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录

合集下载

中国的49个国家公园名称

中国的49个国家公园名称

中国的49个国家公园名称1. 黄山国家公园位置:安徽省黄山国家公园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

这个风景秀丽的国家公园以其壮丽的山峰、奇特的石头和独特的云海而闻名于世。

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被誉为"中国的名山"。

2.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置:湖南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并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这个公园以其壮观的石柱、峰林和溶洞而闻名于世。

公园内的大峡谷景区是最为独特的地方之一,游客可以在华丽的峡谷中体验自然的美丽。

3. 鼓浪屿国家森林公园位置: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是中国最早设立的国家森林公园之一。

鼓浪屿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欧洲风情建筑而闻名。

游客可以在公园内欣赏到迷人的海景、品味美食和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

4. 萤火虫谷国家公园萤火虫谷国家公园位于台湾省,是一个以萤火虫为主题的自然保护区。

每年夏季,在这片神秘的森林里,成千上万的萤火虫点缀着黑暗的夜晚,营造出一个令人难忘的奇幻世界。

5. 恩施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位置:湖北省恩施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北省恩施市,是中国最长的峡谷之一。

公园内有壮丽的峡谷景观、瀑布和奇石,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6. 九寨沟国家公园位置:四川省九寨沟国家公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其多样的湖泊、多彩的森林和独特的原始生态而闻名。

这个公园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是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

7. 莫高窟国家公园位置:甘肃省莫高窟国家公园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是中国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

公园内的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东方的艺术明珠”。

8. 云冈石窟国家公园云冈石窟国家公园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是中国最著名的石窟艺术遗址之一。

公园内有许多精美的佛教石窟和雕塑,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解读《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

解读《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

解读《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中国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和实践已经走过10余个年头,从2007年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开始,中国独创、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开启了新的篇章。

10余年来,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146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实践成绩显著,整体性保护的理念和工作方式,在中国的许多区域得到迅速的推广和运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自然环境、文化遗产及特殊的文化空间、场所、生活空间等多种自然和文化形态得到协同保护。

为了推进文化生态区保护,原文化部于2010年和2011年分别出台了《文化部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目的是规范工作并在规划编制方面做到相对统一。

今天,基于文化生态保护区向着深入和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的建设与实践基础上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标志着依法行政、依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办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和第二十六条“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之精神而制定的,包括总则、申报与设立、建设与管理、附则4章共38条。

《办法》目标明确、理念清楚,融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突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是整体性保护,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培育文化生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它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是高度一致的。

《办法》强调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目标是“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

所谓“遗产丰富”是指本区域内的各种类型、各个级别的非遗项目丰富多样、资源蕴藏丰富多样;而“氛围浓厚”则是指通过建设,使更多人认知、认同非遗,并且自觉主动地参与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特色鲜明”是指区域内项目和蕴藏的非遗资源应包括多种文化形态,与其他区域差异明显,具有鲜明的地方或民族特色;“民众受益”更是从发展是为了人民出发,让非遗保护与脱贫致富、提高民众收益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多方面内容结合在一起。

国家级保护名录

国家级保护名录

国家级保护名录国家级保护名录是指国家对特定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名单。

这些名单由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相关部门共同管理,旨在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和生态价值的资源。

国家级保护名录的设立,是为了保护我国丰富多样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以确保它们能够持久地传承和发展。

名录中的项目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建筑、古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珍稀动植物和文化传统等各个领域。

在国家级保护名录中,有许多享有盛誉的自然景观,如中国四大名山(泰山、黄山、衡山、嵩山)、中国大峡谷(长江三峡、虎跳峡)、中国大草原(内蒙古大兴安岭草原、青海湖湿地草原)等。

这些地方以其独特的地貌、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和研究者。

另外,历史建筑和古迹也占据了国家级保护名录的重要部分。

例如,故宫、长城、秦始皇陵等,这些古代建筑和遗迹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代表着我国悠久的文明和建筑技术。

