维护;4. 提高数字电路的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数字脉搏计是一种利用光电传感器检测人体脉搏的仪器,其原理是利用光电效应将脉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模数转换器(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最后由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得出脉搏频率。

实验原理图如下:光电传感器→光敏电阻→放大电路→滤波电路→A/D转换器→微处理器→显示屏三、实验器材1. 数字脉搏计实验装置;2. 信号发生器;3. 示波器;4. 电源;5. 线路连接线。

四、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装置:将光电传感器、放大电路、滤波电路、A/D转换器、微处理器和显示屏按照实验原理图进行连接。

2. 信号测试: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定频率的模拟信号,输入到放大电路中,观察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的变化。

3. 滤波电路测试:观察滤波电路对输入信号的滤波效果,确保输出信号稳定。

4. A/D转换器测试:将模拟信号输入到A/D转换器中,观察数字信号的输出。

5. 微处理器测试:将A/D转换器输出的数字信号输入到微处理器中,观察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

6. 显示屏测试:观察显示屏是否能够正确显示脉搏频率。

7. 脉搏计调试:将光电传感器放置在人体脉搏部位,调整光电传感器与皮肤的距离,使信号输出稳定。

8. 脉搏计测量:将脉搏计佩戴在人体手腕上,观察显示屏上脉搏频率的实时变化。

9. 脉搏计维护:检查各电路连接是否牢固,确保脉搏计的正常工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稳定,滤波电路滤波效果良好。

2. A/D转换器输出数字信号准确,微处理器工作状态正常。

3. 显示屏能够正确显示脉搏频率。

4. 脉搏计佩戴舒适,测量结果准确。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数字脉搏计的原理和组成,掌握了数字脉搏计的测量方法,熟悉了数字脉搏计的调试与维护。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放大电路输出信号不稳定、滤波电路滤波效果不佳等,通过分析原因,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实验技能。

光电监测心率方案

光电监测心率方案

光电监测心率方案1. 引言光电监测心率是一种非侵入式的监测心率的方法,通过使用光电传感器来检测心率的变化。

本文将介绍光电监测心率的原理、应用场景、硬件和软件方案,以及相关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

2. 原理光电监测心率的原理基于反射式光电技术。

通过一个发光二极管(LED)发出红外光或绿色光,血液中的红色血红蛋白能够吸收这些光线,而血液中的脉搏会导致血液的流动和光线的吸收程度发生变化。

光电传感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光线,并通过计算光线的变化来获取心率数据。

3. 应用场景光电监测心率方案广泛应用于健康监测设备和运动追踪设备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通过佩戴在手腕上的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的心率,并提供健康报告和提醒功能。

•运动耳机:通过在耳机上集成光电传感器,可以在运动过程中监测用户的心率,为用户提供运动数据和健身建议。

•医疗设备:光电监测心率方案也可以应用于一些医疗设备中,用于监测和记录患者的心率变化。

4. 硬件方案4.1 发光二极管(LED)选择合适的发光二极管是设计光电监测心率方案的重要一环。

常见的有红外光LED和绿色光LED两种选择。

红外光LED对肤色的影响较小,适用于长时间佩戴,但对环境光的影响较大。

绿色光LED的环境光干扰较小,但对皮肤过敏较敏感的人可能产生不适。

4.2 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用于接收反射回来的光线,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常见的光电传感器有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和光电三极管(Phototransistor)。

光电二极管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适用于高精度的心率监测。

光电三极管灵敏度较低,但成本更低。

4.3 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主要用于对光电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以提取出准确的心率数据。

常见的信号处理器包括专用的心率处理芯片和通用的微控制器(MCU)。

4.4 供电和通信模块光电监测心率方案通常需要电池供电,并通过蓝牙、无线电频率等模块与手机或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测试技术课程设计脉搏测量仪

测试技术课程设计脉搏测量仪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设计脉搏测量仪的设计姓名:张峰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2010级本科4班学号:201015130457完成日期:2012年12月28日摘要医院的护士每天都要给住院的病人把脉记录病人每分钟脉搏数,方法是用手按在病人腕部的动脉上,根据脉搏的跳动进行计数。

