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原理与应用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卫星导航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中国自主建立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成为了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原理与应用进行探讨,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北斗系统。
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原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通过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相互通信来实现定位和导航功能的。
其基本原理包括卫星发射、信号接收和位置计算。
首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地面控制中心发送指令,将导航信息加载到卫星中。
随后,卫星将导航信息通过无线电信号发送到地面。
接收机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解析出其中的导航信息。
北斗系统的信号由导航载荷发出,分为载波信号和导航数据信号。
载波信号是高频信号,通过载波信号的相位变化来测量信号的传播时间。
而导航数据信号则包含了卫星的位置、运行状态等信息。
接收机接收到信号后,通过解调和解算等算法处理导航数据信号,并通过与多颗卫星的测量,计算出自身的位置和速度等信息。
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涵盖了交通、农业、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在交通领域,北斗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车辆定位、导航、路况监测等方面。
通过车载设备与北斗系统进行通信,车辆可以实时获得准确的定位和导航信息,大大提高了行车安全和效率。
在农业领域,北斗系统为农民提供了实时、精准的农业信息服务。
农民可以根据北斗系统提供的气象、土壤条件等数据,科学合理地制定农业生产计划,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北斗系统在航空航天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航空器、卫星等空中设备通过北斗系统,可以精确获取自身的位置和速度信息,为航行提供准确的导航和控制。
总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中国自主建立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重要的原理和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北斗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和利用这一先进技术,提高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性。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未来发展也是令人期待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北斗系统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科技进步和便利。
自主导航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自主导航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自主导航技术是一项基于机器人自主感知、识别、定位、规划路径和执行动作的技术。
它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科技的发展,利用数字信号处理、人工智能和模型预测控制等技术研制出的自主导航系统,能够完成物体的自主识别、路径规划、控制信号传送和动作执行等任务,实现机器任意空间的自主导航。
在现代工业和商业领域,自主导航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设备,如机器人、AGV(自动引导车)、自动化仓库等。
同时,在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生活领域也逐渐得到应用。
今天,我们将从原理、应用和优缺点等多个方面来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自主导航技术的原理自主导航技术的核心原理是机器人的自主感知和路径规划。
这里所说的自主感知指的是通过各种传感器对环境信息进行感知和获取。
机器人通常需要安装一系列传感器,如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惯性导航器、温湿度传感器等,来获取周围环境的相关信息。
利用这些传感器获取的信息,机器人可以对周围环境进行三维建模,精确地感知周围环境的情况,为后续的路径规划做好准备。
路径规划是指机器人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中所要经过的路径和坐标的确定。
为了实现精确的路径规划,机器人要依据自身的感知能力,分析周围环境的信息得出可以通过的路径,同时要避开一些障碍物或者危险区域。
除此之外,路径规划要考虑到机器人自身的特性和运动方式,如机器人的行走速度、转弯半径等。
二、自主导航技术的应用1. 工业和商业领域自主导航技术在工业和商业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汽车制造工业中,机器人可以通过自主导航技术进行自动化生产,包括焊接、涂装、装配等工艺,避免了人工操作中的安全隐患和误差。
在商业领域中,自主导航技术应用于物流仓储、超市购物等行业,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2. 智能家居和智能医疗自主导航技术在医疗、养老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智能电动轮椅、智能床等产品采用自主导航技术,可以帮助患者自主行动,提高生命质量。
导航定位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导航定位的概念及基本原理1. 导航定位的概念导航定位是指在空间中确定和描述目标位置的过程。
在航海、航空、旅行以及军事活动等领域,导航定位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 导航定位的基本原理导航定位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确定目标的位置。
常用的导航定位方法包括地面标志物导航、星座导航(GPS)、惯性导航等。
这些方法都是依靠目标与地球空间中的参照物之间的相对关系来确定位置。