国家对这些建筑进行保护和修复,既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也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些瑰宝。

除了自然景观和历史建筑,国家级保护名录还包括了许多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的代表。

这些项目代表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瑰宝,如古琴艺术、古代戏曲、传统民居等。

国家保护名录的设立,为这些文化传统提供了更好的保护和发展的机会,让人们了解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国家级保护名录的设立和管理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保护名录中的项目需要相关部门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同时也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到既保护好这些珍贵资源,又让更多人共享这些宝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同时,国家级保护名录的设立也为相关地区的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这些名录中的项目通常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这对于提升地方经济和促进旅游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国家级保护名录的设立和管理对于保护和传承我国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至关重要。

申报指南——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申报指南——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申报指南——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规定,申报地区人民政府向省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提出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申请;省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审核论证,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向文化和旅游部提出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申请。

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

对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的申请地区,文化和旅游部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组织考察组进行实地考察。

文化和旅游部根据实地考察情况,对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组织专家论证。

根据论证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将符合条件的申请地区设立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后一年内,所在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在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的基础上,细化形成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经省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审核,报省级人民政府审议通过后发布实施,并报文化和旅游部备案。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实施三年后,由省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向文化和旅游部提出验收申请;文化和旅游部根据申请组织开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

验收合格的,正式公布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并授牌。

来源: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令第1号)02所需材料一、《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规定,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省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申请和省级人民政府同意申请的相关文件;(二)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三)省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论证意见;(四)本省(区、市)内实行文化生态区域性整体保护的相关文件;(五)其他有关材料。

二、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由省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相关地区人民政府负责编制。

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应包括下列内容:(一)对文化形态形成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现状、鲜明特色、文化内涵与价值的描述和分析;(二)保护区域范围及重点区域,区域内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文物保护单位、相关实物和重要场所清单等;(三)建设目标、工作原则、保护内容、保护方式等;(四)保障措施及保障机制;(五)其他有关资料。

