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赠友人三首》全诗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李白《送友人》全诗翻译及赏析

李白《送友人》全诗翻译及赏析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解:
①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②白水:明净的水。

③一:助词,加强语气。

为别:分别。

④孤蓬:又名“飞蓬”,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又称“飞莲”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朋友。

征:远征,远行。

⑤浮云:飘动的云。

⑥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⑦自兹去:从此离开。

兹:此,现在。

⑧萧萧:马的嘶叫声。

⑨班马:离群的马。

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班:分开,分别。

[
1、郭:城墙外的墙,指城外。

2、蓬:草名,枯后随风飘荡,这里喻友人。

3、兹:现在。

4、班:分别。

韵译:
青山横卧在城郭的北面,
白水泱泱地环绕着东城。

在此我们一道握手言别,
你象蓬草飘泊万里远征。

游子心思恰似天上浮云,
夕阳余晖可比难舍友情。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
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译文:
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明净的河水环绕在城郭的东方。

我们即将在这里离别,你就要像孤飞的蓬草一样踏上万里征程。

空中的白云飘浮不定,像你从此游荡各地,我无法与你重逢;即将落山的太阳
不忍沉没,亦似我对你的依恋之情。

我们挥手告别,从这里各奔前程,友人骑的那匹载他远离的马,好像不忍离去,萧萧的嘶叫着,增加了我的离愁别绪。

李白写给友人的诗

李白写给友人的诗

李白写给友人的诗李白写给友人的诗有:1、《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2、《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译文: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4、《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苹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

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5、《送友人下蜀》: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译文:听说从这里去蜀国的道路,崎岖艰险自来就不易通行。

山崖从人的脸旁突兀而起,云气依傍著马头上升翻腾。

花树笼罩从秦入川的栈道,春江碧水绕流蜀地的都城。

你的进退升沉都命中已定,用不著去询问善卜的君平。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李白《送友人》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李白《送友人》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李白《送友人》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李白(701—762,或谓699生,或谓763、764卒),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故世称“李青莲”。

排行十二。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他的出生地,众说纷纭,当以大致划定在西域为近是。

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少年即博览群书,喜纵横术,击剑任侠,求仙学道。

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安陆(今属湖北)与故相许圉师孙女结婚。

后移居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号“竹溪六逸”。

天宝元年(742),因玉真公主荐,玄宗诏入长安,供奉翰林,故世称“李供奉”、“李翰林”。

往见贺知章,贺奇其文才风骨,呼为“谪仙人”,故世称“李谪仙”。

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称为“饮中八仙”。

后遭谗谤,不被重用。

天宝三载赐金还山,在洛阳与杜甫相识,同游梁宋、齐鲁等地。

关于李白入长安的次数,学术界有一入、二入、三入三说,迄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安史之乱爆发,参加永王李璘幕府。

后李璘兵败,李白获罪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以东归。

后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家。

代宗时,诏授左拾遗,时李白已卒,故世又称“李拾遗”。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与杜甫并称为“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

韩愈写诗赞曰:“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调张籍》)对后世影响至为深远。

他的诗现存约千首。

有《李太白集》传世。

【原文】送友人青山横北郭 [1]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2]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3]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4] 。

【注释】[1]郭:外城。

北郭:指城北。

[2]孤蓬:蓬草秋枯根断,随风飞转不定,故称飞蓬,喻游子只身飘零,行止无定。

“孤”字下得凄苦。

[3]“浮云”二句:王琦曰:“浮云一往而无定迹,故以比游子之意;落日衔山而不遽去,故以比故人之情。

人际关系的古诗词

人际关系的古诗词

人际关系的古诗词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

以下是关于人际关系的古诗词:
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解读: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也不会觉得遥远,即便在天涯海角也会感觉像近邻一样。

赏析: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2.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解读:同样都是天涯沦落的可怜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

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

3.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李白《赠友人三首》
解读:人与人之间贵在彼此知心友好,相互理解,不必重在金钱交往。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友情的珍视,认为真挚的友情比金钱更珍贵。

