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玻璃体腔内注药规范
玻璃体腔注射ub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将钝圆的滤过针头留在药 瓶内,将注射器从钝圆的 滤过针头上取下。
现在是朗沐2®4药页品说\一明书共(中有国) 66页\编辑于星期五
药品玻璃体腔注射前准备
❖ 注射前药物准备——康柏西普注射药盒
▪ 滤过针头在抽出药瓶内的药液后需丢弃,不得用于玻璃体内注射
▪ 将注射针头(提供的)牢固地安装到注射器上。小心取下注射针头帽,不要使注 射针头与注射器脱离
抗VEGF制剂治疗wAMD的适用人群
❖ 经典为主型、微小经典型和隐匿型(无经典成分)的湿性AMD
❖ 所有中心凹下及中心凹旁的湿性AMD ❖ 对于中心凹外型,边界清楚的经典型CNV患者,为避免激光治疗产
生的暗点可能会干扰正常的视觉功能,建议选用朗沐 ®治疗 ❖ 湿性AMD的活动性病变
现在是M4itc页he\l一l P共, K有oro6b6el页nik\编JF辑et a于l. 星Br期J五Ophthalmol 2010 Jan;94(1):2-13.
▪ 无菌眼用测量尺 ▪ 无菌医用棉签
▪ 无菌眼科手术洞巾
▪ 无菌棉球
▪ 无菌纱布
▪ 生理盐水 ▪ 抗生素滴眼液 ▪ 聚维酮碘
现在是20页\一共有66页\编辑于星期五
玻璃体腔注射前准备
❖ 注射前药物准备——康柏西普注射药盒
▪ 康柏西普药瓶、1个1ml注射器、1个19G钝头专用过滤的取液针(以黑色字包装识别)、1个
现在h是ttp7:/页/w\w一w共.rc有op6h6th页.a\c编.uk辑. 于星期五
朗沐®几种特殊状况下的治疗建议
❖ 抗VEGF治疗不适用于
▪ 中心凹结构永久性破坏 ▪ 晚期视网膜下纤维化或累积中心凹的明显区域性萎缩
▪ 干扰治疗的重度眼部疾病:玻璃体或视网膜前出血掩盖黄斑中心,或存在孔源性视网膜脱 离
玻璃体腔填充物的选择

谢谢!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04
空气-运用
眼压观测
出针
消毒方法
注射器须干燥
距角膜缘距离
空气-运用方法
注气 注意要点
体位:上方裂孔-半坐位 后极裂孔或黄斑孔俯卧位 鼻颞侧裂孔 并发症:晶状体损伤 视网膜裂孔(2种原因) 玻璃体出血 眼内炎 继发性青光眼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注入的气体迫使上方脱离区的网膜 下液流到黄斑区,黄斑产生皱折引响视力
BSS运用
玻切手术灌注液 直接注入玻璃体腔:网脱手术放液后眼压过低
空气 - 特征
01
不膨胀,2天后即消失一半 易得无须付代价 可引起葡萄膜反应,出现轻度玻璃体混浊,玻璃体中蛋白含量增加 引发白内障
01
黄斑裂孔
01
上方裂孔
02
裂孔有鱼嘴现象而不伴有明显玻璃体牵拉
03
玻切手术置换出玻璃体腔中的BSS或重水
细胞增生的最活跃时间,相当于创伤后3个月内,在这一时期,视网膜保持复位,度过细胞增生的活跃期,可减少PVR的发生
01
03
02
硅油
PVRC3以上
01
已做过玻璃体手术,经过气体填充失败的病例
02
急性视网膜坏死
03
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特别是伴严重PVR时
04
严重穿孔性眼外伤合并视网膜脱离
0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脱离
1980年LINGCOFF和CHANG运用C2F6和C3F8于眼科临床
背景:1911年OHM向玻璃体注空气,使脱离的视网膜靠近脉络膜
膨胀性气体-C3F8
理化性质:无色 无味 无毒 分子极性弱 难溶于水
玻璃体腔注药及围注射期管理

细菌感染导致术后急性眼内炎影响患者术后视功能恢复
