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3第3单元第9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教案1)

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3第3单元第9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教案1)
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必修3第3单元第9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教案1)

9、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教学目标】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3、通过学习,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的启蒙运动,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

4、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事迹的介绍与分析,感受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的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因建筑的主体用红砖建成,称人们之为“红楼”。这里曾经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营垒、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北大校长蔡元培、文科学长陈独秀曾在这里办公;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在这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鲁迅在这里讲授中国小说史;毛泽东在这里开始走向马克思主义道路……

在这里,最能让我们联想起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

讲授新课

一、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图片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0世纪初,由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实业救国”思想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这时,中国资本主

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图片2:袁世凯复辟帝制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政体。但不久,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就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复辟帝制,实行独裁统治,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引起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抗,成为诱发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原因。

图片3:民众思想保守封建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大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而脑子里却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

2.新文化运动的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从1916年起,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是该刊的纲领性文章,率先在中国高举起“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勉励青年要崇尚自由、进步和科学。《新青年》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敬告青年》一文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

“新青年”的六条准则: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合作探究:结合“‘新青年’的六条准则”的材料,说明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的用意?

20世纪初中国时局变化使陈独秀深受刺激,他认为在中国搞政治革命没有意义,而欲“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经过努力,其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

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是该刊的纲领性文章。该文指出“人权说”“生物进化论”“社会主义”这三事是近代文明的特征,要实现这社会改革的三事,关键在于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觉悟和观念更新。他勉励青年崇尚自由、进步、科学,要有世界眼光,要讲求实行和进取。

3.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

陈独秀(1879—1942):安徽怀宁(今属安徽安庆市)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1915

年自日本回国后创办的《青年杂志》(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1921年7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

4.新文化阵地的守护者--—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主张革新北大。一是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二是聘请了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北大任教,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使北大由封建官僚的摇篮变为新文化运动的基地。

5.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于1912年改为现名。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同时,《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大,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新青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

合作探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在当时有何意义?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鼓励了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有利于新文化的传播。

6.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德先生:是指英文democracy,意为民主。就是每个人“各有自主之权”,“脱离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实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特别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要科学的看待人生的态度。

赛先生:是指英文science,意为科学,即“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即不盲从,不武断,对待什么事物,都不能凭空捏造,对待什么思想,都不随意相信,可以讲是怀疑一切,而应以科学说明真理,以事实证明真相)。

材料呈现:

“我们认定现在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合作探究: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

20世纪中国社会存在两大问题:其一是制度落后,即封建专制制度,给中国带来严重的危害,如阻碍社会进步、箝制思想、造成中国的落伍等。所以要“民主”,唯有民主才能实现社会解放、思想解放,社会进步。另一个问题:科学技术不发达,迷信思想盛行。历代封建统治者大搞封建迷信,给广大人民带上封建的精神枷锁,进行精神奴役。目的是企图农民放弃对封建制度的“斗争”,甘愿为其所统治。因此需要科学,唯有科学才能扫除迷信,才能确立真正信仰。而唯有摆脱迷信,才能追求民主。提倡科学,实际上也是提倡民主。

因此,“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可以讲切中时弊,深入人心。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很快就会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成为继民主共和以后,另一深入人心的主流思潮。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新道德:是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口号:打倒孔家店。

材料呈现:

我翻阅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狂人日记》合作探究: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种做法?

对象:孔子和儒家学说。原因是: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已经成为封建文化的象征;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变本加厉地尊孔复古。提出“打倒孔家店”,对于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

这种做法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对待孔子及儒家思

想,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著名学者胡适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主张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使其成为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先锋。1918年起,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白话文小说,有力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发展。

胡适(1891一1962):安徽绩溪人。1910年留学美国,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1919年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

《兰花草》:原名《希望》,是胡适先生早年写的一首诗。1921年夏天,胡适到西山去,友人熊秉三夫妇送给他一盆兰花草。他欢欢喜喜地带回家,读书写作之余精心照看,但直到秋天,也没有开出花来。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了这首小诗。该诗后被台湾的陈贤德和张弼二人修改并配上曲子,同时改名为《兰花草》,从而广为传唱。

材料呈现:

兰花草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

——胡适说一说:这首新诗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你认为文学革命体现在什么方面?

