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人教版使用)
教学设计4: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一、教学目标京张铁路、侯氏制碱法、《海国图志》、《天演论》中译本等知识点;通过分析、比较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在各自领域里,能够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原因,找出他们的共性,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投影显示图片,图略)同学们,我们在投影里看到的这幅照片,是1909年中国人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通车典礼的一个画面。
这个画面在今天来看,也许不算什么,但在90多年前,在半殖民地的中国饱受列强的欺凌下,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开通,这个场景是激动人心的。
我们在这里最不应忘记的一个人就是当年指挥修建这条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
关于詹天佑的具体情况,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
教师讲授:近代史上,中华民族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失败,积极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
他们在思想上、科技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勇敢地进行赶超和创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制作名人档案。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由于他们生活的时代早,而且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所以调到前面作为范例进行探究)1.首先了解一下詹天佑:人物姓名:詹天佑;重要贡献:自行设计和建成京张铁路[干线];年代:1905——1909年;突出成就:居庸关、八达岭隧道;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 [学成本领,报效祖国];良好的道德品质[勤奋好学,克服困难,全力以赴];强烈的创新意识[设计“人”字形路轨]。
)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展示其主要成就,并适当的更正和补充。
用动画展示人字形铁轨的示意图,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体会其中的聪明才智与创造性。
展示詹天佑的“各出所学,-------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话,让学生分析其含义。
并体会其对于今年天的中国人有什么启示?2、学习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让学生在看书的基础上,简单说明侯德榜的贡献是什么?体会其身上体现出的精神品质。
(启发学生运用上例,自我提炼知识要点)A、成功时间: 20世纪20年代B、代表作:《制碱》C、主要成就:比欧洲制碱成本低40%D、成功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学成归来,投身实践,报效祖国];良好的道德品质[刻苦钻研,意志坚强];强烈的创新意识[挑战外国垄断,探索新工艺,敢于超越西方]。
八年级历史上册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1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制定和主要内容: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以教 育法令的形式公布了新学制,建立起包括初 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 并在全国施行。该章程对国家的教学体制和 新式学堂做了比较全面、明确的规定。
影响: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一、新式教育的开端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是什么?
郭沫若(1892-1978)
赵树理(1906-1970)
小 二 黑 结 婚
1904-1986
《中 丁 太国 玲
阳女 ( 照作 在家 桑, 干代 河表 上作 ) 》
姓名
詹天佑 侯德榜 魏源 严复 鲁迅 徐悲鸿 聂耳 冼星海 郭沫若
成就 著作(思想主张)
设计京张铁路
“侯氏制碱法” ,《制碱》
《海国图志》,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翻译《天演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狂人日记》《孔乙己》等
确的。以下是网友的近期留言,请你挑出有史实错误的
一项 A
A.京师大学堂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成果
B.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是田汉
C.鲁迅是近代中国鞭挞黑暗的文学巨匠
D.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文艺事业没有停滞
学习他们崇高的爱国精神、 强烈的创新意识、良好的 道德品质等等
名称
人物
生活时 代
著作
主要思想、主要成就
进步 思想
魏源 严复
鸦片战 《海国图志》 学习西方军事科技,
争时期
改革现状,抵抗侵略”
师夷长技以制夷”
戊戌变 法时期
《天演论》 效法西方,推行维新 改革,物竞天择,适者 生存”
詹天佑
洋务运 动时期
• 影响
——他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 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21—22课学案 人教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21—22课学案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d7674e011ca300a7c3900e.png)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总第21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詹天佑和京张铁路的修建;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魏源和严复的思想主义。
2、填充《中国近代科技思想成熟简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3、懂得:中国近代科技成熟的取得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同时也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中国近代科学家们的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学习重点:詹天佑和京张铁路;侯德榜的“侯低制碱法”;魏源和《海图志》;严复《天演论》学习难点:分析四位文化名人取得成就的共同愿望。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京张铁路时间:年到年总工程师:设计特色: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路轨。
历史地位:这是中国人民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条铁路。
2、20世纪年代,和国著名的化学家,经过刻苦钻研终于制出纯碱。
他还撰写一书,把制碱的奥秘公诸于世,打破制碱业的垄断。
后来他探索出新的制碱工艺,比欧洲制碱法降低成本。
为表彰他的贡献,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
