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内能总复习
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 内能

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1: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2.扩散现象: 【提示】分子是不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凡是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小物体(如尘埃、花粉等)都不是分子。
知识点2: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_动能_与_分子势能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影响因素:(1)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分子间距离和质量有关;(2)所有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3.改变方式:热传达和做功。
知识点3:比热容1.定义:必然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高升时吸取的__热量__与它的__质量__和高升的__温度__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2.公式:c =Q m Δt3.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 【提示】在常有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较大。
但其实不是所 有跟水有关的应用都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这一特点。
1. 观察热点:热量的简单计算,比热容以及分子的动理论 2. 观察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为主 3.考点1:分子热运动例1 以下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B )A .秋风阵阵,树叶纷纷飘落B .炒菜时在旁边的房间里闻到香油的味道C .环保不达标的工厂里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D .打扫卫生时看到尘埃飞扬★知识梳理★备考指导 ★打破考点,典例表现★考纲领求: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见解.(认识) 2. 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见解讲解生活中常有的热现象.(理解) 3. 内能的见解;温度和内能的关系.(认识)4. 简单热现象及分子热运动;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认识)5. 比热容的见解.(认识)6. 用比热容讲解简单的自然现象.(理解)方法点拨:能用肉眼看到的微粒,无论多小都不是分子,比方,飞扬的尘埃、缭绕的烟雾,都是固体小颗粒的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分子的热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是分子自觉的运动,且是无规则的、永不暂停的,属于微观粒子的运动。
考点2: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例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D)A .温度从高温物体传达到低温物体B.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多D.物体的温度高升,它的内能就增大方法点拨: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及构成物体的物质种类都有关系。
第十三章 内能章节 整章复习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构成;2、知道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发生;3、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的高低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4、知道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了解固体、气体、液体的分子构成特点;5、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要点梳理】要点一、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要点诠释:分子、原子的体积很小,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
不过,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分子、原子。
要点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2、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1)物质的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物质的种类:气体之间的扩散最快,其次是液体,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
3、扩散现象说明了:(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子的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要点诠释: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
例如:冷热水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是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
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3、扩散是人能够直接观察或感知到的宏观现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现象,人无法直接观察。
因此不能说“观察到分子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的扩散现象”。
4、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的高低是物体内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例如,炒菜时,老远就能闻到菜的香味,当菜冷下来后,香味就逐渐减少了。
要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第十三章 内能 复习课(共24张PPT)

3.(2014·柳州中考)在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 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4.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内能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 B.0 ℃的冰熔化为 0 ℃的水后,它的内能没有变化 C.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大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内能一定增大
例4、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C.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
考点三、比热容
例5、(2015〃新疆中考)新疆旅游景区“金沙滩”烈日 下湖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湖水却是冰凉的,这是因为 B ( )
动能
和
三、比热容(C)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只与物质的种类, 不同 状态 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
(特例:冰和煤油比热容一样) 2、热量的计算: Q =cm ⊿t 3、水的比热容大,吸热能力 强 。 属性
; 小 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温差)
。
考点一、分子热运动
例1(2014· 乌鲁木齐中考)下列哪种现象不能用分子动理 论来解释 ( C ) A.走进花园闻到花香 B.放入水中的糖块会使水变甜 C.天空中飞舞的雪花 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9、傍晚,海边沙子变凉了海水却比较暖和, 这是因为 。
沙子变凉了
海水较 暖和
10、
1
学习目标
2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1会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能够区分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3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会运用公式进行热
量的相关计算。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第十三章_内能总复习

)
3、下列事例中,把机械能转化成物体内能的是 ( ) A、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 B、用电饭锅做饭 C、点燃的爆竹升到空中 D、用打气筒打气,筒壁会发热 4、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C.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7、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在火上点燃火柴头,使火柴头温度升高 B.冬天人们围着火炉烤火身体感觉暖和 C.两手互相摩擦,手感觉暖和 D.在阳光照射下,水盆里的水温度升高 8、以下现象中,由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现 象是( ) A.古代人“钻木取火” B.电炉通电后,电炉丝发红了 C.晒太阳时感到暖和 D.水壶中水沸腾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来
29、扩散现象表明(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C、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的质量很小 30、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 A、分子见有相互吸引的力 B、分子间有相互排斥的力 C、分子见没有间隙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二、 填空题: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物质是由 构成 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 的运动,分子之 间在着相互作用的 和 。 2、打破了的杯子,再按照原样放在一起,也不 能再成为一个完整的杯子,其原因是接触的 地方,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 无 。 3、一个并未装满水的水壶,放在火上加热一段 时间后,水并没有沸腾,但是也会有水从壶 内溢出,其原因是水受热膨胀,分子间的
例四:
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 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同时加热。 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则A、B两液体比容热的大小关系 是 .(填“<“、”>”或”=“)
第十三章内能复习

答案: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4.(2010· 广东)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甲图是在一个配有活塞 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 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___________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 _____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乙图 是通过____________方式一)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 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类 比”、“模型”等,下面例子运用了 的方法说明分子也具有动能和势能.