为了节省时间,一般不会作1分钟的测量,通常是测量10秒钟时间内心跳的数,再把结果乘以6即得到每分钟的心跳数,即使这样做还是比较费时,而且精度也不高。

本文介绍一种用单片机制作的脉搏测量仪,只要人把手指放在传感器内2秒钟就可以精确测量出每分钟脉搏数,测量结果用三位数字显示。

关键词:AT89C2051;单片机;脉搏测量仪目录第一章引言 (1)第二章基本结构模块 (2)2.1脉搏波检测电路 (2)2.2脉搏信号拾取电路 (2)2.3信号放大 (3)2.4波形整形部分 (5)第三章整体电路分析 (7)3.1光发射电路 (7)3.2光电转换电路 (7)3.3信号采集及处理系统 (8)3.4过采样技术的应用 (8)3.5整体硬件电路设计 (9)参考文献 (10)第一章引言脉搏测量属于检测有无脉博的测量,有脉搏时遮挡光线,无脉搏时透光强,所采用的传感器是红外接收二极管和红外发射二极管。

用于体育测量用的脉搏测量大致有指脉和耳脉二种方式。

这二种测量方式各有优缺点,指脉测量比较方便、简单,但因为手指上的汗腺较多,指夹常年使用,污染可能会使测量灵敏度下降;耳脉测量比较干净,传感器使用环境污染少,容易维护。

但因耳脉较弱,尤其是当季节变化时,所测信号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用过“摸脉”作为诊断疾病的手段。

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波形)、强度(波幅)、速率(波速)和节律(周期)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征,因此对脉搏波采集和。

光电脉搏测量仪

光电脉搏测量仪

光电脉搏测量仪设计报告一、设计意义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作为临Array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

目前医院的护士每天都要给住院的病人把脉记录病人每分钟脉搏数,方法是用手按在病人腕部的动脉上,根据脉搏的跳动进行计数。

为了节省时间,一般不会作1分钟的测量,通常是测量10秒钟时间内心跳的数,再把结果乘以6即得到每分钟的心跳数,即使这样做还是比较费时,而且精度也不高,因此,需要有使用更加方便,测量精度更高的设备。

二、关键技术脉搏检测中关键技术是传感器的设计与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提取问题, 本文设计的脉搏波检测系统以光电检测技术为基础,并采用了脉冲振幅光调制技术消除周围杂散光、暗电流等各种干扰的影响。

并利用过采样技术和数字滤波等数字信号处理方法,代替实现模拟电路中的放大滤波电路的功能。

本系统模拟电路简单,由ADC841芯片实现脉搏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和脉搏次数的计算等功能,因此体积小,功耗低,系统稳定性高。

本系统可实现脉搏波的实时存储并可实现与上位机(PC机)的实时通讯, 因此可作为多参数病人中心监护系统的一个模块完成心率检测和脉搏波形显示。

三、硬件设计3.1 设计框图光电脉搏测量仪是利用光电传感器作为变换原件,把采集到的用于检测脉搏跳动的红外光转换成电信号,用电子仪表进行测量和显示的装置。

本系统的组成包括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单片机电路、数码显示、电源等部分。

脉搏测量仪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

当手指放在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接收三极管中间,随着心脏的跳动,血管中血液的流量将发生变换。

由于手指放在光的传递路径中,血管中血液饱和程度的变化将引起光的强度发生变化,因此和心跳的节拍相对应,红外接收三极管的电流也跟着改变,这就导致红外接收三极管输出脉冲信号。

该信号经放大、滤波、整形后输出,输出的脉冲信号作为单片机的外部中断信号。

单片机电路对输入的脉冲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后把结果送到数码管显示。

3.2脉搏信号采集与放大整形目前脉搏波检测系统有以下几种检测方法:光电容积脉搏波法、液体耦合腔脉搏传感器、压阻式脉搏传感器以及应变式脉搏传感器。

光电脉搏测试报告

光电脉搏测试报告

光电脉搏检测电路测试报告电路总体设计思路:电路总体要求:1.稳定提取人体手指信号2.对频率在0.5-20Hz内信号进行有效放大3.将50Hz干扰尽量滤除4.将脉搏波信号放大至伏量级进行观察单元电路测试与分析:1.光电传感电路电路主要功能:提取人体指端脉搏信号,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测试方法:测试者平稳的将手指轻压光敏三极管上方,尽量覆盖它的透明部分,用发光二极管或其他光源照射手指。