清新、质朴、深情。

内容上,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形式上,以新文学(新鲜、平易、富有思想内容)取代旧文学(陈腐)。

结合视频——学生写给老师的一封信。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

进步性: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局限性: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运动的倡导者忽

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以当时的文学革命而论,虽然提出建设“国民文学”,但当时的文学活动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识分子中,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味批判以及对西学的全盘肯定具有片面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背景

图片1:新文化运动

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创造了条件。

图片2:十月革命的胜利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威力,给正在苦寻救国之道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希望。

图片3:五四运动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表明工人阶级已经觉醒,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因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2.表现

(1)发表了大量介绍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李大钊(1889—1927):河北乐亭人。战乱动荡的年代,艰辛备尝的生活,使李大钊从小养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稳坚强的性格。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热情讴歌十月革命。1919年,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该文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称其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该文的发表,不但表明李大钊完成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而且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出现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北京,1920年3月,由李大钊主持,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上海,陈独秀等于1920年5月发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海外,一些受过五四运动深刻影响的先进分子也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开始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使北京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3)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组织。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陈独秀任书记。

1920年10月,由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3人发起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李大钊为负责人。

1920年秋冬之际,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以新民学会骨干为核心,秘密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春,张申府、刘清扬、周恩来、赵世炎、陈公培等在旅欧的中国勤工俭学学生和华工中,创建了统一的共产主义组织——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又称旅欧共产主义小组。

创办工人补习学校:

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扫盲与启蒙同步的作用。例如:1920年10月,北京共产主义早期组织“共产党小组”成立后,李大钊派邓中夏、张太雷、张国焘、杨人杞四人,到长辛店筹办“劳动补习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革命知识和科学文化的教育,领导工人群众为维护自身权益,向反动统治者展开英勇的斗争……

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

《劳动界》——1920年8月创刊于上海,周刊,陈独秀主编,用通俗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组织起来进行斗争,这是中国最早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工人刊物。

《劳动者》——广东共产主义小组主办。

《劳动音》——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主办。

3.影响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后小结】

少年中国学会:新文化运动期间出现了众多社团,少年中国学会是最重要的一个,也是人数最多、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

1918年7月1日,李大钊、王光祈、曾琦等七人发起成立了少年中国学会。该会的最初宗旨是“振作少年精神,研究真实学说,发展社会实业,转移末世风气”,以创造适合于20世纪思潮的“少年中国”。少年中国学会集中了五四时期全国的优秀青年,他们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合作探究:结合视频与所学知识,谈一谈新文化运动对你有哪些启发。

解放思想;不断创新;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热爱祖国;服务社会;吸收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

人教高中历史必修3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2) 教案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主要思想流派及主要代表,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理解“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孔子“仁”的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学会运用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究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分析图文材料,概括归纳知识,史论结合,阐释历史,联系现实;历史比较,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百家争鸣”是时代的需要,以祖国的历史文化而自豪,以人为本的精神境界![教学重难点]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问题一:什么叫百家争鸣(即百家争鸣的含义是什么)?主要流派和主要代表有哪些?“百家争鸣”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谓百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谓争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派和代表;; ; 问题二:请根据课本及提示简要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性质?影响? 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 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 第9课 诗歌小说 同步测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小说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 A. 《诗经》反映社会变革的趋势 B. 《诗经》开创现实主义文学先河 C. 《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D.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2.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史上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学体裁,为后人所称颂。下列名句所对应的文学体裁是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A. 楚辞、宋词、唐诗、诗经 B. 汉赋、唐诗、诗经、宋词 C. 诗经、唐诗、宋词、楚辞 D. 楚辞、唐诗、宋词、诗经 3.下列关于《诗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 它是整齐的四言体诗歌 C. 它保存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共305首 D. 西周时贵族才能接受教育,所以《诗经》表现的是贵族而不是平民的情感 4.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他所说的“风骚”原意是() A. 唐诗和宋词 B. 国风和《离骚》 C. 楚辞和汉赋 D. 国风和汉赋 5.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恩格斯所述的现实最有可能导致下列哪一作品产生? A. 《巴黎圣母院》 B. 《安娜?卡列尼娜》 C. 《老人与海》 D. 《母亲》 6.经济史学者把一些古代诗集作为研究“制度经济学”的要籍,以下诗人所写诗歌真切地反映了唐朝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到11课题目