重难点突破(二)
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1)温度:同一物体,温度越 ,内能越 ; (2)质量:同种物体温度相同,质量越 ,内能越 ; (3)状态:一块冰熔化成水,由于要 热,内能 。
答案:做功 内能 热传递
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热 运动
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内能概念及产生原因
内能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内能的改变方式
质量 温度 做功
热传递
做功
1、实质:能量的 转化 。 2、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 增加 ; 例:摩擦生热、搓、弯折、敲打……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 减少 。 例:气体对外膨胀
热传递
1、条件:存在 温度差 ; 2、方向:能量从 高温 物体转移到 低温 物 体; 3、实质:能量的 转移 ; 4、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 叫 热量 ,单位是: J(焦耳) 。
11.我们感到冷时,有时会搓手, 有时会使用暖水袋,前者是通过 __________的方法取暖,后者是通 过__________的方法取暖.两种方 法都能增加物体的________能.
12.(2010·烟台)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 二氧化氮的 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两瓶口之 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甲) ,抽掉玻璃板后,最终发现两瓶内气体颜 色基本相同. (1)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它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系统复习PPT课件(人教版)

3.(202X·山东泰安)下面是研究黑点标注的物体内能改变的情景,通过做 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 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 B. 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 C. 冬天,用热水袋对手进行取暖; D. 水烧开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思路点拨
A.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铁丝的内能 B.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是热传递改变钢球的内能 C.冬天,用热水袋对手进行取暖,是热传递改变手的内能 D.水烧开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是热传递改变水蒸气的内能
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与其他情势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 互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 减少。
②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内能的转移。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 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3.热传递的条件是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温度不同;热传递 过程中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而且内能是从高温物体 传递到低温物体,而不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热平衡 标志:温度相同。
②一个物体吸取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物体不对 外做功),如晶体融化、液体沸腾等。
③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融化、液体沸腾;也 不一定吸取了热量,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④物体本身没有热量。只有产生了热传递,有了内能的转移时,才能讨论热 量问题。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热量。
思路点拨
A.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在做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B.扩散现象是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固体、液体 、气体之间都可以产生扩散现象,故B正确。 CD.分子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距离较近时,表现为斥力,距离较远时表 现为引力;液体很难被紧缩,是因为液体分子排列相对紧密,分子之间距离 小,表现为斥力;固体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固体的分子排列规则且紧密,分 子之间距离小,表现为斥力。故CD错误。故选AB。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复习

第十三章
《内能》复习
(3)扩散现象 ①定义:由于分子运动,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 一种物质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叫扩散。 间隙 ;b.分子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存在______ 在不停地做________ 无规则 运动。 [注意] 固、液、气三态间都可发生扩散,扩散速 度与温度有关。
第十三章
《内能》复习
类型五 物质的比热容
例 1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质的比热容与跟物体的质量有关 D.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温度、质量都没 有关系
[解析]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 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 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 少、温度的高低、质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与物质的种 类、状态有关。
《内能》复习
类型二 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
例 2 下列选项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 A.环境恶化尘土满天飞 B.炒菜时放盐使菜变咸 C.酒香不怕巷子深 D.教室里喷清新剂,香气四溢
[解析] 飘在空中的尘埃是固体小颗粒,比分子 要大得多,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尘土满天飞是固体 小颗粒做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A符合题意。
第十三章
《内能》复习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温度 质量 材料 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 高 ,物体内能越大 温度越______