他强调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建立在心灵相通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物质财富上。

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诗词不仅是文学的艺术,也是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通过欣赏和解读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良好的关系。

送友人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

送友人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

送友人原文翻译及赏析送友人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送友人原文翻译及赏析1送友人入蜀李白〔唐代〕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译文及注释译文:听说从这里去蜀国的道路,自古以来都崎岖艰险不易通行。

人在栈道上走时,山崖从人的脸旁突兀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上升翻腾。

花树笼罩着从秦入蜀的栈道,春江碧水绕流蜀地的都城。

你的进退升沉都已命中注定,用不着去询问擅长卜卦的君平。

注释:见说:唐代俗语,即“听说”。

蚕丛:蜀国的开国君王。

蚕丛路:代称入蜀的道路。

崎岖:道路不平状。

山从人面起:人在栈道上走时,紧靠峭壁,山崖好像从人的脸侧突兀而起。

云傍马头生:云气依傍著马头而上升翻腾。

芳树:开著香花的树木。

秦栈:由秦(今陕西省)入蜀的栈道。

春流:春江水涨,江水奔流。

或指流经成都的郫江、流江。

蜀城:指成都,也可泛指蜀中城市。

升沉:进退升沉,即人在世间的遭遇和命运。

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卖卜为生。

赏析这是一首以描绘蜀道山川的奇美而著称的抒情诗。

此诗以写实的笔触,精练、准确地刻画了蜀地虽然崎岖难行,但具备别有洞天的景象,劝勉友人不必过多地担心仕途沉浮,重要的是要热爱生活。

诗中既有劝导朋友不要沉溺于功名利禄中之意,又寄寓诗人在长安政治上受人排挤的深层感慨。

全诗首联平实,颔联奇险,颈联转入舒缓,尾联低沉,语言简练朴实,分析鞭辟入里,笔力开阖顿挫,风格清新俊逸,后世誉为“五律正宗”。

全诗从送别和入蜀这两方面落笔描述。

首联写入蜀的道路,先从蜀道之难开始:“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临别之际,李白亲切地叮嘱友人:听说蜀道崎岖险阻,路上处处是层峦叠嶂,不易通行。

语调平缓自然,恍若两个好友在娓娓而谈,感情显得诚挚而恳切。

它和《蜀道难》以饱含强烈激情的感叹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开始,写法迥然不同,这里只是平静地叙述,而且还是“见说”,显得很委婉,浑然无迹。

陈情赠友人_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陈情赠友人_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陈情赠友人_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陈情赠友人_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陈情赠友人唐代李白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