2015年秋季学期第1—11课质量检测 12345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 1.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老大“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 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 B.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 C.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 D.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 2.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3.理学的产生使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理学代表朱熹曰:“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而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这可以认证二人都主张 ( )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4. 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A.人身的自由 B.思想的自由 C.主权在 民 D.社会契约 5.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创 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诗经》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 B.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 C.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 D.明清小说主要以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自豪感 6.“征服西方世界的不单纯是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这种复兴与意大利人民的天才的结合。”这种“结合”实为( ) A.传统先进文化的弘扬 B.资本主义市场的拓展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意大利经济地位的提升

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它上承“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刷新了国民的观念,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由于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所以在教学时适当地进行引入,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作用及影响。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领袖人物以及发展概况; (2)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并举出相应的代表作;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培养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自我表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材料引导学生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2)通过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揭示其本质,帮助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式; (3)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概况的学习,使学生体会陈独秀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内涵和意义的学习与探究,使学生认识民主与科学的传播对于改造中国的积极影响,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作为中国未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 1、教法: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 2、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北京大学的校徽(引导学生分析北大校徽及其含义,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北大是我们每位同学梦寐以求的中国最高学府。悠久的历史,灿烂的人文,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发源地,民主的堡垒。她引领了中国一个多世纪的学术潮流,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变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而北大作为中国学术与思想文化的领头羊,就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的。(导入新课,板书“新文化运动”)

2021-2022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1课《百家争鸣》教案 人民版必修3

2021年高中历史专题一第1课《百家争鸣》教案人民版必修3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秦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

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心学认为“心即理也”,主张“知行合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明朝中后期“反正统思想”的异端李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统闻名,敢于向封建正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他们的共同特色是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民为主”。②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③提倡务实的学风和行为。④批判继承宋明理学。 一、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和法治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练习题

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是() A.宪法和立法法B.宪法C.立法法D.行政法规2.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一般分为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其中司法的主体是() A.国家行政机关B.国家权力机关 C.国家监察机关D.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3.为切实保证疫苗安全、有效和规范接种,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草案)》,并自2019年1月4日起至2月3日征求公众意见,公众可通过中国人大网发表意见和建议。让公众参与疫苗管理立法 ①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②是国家履行专政职能,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体现 ③有利于立法汇聚民智、体现民意,更好尊重和保护人权 ④有利于公民行使立法权,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办案过程和办案结果都符合程序公正 B.办案过程和办案结果都符合实体公正 C.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 D.办案过程符合实体公正。办案结果符合程序公正 5.国务院经过调研论证拟订外商投资法草案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经过三次审议,于2019年3月1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表决通过。这部法律的制定和出台

