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建设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中心建设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中心建设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中心建设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由中心依托单位编写)

一、中心建设情况

(一)2011-12年度企业基本情况

包括企业销售收入、软件收入、利润利税、增速、员工人数、主要业务领域和产品。

(二)目前中心在所属领域内的国际、国内、省内地位

包括从事本领域研发和设计的单位水平比较、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技术带头人、品牌建设情况。国内同类产品知名企业情况。

(三)中心建设计划的实施情况

包括制定中心建设规划和实施计划、组织机构建设、研发环境建设、研发方向与目标的确定与完善、研发经费投入、人才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产学研体系建设、国际合作等。

(四)中心技术创新活动开展情况

包括中心主营业务领域相关软件技术创新与体系化建设,如前瞻性技术的研究、通用共性软件技术研发、主导产品技术创新与工程化水平、取得知识产权情况、参与标准制定和重点课题情况等(专利、标准、重点课题情况请附清单)。(五)高水平人才团队的引进与合作情况

包括中心依托项目,引进国际、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以及开展各类合作的相关情况

(六)中心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情况

中心创新成果对于提高信息化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实施情况以及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

(七)其他有特色的工作情况

(八)中心近远期建设目标

包括中心在促进企业规模效益、创新能力、人才聚集、品牌建设、行业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在研和近期拟开展的软件领域重大创新项目、拟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和合作项目请重点说明。

二、存在的困难和需解决的问题

三、工作建议

解读《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解读《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一、核实工作的目的要明确 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7)26号文]《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凡因矿业权设置、变更、(出)转让或矿山企业分立、合并、改制等需对资源储量进行分割、合并或因改变矿产工业用途或矿床工业指标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压覆等,致使矿区资源储量发生变化,需重新估算查明的资源储量或结算保有的(剩余、残留、压覆的)资源储量,应进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编制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二、核实工作与详查工作的区别 详查工作是对经普查阶段工作证实,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区(床)做出是否有工业价值的评价,为能否进行勘探或矿山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核实工作应系统收集、整理矿区范围内相关的以往地质勘查、矿山开采、选矿、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山经营等各项资料,尤其是开采过程中取得的新资料、新认识,核实报告要反映最新勘查、开发和技术经济的研究成果。 核实工作的实质是利用矿山现有探、采工程,调查矿区地质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的变化,重点补充矿层厚度、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资料,圈定采空区范围,核实矿区资源储量。 三、核实工作的重点

1、对新增探、采矿的坑道、钻孔等工程,均应进行编录,研究矿层厚度等特征及其变化。按样品采集要求,用较原勘查工程控制网度加密的间距,对坑、钻、开采范围内矿层进行采样,控制矿层厚度及矿石质量。 2、采空区必须现场核实和边界勘定。压覆资源储量估算必须有批准文件为依据,对未经批准的事实压覆,应现场核实和边界勘定,按有关规范估算资源量。 3、对于改变矿床工业指标或采用不同于规范推荐的一般工业指标、改变开采对象、改变矿产工业用途的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必须由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工业指标论证,并对照相应矿种的行业标准确定勘查程度,估算资源储量。已生产矿山,要按原工业指标和新工业指标分别估算资源储量,列出变化、消长关系。 4、开采技术条件的评价应将矿床开采后开采技术条件发生的变化作为工作重点。 四、核实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 1、现场调查阶段 (1)对核实工作范围和勘查工作(或前一次核实工作)范围的叠合情况不清楚。 (2)对新增探、采矿的坑道、钻孔等工程未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编录、采样。 (3)对采空区边界的勘定不准确或不全面。 (4)对矿区内原控制网点坐标成果的利用不充分,未用全仪器

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

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 1 绪论 1.1 核实工作目的和任务 简述报告提交单位(矿业权人)的有关情况。明确核实工作的目的,包括规范规定的技术目的和报告评审目的。如果报告评审目的是属公司上市融资,矿业权人又不是申请上市融资的公司,必须说明矿业权人与上市公司的关系。 简述报告编制单位基本情况,主要说明地质勘查资质及其等级。 叙述核实工作的具体任务。 1.2 核实工作依据 简述核实范围确定依据(如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划定矿区范围)。 核实工作和核实报告依据的技术标准和有关文件。 简述核实工作和核实报告依据的地质报告(包括报告名称、提交单位、编制单位、备案时间、备案机关、备案文号等),(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初步设计(包括名称、批准时间、批准机关及文号等)。 1.3 核实区位置、交通 简述核实区的地理位置、行政隶属、边界、四邻、长、宽和面积、地理坐标等。 简述矿井开拓方案,先期开采地段(第一水平)范围、面积等。 简述经过核实区或邻近城镇现有的或拟建的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线以及距井田最近的车站、码头、机场的里程(直距、运距)。 1.4 核实区自然地理和经济状况 概述井田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

