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文科综合测试题(2)
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文)试题(答案不全)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12—2013年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综合测试(二)试题数学(文科)本卷共20小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1{2,1,0,1,2}{|28R}2x M N x x +=--=<<∈,,,则M N =( )A .{1,0,1}-B .{2,1,0,1,2}--C .{0,1}D .{10}-,2、设a ∈R ,若i i a 2)(-(i 为虚数单位)为正实数,则a =( )A .2B .1C .0D .1-3、一组数据20,30,40,50,50,60,70,80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大小关系是A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C .中位数<众数<平均数D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4、若 ]2,4[ππθ∈,47sin =θ,则θ2sin =( )A 。
错误! B. -错误! C. 错误! D. -错误!5、设 S n 为等差数列 {a n } 的前 n 项和,若S 3 = 3,S 6 = 24,则a 9 =( )A. 13 B 。
14 C 。
15 D 。
166、已知-7,1a ,2a ,-1四个实数成等差数列,-4,1b ,2b ,3b ,-1五个实数成等比数列,则212b a a-=( )A .1B .-1C .2D .±17、函数],0[)(26sin(2ππ∈-=x x y 为增函数的区间是 ( )A.[0,3π]B.[12π,12π7]C.[3π,6π5]D.[6π5,π]8、已知xx f )21()(=,其反函数为)(x g 则)(2x g 是( )A 。
奇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B.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 C 。
奇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D.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9、△ABC 中,∠C = 60°,且CA = 2,CB = 1,点M 满足 错误!= 2错误!,则 错误!·错误!=( )A. 4 + 错误! B 。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二文科数学试卷(解析版)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二文科数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若复数()()12bi i ++是纯虚数(i 是虚数单位,b 是实数),则b =( ) A.2- B.12- C.12D .2【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12112bi i b b i ++=-++是纯虚数,则有10120b b -≠⎧⎨+=⎩,解得12b =-,故选B.考点:1.复数的乘法运算;2.复数的概念2.设集合{}22A x x x =<,{}2log 0B x x =>,则AB =( )A.{}2x x < B.{}0x x > C.{}02x x << D.{}12x x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2202A xx x x x =<=<<,{}{}2log 01B x x x x =>=>,{}12AB x x ∴=<<,故选D.考点:1.不等式的解法;2.集合的交集运算3.已知a 、b 、c 分别为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若1a =,b =2A C B +=,则 ( )A.12 B.12- C.2D.【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2A C B +=,且33A B C B B ππ++==⇒=,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a bA B=,可得sin A =sin 11sin 1322a Bb π=⨯=⨯=,故选A. 考点: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2.正弦定理4.在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中,13a =,前三项的和为21,则345a a a ++=( )A.33B.72C.84D.189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q ,则0q >,由于13a =,212333321a a a q q ++=++=,化简得260q q +-=,解得2q =,23423434533332323284a a a q q q ∴++=++=⨯+⨯+⨯=,故选C.考点:等比数列的性质5.“1a =-”是“直线260a x y -+=与直线()4390x a y --+=互相垂直”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若直线260a x y -+=与直线()4390x a y --+=互相垂直,则()()24130a a ⨯+-⨯--=⎡⎤⎣⎦,即2430a a +-=,即()()4310a a -+=,解得1a =-或34a =,故“1a =-”是“直线260a x y -+=与直线()4390x a y --+=互相垂直”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考点:1.两直线的位置关系;2.充分必要条件6.在ABC ∆中,已知D 是AB 边上的一点,若2AD DB =,13CD CA CB λ=+,则λ=( ) A.23 B.13 C.13- D.23-【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2AD DB =,即()2C D C A C B C D -=-,解得1233CD CA CB =+,23λ∴=,故选A.考点:平面向量的线性表示7.阅读如图程序框图,若输入的100N =,则输出的结果是( )A.50B.1012C.51D.1032【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1i =,100N =,i N >不成立,执行第一次循环,011S =+=,112i =+=; i N >不成立,执行第二次循环,123S =+=,213i =+=; i N >不成立,执行第三次循环,123S =++,314i =+=;;i N >不成立,执行第一百次循环,1001011231002S ⨯=++++=,1001101i =+=; i N >成立,输出1001011502101S i ⨯=⨯=,故选A. 考点:1.数列求和;2.算法与程序框图8.某校300名高三学生期中考试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估计此次数学成绩平均分( )A.69B.71C.73D.75【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21010.040.030.02100.10.005a a ⨯=-++⨯=⇒=,故此次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为()550.005650.04750.03850.02950.0051073x =⨯+⨯+⨯+⨯+⨯⨯=,故选C.