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的意义

考试的意义
考试的意义

考试的意义

最近有学生跟我抱怨说“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以后买菜用不到函数,以后生活也不需要用受力分析,考试更没用,以后工作又不考这些,天天考考考,烦死了。”这些话每一届学生都有说过,所以我将我去年的文章重新整理了一下,希望这届初三的考生不要心存抵触,反而,应该珍惜。

我们从小学开始就一直不停的在学,每年不间断的在考试,似乎这种模式已经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每个人都知道要好好学习,考上好学校,因此对于学习和考试的意义也就很少去追究、去询问、去思考了。即便有时会感觉到迷茫,但看到茫茫学子都涌向中考的大道时,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但是我们依旧会埋怨,为什么要学习?总考试有什么用?我们听到别人说现在学的知识以后很少能用上,甚至是大学的知识,那么为什么我们这么热忠于考试,热衷于这种量化的测评?我们开始埋怨天朝的教育制度,开始批判它禁锢我们的思想。真的是这样么?学习现在的知识和考试一无是处?我们需要静下来思考。

考试的作用

首先我们要知道考试(这里说的主要是选拔考试)是干什么用的,很简单--选拔或是分层。这里说的不仅仅是文化课的考试,包括其它任何一种特长,技术的选拔考试。中国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那么谁能用同样的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谁就可以获得更多的优势资源。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拥有这种“以少造多”的能力呢?选拔性考核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点。

在这里解释一下公平性。既然要考核,那么为了防止考察员主观上的判断,就需要把每一项能力进行量化,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分数。事实上这种量化的考察是相对而言最公平的,我们能看到现在的各种选秀活动中,由于评委的个人因素导致的各种“不公平”的舆论愈演愈烈,这就是因为一旦仅凭个人印象进行判断,那么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客观的、正确的判断,故而公平性大大降低。因此,量化的考试是从形式上杜绝不公平现象最好的一种方法。如果一个人考了一个不错的分数,这里就说明他有很大的可能性符合我们选拔人才的要求,于是我们有理由给予他更好的教学资源。

有的同学们会问"分数高一定就是好学生么?"当然不是,高分低能的现象是存在的,于是我们的教育开始对于品德、动手、创新等能力的培养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这种能力的判定也是需要量化来进行的,最终也会形成针对这些能力的一种"考试",例如我们的体育考试。但是现在的中考很难对于这种能力进行一个量化的考试,因为这些能力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对于某一项能力的判定标准也很难制定,所以为了公平性,只有文化课以及体育考试的考核。对于品质的考察也不是说没有,比如如果受到处分,那么这个污点将会跟随你进入你的高中甚至大学。因此现在的大型升学考试、选拔考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公平的。

萤以囊置,始发其光,物以类聚,始耀其长。中考、高考(微博)实际上是按照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一种分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良好的学习资源又能够画龙点睛,二者相辅相成达到最优的资源分配。这也就是为什么学校拼命拉拢好生源,学生拼命想去好学校了--对方都能为自己创造最多的价值。故而,学生们需要努力考好,用分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达到某种水平,进而得到自己希望的教学资源。

问题又来了,为什么要得到良好的教学资源?简单的说,就是为了提高你的学习能力,让你在后面的考核当中更有优势。虽然说我们最终的目的并不是为了

考试,而是为了找工作谋求生计,但是你会有一个怎么样的工作同样是要通过某些考核的。想想你有着一个很么样的学习能力决定着你将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环境,而这种学习环境很大程度上会为你带来其它能力的提升,因为优秀的教学资源不是片面的,所以一旦学生被列入“尖子”的范围,那么他在将来成为精英的可能性就越大。

注意,这里说的是可能性,而不是绝对的。全国知名的高等学府也有用硫酸泼熊的,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老板中也有高中没毕业的,但是总体来看,高等院校出来的学生他创造更高价值的可能性会更大,成为被社会认可的人才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我们要得到最好的教学资源。

因此,社会需要知道谁是适合这些教育资源的,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考核与选拔,同时,学子们要不断证明自己是有资格得到这些教育资源的,所以需要好好学习,努力备战,取得好成绩。总而言之,中考或高考的结果就是一张能得到什么样教育资源的凭证。也许有一天,天朝的教育资源相对平衡了,我们也就不需要进行选拔去争抢哪些仅有的优质教育资源了。