黄山市文化遗产名录

黄山市文化遗产名录

黄山市列入国家级及省级有关名录世界自然遗产1处:黄山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2处: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世界地质公园1处:黄山风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处:黄山风景区5A、黄山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5A齐云山、黄山市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太平湖国家4A级旅游景区19处:齐云山、太平湖、黄山赛金花故居·归园景区、歙县雄村景区、芙蓉谷、东黄山、九龙瀑、翡翠谷、唐模、徽州古城、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新安江山水画廊、祁门牯牛降景区、黟县南屏、黄山市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3处: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徽州国家森林公园、齐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3处:黄山、齐云山、祁门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黄山风景区、祁门牯牛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个:歙县国家重点历史文化名街街区2处:屯溪老街中国十大名街、黄山市歙县渔梁街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1个:黟县西递、宏村、南屏、屏山村、关麓村,歙县徽城镇渔梁村、歙县郑村镇棠樾村、安徽省歙县许村镇、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休宁县万安镇、休宁县商山乡黄村全国生态文化村3个:歙县昌溪乡昌溪村、黟县宏村、徽州区唐模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9处:徽州区蜀源、龙山湖、翡翠新村、木坑竹海等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太平湖首批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29项一、民间舞蹈18项1、黎阳仗鼓屯溪区黎阳镇黎阳社区2、跳钟馗徽州区岩寺镇上朱村3、柳翠娘徽州区文化馆岩寺镇4、渔翁戏蚌徽州区文化馆唐模村5、龙舞歙县霞坑镇昌溪乡6、狮子舞歙县溪头镇森村乡7、麒麟舞歙县富堨镇8、跳钟馗歙县雄村乡、徽城镇、郑村镇9、字舞歙县街口镇10、蛤蜊舞歙县岔口镇、北岸镇11、花棍舞歙县桂林镇12、“龙凤呈祥”板凳龙黟县文化局13、“山越之秋”赶野猪黟县文化局14、雉山凤舞黟县宏村镇15、舞龙狮黟县碧阳镇16、祁门傩舞祁门县芦溪、金字牌17、采茶扑蝶舞祁门县渚口等18、打莲湘祁门县历口、渚口、新安二、传统手工技艺33项1、胡开文徽墨制作技艺黄山市屯溪胡开文墨厂2、徽州漆器制作技艺黄山市徽漆工艺有限公司3、屯溪绿茶制作技艺黄山一品有机茶业有限公司4、皖南古民居门罩艺术黟县徽文化联谊会5、“黟县青”与石雕艺术黟县徽文化研究所6、竹制工艺黟县宏村镇7、黟县砖雕黟县徽文化联谊会8、黟县木雕黟县徽文化联谊会9、黟县米塑艺术黟县碧阳镇10、食桃制作工艺黟县徽文化联谊会11、腊八豆腐制作工艺黟县徽文化联谊会12、渔亭糕制作工艺黟县渔亭镇13、麻布制作工艺黟县地方志办公室14、孩童传统鞋帽工艺黟县徽文化联谊会15、祁门红茶制作技艺祁门县全县除凫峰16、安茶制作技艺祁门县芦溪、溶口等17、歙砚制作技艺徽州区唐模老作坊、岩寺镇18、徽墨制作技艺徽州区曹素功墨厂19、黄山毛峰制作技艺徽州区漕溪茶厂20、徽州竹编技艺徽州区呈坎镇灵山21、灵山酒酿徽州区呈坎镇灵山22、徽州毛豆腐徽州区呈坎镇、潜口镇23、歙砚制作工艺歙砚厂24、徽墨制作工艺歙县老胡开文徽墨厂25、大方茶制作技艺歙县三阳乡金川乡歙县福泉山顶谷大方名茶协会26、汤口火腿腌制技艺黄山区汤口镇27、太平猴魁茶手工技艺黄山区新明乡28、竹制品手工编织技艺黄山区龙门乡29、民间宫灯制作手工技艺黄山区仙源镇30、万安罗盘制作技艺休宁县万安镇31、松萝茶制作技艺黄山市松萝茶叶开发公司32、五城豆腐干制作技艺休宁县五城镇33、五城米酒制作技艺休宁县五城镇三、民间传统知识6项1、程大位珠算文化屯溪区大位小学2、徽州水口—唐模徽州区文化馆3、宏村水系文化黟县文化馆4、水口文化黟县徽文化研究所5、新安医学歙县卫生局6、斩尾龙挂纸风暴歙县徽城镇四、民间音乐6项1、民间小调黄山区乌石乡2、新丰唢呐曲牌黄山区新丰乡3、徽州民歌黄山市文联、歙县杞梓里镇4、十番锣鼓祁门县历口、渚口等5、黟县女人歌黟县徽文化研究所6、齐云山道教音乐齐云山道教协会五、人生礼俗2项1、送花灯黄山区谭家桥镇2、吵新人撒帐歙县杞梓里镇溪头镇六、民间信仰18项1、南坛胜会黄山区三口镇2、周王庙会黄山区焦村镇3、松谷祖师会黄山区耿城镇4、丁宣大会黄山区新华乡5、五福会黄山区永丰乡6、轩辕车会黄山区仙源镇7、婆溪河灯黄山区甘棠镇8、大刀灯歙县许村镇9、鱼灯歙县溪头镇北岸镇10、麻痘灯歙县杞梓里镇11、打秋千歙县三阳乡12、太子会歙县霞坑镇13、上九庙会徽州区岩寺镇14、板凳龙徽州区潜口镇15、草龙徽州区潜口镇蜀源村16、白菜灯徽州区岩寺镇、永兴村17、徽州宗族祠祭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18、田干拣日子徽州区西溪南镇巴村七、民间文学计5项1、民谚徽州区文化馆2、徽州民间故事徽州区文联3、徽州民谣黄山学院歙县文艺创作研究室黟县徽文化研究所4、徽州楹联匾额黟县文化局5、黟县方言黟县徽文化研究所八、民间美术计17项1、徽派三雕黄山市博物馆徽州区徽派雕刻研究所徽州区唐模老作坊、程阿日2、徽州竹雕徽州区竹溪堂、竹艺轩3、徽州根雕徽州区岩寺镇4、徽派盆景徽州区区盆景协会5、新安画派徽州区徽州书画院