3、阅读课文,填写表格:(二)合作交流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3、老师的问题:(1)詹天佑在建闵张铁路时做了怎样的技术处理?它的修成有何意义?(2)魏源为了“师夷人技以制夷”的目的主张应该怎么做?(3)概括四位文化名人取得成熟的共同原因。
(三)拓展延伸:从严复“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着手,谈谈当前改革的必要性。
(四)系统总结列表掌握四位文化名人的成就。
《中国近代科技思想成就简表》(五)巩固练习:1、鸦片战争前后,要求改变现状和学习外国的思想家有()①关天培②魏源③龚自珍④严复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④2、严复翻译的著作是()A、《海图国志》B、《四洲志》C、《天演论》D、《三国志》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欲制外夷者,必先恶夷情始”。
材料二:“师夷长技以制夷”。
(1)上述材料摘自何书?作者是谁?(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含义是什么?(3)作者这部书中阐述了“师夷长技”的具体做法是什么?(六)当堂反思:我的收获:我的不足: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总第22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京师大学堂,科举制度的废除,文学、艺术家们的成就。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思想家魏源、严复的思想主张;掌握魏源的《海国图志》;掌握科学家詹天佑、侯德榜的科技成就;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魏源等四位历史人物的学习,找出他们共有的优秀品质,培养初步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
并学习四位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近代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们的爱国精神、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懂得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
【教学重点】四位文化名人的主张、成就、著作或主要贡献,通过分析四位文化名人的典型事迹,概括出本课的主题【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近代文化名人成功的共同原因,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近代中国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是个备受列强凌辱和蹂躏的国家,为了振兴中华民族,抵制外来的侵略,在近代史上,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失败,积极展开挽救民族危亡的活动。
他们在思想上、科技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勇敢地进行赶超和创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讲授新课一、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1、魏源生活时代:鸦片战争时期代表作:《海国图志》主要内容:“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强烈批判闭关锁国政策,抨击愚昧言论。
思想核心:“师夷长技以制夷”。
影响:他的主张被洋务运动实践,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优秀品质及表现:(1)崇高的爱国精神(反抗外侵);(2)良好的道德品质(讲诚信,不负林则徐重托);(3)强烈的创新意识(批判闭关锁国政策,破除轻视科技的愚昧观点)。
教师点拨:清代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
魏源是冲破闭关锁国的思想束缚,提出向西方学习掌握敌的长处,克敌制胜的,这是他爱国、进步的重要表现。
他的思想反映了鸦片战争以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里的先进人物,开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
教师过渡:在西学热潮中,严复的贡献最大。
2、严复生活时代:戊戌变法时期代表作:《天演论》主要内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上)

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
侯氏制碱法 • 时间:20世纪20年代 • 人物:侯德榜 • 贡献: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制出纯碱, 比欧洲的制碱方法降低成本40%。 • 著作:《制碱》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思想家魏源
主张:“欲制外夷者, 必先悉夷情始” 著作:《海国图志》
魏源(1794.4.23- 1856.3.26),原名远达, 字默深,一字墨生,又字 汉士,号良图。清湖南省 邵阳县金潭人(今邵阳市 隆回县金潭)。为晚清思 想家,新思想的倡导者、 林则徐的好友。魏源是近 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 文人之一。
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 时间:1905-1909年 • 总工程师:詹天佑 • 铁路名称:京张铁路
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是一条自北京西直门,经居庸关、 沙城、宣化至河北张家口的铁路,全长约201.2千 米,京张铁路因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价值,在 俄国和英国两国觊觎、诸商纷争筑路的情况下, 清廷要臣袁世凯多次与英俄协商最终确定由中国 自己筹款修建,并于1905年5月 上奏清政府提议 尽快修建,清廷接受了袁世凯的建议后,袁世凯 在资金和人才上精心筹划,任命陈昭常为总办、 詹天佑为会办(相当于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并 于1905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1909年建成,是中 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勘 测、设计、施工完成,投入营运的铁路。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思想家、翻译家严复 • 译作:《天演论》 • 著名观点: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严复
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乳名体 干,初名传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晚 号野老人,福建侯官(后并入闽县,称为闽侯,今福州市) 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 严复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 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他翻译了《天演论》、《原 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 《法意》、《名学浅说》、《穆勒名学译著。严复 的翻译考究、严谨,每个译称都经深思熟虑,他提出的 “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深远影 响。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_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一)ppt课件(人教版)

谢谢合作!