测试结果:输出端得到约为4V直流信号,在其基础上有交流信号的变化,幅值约为1mV。

测试分析:光发射部分:测试时采用了实验室的台灯照射手指,因其功率较大,实验效果较好。

光接受部分:光敏三极管阻值随光照发生变化,从有到无变化范围为20-400k欧姆,通电后光敏三极管两端分压范围约为1-4V。

手指轻压在金属封装的光敏三极管上,基本遮住了光接受部分,减少了环境光的干扰,通电时从输出端测得信号为3.96V直流信号基础上含有交流信号,交流信号幅值为0.940mV频率为50Hz,即为光电传感器转化得到的人体脉搏信号,由于信号微弱,被工频干扰所覆盖。

2.前级处理、放大电路电路主要功能:去除直流低频信号,抑制高频信号,对50Hz工频干扰进行初步衰减,同时对有用的脉搏信号进行了初步的放大。

测试方法:用实验室信号发生器输入同一幅值的正弦信号,通过调节输入不同的频率用示波器进行输出信号幅值的观察。

测试结果:输入信号幅值为80mV理论放大10倍,截止频率为23Hz。

实验数据如下:f(Hz) 5.786 7.035 9.17 14.11 16.05 18.02 20.9 23.41 30.81 40.29 50.02 100 V(V) 0.45 0.506 0.562 0.6 0.597 0.584 0.564 0.543 0.479 0.405 0.348 0.19 可见,实际放大7.5倍左右,截止频率在30多Hz,在50Hz有4.35倍的放大。

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原理、应用及其电路设计

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原理、应用及其电路设计
供 电源 与 电流 监 控 。
北京 : 北京航 空航 天大学出版社 , 1 9 9 8 .
[ 5 ]曹全新 . 航 空电子综合仿 真 系统研 究 【 J 】 .
测控 技 术 , 2 0 0 7 .
员座椅、机械师座椅和万 向机械臂等组成 ,如
图 2所 示 。
( 5 )其他机柜 :包括 无线 电设备激励柜 、
作者简介
赵 永红,女,现为中航 通飞研究院有限公 司主
NI . R I G、航 电设备柜 。 模拟座舱 中的操纵系统和模拟件等通过 I / 非航 电系统 MI
0计算机与飞行仿真系统进 行铰接 , 航 电系统 、 4总结 顶部控制板等真件直接与飞行仿真系统交联 ,
< <上 接 1 3 1页
主控台上安装 的试验 软件主要包括 :I CD 开发与管理工具;硬线连接管理软件 ;试验健
实现仿真模型与参试设备的半物理仿真。数据 服务器能够将 I / O接 口采集 的数据 连同时钟 同
台和条件 。
康监控管理软件 ;自动化测试软件 ;航 电仿真 步信息进行保存 。 参考文献 管理软件;综合配线 / 配 电管理软件 ;I O资源 ( 2 )I / o接 口柜:在 试验 台与真 件设 备 [ 1 】 飞机 设计手 册 . 第1 7 分册 [ M ] . 北京 : 航 配置与数据激励软件;试验数据采集监控管理 间搭建桥梁,为仿真模型提供硬件接 口资源 ,
空 工 业 出版 社 , 2 0 0 1 .
【 2 】新 航 空概 论 【 M 】 .北 京 :航 空 工 业 出 版
社 , 2 0 1 0 .
[ 3 ] 莫伊 尔等著 . 范秋 丽等译 . 民用航 空电子
系统 [ M ] .北京 : 航 空工业出版社 , 2 0 0 9 . … 4 王行 仁 .飞 行 实 时仿 真 系统及 技 术 [ M ] .

脉搏测试仪

脉搏测试仪

电路工作原理该脉搏测试仪电路由电源电路、脉搏信号检测放大电路、延时复位电路和数码显示电路组成,如图所示。

电源电路由电源开关Sl、电池GB和滤波电容器C6组成。

脉搏信号检测放大电路由传声器BM、电阻器Rl-R7、电位器RPl、电容器Cl-C5、二极管VD1、VD2、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ICl(Nl-N3)和六施密特触发器IC2(D1-D6)内部的Dl组成。

延时复位电路由复位控制按钮S2、电阻器R8、R9、电位器RP2、电容器C7、C8、二极管VD3、1C2内部的非门施密特触发器D2-D6和译码器集成电路IC3内电路组成。