考点:1.频率分布直方图;2.平均数9.已知x 、y 满足2y x x y x a ≥⎧⎪+≤⎨⎪≥⎩,且2z x y =+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4倍,则a 的值是( )A.34 B.14 C.211 D.4【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作出不等式组2y xx y x a≥⎧⎪+≤⎨⎪≥⎩所表示的可行域如下图所示,联立x a y x =⎧⎨=⎩得点(),A a a ,联立2y xx y =⎧⎨+=⎩得点()1,1B ,作直线:2l z x y =+,则z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当直线l 经过可行域上的点A 时,此时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最小,此时z 取最小值,即min 23z a a a =⨯+=;当直线l 经过可行域上的点B 时,此时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最大,此时z 取最大值,即max 2113z =⨯+=,由题意知,max min 4z z =,即343a =⨯,解得14a =,故选B. 考点:线性规划10.若a 、b 是方程lg 4x x +=,104xx +=的解,函数()()22,02,0x a b x x f x x ⎧+++≤=⎨>⎩,则关于x 的方程()f x x =的解的个数是( )A.1B.2C.3D.4【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a 、b 是方程lg 4x x =-,104xx =-的实数根,作出函数()lg f x x =,()10x g x =与函数()4h x x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则函数()lg f x x =与函数()4h x x =-交于点(),lg A a a ,函数()10xg x =与函数()4h x x =-交于点(),10bB b ,由于函数()lg f x x =与函数()10xg x =关于直线y x =对称,且直线y x =与4y x =-垂直,且交于点()2,2C ,故点A 、B 也关于直线y x =对称,且其中点为点()2,2C ,因此4a b +=,当0x ≤时,()242f x x x =++,解方程()f x x =,即2320x x ++=,解得2x =-或1x =-;当0x >时,()2f x =,解方程()2f x x x =⇒=,故关于x 的方程()f x x =的实根个数为3,故选C.考点:1.函数的零点;2.函数的图象;3.分段函数二、填空题11.已知双曲线221x y m-=的离心率是2,则m 的值是 . 【答案】13.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双曲线的离心率2e ==,解得13m =.考点:双曲线的离心率12.如图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答案】23. 【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三棱锥,且底面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腰长为其面积为2112S =⨯=,三棱锥的高为2,故该三棱锥的体积为121233V =⨯⨯=.考点:1.三视图;2.三棱锥的体积13.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函数()xx f x ee -=+有最小值是2;②函数()4sin 23f x x π⎛⎫=-⎪⎝⎭的图象关于点,06π⎛⎫⎪⎝⎭对称; ③若“p 且q ”为假命题,则p 、q 为假命题;④已知定义在R 上的可导函数()y f x =满足:对x R ∀∈,都有()()f x f x -=-成立, 若当0x >时,()0f x '>,则当0x <时,()0f x '>.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答案】①②④. 【解析】试题分析:对于命题①,0x e >,()2xx f x ee -=+≥=,当且仅当21x x x e e e -=⇒=,即当0x =时,上式取等号,即函数()x x f x e e -=+有最小值2,故命题①正确;对于命题②,由于6f π⎛⎫=⎪⎝⎭4sin 2063ππ⎛⎫⨯-= ⎪⎝⎭,故函数()4sin 23f x x π⎛⎫=- ⎪⎝⎭的图象关于点,06π⎛⎫⎪⎝⎭对称,故命题②正确;对于命题③,若“p 且q ”为假命题,则p 、q 中至少有一个是假命题,故命题③错误;对于命题④,由于函数()f x 是奇函数,当0x >时,()0f x '>,即函数()f x 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由奇函数的性质知,函数()f x 在(),0-∞上也是单调递增的,即当0x <时,仍有()0f x '>,故命题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①②④. 考点:1.基本不等式;2.三角函数的对称性;3.复合命题;4.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14.在极坐标中,圆4cos ρθ=的圆心C 到直线s i n 24πρθ⎛⎫+= ⎪⎝⎭的距离为 .【解析】试题分析:圆4cos ρθ=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24x y x +=,化为标准式得()2224x y -+=,圆心C 坐标为()2,0,直线s i n 4πρθ⎛⎫+=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4x y +=,即40x y +-=,故圆心C 到直线40x y +-=的距离d ==考点:1.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2.点到直线的距离15.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1:2AE EB =,AEF ∆的面积为21cm ,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2cm .【答案】24.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B CD ∴,且12AE EB =,13AE AE AE CD AB AE EB ∴===+,219AEF CDF S AE S CD ∆∆⎛⎫∴== ⎪⎝⎭,299CDF AEF S S cm ∆∆∴==,同理13EF AE DF CD ==,13AEF ADF S EF S DF ∆∆∴==,ADF S ∆∴ 233AEF S cm ∆==,故23912ACD ADF CDF S S S cm ∆∆∆=+=+=,因此四边形ABCD 的面积2ACD S S ∆== 221224cm ⨯=.考点:相似三角形三、解答题16.设向量(6cos ,a x =,()cos ,sin 2b x x =,0,2x π⎡⎤∈⎢⎥⎣⎦.(1)若23a =,求x 的值;(2)设函数()f x a b =⋅,求()f x 的最大、最小值.【答案】(1)3x π=;(2)函数()f x 的最小值为3-,最大值为6.