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高中历史大事年表(整理人教版 )

高中历史大事年表(本表只涉及部分教材主体知识点,可能有所缺漏,若有错误,请自觉纠正。
最重要的是,知识点具体内容必须回归教材,切记)距今约一万年中国原始农业产生。
最早培育水稻和粟。
距今约七八千年中国原始农业相当发达。
“刀耕火种”;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世袭制。
夏小正使用。
工商食官。
公元前1600-前1046年商朝。
内外服制度。
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甲骨文;司母戊鼎、三星堆青铜器;青铜农具,耒耜石锄石犁为主。
商人。
织机。
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西周末期出现铁农具,作物种类接近齐全,斜纹提花织物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城邦出现公元前770-前476年春秋时期,牛耕出现,公元前685,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
公元前594,鲁国实行“初税亩”,郡县出现,工商食官打破,老子、孔子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雅典民主奠基。
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四百人会议、陪审法庭,中庸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的确立。
按地域划分选区、五百人会议、十将军委员会,陶片放逐法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成立。
习惯法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雅典奴隶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前5世纪中期,罗马《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公元前5、4世纪欧洲人文主义起源,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公元前475-前221 战国时期,中国进入封建社会。
魏国李悝变法,《法经》,平籴法。
楚国吴起变法,公元前365年,商鞅变法。
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墨子。
司南,《黄帝内经》,《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屈原,楚辞,石申,《石氏星表》,都江堰,郑国渠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统一货币半两、小篆文字、度量衡、焚书坑儒;隶书出现公元前206年西汉建立。
郡国并存,无为而治,铁犁牛耕逐渐普遍,素纱褝衣;高炉炼铁,炒钢技术,严格管理“市”;《氾胜之书》,汉赋,丝绸之路。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大事年表

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
1640年
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17世纪中期
英国《航海条例》,战胜荷兰
1687年
英国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8年
光荣革命,议会邀请
1689年
《权利法案》颁布
18世纪
启蒙运动
1721年
英国第一位首相沃尔伯尔
18世纪中期
英国胜法国,建立日不落帝国
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魏源完成《海国图志》
《南京条约》
1842年
8月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1848年底
《共产党宣言》发表
19世纪中叶
浪漫主义音乐鼎盛时期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洪秀全)
1851年1月
太平军定都天京(南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
冬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6年
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1858年
签订《天津条约》
洪仁玕颁布《资政新篇》
1859年
英国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9世纪中后期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俄国民族音乐兴起
洋务派提出“自强”
19世纪60年代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俾斯麦领导德国统一
《北京条约》
1860年
签订《北京条约》
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1863年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487年
迪亚士到达风暴角(好望角)
1492年
哥伦布到达美洲
1497年
达·伽马到达印度
16世纪
欧洲宗教改革
1517年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高中历史大事年表汇总

高中历史大事年表汇总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一、先秦时期(距今约170万年 - 公元前221年)1. 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 距今约70 - 20万年,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会使用天然火。
2.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一万年左右,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
- 距今约7000 - 5000年,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浙江余姚),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
- 距今约6000 - 5000年,半坡文化(黄河流域,陕西西安),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
3. 夏(约公元前2070 - 约公元前1600年)-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4. 商(约公元前1600 - 公元前1046年)- 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
- 商朝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5. 西周(公元前1046 - 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行政,这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6.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 -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 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世纪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成为春秋首霸。
- 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晋文公成为霸主。
-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
-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 - 公元前221年)- 战国初期,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
-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
-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国打败赵国。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 - 公元220年)1. 秦(公元前221 -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实行郡县制等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中 国历史大事年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先秦时期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约公元前 1600 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后,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巩固了统治。
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秦国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秦汉时期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
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公元前 207 年,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公元前 202 年,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景帝时期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
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推恩令”;在经济上统一铸币、盐铁官营;在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使西汉达到鼎盛。
公元 8 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公元 25 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东汉初期,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曹操、刘备、孙权势力逐渐壮大。
208 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20 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221 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229 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国号吴。
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西晋时期,短暂统一,但统治腐朽,发生了“八王之乱”。
316 年,西晋被匈奴所灭。
317 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东晋时期,北方出现了十六国的分裂局面。
420 年,刘裕代晋,建立宋朝,南朝开始。
此后,相继经历了齐、梁、陈三个朝代。
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北方民族大融合。
人教版高中历史时间表