二、导航定位的技术与方法1. 地面标志物导航地面标志物导航是最古老的导航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地面的山脉、河流、建筑物等自然或人工标志物,确定目标的位置和方位。
2. GPS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技术的导航定位系统。
它利用一组卫星和地面接收机组成的系统,可以精确确定接收机的位置、速度和时间等信息。
3. 惯性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利用惯性传感器实时测量目标运动状态,计算目标位置和速度的导航方法。
惯性导航系统不依赖于外部参考物,可以在没有GPS信号的情况下进行定位。
4. 无人飞行器导航随着无人飞行器技术的发展,无人飞行器导航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无人飞行器导航涉及自主飞行路径规划、避障、定点悬停等技术。
5. 水下导航水下导航是指在水下环境中进行目标定位和路径规划。
目前,水下导航系统主要依靠声纳、水下通信、惯性导航等技术手段进行定位。
6. 安全导航技术在航海、航空、交通运输、探险等领域中,安全导航技术是保障人员和物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综合利用GPS、气象雷达、船舶警示系统等技术,可以实现对目标的安全导航。
1. 航海导航导航在航海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指导船只安全通行、选择最佳航线,同时也是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2. 航空导航航空导航是民航和军航的基础。
航空导航技术的发展,不仅提升了民航的航班安全和运营效率,也推动了航空工业的进步。
3. 汽车导航汽车导航系统的普及,为车辆驾驶员提供了路线规划、交通状况、位置跟踪等服务,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分析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分析导引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地面接收设备接收和解算卫星发出的信号,确定接收设备的位置和时间的技术。
这种技术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包括航空、航海、车辆定位等等。
本文将介绍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原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主要由卫星组成,通过这些卫星发射的信号来实现定位。
常见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伽利略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
1. GPS原理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全球最主要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之一。
GPS系统主要由24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将信号发送到地面的接收设备上。
接收设备通过接收多个卫星发出的信号,并使用三角定位原理计算出设备所在的位置。
GPS信号由卫星发射,并通过大气层传播到地面上的接收设备。
接收设备会接收到不同卫星发出的信号,并根据这些信号的到达时间计算出信号传播的距离。
通过收集多个卫星发出的信号,接收设备可以计算出自己的准确位置。
2. 伽利略系统原理伽利略系统是欧洲独立开发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与GPS系统类似,伽利略系统也是通过接收卫星发出的信号来实现定位。
不同之处在于,伽利略系统采用了纯粹的时差测量技术,而非GPS的相位测量技术。
伽利略系统主要由30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以不同的轨道高度分布在地球周围。
接收设备会接收到多个卫星的信号,并根据信号的到达时间来计算自己的位置。
伽利略系统还采用了地面测量基站,用于对卫星进行跟踪和时间比对,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1. 航空航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航空和航海领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航空器和船舶可以准确地确定自己的位置和朝向,提高了导航的安全性和精确性。
航空器和船舶的自动导航系统也依赖于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来实现自主导航。
2. 车辆定位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车辆定位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导航系统原理及其丰富领域应用

导航系统原理及其丰富领域应用导航系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在空间中定位和导航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本文将介绍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丰富应用。
导航系统工作原理导航系统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计算出接收器所在的三维空间坐标,从而实现定位和导航功能。
这些卫星组成了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核心,并以精确的时钟向地面发送信号。
接收器接收到来自至少四颗卫星的信号后,通过测量信号的传播时间和卫星位置的数据,计算出自身的位置。
导航系统的精度取决于接收器和卫星之间的信号传播时间的准确性。
导航系统的丰富领域应用1. 航空航天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导航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飞行器的自动导航和飞行控制系统中。
飞行员可以通过导航系统准确地确定自己的位置,并根据导航系统提供的路径规划和导航信息进行导航操作。
此外,导航系统还可以提供飞行器的速度、航向和高度等数据,以及与其他飞行器的协同飞行控制功能。
2. 车辆导航车辆导航系统是现代汽车中常见的一项功能。
通过将导航系统与车辆控制系统相结合,驾驶员可以通过导航屏幕上显示的地图和路径规划信息准确地导航至目的地。
车辆导航系统还可以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和道路条件,帮助驾驶员选择最佳路线,并提供语音引导以保证安全驾驶。
3. 物流运输导航系统在物流运输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货车和货船等运输工具可以通过导航系统确定最佳路径和速度,从而提高运输效率并减少运输成本。
此外,导航系统还可以实时监测运输工具的位置和状态,确保货物的安全运输。