【解析】试题分析:(1)先由平面向量模的计算公式由条件23a =得出cos x 的值,结合角x 的取值范围求出x 的值;(2)先由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求出函数()f x 的解析式,并将函数()f x 的解析式化简为()f x =236x π⎛⎫++ ⎪⎝⎭,先由02x π≤≤得出26x π+的取值范围,再利用余弦曲线确定函数()f x 在区间0,2π⎡⎤⎢⎥⎣⎦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试题解析:(1)23a =,=21cos 4x ∴=,1cos 2x ∴=±, 0,2x π⎡⎤∈⎢⎥⎣⎦,cos 0x ∴>,1cos 2x ∴=,3x π∴=;(2)()21cos 26cos 2622xf x a b x x x +=⋅=-=⨯13cos 2232sin 232326x x x x x π⎫⎛⎫=+=-+=++⎪ ⎪⎪⎝⎭⎭,当0,2x π⎡⎤∈⎢⎥⎣⎦时,72666x πππ≤+≤,1cos 262x π⎛⎫∴-≤+≤ ⎪⎝⎭,即函数()f x 的最小值为3-,最大值为6.考点:1.平面向量模的计算;2.平面向量的数量积;3.二倍角公式;4.辅助角公式;5.三角函数的最值17.在一次联考后,某校对甲、乙两个文科班的数学考试成绩进行分析,规定:大于或等于120分为优秀,120分以下为非优秀,统计成绩后,得到如下的22⨯列联表,且已知在甲、乙两个文科班全部110人中随机抽取人为优秀的概率为3.(2)根据列联表的数据,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成绩与班级有关系? (3)若按下面的方法从甲班优秀的学生中抽取一人:把甲班优秀的10名学生从2到11进行编号,先后两次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出现的点数之和为被抽取人的序号,试求抽到9号或10号的概率. 【答案】(1)详见解析;(2)按99%的可靠性要求,能认为“成绩与班级有关系”;(3)抽到9或10号的概率为736. 【解析】 试题分析:(1)先根据题中条件确定乙班优秀的人数,然后根据甲乙两班的总人数将表中其它的数据补充上;(2)先提出假设“成绩与班级无关”,根据表中数据求出2K 的值,然后利用临界值表确定犯错误的概率,进而确定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成绩与班级有关系;(3)先把事件空间中的基本事件全部列出,并计算基本事件的总数,然后将问题中涉及的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找出,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计算所求事件的概率.(2)假设成绩与班级无关,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得到()22110103020507.487 6.63560503080K ⨯⨯-⨯=≈>⨯⨯⨯,因此按99%的可靠性要求,能认为“成绩与班级有关系”;(3)先后两次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出现的点数为(),x y ,所有的基本事件有:()1,1、()1,2、()1,3、()1,4、、()6,6,共36个,设“抽到9或10号”为事件A ,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3,6、()4,5、()5,4、()6,3、()4,6、()5,5、()6,4,共7个, 所以()736P A =,即抽到9或10号的概率为736. 考点:1.独立性检验;2.古典概型18.如图,已知矩形ABCD 中,10AB =,6BC =,将矩形沿对角线BD 把ABD ∆折起,使A 移到1A 点,且1A 在平面BCD 上的射影O 恰好在CD 上.(1)求证:1BC A D ⊥;(2)求证:平面1A BC ⊥平面1A BD ; (3)求三棱锥1A BCD -的体积.【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三棱锥1A BCD -的体积为48. 【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折叠后点1A 在平面BCD 内的射影点在棱CD 上得到1AO ⊥平面BCD ,从而得到1AO BC ⊥,再结合BC CD ⊥即可证明BC ⊥平面1ACD ,进而证明1BC A D ⊥;(2)由(1)中的结论BC ⊥平面1ACD 并结合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平面1A BC ⊥平面1A BD ;(3)先利用等面积法求出1AO 的值,利用(1)中的结论1AO ⊥平面BCD ,以及BCD ∆的面积利用锥体的体积公式即可计算出三棱锥1A BCD -的体积;或者(1)中的结论1A D ⊥平面1A BC ,利用等体积法三棱锥1A BCD -的体积转化为三棱锥1D A BC -的体积进行计算.试题解析:(1)1A 在平面BCD 上的射影O 在CD 上,1AO ∴⊥平面BCD , 又BC ⊂平面BCD ,1BC AO ∴⊥, 又BC CO ⊥,1AO CO O =,BC ∴⊥平面1ACD , 又1A D ⊂平面1ACD ,1BC A D ∴⊥; (2)四边形ABCD 是矩形,11A D A B ∴⊥,由(1)知1A D BC ⊥,1A B BC B =,1A D ∴⊥平面1A BC ,又1A D ⊂平面1A BD ,∴平面1A BC ⊥平面1A BD ; (3)1A D ⊥平面1A BC ,11A D AC ∴⊥, 在1Rt A BD ∆中,由16AD =,10CD =,得18AC =,111245A D A C A O CD ⨯∴==,1AO ⊥平面BCD ,且116103022BCD S BC CD ∆=⋅=⨯⨯= , 故三棱锥1A BCD -的体积为1111243048335A BCD BCD V AO S -∆=⋅=⨯⨯=; 另解:1A D ⊥平面1A BC ,11A D AC ∴⊥,16A D =,10CD =,18AC ∴=,11116864832A BCD D A BC V V --⎛⎫∴==⋅⋅⋅⋅= ⎪⎝⎭.考点:1.直线与平面垂直;2.直线与直线垂直;3.平面与平面垂直;4.三棱锥的体积 19.在数列{}n a 中,11a =,23a =,()2130n n n a a ka k ++=-≠对任意n N *∈成立,令1n n n b a a +=-,且{}n b 是等比数列.(1)求实数k 的值;(2)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3)求和:12323n n S b b b nb =++++.【答案】(1)2k =;(2)21n n a =-;(3)()1122n n S n +=-⨯+.【解析】试题分析:(1)先利用题中的定义,利用数列{}n b 的前三项成等比数列求出k 的值,然后就k 的值进行检验,即对数列{}n b 是否为等比数列进行检验;(2)根据等比数列{}n b 的通项12n n n n b a a +=-=选择累加法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3)根据数列{}n nb 的通项公式2n n nb n =⋅,选择错位相减法求数列{}n nb 的前n 项和n S .试题解析:(1)11a =,23a =,39a k =-,4276a k =-,12b ∴=,26b k =-,3185b k =-,数列{}n b 为等比数列,2213b b b ∴=⋅,即()()262185k k -=⨯-,解得2k =或0k =(舍),当2k =时,2132n n n a a a ++=-,即()2112n n n n a a a a +++-=-,12n nb b +∴=,所以2k =满足条件; (2)12b =,数列{}n b 为等比数列,1222n n n b -∴=⨯=,1212a a ∴-=,2322a a -=,,112n n n a a ---=,()()()2112132122222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21n n a ∴=-;(3)1231222322n n S n =⨯+⨯+⨯++⨯,()23121222122n n n S n n +∴=⨯+⨯++-⨯+⨯,上式减下式得()12312122222212n n n n n n n S n n n ++++--=++++-⨯=-⨯=-⨯--, ()1122n n S n +∴=-⨯+.