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 PPT
合集下载
第四章 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 《统计学》 ppt课件

六种相对数指标的比较
不同时期
同一现象 比较
不同现象 比较
同一时期比较 同类现象比较
动态 相对数
不同总体 比较
强度
同一总体中
部分与部分 部分与总体实际与计划
相对数 比 较 比 较 比 较 比 较
比例 相对数
结 构 计划完成
相对数 相对数 相对数
五、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1、正确选择对比的基础(即分母) 2、保证分子、分母的可比性 3、注意相对指标与总量指标结合运用 4、多个相对指标结合运用
(xi x) 0
(xi x) f 0
(2)各个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最 小值。
(xi x)2 min
II调和平均数(H)
与算术平均数没有本质区别,是算术平均数的变形。 是根据变量值x的倒数计算的,又称为倒数平均数。 1、简单调和平均数:未分组资料
步骤:(1) x1、x2、、xn
计量单位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复名数,即双重计量单位。在计算这种强度相对指标时,由 于其分子与分母的计量单位在计算时无法约去,故计算后仍保留 对比双方的单位,如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表示,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用“元/人”表示;
另一种是无名数,即无计量单位。在计算这种强度 相对指标时,由于其分子与分母的计量单位相同, 在计算时已约去,故计算后其无单位,一般用千 分数、百分数表示,如:人口出生率用千分数来 表示。
(2) 1 、1 、 、1
x1 x2
xn
(3)
1 x
n
(4)
H
n
1 x
2、加权调和平均数:
各组变量值x 各组标志总量 m=xf
将算术平均数公式变形,得:
H
《统计学》第4章总体指标与相对指标

21
• (四)动态相对指标 • 动态相对指标又称发展速度,它是同类现象 在不同时间上变动程度的相对指标。其计算 公式为:
报告期指标数值 100% • 动态相对指标(%)= 基期指标数值
• 动态相对指标就是发展速度。
22
• 例:某大学在校生人数1990年10000人, 2000年为15000人,则该校在校生人数 2000年是1990年的150%。 • 即:动态相对指标= 15000 100% 150%
380 100 % 76% 单位成本的计划完成相对数= 500
32
(3)当计划任务数是比上期提高或降低百分 之几的形式出现时 • 计划完成程度(%)=
1 实际提高(降低)百分数 100% 1 计划提高(降低)百分数
• 该指标是用于考核社会经济现象的降低率、 增长率的计划完成程度。
25
[例3]某城市人口1000000人,零售商店3000个。则: • 该城市商业网点密度=
3000个 3个 / 千人 1000000人
• 计算结果表明,该城市每千人拥有3个商业网点, 指标数值越大,商业越发达,人民生活越方便, 表示强度越高,这是正指标。
26
• 如果把分子和分母对换,则: 1000000人 • 该城市商业网点密度= 3000个 333人 / 个 • 计算结果表明,该城市每个商业网点为333 人服务,指标数值越大,需要服务的人数 越多,商业欠发达,即表示强度越低,这 是逆指标。
• 相对指标的概念 把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加 以对比而得到的统计指 标 • 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为 相对比率,相对指标也 通称为相对数。
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
无名 数 系数 或倍 数 成 百分 翻番 数 数或 千分 数
有名 将相对指标中的分子和 数 分母指标数值计量单位 同时使用的一种表示方 法,主要用于部分强度 相对指标。
• (四)动态相对指标 • 动态相对指标又称发展速度,它是同类现象 在不同时间上变动程度的相对指标。其计算 公式为:
报告期指标数值 100% • 动态相对指标(%)= 基期指标数值
• 动态相对指标就是发展速度。
22
• 例:某大学在校生人数1990年10000人, 2000年为15000人,则该校在校生人数 2000年是1990年的150%。 • 即:动态相对指标= 15000 100% 150%
380 100 % 76% 单位成本的计划完成相对数= 500
32
(3)当计划任务数是比上期提高或降低百分 之几的形式出现时 • 计划完成程度(%)=
1 实际提高(降低)百分数 100% 1 计划提高(降低)百分数
• 该指标是用于考核社会经济现象的降低率、 增长率的计划完成程度。
25
[例3]某城市人口1000000人,零售商店3000个。则: • 该城市商业网点密度=
3000个 3个 / 千人 1000000人
• 计算结果表明,该城市每千人拥有3个商业网点, 指标数值越大,商业越发达,人民生活越方便, 表示强度越高,这是正指标。
26
• 如果把分子和分母对换,则: 1000000人 • 该城市商业网点密度= 3000个 333人 / 个 • 计算结果表明,该城市每个商业网点为333 人服务,指标数值越大,需要服务的人数 越多,商业欠发达,即表示强度越低,这 是逆指标。
• 相对指标的概念 把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加 以对比而得到的统计指 标 • 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为 相对比率,相对指标也 通称为相对数。
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