最新-2018年托福考试:语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 精品

2018年托福考试:语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 1. Most doctors of the Colonial period believed _______ was caused by an imbalance of humors in the body. A. in disease B. that disease C. of disease D. about disease 答案:B分析:动词believe 的用法:直接加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这里that为连接adv.,在句中不作任何成分,其后接完整句。 参考译文:大多数殖民时期的医生认为疾病来源人体内不平衡的体液。 2. In 1976 Sarah Caldwell became _________ at the Metropolitan Opera House in New York City. A. she was the first woman to conduct B. the first woman conductor C. the woman was first conducting D. the woman conducts first 答案:B分析:缺宾语,答案中只有B,D可以作宾语,但D的语序不对。 参考译文:1976,Sarah Caldwell成为在第一个在纽约Metropolitan Opera House演出的演奏家补充:常考the first/second/… one to do sth 3. On January 7,1955,Marian Anderson became _________ to sing a major role at New York City's Metropolitan Opera House. A. the first African American B. the first African American was C. she was the first African American D. when the first African American 答案:A分析:缺宾语,C,D都不能作宾语。一句话中只能有一个谓语,而B中有was,句中出现两个谓语,一定错。 参考译文:1955年1月7号,Marian Anderson成为在第一个在纽约Metropolitan Opera House担任主唱的美籍黑人。 4. Perhaps the most significant postwar trend was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cities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_________ when massive highway-building programs permitted greater suburban growth. A. and accelerated a phenomenon B. a phenomenon that accelerated C. accelerating a phenomenon which, D. the acceleration of which phenomenon 答案:B分析:考的是同位语结构,a phenomenon是the decentralization of cities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的同位语。A中and为conj.,后面应该连接一个完整的句子,但缺主语,错;C中语序混乱,错; D中of which作为介词宾语,后面应该接一个完整句,但只有一个phenomenon主语,句子不完整,错。 参考译文:可能战后最重大的趋势就是美国城市的分散化,当大规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容许了更大程度的发展郊区,这个现象更被促进了。 补充:accelerate/ accomplish/ achieve/ evolve都可以是vi.不接宾语 5. Ronald Reagan had served two terms as governor of California before _________ President. A. he became B. when becoming C. became D. did he become 答案:A分析:before为状语从句引导词conj,后面一般引导一个完整的句子。B同时出现两个状语从句引导词,错;C缺主语;D应该为正常语序,选项中使用了倒装句式,错。 参考译文:里根在成为美国总统之前连续两届担任加州的州长。 6. _________,domesticated grapes grow in clusters,range in color from pale green to black,and contain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 一、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1、单位“1”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 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分数后不带 单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分数带有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求每份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没有单位,表示的是一种关系】,就用一份数÷总分数。求 每份是总数的几分之几千克【带单位】,就用具体的总量÷总份数=每份的个数【带单位】。 5、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较大。 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较大。 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进行比较。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比1小。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用分子÷分母。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不能整除的, 所得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 小不变。 四、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方法 就是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 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所有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 公因数是它们的倍数。 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考试的意义及重要性

考试的意义及重要性 一、考试的目的 1、效果考试 无论从主考者的角度看,还是从学习者的角度看,效果考试都仅仅是检验学习者的学习水平,以便更好地制定随后的教学或学习方略。 典型的效果考试有课堂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2、资格考试 资格考试的核心目的是,给予考试者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以获得某个更高层次的学习或工作台的资格。但在某种程度上,会学习不会考试的学习者往往要败给不会学习会考试的学习者,因为前者就是不能在考场上淋漓尽致地发挥出自己的学习水平。 资格考试常常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命运,这就决定学习者在资格考试时会转化为考试者——在资格考试这一高度浓缩的时间段,一个人会不会学习已经不再是关键,会不会考试才是核心。 典型的资格考试有小升初、中考、高考。此外,分析师、律师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托福考试、GRE等都是资格考试。 二、考试的意义 1、考试是最好的复习。因为考试的存在,会督促学生进行高效率的复习。 2、考试是最好的查漏补缺。考试可以将近期一阶段的学习问题都暴露出来,学生可针对考试结果进行查漏补缺,解决问题。