考点:1.等比数列的定义;2.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3.错位相减法20.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 +=>>的离心率为e =y x =心、椭圆C 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O 相切.(1)求椭圆C 的方程;(2)如图,A 、B 、D 是椭圆C 的顶点,P 是椭圆C 上除顶点外的任意点,直线DP 交x 轴于点N ,直线AD 交BP 于点M ,设BP 的斜率为k ,MN 的斜率为m ,求证:2m k -为定值.【答案】(1)椭圆C 的方程为2214x y +=;(2)详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先根据题中条件求出a 、b 、c ,进而可以求出椭圆C 的方程;(2)先由直线BP 的方程()2y k x =-与椭圆的方程联立求出点P 的坐标,然后由D 、P 、N 三点共线,利用平面向量共线进行等价转化,求出点N 的坐标,于是得到直线MN 的斜率m ,最终证明2m k -为定值.试题解析:(1)由直线y x =222x y b +=得1b ==,由c e a ==,得2222234c a b a a -==,所以2a =,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2214x y +=;(2)因为()2,0B ,P 不为椭圆定点,即BP 的方程为()1202y k x k k ⎛⎫=-≠≠± ⎪⎝⎭且,①②将①代入2214x y +=,解得222824,4141k k P k k ⎛⎫-- ⎪++⎝⎭, 又直线AD 的方程为112y x =+, ② 由()0,1D 、222824,4141k k P k k ⎛⎫-- ⎪++⎝⎭、(),0N x 三点共线可得42,021k N k -⎛⎫⎪-⎝⎭, 所以MN 的斜率为214k m +=,则211222k m k k +-=-=(定值). 考点:1.椭圆的方程;2.直线与椭圆的公共点的求解;3.直线的斜率;4.三点共线 21.设a R ∈,函数()ln f x x ax =-.(1)若2a =,求曲线()y f x =在点()1,2P -处的切线方程; (2)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3)当0a >时,求函数()f x 在[]1,2上的最小值.【答案】(1)切线方程为10x y ++=;(2)详见解析;(3)详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将2a =代入函数()f x 的解析式,利用导函数的几何意义,结合直线的点斜式求出切线的方程;(2)先求出函数()f x 的导数()f x ',并求出方程()0f x '=的根1x a =,对1x a=是否在定义域内进行分类讨论,从而确定函数()f x 的增区间和减区间;(3)对1x a=是否在区间[]1,2内进行分类讨论,从而确定函数()f x 的最小值,注意112a <<时,函数()f x 最小值的可能值为()1f 或()2f ,这时可对两式的值作差确定大小,从而确定两者的大小,从而确定函数()f x 在[]1,2上的最小值. 试题解析:在区间()0,+∞上,()11ax f x a x x-'=-=, (1)当2a =时,()1121f '=-=-,则切线方程为()21y x -=--,即10x y ++=; (2)①当0a ≤时,()10f x a x'=->,故函数()f x 为增函数,即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②当0a >时,令()10f x a x '=-=,可得1x a=, 当10x a <<时,()10ax f x x -'=>;当1x a >,()10axf x x-'=<, 故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0,a ⎛⎫ ⎪⎝⎭,单调递减区间为1,a ⎛⎫+∞ ⎪⎝⎭; (3)①当11a≤时,即当1a ≥时,函数()f x 在区间[]1,2上是减函数, ()f x ∴的最小值是()2ln22f a =-;②当12a ≥时,即当102a <≤时,函数()f x 在区间[]1,2上是增函数, ()f x ∴的最小值是()1f a =-;③当112a <<时,即当112a <<时,函数()f x 在11,a ⎡⎤⎢⎥⎣⎦上是增函数,在1,2a ⎡⎤⎢⎥⎣⎦上是减函数,所以()f x 的最小值产生于()1f 与()2f 之间,又()()21ln2f f a -=-, 当1ln 22a <<时,最小值为()1f a =-; 当ln 21a ≤<时,最小值为()2ln22f a =-,综上所述,当0ln 2a <<时,函数()f x 的最小值是()min f x a =-, 当ln 2a ≥时,函数()f x 的最小值是()min ln 22f x a =-.考点:1.利用导数求切线方程;2.函数的单调区间;3.函数的最值;4.分类讨论.。
高三文科数学小综合专题练习--应用问题

高三文科数学小综合专题练习——应用问题一、选择题1. 某种细菌经60分钟培养,可繁殖为原来的2倍.10个细菌经过7小时培养,细菌能达到的个数是A.640B.1280C.2560D.51202. 台风中心从A 地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离台风中心30千米内的地区为危险区,城市B 在A 的正东40千米处,B 城市处于危险区的时间为A.5.0小时B.1小时C.5.1小时D.2小时 3. 客车从甲地以h km 60的速度行驶1小时到达乙地,在乙地停留了半小时,然后以h km 80的速度行驶1小时到达丙地,下列描述客车从甲地出发,经过乙地,最后到达丙地所经过的路程s 与时间t 之间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4. 已知甲、乙两车由同一起点同时出发,并沿同一路线(假定为直线)行驶.甲车、乙车的速度曲线分别为v v 乙甲和(如图2所示).那么对于图中给定的01t t 和,下列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A. 在1t 时刻,甲车在乙车前面B. 1t 时刻后,甲车在乙车后面C. 在0t 时刻,两车的位置相同D. 0t 时刻后,乙车在甲车前面5. 某电信公司推出两种手机收费方式:A 种方式是月租20元,B 种方式是月租0元.一个月的本地网内打出电话时间t (分钟)与打出电话费s (元)的函数关系如图,当打出电话150分钟时,这两种方式电话费相差A.10B.20C.30D.340二、填空题6. 某人向东走了x 千米,然后向右转0120,再朝新方向走了3千米,结果他离出发点恰好tOB As 50 100 15013千米,那么x 的值是___________.7. 里氏震级M 的计算公式为:0lg lg A A M -=,其中A 是测震仪记录的地震曲线的最大振幅,0A 是相应的标准地震的振幅.假设在一次地震中,测震仪记录的最大振幅是1000,此时标准地震的振幅是001.0,则此次地震的震级为_________;9级地震的最大振幅是5级地震最大振幅的______倍.8. 某地区居民生活用电分为高峰和低谷两个时间段进行分时计价.该地区的电网销售电价表如下:高峰时间段用电价格表 低谷时间段用电价格表 高峰月用电量 (单位:千瓦时) 高峰电价 (单位:元/千瓦时)低谷月用电量 (单位:千瓦时) 低谷电价 (单位:元/千瓦时)50及以下的部分 568.0 50及以下的部分 288.0 超过50至200的部分 598.0 超过50至200的部分318.0超过200的部分 668.0 超过200的部分 388.0若某家庭5月份的高峰时间段用电量为200千瓦时,低谷时间段用电量为100千瓦时,则按这种计费方式该家庭本月应付的电费为元(用数字作答).w.w.w.k.s.5.u.c.o.m9.有一批材料可以建成m 200的围墙,如果用此材料在一边靠墙的地方围成一块矩形 场地,中间用同样的材料隔成三个面积相等的矩形(如图所示),则围成的矩形最大 面积为________.(围墙厚度不计)10.某商家一月份至五月份累计销售额达3860万元,预测六月份销售额为500万元,七月份销售额比六月份递增00x ,八月份销售额比七月份递增00x ,九、十月份销售总额与七、八月份销售总额相等,若一月份至十月份销售总额至少达7000万元,则x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三、解答题11. 如图,为了解某海域海底构造,在海平面内一条直线上的C B A ,,三点进行测量,已知50AB m =,120BC m =,于A 处测得水深80AD m =,于B 处测得水深200BE m =,于C 处测得水深110CF m =,求DEF ∠的余弦值。