无名 数 系数 或倍 数 成 百分 翻番 数 数或 千分 数
有名 将相对指标中的分子和 数 分母指标数值计量单位 同时使用的一种表示方 法,主要用于部分强度 相对指标。
统计学课件 第四章 时间数列

c a b
故对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只需要对 其的分子、分母分别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后再相除即可。即:
c a 分子代表分子数列的平均发展水平,分母代表分母数列的平均发展水平 b
(1)分子分母都是时期数列
某企业产值情况
时间
1月
2月
3月
产值计划完成程度(%) 105 100 109.1
计划产值(万)
某市财政收入情况
月份
1
2
3
4
5
6
财政收入 1(a0) 1.1(a1) 1.05(a2) 1.2(a3) 1.22(a4) 1.3(a5) (亿)
逐期增长量 ----
0.1
-0.05
0.15
0.02
0.08
(亿)
累计增长量 -----
0.1
0.05
0.2
0.22
0.3
(亿)
平均增长量=【0.1+(-0.05)+0.15+0.02+0.08】÷5 =0.3÷5=0.06(亿)
100 110 110
实际产值(万)
105 110 120
求该企业第一季度产值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105110 120
c
3 100 110 110
104.69%
3
第二节 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
(2)分子分母都是时点数列
某企业员工情况
时间 1月初 2月初 3月初 4月初
男性比重 52
(%)
50.98 49.09 49.07
Ⅰ、资料逐日登记排列形成,用简单算术平均法。即:例:a a
某车间某月1到15日在册人数资料
n
日 期
统计学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说 ⒈为无名数,可用百分数或一比几或几比几表示; 明 ⒉用来反映组与组之间的联系程度或比例关系。
比较相对指标
比较 某地区或单位某一数 指值 标 相对数另一地区或单位同标 类数 指值
例:某年某地区甲、乙两个公司商品销售额 分别为5.4亿元和3.6亿元。则
甲是公乙司公商司品的销倍售 数35额 ..64 1.5
2005 10.1 10.1 10.2 10.2 10.2 10.2 10.2 10.3 10.3 10.4 10.4 10.4
+0.5 +0.5 =120
要求计算: ⒈该厂“九五”期间产量计划的完成程度; ⒉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解:
计 程 划 度 1 1 完 2 2 10 3 成 0 ﹪ 010 .5 ﹪ 2
年份 产量(万辆)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08 114 117 119 123
其中,最后两年各月份实际产量为(单位:万辆)::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04 9.6 9.6 9.8 9.8 9.9 9.9 10.0 10.0 10.1 10.1 10.1 10.1
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60亿元 要求计算: ⒈该市“九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完成程度; ⒉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解:
计 程 划 度 6 完 6.7 10 1成 0 ﹪ 010 .8 ﹪ 2
提前完成计划时间: 因为到2005年10月底已完成固定资产累计投资 额60亿元(61.7–0.8–0.9=60),即已完成计 划任务,提前完成计划两个月。
• 例如:研究某地区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该地国有 企业数是总体单位总量;该地国有企业的工人工资 总额,职工人数,利润额等是总体标志总量。
比较相对指标
比较 某地区或单位某一数 指值 标 相对数另一地区或单位同标 类数 指值
例:某年某地区甲、乙两个公司商品销售额 分别为5.4亿元和3.6亿元。则
甲是公乙司公商司品的销倍售 数35额 ..64 1.5
2005 10.1 10.1 10.2 10.2 10.2 10.2 10.2 10.3 10.3 10.4 10.4 10.4
+0.5 +0.5 =120
要求计算: ⒈该厂“九五”期间产量计划的完成程度; ⒉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解:
计 程 划 度 1 1 完 2 2 10 3 成 0 ﹪ 010 .5 ﹪ 2
年份 产量(万辆)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08 114 117 119 123
其中,最后两年各月份实际产量为(单位:万辆)::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04 9.6 9.6 9.8 9.8 9.9 9.9 10.0 10.0 10.1 10.1 10.1 10.1
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60亿元 要求计算: ⒈该市“九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完成程度; ⒉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解:
计 程 划 度 6 完 6.7 10 1成 0 ﹪ 010 .8 ﹪ 2
提前完成计划时间: 因为到2005年10月底已完成固定资产累计投资 额60亿元(61.7–0.8–0.9=60),即已完成计 划任务,提前完成计划两个月。