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

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

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

鲍生荐夷吾,一举置齐相。

斯人无良朋,岂有青云望。

临财不苟取,推分固辞让。

后世称其贤,英风邈难尚。

论交但若此,友道孰云丧。

多君骋逸藻,掩映当时人。

舒文振颓波,秉德冠彝伦。

卜居乃此地,共井为比邻。

清琴弄云月,美酒娱冬春。

薄德中见捐,忽之如遗尘。

英豪未豹变,自古多艰辛。

他人纵以疏,君意宜独亲。

奈向成离居,相去复几许。

飘风吹云霓,蔽目不得语。

投珠冀相报,按剑恐相距。

所思采芳兰,欲赠隔荆渚。

沉忧心若醉,积恨泪如雨。

愿假东壁辉,馀光照贫女。

译文延陵季子有把珍贵的宝剑,价值高达千两黄金。

他出使观风要身佩宝剑到上国去,心中把剑暗许给友人徐君。

归来之时他把宝剑挂在徐君墓头之树,万古以来都知晓他崇友爱友之心。

懦弱之夫会因为如此达节而感愧,壮烈之士会因为同学的友谊而激奋。

鲍叔牙推存管仲给齐桓公,一举之间便成齐国之相。

此人若不是有好朋友,哪里会产生青云之上的念头。

面临财物绝不随便取得,推托辞让自己那份给更需要的人。

后代之人非常称赞鲍生的贤明,英名高风已远去真是难以再见。

与人相交只要如此,交友之道谁说已经沦丧?友人您啊驰骋美文美词,花聚叶茂自然高上遮掩当时众人。

案笔撰作文章舒展力振文风颓波,秉持道德冠于常辈之上。

占卜择居就确定住在此地,与您共比邻相傍而居。

对云面月弹弄清琴,美酒佳酿欢娱冬春。

德性浅薄中道被弃,轻蔑忽视如同遗弃尘土。

英豪之人难逢时运地位未变,自古以来多有艰辛。

纵然他人对我疏又远,唯有您应该对我愈发亲近。

为了什么如今离居相分,此一相别又要经历多少时日?无常之风吹挑恶气云黑,掩蔽眼目不可得语。

投人明珠期望有所报答,人不理解按剑而恐推而拒之。

心有所思采集一把芳兰,欲有所赠还远隔着荆渚。

沉郁烦闷我心如醉,恨积于胸我泪又如雨。

愿借东壁之居那点蜡炬光辉,让那余光照我这贫贱的织女。

送友人李白整首诗的解释

送友人李白整首诗的解释

送友人李白整首诗的解释
友人李白的整首诗的解释如下:
这首诗是李白所创作的一首抒情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宇宙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追求和人生的意义的思考。

诗中描述了夜晚的美丽景色,以星空和银河为背景,展示了夜空中繁星的灿烂和银河的浩瀚。

李白通过描绘这一宇宙奇观,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的无尽向往。

诗中还以草木、翠竹和山岭为背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恢弘。

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景,李白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

他希望能够逃离尘世的喧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沉浸在宁静和自由的境界中。

整首诗以诗人的思考和内心的呼唤作为主线,富含哲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追求真理的渴望。

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思和追求真理的决心。

总之,这首诗体现了李白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追求。

他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对追求真理和追求内心自由的愿望。

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李白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自由的渴望的表达。

送友人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

送友人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

送友人原文翻译及赏析送友人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送友人入蜀李白〔唐代〕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译文及注释译文:听说从这里去蜀国的道路,自古以来都崎岖艰险不易通行。

人在栈道上走时,山崖从人的脸旁突兀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上升翻腾。

花树笼罩着从秦入蜀的栈道,春江碧水绕流蜀地的都城。

你的进退升沉都已命中注定,用不着去询问擅长卜卦的君平。

注释:见说:唐代俗语,即“听说”。

蚕丛:蜀国的开国君王。

蚕丛路:代称入蜀的道路。

崎岖:道路不平状。

山从人面起:人在栈道上走时,紧靠峭壁,山崖好像从人的脸侧突兀而起。

云傍马头生:云气依傍著马头而上升翻腾。

芳树:开著香花的树木。

秦栈:由秦(今陕西省)入蜀的栈道。

春流:春江水涨,江水奔流。

或指流经成都的郫江、流江。

蜀城:指成都,也可泛指蜀中城市。

升沉:进退升沉,即人在世间的遭遇和命运。

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卖卜为生。

赏析这是一首以描绘蜀道山川的奇美而著称的抒情诗。

此诗以写实的笔触,精练、准确地刻画了蜀地虽然崎岖难行,但具备别有洞天的景象,劝勉友人不必过多地担心仕途沉浮,重要的是要热爱生活。

诗中既有劝导朋友不要沉溺于功名利禄中之意,又寄寓诗人在长安政治上受人排挤的深层感慨。

全诗首联平实,颔联奇险,颈联转入舒缓,尾联低沉,语言简练朴实,分析鞭辟入里,笔力开阖顿挫,风格清新俊逸,后世誉为“五律正宗”。

全诗从送别和入蜀这两方面落笔描述。

首联写入蜀的道路,先从蜀道之难开始:“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临别之际,李白亲切地叮嘱友人:听说蜀道崎岖险阻,路上处处是层峦叠嶂,不易通行。