谢谢观看!
巩固练习
1. 詹天佑针对外国人对京张铁路修建中的挖苦,他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 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这种思想,表达了詹天佑的( )
A. 对外国的蔑视精神
B. 民族自强精神
佑学成回国、报效祖国的举动?
个人简介----
历
史
事迹成就----
人
物
档
优秀品质----
案
你知道吗?
1926年,中国的“红三角”牌纯碱,闯入万国博览会, 获金质奖章。侯德榜成为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 世界制碱工业的权威。
个人简介----
历
史
思想主张----
人
物
档
பைடு நூலகம்
优秀品质----
案
林则徐
第2环
学习目标
节
• 知道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四位先进中国人做出的 主要贡献
•
理解他们所作贡献的原因和影响 学科网
• 重点: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四人的贡献
• 难点:认识先进中国人的爱国救亡探索精神
第3环 节
10分钟
方法
结合课本和学案自主扎实记忆基础知识,力争全部过关。学科网教 师检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效果。
严复和他的主要译 著
严 复 为 《 天 演 论 》 写 的 序 言
“物竞天择,适者生 存”,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第5环 节
一条铁路: 两种观点: 三本著作: 四个人物:
第6环 节
《金榜学案》P57-58中的课时训练1-10 题!
参考答案:1—5 BACBA 6—8BCC
八年级上册第21课科技与思想一(定稿)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的内容大致可分四部分: 一、世界地理部分,介绍了许多国家的地理位置、疆域大小; 二、西方技术部分,包括军事技术、战舰驾驶和制造、铁路及火器弹药的使用; 三、西方文化部分; 四、论述中国抵抗西洋的战术战略,倡议建立译馆、船厂、炮局、并训练海军。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詹天佑铜像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詹天佑敢于创新,在险要地段设计 出“人”字形走向的路轨。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中国人想 不依靠外国 人自己修铁 路,至少也 得50年。
面对帝国主义 者的阻挠、要挟、 和嘲笑,面对十分 恶劣的自然环境, 詹天佑是怎样做的?