A.充分发挥了人民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 B.表明立法机构坚持审慎立法和民主立法精神 C.是全国人大和国务院行使国家立法权的体现 D.意味着全国人大领导国务院的立法工作 6.行政执法是政府实施法律法规、履行法定责任、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主要方式。近日,国务院出台文件规定,行政执法机关作出重大执法决定前,要严格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①有利于保证行政执法机关作出的重大执法决定合法有效 ②有利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的法治环境 ③是促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保证 ④表明国家行政机关具有进行法规备案审查的职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相关部门重拳出击,取得阶段性成绩。公安部2019年1月通报显示:全国公安机关已打掉涉黑组织1292个、恶势力犯罪集团5593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79270起,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621亿元。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①增强了人民群众安全感,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地位 ②有利于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③保障了公民基本民主权利实现,体现了民主的真实性 ④有利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是保证公正司法的重要举措。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任何党政机关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均属于干预司法的行为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四单元归纳整理word版本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资料 重点难点精归纳 一、我国四大发明对中西方的不同作用 (一)对中国 1.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古典文化的保存,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指南针的发明早期有利于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后来成为进行迷信活动的工具。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使用火药武器的国家,后来火药却成为搞迷信,敬鬼神所使用的物品。 (二)对西方 1.造纸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欧洲人的远洋航行,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以新航路的开辟为开端人类历史开始形成一个整体。 4.火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 【特别提醒】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作用大不相同,说明科技发挥何种效益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这对我们今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长期繁荣的原因及明清时期走向衰落的原因 (一)特点 1.科技内容:实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的方法,缺少科学实验。 3.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的转化为生产力并使生产力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4.分布领域: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5.发展程度:在传统科技领域全面繁荣,多项成就领先世界。 (二)长期繁荣的原因 1.根本保障: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及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2.政府重视:统治阶级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发展给与重视及相应支持。 3.技术交流:中国古代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对外交往频繁,使古代科技在交流中进一步发展。 4.主观因素: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个人努力和不懈探索,以及劳动人民积累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知识。(三)明清时期走向衰落的原因 1.经济因素: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少足够的动力。 2.政策因素: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限制了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3.人才因素: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越来越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条件。 归根到底,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中国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特别提醒】古代中国科技发展既呈现出灿烂辉煌,世界领先的一面,又有明显不足的一面,如重实用、轻理论和发展动力不足。自然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长期存在对中国科技的影响是双重的:明清以前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使其长期繁荣;明清时期则开始阻碍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使其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易混易错点整理 1.《诗经》和楚辞的体裁都是诗歌,但文学风格不同。《诗经》属于现实主义,楚辞属于浪漫主义。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 2.诗是唐代的主要文学形式,词是宋代的主要文学形式,曲是元代的主要文学形式,这三种主要文学形式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词出现于唐代,是诗的另一种形式;元曲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散曲,是宋代民间兴起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3.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形式多样,特色各具,流派纷呈,从发展趋势上看,具有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的特征。 4.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明清小说时,语言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发展为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学逐渐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的结果。明清小说中的很多作品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的现实反映。 5.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的形成,而不是京剧的形成。京剧也不是北京的地方戏,它是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而形成的新剧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优质教案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教学要求: 1、了解新中国十七年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等史实; 2、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国等重要史实; 3、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认识到“课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4、树立“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成就人生”的信念,树立勤奋学习、成人成才、报效祖国的理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新中国人民教育的基本史实,包括建国后创建人民教育事业的措施和方针;“文革”对教育的破坏;恢复高考及“科教兴国”战略。 ②理解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教育蓬勃发展的关系;教育发展的宝贵经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下,必须发展教育,提高素质培养人才,迎接挑战。 ③探究新旧教育的过渡改变及教育的初步成就;总结挑战措施,献计献策,面对机遇,迎接挑战。 (2)过程与方法: ①分析图表:新中国前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明确其原因; ②资料回放:新中国教育的初步成效相关图片;“文革”教育相关图片;“希望工程”相关图片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教育发展的轨迹;

③问题探究:对比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实质,让学生明确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建国后新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人民的教育事业,培养学生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历史责任; ②科教兴国战略是振兴中华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③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迎接挑战的措施。 难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探索中成败的原因;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之间的辩证关系。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 历史必修3课程标准(人教版)细化方案 泾川一中高二历史组 仙碎林宝红应岐

2015年1月6日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要: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概要如下: (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在互相争鸣,发表不同政见、彼此驳难的同时,也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当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有用的合理的科学的成分),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容,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遭受代“灭学之祸”的儒学,经过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系统改造,形成适应大一统时代需要的新儒学。 董仲舒“倡导儒学”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儒术取得独尊地位;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形成官方化和制度化。 自汉武帝时代起,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二千年的正统思想;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使儒学思想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在北宋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的总结,形成庞大而严密的理论体系。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一大流派。心学认为“心即理也”,主“知行合一”。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明朝中后期“反正统思想”的异端贽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挑战“天理”学说;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统闻名,敢于向封建正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他们的共同特色是: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民为主”。②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③提倡务实的学风和行为。④批判继承宋明理学。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共24课时)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文昌侨中历史组傅佑清 2011-2-3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2)原因:,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3)主要流派: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 (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介绍孔子的生平,思想主张和教育思想。儒家的经典是“六经”;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有教无类”教育理论。 (3)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仁政”思想。 (4)荀子的思想 荀子“仁义”和“王道”的思想。“君舟民水”的观点。“人之性恶”。 三、“道家和法家” 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主张“无为而治”。法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基础。 最后,利用课后《本课要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课要掌握的核心问题所在。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 文昌侨中历史组傅佑清 2011-2-5 1、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2、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百家争鸣”,引入时代不同,需要不同,统治者对思想学说的态度措施也不同。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的“无为而治”(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表现:与民休养生息 (3)措施:①减轻田租;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③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 ④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 2、汉武帝的“有为而治”: (1)原因:①汉朝经济实力的增强;②社会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课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知识建构】 一.黄老之学 西汉初年为适应休养生息政策需要实行的政治指导思想,主张积极无为的哲学观,推动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其统治地位至汉武帝中期因不适应中央集权发展需要被儒家思想所取代。 二、董仲舒新儒学 (1)内容: ①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②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道之大原出于天”“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③以刑辅德 “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