6、徽州剪纸徽州区岩寺镇7、徽派建筑徽州区中亚古建公司徽派建筑公司8、新安画派歙县文化馆9、徽州四雕歙县文化馆10、徽州版画歙县文化馆11、徽派篆刻歙县文化馆12、徽州根雕歙县杞梓里镇13、徽州印模歙县文化馆14、徽派盆景歙县林业局15、徽派刻书歙县文物局16、徽派建筑黄山市建委、歙县建设局17、徽州篆刻“黟山派”黟县文化局九、民间戏曲3项1、徽剧市徽剧研究中心歙县黄梅戏剧团2、目连戏歙县长陔乡3、徽州目连戏祁门箬坑、历口、渚口十、民间曲艺1项讨饭灯歙县桂林镇十一、民间杂技5项1、耍钹歙县武阳乡2、耍叉歙县岔口镇3、流星歙县岔口镇4、叠罗汉歙县三阳乡5、舞抽单歙县武阳乡十二、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计1项放飏灯歙县深渡镇十三、民俗13项1、徽州祠祭黟县文化局2、“出地方”黟县文化馆3、“游太阳”黟县文化馆4、闹灯会黟县文化馆5、地戏黟县文化馆6、锡格子茶黟县徽文化研究所7、女婿上门黟县徽文化联谊会8、九都做社黟县徽文化研究所9、五都清明黟县徽文化联谊会10、祁门祠祭祁门县箬口、历口、渚口等11、中秋草龙祁门县闪里、历口等12、舞龙祁门县13、游太阳祁门县金字牌十四、消费习俗1项1、徽菜黄山市烹饪学会文物古迹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6处83处序号文物分类文物名称所在地保护级别1 古建筑许国石坊明黄山市歙县城关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古建筑潜口民宅明黄山市徽州区潜口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古建筑老屋阁及绿绕亭明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村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 古建筑罗东舒祠明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 古建筑棠樾牌坊群明-清黄山市歙县棠樾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 古建筑渔梁坝唐-清黄山市歙县渔梁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 古建筑程氏三宅明黄山市屯溪区城内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 古建筑宏村明清民居建筑群171幢明-清黄山市黟县宏村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 古建筑西递明清民居建筑群137幢明清黄山市黟县西递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 古建筑呈坎古民居建筑群明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 古建筑许村古建筑群明至民国黄山市歙县许村镇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 古建筑祁门古戏台明至清黄山市祁门县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 古建筑南屏村古建筑群明至清黄山市黟县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 古建筑溪头三槐堂明黄山市休宁县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 古建筑郑氏宗祠明黄山市歙县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 古建筑竹山书院清黄山市歙县雄村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 石刻齐云山石刻;宋至清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 石刻新安碑园石刻宋-清黄山市歙县城西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 古建筑渐江墓清黄山市歙县城西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 古建筑长庆寺塔宋黄山市歙县城西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 古建筑太平桥明黄山市歙县城内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 古建筑南谯楼宋-清黄山市歙县城内第三批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3 古建筑忠烈祠坊明黄山市歙县郑村第二批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4 古建筑贞白里坊元-明黄山市歙县郑村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 古建筑圣僧庵壁画明黄山市歙县旸村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 古建筑黄宾虹故居清黄山市歙县潭渡村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 古建筑新州石塔宋黄山市歙县城内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 古建筑方春福宅明黄山市歙县瀹坑村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 古建筑张林福宅明黄山市歙县街口村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 古建筑方士载宅明黄山市歙县城内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 