魏源的思想主张
1、他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 办 民用工业 ; 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 新式武器 装备 军队。 2、他强烈批判 闭关锁国 政策,对封 建顽固派自甘落后,把西方科技视为“奇 巧淫技”的愚昧言论,加以猛烈抨击。
3、编成《海国图志》 一书,系统介绍了 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 的目的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 ”。
八年级上册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一)
想一想 为什么鸦片战争中, 英军仅 用50艘舰船、3000名船员和 400名陆军,只以500人伤亡 的代价,就打败了清王朝几十 万的大军?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当时,西方各国先后完成工业革命,建 立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国力不断壮大。 而当时清王朝自大无知,闭关锁国,腐 败无能、国家经济实力贫弱,与资本主义列 强的强大军事优势相比,自然处于被动挨打 的地位。
【练习】八年级历史上册721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课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关键字】练习7.21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一、选择题1.下列人物与其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A.詹天佑——京张铁路B.侯德榜——侯氏制碱法C.林则徐——《海国图志》D.聂耳——《义勇军进行曲》2.魏源和严复都是我国近代早期的爱国思想家,他们的共同之处是()A.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B.都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C.都认识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重要性D.都主张维新改革3.社会的进步,首先源于思想的进步。
魏源和严复都是站在时代前沿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分别对哪些事件直接产生影响()A.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运动B.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4.严复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十九世纪末最敏感的人”,因为他()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B.主张民主共和C.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D.宣传“物竞天择”观点5.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演”、“淘汰”、“物尽”、“天择”等术语铺天盖地出现在当时的报刊杂志中,激励了许多中国人。
最早将这些术语介绍到中国的人物是()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6.李克强总理在参观严复故居时赞誉他“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严复译著的哪本书在当时影响最大()A.《海国图志》B.《物种起源》C.《天演论》D.《四洲志》7.《马关条约》签订后,为警醒世人,严复译著了《天演论》,书中宣传的观点是()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B.实业救国C.师夷长技以制夷D.民主、科学8.严复翻译《天演论》的主要目的是()A.介绍生物退化论的观点B.宣传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C.批评洋务运动D.警示国人因循守旧就会亡国9.下列著作中体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观点的是()A.《狂人日记》B.《海国图志》C.《天演论》D.《四洲志》10.在《天演论》中宣传“勿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的思想家是()A.詹天佑B.侯德榜C.魏源D.严复11.严复被誉为“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应该如何评 价魏源的思想?
启蒙思想家严复
评价 译著 主张 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天演论》 效法西方,推行改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近代著名 启蒙思想 家、翻译 家严复
在当时的中国,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 影响 《天演论》清代严复译自英国赫胥黎所著《进化论与伦理学》一 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书。“天演” 即进化之意,“天演论” 即进化论。严复不赞成把 自然规律(进化论)与人类关系(伦理学)加以分割,译述时只 取前面“进化论”(即天演论)命书名。严译《天演论》只包括 赫胥黎原著中“序论” 与“本论”两篇。甲午战后,严复始译此 书,1898年正式出版,为中国近代较早的一本直接介绍西方资产 阶级理论著作的书。
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京张铁路
詹天佑之前,中国近 代有无铁路?1905年之后, 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修筑京 张铁路,詹天佑在修筑过程 中作了那些事?
青龙桥站西“人”字形轨道上下行车的情 景
青龙桥站西“人” 字形轨道上下行车的情景 为了克服陡坡的困难,保证列车能安全地爬上八达岭,詹天佑 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从青龙桥起依着山腰设计了一 条“人”字形轨道,来降低坡度。这样做,减少了隧道的长度。 列车在这里用两个车头,一拉一推,保证了列车安全爬上陡坡, 这是詹天佑在铁路史上的一大创举。
活动与探究 詹天佑、侯德榜、魏源和严复四人 他们都有崇高的爱国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良好的 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之处? 道德品质,都接触了西方先进的文化,是四人的共同 特点。他们研究和活动的领域不同。他们虽然都生活 在中国历代,但生活的时期不同,他们虽然都接触西 他们都出国留 他们都是中国人 方先进的文化,但接触的深度和广度不同。魏源没出 学,他们生活 他们都生活在近 国留学,本身又不会外语,主要靠别人翻译的外国书 的时代不同。 代 籍,加以研究。詹天佑、侯德榜、严复都曾出国留学, 第一句不正确,魏源就没出 接触西方先进的文化比魏源要深得多,特别是严复接 这话不错,但没 你 触西方文化又深又广。 国留学。第二句有一定道理, 有抓住问题实质。 认 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 为 呢 ?