18世纪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等。
1831法拉第电磁感应。
1859达尔文进化论,《物种起源》。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普朗克量子论。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20世纪初至今)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俄国十月革命。
1919巴黎和会。
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7杜鲁门主义。
1949北约成立,德国分裂。
1955华约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1961越南战争,不结盟运动。
1962古巴导弹危机。
1967欧共体成立。
1980年代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989东欧剧变。
1990德国统一。
1991苏联解体。
1993欧盟成立。
2001“911”事件。
1785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在工厂正式投入使用。
1840左右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86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866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1876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
1885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汽车。
1903美国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14-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
16世纪马丁路德领导宗教改革。
198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990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成立。
1992九二共识。
1997香港回归。
1999澳门回归。
2001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俄、斯坦)。
2005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1953一五计划。
1956中国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基本矛盾,三大改造完成。
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人教版必修1历史教案

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人教版必修1历史教案本文为人教版必修1历史课程的附录一,将列举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年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和推进。
一、中国历史大事年表1. 先秦时期•公元前722年:西周灭亡,东周建立。
•公元前475年:战国时代开始。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2.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隋朝建立。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公元751年:唐军在塔里木河谷战败于阿拉伯军队,这一战役也被称为丝绸之路的“鸭绿江之战”。
3. 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宋朝建立。
•公元1271年:元朝建立。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结束元朝统治。
•公元1644年:清朝建立,结束明朝统治。
4. 近代史•1839年:鸦片战争爆发。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结束清朝封建统治。
二、世界历史大事年表1. 古代•约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文明开始。
•公元前753年:罗马城市建立,罗马文明开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中国第一个王朝。
2. 中世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中世纪开始。
•1096年-1270年:十字军东征,欧洲基督教徒对阿拉伯国家的战争。
•1299年:奥斯曼土耳其建立,成为中东重要帝国。
3. 近现代•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取得胜利。
三、总结本文列举了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年表,这些事件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在今天也对我们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这些事件渗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不同阶段,凝结着每个文明的特点和贡献,我们应当了解和尊重这些历史,以此来更好地地探讨世界发展和进步。
历史大事年表高考必记