我国玻璃体腔注药术质量控制标准
注射后处理 注药术后怀疑眼压高时要测量眼压 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眼液,每天 3~4 次,共 3 d 术后 1 周内须对患者进行监测,建议注射后 1-3 d 在门诊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术后须告知患者,若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向主治医师报告:眼部疼痛或不适、眼红加重、畏光、出现 浮游体(飞蚊症)或视力下降 可安排专用电话,以方便患者询问 发现眼内炎要及时处置,并上报医院感染控制科
我国玻璃体腔注药术质量控制标准
注药操作标准化过程 •操作部位:多选择在颞上下,避免触碰患者睫毛,进针部位距离角膜缘3.0-4.0 mm •操作方法:缓慢刺入巩膜,针尖指向玻璃体腔中心方向,进针深度6 mm以上,稳定 后缓慢注入,缓慢抽出注射针,菌棉签按压注药部位(10 s左右)防止药物返流。 •检查是否有光感后结膜囊应用抗菌素和/或抗炎眼药凝胶,包眼
注射的药物和疾病
• 目前最热最多的是抗VEGF的药物 ——nAMD/DME/RVO等眼底血管性疾病 • 激素制剂: 曲安奈德(TA), 地塞米松缓释剂(Ozurdex)——多种疾病 • 甲氨蝶呤——淋巴瘤 • 马法兰 拓普替康——视网膜母细胞瘤 • 复达欣 万古霉素——眼内炎 • 两性霉素B 伏立康唑——真菌性眼内炎 • 更昔洛韦 可耐(膦甲酸钠)——病毒性视网膜炎
我国玻璃体腔注药术质量控制标准
分装操作 •核实分装的药物,每1次药物分装的过程中均采用双人核查方式,在严格的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者应刷手 后佩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 •应在药物刚启封后进行。每瓶药物只能被分装抽药1次。首先消毒橡胶盖,抽取药物的针头只能穿刺橡胶盖1 次,分装时仅更换注射器,抽药针头不得拔出。禁止每抽1次药物就穿刺1次橡胶盖,这样会大大增加污染的 风险。经抽药针头穿刺过的药物必须在6h内用完,超过6h则须丢弃。若抽药针头穿刺时的空气质量低于国际 组织标准分类5级环境(百级空气层流),则剩余药液须在1h 内使用 •应详细记录药品的批次编号、患者姓名和注射器批次编号,在发生感染事件时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排查原因及 追踪患者
玻璃体腔注射标准操作流程-秦琼

眼内炎
• 临床上一般指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性眼内炎
• 根据感染途径不同
外源性 内源性
较为常见
• 大多数感染性眼内炎发生在手术后,其中90%的病例是由细菌引起的
• 在所有的感染病例中,2/3发生在手术后
3.2 玻璃体腔注射后眼内炎
(2)眼内炎的发病症状
• 多发生在术后1-3天 • 剧烈眼痛、畏光、视力下降(也可无眼痛) • 眼睑肿胀、触痛、球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水肿 • 前房大量炎性细胞、前房积脓、房水闪辉强阳性、瞳孔缩小 • 玻璃体脓肿
2.8 玻璃体腔注射后
(1)手术室中——玻璃体腔注射后极端情况
术后患者无 光感
手指触诊眼 球坚硬
检查视网膜中央动脉的 形态
短期的高眼压对视神经的损害是巨大和不可逆的
眼内压持续升高但 视力有所恢复
眼内压持续升高且 无光感
静脉注射甘 露醇
前房穿刺术(必须在3~5分钟内完成),放 出房水,减少眼球内容物,直接降低眼压
4.1 玻璃体腔注射后眼内炎的处理
玻璃体腔注射后眼内炎怎么确诊及处理?
