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女性形象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与地位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与地位引言《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录了先秦时期的300余首诗歌,记载了当时社会各个方面的生活和风俗。
在这些古老而珍贵的诗歌中,我们可以发现女性形象和地位在古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以《诗经》为基础,探讨其中女性形象的特点以及反映出来的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温柔妩媚《诗经》中描绘了很多温柔妩媚、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
例如,“长斋短亭、或斋或投”(《伐檀》),描写了一位美丽动人、温柔可人的女子。
她们往往具有秀丽容貌、细腻肌肤等特征,展示了古代人们心目中对于理想女性形象的追求。
纯洁贞淑除了外貌上的美丽之外,《诗经》中还强调女性纯洁贞淑、端庄内敛的品质。
比如,“采薇采薇、薄言采薇”(《采薇》),表达了女性的纯洁与温柔。
这种形象强调了古代社会对于女性节操的重视,以及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独立坚强在一些《诗经》的诗歌中,也展现了女性独立坚强的一面。
如“南有嘉鱼、烝然罗其.子”(《东方之君》),描述了一个勇敢追求自己幸福的女子形象。
这种塑造方式体现了古代社会中一些妇女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和自主意识。
女性地位家庭角色在古代中国社会,女性主要被定义为家庭成员和传宗接代的责任人。
《诗经》中可以看到许多描绘妻子、母亲等角色的诗歌。
她们负责管理家务、养育子女,并且在家庭生活中起到重要支持作用。
社会地位尽管女性在古代中国社会中以家庭为主要角色,但是她们在某些方面仍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诗经》中提到了一些女性具备的才智和能力,如“如何其{女+田}”(《召南·邶风·四月》),这种描写表明了古代中国社会对于女性智慧和教养的认可。
此外,一些女性在婚姻、爱情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自主权。
结论通过分析《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与地位,可以看出古代中国社会对于女性形象和地位具有一定的关注和重视。
尽管女性在家庭角色上被强调,但她们同时展现出温柔妩媚、纯洁贞淑以及独立坚强等多样化的特点。
描写女性形象的诗词

描写女性形象的诗词
1. 《硕人》(节选)诗经·卫风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2. 《蒹葭》(节选)诗经·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 《洛神赋》(节选)曹植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4. 《佳人歌》李延年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5. 《陌上桑》(节选)汉乐府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6. 《长恨歌》(节选)白居易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7. 《菩萨蛮》(韦庄)韦庄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8. 《菩萨蛮》(温庭筠)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9. 《红楼梦》(节选)曹雪芹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10. 《清平调词·其二》李白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诗经中的女子形象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反映了当时人类生活和社会的风貌。
其中,以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而这些作品又多是以鲜明的女性形象来照亮主题。
她们或高贵、或质朴、或妖冶、或典雅,各尽其态,各展其颜。
总的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类:(1)大胆、坦率、泼辣的女性形象;(2)天真、活泼、热情的女性形象;(3)矜持、深沉、温柔的女性形象;(4)快乐、幸福、成功的女性形象;(5)胆怯、犹豫、幽怨的女性形象;(6)勇敢、痴情、忠贞的女性形象。
先从这几个方面简单加以评析。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引言《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篇章,共收录了305篇诗歌,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其中描绘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包括了众多具有鲜明特点的女性形象。