4. 野外探险和军事应用导航系统在野外探险和军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探险队伍可以通过导航系统准确地确定自己的位置,并规划最佳的探险路线。
军事上,导航系统则可提供战场上士兵和装备的精确定位信息,帮助指挥官做出战略决策。
此外,导航系统还可用于无人机和导弹的自动导航。
5. 个人定位和户外运动导航系统可以使人们在户外运动和旅行中准确定位和导航。
例如,徒步旅行者可以使用导航系统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并根据路径规划信息选择最佳的行进路线。
卫星导航系统的原理与应用场景分析

卫星导航系统的原理与应用场景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精度的卫星导航技术已经成为现实。
卫星导航系统利用卫星轨道的特性,通过卫星定位和信号传输,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精确定位和导航。
本文将分析卫星导航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并探讨它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一、卫星导航系统的原理卫星导航系统基于GPS原理,使用距离测量技术以确定接收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
接收器同时接收多颗卫星发射的信号,计算出接收器与卫星的距离,进而确定接收器的位置。
GPS系统采用了一种称为“冷”启动的启动方式。
在冷启动过程中,接收器会扫描周围的信号,确定可见卫星的数量和位置,从而获取卫星信号。
卫星导航系统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取决于接收器对卫星信号的解算能力。
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卫星、地面控制站和用户接收器。
卫星负责发射导航信号和时刻参考信号,地面控制站负责卫星的运行和数据传输,用户接收器负责接收和解码卫星发射的信号,计算位置和速度等信息。
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可以穿过云层和建筑物,适用于天空开阔的场景和精确定位的需求。
二、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场景1. 航空航天航空航天是卫星导航系统最广泛的应用场景之一。
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实现飞行器的精确导航、飞行控制和目标跟踪等功能。
在民用航空中,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提供可靠的航班计划和控制,使得飞机航线更为有效和安全。
而在军用领域中,卫星导航系统则可以用于火箭制导、侦察和战术行动等方面。
2. 交通运输卫星导航系统也可以用于交通运输领域。
通过卫星地面站和用户终端设备,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道路拥堵、车辆流量以及车辆位置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政府部门优化城市交通规划,并提供给司机和乘客更准确的路线和行车建议。
3. 海上运输卫星导航系统也经常被用于海洋领域。
通过卫星导航系统,船舶可以获得精确的位置和速度等信息,帮助船长制定航线、避让障碍物和保证船舶安全。
卫星导航技术也可以用于海底资源勘探、捕捞等领域。
4. 地质测绘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给地质测绘带来丰富的数据和信息。
详解导航与定位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详解导航与定位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导航与定位技术是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交通、航空、卫星导航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解析导航与定位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和增强现实技术等。
1. 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基于卫星的导航与定位技术,通过一组卫星和地面接收站的协作,能够提供全球范围内的三维定位服务。
GPS的原理基于三角测量的方法,即利用卫星和接收机之间的距离差异来计算位置。
GPS系统由多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围绕地球轨道运行,并向地面发射无线信号。
接收机接收到这些信号后,利用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与接收时间之差来计算接收机与卫星之间的距离。
通过和多个卫星的距离计算,可以确定接收机的三维位置。
GPS技术在交通、旅游、航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交通领域,GPS可以用于车辆导航和交通管理。
司机可以通过GPS导航设备准确地找到目的地,并根据交通状况选择最优路径。
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利用GPS跟踪车辆位置,实时了解交通流量和拥堵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控措施。
2. 惯性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基于惯性测量原理的导航与定位技术,可以在没有外部参考的情况下确定物体的位置、姿态和速度。
惯性导航系统由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传感器组成,通过测量物体的线性加速度和角速度来推断其位置和运动状态。
惯性导航系统的原理基于牛顿力学的运动方程。
加速度计可以测量物体在三个方向上的加速度,而陀螺仪可以测量物体的角速度。
通过对加速度和角速度的积分,可以计算出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姿态。
惯性导航系统在航空、导弹制导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领域,飞行器上搭载的惯性导航系统可以提供精确的飞行姿态信息,帮助飞行员掌握飞行状态和飞行轨迹。
3. 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结合了虚拟现实和现实世界的元素,通过计算机图形、定位和跟踪技术实现对真实场景的增强。
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进行融合,提供丰富的交互体验。
智能导航系统的实现及其应用

智能导航系统的实现及其应用智能导航系统是现代科技创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将车载计算机与定位仪、雷达、摄像头等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了车辆的自主导航与智能化控制。