用之处。” ④三纲五常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阳尊阴卑,由此论证“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2)特点:(汉儒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 新儒学是董仲舒糅合了法家、黄老之学而形成新的思想体系。……在天人观方面,先秦儒学持怀疑态度,主张敬而远之,而新儒学持肯定态度,提出“天人感应”学说,此处继承《淮南子》、《吕氏春秋》思路,竭力把人事政治与天道运行附会在一起。在政治主张方面:汉初儒学的法家化,其最具特色的表现乃在于君臣观念的根本改变。汉儒抛弃了孟子的“君轻”论、荀子的“从道不从君”论,而代之以法家的“尊君卑臣”论。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 ①先秦儒学倡导积极入世,新儒学主张“天人感应”,具神秘色彩。 ②先秦儒学倡导民贵君轻,新儒学主张“君权神授,尊君卑臣” (3)结果:(为何董仲舒新儒学会被汉武帝采纳?) 新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适应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为统治思想的举措,适应西汉中期国力强盛需加强中央集权的需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2)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了解“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破坏,造成“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的严重损失。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了解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文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运用历史图片、影视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将理性分析与感性认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归纳整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比较“文革”时期教育的破坏,新时期教育的繁荣,明确认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有稳定的政治局势作保障,而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又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科教兴国”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伟大意义;新时期“依法治教”;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 难点: 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材料: 美国依据1948—1984经济实际增长数据,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

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和教育)。 日本1952—1961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100%)=3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6%(科学技术)。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60%—80%,我国占30%左右。 提问: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指导学生审题,指出材料所示增长模式按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来分其实只有两种,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加大,反映出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展示材料,导入新课。 江泽民同志曾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教育为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讲授新课: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出示知识结构表格。从“知道时代背景”、“了解具体措施”和“认识影响”掌握。教师简要概括奠基时期的时代背景,师生共同了解该时期重要的教育方针和具体措施及其影响。 时代背景具体措施影响 教育事业回到人民的手中。 新中国成立①接管改造旧教育,创建社会主义新教 育。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选择题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注)於:叹美词。皇:美,辉煌。无竞:无人可以与他竞争。烈:光明显赫,功业伟大。允:诚然,信实。厥:其]该诗句应出自() A.《诗经·周颂》 B.《国风·周南》 C.《诗经·大雅》 D.《诗经·小雅》 解析:《诗经》中的“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而材料中的诗句反映的是对周武王和周文王的歌颂,故A项正确;“风”为地方民歌,因而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雅”是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布局分为“大雅”和“小雅”, 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小雅”属于“雅”的一种,故D项错误。 答案:A 2.太史公曰:“《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据此可知,司马迁() A.意在赞扬屈原中和含蓄的文风 B.认为《离骚》与《诗经》的创作手法一致 C.旨在消除汉赋虚辞滥说之风气 D.对自己竭诚尽忠的不幸遭遇而心怀感伤 解析:材料大意是:《国风》虽然有许多描写男女恋情之作,但却不是淫乱;《小雅》虽然表露了百姓对朝政的诽谤愤怨之情,但却不主张公开反叛,《离骚》两者兼而有之,可见司马迁赞扬屈原中和含蓄的文风,故A项正确;《离骚》是浪漫主义作品,而《诗经》是现