3、考试是对最近学习状态的一次最佳反馈。考试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学生在近期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状态,从而为学生自己、老师、家长等人提供定量的反馈。 4、考试是对心理状态的一次磨练。考试难免会发生发挥失常的意外,考试就是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多次磨练,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以至于面对大型考试如中考、高考时能够从容面对。 5、考试也可以反应老师教授知识的成果。学生的考试结果可以给老师提供客观的反映,从而让老师明确近期教授的水平和状态是否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扩展资料: 考试的形式可以分为升学考试、资格考试、语言考试。 1、升学考试 中国选拔优秀人才,向来以考试为准,在升学过程中考试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常见的升学考试有小升初、中考、高考等,其中高考也是最重要的考试之一。 2、职位/资格考试 同样在选拔优秀员工或工作人员上,也有很多非常重要的考试。常见的有公务员考试、招警考试等等。 3、语言考试 改革开放,中国的留学和移民现象也越来越热,其中也出现一些相应的考试,留学和技术移民必须通过一定的语言测试,如去英美国

专四语法模拟题

专四语法模拟题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专四语法模拟题 1. Space exploration promises to open up many new territories for human settlement, as well as _____the harvest of mineral resources. A. leads to B. to lead to C. leading to D. lead to 2. Someday, solar power collected by satellites ____the earth may give us all the energy we need for an expanding civilization. A. circled B. to circle C. circling D. circles 3. In this experiment, they are wakened several times during the night, and asked to report what they _______. A. had just been dreaming B. are just dreaming C. have just been dreaming D. had just dreamt 4. Her terror was so great ______somewhere to escape, she would have run for her life. A. only if B. that there had only been C. that had there only been D. if there were only 5. Some women ________a good salary in a job instead of staying home, but they decided not to work for the sake of the family. A. must make B. should have made C. would make D. could have made 6. A light with no more power than _______by an ordinary electric light bulb becomes intensely strong as it is concentrated to a pinpoint-sized beam. A. as is produced B. that produced C. that is produced D. produced 7. For most people the sea was remote, and with the exception of early intercontinental travelers or others who earned a living from the sea, there was little reason to ask many questions about it, let alone _____what lay beneath the surface. A. asking B. ask C. to ask D. be asked 8. Even if they are on sale, these refrigerators are equal in price to, if not more expensive than, _____ at the other store. A. anyone B. the others C. that D. the ones 9. The atmosphere is as much a part of the earth as ___its soil and the water of its lakes, rivers and oceans. A. are B. is C. do D. has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汇总

分数的基本性质 知识点 1.一个物体或是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如3/7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3份。 3.5/8米按分数的意义,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5份。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表示:把5米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1份。 4.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5.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是: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的分数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 6.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总数÷份数=每份数。 7.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一个数量÷另一个数量=几分之几(几倍)。 8.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9.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10.带分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应当是真分数。带分数大于1。 11.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是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整数部分,余数是分

子,分母不变。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是用整数部分乘分母的积加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12.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例如5可以看成是5/1。 1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14.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公因数叫作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因数一定是1。 15.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公倍数叫作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16.求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可以用列举法,也可以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17.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最简分数不一定是真分数。 18.除法计算的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比较方便。如果计算结果可以约分的话,要化简成最简分数。 19.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关系,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积。 20.数A×数B=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1.两个数是互质数的几种特殊情况有:①1和任何数都是互质数;②两个

初三英语复习语法模拟试题

初三英语语法模拟试题 一. 被动语态专项练习: 选择填空。 1. In some countries , tea ______ with milk and sugar. A. is serving B. is served C. serves D. served 2. Great changes _____ in my hometown since 1980. A. have been taken place B. took place C. have taken place D. were taken place 3. The new type of car is going to ______ in three years. A. turn out B. be turned out C. has turned out D. have been turned out 4. The woman murdered her friend and ______ to ______. A. was sentenced , death B. sentencing , die C. sentenced , death D. sentenced , die 5. -Do you like the skirt? -It _______ soft. A. is feeling B. felt C. feels D. is felt 6. Are you still here? You were here an hour ago. Who ________ for? A. are you waiting B. did you wait C. were you waiting D. do you wait 7. _____ to know Professor Zhang. A. He said B. I said C. He is said D. It says 8. -I want to sit at the table near the window. -Sorry , ______ already. A. it took B. it takes C. it is taking D. it has been taken