在今天,随着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导航系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智能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智能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车载计算机、传感器、定位仪、通信模块、数字地图等多个方面。
其中,车载计算机相当于智能导航系统的大脑,它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数据,并采取适当的控制策略,指导汽车进行自主导航。
传感器在智能导航系统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它们可以通过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车载计算机。
例如,激光雷达可以用来扫描车辆周围的障碍物;摄像头可以用来识别道路标识、信号灯和行人等;超声波传感器则可以用来检测车辆碰撞距离,并发出相应的警告。
定位仪则用于确定当前车辆的位置,以及其相对于目的地的位置和方向。
目前,GPS(全球定位系统)已经成为智能导航系统的主流定位方式,它可以通过卫星与地面基站通讯,并计算出车辆的纬度、经度和高度等参数。
通信模块则是智能导航系统与外界互联互通的桥梁,它可以与其它车辆、基站或云服务器通信,以获取实时的交通信息、天气信息、道路状况等。
数字地图则是智能导航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是由各种地图数据和卫星图像组成的,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高更新速度和高可靠性等特点。
数字地图可以为智能导航系统提供详细的路线规划、实时交通状况和导航信息等,其实时性和准确性是智能导航系统得以正常运作的关键条件。
二、智能导航系统的应用领域智能导航系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它不仅可以被应用于传统的汽车导航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中,还可以被应用于城市交通管理、物流配送、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
在传统的汽车导航系统中,智能导航系统可以为车辆提供高精度、高实时性的路线规划和导航信息,帮助驾驶员更加快速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在自动驾驶技术中,智能导航系统还可以借助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实时感知和控制,从而实现汽车的自主导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PS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0章 背景和内容简介
本课程内容介绍——10章
第十章 GPS应用技术 10.1 GPS在飞机精密进场着陆中的应用 10.2 ~ 10.14 GPS其它领域的应用例子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有点唯心,但也实在)
(粗略考虑为:每章节1次课程、外加考试和讨论课程等) 12
曾庆化 南航导航研究中心 2009版
第九章 GPS/INS组合导航系统 9.1 简述 9.2 卡尔曼滤波技术 9.3 采用卡尔曼滤波器的组合方法 9.4 采用位置、速度组合的GPS/INS导航系统· 9.5 采用伪距、伪距率组合的GPS/INS导航系统 9. 6 1NS速度辅助GPS接收机环路
11
曾庆化 南航导航研究中心 2009版
6
曾庆化 南航导航研究中心 2009版
GPS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0章 背景和内容简介
本课程内容介绍——3章
第三章 卫星的基本运行规律与GPS卫星位置计算 3.1 GPS卫星的无摄运动 3.2 GPS卫星无摄运动轨道描述与真近点角f的计算 3.3 GPS卫星的瞬时位置和速度 3.4 GPS卫星的受摄运动 3.5 GPS卫星的星历 3.6 由卫星预报星历计算GPS卫星坐标
20
曾庆化 南航导航研究中心 2009版
GPS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0章 背景和内容简介
第二次海湾战争(2003)
z 3月22日,美英联军对巴格达发动代号为 “震慑”的大规模空袭。(第一天)
z所有位置信息的来源所在是哪里?
z都是天上——各种各样的卫星 z其中,最重要的GPS卫星。
1、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
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 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 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 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 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 (是否为惊天骗局?待定)
16
曾庆化 南航导航研究中心 2009版
GPS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0章 背景和内容简介
19
曾庆化 南航导航研究中心 2009版
GPS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0章 背景和内容简介
第二次海湾战争(2003)
z 至2004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共有583名 美军士兵在伊拉克阵亡,其中394人死于战斗 原因,其余的死于非战斗原因。
战争爆发一个星期后(3月22到4月1日),就有600 多名伊拉克无辜平民在战争中丧生,近5000人受伤。
GPS原理及应用
科学出版社
卫星导航原理与应用 中国宇航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2 2003-09 2004-03 2003-09
15
曾庆化 南航导航研究中心 2009版
GPS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0章 背景和内容简介
第0章 背景和内容简介
z 背景
三个庞大的空间工程—— (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特别多)
GPS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0章 背景和内容简介
GPS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GPS Navigation
教师: 曾 庆 化 自动化学院 2009年3月
1
曾庆化 南航导航研究中心 2009版
GPS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
25