语调平缓自然,恍若两个好友在娓娓而谈,感情显得诚挚而恳切。

它和《蜀道难》以饱含强烈激情的感叹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开始,写法迥然不同,这里只是平静地叙述,而且还是“见说”,显得很委婉,浑然无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赠友人三首》全诗翻译赏析
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赠友人三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表达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赠友人三首李白
【其一】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

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

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其二】
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①。

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

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

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

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

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

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

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其三】
慢世薄功业,非无胸中画。

谑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

立产如广费,匡君怀长策。

但苦山北寒,谁知道南宅?
岁酒上逐风,霜鬓两边白。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②。

时人列五鼎,谈笑期一掷。

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

夫子秉家义,群公难与邻。

莫持西江水,空许东溟臣。

他日青云去,黄金报主人。

注释:
①徐夫人:古代铸剑名家,姓徐名夫人。

②孔明:诸葛亮。

安石:谢安。

名句:
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

①廉夫:指清正廉洁之人。

②义:利人。

这两句是说,清正廉洁的人,他想的是利人而不是利己,所以能作到廉而不贪;骏马志在千里,不用你扬鞭抽打,它自会奋蹄奔腾。

语含哲理,近于格言。

《赠友人三首》乃一组五言古诗,当作于唐肃宗至德元载(公元756年)春,李白游越中时。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这两句写的是李白对交朋友的态度——人与人之间贵在彼此知心友好,相互理解,不必重在金钱交往,不以贫贱富贵作为择友的标准。

语含哲理,近于格言。

译文:
【其一】
兰花不当户生长,宁愿是闲庭幽草。

旧日被霜摧露欺,曾经的红颜已未老先衰。

一度错接在瑶华琼枝上,在君王的池塘边结根。

看看自己没有讨人喜欢的馨香美,白白承受了清风吹沐。

如果有余芳可佩于身,愿一起度过岁月。

【其二】
袖中揣着赵国制造的匕首,是从徐夫人家买的。

霜雪刀刃幽闭在玉匣中,经历了燕国又经历秦国。

谋划的事情没有着落,沦落在旅途的沙尘之中。

想把这柄匕首送给你,让它与你同急共难。

荆轲去后,壮士多被摧残。

在易水边高声痛哭,易水也为我扬起滔天波澜。

凿井就要深到泉水,扬帆就要帮助人渡河,我就希望能辅佐帝王。

廉正的人重义,骏马不需要加鞭。

人生贵在相知,何必谈什么金钱?
【其三】
轻慢时世,鄙视功业,并非是我胸无谋略。

戏谑放荡看视万古贤人,以为那不过是儿童闹剧。

从事产业多费心,我胸怀长策匡辅君主。

现在寒风凛冽,我没有住所,哪里去获得孙权赠送给周瑜的南宅呢?
上当年所酿之新酒来驱风寒,霜雪染鬓两边雪白。

蜀主刘备思念诸葛亮,晋家皇帝盼望谢安石,都希望有个能臣匡辅自己。

现在的人列五鼎而食,谈笑间千金一掷。

伏虎身上落满胡尘,游海滨听渔歌唱晚。

苏秦穿着破烂的毛裘,妻子嫂子都感觉羞愧,冯谖将长剑托交亲人。

夫子你秉承家义,群公也难以与你为邻。

别用遥远处的西江水,空口许诺给快要渴死的东海溟臣。

有朝一日我青云直上,会用黄金来回报主人的。

鉴赏:
《赠友人三首》乃一组五言古诗,当作于唐肃宗至德元载(公元756年)春,李白游越中时。

李白这组诗共三首,运用了大量的典故,表达了与友人的深厚情
谊。

尤其的“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两句表达了李白的择友理念:人与人之间贵在彼此知心友好,相互理解,不必重在金钱交往,不以贫贱富贵作为择友的标准。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