高三文科数学第二学期综合模拟题

高三文科数学第二学期综合模拟题一、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若a ,b ∈R ,i 是虚数单位,且(2)i 1i b a +-=+,则a b +的值为(A )1 (B )2 (C )3 (D )4(2)若集合},0{2m A =,}2,1{=B ,则“1=m ”是“}2,1,0{=B A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若点(,)P x y 在不等式组,,2y x y x x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A )0 (B )2 (C ) 4 (D )6(4)已知x ,y ,z ∈R ,若1-,x ,y ,z ,3-成等差数列,则x y z ++的值为(A )2-(B )4-(C )6-(D )8-(5)右图给出的是计算1001...81614121+++++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 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A ) 50>i (B ) 25>i (C )50<i (D ) 25<i(6)已知2sin(45)10α-=-,且090<<α,则cos α的值为 (A )513 (B )1213(C ) 35 (D )45(7)已知函数()()()f x x a x b =--(其中)a b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函数()xg x a b =+的图象大致为(A ) (B ) (C ) (D )(8)设集合1[0,)2A =,1[,1]2B =,函数1,,()22(1),.x x A f x x x B ⎧+∈⎪=⎨⎪-∈⎩若0x A ∈,且0[()]f f x A ∈, 则0x 的取值范围是 (A )(41,0] (B ) (21,41] (C )(21,41) (D ) [0,83]俯视图左视图主视图2112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二)数学(文)试题word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二)数学(文)试题word含答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文科数学(二)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A=\{x|x-\frac{1}{2}<0\}$,$B=\{x|x-\frac{(2a+8)}{a(a+8)}<0\}$,若 $A\cap B=A$,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A。
$(-4,-3)$B。
$[-4,-3]$C。
$(-\infty,-3)\cup(4,+\infty)$D。
$(-3,4)$2.已知复数 $z=\frac{3+i}{2-3i}$,则 $z$ 的实部与虚部的和为A。
$-\frac{2}{5}+\frac{1}{5}i$B。
$-\frac{2}{5}-\frac{1}{5}i$C。
$\frac{2}{5}+\frac{1}{5}i$D。
$\frac{3}{5}+\frac{2}{5}i$3.某景区管理部门为征求游客对景区管理方面的意见及建议,从景区出口处随机选取 $5$ 人,其中 $3$ 人为跟团游客,$2$ 人为自驾游散客,并从中随机抽取 $2$ 人填写调查问卷,则这 $2$ 人中既有自驾游散客也有跟团游客的概率是A。
$\frac{2}{3}$B。
$\frac{1}{5}$C。
$\frac{2}{5}$D。
$\frac{3}{5}$4.已知双曲线 $E:\frac{x^2}{a^2}-\frac{y^2}{b^2}=1(a>0,b>0)$ 的离心率为$\frac{\sqrt{10}}{3}$,斜率为 $-\frac{3}{2}$ 的直线 $l$ 经过双曲线的右顶点 $A$,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分别交于 $M$,$N$ 两点,点 $M$ 在线段$AN$ 上,则 $\frac{AN}{AM}$ 等于A。
2014届广东省中山市高三数学综合文科试题(二)及答案

中山市2014届高三数学综合试题(二)文科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集合a c b a S }(,,{=、b 、R c ∈)中三个元素为边可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该三角形一定不可能...是( )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2. 已知a 是实数,()(1)a i i -+是纯虚数(i 是虚数单位),则a =( ) 、A .1 B .-1 CD3. 已知lg lg 0a b +=,则函数()x f x a =与函数()log b g x x =-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4. 已知双曲线的两条渐进线方程为x y 43±=,且双曲线经过点)3,2(,则双曲线方程为( )A.11227422=-x y B. 12741222=-y x C. 11227422=-x y 或12741222=-y x D.191622=-y x 5.设a b c 分别是ΔABC 的三个内角ABC 所对的边,则a 2=b (b +c)是A =2B 的 ( ) A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 .充要条件6.已知函数sin 3y x π=-在区间[]0,t 上至少取得2个最大值,则正整数t 的最小值是( )A .9B .10C .11D .127. 已知数列{}n a 中,1a = 2,1(1)2n n nan a +=++,n N +∈,则11a = ( )A . 36B . 38C . 40D . 428. 已知平面内有一点P 及一个△ABC ,若=++,则点P 与△ABC 的位置关系是( ) A.点P 在线段AB 上B.点P 在线段BC 上C.点P 在线段AC 上D.点P 在△ABC 外部9.若实数y x ,满足条件⎪⎪⎩⎪⎪⎨⎧≥≥≤-+≤-+10042052y x y x y x , 目标函数y x z -=2,则xA .25max =zB .1max -=zC . 2max =zD .0min =z10.设函数f 是定义在正整数有序对的集合上,并满足:①(,),f x x x = ②(,)(,),f x y f y x =③()(,)(,),x y f x y yf x x y +=+则(12,16)f +(16,12)f的值是 ( ) A . 24 B . 48 C . 64 D . 96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福建省安溪八中2014届高三模拟综合训练(二)数学文科试题