曾庆化 南航导航研究中心 2009版
GPS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0章 背景和内容简介
GPS卫星概述
z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
z 是在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它采纳了子午仪系统的成功经 验。和子午仪系统一样,全球定位系统 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 机三大部分组成。
GPS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0章 背景和内容简介
课程结构安排重点情况
一 绪论
二
时空参考系统
三
运行规律位置
四
十
广播信号
GPS应用
五
八
观测量、方程
速度、姿态、
六
误差
曾庆化 南航G导P航S研/导究I九中N航心Sww组w时.n合uaa间内200容9版不讲静态定动位态七定位
13
GPS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
1、1962年研,70-80年代主要导航定位系统 2、1996年停用
GPS
1、代替子午仪,1987年开始用于三叉戟潜艇 2、技术成熟,提高了精度和可用性
据报道,罗兰C目前使用新的算法,精度大大提高,仍然应用。 22
曾庆化 南航导航研究中心 2009版
GPS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0章 背景和内容简介
纪律情况说明
教室纪律的基本准则 不要说话,影响到老师和其他同学。
(请尊重自己和他人)
学校规定: 如果5次点名不到的话,不予考试资格。
如果对课程的形式,有什么建设性意见的话, 欢迎和我口头沟通或者用纸条的形式交流。
2
曾庆化 南航导航研究中心 2009版
z 卫星定位系统具有全天候、高精度、 自动化、高 效益等显著特点,能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 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 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资源勘察、地球 动力学等多种学科,从而给测绘领域带来一场深 刻的技术革命。
具有性能好、精度高、应用广的特点 全球定位系统的不断改进,硬、软件的不断完善, 应用领域正在不断地开拓,目前已遍及国民经济 各种部门,并开始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第一次海湾战争(1991)
9 沙漠风暴-1991年海湾战争进程及影响 双方损失对比:
z 美国:148人阵亡(非战斗死亡138人),458人 受伤(非战斗受伤2978人) 其他国家:阵亡 192人,受伤318人。
z 伊拉克:伤亡约10万人(其中2万人死亡), 17.5万人被俘,损失了绝大多数的坦克、装 甲车和飞机。29个师丧失作战能力
9
曾庆化 南航导航研究中心 2009版
GPS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0章 背景和内容简介
本课程内容介绍——6(7)章
第六章 GPS静态定位
6.1 基本概念
6.2 静态单点定位
6.3 观测卫星的几何分布及其对单点定位
6.4 静态相对定位
6.5 静态相对定位的线性化观测方程
6.6 整周模糊度的确定方法
第0章 背景和内容简介
z 背景
2、航天飞机的诞生
天飞机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往返于 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运送人员 和货物的飞行器。 航天飞机通常设计成火箭推进的飞 机,太空飞船,返回地面时能像滑 翔飞机或飞机那样下滑和着陆。 航天飞机为人类自由进出太空提供 了很好的工具,是航天史上的一个 重要里程碑。
第七章GPS动态定位原理
7.1 测码伪距动态绝对定位
7.2 测相伪距动态绝对定位
7.3 测码伪距动态相对定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4 测相伪距动态相对定位
10
曾庆化 南航导航研究中心 2009版
GPS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0章 背景和内容简介
本课程内容介绍——8 (9)章
第八章 GPS的载体速度测量、姿态测量以及时间测量 8.1 GPS接收机的载体速度测量 8.2 利用GPS载波相位信号确定载体姿态 8.3 GPS测时
GPS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0章 背景和内容简介
南航校历
z 上课情况安排(初步)
2104教室,3-15周 周三晚18:30~21:00
13次,32学时
4
曾庆化 南航导航研究中心 2009版
GPS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0章 背景和内容简介
本课程内容介绍——1章
第一章 绪论
第0章 背景和内容简介
课程结构安排重点情况
坐标系
卫星坐标基础 计算卫星位置
综述
概述 卫星位置
GPS信号
GPS应用
拓展应用
用户距离 测码测相基础
用户导航信息
速度、姿态、
进行测码测相
时间
静态定位
九 GPS/INS组合 内容不讲 导航 曾庆化 南航导航研究中心 2009版
七 动态定位
17
曾庆化 南航导航研究中心 2009版
GPS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0章 背景和内容简介
第0章 背景和内容简介
z 背景
3、GPS全球定位系统
解决人和载体的 定位问题。
18
曾庆化 南航导航研究中心 2009版
GPS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0章 背景和内容简介
14
GPS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0章 背景和内容简介
讲解思路
¾ 考虑到校公共选修课程性质; ¾ 重点讲解概念和思想; ¾ 不过度深入讲述细节内容; ¾ 大家需根据各自需要进行深入了解和说明。
第一作者 边少锋 王惠南 李天文 袁建平
书名
出版社
卫星导航系统概论 电子工业出版社
GPS导航原理与应用 科学出版社
27
曾庆化 南航导航研究中心 2009版
GPS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0章 背景和内容简介
GPS卫星概述
z 卫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的任何地方,任 何时间都可观测到四颗以上的卫星,并 能保持良好定位解算精度的几何图形 (DOP)。这就提供了在时间上连续的 全球导航能力。
8
曾庆化 南航导航研究中心 2009版
GPS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0章 背景和内容简介
本课程内容介绍——5章
第五章 GPG导航定位的观测量、观测方程以及误差分析 5.1 GPS导航定位的基本观测量 5.2 测码伪距观测方程 5.3 测相伪距观测方程 5. 4 观测方程的线性化 5.5 关于GPS观测量的误差分析
26
曾庆化 南航导航研究中心 2009版
GPS导航基本原理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