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地理学——可达性综述
公共交通规划的可达性研究

公共交通规划的可达性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也呈现出日益增长和多样化的趋势。
相应的,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出行的重要方式,其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交通规划的可达性也成为了当前城市交通规划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可达性的定义及特征可达性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通过不同的出行方式到达目的地的操作性和便利性。
可达性是一个多维概念,涉及到时间、空间、出行方式以及出行意愿等方面的因素。
在空间上,可达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时间内到达某一地点的能力;在时间上,可达性则是指人们在特定位置到达某一地点所需时间的长短。
可达性的特征是多样性、相对性和动态性。
多样性体现在可达性的不同维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和相互作用;相对性则是指每个人对可达性的需求各不相同,相应地,可达性的评价标准也存在差异;动态性则是由于城市的建设和人口的变化而导致的可达性变化。
二、公共交通规划与可达性的关系公共交通规划与可达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程度。
其次,公共交通规划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公共交通规划,城市的交通组织可以得到优化和改善,使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和紧密。
再次,公共交通规划可以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通过科学合理的公共交通规划,城市居民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各个地点,提高了工作和生活的效率,从而增加了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公共交通规划中可达性的评价指标公共交通规划中的可达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出行方式、出行成本、出行便利程度等。
出行时间是指从起始地点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长短。
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出行时间是衡量可达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出行距离则是指从起始地点到目的地的实际路线距离。
出行方式是指城市居民选择的出行工具和方式。
对于公共交通规划而言,优化出行方式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和便利程度。
交通运输与城市可达性分析

城市交通网络优化:研究如何提高城市交通网络的效率和可达性 公共交通系统优化:研究如何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可达性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如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以提高可达性 城市交通政策研究:研究如何制定有效的城市交通政策以提高可达性
加强城市规划,优化交通网 络布局
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减少交 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建立高效、 便捷的交通网络,提高城市可 达性
建设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建设 自行车道和步行道,鼓励绿色
出行,提高城市可达性
优化交通信号系统:优化交通 信号系统,提高交通效率,降
低交通拥堵
优化公共交通: 增加线路、提 高频率、改善
服务态度
加强交通管理: 加强交通执法、 优化交通信号、 提高道路通行
提高城市可达性:通过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提高城市内部和外部的可达性,促进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
古代:以步行、马 车、帆船等为主要 交通工具
工业革命:蒸汽机 车、铁路、轮船等 交通工具的出现
20世纪初:汽车、 飞机等现代交通工 具的出现
21世纪:高速铁路 、磁悬浮列车、无 人驾驶汽车等高科 技交通工具的发展
公共交通:提高城 市可达性,降低交 通拥堵
私家车:增加城市 可达性,但可能导 致交通拥堵
自行车和步行:环 保且提高城市可达 性,但受天气影响
航空和铁路:提高 城市可达性,但成 本较高
交通设施布局:包括道路、公共交 通、自行车道等
影响结果:影响城市的可达性,包 括出行时间、出行成本、出行舒适 度等
改善措施:提高交通服务质量,减少交通拥堵、交通延误、交通事故等,提高城市可达性。
优化交通信号系统:合理设置红绿灯时间,提高通行效率 推广公共交通: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 建设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提供更多绿色出行方式,缓解交通压力 实施限行措施:限制高峰时段私家车出行,缓解交通拥堵
《景区交通可达性研究文献综述》2200字