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 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 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 存在状态 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 能不同
第十三章内能 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物质的构成1、定义: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的大小:分子的直径很小,通常用10-10m为单位来度量。
(如:草叶上的一滴露珠中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
)3、分子间有间隙:实验探究:将50ml的酒精倒入装有50ml水的试管中,试管颠倒几次,发现两者总体积小于100ml。
实验结论:分子间存在间隙,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中,导致总体积变小。
扩散现象(二氧化氮棕红色)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实验:装空气的瓶子在上,装二氧化氮的气体的瓶子在下,中间一块玻璃板隔开。
整个装置不能倒放(防止重力对实验的影响ρ二氧化氮>ρ空气)现象:抽去玻璃板后两瓶气体颜色变得均匀。
结论:气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运动肉眼看不见,扫地时尘土飞扬不是分子运动)2、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的热运动1、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影响因素: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2、类比法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物质三种状态分子结构特点分子动理论: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第二节内能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J)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物体内能的改变1、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1)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够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Q),单位:焦耳(J)(2)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3)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热量损失,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即Q放=Q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坐在客厅里的客人能闻到厨房里 做菜时的香味,这是因为( C ) A、客人觉得饿了 B、炒的菜是一种很特别的菜 C、物质的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着的 D、只有气体的分子是运动的
11、 将两木板刨得很平,然后将它们紧紧 地贴在一起,拿开手后两木板仍不能吸 引在一起,原因是( C ) A、木板中的分子没有引力 B、木板之间有空气,分子停止运动 C、木板之间的分子间隔太大,作用力太 D、以上都不是
27、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内能将减小 ( C ) A 、当物体从三楼移到二楼时 B 、当物体做机械运动减慢时 C 、当物体的温度降低时 D、 当对该物体做功时
28、下面几种例子中,那一个是对物体 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A ) A 、钻木取火 B 、冬天室内用炉火取暖 C 、热水倒入冷水中使冷水变热 D 、火药燃烧使子弹运动
12、把一玻璃板放入水中,取出之后, 玻璃板上会有一些水粘在上面,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D ) A、水蒸气在玻璃上液化成的小水滴 B、 快速取出玻璃就不会有水 C、 水扩散到了玻璃中 D、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13、用力压缩一个物体时,下列说法正 确的( C ) A、物体中的分子会被压得变小 B、物体质量会减小 C、物体中分子的斥力会变大 D、分子间的引力会变小
第十三章 内能
一、分子热运动 二、内能 三、比热容
一、分子热运动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物质由分子构成。 (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 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内能
1. 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 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的特点:
(1)任何温度下的物体都具有内能; (2)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3、下列事例中,把机械能转化成物体 内能的是( D ) A、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 B、用电饭锅做饭 C、点燃的爆竹升到空中 D、用打气筒打气,筒壁会发热
4、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B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C.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的水没有 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 内能大
A)
例三:
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 “热得快”分别给质量 和初温都相同的A、B 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 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像如图所示,则A、 B两液体比容热c的大 小关系是cA < cB.(填 “<” 、“>”或 “=”)
例四:
10g的冰从-10℃升高到0℃,需要吸 收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由从5℃降到 0℃(水未凝固)的水来提供,需要多 少克的水? [已知c冰=2.1×10 J/(kg·℃),c 水=4.2×10 J/(kg·℃)]
5、 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6、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A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B. 凡是物体温度升高,就一定吸收热量, 没有其他方法和途径。 C.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到内能小的 物体。 D.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
12、物质是由 组成的,一切物质 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这种无 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 ,分子 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
13、两块冰互相摩擦就会熔化,这是因 为 。 14、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这是因为 的缘故。 15、要使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 应该采用 和 两种方法。
将200克、80℃的热水和20℃的水相混合,混 合后水的温度为40℃,不计热量损失,求:(1) 混合过程中热水放出的热量是多少?(2)混合时 加入的冷水是多少克?