根据有代表性的气象资料,说明勘查区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雨季和冰冻期、冻土层深度等。 说明区内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概述区内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 简述井田所在地区的经济概况,包括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工业、农业、牧业、人口等。应说明供水水源地、电网名称、矿区距水源地、电网距离及供水、供电满足程度。 1.5 矿权设置情况 简述核实区矿业权设置沿革及矿业权的毗邻关系(插入矿业权毗邻关系图)。 采矿权和探矿权叙述的内容主要有:发证日期、发证机关、矿业权人、矿山(勘查项目)名称、证号、许可开采(勘查)范围拐点坐标(插入拐点坐标表,必要时同时列出54坐标系和80坐标系)、批准开采煤层名称、面积、有效期,批准开采标高等。 划定矿区范围叙述的内容主要包括: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机关、时间、文号、平面范围(插入拐点坐标表)、标高和预留时间等。 如报告评审目的未申请划定矿区范围,应叙述批准的探矿权设置方案和矿区总体规划。 简述核实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与采矿许可范围(勘查许可范围、划定矿区范围)的关系,并附叠合图。 1.6 以往地质工作 扼要叙述与核实区有关的历次地质勘查工作情况,主要包括每次地质勘查单位、时间、性质、使用的方法手段、完成主要工作量,地质报告提交情况,报告评审备案(审批)的时间、机关、文号及备案(批准)的资源储量。明确本次核实报告利用各次勘查工作完成的勘查工程数量。

地质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要求

地质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要求

附件一: 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 为规范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依照《矿井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等有关规定及标准要求,制订了《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并提出有关要求: 一、适用范围 按《矿井地质规程》规定,生产矿井每隔8~10年,对原地质报告进行修编并按规定报批。涉及开采煤层、矿界变更和地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矿井,应及时进行修编并按规定报批。 二、技术要求 1、《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是以原井田精查或详终勘探地质报告或上一次《生产矿井地质报告》为基础,通过对以往全部地质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研究编制而成的。报告由文字、附图、附表、附件四部分组成。 2、报告的范围、对象原则上应与采矿许可证范围保持一致。 3、报告应客观、准确、全面反映地质工作成果,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及资料的继承性,依据充分、结论明确。 4、报告中的所有分析测试项目指标,应统一使用(换算到)现行法定计量单位。 5、第一次提交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属编制性质,再提交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属修编性质。 三、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文字部分编写具体要求 (一)封面

(1)报告名称统一为:四川省+煤田名称+矿山名称+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其中矿山名称应当与采矿许可证上载明的矿山名称相一致。不是第一次提交的生产矿井地质报告,需在名称后面加注提交年份。 (2)报告提交单位:报告提交单位应当与采矿许可证上载明的采矿权人相一致。 (二)封二 按报告名称、编制单位名称、技术负责人、报告编写人,提交单位名称、负责人、总工程师、参与报告编写人、提交报告日期的次序编排。 正式报告的封二必须加盖编制单位和提交单位的印章;编制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提交单位的总工程师、双方参编人员应在打印的名字后亲自签名(盖章),不得只打印或复印代之。 (三)正文目录 第一章绪论………………………………………………………………页码第一节目的、任务及依据……………………………………………页码第二节井田位置、范围及交通条件…………………………………页码第三节自然地理………………………………………………………页码第四节矿权设置及生产建设情况……………………………………页码第五节周边矿井开采情况…………………………………………页码第二章矿井地质工作………………………………………………页码第一节以往地质勘探工作…………………………………………页码第二节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工作……………………………………页码第三节对原矿井地质报告的评价……………………………………页码第三章矿井地质…………………………………………………………页码第一节地层……………………………………………………………页码第二节含煤地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国土资发[2007]26号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为规范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依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国家标准及《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等行业标准的要求,现就核实报告编写作如下规定: 一、矿产资源储量核实适用范围 凡因矿业权设臵、变更、(出)转让或矿山企业分立、合并、改制等需对资源储量进行分割、合并或因改变矿产工业用途或矿床工业指标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压覆等,致使矿区资源储量发生变化,需重新估算查明的资源储量或结算保有的(剩余、残留、压覆的)资源储量,应进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编制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煤炭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适用本技术要求的基本原则。 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技术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委托人应提供全面、真实的核实所需的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2.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应由具有相应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承担,并对委托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和核实,对核实报告的真实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负责。

3. 核实报告应系统收集、整理矿区范围内相关的以往地质勘查、矿山开采、选矿、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山经营等各项资料,尤其是开采过程中取得的新资料、新认识,能够反映最新勘查、开发和技术经济的研究成果。 4.核实工作一般以现有资料和已有的勘查、采矿工程为基础,开展必要的地质测量、取样、测试、化验等工作。如果核实区的勘查程度达不到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程度,应补充地质勘查工程,并提交符合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或补充勘查报告。 (二)具体要求 除收集整理矿区原有资料外,主要利用矿山现有探、采工程,调查矿区地质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的变化,重点补充矿层厚度、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资料,圈定采空区范围,核实矿区资源储量。视核实工作实际,开展以下主要地质工作: 1.地形地质图修测和测量工作 应利用原控制网点坐标成果,对发生变化的地形和地质现象进行修测,用全仪器法对采探工程实测。 2.开采(或采空)范围测量工作 应用仪器或半仪器法实测,以正确圈定范围。 3.编录与采样 对新增探、采矿的坑道、钻孔等工程,均应进行编录,研究矿层厚度等特征及其变化。按样品采集要求,用较原勘查工程控