福建省安溪八中2014届高三模拟综合训练(二)数学文科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设全集U 为实数集R ,{}{}2/4,/ln(2)0M x x N x x =≥=+≥,则()U C M N ⋂等于( )A .{}/12x x -≤<B .{}/2x x <C .{}/12x x -<<D .{}/2x x ≤ 2.复数33(1)(1)i i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应的点为( ▲ )A .()0,4-B .()0,4C .()4,0D .()4,0- 3.()()"0"(1)-0a f x ax x ≥=-∞是“函数在区间,内单调递减”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2=lg 2lg2lg5,10a a +=已知则( )A .1B .2C .10D .1005.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如下,则其输出的结果是( )A .0BC 1+D 16.,,a b c 设是任意的非零向量,且相互不共线,则下列真命题的个数为( ) ①()()0a b c c a b -=;②a b a b +>-;③a b c a c b c +=+;④,,.a b c c a b λμγγλμ=+对于平面内的任意一组向量存在唯一实数组,,使8.函数sin()(0)y x πϕϕ=+>的部分图象如右图所示,设P 是图象的最高点,,A B 是图象与x 轴的交点,记APB θ∠=,则sin 2θ的值是( ▲ )A .1665B .6365C .1663-D .1665-9.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满足:n m n m S S S ++=,且1a =1.那么10a =( ▲ ) A .1 B .9 C.10 D .5510.已知函数x xe x f =)(,方程)(01)()(2R ∈=++t x tf x f 有四个实数根,则t 的取 值范围为( )A .),+∞+e e 1(2B .)1(2e e +--∞, C .)2,1(2-+-e e D . )12(2ee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12.22:1(2,2)O x y P O +=过圆外一点作圆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 ,则四边形PAOB 的面积为13.220,97a a x a x a x>+≥-设常数若对一切的正实数均成立,则的取值范围为 14.{}124)min 3log ,log ,min ,,f x x x p q p q ⎧⎫=+⎨⎬⎩⎭若函数(其中表示两者中较小者,)2f x <则(的解集为15.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D ,若存在非零实数m 满足()x M M D ∀∈⊆,均有x m D +∈,且()()f x m f x +≥,则称()f x 为M 上的m 高调函数.如果定义域为R 的函数()f x 是奇函数,当0x ≥时,22()f x x a a =--,且()f x 为R 上的4高调函数,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安溪八中2014届高考数学三轮复习文科(二)第Ⅱ卷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5分.其中16-19每题12分,20题13分,21题14分.16.已知向量1(sin ,1),(3cos ,)2a xb x =-=-,函数()() 2.f x a b a =+⋅-(1)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T 及单调减区间;(2)已知,,a b c 分别为∆ABC 内角A ,B ,C 的对边,其中A 为锐角,a =4c =,且()1f A =.求A ,b 的长和∆ABC 的面积.17.某学校为准备参加市运动会,对本校甲、乙两个田径队中30名跳高运动员进行了测试,并用茎叶图表示出本次测试30人的跳高成绩(单位:cm ).跳高成绩在175cm 以上(包括175cm )定义为“合格”,成绩在175cm 以下(不包括175cm )定义为“不合格” .鉴于乙队组队晚,跳高成绩相对较弱,为激励乙队队员,学校决定只有乙队中“合格”者才能参加市运动会开幕式旗林队.(Ⅰ)求甲队队员跳高成绩的中位数;(Ⅱ)如果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甲、乙两队所有的运动员中共抽取5人,则5人中“合格”与“不合格”的人数各为多少.(Ⅲ)若从所有“合格”运动员中选取2名,用X 表示所选运动员中能参加市运动会开幕式旗林队的人数,试求X =1的概率. 18.{}()()213111,2,,,//.n n n a a a a x y a a x y ++==在数列中,是与的等差中项,设且满足(1){}n a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2=log (2)n n n n n n a S b b a S +记数列的前n 项和为,若数列满足,{}.n n b n T 求数列的前项和19.如图,AB 为圆O 的直径,点E 、F 在圆O 上,矩形ABCD 所在的平面和圆O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且2AB =,1AD EF ==.(1)求证:AF ⊥平面CBF ; (2)求三棱锥C OEF -的体积; (3)求二面角的E BC F --大小.20.已知椭圆()22221:10-.23x y E a b a b ⎛⎫+=>> ⎪ ⎪⎝⎭的离心率为,且过点 (1) 求椭圆E 的方程;(2)过椭圆的右焦点F 作两条直线分别与椭圆交于A ,C 与B ,D ,若0AC BD =,求四边形ABCD 面积的取值范围。
黑龙江哈三中2024届高三第四次联考数学试题文试卷

黑龙江哈三中2024届高三第四次联考数学试题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1+2ai)i =1-bi ,其中a ,b ∈R ,则|a +bi|=( ).A .12B .5C .52D .52. “十二平均律” 是通用的音律体系,明代朱载堉最早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半音比例,为这个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二平均律将一个纯八度音程分成十二份,依次得到十三个单音,从第二个单音起,每一个单音的频率与它的前一个单音的频率的比都等于122.若第一个单音的频率为f ,则第八个单音的频率为A .32fB .322fC .1252fD .1272f 3.函数的定义域为( )A .[,3)∪(3,+∞)B .(-∞,3)∪(3,+∞)C .[,+∞)D .(3,+∞)4.定义域为R 的偶函数()f x 满足任意x ∈R ,有(2)()(1)f x f x f +=-,且当[2,3]x ∈时,2()21218f x x x =-+-.若函数()log (1)a y f x x =-+至少有三个零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20,2⎛⎫ ⎪ ⎪⎝⎭B .3⎛ ⎝⎭C .5⎛ ⎝⎭D .60,6⎛⎫ ⎪ ⎪⎝⎭ 5.若不等式32ln(1)20a x x x +-+>在区间(0,)+∞内的解集中有且仅有三个整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932,2ln 2ln 5⎡⎤⎢⎥⎣⎦B .932,2ln 2ln 5⎛⎫ ⎪⎝⎭C .932,2ln 2ln 5⎛⎤ ⎥⎝⎦D .9,2ln 2⎛⎫+∞⎪⎝⎭ 6.