景区交通可达性研究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在十九世纪的六十年代,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外对于空间结构的探究开始起步。
但是研究内容比较单一,主要市对于研究地区的空间分布和测定、旅游目的地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以及旅游空间内的旅游活动属性等,Bevilacqua E.等在空间格局研究的早期以意大利Veneto地区的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详细地分析了其空间结构的属性。
在这些年,国外学者对可达性的研究逐渐增多,特别市关于旅游景区方面的可达性内容。
但是关注的焦点是在于旅游景区分布体系的与网络宣传方式上,但是这些研究还是能很好地把旅游景区的信息与当代的网络系统相结合,使得旅游者能便利地在网上查询自己需要的旅游信息或以"旅游助理"的方式来使自己快速地浏览旅游景区的信息。
可达性研究在国外开展的比较早,由Hansen 于1959年首先提出了可达性的概念,随后引起学界的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该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区域经济和城市地理的研究中。
我国的接入研究起步较晚,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
它最初是通过分类邮递时间来评估区域邮政服务的可用性。
旅游目的地可达性的相关研究相对较晚,主要是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可达性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来评价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水平。
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决定性因素并不局限于空间可达性。
交通、时间、距离、心理等因素都会对旅行产生影响。
Mitchell等人研究了休闲旅游物质载体与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
交通可达性作为衡量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资源邻近性的重要指标,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将交通可达性引入旅游地理学,研究区域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旅游规划、旅游景点可达性和旅游市场空间规划。
然而,相关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区域旅游城市的可达性和旅游方面。
国外一些学者考虑了社会和物理因素。
例如,Katz和BB在分析可访问性时考虑了影响可访问性的社会和物理因素。
在本研究中,旅游季节对可达性的影响并不显著。
Lundgren、Britton首次提出了核心边缘理论,分析研究了区域内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关系,这为今后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和可达性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本空间学理论。
城市交通规划的可达性分析

城市交通规划的可达性分析引言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性和生活质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交通规划成为了城市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文将从可达性的角度出发,对城市交通规划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升城市交通系统的可达性,以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
一、可达性的概念与意义可达性是指居民在一定时间和成本内到达目的地的能力。
它是衡量城市交通系统效能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
良好的可达性意味着居民可以更快捷、更经济地到达目的地,提高出行效率和便利性。
因此,通过合理的交通规划和设计来提升城市的可达性,对于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可达性分析的方法与指标1. 可达性分析方法可达性分析通常采用交通网络分析和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交通网络分析主要通过计算交通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距离和路径来评估可达性,常用的方法包括最短路径算法和网络中心性分析。
空间分析则通过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和交通设施的分布来评估可达性,常用的方法包括空间关联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2. 可达性评价指标(1)时间可达性:指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需的时间,可以通过计算交通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距离和速度来评估。
常用的指标包括平均通行速度、交通拥堵指数和出行时间成本等。
(2)空间可达性:指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可达程度,可以通过计算交通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距离和路径来评估。
常用的指标包括距离、路径选择和交通连接性等。
(3)成本可达性:指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需的成本,包括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
常用的指标包括交通费用、燃料消耗和机动车拥有成本等。
三、提升城市交通可达性的策略1. 发展多元化的交通模式城市交通规划应该鼓励和支持多种交通模式的发展,包括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和电动车等。
通过提供多种交通选择,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缓解交通拥堵,提高整体交通效率和可达性。
探究规划方案中的交通运输可达性分析方法

探究规划方案中的交通运输可达性分析方法交通运输可达性分析方法在规划方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规划者评估不同交通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以便做出更科学、更合理的决策。
本文将探究交通运输可达性分析方法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交通运输可达性分析方法的原理交通运输可达性分析方法是通过计算交通网络中各个地点到达其他地点的时间、成本或其他指标,来评估交通网络的质量和效能。
其原理基于交通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交通流量的分布。
常用的交通运输可达性分析方法有重力模型、路径分析、多模式分析等。
重力模型是一种基于物理学中的引力定律的模型。
它假设交通流量与地点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与地点的规模成正比。
通过计算交通流量和地点规模的乘积,可以得到不同地点之间的可达性指数。
重力模型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评估不同地区的交通需求和交通流量分布。
路径分析是一种基于最短路径算法的模型。
它通过计算不同地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来评估交通网络的可达性。
路径分析可以考虑不同交通模式的速度和容量,从而更准确地评估交通网络的效能。
路径分析在交通规划和交通导航中都有重要应用,可以帮助规划者选择最佳交通路线和优化交通网络。
多模式分析是一种综合考虑不同交通模式的模型。
它通过计算不同交通模式之间的转换时间和成本,来评估交通网络的可达性。
多模式分析可以帮助规划者确定最佳的交通模式组合,以提高交通网络的效能和便利性。
多模式分析在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出行组织中都有广泛应用,可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交通绿色化。
二、交通运输可达性分析方法的应用交通运输可达性分析方法在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和交通出行组织中都有广泛应用。
它可以帮助规划者评估不同交通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以便做出更科学、更合理的决策。
在城市规划中,交通运输可达性分析方法可以帮助规划者确定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和交通需求的热点区域。
通过评估不同地区的交通流量和可达性指数,可以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布局和交通网络规划。
交通系统的可达性与可靠性评价研究