4-05矿山保有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参考提纲

矿山保有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编制参考提纲 (一)文字说明 报告的文字说明共4章12节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目的和要求 简要叙述核实报告编制的目的和要求,编制的主要依据及简要的过程,以及核实的主要结果。 第二节位置和交通 简述矿区(矿段、井田、矿井、开采区)所在地理位置、地理座标;按采矿许可证核准的开采四周边界和与相邻矿山(矿井)的关系。 第三节以往地质勘查工作简况 矿山采区所在矿区(矿段、井田)以往地质勘查工作简况,工作程度,主要地质成果。勘查单位,提交报告日期及报告名称,省级主管部门审批结论,批准的矿产资源储量,其中矿山企业占用的资源储量。矿山企业对矿产资源储量申报情况。 第二章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山开采情况第一节地层、构造 简述区内地层层序、含矿地层时代、沉积环境和岩性、岩相组合特征;矿体(层)赋存层位、剖面结构及岩性特征;所在地质构造位置,区内主要构造形态特征,对破矿构造(断层、褶曲等距的性质、规模、产状的查明程度,以及对矿山开采的影响程度。

第二节矿体(层)主要特征 简述矿体数量(层数)、层位(或控矿构造)、相互关系;分述各矿体(层)分布起止范围:包括长度、厚度及宽度(延深);矿体(层)的形态、产状、空间分布;矿体内部结构,以及沿走向及倾向矿体(层)厚度的稳定性及连续性。 第三节矿石质量 简述矿石主要矿物及化学成份,有益有害组份的含量与变化,矿石结构构造、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和加工选矿技术性能。 第四节矿山开采简况 叙述建矿日期,设计生产规模,截止何时已采出矿量,平均回采率、已动用资源储量和取得的经济效益;简述各矿体(层)的开采范围及开采程度;依据矿山开采取得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实际资料,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作出评述。 第三章保有矿产资源储量核实计算第一节核实的方法和范围及代采用的工业指标 简述核实的方法,所依据的基础资料和可靠程度;各矿体(层)的具体的核实边界、分布范围,以及采用的工业指标。 第二节计算方法 简述采用计算方法的依据和使用的计算公式。 第三节计算参数的确定 叙述块段面积、块段矿体(层)平均倾角、块段平均厚度,块段平均品位、块段平均体重等参数的计算(测定)方法和采用的计算公式。

采空区积水积气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采空区积水积气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1概况 1.1矿井基本情况 简述矿井的位置、交通、范围、自然地理、四邻关系、煤层、水文地质简况、排水系统、简要概况(如建井时间,矿井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年产量等)。 1.2矿井以往开采情况 叙述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开采情况,包括已采煤层、范围、采煤方法等。 1.3矿井生产现状 简述矿井开拓方式,开采水平,主采煤层,现采煤层、现采采区。 1.4以往地质勘查简述 简述历次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时间、勘查单位、主要工作量,成果;对采空积水的专门物探要说明物探异常区的范围及其可靠程度以及生产过程中钻探及开采的验证情况。 2本次采空积水专项普查情况 详细说明本次勘查设计及施工情况。按照工作任务要求,确定本次普查的主要内容、采用的方法及手段、完成的工作量。 具体列出调查时间、调查及被调查人姓名、职务、调查成果。。 3采空积水及相关因素评价分析 3.1采空积水评价分析 叙述矿井兼并重组前开采形成的采空区情况、矿井兼并重组后开采形成的采空区情况和周边矿井老空、采空区积水情况,均应说明采空区分布、形成时间、范围、积水状况等,积水量大于5000m3的积水区实际工程验证情况。 3.2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评价分析 应列表说明废弃老窑(井筒)位置、闭坑时间、开采煤层、范围,是否开采煤柱和充填情况等资料。 井田内及周边施工的所有钻孔都要标注在图上,分析每个钻孔封孔的质量。 井筒和钻孔是否受采动影响,尤其是靠近沟谷附近的。 3.3断层、裂隙带等构造和陷落柱对采空积水的影响 查明是否存在沟通采空积水区、地表水体、含水层的断层、裂隙带等构造和陷落柱等。3.4计算导水裂缝带与上覆采空积水及地表水的关系。圈定危险区。

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报告编写提纲

江苏省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 资源储量分割报告编写技术要求 (试行) 2015-06-01

江苏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编制

目录 、报告名称: (1) 、报告文本章节、内容编写技术要求 ................................................ 1 1 前言 .. (1) 1.1 目的任务 (1) 1.2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 (1) 1.3 建设项目压矿概况 (2) 1.4 以往矿产资源勘查成果 (2) 1.5 矿山设计、建设、开采及生产经营情况 (2) 1.6 本次工作情况 .............................................................. 2 2 矿区地质特征 (3) 3.1 含煤性 (4) 3.2 可采煤层 (4) 3.3 煤层对比 ................................................................... 4 4 矿石特征 . (4) 4.1 矿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 (4) 4.2 矿石的化学成分和组分含量 (4) 4.3 矿石的物理机械性能 (4) 4.4 矿石类型和品级 (4) 4.5 矿体(层)围岩和夹石 (5) 4.6 矿石的选(冶)加工技术性能 .................................................. 5 4 煤质特征(当工程建设项目压覆煤炭时) .. (5) 4.1 煤岩特征和煤的物理性质 (5) 4.2 煤的化学性质 4.3 煤的工艺性能 (5) 4.4 煤的可选性 ............................................................... 6 2.1 2.2 2.3 地层 .. 构造 .. 岩浆岩 2.4 3 矿体(层)特征 变质作用 3 煤层特征(当建设项目选址压覆煤炭时) (3)