詹天佑用过的工程测绘仪器
京张铁路建成典礼
人 字 形 路 轨
﹄ ﹃﹄
﹃
史料积累
詹天佑(1861~1919)出生于广东南海县, 1872年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大学期间, 专攻铁路工程,成绩优异。 1881年抛弃了国外优 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到了祖国。1894年,英国 工程研究会正式接纳詹天佑为会员。1905年,清 政府任命他为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主 持修建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出后,帝国主义分子嘲笑 说,中国会修建这条高难度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 诞生”,并叫嚷“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修建(京张) 铁路”“是白日做梦”。满怀爱国热忱的詹天佑, 决心用事实粉碎他们的狂言。 修建京张铁路,确实困难重重。地势险要,坡 度很大,悬崖峭壁,居庸关、八达岭两处遂道工程 尤其艰巨。詹天佑坚持工作在施工第一线,他和其 他技术人员以及广大筑路工人一起,战胜了数不清 的困难,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因而不到两年, 便打通了居庸关隧道和八达岭隧道。当时在詹天佑 手下工作的都是他的同学和学生,但是每次在测量
畅所欲言
依据材料,詹天佑哪些 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小调查
詹天佑的故事知多少?
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
评价
我国著名的化学家
成就 撰写《制碱》, 发明“侯氏制碱 法” 侯德榜(1890—1974年),我国卓越的爱国科学家, 我国现代化学工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世界公认的制碱 工业权威。福建闽侯县人。1910年毕业于上海闽皖铁路 学堂。不久,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堂(清华大学的 前身)。1913年毕业考试时,以10门功课1000分,门 门满分,创造了清华园的奇迹。
1.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 ) A.唐胥铁路 B.京张铁路 C.京汉铁路 D.陇海铁路 2.《制碱》一书的作者是 A.詹天佑 B.侯德榜 ( C.严复 D.魏源 )
3.“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是 哪一部书的观点 ( )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天演论》 D.《三国志》
目录
温故知新 詹天佑科学技术来自侯德榜 魏源思想文化 严复
活动与探究
小 结
新课练习
温故知新
组合列举
1、请写出与下列条约相对应的事件名称和影响。
《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激活思维
1.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 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谁说的? 他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你受到哪些启发?
2.师夷长技以制夷
谁的思想主张? 其含义是什么?
重点回放
人 物 成 就 著作(思想主张) 评 价 詹天佑 侯德榜
设计修建京张铁路
杰出的铁路工程师 著名的化学家 近代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位思想家
撰写《制碱》 发明“侯氏制碱法”
编写《海国图志》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
源
严
复
翻译《天演论》主张 戊戌变法时期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启蒙思想家 等
轻松导航
之后,詹天佑都要拿着测量数据,自己再到现场重新测量一次。 在后来打通地形结构复杂的八达岭隧道时,詹天佑决定由张家口 和北京两边同时开凿,正是靠着这种精确的数学计算,最后隧道 打通时两边误差仅1米,计算之精准震惊了世界。 接着,詹天佑 和助手们又创造性地设计出“人”字形轨道。从青龙桥起,依着 山腰用折返线的办法,把铁路铺到山高坡陡的八达岭,从而保证 了行车安全。经过四年艰苦卓绝的努力,1909年9月24日,京张 铁路胜利竣工,比预计提前了两年。一些欧美工程师在参观了京 张铁路全线工程后,对工程的高质量、高速度称赞不已,十分钦 佩。为表彰詹天佑在京张铁路上的杰出成绩,他的母校耶鲁大学 特别授予他博士衔,并致信表示,耶鲁大学此后每年将保留2个 学位,由詹天佑的子孙后人免试免费入读。 京张铁路的建成,显示了中国人民杰出的智慧和才干,大大 增强了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祖国的信心。已故的周恩来总理,曾盛 赞这一业绩是“中国人民的光荣”!
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黄鹄”号轮船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 淞沪铁路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定军山》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
《渔光曲》
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报纸是 《申报》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两个文化出版 机构是 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
2、写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四件大事。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
生活时代 代表作品 思想主张
魏源像
《海国图志》的内容和 鸦片战争时期 编写目的各是什么? 内容系统介绍了南洋 《海国图志》出版后影响很大, 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 《海国图志》 促使人们开阔眼界,了解世界, 《海国图志》有什么影响? 编写目的是“师夷长技 对后来资产阶级维新派有一些启 以制夷”。 蒙作用。此书出版后,很快传入 师夷长技以制夷 日本,对日本的变法运动也发生 了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