• 可以取前房及玻璃体液进行微生物检测( 包括涂片培养及药物敏感性 试验)
• 同时进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广谱抗生素治疗。 • 常用药物为去甲万古霉素0.8mg 和头孢他啶2.25mg,必要时需进行
玻璃体切除术
4.2 玻璃体腔注射后眼内炎的危险因素
3.2 玻璃体腔注射后眼内炎
(3)眼内炎发生率
• 眼内炎是抗VEGF类药物注射后的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 • 美国2005-2010年105531例注射后的54例发生眼内炎,发生率为
0.049%或约为1949分之一 • 一半的病例培养阴性 • 在培养阳性的病例中,金葡菌和链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 • 国际上,抗VEGF治疗中眼内炎发病率为0.02%
玻璃体腔注射药2012版

感染性眼内炎常用玻璃体腔注射药物配制方法药名剂量配制方法万古霉素只用注射用水配制1mg500mg/瓶+注射用水—10ml(50mg/ml)取0.2ml+注射用水—1ml(10mg/ml)取0.1ml(1mg/0.1ml)头孢他定(复达欣)只用生理盐水配制2mg1g/瓶+ NaCl—20ml(50mg/ml)取1ml+ NaCl—5ml(10mg/ml)取0.2ml(2mg/0.2ml)二性霉素 B 5ug 50mg/瓶+注射用水—10ml(5mg/ml)取0.1ml+注射用水—10ml(50ug/ml) 取0.1ml(5ug/0.1ml)庆大霉素200ug 40mg(4万u)/1ml或80mg(8万u)/2ml 1支取0.25ml+NaCl--1ml(10mg/ml)取0.1ml+NaCl--1ml(1mg/ml)取0.2ml(200ug/0.2ml)克林霉素(氯洁霉素)450ug150mg/1ml 1支取0.3ml+NaCl—10ml(4.5mg/ml) 取0.1ml(450ug/0.1ml)丁胺卡那霉素200ug100mg/2ml 1支取0.4ml+NaCl—10ml(2mg/ml) 取0.1ml(200ug/0.1ml)地塞米松400ug5mg/1ml 1支取0.8ml+NaCl—1ml(4mg/ml) 取0.1ml(400ug/0.1ml)1.已切除玻璃体的眼,注药剂量取1/10。
2.联合用药:庆大霉素+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氯洁霉素;头孢他啶霉素+万古霉素;并可加入地塞米松。
万古霉素不能与地塞米松混合(会产生沉淀)3.全身用药:万古霉素1g iv /12 h,头孢他啶霉素1g iv /12 h,莫西沙星400 mg/day4. 结膜下注射:万古霉素25 mg /0.5ml,头孢他啶霉素100 mg /0.5ml,地塞米松 15mg/1ml5. 玻切灌注液:头孢他啶霉素 2.2×25 mg/100 ml ,万古霉素25 mg/100 ml ,地塞米松0.4×25 mg/100 ml6.点眼液(术后第一天开始):万古霉素50 mg/mL 1次/小时,头孢他啶霉素50 mg/mL 1次/小时,庆大霉素14 mg/mL 1次/小时,醋酸氢化波尼松1%,每天数次;适量散瞳剂。
玻璃体腔注药规范流程及操作要点

玻璃体腔注药规范流程及操作要点英文回答:Intravitreal Injection Standard Protocol and Key Steps.Preoperative Preparation:Obtain informed consent from the patient.Conduct a thorough ocular examination to assess ocular health and suitability for injection.Administer topical anesthesia (e.g., proparacaine) to numb the ocular surface.Dilate the pupil using a mydriatic agent (e.g., phenylephrine).Injection Procedure:Position the patient comfortably and instruct them to gaze straight ahead.Apply a sterile drape to the peri-ocular area.Stabilize the globe using a speculum or forceps.Identify the injection site approximately 3.5 mm posterior to the limbus in the inferotemporal quadrant.Using a 27or 30-gauge needle attached to a tuberculin syringe, insert the needle perpendicularly into the vitreous cavity through the injection site.Advance the needle slowly and gently until resistance is felt.Inject the medication into the vitreous cavity over 1-2 seconds.Withdraw the needle slowly and steadily.Postoperative Care:Apply gentle pressure to the injection site to prevent vitreous leakage.Instruct the