分数的意义知识讲解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2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能结合单位“1”描述具体分数的意义。 2.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 3.学生在用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概括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展台、作业纸。 一、游戏导入、温故知新 1、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好不好?你能猜出下面成语表示的数吗? 预设1:猜不出来没关系,只要今天我们课堂上能够认真听、敢于说、尝试做,找出谜底就是小菜一碟。这些都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分数。 预设2:哇,同学们真聪明,这些都是分数,那你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了吗? 2、关于分数,你有哪些了解呢?(分子、分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三年级的例题,三下学习的内容)引入:同学们的基础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板书)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认识单位“1” 1、这里有四幅图,谁来读一读题目? 在学习单填一填,然后说一说每个分数的含义。(P52) 提问:谁来说每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指学生说) 提醒:是随意分的吗? (预设:1/4表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8份,表示这样的5份) 引导:这个长方形表示的是1米,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涂色部分是1米的3/5,我这里还有一个计量单位,是什么?(1升),谁能说一说涂色部分是1升的几分之几? 说明:大家看一块月饼是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一米和一升都是一个计量单位。

绩效考核的目的及意义是什么

绩效考核的目的及意义是什么 绩效考核(performanceexamine),也称成绩或成果测评,然而绩效考核的目的及意义各是什么?绩效考核的原则又 是什么?小编为你带来了“绩效考核目的与意义”,欢迎阅读! 什么是绩效考核 企业在既定的战略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员工 过去的工作行为及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 结果对员工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 和方法。 明确这个概念,可以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及重点。企业

在制定发展规划、战略目标时,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目标需 要把目标分阶段分解到各部门,最终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任务。绩效考核就是对企业人员完成目 标情况的一个跟踪、记录、考评。注意绩效考核的时效关系,绩效考核是对被考核主体过去进行评价并对其来产生影响。 绩效考核目的定位偏差及其影响 一、绩效考核目的定位偏差的表现 1.以考核作为评薪定级的依据 不少企业的高层领导在谈到绩效考核时,都认为考核即 是管理,管理即是考核,把考核摆在了很高的位置。的确, 不考核怎么知道员工的工作情况,不考核员工怎么会重视这 些工作,考核就像一根指挥棒,指引着员工按照企业的要求 去工作,为了增强考核的牵引力,就必须加大考核使用的力度,在众多的考核结果使用中,诸如末位淘汰、培训、员工 职业生涯规划、晋升和发奖金定薪酬等级,众多企业高层都 偏爱把薪酬和绩效结合起来。据调查,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的 目的,被调查企业列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把薪酬与绩效结合 起来(75.9%);检查工作完成情况(55.4%);培养员工的能力

(54.5%)。 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应是用来帮助员工提升绩效,进而 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把薪酬与绩效结合”只应该是绩效管理的副产品,它是保证绩效管理能起到作用的重要 手段,而不应该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但是从这一调查结 果可以发现75.9%的被调查企业把“把薪酬与绩效结合起来” 当作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这样就会导致企业最终为了“薪酬”而不是“绩效”进行绩效管理,从而使绩效管理误入歧途,这一点值得中国企业高度关注。 2.评价员工工作情况,防止员工“偷懒” 这个考核目的是基于对员工愿意主动做好工作的怀疑, 在管理理念上,这样的企业持“x”理论,认为员工是懒惰的、不愿意负责任的、只看重物质激励、必须在监督下才能 完成工作。但是过于强调这一点,直接导致在实际的绩效考 核操作过程中,管理者认为要时刻监督员工,防止其偷懒, 员工绩效高低的结果胜于绩效的形成过程,热衷于判断、收 集员工绩效好坏的信息,作为年终考核公平、公正的依据, 对于员工为什么绩效高和业绩低下,则没有探究和观察的兴 趣,更谈不上还要针对问题所在帮助员工改进。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有答案)

中考文科综合模拟试卷(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每小题 2 分,共30 分) 1.“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下列选项中符合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C) ①使用打制石器②种植水稻③会使用火④过定居生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许多成语典故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特征。以下成语能够体现的历史时期特征是(B) ①退避之舍②围魏救赵③纸上谈兵 A早期国家的建立B春秋战国的纷乱 C大变革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下列选项中能提现由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度变化的是( C ) A“三家分晋”到“秦王扫六和” B“桐叶封弟”到“烽火戏诸侯” C“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聚邑为县,置令丞” D“废井田,开阡陌”到“车同轨,书同文” 4.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必备的重要素养,下列有关年代和时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 A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早期 B罗马帝国建立时,中国正值西汉末年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于辛亥年 D中国共产党成立于民国九年 5.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五四青年节,三班历史小组准备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为主题制作美篇,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D) ①五四烽火②国民革命歌③台儿庄战役4遵义会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4 D①②4 6. 小明班上有位同学自我介绍:“我的祖先曾驱逐过荷兰殖民者,抗击过日本的侵略,经历了与亲人的离别。我现在盼望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位同学来自