本文将通过对《诗经》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分析她们在古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探讨其对于当代社会与女性主义运动的意义。
一、《诗经》中女性形象分类1. 家庭妇女形象•黄巢:黄巢是《关雎》和《黍离》,凭借自己纯朴善良、勤俭孝顺等优秀品质成为了广大读者心目中理想之家庭妇女。
•褒姒:褒姒是《葛覃》,她以其非凡美貌和聪慧才智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因其不忠实于守节道德最终被视为反面人物。
2. 宫廷妃嫔形象•周武王后:周武王后是《桃夭》,她作为妇女代表,表达了对天命的顺从和对丈夫的忠诚。
•西施:西施是《东篱》,她以绝代佳人的美貌受到宠幸,并被利用于政治之中,再次体现了女性在当时社会地位较低的现实。
3. 田园乡村女子形象•邶风中的女子形象:《邶风》描写了农村社会中普通农妇、少女的生活状态,展示出她们朴素与真实的一面。
二、分析与讨论1. 女性地位和角色定位《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反映出古代社会对于女性地位和角色定位的认知。
家庭妇女形象代表了传统家庭观念中,妇女应该贤良淑德、持家有道、勤俭节约等观念;宫廷妃嫔形象则展示了宫廷权力斗争中妇女所处的境遇;田园乡村女子形象呈现出寻求自由与追求幸福的愿望。
2. 当代社会与女性主义意义通过对《诗经》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我们可以反思当代社会中的男女平等问题和女性地位。
虽然古代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但她们仍然展现出坚强、智慧和勇敢的一面。
这些形象提醒着我们,无论是在家庭还是职场上,妇女应该获得平等的机会和权益,并且发挥出自己特有的才能。
结论《诗经》中描绘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妇女地位和角色定位的认知。
通过分析这些形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和当代社会中妇女的处境,并从创作角度加以评价。
同时,《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也给当今社会带来深层次的启发,促使我们关注并努力改变当前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而努力。
《诗经》中描述女性的形象

《诗经》中描述女性的形象
《诗经》中描绘了各种女性形象,包括贵族妇女、少女、寡妇和弃妇等,这些女性在当时的社会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和地位。
首先,贵族妇女在《诗经》中的形象通常与权力、地位和家族联系在一起。
她们中的一些人身处宫廷,参与政治生活,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如《大雅·思齐》中的太姒,她被描述为有才有德的贵妇人,对周朝的兴起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少女在《诗经》中也呈现出大胆、热情和自由的形象。
例如,《召南·摽有梅》中的少女,她在追求爱情时表现出渴望和主动,希望尽快找到合适的配偶。
另外,一些诗歌描绘了弃妇的悲惨命运。
这些女性往往因为婚姻的不幸或丈夫的离弃而面临困境,如《邶风·谷风》中的女主人公,被丈夫抛弃后孤独无助,表现出极大的悲伤和无奈。
最后,还有一些诗歌描绘了寡妇的生活和情感。
在古代社会,寡妇的生活非常艰难,她们往往面临着经济和社会的困境。
《王风·大车》中描述了一位勇敢的寡妇,她拒绝接受礼教束缚,大胆地追求爱情和幸福,表现出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
总之,《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彩,展现了她们在当时社会中的不同角色和命运。
这些形象反映了古代女性在社会、家庭和婚姻中的地位和处境,对于我们了解古代女性的生活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诗经》中的几类女性形象

《诗经》中的几类女性形象《诗经》中的几类女性形象《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少女形象◆“国风”中有不少恋歌,由于劳动人民的经济地位和劳动生活,决定了这些恋歌健康、乐观的基调。
这些爱情诗歌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
透视《诗经》中的少女形象,可以发现少女所处的时代正处在我国由奴隶社会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社会规范、等级关系、封建礼教正在形成并逐渐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男女授受不亲”、“受制于父母,诸兄和人言”的社会道德规范正在形成。
<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召南·摽有梅》中的大龄女子向意中人坦率地表示:“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此篇描写的少女丝毫不掩饰求偶的急切心情,大胆地表示:“求我庶士,迨其谓之!”——你赶快抓紧时间吧,别错过了良辰吉日。
感情热烈,充满期盼,这是怎样的女子啊!她渴望爱情,就坦率地表白,就主动、大胆地追求,而这种主动追求是出自于内心爱的萌动,她们把自己比作熟透的梅子,呼唤小伙子们快来采撷。
这种对爱情的顺乎人性热烈追求,自然地发展着,不受任何礼法的约束,无需遮遮掩掩。