patient to rest and avoid strenuous activity for the remainder of the day.Prescribe topical antibiotics and anti-inflammatory medications as necessary.Schedule follow-up examinations to monitor thepatient's progress and response to treatment.Key Steps for Safe Intravitreal Injection:Ensure proper patient positioning and stabilization of the globe.Identify the correct injection site and insert the needle perpendicularly.Inject the medication slowly and steadily to avoid vitreous shearing.Withdraw the needle slowly to minimize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Monitor the patient closely for any adverse reactions or complications.中文回答:玻璃体腔注药规范流程。
(完整版)眼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眼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泰安市中心医院第1章眼部给药法第一节眼药水滴用方法【适应证】1. 眼病患者需滴用药物进行治疗时。
2. 眼科检査需滴用表面麻醉药或散瞳药等药物时。
【禁忌证】有明确的相关药物过敏史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 嘱患者头稍后仰或平卧,眼向上注视。
2. 滴药者用手指牵开下睑。
3. 将药液滴人下穹隆部,一般每次1-2滴。
4. 轻提上睑使药液充分弥散。
5. 滴药后嘱患者轻轻闭合眼睑数分钟。
【注意事项】1. 滴药前应核对所滴的药液标签。
2. 滴药时滴管或瓶口避免接触眼睑或睫毛。
‘3. 药液避免直接滴于角膜上。
4. 对于溢出眼部的药液应及时拭去,以免患者不适或流入口腔内被吸收。
5. 某些药物,如散瞳药、β受体阻滞药,滴药后及时压迫泪囊区3min,可减少药液经泪道进入鼻黏膜吸收。
6. 滴用多种药物时,前后药物之间应间隔10min。
第二节涂眼膏法【适应证】眼病患者需涂用眼膏进行治疗时。
【禁忌证】无。
【操作方法及程序】1. 嘱患者头稍后仰或平卧,眼向上注视。
2. 涂药者用手指牵开下睑。
3. 将消毒玻璃棒一端蘸眼膏少许,与睑裂平行,自颞侧涂人下穹隆部。
4. 嘱患者轻轻闭眼,再抽出玻璃棒。
【注意事项】1. 涂药前应核对所用的药膏。
2. 如不用玻璃棒,也可以类似的消毒器具替代,或直接将眼膏挤入结膜囊内。
但注意涂药时瓶口不能接触眼睑或睫毛。
第三节注射给药法一、结膜下注射【适应证】需要结膜下给药时。
【禁忌证】1. 有明显出血倾向者。
2. 眼球有明显穿通伤口,并未进行缝合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 嘱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
2. 眼部滴用表面麻醉药。
3. 以手指牵开眼睑。
4. 常用注射部位为颞下方近穹隆部。
5. 注射针头应与角膜缘平行刺人结膜下,缓缓地注入药液。
6. 拔出针头,滴抗菌药物滴眼液。
【注意事项】1. 结膜下注射时谨防针头穿通眼球壁。
2. 除颞下方结膜下为常用的注射部位外,其他部位也可作为注射部位。
3. 多次注射时,可不断地变换注射部位。
人工晶体眼玻璃体腔注药规范流程及操作

人工晶体眼玻璃体腔注药规范流程及操作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人工晶体眼玻璃体腔注药的规范化流程与操作指南人工晶体眼玻璃体腔注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眼疾的手术方式,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等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Moorfields眼科医院玻璃体腔注药指南
(2014)
在“玻璃体腔注药规范及流程”专场,卫生部北京医院戴虹教授介绍了“Moorfields 眼科医院玻璃体腔注药指南”。
经过长期试验和发展后,玻璃体腔注射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眼科疾病治疗工具。
玻璃体腔注射与其他给药途径相比,可能具有显著优越性,即药物作用目标针对性强,可以增加治疗效果,起效快,易达到治疗所需浓度,易操作,能够降低全身毒性反应。
目前,玻璃体腔注药用于多种眼科疾病的治疗,如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生成疾病、黄斑水肿、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感染性眼内炎等。
可采取玻璃体腔注射的药物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雷珠单抗、贝伐单抗)、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抗生素(万古霉素、头孢他啶、阿米卡星)、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等。