托福考试语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

托福考试语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1年托福考试:语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 1. Most doctors of the Colonial period believed _______ was caused by an imbalance of humors in the body. A. in disease B. that disease C. of disease D. about disease 答案:B分析:动词believe 的用法:直接加that 引导的宾语从句。这里that为连接adv.,在句中不作任何成分,其后接完整句。 参考译文:大多数殖民时期的医生认为疾病来源人体内不平衡的体液。 2. In 1976 Sarah Caldwell became _________ at the Metropolitan Opera House in New York City. A. she was the first woman to conduct B. the first woman conductor C. the woman was first conducting D. the woman conducts first 答案:B分析:缺宾语,答案中只有B,D可以作宾语,但D的语序不对。

参考译文:1976,Sarah Caldwell成为在第一个在纽约Metropolitan Opera House演出的演奏家 补充:常考the first/second/… one to do sth 3. On January 7,1955,Marian Anderson became _________ to sing a major role at New York City's Metropolitan Opera House. A. the first African American B. the first African American was C. she was the first African American D. when the first African American 答案:A分析:缺宾语,C,D都不能作宾语。一句话中只能有一个谓语,而B中有was,句中出现两个谓语,一定错。 参考译文:1955年1月7号,Marian Anderson成为在第一个在纽约Metropolitan Opera House担任主唱的美籍黑人。 4. Perhaps the most significant postwar trend was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cities throughout the United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 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 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 2.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另一名臣韩琦曾对神宗皇帝说:“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上述现象说明宋代 A.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 B.士大夫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C.士大夫参与政治决策 D.重文轻武的国策被严格执行 3.下列宋元时期三部重要的农业典籍在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记述上带有各自鲜明的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统一局面渐趋形成 D.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4.明代以每纳粮一万石的地区为一粮区,选派当地大户担任“粮长”,负责催征税粮,参与编制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有的还包揽地方事物。政府还以“税户人才”的名义,选拨优秀粮长为基层官吏。由此可知“粮长制”的推行 A.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C.推动了明代赋役制度的完善 D.适应了强化君权的需要 5.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的中国总人口量约为4.1亿,1873年下降至约3.5亿,锐减6000余万。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日趋加剧的民族矛盾 B.持续不断的海外移民 C.愈加沉重的封建剥削 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6.下图是刊登在1910年《神州日报》上的一-幅风俗画,画中男子正在张贴的布告上写有“奉旨不缠足”字样。此画旨在说明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期末考试试卷

大学英语语法模拟试题 1. Mr. and Mrs. Burns feel more comfortable on a ship than they would be if they ______________any other way. A. would travel B. travelled C. are travelling D. have travelled 2. We______________ that Jim be there. A. hope B. wish C. expect D .ask 3. Lucy is glad she didn’t stay on the farm. She______________ bored. A. may be B. will be C. could be D. might have been 4. The dean of studies would have come to see you had it been possible, but he ______________so busy then. A. had been B. was C. were D. would be 5. They would certainly have come and helped us ______________time. A. did they have B. had they had C. had they have D would they have 6. If you were in better health, we______________ you to join in the work last week. A. would have allowed B. would allow C. should allow D. had allowed 7. She cried for her______________ lover. A. departed B. being departed C. departing D. having departed 8. ______________ in an important examination, one of the students in his class lost interest in his work A. Failing B. Failed C. Having been failed D. Having Failed 9. If it______________ tomorrow, I’ll stay at home. A. rained B. will rain C. had rained D. rains 10. “It’s getting very late.”“Yes, it’s time______________.” A. that we left B. we leave C. we’ll leave D. we have left a bus to go there, but he preferred to walk.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分数的意义知识点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分数的意义知识点 小学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面对小学,各位学生一定要放松心情。接下来我们为大家准备了分数的意义知识点,希望给各位学生带来帮助。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3、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4、比较分数的大小: ⑴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⑵ 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就大。 ⑶ 分母和分子都不同的分数,通常是先通分,转化成通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⑷ 如果被比较的分数是带分数,先要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它们的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 5、分数的分类 按照分子、分母和整数部分的不同情况,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⑴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⑵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⑶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练习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 3.2×5= 786+114 7.8÷3= 0.25×8= 1.6÷3.2= 0.8×1.25 0.48÷12= 1.53-0.7= 135÷5= 25×2= 420×35= 25×19= 10-5.4= 236+99= 95÷19= 0.3÷1.5= 二、我会填 1、表示把____________平均分成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 2、读作____________,分数单位是____________,它含有_____________个,再添上_____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1。 3、____________个是,里面有____________个,里面有5个_____________。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4、13个是________________。

