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试卷B

《学前心理学》考试试卷B

教学点学生学号本试卷共有六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单选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

分)每小题所列备选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未选、多选或错选均无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是( )

A.个体心理的发生

B.种系心理的发生

C.群体心理的发生

D.人类心理的发生

2.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可能出现( )

A.关键期

B.敏感期

C.危机期

D.最佳期

3.儿童最先出现的注意是( )

A.定向性注意

B.选择性注意

C.有意性注意

D.稳定性注意

4.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变化较大,下列活动中能最好保持注意的是( )

A.教学

B.游戏

C.生活

D.操作

5.学前期儿童的感知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 A.2个阶段

B.3个阶段

C

.4个阶段

D.5个阶段

6.经典的“视觉悬崖”测验测查的是( )

A.时间知觉

B.形状知觉

C.大小知觉

D.距离知觉

7.下列哪一项不是

..学前儿童记忆策略的主要方式( ) A.反复背诵

B.精细加工

C.间接的意义识记

D.使记忆材料系统化

8.幼儿在游戏时,一会儿当“医生”,一会儿当“工人”,这更多表明了( )

A.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B.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C.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D.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9.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的心理活动过程是( ) A.感知

B.记忆

C.想象

D.思维

10.儿童心理发展中,提供最初的自然物质基础并制约生长发育过程的因素是( )

A.遗传

B.生理成熟

C.教育

D.主观因素

11.一般地,1~3岁是儿童言语的( )

A.准备阶段

B.前言语阶段

C.发生阶段

D.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12.儿童开始出现内部言语的年龄大约是( )

A.2岁

B.3岁

C.4岁

D.5岁

13.按照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初生婴儿只有( ) A.愉快

B.痛苦

C.快乐

D.一般性激动

14.儿童出现出声的笑的时间大约在( )

A.出生后1~2天

B.出生后1~2周

C.出生后3~4个月

D.出生后4个月

15.自我意识的萌芽约出现在( )

A.0~1岁

B.1~2岁C.2~3岁

D.3岁以后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是。

2、幼儿的情绪和意志行为,也常常受的影响。幼儿常有“破涕为笑”的表现。

3、完整的记忆包括识记、、和恢复三个环节。

4、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最早研究了遗忘的发展进程,并绘制了遗忘曲线图。

5、形象性和,是想象活动的两大基本特点。

6、皮亚杰的,是20世纪影响最为广泛的儿童思维发展理论。

7、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

8、认为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可增长、分化为九种

基本情绪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9、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这说的是个性的。

10、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是。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

分)

1. 敏感期

2.时间知觉

3.再认

4.亲社会行为

5.意志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2.幼儿掌握复合句有何特点?

3.学前儿童各种能力的发展有哪些表现?4.怎样培养学前儿童的情绪?

5、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

分)

1.举例说明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2.联系实际谈谈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六、案例分析(10分)

小明是个3岁零3个月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父母很喜欢他。可令其父母不解的是,小明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从不爱多思考。比如,玩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在绘画和解决别的问题时也是这样。夫妇俩认为这样不好,便总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动,可小明却常常做不到。小明父母时常为此而烦恼。

试问小明父母的态度和行动对吗?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小明的这一类行为,并为小明的父母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

福建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函授考试学前教育教育专

科《学前教育学》A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选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A 2.C 3.A4.B5.B

6.D7.B8.A 9.D 10.A

11.C 12.C 13.B 14.C 15.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观察法

2、知觉

3、保持

4、艾宾浩斯

5、新颖性

6、儿童智慧发展理论

7、向成人学习

8、布里奇斯

9、独特性10、移情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敏感期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2.时间知觉是指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3.再认是指识记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感知过或经历过的。

4.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5.意志是指成人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从简单到复杂(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4)从零乱到成体系2.(1)数量较少,比例不大。(2)结构松散

(3)联合复句出现较早。(4)并列复句比例较大。

(5)偏正复句出现较晚。

3.(1)操作能力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

(2)语言能力在婴儿期发展迅速,幼儿期是儿童口语发展的关键期。

(3)模仿能力迅速发展。

(4)认识能力迅速发展。

(5)特殊能力有所表现。

(6)创造能力开始萌芽。

4.(1)营造良好情绪环境:保持和谐的气氛;建立良好的亲子情和师生情。

(2)成人的情绪自控。

(3)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耐心倾听孩子

说话;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

(4)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5)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

5、答: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有四个方面:

(1)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

(2)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

(3)记忆容量的增加。

(4)记忆内容的变化。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随着幼儿生活、知识的丰富及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幼儿创造想像的水平逐渐提高其具体表现如下:

(1)①时常提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

②自编新故事。

③进行创造性的游戏活动。

④进行创造性的绘画活动。

(2)分别举例说明

2.(1)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如下促进作用:

①可以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

②可以增强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

③可以满足儿童的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

④抓住时机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要。

④可以促进儿童良好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形成。

(2)联系实际说明。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小题评

分。每小题12分,共12分)

1.(1)幼儿记忆发展有如下特点:

①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②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③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④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2)分别举例说明上述各点。

2.(1)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①好问、好学。

②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发。

③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④个性初具雏形。

(2)分别联系实际说明上述各点。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

(1)小明父母的态度和行为是不对的。

(2)小明正处于幼儿初期,幼儿初期的思维还带有较大

的直观行动性。他们的思维离不开直接感知和行

动,行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很差。小明的行为正好

符合这一特征,因而是正常的。小明父母不了解幼

儿初期思维的这一特点,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小明

是很难达到的。

(3)对小明父母的教育建议:

①正确理解幼儿初期思维发展的特征;

②创设情境,丰富玩具和提供实际操作机会;

③循序渐进提出行动目的性和计划性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