• 例如:研究某地区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该地国有 企业数是总体单位总量;该地国有企业的工人工资 总额,职工人数,利润额等是总体标志总量。
统计学(第4章)

连续变动结果的总量指标,时期指标是
一个流量。
时间维度上
时期指标的三个特点 具有可加性
时期指标可以累计
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
时期指标的数值一般为连续登记
2019/6/15
第四章 描述统计
5
统计学
2、时点指标
时点指标又叫存量指标,是指反映社 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总量指标,
四 季度
1 500
计划完成百分数=
1400+1420+1470+1500 5000
=115.8%
注:2010年第一季度前的四个季度的累计量已达5000,说明五年计 划提前三个季度完成。
2019/6/15
第四章 描述统计
33
统计学
(2)累计法
如何确定提前 完成时间?
计算公式: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长期计划期间实际累计完成数 长期计划规定的累计数
时点指标是一个存量。
时间维度上
时点指标的三个特点
不具可加性
不同时点指标数值是不能累加
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时点间隔长短无直 接关系
时点指标一般为间断统计
2019/6/15
第四章 描述统计
6
统计学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1、实物量单位(包括度量衡单位) 2、价值量单位 3、劳动量单位(工时和工日)
5 000 1 250 1 340 1 280
102.4
52.4
4 000 1 000 1 030 1 215
121.5
56.1
2 000 500 600 400
80.0
50.0
11 000 2 750 2 970 2 895 105.33
统计学基础课件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之比,反映客观现象的数量对比关系。
❖ 作用
1. 反映总体内在的结构特征;
2. 用于不同对象的比较评价;
3. 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趋势。
❖ 计量形式
1.有名数
2.无名数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
❖ 值
结构相对数
100%
总体全部数值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引例:
男性人口的 比重为50.8﹪
女性人口的 比重为49.2﹪
比1980年末的 9.9亿人增加
了28﹪
1999年末我国共有 总人口12.6亿人,其 中男性人口为6.4亿, 女性人口为6.2亿。
人口性别比 为1.03:1
人口出生率 为15.23‰
人口密度为 130人/平方公里
51.52﹪
特 ⒈为无名数,可用百分数或一比几或几比几表示; 点 ⒉分子分母可以互换;
3.用来反映组与组之间的联系程度或比例关系。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
3.比较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数 某一总体的某指标数值
另一总体的该指标数值
例:某年某地区甲、乙两个公司商品销售额 分别为5.4亿元和3.6亿元。则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按计量单位分
实物量单位
价值量单位
劳动量单位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实物量单位
❖ 实物单位是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点而采用的计量单位,有 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和标准实物单位等。
1.自然单位 2.度量衡单位 3.复合计量单位 4.多重计量单位 3.标准实物单位
❖ 特点:
▪ 表现形式为绝对数 ▪ 总量指标反映了总体的规模信息 ▪ 只有有限总体才能准确计算总量指标
❖ 作用
1. 反映总体内在的结构特征;
2. 用于不同对象的比较评价;
3. 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趋势。
❖ 计量形式
1.有名数
2.无名数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
❖ 值
结构相对数
100%
总体全部数值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引例:
男性人口的 比重为50.8﹪
女性人口的 比重为49.2﹪
比1980年末的 9.9亿人增加
了28﹪
1999年末我国共有 总人口12.6亿人,其 中男性人口为6.4亿, 女性人口为6.2亿。
人口性别比 为1.03:1
人口出生率 为15.23‰
人口密度为 130人/平方公里
51.52﹪
特 ⒈为无名数,可用百分数或一比几或几比几表示; 点 ⒉分子分母可以互换;
3.用来反映组与组之间的联系程度或比例关系。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
3.比较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数 某一总体的某指标数值
另一总体的该指标数值
例:某年某地区甲、乙两个公司商品销售额 分别为5.4亿元和3.6亿元。则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按计量单位分
实物量单位
价值量单位