月考的目的及意义12.9

月考的目的和意义 我校组织实行的月考,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情况,反思其学习中的不足;通过月考成绩好的学生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努力,成绩不好的要好好反思,找到学习中的问题。我校的月考具有明确的目的和重要的意义。 第一,月考前后的复习效率最高。因为一旦快要月考了,在考试的前一周学生就会很自觉地、很紧张地复习,抓紧一切时间去记背一些他觉得还没有记住的知识、规律、公式、定理等;孩子就会赶紧看看他以前做过的试卷或者纠错本,以便防止出现同样的错误; 还会抓紧时间找一些题目来做,期待能押到一两道考试题,以便能有效地提高考试成绩。考试后的一周,学生会在分数的刺激下,认真寻找自己的失分点和失分原因,将这些导致学生失分的题目和知识认真落实。这样一来,你的时间利用率就高了,你的学习效率就提高了,月考的目的之一就达到了。 第二,月考是最好的查漏补缺手段。在月考过程中和月考后学生就会很清楚他这一阶段存在的问题,哪些知识点没有记牢,哪些题型还不会做,哪些题目会做但是答非所问了,哪些题目会做因解答不规范没有得满分,你有哪些应该得到的分数没有得到,等等。学生抓住月考后的宝贵时间把这些问题全部解决掉,这次考试的目的之二就达到了。没有人能在考试中门门功课都考满分,人人都可以从考试中找到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这次考试不是高考、中考等决定你命运的考试,你说这样的考试是不是有很多好处呢?这么有好处的考试你怎么会不喜欢,不期待呢! 第三,月考是对最近一个月学习状态的一次最佳反馈。很多同学考完后拿着卷子哭,愤愤然说自己没考好,有的同学说:“我没考好是因为我太粗心了”,有的同学说:“这道题我会做,可是在考场上我就没做出来”,有的同学说:“这道题的计算步骤我都会,就是数据计算出错了,一分也没得,老师太狠了!”。但是,考试时,你会写错自己的名字吗?肯定不会吧,那是因为你太熟悉自己的名字了,所以写不错。其实,月考没考好就是这一个月你没学好,所以不要抱怨这次没考好,而要分析一下这一个月的学习是不是出现问题了,在哪里出问题了,是课堂上没学好,还是课后没有巩固好;是知识没记住,还是题目解法没掌握好;是审题不仔细,还是做题习惯不好所致;是答题不规范,还是平日学得就不扎实

最新考研历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研历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下列人物中,辅佐商汤灭夏的是 A.xx B.xx说c.皋xxD.xx 2.东汉末年发动xx的民间教派是 A.五斗米道 B.xx C.天师道 D.太一道 3.宋代民谚“苏湖熟、天下足”中的“苏湖”指今天的 A.xx和xx B.xx和xx c.xx和xxD.xx和xx 4.元朝派驻xx县的监临官称为 A.札xx B.xx C.必阁赤 D.探马赤 5.编纂《明儒学案》并创立学案体史学体裁的学者是 A.xx B.xx c.xxD.xx 6.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中,最早在所属企业中推行泰勒“科学管理法”的是 A.xx B.xx C.xx D.xx 7.xx近代第一位驻外公使是 A.崇厚 B.xx

c.何如璋D.xxxx 8.1912--1927年间中华民国的国旗是 A.十八星旗 B.xx C.xx D.青天白日旗 9.民国年间京剧“四大名旦”是 A.xxxxxxxx B.xxxxxxxx C.xxxxxxxx D.悔xxxxxxxx 10.1961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通过的国民经济调整方针是 A.凋整、改革、巩固、提高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调整、改革、充实、提高 D.凋整、充实、发展、提高 11.下列世界古代文学作品中,哪一部不是史诗作品? A.《xx婆罗多》 B.《伊利亚特》 c.《埃涅阿斯记》D.《xxxx》 12.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古波斯宗教领袖琐罗亚斯德创立的宗教被称为 A.祆教 B.摩尼教 C.景教 D.一赐乐业教 13.中世纪实行“索贡巡行”赋税征收形式的国家是