《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善良、美丽的静女,原本和情郎约好在僻静的城隅相会,“俟我于城隅”,但调皮的她,一来到这儿,就藏了起来,“爱而不见”,使痴情的小伙子焦急万分而“搔首踟蹰”,不知如何是好。
看到这情景,少女再也不忍心藏下去了,她突然出现在情郎面前,多情地送给他一个光闪闪的“彤管”,“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诗经女性形象简要分析

诗经女性形象简要分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占有的位置可见一斑。
众所周知,《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诗中特别多的是爱情诗,这些诗是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
既然涉及到爱情诗,那不可不谈的就是爱情诗里的女主人公。
《诗经》对女性的描写整体用“思无邪”来形容恰到好处,通过描写她们的情感生活,为我们展示了积极健康、热烈坚韧、淳朴诚厚等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
〈一〉纯真烂漫、热情泼辣的女性形象善良、美丽的静女,原本和情郎约好在僻静的城隅相会,但调皮的她一到约会地点就先藏了起来捉弄一下情郎,使痴情的小伙子焦急万分地“搔首踟蹰”。
那种焦急万分,左顾右盼、不知如何好情景描述得活灵活现,现实生活气息十分浓厚。
在这情形之下,“静女”再也难忍心“俟”下去了,最后突然带着礼物跳出来的美丽又调皮的女孩子,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形象就栩栩如生低呈现在大家面前。
等着这样的女孩子,恐怕再长时间的等待也是值得的了。
〈二〉懦弱痴情、悲戚哀婉的感伤女子形象冒失的男朋友来了,他竟然翻过院墙,还踩坏了院内的小树,胆小的女孩儿怕得要命,于是惊慌地轻声呼唤:“情郎哎,不要翻过我们的院墙,不要弄折了我家的杞树。
我不是珍惜那些树儿,我担心我的父母批评。
我不是不想念你啊,可要是弄得爹妈责备,哥哥唠叨,邻居们议论纷纷,也让人害怕啊。
毕竟人言可畏啊!”(三)秀外慧中、温柔贤淑的女性形象▪《周南·关雎》▪《周南·桃夭》▪她们外表美丽,内心纯真善良,性情温和贤惠,她们是深受男子喜爱的类型,她们的形象是淑女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宛在水中央的女子会是什么模样呢?也许怎么也走不近,怎么也看不清她的容颜,给人以无法抗拒的背影,令人向往,可是,却也是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庄重。
或者会产生一种我宁愿在这水的一边看着她的背影,默默地注视着,享受这份静谧。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与爱情观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与爱情观引言《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它记录了古代华夏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在这部古老的诗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并通过这些形象揭示出当时人们对爱情的理解和态度。
本文将通过对《诗经》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探讨其与古代华夏文化中爱情观念的联系。
婉约而坚韧:小山《车邻》小山是《诗经》中一个凄美的女子形象。
她身穿七彩绣衣,在平凡而自然的生活场景中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她以含蓄、婉约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期待和承诺,展示了古代华夏女性淡雅、温柔但不失坚韧的特点。
纯粹而矛盾:周南《关雎》周南是《诗经》中众多女性形象中最为著名和突出的一个。
她用纯真、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爱情深沉的情感。
她既是一位温柔体贴的女子,又有着强烈的欲望和挣扎。
通过对《关雎》中心理矛盾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华夏人民对爱情的追求和纠结。
坚贞而个性:邶风《采葛》邶风中的女性形象常常具有坚定而个性化的特点。
她们不甘平庸,努力追求自己所爱和渴望的生活。
《采葛》中描述了一位年轻女子主动告白并坚持表达自己真实感情的故事,展示了古代华夏女性勇敢、坚贞与个性主张。
纯真而无私:王风《斯干》王风中塑造了许多纯真而无私的女性形象,她们以坦诚和忍耐为特点。
她们表达着深邃却无悔的爱情观念,在恋人离去后仍然深情地等待着他们的归来。
通过这些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华夏人民对于爱情之美、舍己为人所做出牺牲与忠诚的理解。
结论《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样,展现了古代华夏文化中关于爱情的不同观念。
无论是温柔婉约还是坚强个性,都体现了古代华夏女性对于爱情追求和付出的态度。