交通系统的可达性与可靠性评价研究交通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评估交通系统的可达性与可靠性是一项关键任务。
本文将探讨交通系统可达性与可靠性的评价研究,并探讨其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一、可达性的概念及评价方法可达性是指一个地点与其他地点之间的联系和可达程度。
在交通规划中,可达性评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城市中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通连接程度,以及居民对各种交通方式的使用情况。
评价可达性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之一是基于旅行时间的评价。
这种方法通过统计在不同出行方式下到达某一目的地所需的时间,从而比较不同地区的可达性。
此外,还可以使用空间距离、交通网络连接性等指标来评价可达性。
二、可靠性的概念及评价方法可靠性是指交通系统提供服务的稳定性和可依赖性。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评价交通系统的可靠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对城市交通运行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评价交通系统可靠性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之一是基于交通延误的评价。
通过统计交通事故和拥堵对交通流量的影响,从而评估交通系统的可靠性。
此外,还可以使用交通运行指数、可靠度指标等指标来评价交通系统的可靠性。
三、可达性与可靠性的关系可达性与可靠性是相辅相成的概念,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相互影响。
提高交通系统的可达性可以增加城市居民到达不同地点的便利程度,从而提高城市的可靠性。
而提高交通系统的可靠性可以缩短旅行时间和减少交通事故,从而提高城市的可达性。
四、可达性与可靠性评价研究的应用可达性与可靠性评价研究在城市交通规划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可以帮助城市交通规划者了解城市不同地区的交通状况,为交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可以用于评估交通规划方案的效果,从而优化城市交通网络。
此外,还可以帮助交通规划者了解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对城市居民出行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在实际应用中,可达性与可靠性评价研究可以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全面评估。
交通运输系统可达性分析模型

交通运输系统可达性分析模型交通运输系统可达性是指人们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目的地的程度,对于城市规划和交通设计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可达性分析模型可以帮助我们量化和评估交通网络的效率和便利性,从而为城市交通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一、可达性分析模型的意义交通可达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便利、高效的交通网络将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
因此,通过分析和评估交通可达性,我们可以发现交通系统中的瓶颈和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可达性分析模型的构建可达性分析模型的构建需要考虑两个要素:交通网络的容量(即交通工具的运载能力)和交通出行的需求。
容量可以通过测量交通网络的道路、轨道或水路的长度和宽度来确定。
而需求则需要考虑人口分布、出行意向和出行时间等因素。
在构建可达性分析模型时,可以采用基于图论的方法。
首先,将交通网络抽象成一个图,节点表示交通站点或目的地,边表示交通路径。
然后,通过计算从一个节点到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可以得出每个节点的可达性指数。
三、交通运输系统可达性分析模型的应用可达性分析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首先,它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评估不同区域的交通可达性,以确定适宜的土地用途和开发策略。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通过可达性分析可以确定宜居区域的位置,从而改善居民的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
其次,可达性分析模型可以用于评估交通设施的布局和投资效益。
通过分析不同交通设施(如高速公路、地铁、公交等)对可达性的影响,可以确定最佳的投资方向和投入方式。
例如,通过可达性分析可以发现某个地区的道路拥堵情况严重,那么可以考虑增加公交车频次或者建设地铁线路来改善可达性。
另外,可达性分析模型还可以用于评估交通政策的效果。
例如,通过比较不同政策对可达性的影响,可以确定哪种政策更能提高交通网络的效率和可靠性。
这对于政府部门在制定交通规划和出行政策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车路径可达性评价方法综述