建井地质报告编写要求

附件二: 建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要求 建井地质报告是对矿井建井全过程地质工作的总结,是地质勘探报告的延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由于它对原勘探地质报告作了验证和补充,因而其文字和图纸必须全面,凡原报告已有交待,而建井期间又没有新发现和新进展的部分,也应做详细交待说明,对新获得的资料必须认真综合分析,全面充分予以总结。凡与原报告的内容和结论有不同的部分,以及与今后生产或矿井补充勘探有重要关系的地方,则必须交待清楚。编写内容可分为文字说明和附图两大部分。其报告编制的章节、内容可参照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一、文字说明(提纲) 一章概论 一节编制建井地质报告的依据、目的和任务 叙述建井地质报告编制的依据、目的、基本任务、资料来源、资料截止日期等。 报告所依据的现行主要法规、所依据的主要地质资料名称及审批情况。 编制建井地质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依据生产积累的地质资料,对井田地层、构造、煤层、煤质、水文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归纳和总结,重新核定井田资源储量,为今后煤矿安全生产,制定生产计划、发展规划和进行技术改造提供更充分更可靠的地质资料。主要任务是对建井期间揭露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修改和编制相关图件及表格;核算矿井资源储量,并阐明增

减原因;编制系统的建井地质报告。 二节矿井位置、范围、交通条件及四邻关系 叙述矿井所在的行政区划位置,井田的范围(批准范围及文号、拐点坐标),批准开采煤层,交通条件(公路、铁路);相邻矿井名称及建设情况。 附图:井田位置交通图;井田范围及相邻矿井分布图。 三节自然地理 地形与河流(地表形态、地面标高,井口标高,河流名称,流量,洪水位,最高洪水位等),气候(气候特征、气温、降水等)等自然条件,自然地震(地震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 四节井田地质勘探工作 叙述井田地质勘探简史、地质报告(或补充勘探报告)提交审批的情况;建井期间补充地质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巷探)的情况。 五节矿井设计概况 叙述矿井设计能力,服务年限,开拓方式,水平及采区划分,以及其它有关设计参数等; 附图:井田开拓方式,水平及采区划分 六节矿井建设情况 叙述矿井基建施工单位,开、竣工日期,实际完成的井巷工程量,以及采区和工作面的准备情况等。 七节建井地质工作 叙述建井期间的地质工作及水文地质工作,主要包括地质观测、地质素描、地质资料的编录与整理,地质台账建立;矿井涌水量观测、矿井水文动态,水文地质资料的整理与台账等。 注:在建井过程中进行过正式补充勘探或补做地质工作量较大时,应

科技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编写题纲

科技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编写题纲 一、项目主要开展内容 简要介绍项目开展的主要内容、实施进度(在项目整体介绍基础上,需按课题分别说明)。 二、项目执行总体情况 1、根据合同计划安排及设定的阶段目标,对比说明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研发任务的实施进度,示范工程(系统、基地)建设进度。 2、任务与目标、计划安排是否需要调整及调整原因;所涉及的调整情况(承担单位、负责人、经费预算等已调整和申请调整情况)。 3、对任务与目标实现的预期(根据目前的进展,说明能否完成预定的目 标任务及其依据)。 三、项目投入和支出情况 1、投入情况:须对照项目目标任务和年度实施计划,详细说明项目人、财、物各项投入的计划及实际投入情况;配套经费和其他配套措施落实情况。 2、支出情况:按照预算科目详细说明项目经费支出情况(按项目经费及 其中专项经费支出进行说明),并列出5万元以上购置/试制设备的明细、单价和该设备在项目实施中的用途)。 四、成果及其应用情况 1、阶段成果 重点介绍已取得的或正在取得的阶段性重要成果,并按成果的重要程度递减顺序填写(在内容编制上,按以下3方面进行阐述)。 (1)成果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成果的创新点;并从技术经济角度与