23、(多选题)下面实例中,通过做功使 物体内能发生变化的是( ACD ) A、锯木头时锯条发烫 B、冬天把手放在炉子旁边取暖 C、卫星残骸坠入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 D、划火柴取火
24、下面是在小宇同学“物理学习笔记本” 中的部分摘录,其中错误的是( C ) 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 效的 B.扩散现象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 规则运动 C.物体内能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 在的
2.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热传递 (热量:传递内能的多少)
做功
物体对外做功 内能减小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外对物体做功
内能增大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 热传递与做功的比较:
热传递 联系 区别 做功
都可以改变内能,等效
内能的转移 能的形式没有变 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 能的形式已经发生改变
三、比热容
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 动 B、只有气体之间才能扩散 C、固体之间不能发生扩散 D、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之间不存在作用力
练习:
一、选择题: 2.在0°C的房间内,放在地面上的铅球: (C) A、具有动能 B、没有机械能 C、具有内能 D、没有内能
和
叫做热
8、洗衣服时,同样的衣服用了同样多的 洗衣粉,用热水时比用冷水时更容易 洗干净,其原因是分子 运动 与 有关。
9、在一杯凉水中加入一些热水后,水中 的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会 ,水的 内能 (填增大、减小、不变)。 10、在热传递的过程中, 叫做 热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 是 。
11、 在箱子里存放毛衣、毛裤等毛料衣 服时,为了防止虫蛀,常常要往箱子里 放几个樟脑丸,到了穿衣服时,发现 樟脑丸不见了,这个过程中组成樟脑丸的 物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能闻到樟脑丸的气味,这又说明 。
21、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 A、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B、物体吸热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C、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放热时,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大 B、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C、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一定降低 D、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可能降低
7、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C) A.在火上点燃火柴头,使火柴头温度升高 B.冬天人们围着火炉烤火身体感觉暖和 C.两手互相摩擦,手感觉暖和 D.在阳光照射下,水盆里的水温度升高
8、以下现象中,由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现 象是( D ) A.古代人“钻木取火” B.电炉通电后,电炉丝发红了 C.晒太阳时感到暖和 D.水壶中水沸腾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来
物质的比热容跟密度相似,也是物质的特 性之一。
对某种确定的物质来讲,比热容是一个确 定的数值,跟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改变的多 少,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无关,它仅与 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比热容表示物质吸热放热能力。
C水= 4.2×103J/(kg·℃)
如果用Q吸表示吸收的热量,用c 表示比热容,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 用t0表示物体原来的温度,用t表示物 体后来的温度,则:
吸收热量的公式为:
Q吸=cm(t - t0)
Q=cmΔt 放出热量的公式为:
Q放=cm(t0- t )
例一: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B ) A、扫地时,灰尘满屋 B、炒菜时,满屋飘香 C、洒水时,水雾飞舞 D、煮饭时,米粒翻滚
例二:
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14、分子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所以水 结成冰后,冰的( D ) A、分子的运动速度为零 B、分子的内能等于零 C、分子的运动速度不为零,但内能为零
D、分子仍运动,分子内能仍存在
15、同一物体的内能可决定( A ) A、物体的温度 B、物体体积的大小 C、物体的运动速度 D、物体离地面的高度
16、下列现象中,物体内能减小的是 ( B ) A、冷水被加热到沸腾状态 B、一杯热水慢慢变凉 C、物体由三楼被搬运到一楼 D、汽车行驶越来越慢
25、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剥去一层地 皮,可以看到里面一层仍是黑色,这 个现象是( B ) A 、蒸发现象 B、 扩散现象 C、 升华现象 D 、凝固现象
26、食糖放进水里,一会儿水变甜了, B 这是由于( ) A 、糖分子和水分子互相吸引的结果 B 、糖分子和水分子都不停地运动着 C 、糖分子进入水分子内部 D 、水分子进入糖分子内部
17、下列做法中,哪一种方法可使物体 内能增加( A ) A、给物体加热
B、把物体提高位置 C、将物体放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上
D、降低物体的位置
19、冰冷பைடு நூலகம்冰块,它的( C ) A、分子热运动停止 B、内能为零 C、分子间有相互作用 D、温度一定是0℃
20、关于热量与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物体温度升高的越高,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就越多 C、物体温度越高,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D、物体接触时,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3、一个并未装满水的水壶,放在火上 加热一段时间后,水并没有沸腾,但 是也会有水从壶内溢出,其原因是水 受热膨胀,分子间的 增大的 缘故。
4、 “胶水”能将两张纸粘在一起,它利 用的是分子间有 作用。 5. 一杯“苦咖啡”里面加点糖,过一会, 会感到“苦咖啡”有了甜味,这表明 了 。
6、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7、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 运动。
29、扩散现象表明( C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C、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的质量很小
30、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 是( B ) A、分子见有相互吸引的力 B、分子间有相互排斥的力 C、分子见没有间隙 D、以上说法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