实主义作品,两者创作手法不一致,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汉赋,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作者对自己政治遭遇的感伤,故D项错误。 答案:A 3.“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根据这段文字的特点,可知它属于() A.汉赋 B.唐诗 C.元曲 D.宋词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出恢宏的气势、奇丽的景物、夸张的手法和华美的词藻,这属于赋的特点;B、C、D三项与材料反映的特点不符,故选A项。 答案:A 4.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作者对于南北文学差异的分析() A.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本质上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 C.折射了古代文化的区域特色 D.没有认清文学特色的多样性 解析:题干材料中刘师培关于南北环境及文风的逻辑的叙述有些主观因素,不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地理环境是导致南北文风差异的重要因素,但并未达到“决定性”的程度,故B项错误;不管环境与文化间的逻辑关系如何,不同地区间文化不同是事实,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刘师培已经看到不同地区文化的多样性,故D项错误。 答案:C 5.宋朝文人认为“唐诗无避讳”,论及本朝时则说:“今之诗人,不敢尔也。”由此可见() A.唐人写诗不受礼义纲常的约束 B.政治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很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知识归纳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本课标题“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泛指众多学派或学者;争鸣主体,是代表不同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士”;争鸣主题,是救世(为君主提供治理国家的方法),争鸣实质是各家救世方案之争;争鸣内容,主要是学术问题与社会问题,如世界万物的本源是什么,人的本性是什么,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怎么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治国理政——德治、法治还是兼用,等等;争鸣形式,包括口头述说(述)和著书立说(作);争鸣特点,是互相批驳和彼此吸收。 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历史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变革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基础和前提。①政治上:其一,从贵族政治(世袭)到官僚政治(选任)。夏商周是早期国家,是贵族政治,官员由世袭产生。春秋战国时期,世官制遭到破坏,官员“选任制”逐步确立,即贵族政治逐渐走向官僚政治,由重血缘到重才学,贵族对政治的垄断被打破。其二,“士”的崛起——养士、用士之风盛行。西周时期,“士”是最低等级的、没有封地的贵族,不受重用。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士”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来自受到教育的平民。“士的崛起”是指“士”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用。外因,是各国争霸争雄,争抢人才,不看血缘看才学,如士争凑燕、楚才晋用、秦王嬴政收回“逐客令”;内因,是“士”有才学。综上,政治变革为百家争鸣提供了议政机遇和人才基础。国之大事由“肉食者谋之”到下层的士亦可谋之。“士”作为不同阶层或政治派别的代言人,周游列国,积极建言献策,希望获得重用。②经济上: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铁器、牛耕的推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迅速发展,贵族阶层衰落了,

出现新兴地主、自耕农、个体手工业者、职业商人等不同阶层。综上,经济变革为百家争鸣奠定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士”可以成为一个脱离生产的阶层或群体而大量的存在。众多新旧阶级或阶层的代言人“发声”,才有可能“百家争鸣”。如有人认为孔子、老子、庄子代表没落贵族,孟子、荀子、商鞅、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墨子代表平民百姓(手工业者)等。③文化上,从官学到私学,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其意义,一是壮大了“士”的群体,推动了不同学派的形成;二是思想文化不受官府垄断、控制,自由讲学、自由传授有利于民间各种不同思想的产生与争鸣。综上,文化变革为百家争鸣提供了思想条件(学者多、学派多;思想、学术自由)。(2)西周春秋时期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百家思想不是无源之水。如儒家学派创立于春秋时期,但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孔子整理的“六经”,即是西周时的六部文献。孔子的以民为本、以德治国、重视礼乐等思想,就是继承了周初周公的思想。2、主要学派及代表十家九流。最主要学派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3、历史影响(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是中华民族第一次精神觉醒。主要表现:由夏商西周时期对天命、鬼神、祖先的崇拜到春秋战国时期对人的崇拜与重视。表现:①反思人与自然(或者“天”)的关系:此前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天”(或神)的创造物,人没有独立性,即所谓“天人合一”。由“天人合一”,到“天人相分”,是一种进步。如老子主张顺应自然,是天人合一论者,荀子主张利用自然、战胜自然,是天人相分论者。②反思人与人的关系:如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有等差之爱),爱惜民力,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荀子主张君舟民水,韩非子主张君贵民轻,墨子主张兼爱(无等差之爱)。③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九课《诗歌与小说》高考题整理