同类技术进行比较(与原有国内外工艺的比较,降低现有产品或工艺的成本情况;在能源和原材料利用方面开辟的新渠道;对环保的明显贡献,节能减排、 节水节材等方面的数据指标等)。 (2)成果的意义与作用:说明该成果解决了急需的哪些重大关键问题; 成果的应用范围(包括应用的行业或领域、目标用户的类型、成果可能的应用途径及推广方式)。 (3)所取得专利、软件著作权、技术标准以及新产品、新品种等科技成 果的名称、特点、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应用效果、申请或批准时间等情况。 2、成果应用及已取得或预期的效益 以典型事例和数据,说明通过成果转化或技术转让直接获得的经济收益; 通过新产品、改进原有工艺而产生的产量或销售增长;在重大工程建设或重大技术装备开发中发挥的作用;对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区域发展,或社会发展发挥的作用;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作用等。 五、组织管理经验 重点对组织管理的主要措施、保障机制、产学研联合方式、管理的效果等进行经验总结。 六、项目实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对项目实施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 七、存在问题与建议 在组织实施、落实相关条件(资金、配套工程等)、完成目标任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三合一”报告编制提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恢复、土地复垦方案三合一编制提纲 为规范和统一我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土地复垦方案“三合一”后的编制标准和格式,指导全省矿山企业或中介服务机构科学编制该方案,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98号)、《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以及《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Z1031-2011)及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要求,按照“兼顾三方,合而不重”的原则拟定了编制提纲。今后在编制和审查方案时应当主要依据此编制提纲的格式和内容,相关技术要求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文件和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要求执行。 一、概述 (一)编制目的、范围及矿山概况 重点介绍矿山企业性质、位置、交通概况,方案编制目的及用途,以及许可范围并附西安80拐点坐标表。 (二)矿山自然概况 矿山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以及土地分类现状等。 (三)区域地质背景和土地利用现状 包括地层岩性、岩浆岩、地质构造与地震、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现状、矿山及周边人类工程活动情况、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条件小结。 (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生产现状 简要介绍本矿山的开采历史, 介绍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开采设计、生产能力核定等报告的编制及审批历史。重点介绍本矿山生产现状,包括周边相邻矿山、开采方式及开拓现状,特别是开拓

开采方式、工业场地、现有井筒特征及参数等,为方案是否能利用提供依据。 (五)编制依据 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列出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名称,如经备案的地质勘查(储量核实)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改扩建矿山还需列出矿山目前生产实际资料。 (六)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该矿产品在国内外需求情况、市场供应情况以及产品价格分析。 二、矿产资源概况 (一)矿区总体概况 矿区资源概述以及本方案与矿区总体开发开发的关系。 (二)本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3.涉及利用矿产资源储量情况。以最近一次备案报告的资源量为依据; 4.对地质报告的评述。对矿区所有能利用的各类地质报告,从勘查程度、开采技术条件二个方面是否满足本方案编制需要来评述,有存在问题的要提出本方案采取的措施。如果上述二个条件之一不能满足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要求,则不能进行下步编制。 三、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 (一)开采方案 1.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的确定 从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角度出发,提出二个及以上可能的生产规模进行方案比较论证,从而确定一个合理的生产规模。 从矿体品位、选冶性能、废石混入、市场需求等方面来确定可供选择的产品方案, 并确定本方案采用的产品方案。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提纲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提纲 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对煤矿安全生产影响很大,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水害事故,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了煤矿安全生产,有针对性地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煤矿防治水规定》第12条规定所有煤矿都必须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煤矿企业、矿井根据确定的水文地质类型制订防治水规划、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和类型确定,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定。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应在系统整理、综合分析矿床勘探、矿井建设生产各阶段所获得的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编写。至少应当包括本规定的七项内容。 一、矿井及井田概况 (一)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概述煤矿开发情况,包括矿井投产年限、设计年生产能力、现今实际产量;矿井开拓方式、生产水平及主要开采煤层。 (二)位置、交通。概述井田位置、行政隶属关系,地理坐标、长、宽、面积、边界及四邻关系。通过矿区或临近城镇的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干线,以及距矿区最近的车站、码头和机场的距离。附矿区交通位置图。 (三)地形地貌。概述井田地形地貌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总体地形和有代表性地点,如井口、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等标高。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 (四)气象、水文。概述矿区及其临近地区地表水体发育状况,包括江、河、湖、水库、沟渠、坑塘池沼等。河流应指出其所属水系,并根据水文站资料分别说明其平均、最大、最小流量及历史最高洪水位等。湖泊、水库等则应指出其分布范围和面积。 说明矿区所属气候区。根据区内和相邻地区气象站资料,给出区内降水分布,包括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和最小降水量以及降水集中的月份。还应指出年平均、年最大蒸发量;最高、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大冻土深度;年平均气压等。资料齐全时应附气象资料汇总表或月平均降水量、蒸气量、相对湿度、温度曲线图(插表和插图)。 (五)地震。概述历史上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大震级及地震烈度等。 (六)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概述井下各水平排水设施,包括水仓容积,排水泵型号、台数;排水管路直径、趟数;井下最大排水能力;是否具有抗灾能力;是否满足疏水降压的要求等。