通过了解这些女性形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华夏人民的情感世界,并从中汲取启发与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绪论 (1)一、诗经中女性多彩的情感形象 (1)(一)恋爱中的女性 (1)1.单纯热烈的女子 (1)2.追求自主的女子 (2)(二)婚姻中的女性 (2)1.步入婚礼的新娘 (2)2.婚后幸福的新妇 (3)3.令人叹息的弃妇 (3)二、诗经中女性多重的社会地位 (4)(一)诗经中女性的婚姻地位 (4)(二)诗经中女性的生育责任 (4)(三)诗经中女性的家庭角色 (5)三、诗经中女性的时代特征 (5)(一)道德伦理性 (5)(二)宗教依附性 (5)结语 (6)致谢 (7)参考文献 (7)摘要《诗经》作为中国首部诗集,体现了自西周早期至春秋时期诗歌的演变过程。
此文就《诗经》中所抒写的女子形象及日常生活进行整体分析,以女性的内心情感表达以及生活习性着手探究,感悟周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及内心的切实感受。
我们在《诗经》中看到的女性形象是立体的、各具特色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了解当时社会中女性的情感形象,社会地位以及所具备的时代特征,深度解读周代社会中的女性形象,并借此了解周代社会的政治、道德、经济和礼教制度。
关键词:诗经女性形象AbstractAs China's first poetry anthology the book of songs, reflected from the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of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poetry.The article namely, women's image in the book of songs and daily life on the overall analysis of women's inner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life habits to explore, the zhou dynasty women's living state and inner real feelings.We see in the book of songs in the female image is stereo, each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research on the female images in the book of songs, understand the emotional image of women in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social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ra, female images in the deep interpretation of the zhou dynasty society, and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zhou dynasty society political, moral, economic and ethical code system.keywords:The book of songs women image诗经中的女性形象绪论据统算、分析,在本诗集中有关表达妇女生活状况的诗歌约有一百首,占据所有诗歌篇幅的1/3左右,因此部分学士将其称之为女性文学。
本诗集就女性品行加以系统描绘,依照人生的各个阶段进行划分,可将其划分成单身女性、成婚女性以及完婚女性、母亲等各类角色。
其中,依据单身女性品性不同,将其划分成活泼可爱、果敢直接的少女以及拘谨深重、娇羞痴心的热恋女性;成婚女性指刚完婚的女子;完婚女性可依据其不同的境遇,将女子的性情划分为抱怨型、贤惠型、持家型、放荡型等。
其次,女性自身将对其品行及生活状况进行合理阐述,部分学士则由于他者所处的地位不一而从自身立场出发,就不同角度对于各样的女性品行进行分析、描述,因此当读者在品味过程中,审美观则不尽相同。
杨准在《从《诗经》看周代妇女的形象》中对《诗经》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刻的描写,鲜活立体的女性描写,天真烂漫的少女;胆怯羞涩的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或者是勤劳善良却被抛弃的弃妇或对爱情坚贞不渝的少女。
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进行深刻的研究,展现周代社会当时对于女性的礼教制度以及审美观念。
曹永清在《论《诗经》中的女性形象》中对当时的女性形象进行剖析,全方面展现周代社会女性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下的情感体验,展示当时社会的女性形象思想内涵。
其中对于女性形象的研读以及刻画,对后世的许多文学作品均有影响。
女性形象的刻画以及描写,在我国的文学历史上经久不衰,《诗经》中对女性的刻画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情趣,诗歌中少女独特的审美特征和鲜明的性格轮廓生动的呈现的读者面前,为后人了解古代妇女的情感世界打开了一扇大门。
一、诗经中女性多彩的情感形象(一)恋爱中的女性1.单纯热烈的女子《诗经》中描写纯真女性的形象的篇目中《郑风·溱洧》便是代表性的一篇。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姑娘、小伙子们齐聚溱水、洧水岸边,一对对情侣们手持鲜花,在春风中追逐、嬉闹,互赠芍药以定情,享受着爱情的甜蜜。
其纯真单纯的形象,如阳光般灿烂。
《周南·关雎》诗中描述一个年轻人想起了他心中的女孩,想要追逐却不能,那么绝望,日思夜想,梦想着弹琴,他娶了女孩。