第9课诗歌与小说名题分解 一、选择题 2011年题组(备注:无) 2010年题组 1.(2010·安徽文综·13)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解析】B 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信史,但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排除A,《荈赋》是以茶为主题的作品,出现在西晋,所以排除C,传说不可以作为史实,排除D。2.(2010·重庆文综·14)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B.李清照 C.陆游D.辛弃疾 【解析】D 学士指苏东坡,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四个选项中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 2009年题组 1.(2009·广东历史·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 B.甲骨卜辞 C.《楚辞》 D.《诗经》 【解析】D 《老子》一书是记录春秋时期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代表——老子言论的著作;甲骨卜辞是商周时期统治阶级为预测吉凶,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根据楚地方言创作的一种诗体。因此这些文献都不可能较多反映平民生活。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就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2.(2009·四川文综·14)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①商品经济繁荣②市民文学兴盛③印刷工艺提高④专制政治强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A 商品经济繁荣;市民文学兴盛;印刷工艺提高,有利于明末江南地区出版业的繁荣。④专制政治强化不利于文化发展,应排除。 2008年题组

高中历史必修三,整理得太好 了(精华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笔记(精华版)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1)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2)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视 (4)思想文化上:学术逐渐下移,“学在民间”(私学)出现 2、“百家争鸣”的含义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各派主张各不相同,而在不同之中又有其相同之处。儒、墨、法诸家,侧重于政治道德;道家侧重于对宇宙本体及其发展规律的探索。各家学说的中心及其最后归宿,都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共同精神。 3、“百家争鸣”意义 (1)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早期儒学思想家的思想 1、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 2、孟子 (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 3、荀子 (1)主要思想: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三、其他学派的主要思想 1、道家(老庄之学) (1)老子 “道”是世界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小国寡民”社会。 (2)庄子 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 (3)影响 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2、法家 (1)李悝 在魏国变法:奖励耕战、严刑峻法。 (2)商鞅 在秦国两次变法:废旧制度、重农抑商、加强中央集权、以吏为师。(3)韩非子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 (4)影响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两汉后,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家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3、墨家 (1)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在认识论和逻辑学贡献。 (2)影响 汉代以后,逐渐湮没失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知识归纳

第1 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本课标题“百家争鸣”的含义:百家,泛指众多学派或学者;争鸣主体,是代表不同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士”;争鸣主题,是救世(为君主提供治理国家的方法),争鸣实质是各家救世方案之争;争鸣内容,主要是学术问题与社会问题,如世界万物的本源是什么,人的本性是什么,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怎么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治国理政——德治、法治还是兼用,等等;争鸣形式,包括口头述说(述)和著书立说(作);争鸣特点,是互相批驳和彼此吸收。 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历史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变革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基础和前提。①政治上:其一,从贵族政治(世袭)到官僚政治(选任)。夏商周是早期国家,是贵族政治,官员由世袭产生。春秋战国时期,世官制遭到破坏,官员“选任制”逐步确立,即贵族政治逐渐走向官僚政治,由重血缘到重才学,贵族对政治的垄断被打破。其二,“士”的崛起——养士、用士之风盛行。西周时期,“士” 是最低等级的、没有封地的贵族,不受重用。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士” 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来自受到教育的平民。“士的崛起”是指“士”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用。外因,是各国争霸争雄,争抢人才,不看血缘看才学,如士争凑燕、楚才晋用、秦王嬴政收回“逐客令”;内因,是“士”有才学。综上,政治变革为百家争鸣提供了议政机遇和人才基础。国之大事由“肉食者谋之”到下层的士亦可谋之。“士”作为不同阶层或政治派别的代言人,周游列国,积极建言献策,希望获得重用。②经济上: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铁器、牛耕的推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迅速发展,贵族阶层衰落了, 出现新兴地主、自耕农、个体手工业者、职业商人等不同阶层。综上,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