劳动量单位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实物量单位
❖ 实物单位是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点而采用的计量单位,有 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和标准实物单位等。
1.自然单位 2.度量衡单位 3.复合计量单位 4.多重计量单位 3.标准实物单位
❖ 特点:
▪ 表现形式为绝对数 ▪ 总量指标反映了总体的规模信息 ▪ 只有有限总体才能准确计算总量指标
第4章综合指标1总量与相对指标ppt课件

如,人口以“人”为单位,汽车以“辆”为单 位,鞋以“双”为单位。
自然单位也是离散型数据的计量单位。
• 度量衡单位: 它是按统一的度量衡制度而计量的单 位。 如,钢产量以“吨”为单位,布以“米” 为单位,距离以“公里”为单位,木材以“立方 米”为单位等度量。衡单位也是连续型数据的计量单位。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其分子与分母可以是总量指标对比,也可以是 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对比。 如:我国在2004年,
人口出生率 = 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数 =1593万人/129988万人=12.29‰
人均钢产量 = 年钢产量/年(平均)人口总数
=29723.1万吨/129607.5万人=229公斤/人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实物指标的局限性: 该指标的综合性比较差,不同的实物,内容性 质不同,计量单位不同,无法进行汇总,因而无 法反映国民经济的总规模或总的发展速度。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固定资产总额
对于某一总体而言,总体单位总量只有一个,而总体标志 总量可以有多种。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自然单位也是离散型数据的计量单位。
• 度量衡单位: 它是按统一的度量衡制度而计量的单 位。 如,钢产量以“吨”为单位,布以“米” 为单位,距离以“公里”为单位,木材以“立方 米”为单位等度量。衡单位也是连续型数据的计量单位。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
其分子与分母可以是总量指标对比,也可以是 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对比。 如:我国在2004年,
人口出生率 = 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数 =1593万人/129988万人=12.29‰
人均钢产量 = 年钢产量/年(平均)人口总数
=29723.1万吨/129607.5万人=229公斤/人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实物指标的局限性: 该指标的综合性比较差,不同的实物,内容性 质不同,计量单位不同,无法进行汇总,因而无 法反映国民经济的总规模或总的发展速度。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固定资产总额
对于某一总体而言,总体单位总量只有一个,而总体标志 总量可以有多种。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统计学原理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第一节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含义
总量指标又称绝对指标,或简称绝对数, 总量指标又称绝对指标,或简称绝对数, 又称绝对指标 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 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 规模或绝对水平的综合指标。 规模或绝对水平的综合指标。 表现形式:绝对数。 表现形式:绝对数。 2000年中国 年中国GDP为89404亿元 亿元。 如:2000年中国GDP为89404亿元。 2000年中国外汇储备为 2000年中国外汇储备为1656亿美元。 年中国外汇储备为1656亿美元 亿美元。
数 = 同期计划规定的累计数 计划完成相对数 计划期内各年累计完成 ×100%
提前完成计划时间= 计划期月数-实际完成月数) 提前完成计划时间=(计划期月数-实际完成月数)
+(超额完成计划数/平均每日计划数) 超额完成计划数/平均每日计划数)
计划执行进度相对数的计算方法
计划期内某月止累计完成数 计划执行进度 = ×100% 本期计划数
结构相对数
1、概念:部分占全体的比例。 概念:部分占全体的比例。 2、作用:反映事物的内部构成、性质、 作用:反映事物的内部构成、性质、 质量及其变化。 质量及其变化。 3、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结构相对数= 总体某部分的数值×100% 总体的数值
4、特点:各部分所占比重之和为100% 特点:各部分所占比重之和为100% 或1。分子与分母位置不能互换。 分子与分母位置不能互换。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1、按总量指标的总体内容不同分: 按总量指标的总体内容不同分: 总体总量:指总体单位总数。 总体总量:指总体单位总数。 标志总量: 标志总量:指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总 和。 研究某地区的工业企业职工工资情况, 如:研究某地区的工业企业职工工资情况, 职工人数”为总体总量, 工资总额” “职工人数”为总体总量,“工资总额”为 标志总量。 标志总量。 2、按总量指标所反映的时间不同分: 按总量指标所反映的时间不同分: 时期指标(时期数) 时期指标(时期数) 时点指标(时点数) 时点指标(时点数) 总产值、销售量为时期数;年末人口数、 如:总产值、销售量为时期数;年末人口数、 设备台数为时点数。 设备台数为时点数。 时期数与时点数的比较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第一节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含义