出现有步行路径可达性评价方法,主要有 PRD、PCA、矩阵法、空间句法;车行路径可达性评价方法主要有 ci r cui ty f actor [1]、矩阵法和空间句法。
【Abstract】Accessibility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factors which are concerned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planning. Bill Hillier (1993) pointed out
法[3]。除了整体可达性矩阵 ,也有通过最 (304m)、1500f(t 457m)、2000f(t 610m)四
短距离矩阵运算 ,获取节点和网络的可 种范围圈上的住户到达社区中心的 PRD
达性[10 ,11] 。
值 ,发现城市中心部位的密路网的住区可
基于空间阻隔的研究视角中 ,除了上 达性远比疏路网、尽端路多的城市边缘部
1)矩阵法 基于拓扑连接的矩阵法是将基于空 间阻隔中的可达性计算公式中的物理距 离替换成拓扑距离来计算。刘贤腾在一 个抽象的城市分区模型基础上 ,利用城市 各区域间的拓扑距离 ,举例计算了城市各 个分区的综合可达性和标准化后的网络 整体可达性 ,对比了整个城市不同区域之 间的综合可达性[19]。陈洁等详细介绍了 矩阵法基于拓扑距离的计算过程[3] 。 2)空间句法 空间句法(space syntax)主要是利用 轴 线 法(Axial)[20] 、凸 空 间 法(Convex)和 可 视 性( Visibility )三 种 分 析 方 法 来 对 空 间组构引起的活力进行研究。其中 ,轴线 法较多地应用于线性空间 ,而视域法与凸 空间法则更多应用在人的运动更具探索 和即兴性质的非线性自由空间上。因此 , 在人车路径可达性评价中 ,一般采用空间 句法中的轴线法 ,并且该方法已经有了较 为成熟的研究成果。 在二维层面上 ,Bill Hillier 等对空间 整合度与人流量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研 究发现 ,在伦敦 ,60% 的人行与 70% 的车 行量的不同与城市网络模式有关。在对 伦敦 King’s Cross 车站区域及 the City o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
• 针对交通网络空间格局演变对城镇体系发展影响研究常运 用距离法、累计机会法、等值线法、重力模型法、基于矩 阵的拓扑法; • 针对新建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经济效应评价常运用距离 法、累计机会法、等值线法、重力模型法、效用法、平衡 系数法; • 选址分析与区位评价常运用距离法、累计机会法、等值线 法、重力模型法; • 针对城市园林与建筑设计、景观规划常运用基于空间句法 的拓扑法与重力模型法; • 此外, 有关社会文化等相关研究可能会涉及多种拓扑法
Hale Waihona Puke 可达性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两个方面: • (1)交通运输或通讯可达性 • 从网络的空间配置角度考虑, 以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便 利程度来度量某一点位的可达性大小, 不同网络设施或网 络目标对于待度量的点而言可能具有不同的权重; • 网络形态、密度、结构等与可达性度量 • (2)空间上两点间的相互作用 • 不仅有距离衰减,还应考虑社会经济因素 • 两点间的吸引力 • 还会涉及心理因素(易达程度)……
关于可达性的研究综述
交通运输地理学 陈思雨 51143902013 2015.1.9
发现问题
• • • • • 可达性是什么? 可达性目前可以解决那些问题? 有那些方法可以用来解决可达性的相关问题? 我最感兴趣哪个问题? 我将如何去做?
可达性是什么
• 可达性研究最早起源于古典区位论, 旨在对空间上某一要 素实体(点、线或区域)的位置优劣程度进行度量。 • 可达性是指: • 在社会中产生的包括直接来源于个体作用与来源于整个社 会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副产品作用的必然花费; • 在一定的交通系统中, 到达某一地点的难易程度; • 由土地利用- 交通系统所决定的、人/货物通过一定的交通 方式到达目的地或参与活动的方便程度; • 城市用地在时空上可接近的方便程度 • 不同层面的含义: • 个人可达性和地方可达性;时间、空间、社会经济、心理
我最感兴趣哪个问题
• 可达性对两点间吸引力的测度 • 特别是重力模型及各种改进方法以吸引力大小和距离作为 可达性指标,考虑了需求点与吸引点之间的交通阻力、吸 引点的吸引力规模、空间作用强度等 • 以及可达性在经济发展潜力研究、城镇发展研究方面的应 用 • 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个体差异如何表达、需求竞争如何体现、时间因素如何限 定
我将如何去做
• 正在做:读国内的综述类文章,对国内外可达性基本研究 进度进行把握 • 准备做:选择可达性对经济发展潜力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 深入阅读(国内综述参考引用率高的国外文献或书籍), 进一步综述 • 可能会做:对某一方法进一步学习,并对其进行“模仿” 和应用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