春天,绿草茵茵,碧波荡漾,成对的鱼鹰在水中嬉戏,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在水边采摘荇菜,她的一眉一笑牵动这个年轻人的无限的思想,增加他的痛苦,这样的错觉,仿佛女孩成为情侣,享受和谐幸福的婚姻生活,又如《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看到梅子成熟落地,诗中的女性内心不禁焦灼,年华逝去,而自己的爱情仍然没有到来,对着熟落的梅子,女性显露出真诚热烈的告白:“追求我的小伙子,趁着吉日良辰啊;追求我的小伙子,趁着今天啊;追求我的小伙子,趁早去约定他”。
这形象的展示了女性在面对青春逝去内心的焦灼以及对于爱情的积极主动和热切期待。
在《摽有梅》中,里面的女性不同于以往封建礼教中的女性形象,在面对爱情时,诗中的女性敢于将自己内心对于爱情的期待表达出来,没有被礼教束缚,这种热烈表达爱意的行为需要极大的胆量,而这也正是《摽有梅》的真正价值所在。
2.追求自主的女子《诗经》中的一些诗篇大力赞扬女性追求爱情的精神,在过去的封建礼教中,女性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礼教束缚,无法选择自己的婚姻和爱情,而在诗经中一些女性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在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对于爱情的坚守以及大胆追求自己婚姻的行为,令人佩服。
《召南·行露》中“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中的女性为了自己的爱情,坚决不服从母亲的命令,这种大胆反抗的精神令人佩服。
《邶风·静女》中对男女幽会的场景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对于女性内心的心理活动描写十分细腻,“见还是不见呢?幽会多羞人啊!”但是最终还是羞涩的出来与男子相见。
《王风·大车》则是一对恋人被迫分开,女子鼓励心上人与她私奔,并发誓决不会有二心,不离不弃:“大车槛槛,毳衣如菼。
岂不尔思?畏子不敢!大车啍啍,毳衣如璊。
岂不尔思?畏子不奔!榖则异室,死则同穴。
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诗歌中的女子为了爱情,及时背负巨大的社会压力以及他人的不解,也要拼命追求自己的幸福,这种大胆而炽烈的表达爱情的勇气令人佩服。
《郑风·东门之墠》中女主人公大胆的向男主表明自己的心意,“我家门口的栗树已经结出果实,你怎么还不来迎娶我”这样浓烈大胆的爱,即使到了今日,也令人荡气回肠。
(二)婚姻中的女性1.步入婚礼的新娘《唐风》中的《绸缪》中对于出嫁女子的心理进行描写:“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诗中描写女性心理并没有直接进行叙述,而是侧面写了一些景物来进行表现女子的欣喜,文中是这样描述的,天还未亮,西边便出现了几颗星星,光线柔和朦胧,美好无比,在这样的景色中,女性满心欢喜的与新郎进行见面,这种细腻的写法在后面的很多诗词中都有体现。
《国风·周南·桃夭》中描写新妇出嫁的场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第一章描写新妇出嫁,她的容貌就像桃花一样娇艳,如果新妇到了新家,一定就像桃花一样,给这个家庭带来兴旺。
第二章写出对新妇婚后的祝愿,描写桃子的果实繁茂旺盛,祝愿新妇将来会多生贵子,给这个家庭增添新的生命。
第三章描写桃树枝繁叶茂,寓意家庭以后子孙繁衍,兴旺发达。
这篇诗歌语句优美,展现新妇出嫁当天的欢乐融融。
2.婚后幸福的新妇《诗经》中的《女曰鸡鸣》是以对话的形式,写清晨起床的一个片段,“清晨,女性轻声呼喊丈夫起床外出打猎,男性缠绵一会起床外出,第二章就是男性打猎归来,女性烹饪猎物,夫妻双方共同举杯庆祝,表现夫妻恩爱幸福。
第三章表现女性对男性朋友的热情照顾,展现女性的贤惠和持家有道。
”表现了夫妇缠绵恩爱的情意。
与之类似的有《齐风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
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
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诗歌讲述了清晨妻子叫丈夫起床,丈夫贪恋床上舒适,不愿起床,与妻子周旋的一段夫妻趣事,“苍蝇嗡嗡乱飞,我想和你多待会”“苍蝇一会就走了,你快点起床,不然我就叫你懒汉了”充满夫妻情趣的对话,展现夫妻之间的幸福甜蜜。
《齐风东方之日》丈夫眼里那位调皮娇羞的新妇;《召南鹊巢》风光出嫁的贵族女子都是类似。
3.令人叹息的弃妇在礼教的压迫下,古代妇女地位很低下,她们常被喜新厌旧的丈夫所遗弃,因此《诗经》中也对这些社会现象进行了揭示,描写了那些被遗弃妇女。
弃妇诗是情诗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其中最典型的是《邶风·柏舟》、《卫风·氓》等描写了婚姻的不幸。
如《卫风·氓》诗一开始就描写了一对自由恋爱的男女,从相爱到结婚。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但随着岁月的煎熬,女子青春不再,男子忘恩负义,无情的抛弃了自己的结发妻子。
诗人痛心地把弃妇比作陨落的桑叶儿。
女主人公发现自己被抛弃后,不是忍气吞声,尽管伤心、失望、悲痛,但她敢于愤怒地指责丈夫的无情无义,“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了坚强的敢于反抗的性格。
还有《邶风·谷风》描写了一个传统劳动妇女却被丈夫嫌弃,最终被抛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