矿山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及规范

矿山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及规范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关于印发《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7]26号) 为进一步规范矿产储量管理,适应矿业发展的需要,我部组织编制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以补充完善储量标准规范体系,现印发执行。请转发有关勘查单位和矿山企业。 二00七年二月六日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为规范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依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国家标准及《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等行业标准的要求,现就核实报告编写作如下规定: 一、矿产资源储量核实适用范围 凡因矿业权设置、变更、(出)转让或矿山企业分立、合并、改制等需对资源储量进行分割、合并或因改变矿产工业用途或矿床工业指标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压覆等,致使矿区资源储量发生变化,需重新估算查明的资源储量或结算保有的(剩余、残留、压覆的)资源储量,应进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编制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煤炭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适用本技术要求的基本原则。 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技术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委托人应提供全面、真实的核实所需的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2.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应由具有相应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承担,并对委托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和核实,对核实报告的真实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负责。 3.核实报告应系统收集、整理矿区范围内相关的以往地质勘查、矿山开采、选矿、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山经营等各项资料,尤其是开采过程中取得的新资料、新认识,能够反映最新勘查、开发和技术经济的研究成果。 4.核实工作一般以现有资料和已有的勘查、采矿工程为基础,开展必要的地质测量、取样、测试、化验等工作。如果核实区的勘查程度达不到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程度,应补充地质勘查工程,并提交符合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或补充勘查报告。 (二)具体要求 除收集整理矿区原有资料外,主要利用矿山现有探、采工程,调查矿区地质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的变化,重点补充矿层厚度、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资料,圈定采空区范围,核实矿区资源储量。视核实工作实际,开展以下主要地质工作: 1.地形地质图修测和测量工作 应利用原控制网点坐标成果,对发生变化的地形和地质现象进行修测,用全仪器法对采探工程实测。 2.开采(或采空)范围测量工作 应用仪器或半仪器法实测,以正确圈定范围。 3.编录与采样

项目总结报告编制大纲

项目总结报告编制大纲 (试行)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章)提交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一、项目总结概述 (4) 1.项目立项背景回顾 (4) 2.项目建设目标回顾 (4) 3. 项目完成情况概述 (4) 二、项目完成度 (4) 1. 项目时间进度 (4) 2. 项目建设内容 (4) 3. 系统运行情况 (4) 三、项目管理 (4) 1. 项目决策 (4) 2. 项目质量管理 (5) 3. 项目实施管理 (5) 4. 项目成本管理 (5) 5. 系统测试 (5) 6. 用户培训 (5) 7. 上线过程 (5) 8. 系统运维 (5) 9. 系统安全 (5) 四、项目效益 (5) 1. 项目业务效益分析 (6)

2. 项目财务效益分析 (6) 3. 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6)

一、项目总结概述 1.项目立项背景回顾 说明:简述项目立项背景 2.项目建设目标回顾 说明:简述项目主要建设目标 3. 项目完成情况概述 说明:项目完成时间,标志,系统当前运行情况,项目主要建设目标的达成情况 二、项目完成度 1. 项目时间进度 说明:项目的总体时间跨度,项目各阶段及重要节点或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的达成时间表。对项目按时完成与否进行说明。若存在项目延误或时间进度计划变更,进行必要说明。 2. 项目建设内容 说明:项目建设目标的达成情况。分别说明项目实现的建设内容、建设范围,项目实现的主要系统功能,项目实现的系统性能。结合项目实施方案的项目考核指标进行阐述。3. 系统运行情况 说明:系统上线情况,系统目前运行情况,系统运行的人员、技术和制度保障情况,数据中心的管理情况,外包服务(若存在)的获取情况。 三、项目管理 1. 项目决策 说明: 说明管理层/领导层对项目的支持以及对立项和项目关键节点的审批;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07.03.08 为规范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依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国家标准及《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等行业标准的要求,现就核实报告编写作如下规定: 一、矿产资源储量核实适用范围 凡因矿业权设置、变更、(出)转让或矿山企业分立、合并、改制等需对资源储量进行分割、合并或因改变矿产工业用途或矿床工业指标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压覆等,致使矿区资源储量发生变化,需重新估算查明的资源储量或结算保有的(剩余、残留、压覆的)资源储量,应进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编制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煤炭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适用本技术要求的基本原则。 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技术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委托人应提供全面、真实的核实所需的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2.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应由具有相应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承担,并对委托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和核实,对核实报告的真实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负责。 3. 核实报告应系统收集、整理矿区范围内相关的以往地质勘查、矿山开采、选矿、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山经营等各项资料,尤其是开采过程中取得的新资料、新认识,能够反映最新勘查、开发

和技术经济的研究成果。 4.核实工作一般以现有资料和已有的勘查、采矿工程为基础,开展必要的地质测量、取样、测试、化验等工作。如果核实区的勘查程度达不到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程度,应补充地质勘查工程,并提交符合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或补充勘查报告。 (二)具体要求 除收集整理矿区原有资料外,主要利用矿山现有探、采工程,调查矿区地质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的变化,重点补充矿层厚度、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资料,圈定采空区范围,核实矿区资源储量。视核实工作实际,开展以下主要地质工作: 1.地形地质图修测和测量工作 应利用原控制网点坐标成果,对发生变化的地形和地质现象进行修测,用全仪器法对采探工程实测。 2.开采(或采空)范围测量工作 应用仪器或半仪器法实测,以正确圈定范围。 3.编录与采样 对新增探、采矿的坑道、钻孔等工程,均应进行编录,研究矿层厚度等特征及其变化。按样品采集要求,用较原勘查工程控制网度加密的间距,对坑、钻、开采范围内矿层进行采样,控制矿层厚度及矿石质量。 4.采空区、压覆区的核实 采空区必须现场核实和边界勘定。压覆资源储量估算必须有批准文件为依据,对未经批准的事实压覆,应现场核实和边界勘定,按有关规范估算资源量。 5.样品化验与质量检查