玻璃体腔注射的历史
玻璃体腔注药从很早就开始了,1911年发表的研究采用玻璃体腔注气治疗视网膜脱落;20世纪40年代发表的研究采用玻璃体腔注入磺胺和青霉素治疗眼内炎;1987年发表的报告玻璃体腔注入更昔洛韦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的并发症: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998年福米韦生钠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成为第一个用于玻璃体腔注射的药物;2006年,雷珠单抗获批上市,玻璃体腔注射广泛应用于临床。
新的药物发明使许多疾病的治疗方法发生了改变,玻璃体腔注药也从单次、少用的方式演变为现在的多次、常规治疗方式(以抗VEGF治疗黄斑部CNV、黄斑部水肿为代表),这样,玻璃体腔注药引发的相关并发症也受到重视,包括注射操作相关并发症、药物作用相关并发症、眼局部并发症和全身性并发症。
所以,规范和遵守玻璃体腔注药操作流程是减少或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关键。
其他著名专业机构的相关指南可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Moorfields眼科医院玻璃体腔注药指南
戴虹教授介绍了世界顶级Moorfields眼科医院玻璃体腔注药指南,Moorfields眼科医院玻璃体腔注药指南以2009版英国皇家玻璃体腔注射操作指南为蓝本,即2004版美国玻璃体腔注射操作指南是基础,包括注射前准备、注射操作流程、注射后监测和流程图解。
之前,2004版美国玻璃体腔注射操作指南就以下问题达成一致共识:①使用聚维酮碘消毒眼表面、眼睑和睫毛;②使用开睑器,并避免睑缘和睫毛污染针头;③避免注射前过度按摩眼
睑(避免挤压睑板腺);④避免对眼睑或附属器感染者进行注射;⑤扩大瞳孔;⑥充分麻醉(表面麻醉或结膜下注射);避免预防给药或注射后穿刺。
接着,戴虹教授介绍了玻璃体腔注药的操作流程要点及注意事项。
注射前准备
•必须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计划:每次就诊要进行视力测量和临床评估,确定上次注射有无并发症及进一步治疗的合理性;
•要由在玻璃体腔注射和处理相关并发症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医师来操作或在其指导下完成;
•向患者说明操作程序并安抚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操作环境:可以在手术室或门诊专用操作室进行;
•无菌手术器械(开睑器、手套、有齿显微镊、棉签、眼科铺巾、尺子、麻醉药物、注射器27~30 G或更大,针头长12~15 mm);
•测眼压;
•散瞳;
•生物显微镜检查;
•局部麻醉(表面麻醉、结膜下、筋膜囊内麻醉);
•注射前3 min将聚维酮碘滴入结膜囊;
注射操作流程
•医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
•向眼球表面滴入5%聚维酮碘(3 min)(氯已定);
•使用5%~10%聚维酮碘消毒;
•铺巾;
•放置开睑器;
•嘱患者朝向远离注射点的方向凝视;
•用尺子测量(3.0~4.0 mm)颞下象限(常用,避开水平子午线);
•镊子移动结膜及固定眼球(必要时);
•注射针垂直眼球壁刺入眼内,朝向眼球中心缓慢推入药液;
•小心抽出注射针;
•无菌棉签按压防止返流及固定眼球;
•间接眼底镜观察眼底(非必须)
•滴入抗生素1~2滴;
•注射完毕冲洗掉多余的碘剂;
•检查是否能够视物(确保视网膜动脉血流灌注);
•一次同时注射两只眼,每只眼分别使用一套器械,每只眼单独使用一支药;
•若与其他手术同时进行,应确保使用正确的药物玻璃体腔注射,避免不必要的视网膜毒性;
•认为注射前无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但对于雷珠单抗,目前英国的简化处方信息规定:注射前3天,自行使用抗生素滴眼,每天4次。
玻璃体腔注射操作流程见图。
注射后监测
•测量眼压(并非必须);
•若高眼压或青光眼患者注射后立即出现疼痛或视力下降,监测其眼压;
•使用抗生素滴眼3天;
•向患者提供24 h紧急联系方式;
•告知患者注射后会出现某些视物模糊症状,有漂浮的斑点,通常1周内消失;
•如果眼睛疼痛或不适,眼睛红肿加重,视力下降,及时就诊;
玻璃体腔注药后,若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与医师联系,尽快就医:①眼部疼痛或不适感增加;②眼睛红肿加重;③对光的敏感性增加;④眼前浮游物体数目增加;⑤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⑥其他全身症状。
另外,还应关注与玻璃体腔注射相关的潜在不良事件,常发生的不良事件包括眼内炎;眼内压升高;玻璃体出血;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撕裂;医源性白内障;与注射药物无关的不良事件。
小结
玻璃体腔注射与其他给药途径相比,具有显著优越性,但操作要求较严格,为保证玻璃体腔注射规范而安全地应用于临床,对医生进行培训并推进玻璃体腔注射标准操作流程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