已知复数z 满足i z11=-,则z =( )A .1122i +B .1122i - C .1122-+i D .1122i -- 7.若实数x ,y 满足条件25024001x y x y x y +-≤⎧⎪+-≤⎪⎨≥⎪⎪≥⎩,目标函数2z x y =-,则z 的最大值为( ) A .52 B .1 C .2 D .08.阅读如图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的a 的值为( )A .2-3 B .3-2 C .52 D .259.数学中有许多形状优美、寓意美好的曲线,例如:四叶草曲线就是其中一种,其方程为()32222x y x y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曲线C 有四条对称轴;②曲线C 上的点到原点的最大距离为14; ③曲线C 第一象限上任意一点作两坐标轴的垂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最大值为18; ④四叶草面积小于4π.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①②B .①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 10.已知抛物线2:6C y x =的焦点为F ,准线为l ,A 是l 上一点,B 是直线AF 与抛物线C 的一个交点,若3FA FB =,则||BF =( )A .72B .3C .52D .211.已知集合{}0,1,2,3A =,{|22}B x x =-≤≤,则A B 等于( )A .{}012,,B .{2,1,0,1,2}--C .{}2,1,0,1,2,3--D .{}12, 12.已知0x >,0y >,23x y +=,则23x y xy+的最小值为( ) A .322-B .221 C 21 D 21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数学文科综合测试题(2)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全集U =R ,设函数)1lg(-=x y 的定义域为集合A ,函数2-=x y 的定义域为集合B ,则()U AC B =IA .[1,2]B .[1,2)C .]2,1(D .(1,2)2.某公司共有1000名员工,下设若干部门,现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全体员工中抽取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已知广告部被抽取了4个员工,则广告部的员工人数是A .30B .40C .50D .603.设l 、m 为不同的直线,α、β为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αα⊂⊂m l l ∥β,m ∥β,则α∥β; ②若,,,αβα⊥⊥⊥m l l 则m ⊥β;③若a ⊥β,l ∥α,则l ⊥β;④若α∥β,ββ⊥⊥m l ,,则l ∥m .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共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已知|a |=3,|b |=2,且(a +b )·a =0,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A .30°B .60°C .120°D .150°5.某两个三口之家,拟乘“富康”、“桑塔纳”两辆出租车一起外出郊游,每辆车最多只能坐4个,其中两个小孩(另4个为两对夫妇)不能独坐一辆车,则不同的乘车方法共有A .58种B .50种C .48种D .40种6.若不等式a x <-|1|成立的充分条件是40<<x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3[+∞ B .]3,(-∞ C .),1[+∞ D .]1,(-∞ 7.已知函数)12(+x f 是奇函数,则函数)2(x f y =的图象关于下列哪个点成中心对称A .(1,0)B .(-1,0)C .(21,0) D .(-21,0) 8.已知两定点A 、B ,且|AB|=4,动点P 满足|PA|-|PB|=3,则|PA|的最小值是A .27 B .23 C .1 D .21 9.在一次射击练习中,已知甲独立射击目标被击中的概率为43,甲和乙同时射击,目标没有被击中的概率为121,则乙独立射击目标被击中的概率是A .31 B .32 C .91D .6510.如果函数)(x f 在区间D 上是“凸函数”,则对于区间D 内任意的n x x x ,,,21Λ,有)()()()(2121nx x x f n x f x f x f nn +++≤+++ΛΛ成立. 已知函数x y sin =在区间[0,π]上是“凸函数”,则在△ABC 中,C B A sin sin sin ++的最大值是A .21B .23 C .23 D .23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已知bba ab a +>+>>11,0,0且,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是 . 12.函数x xy cos 2cos 4-=的最小正周期是 . 13.若nxx )1(+的展开式中,只有第四项的系数最大,则这个展开式中的常数项的值是 .(用数字作答)14.设椭圆)0(12222>>=+b a by a x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在椭圆上,且2121,2||||PF PF PF ⋅=-则 .15.如图所示,正三棱锥A —BCD 中,E 、F 分别为BD 、AD 的中点,EF ⊥CF ,则直线BD 与 平面ACD 所成的角为高三数学文科综合测试题(2)班级: 姓名: 学号:第Ⅱ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二、填空题答题卡(每小题5分,共25分)11.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13.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15.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Cb⋅a=-.cosc)2(cos B(I)求角B的大小;(II)若a、b、c成等比数列,试确定△ABC的形状.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差数列{a n}中,a3 + a4 = 15,a2a5 = 54,公差d < 0.(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2)求数列的前n项和S n的最大值及相应的n的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直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B⊥BD,AB=BD=a,E是CC1的中点,A1D⊥BE.(1)求证:A1D⊥平面BDE;(2)求二面角B—DE—C的大小;(3)求点B到平面A1DE的距离.当第n 次出现正面时当第n 次出现反面时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人投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概率都是21,构造数列{a n },使⎩⎨⎧-=11n a ,记*)(21N n a a a S n n ∈+++=Λ(1)求S 8=2时的概率; (2)求S 2≠0且S 8=2时的概率.20.