古建筑大观亭明黄山市歙县许村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 古建筑丰口四面坊明黄山市歙县丰口村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 古建筑潘氏宗祠清黄山市歙县大阜村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 古建筑吴氏宗祠清黄山市歙县北岸村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 古建筑北岸风雨廊桥清黄山市歙县北岸村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 古建筑殷尚书坊及大司徒坊明黄山市歙县殷家村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7 古建筑东谯楼宋黄山市歙县城内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 古建筑曹氏二宅清黄山市歙县城内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 古建筑稠墅牌坊群明清黄山市歙县稠墅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 古建筑棠樾古民居明清黄山市歙县棠樾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 古建筑天心堂明黄山市歙县呈村降乡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 古建筑敬本堂明黄山市歙县三阳乡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 古建筑员公支祠清黄山市歙县昌溪乡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 古建筑周氏宗祠清黄山市歙县昌溪乡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 古建筑大邦伯祠清黄山市歙县许村镇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6 革命旧址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集中地旧址现代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 古建筑岩寺文峰塔明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 古建筑檀干园清黄山市徽州区唐模村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 古建筑洪坑牌坊群及洪氏家庙明-清黄山市徽州区洪坑村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 古建筑金紫祠明黄山市徽州区潜口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 古建筑程大位故居明黄山市屯溪区城内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2 古建筑程氏宗祠明黄山市屯溪区城内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 石窟寺及石刻花山石窟群唐-清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4 古建筑戴东源墓清黄山市休宁商山乡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 古建筑黄村进士第明黄山市休宁东洲乡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 古建筑汪由敦墓石刻清黄山市休宁溪口镇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7 古建筑梓坞祠堂明黄山市休宁板桥乡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 古建筑玉虚宫牌坊清黄山市休宁齐云山镇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9 革命旧址中共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1936-1937 黄山市休宁县汪村乡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 古建筑钟鼓楼清黄山市休宁县城内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1 古建筑古城岩明清建筑群明清黄山市休宁县万安镇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汪晓娣等宅孙起孟旧居清黄山市休宁县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3 革命旧址皖南苏区江边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清黄山市黟县柯村乡柯氏祠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 古建筑程氏宅明黄山市黟县城关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5 古建筑舒余庆堂明-清黄山市黟县龙江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 古建筑韩氏宗祠明黄山市黟县际联镇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7 古建筑屏山村古建筑群明清黄山市黟县屏山镇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8 