显示驱动电路由IC3、译码驱动集成电路IC4、电阻器RlO-R2O、晶体管Vl-V3和数码显示器组成。

使用时,将BM放在人体脉搏跳动最明显的部位,接通电源开关Sl,再按下复位控制按钮S2,D2输出低电平,D3和D4输出高电平,IC3清零复位,VD3导通,C7快速充电,D5、D6也输出低电平,IC3允许计数。

松开S2后,C7通过D5和D6的输入端放电,使D5和D6维持输出低电平。

在按下S2的同时,BM将脉搏跳动的音频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该电信号经运算放大器Nl-N3和Dl放大整形处理后,作为IC3的12脚(CLK)的计数脉冲。

此计数脉冲经IC3和1C4译码处理后,驱动数码显示器工作,显示器上的数字随着脉搏的跳动而同步变化。

延时60s 后,C7放电结束,D5和D6输出高电平,lC3停止计数,数码显示器上的小数点被点亮,表示测量结束。

此时数码显示器上显示的数字即是被测者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调节RP1的阻值,可使脉搏跳动于显示同步(使脉搏每跳动一次数码显示器的数字加上"1")。

调节RP2的阻值,可改变延时计时的准确性(使延时时间刚好为605)。

元器件选择Rl-R2O均选用1/4W金属膜电阻器。

RPl和RP2选用小型合成碳膜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

Cl、C2、C4、C6和C7均选用耐压值为16V的铝电解电容器;C3和C5选用独石电容器或涤纶电容器;C8选用高频瓷介电容器或CBB电容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用电子设计报告
光电脉搏信号检测电路
医仪一班黄爽3004202313 一、设计目的与意义
脉搏的概念:
脉搏的广义内容包括心尖搏动波、动脉波和静脉波。

其共同特点是频率甚低。

动脉脉搏为一般所说的脉搏,由心脏节律性地收缩和舒张引起主动脉中的容积和压力发生改变,从而使动脉管壁出现振动而产生的。

脉搏产生后沿管壁向全身动脉传播,在身体浅表有动脉通过的部位,都可触摸到脉搏。

所以动脉波的测量相对来说比较方便。

正常动脉波形如图。

它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上升支:在心室快速射血期,动脉血压迅速上升,管壁被扩张,形成脉搏波形中的上升支;下降支:心室射血的后期。