历史大事年表高考必记一、古代历史1. 夏商周时期(公元前约2100年-公元前256年)•三皇五帝时期(公元前约5000年-公元前2100年):神话传说中的神灵统治时期,包括伏羲、女娲氏、黄帝、颛顼等。
•夏朝(公元前约2100年-公元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商朝(公元前约1600年-公元前1046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
•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分为西周和东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争霸的时期,有楚、齐、鲁、燕、赵、魏、秦等国。
2. 古代帝国和封建社会(公元前221年-公元1840年)•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206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的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兴修了兵马俑。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刘邦建立的王朝,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台等官职。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刘备建立的王朝,著名的皇帝有光武帝、明帝、和帝等。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魏、蜀、吴三国相互争斗的时期,著名的统治者有曹操、刘备、孙权等。
•隋朝(581年-618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北方,建立隋朝,开凿了大运河。
•唐朝(618年-907年):唐太宗统一全国,开创了辉煌的盛世,著名的皇帝有太宗、玄宗等。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十国指辽、康、闽、吴、楚、南唐、南汉、吴越、南楚、后蜀十个独立国家。
3. 近代史和现代史(1840年至今)•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中国与英国因贸易问题爆发的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
•辛亥革命(1911年):推翻满清政权,建立了中华民国的伟大革命。
•五四运动(1919年):抗议巴黎和约的不平等条款,标志着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运动的崛起。
•中国共产党建党(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始。
高考历史复习:大事年表(人教版必修一二三)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世界史大事年表注:(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公元前256年东周为秦国所灭。
东周大致上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皇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战争”。
公元前202年,刘邦获胜,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3)公元8年,西汉外戚王莽篡夺政权,改国号为“新”。
25年,西汉皇室刘秀重建汉政权,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国家第一次大分裂的时期。
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但316年西晋即告灭亡。
之后,东晋与十六国对峙,南朝与北朝对峙。
(5)北朝开始有两说:一说以魏道武帝拓跋珪386年建国称魏算起;另一说以魏太武帝拓跋焘439统一北方为起。
533年北魏分为西魏和东魏,后来分别为北周和北齐取代。
581年北周权臣杨坚废帝自立,定国号为隋。
589年隋灭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完成全国的统一。
(6)979年,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未能真正统一全国,形成了几个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7)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称帝,改国号为元。
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
(8)1616年,后金皇帝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兵入关,对全国的统治开始。
中国近代(1840至1949年)、现代(1949年以来)的社会转型【主干知识疏理】(一)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的社会转型(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转型及现代化(1949至1956)(三)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1978年以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阶段阶段特征重大事件前2070年奴夏隶商社西周会前770年政治:国家产生和完善,以宗法制为核心实行王位世袭制和分封制,国家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经济:实行井田制和集体耕作;刀耕火种。
文化:是青铜文化的繁荣时期,文字逐渐成熟。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前770年奴隶社会向封春秋建社会过战国渡大变革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政治: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争霸战争、兼并战争频繁,各国纷纷变法,加强中央集权;经济:铁器和牛耕使用并推广,生产力提高,小农经济形成,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思想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
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前594年,鲁国“初税亩”。
战国: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前221年封建社会秦初步汉发展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初步发展时期,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政治: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并得到巩固;经济:推行“重农抑商”,以农业为基础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思想:由“百家争鸣”到思想“大一统”,经过改造后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科技文化艺术全面繁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
对外:“丝绸之路”开通,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开始交往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138年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五经博士”。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兴办太学。
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公元9年王莽夺权,西汉灭亡220年文化: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水平居世界领先。
民族: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初创时期;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壁之战220年封建国家三国分裂民族两晋大融合时南北期朝 589年魏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政治:秦汉以来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北方长期分裂战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被封建化;经济:北方经济被战乱破坏,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繁荣,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并相互吸收借鉴。
民族: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大融合220年魏国建立266年西晋建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南北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西晋灭亡317年东晋建立383年淝水之战420年宋朝建立,南朝开始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朝开始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发展阶段阶段特征重大事件581年封建隋社会繁荣时期唐907年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的鼎盛时期:政治:封建社会第二个大一统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新)完善时期。
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科举制度兴起。
经济: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思想: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三教合一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辉煌,兼容并蓄对外:开放的对外政策;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繁盛;民族: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政策开明,民族关系空前融洽。
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统一南北605~610年开通大运河618年隋亡,唐朝建立627~649年贞观之治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吐蕃713~741年开元之治8世纪前期渤海国建立。
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8世纪中期骨力裴罗统一回纥755~763年安史之乱907年五代辽宋夏金元1368年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政治:封建国家再次走向统一,封建制度向边疆扩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强化和巩固。
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活跃,城市发展,海外贸易有重大发展。
思想:理学产生,儒家思想体系化和思辩化。
文化:科技文化艺术出现高峰,文学艺术商品化和世俗化,。
文化:科技有重大突破,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是这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少数民族文化同汉族文化进一步交融。
民族:民族政权长期并存;出现了又一次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封建化;形成新的民族。
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979年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南宋开始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1234年蒙古灭金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6年元灭南宋1368年明清1840年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和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经济:农耕经济繁荣,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并得到缓慢发展;思想文化:产生了反封建民主思想;在传统科技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总结性的科学著作但在近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则明显落后于西方;出现鞭挞封建礼教,反映封建制度没落文学作品;文化专制进一步发展。
对外:由较为开放走向闭关锁国;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矛盾尖锐,发展为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16世纪中期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27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
攻占北京,明亡。
清军入关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雍正)18世纪中期清朝设伊犁将军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中国近代史晚清1912年(1901—1912年)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政治: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标志,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合流,清政府成为一切矛盾的焦点。
为挽救统治,清政府进行了“新政”和“预备立宪”。
资产阶级组建革命政党,传播民主革命思想,进行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思想: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指导思想,与实业救国思想并存。
西方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
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清朝覆灭。
发展阶段阶段特征重大事件1912年北中洋(1912—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没落:政治:辛亥革命失败;北洋军阀统治中国,政治黑暗,政局动荡,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袁世凯专制独裁和失败;革命党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斗争。
经济: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思想文化:激进民主主义者进行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思想得到空前的解1913年二次革命(1913年2月,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进行首次国会选举,国民党得票最多,预备由宋教仁组阁。
3月20日,宋教仁遇刺,引发二次革命。
结果为袁世凯以武力压服,孙中山等流亡日本。
)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并且废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5年,袁世凯被迫同意日本对华二十一条。
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华政民1919年府国时期1927年放;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外交:南京临时政府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袁世凯北洋军阀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帝。
1915年12月,蔡锷等人发动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称帝,取得成功。
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1917-1918年,护法战争(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1918年,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后相继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9—1927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政治:中国人民同列强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尖锐;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揭开了序幕;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国民大革命,出师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经济:一战以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利用跌价竞争等手段,对中国民族工业造成沉重打击。
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
3、外交: 1927年初,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推进,中国工人运动开展,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2年,在广州召开中共“二大”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1924年,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924—1927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
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1921——1927年,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发展阶段阶段特征重大事件期1949年僚资本急剧膨胀;国民政府实行战时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压榨,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抗日根据地大生产运动;思想:毛泽东思想逐渐成熟,最终形成,并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七大)的指导思想。
外交:日本企图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抗日战争兴起;国民政府收复部分主权(治外法权)1937——1945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和前景。
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发展阶段阶段特征重大事件1945年国中民华政民府国1949年(1945—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政治: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反动派之间的矛盾;中共尽力争取和平(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全面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