核实报告提纲

代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 根据代县国土资源局中标文件,我院获得了代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的资格,为了更好的完成这项工作,结合相关规定,特编写《代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 1前言 1.1概况 阐明项目原由,矿业权人(投资人或矿山企业拟建、在建单位)提出的核实目的、任务及具体要求和地质资料依据。 说明工作区(矿区、井田、矿段或××矿区、井田、矿段的××部分)的位置(位于县城方位、直距)、行政管辖。工作区矿业权设置情况,包括许可证起止边界拐点号、地理坐标、面积及有效期。 1.2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简述工作区本次核实前历次地质勘查(或资源储量核实)至本次工作情况、提交的勘查报告及批准(或认定、备案)机关、文号、批准(或认定、备案)的资源储量和主要结论,说明各报告的勘查范围、对象、与本报告的关系、在本次核实范围内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可供本报告利用的周边工作量。 1.3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 已建设、开采的矿区应详细叙述建设、开采时间、设计单位、设计采选矿石规模、开采范围、开采对象、开采深度、开拓方案、采矿方法、实际达产采选规模、采空区分布情况,历年采出矿石量、金属量、损失量、贫化率,采矿回收率、选矿回收率,累计资源储量及探采对比变化情况。说明开采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说明矿山生产成本、供销情况及经济效益。 1.4本次工作情况 叙述本次工作时间、经过和投入工作、完成各项工作量,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等。列出核实后的各类资源储量。 1.5特别情况说明 2.工作区地质 简述工作区所处区域地质构造位置、基本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等)概况。 2.1矿床特征

综合叙述矿体(层)赋存层(部)位、控矿条件、矿体(层)数量、总体分布范围(具体地段、长度、宽度、延深)、总体产状以及对矿床的新认识。 2.2矿体(层)特征 分矿体叙述(经开采的则对矿体的保有部分分别叙述)。 简述主矿体(层)的具体赋存部位、空间位置、分布范围、与上、下矿体的关系(或距离),矿体(层)形态、产状、规模(长度、宽度、延深)、矿层厚度、有用组分(品位含量)、含矿率(含矿系数)、荒料率及变化。对次要矿体(层、或小矿体)可列表反映基本特征。以插图形式反映矿区内矿体(层)平面分布范围。 矿体(层)规模、数量、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的矿区和因变更工业指标而需核实的,应补充以下内容:矿体(层)连接对比标志、依据,矿体最大最小埋深、赋存标高、矿层厚度、品位变化规律,主矿体(层)控制程度和资源储量所占比例。并以插图形式反映矿体重新圈定前后的变化情况。 2.3矿石质量 2.3.1矿石物质组成 简述矿石物质组成,矿石结构、构造,矿物共生关系。 2.3.2矿石化学成分 叙述矿石主要有用、有益、有害组分含量、赋存状态、变化和变化规律;对利用化学组分用途改变为以物理性能为主要指标的矿种,应对其物理性能进行详细评价。 2.3.3矿石风(氧)化特征 简述矿石风(氧)化特征,阐明氧化、混合、原生带划分依据,“三带“的分布范围、深度。 2.4矿石类型和品级 简述矿石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品级),说明各自然(工业或品级)类型矿石在矿体(层)中所占比例及分布规律。 2.5矿体(层)围岩和夹 简述主矿体(层)上下盘围岩岩性及矿体(层)夹石岩性、数量、分布、规模(长、宽、厚度)及有用、有益、有害组分的大致含量,对矿体(层)完整性的影响程度。

最新试验大纲编写规定资料

内部试验大纲编制规定 编号:JLD/ZY 101 版次: A 拟制: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标准化: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2013年07月25日发布 2013年07 月25日实施

文件更改一览表 目录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3) 二.引用文件 (2) 三.职责 (3) 四.工作程序 (3) 五.作业文件 (4) 六.相关文件 (3) 七.记录 (3) 八.附件 (4) 附件1 试验大纲模板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确保试验大纲编写规范,保证测试活动的准确可靠,特制订本文件。 本文件适用于飞行器雷电防护试验和环境试验大纲的编写及审批,其他试验大纲参照执行。 二.引用文件