射血速度减慢,进入主动脉的血量少于由主动脉流向外周的血量,故被扩张的大动脉开始回缩,动脉血压逐渐降低,形成脉搏波形中下降支的前段。

随后,心室舒张,动脉血压继续下降,形成下降支的其余部分。

因为心室舒张时室内压下降,主动脉内的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

这一返流使主动脉瓣很快关闭。

返流的血液使主动脉根部的容积增大,并且受到闭合的主动脉瓣阻挡,发生一个返折波,因此在降中峡的后面形成一个短暂的向上的小波,称为降中波。

老年人或者高血压病人由于血管顺应性较差,所以降中波不明显或者消失。

血管弹性不良而硬化时,上升及下降段也均呈陡峭状。

脉搏能反映心血管系统多方面的状态,如心跳的频率和节律、心脏的收缩力、血管充盈度、动脉管壁的弹性等等。

所以脉搏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顶目。

中医更将扪脉作为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

在中医现代化研究中,对脉搏的分析更为细致,可以分辨出迟脉、数脉、代脉、浮脉、弦脉、滑脉和涩脉等等。

其中有以频率之不同而区分的(如迟脉、数脉),有以节律区分的(如结脉、代脉),有以深浅和形态区分的(如弦脉、滑脉、涩脉)等。

这就要求在设计脉搏传感器时,要对其灵敏度、频响、拾取信号的方向等作认真的考虑。

二、系统设计
光电转换器的设计:
①原理:
利用光电池的光生电流大小与被测光的照度成正比的特性,用光电池作为光电变换器件。

生物体组织对波长大于600nm的红光和近红外光线吸收的较少,透过较多。

但是,血液却极易吸收这种光线,特别是对波长700-800nm范围的光线,无论是氧和血红蛋白还是还原血红蛋白都能大量的吸收它。

利用红外发光二极管照射手指尖部,因为指尖血管中血液容积变化体现动脉搏动情况,当血液充盈(容积变大)时,红光透过的少,否则透过的多。

利用光电池把透过指尖的光强变化转化为电压信号。

②光电池的选择
脉搏波是低频微弱的生理信号,电路的核心元件光电探测器选用了灵敏度较高、响应快、转换效率高的硅光电池。

硅光电池具有较小内阻的恒流源特性,当负载电阻小时,其光电流随入射光照度成好的线性变化关系,线性关系的范围也较宽。

因此,电路设计时将硅光电池用作电流源
透射型光电转换器
③注意事项:
1.硅光电池选择:在固定光强条件下曝光,直接检测光电流是否达到所需灵敏度。

2.检测光源稳定性:保证传感器匣内光源强度不变,应采用稳压电源。

单次检测可用干电池。

3.光源与光电池的距离能固定不变:防止光源移动影响波形幅。

4.测试匣不透光或漏光:防止周围环境光源干扰。

5.光电源引出线为屏蔽线——防止干扰(与显示器地线联结)
6.使用时注意待测指端位置固定,每次插入均至无名指第一指节横纹处。

如作持续监控用,需将传感器用胶纸固定,以免移动。

三、单元电路的设计
(1)光电转换电路
光电转换电路的技术核心要有最佳的线性度和信噪改善比。

光电转换电路采用如图所示的低输入阻抗的电流放大型。

硅光电池与运算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相连,运算放大器处于电流放大状态。

运算放大器两输入端间的输入阻抗in Z 是光电池的负载电阻,可表示为in Z =Rf /(A+1)
为了抑制高频干扰和消除运放输入偏置电流的影响,实际电路在正输入端加入平衡电阻,可以使运放两个输入端由偏置电流在两电阻上产生的压降相等,从而消除偏置电流的影响。

参数设置:C1=C2=1μF Rf=23.9k Ω 信号放大倍数为23900倍
(2)信号调理电路
a.信号放大、一阶滤波
14μ电容隔直流,一阶滤波截止频率0612
1
8.8210180010
f hz π-==⨯⨯⨯,放大倍数为100倍
用ewb 仿真得到结果:
b.三阶滤波
由于人体脉搏最高频率约为4hz,而主要频率分布在1hz左右,所以设置截止频率为10hz,选取三阶低通滤波器,设置参数如图标注,并且可以有效的滤除50hz工频干扰。

用ewb仿真显示结果:
四、整体电路
总体放大倍数A=A1A2=23900×100=2390000
理论上将光源通过手指照射在硅光电池,电池的电流为2μA,放大后可以到达伏级,是令
人满意的
测试报告
一、各项参数测试
1.信号拾取
采用实验室提供的台灯作为光源,由于要求精度不高,所以光源稳定性是符合要求的。

测试时将食指指尖放于硅光电池上,尽量坐着测试,手臂放平,避免手的抖动和位移。

2.三阶滤波器的测试
输入信号Vi=16.9mv 从1hz开始慢慢调大信号频率,当输出信号V o幅值下降到输入的0.707倍12.0mv时,信号频率为10.3hz,与设计的10hz截止频率完全符合。

继续调节输入信号,发现到50赫兹左右几乎没有信号,工频干扰得到有效抑制。

3.静态工作点
将放大器两输入端对地短路,测得输出端输出约200mv<0.5v,符合要求。

4.放大倍数测试
用信号发生器输入20mv的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Vo的幅值为2v,放大了100倍,符合设计
二、小结
实际测得的脉搏波形幅值适当,便于观测,噪声较低,波形基本稳定如图
缺点是有一定时间的延迟,受被测者自身影响大,还有待改进。

本传感器有如下主要特点:较高的信噪比;较好的线性;实际电路制作选用了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工作电压低、可以单电源工作、廉价等优点的四运放集成电路LM324,电路结构紧凑;降低了传感器的功耗和价格。

这次的课程设计,我从最开始的一无所知,无从下手,到查找阅读大量资料,有了一定的整体设计思路,再到在实验室里的动手实践,到最后完成设计看到脉搏波,经历了一段曲折艰辛,有苦有乐的过程。

一次次的在实验室废寝忘食的奋斗一整天,一次次的出现困难显示出之前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和经验的欠缺,而一次次的通过学习、动手而解决了问题的喜悦也是其他任何所不能代替的。

尤其是当最后在示波器上看到脉搏波,怀着忐忑的心情听李老师的评价,当李老师用了“很好”来肯定的时候,我心中的喜悦消除了之前所有的疲累、沮丧,感到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拿着自己制作的电路板,我百感交集,感谢李老师让我们真正掌握了真才实学,我会带着这种精神继续投入到各项学习和研究中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