总量指标又称绝对指标,或简称绝对数, 总量指标又称绝对指标,或简称绝对数, 又称绝对指标 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 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 规模或绝对水平的综合指标。 规模或绝对水平的综合指标。 表现形式:绝对数。 表现形式:绝对数。 2000年中国 年中国GDP为89404亿元 亿元。 如:2000年中国GDP为89404亿元。 2000年中国外汇储备为 2000年中国外汇储备为1656亿美元。 年中国外汇储备为1656亿美元 亿美元。
数 = 同期计划规定的累计数 计划完成相对数 计划期内各年累计完成 ×100%
提前完成计划时间= 计划期月数-实际完成月数) 提前完成计划时间=(计划期月数-实际完成月数)
+(超额完成计划数/平均每日计划数) 超额完成计划数/平均每日计划数)
计划执行进度相对数的计算方法
计划期内某月止累计完成数 计划执行进度 = ×100% 本期计划数
结构相对数
1、概念:部分占全体的比例。 概念:部分占全体的比例。 2、作用:反映事物的内部构成、性质、 作用:反映事物的内部构成、性质、 质量及其变化。 质量及其变化。 3、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结构相对数= 总体某部分的数值×100% 总体的数值
4、特点:各部分所占比重之和为100% 特点:各部分所占比重之和为100% 或1。分子与分母位置不能互换。 分子与分母位置不能互换。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1、按总量指标的总体内容不同分: 按总量指标的总体内容不同分: 总体总量:指总体单位总数。 总体总量:指总体单位总数。 标志总量: 标志总量:指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总 和。 研究某地区的工业企业职工工资情况, 如:研究某地区的工业企业职工工资情况, 职工人数”为总体总量, 工资总额” “职工人数”为总体总量,“工资总额”为 标志总量。 标志总量。 2、按总量指标所反映的时间不同分: 按总量指标所反映的时间不同分: 时期指标(时期数) 时期指标(时期数) 时点指标(时点数) 时点指标(时点数) 总产值、销售量为时期数;年末人口数、 如:总产值、销售量为时期数;年末人口数、 设备台数为时点数。 设备台数为时点数。 时期数与时点数的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体鲜明地反映事物使用价值量的大小。具体有:
自然单位:按自然状态来量度,如人、台等; 度量衡单位:按度量衡量度,如吨、公里等; 双重单位:两种计量单位以除的形式表示,如人/平方公里等(强度相对
数使用,总量指标不用此计量单位); 复合单位:两种计量单位以乘积的形式表示,如货运量吨公里
旅游人次等;(如2011年全年国内出游人数26.4亿人次) 标准实物单位:按统一折算的标准来量度,如标准煤等;
16
大家好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
相对 指标
①结构 相对指标 ②比例 相对指标 ③比较 相对指标 ④强度 相对指标 ⑤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静态 相对 指标
⑥动态 相对指标 另:②③④分子分母可以互换; ④带计量单位。
17
大家好
(一)结构相对指标及其计算
结构相对指标
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 部分,以部分的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比重或 比率,来反映总体内部构成的相对指标。通过总 体结构及其结构变化,研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情 况。其计算公式如下:
13
大家好
第二节 相对指标
主要内容 ☆ 相对指标的意义 ☆ 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 ☆ 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14
大家好
一、相对指标的意义
★ 相对指标的概念
反映有联系的事物之间数量联系程度的综合指标。
★ 相对指标的特点
⑴表现形式为相对数; ⑵一般不带计量单位; ⑶数值大小与总体范围无直接关系。
《统计学》课件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1
大家好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意 义和种类;掌握相对指标计算方法及不同作用;熟 练运用相对指标进行现象间的对比分析;能综合运 用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原则; 难点: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相对指标的
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是派生指标。
7
大家好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总量 指标