古建筑赛金花故居清黄山市黟县宏村镇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9 古建筑洪家大屋归入太平军题字近现代黄山市祁门县城关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 古建筑伟溪塔北宋元佑七年黄山市祁门胥岑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 古建筑郑之珍墓明黄山市祁门诸口乡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 古建筑贞一堂民国黄山市祁门诸口乡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3 古遗址中土坑遗址新石器黄山市祁门县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 古建筑合一堂清黄山市祁门县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5 古建筑倪望重宅一府六县清黄山市祁门县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 古建筑六角楼明黄山市黄山区甘棠镇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7 古建筑慈光阁明-清黄山风景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8 石窟寺及石刻黄山摩崖石刻唐-近代黄山风景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9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观瀑楼及听涛居近代黄山风景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0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黄山观景亭近代黄山风景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1 古建筑苏氏宗祠与海宁学舍清黄山市黄山区永丰乡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2 古建筑希范堂清黄山市黄山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3 古建筑程氏宗祠清黄山市黄山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绩溪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国家、省、县三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婺源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徽剧二、傩舞三、婺源三雕四、歙砚制作工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徽剧二、傩舞三、婺源三雕四、歙砚制作工艺五、婺源茶艺婺源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单位名称时代地址清华彩虹桥宋至清婺源县清华镇婺源宗祠明至清婺源县含:汪口俞氏宗祠、黄村经义堂、篁村余庆堂、豸峰成义堂、阳春方氏宗祠、洪村光裕堂、西冲敦伦堂理坑村民居明至清婺源县沱川乡含:天官上卿第、司马第、余自怡官厅友松祠、云溪别墅、福寿堂婺源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单位名称时代地址朱瓌墓五代南唐婺源县紫阳镇坑头村民居明婺源县中云镇含:太宰读书处及民居三幢江湾村民居明至清婺源县江湾镇含:由礼堂、敦伦堂、善馀堂豸峰村民居清婺源县中云镇含:成义堂及民居三幢灵岩洞遗墨题刻唐至清婺源县大鄣山乡凤山龙天塔明婺源县浙源乡诒裕堂清婺源县沱川乡婺源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四十二处74个点1、西汉长沙王吴芮墓镇头镇冷水亭村鸡山2、隋詹初墓浙源乡庐坑村3、唐胡昌翼墓紫阳镇考水村4、宋朱熹四世祖墓及手植古杉中云镇官坑村5、清江永墓江湾镇湖山村6、清汪绂墓段莘乡洋边村7、宋甲路花桥赋春镇甲路村8、宋李坑中书桥秋口镇李坑村9、元鹤溪桥秋口镇鹤溪村10、元仁寿桥中云镇横槎村11、明思溪桥思口镇思溪村12、宋甲路马延鸾故居及马家花园水井赋春镇甲路村13、清延村古建群思口镇延村含:聪听堂、笃经堂及民居一幢14、李坑明清建筑秋口镇李坑村含:铜録坊及民居四幢15、庆源古建筑段莘乡庆源村含:詹养沉故居、詹励吾故居、詹福熙故居16、豸峰清代建筑中云镇豸峰村含:民居三幢17、晓起清代建筑江湾镇晓起村含:进士第、荣禄第、大夫第、儒林第、日省堂、继序堂、居易堂、济阳江宗祠18、清游山清代建筑镇头镇游山村含:民居三幢19、上坦清代建筑江湾镇上坦村含:树仁堂、宜福堂、新屋、九世同居20、明玉坦民居太白镇玉坦村21、婺源明清宗祠明岭下大经堂大鄣山乡岭下村清萧江大宗祠江湾镇旃坑村清水岚肇英堂大鄣山乡水岚村清新源俞氏宗祠思口镇新源村清洪村一经堂清华镇洪村22、清程门雪故居溪头乡下溪头村23、清浙源客馆浙源乡政府24、清中云民居中云镇中云村25、清思溪百寿堂思口镇思溪村清思溪敬序堂思口镇思溪村26、清篁村民居沱川乡篁村27、清凤山立德堂浙源乡凤山村28、清龙腾民居思口镇龙腾村29、清虹关民居浙源乡虹关村30、清冲田民居赋春镇冲田村31、清许村客馆许村镇许村32、清裔村上门厅屋段莘乡裔村清裔村友慕堂段莘乡裔村33、唐清华方塘清华镇清华村34、浙源浙岭吴楚分源地及古驿道浙源乡岭脚村35、宋虹井紫阳镇宋廉泉紫阳镇36、宋理坑金家井沱川乡理坑村37、宋元石门山石刻江湾镇晓鳙粟木坑38、清平渡堰江湾镇汪口村39、清婺源瑞虹门紫阳镇清婺源保安门紫阳镇40、清洪村“长寿故里”题刻清华镇洪村41、余绍祉石刻思口镇金竺村42、江湾古建筑江湾镇江湾村含:由礼堂、敦伦堂、善馀堂。