(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三次函数c bx ax x x f +++=23)(,在),2(),1,(+∞--∞上单调增,在(1,2)-上单调减,当且仅当4>x 时,).(54)(2x g x x x f =+-> (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2)若函数m y =与函数)(x f 、)(x g 的图象共有3个交点,求m 的取值范围.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中心在原点,其中一个焦点为F (-1,0)的椭圆,经过点)26,2(P ,椭圆的右顶点为A ,经过点F 的直线l 与椭圆交于两点B 、C .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若△ABC 的面积为2718,求直线l 的方程.高三数学文科综合测试题(2)文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DCBDC ACABD 二、填空题:11.b a > 12.π2 13.20 14.9 15.45° 三、解答题: 16. 解:(I )由已知及正弦定理,有 .cos sin 2sin cos cos sin ,cos )sin sin 2(cos sin B A C B C B B C A C B =+-=即.cos sin 2)sin(B A C B =+∴…………………………………………(4分).60,21cos ,1cos 2,0sin )sin(︒=∴==∴≠=+B B B A C B 即Θ……………(6分)(II )由题设,,cos 2,.2222B ac c a b ac b -+==据余弦定理 .,0)(.02.60cos 222222c a c a ac c a ac c a ac ==-∴=-+︒-+=∴即即……(10分)从而ABC c a ac b ∆===故,为正三角形.……………………………………(12分)17. 解:(1)}{n a Θ为等差数列,4352a a a a +=+∴⎩⎨⎧=⋅=+∴54155252a a a a …………………………………………………………2分解得⎩⎨⎧==9652a a (因d<0,舍去)⎩⎨⎧==6952a a ………………………………4分⎩⎨⎧=-=⇒1011a d …………………………………………………………… 5分.11n a n -=∴ ……………………………………………………………6分 (2)n a a n -==11,101Θ.221212)(21n n a a n S n n +-=+=∴ …………………………………8分 又021<-,对称轴为221,故当n = 10或11时,…………………10分S n 取得最大值,其最大值为55. ………………………………………12分18.解:(1)∵直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AA 1⊥平面ABCD ,又∵AD ⊥BD ,∴A 1D ⊥BD.又A 1D ⊥BE ,∴A 1D ⊥平面BDE ;………………2分 (2)连接B 1C ,∴A 1B 1=//CD,∴B 1C =//A 1D.∵A 1D ⊥BE,∴B 1C ⊥BE ,∴∠BB 1C=∠CBE ,∴Rt △BB 1C ∽Rt △CBE ,∴BCCEBB BC =1 ∵121BB CE =,BC=AD=a ,∴,212221a BC BB ==∴BB 1=a 2. 取CD 中点M ,连接BM.∵CD=2a ,.22a BM =∴ 过M 作MN ⊥DE 于N ,连接DN.∵平面CD 1⊥平面BD ,BM ⊥CD ,BM ⊥平面CD 1∴BN ⊥DE ∴∠BNM 就是二面角B —DE —C 的平面角.DE=.21022a CDCE =+ ∴MN=10a Rt △BMN 中,tan ∠BNM=5∴∠BNM=arctan 5即二面角B —DE —C 等于arctan 5……………………6分 (3)∵A 1D ⊥平面BDE ,BN ⊂平面BDE ,∴A 1D ⊥BN BN ⊥DE ,∴BN ⊥平面A 1DE 即BN 的长就是点B 到平面A 1DE 的距离∵BM=,10,22aMN a =∴BN=a 515 即点B 到平面A 1DE 的距离为a 515……………………12分19.解:(1)S 8=2时,需8次中有5次正面3次反面,设其概率为P 1,则P 1=327)21()21(3558=C ……………………4分 (2)S 2≠0即前两次同时出现正面或反面,当同时出现正面时,S 2=2,要S 8=2需6次3次正面3次反面,设其概率为P 2, 则P 2=;645)21()21(21213336=⨯C ……………………6分 当同时出现反面时,S 2=-2,要S 8=2需后6次5次正面1次反面,设其概率为P 3, 则P 3=;1283)21()21(21211556=⨯C 所以S 2≠0且S 8=2时的概率为.128131283645=+=P ………………12分20、解:(1))(x f Θ在),2(),1,(+∞--∞上单增,(-1,2)上单减 023)(2=++='∴b ax x x f 有两根-1,2c x x x x f b a b a +--=∴⎪⎩⎪⎨⎧-=-=∴⎪⎪⎩⎪⎪⎨⎧=⨯--=+-∴623)(623321322123…………4分令522554)()(232-+--=+--=c x x x x x x f x H )2)(13(253)(2-+=--='x x x x x H ),2(),31,()(+∞--∞在x H 单调增,)2,31(-单调减故110)31(0)4(-=∴⎪⎩⎪⎨⎧<-=c H H 11623)(23---=∴x x x x f 故.11623)(23---=x x x x f ……………………………………… 6分(2)因11623)(23---=x x x x f.21511)1(6)1(23)1()1(23-=--⋅--⋅--=-∴f同理f (2) =-21 ∴当21521-<<-m 时,直线m y =与函数)(x f 的图象有3个交点.………9分 又.11)2()(2≥+-=x x g故当m >1时,直线m y =与)(x g 的图象共有2个交点,与)(x f 的图象有1个交点,又f (4) = g (4)故当51<<m 、5>m 时与)(x f 、)(x g 共有3个交点.…11分故m 的取值范围:).,5()5,1()215,21(+∞⋃⋃-- ………………………………13分21.解:(Ⅰ)设椭圆的方程为:)0(12222>>=+b a by a x …………………………1分由题设知⎩⎨⎧==⎪⎪⎩⎪⎪⎨⎧=+=-32:,123212222b a b a b a 解得………………………………………5分 因此,椭圆的方程为:.13422=+y x ……………………………………………6分 (Ⅱ)若直线x l ⊥轴,则l 的方程为:x =-1,此时B 、C 的坐标为)23,1(-、).23,1(--由于点A 的坐标为(2,0),则△ABC 的面积为.29不合题意,舍去:………… 7分若直线l 不与x 轴垂直,可设l 的方程为:).1(+=x k y由⎪⎩⎪⎨⎧=++=134)1(22y x x k y ,得:01248)43(2222=-+++k x k x k …………………8分 记),(11y x B 、),(22y x C ,则有⎪⎪⎩⎪⎪⎨⎧+-=+-=+2221222143124438k k x x k k x x , ………………………9分 由于2221221243)1(12]4))[(1(||k k x x x x k BC ++=-++= 点A 到直线l 的距离为21|3|k k +,………………………………………………11分将上面两式代入△ABC 的面积公式可得:27181|3|43)1(1221222=+⋅++⋅kk k k ,…12分 整理得:0181724=-+k k ………………………………………………………13分解得:7182-=k (舍去),k 2 = 1 故1±=k , 从而,直线l 的方程为:).1(+±=x y ……………………………………………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