按内容分 按时间状况 按计量单位
总体单位总量 总体标志总量 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 实物量指标 价值量指标 劳动量指标
8
大家好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两者的主要区别
是否 需要连续
计数
是否 具有 可加性
数值大小 与时间长短
是否有关
9
大家好
实物量指标
可比性问题。
2
大家好
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计算和运用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原则
3
大家好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主要内容
☆ 总量指标的意义 ☆ 总量指标的种类 ☆ 总量指标的计算问题
4
大家好
一、总量指标的意义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资料: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年 末外汇储备33116亿美元;财政收入117210亿元;年末全国大陆总人 口为135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71182万人。 全年国内出游人数达29.6亿人次,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127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8957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17314吨公里。(见2012年 公报资料)
12
大家好
三、总量指标的计算问题
总量指标的计算原则
⑴必须以经济学理论所阐明的经济范畴为依据 ⑵必须明确规定总量指标的计算范围和口径 ⑶必须注意现象的同质性
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⑴直接计算法:对所有总体单位进行调查登记,然后进 行汇总而得到总量指标 。
⑵推算法:根据各种指标之间的关系或根据非全面调查资料 推算总量指标的方法。常用的推算方法有平衡推算法、因 素推算法、比例推算法、抽样推算法等。
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第二产业 增加值23531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43.1%)。年末外汇 储备33116亿美元;财政收入117210亿元;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5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其中 城镇人口为71182万人。全年国内出游人数达29.6亿人次,全年粮食种 植面积11127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58957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 173145亿吨公里。(见2012年统计公报资料)
15
大家好
相对指标的作用
★ 相对指标是以相互联系的现象数值之间的对比,来反映
事物间的数量联系程度。 这种数量联系程度的具体化,表现为现象之间的结构、比 例、速度、程度和密度。
★ 相对指标可以使不能直接对比的总量指标数值找到对比
的基础,从而准确地判断现象之间的差异程度。 如及格率、出勤率、合格率、收益率等。 相对指标在经济管理与效益考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数值大小与总体范围有直接关系
6
大家好
(三)总量指标的作用
总量指标是整个统计分析研究的基础指标。 ⑴总量指标是对研究对象数量特征认识的起点
认识研究总体数量特征从总量指标开始。 ⑵总量指标是实施社会经济管理的基本依据
社会经济管理首先是对总量指标的管理。如人口 管理中我国人口政策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 素质”。总供应、总需求;进出口总额;粮食总产 量等。 ⑶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结构相对指 总标 体 总某 体部 数分 值的 10数% 0值
18
大家好
结构相对指标及其计算(续1)
★ 结构相对指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 各部分结构相对数数值之和等于100%或1。
【不容易, 可通过实例培养学生结构分析意识。
实物量指标缺乏综合性能
10
大家好
价值量指标
以货币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
具有广泛综合性能,但脱离了物质内容,比 较抽象,也与物价变动有关。如安排运输 不能根据货物的价值,要根据其重量和体 积。
实际中,实物量指标和价值量指标结合使用
11
大家好
实物量指标和价值量指标的结合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摘录)
5
大家好
(二)总量指标的特点
1 表现形式为绝对数(绝对量)
2 指标数值都需要带计量单位
如: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919 亿元;货物进出 口总额36421 亿美元;粮食种植面积11057 万公顷 ,粮食 产量57121 万吨;能源消费总量34.8 亿吨标准煤,货物运 输周转量159014 亿吨公里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