国家级保护名录

国家级保护名录

国家级保护名录
国家级保护名录通常指的是由国家相关部门认定和保护的一些具有重要文化、历史、自然价值的资源、遗产或物种。

这些名录会涵盖不同领域,例如文化遗产、自然保护区、重要物种等等。

以下是可能包含在国家级保护名录中的内容:
1. 文化遗产名录:
- 世界遗产名录:涵盖具有全球重要文化或自然价值的遗产,包括文化景观、古迹、城市等。

-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认定的具有重要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古迹或建筑群。

2. 自然保护名录:
- 自然保护区名录:包括各类自然保护区,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公园等,用于保护特定地区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

- 重要物种名录:包括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如濒危物种、珍稀物种等。

3. 其他名录:
-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民间传统文化、口述传统、表演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 国家级地理标志名录:认定的具有地域特色和特殊质量的产品,例如食品、手工艺品等。

这些名录的设立旨在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文化、历史、自然价值的资源和遗产,加强对这些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维护生态环境、传承文化,促进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不同国家或地区设立的保护名录可能会有所不同,每个名录都有其特定的管理机构和保护标准。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解读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解读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解读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第1号部令,发布了首个部门规章《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这是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而出台的,将于2019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探索活态传承的新途径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是我国独具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

十多年来,我国已批准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各省(区、市)也设立了146个特色鲜明的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把文化生态保护区制度这10多年探索和实践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固定下来,上升为部门规章,十分必要。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文化领域取得一批开拓性、引领性、标志性的制度创新成果,把这些成果固定下来,体现了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也表明要继续高扬改革旗帜、锐意进取创新,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通过38条具体条款明确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思想、责任主体、主要任务和措施。

比如:加强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开展自评报告等措施,完善工作保障机制;实施非遗记录工程、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开展分类保护、服务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等措施,加强非遗传承实践能力建设;组织开展非遗主题活动、品牌活动、搭建展示平台、推进普及教育等措施,加强非遗传播宣传。

其中的“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近4年来文化部、教育部大力推行的研培制度,自2015年至今,全国参与高校共计举办研培班590余期,培训学员2.5万人次,加上各地组织开展的延伸培训,共计覆盖传承人群7.1万人次。

通过非遗保护与现代教育的跨领域融合,按“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培养原则,使传承人的技艺水平、产品设计、制作能力、市场意识逐渐增强,一批优秀学员成为各地非遗保护传承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不断涌现“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现象,探索出一条“活态传承的新途径”。

(完整word版)安徽省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名城

(完整word版)安徽省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鹞落坪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西部,北与安徽省霍山县接壤,西与湖北省英山县毗邻,地理位置为北纬30°57′~31°06′,东经116°02′~116°11′,属大别山主峰分水岭主段。

该区总面积1232km ,覆盖安徽省岳西县包家乡全境。

其中核心区为21.22km ,缓冲区28.42km ,实验区73.42km 。

其主要保护对象为大别山区典型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

国家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并作为淮河流域磨子潭和佛子岭水库的重要水源涵养林保护区。

该区地跨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南北过渡,襟带东西”的地理位置,古老的地质历史,复杂的生态环境,形成了独特多样的生物资源及自然景观。

牯牛降 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南部,横亘于石台、祁门两县交界处,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总面积67132km ,核心区面积20542km ,缓冲区面积14722km ,实验区面积31872km 。

1982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扬子鳄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地区,地理坐标为 30°18′-31°18′N,118°30′-119°35′E。

面积44300公顷,1975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扬子鳄及其生态环境。

本区地处江南古陆与金陵凹陷的过渡地带,全境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地形错综复杂、沟塘、渠、坝星罗棋布,在海拔300米以下的池溏、沟冲、山洼和水库中,分布有我国特有的,也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有“活化石”之称的扬子鳄。

扬子鳄与美洲密西西比河鳄为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两种淡水鳄,数量极其稀少,被国家的列为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保护区建立以来,通过采取就地保护和人工繁殖相结合的措施,使扬子鳄的种群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初步解除了该种濒临灭绝的危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录
中国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民族文化保护》中提出的“确定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这一目标而建设,由于目前仍处试验性阶段,因此各保护区暂定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待日后条件成熟时正式命名为“文化生态保护区”。

迄今全国共有14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福建省)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安徽省、江西省)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青海省)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四川省、陕西省)
∙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广东省)
∙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湖南省)
∙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浙江省)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山西省)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山东省)
∙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云南省)
∙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云南省)
∙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陕西省)
∙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江西省)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贵州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