A.xxxx B.基辅xx c.xxD.xx汗 14.“赋敛轻薄,徭税俭省。各安世业,俱佃口分。假种王田,六税其一。”这段反映印度戒日帝国时期土地和赋税制度的史料出自A.法显《佛国记》 B.xx净《xx寄归内法传》 c.xx、彦惊《大xxxx法师传》 D.xx《大唐xx记》 15.中世纪西欧学校开设的主要课程为七种自由艺术,简称“七艺”..它们是 A.文法、绘画、雕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B.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儿何、天文、音乐 c.文法、修辞、逻辑、算术、绘画、雕塑、音乐 D.文法、绘画、修辞、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l 6.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朋基罗作于罗马西斯廷教堂墙壁上的祭坛画是 A.《xx圣母》 B.《末日审判》 c.《最后的晚餐》D.《圣母与圣子》 17.1838年向南非开普敦殖民地附近的祖鲁人发动进攻,最终占领其大部分领土的是 A.比利时人 B.法国人 c.布尔人D.西班牙人 18.1893年德国制定了连结小亚细亚、直抵波斯湾的铁路修建计划,被称为 A.“3R”计划 B.“3B”计划

年英语专业级考试语法模拟测试题及.doc

2017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语法模拟测试题及答案1 1.____in the past, at the moment it is a favorite choice for wedding gown. A. Unpopular has as white been B. White has been as unpopular C. Unpopular has been as white D. Unpopular as white has been 2.____for a long time, the fields are all dried up. A. There has been no rain B. Having no rain C. There having been no rain D. There being no rain 3. The millions of calculations involved, ____by hand, would have lost all practical value by the time they were finished. A. had they been done B. they had been done C. having been done D. they were done 4. Televisions enable us to see things happen almost at the exact moment____. A. which they are happening B. they are happening C. which they happen D. they have happened 5.____me most was that the young boy who had lost both arms in an accident could handle a pen with his feet. A. That amazed B. It amazed C. Which amazed D. What amazed 6. Although she wrote a lot of short stories and poems when she was very

绩效管理的目的及意义[001]

绩效管理的目的及意义 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其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已为广大的管理者所认同,相当一批企业在这方面投入了较大的精力。但遗憾的是,通过绩效考核达到预期目的的企业却很少,大多数企业最后不是中途夭折,就是流于形式,问题何在? 在对企业进行咨询诊断过程中,笔者听的最多的就是企业领导人的无奈和抱怨。花大力气精心设计出来的考核方案往往被束之高阁,或在实际运作中举步维艰;各级主管怨声载道,员工议论纷纷;民营老板在走马灯似的换掉几任经理后,却转而责备员工素质不高;国有企业老总责备制度,责备上级领导授权不够。从传统的“德勤绩才”考核到目标管理、平衡记分卡的应用,“药方”开了无数,可为什么著名外资企业屡试屡爽的完美方法到了本企业却灵光不再呢?企业的领导人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根据笔者在咨询实践过程中的观察,发现我国企业在绩效考核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现象: 一、本末倒置

现在,有许多企业一味强调要引进世界先进的考核手段,但在领导者心目中,考核无非就是奖优罚劣,亦即传统的胡萝卜加大棒。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很多企业的领导者对此都没有清楚的认识。就如一夜之间,国内的许多企业都把人事部改成人力资源部、但做的仍旧是单纯的人事工作一样。绩效考核的目的何在? 绩效考核,顾名思义,就是要“挖掘”出绩效来,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考核等管理手段促进绩效的提高。研究发现,恰恰是因为我国企业在很多时候对绩效考核的理解不全面、不系统甚至存在误解,才导致这项对于企业价值极高的工作难以收到预期成效。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真正有效的是绩效管理,而不是许多企业所理解的那种秋后算账式的绩效考核或者绩效评价,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计划执行、绩效考核、绩效反馈面谈等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最终绩效水平。 因此,单纯的通过对员工最后产出水平的考核是很难让企业提高绩效水平的,在对最后结果考核之前,我们要做好绩效计划的工作;在平时工作过程中,企业的领导者要对员工工作进行辅导;在考核结果出来之后,上级领导要与员工共同进行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