无。 三.职责 3.1科研试验部负责试验大纲的编制、审核及传递; 3.2质量安全部负责试验大纲的标准化审查; 3.3实验室主任或签字授权人负责试验大纲的批准; 3.4综合管理部负责在批准的试验大纲上加盖实验室印章; 3.5保密办负责试验大纲的归档及保存。 四.工作程序 4.1 试验大纲编制 a)试验大纲具体格式及编写要求见附件1,仿宋体字为编写说明; b)试验大纲应按本文件规定的内容和形式编制。若委托方有特殊要求,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依据委托方书面材料进行变更。 4.2 试验大纲审签 a)科研试验部根据技术协议、任务书、标准或相关文件编制、审核试验大纲,并在“编写”“审核”栏签署编制、审核人员姓名及日期; b)质量安全部依据标准化工作要求,对试验大纲进行标准化审查。发现错误退回编写人员,确认无误后在“标审”栏签署标审人姓名及日期; c)实验室主任或签字授权人负责对试验大纲进行确认,确认后在“批准”栏签署批准人姓名及日期; d)批准后的试验大纲经内部评审后应传递至委托方征求意见,委托方确认后在“会签”栏签署姓名及日期。军机项目应征求军代表意见,军代表确认后在“会签”栏签署姓名及日期。民机项目应征得适航代表认可,适航代表认可后签发; e)签署完毕后,由科研试验部组织对试验大纲进行外部评审。 4.3 试验大纲修订、传递、保存与借阅 按照JLD/CX 001《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五.作业文件 无。 六.相关文件 JLD/CX 001 《文件控制程序》; JLD/ZY 002 《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七.记录

最新 项目实施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项目实施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一、项目科技报告 科技报告是进行科研活动的组织或个人描述其从事的研究、设计、工程、试验和鉴定等项目的进展或结果,或描述一个科学或技术问题的现状和发展的文献。科技报告中应包含丰富的信息,可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和经验,用于解释、应用或重复科研活动的结果或方法。科技报告的主要目的在于积累、交流、传播科学技术研究与实践的结果,并提出有关的行动建议。 (一)封面 科技报告封面包括: 1. 科技报告密级。由科技报告撰写单位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提出,并按照GB/T XXXX的要求进行标识。科技报告密级应置于显著位置,一般置于印刷版科技报告页面的右上角。 2. 项目名称。 3. 作者及作者单位。参加撰写科技报告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个人或单位,按其贡献大小排列名次。其他参与者可作为参加工作的人员列入致谢部分。必要时可注明个人作者的职务、职称、学位等;如作者系单位、团体或小组,应写明全称。

4. 完成日期。科技报告撰写完成日期,按 YYYY-MM-DD 格式。 5. 特别声明(可选填),也可置于封二。用于提醒注意某些事项,例如,发行限制信息、版权信息、撤换或处置说明、资助信息、审核签名、免责声明、报告与其他工作或成果的联系等。 (二)摘要 摘要应简明扼要,客观、真实地反映科技报告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信息,特别是要把报告的新理论、方法、结果等最有价值的信息及创新点表述出来,形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一般说明相关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应尽量避免采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等。 (三)目录 (四)正文 1.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应简要说明相关工作的背景、意义、范围、对象、目的、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情况、理论基础、研究设想、方法、预期结果等。但不应重述或解释摘要,不对理论、方法、结果进行详细描述,不涉及发现、结论和建议。 2. 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是科技报告的核心部分,应完整描述相关工作的基本理论、研究假设、研究方法、试(实)验方法、研究过程等,应对使用到的关键装置、仪表仪器、材料原料等进行描述和说明。本领域的专业读者依据这些描

储量核实报告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报告编写单位 报告编写人: 报告审查人: 单位负责人: 单位技术负责人: 报告提交单位:

目录 1 前言 (3) 1.1 概况 (3) 1.2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5) 1.3 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 (6) 1.4本次工作概况 (10) 1.5特别情况说明 (11) 2 工作区地质 (12) 2.1矿床特征 (14) 2.2矿体特征 (16) 2.3矿石质量 (17) 2.3.1矿石物质组成 (17) 2.3.2矿石化学成分 (17) 2.3.3矿石风(氧)化特征 (18) 2.4矿石类型和品级 (19) 2.5矿体(层)围岩和夹石 (19) 2.5矿床共(伴)生矿产 (20) 3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21) 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25) 4.1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25) 4.2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26) 4.3矿区环境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26) 4.4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变化、评价及防治措施建议 (27) 4.5开采技术条件小结 (27) 5 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28) 5.1生产勘探(探矿)方法、工程布置原则 (28) 5.2生产勘探(探矿)工程质量评述 (29) 5.3生产勘探(探矿)工程测量及质量评述 (30)

5.4采样、化验及质量评述 (30) 5.5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质量评述 (32) 5.6探采对比 (32) 5.6.1构造 (33) 5.6.2矿体(层)特征 (33) 5.6.3开采技术条件 (33) 5.6.4勘查工作 (33) 6 资源量估算 (35) 6.1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35) 6.2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 (35) 6.3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 (36) 6.4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 (37) 6.5矿体圈定原则 (37) 6.6采空区边界的圈定 (39) 6.7块段划分 (40) 6.8资源储量类型的确定 (40) 6.9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41) 6.10伴生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41) 6.11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41) 6.12资源储量变化情况评述 (42) 7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 (43) 7.1 市场分析及产品销售 (44) 7.2 矿山改(扩)建设条件分析 (44) 7.3 改(扩)建设方案设想 (46) 7.4 投资及成本估算 (46) 7.4.1 地质勘查及基建投资 (46) 7.4.2 采选成本估算 (47) 7.5 矿床经济概略评价 (47) 7.5.1 评价指标 (48) 7.5.2 矿床开发的经济效果 (49) 7.5.3 概略评价 (50) 8 结语 (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