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风险防范预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风险防范预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括苍中心卫生院中医科

医疗风险防范预案及操作流程

中医科作为我院特色科室,自开设以来,一直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为更好地开展中医业务,确保中医科稳定运作,根据相关医疗安全的法律法规,结合中医科自身的特殊性,制定以下有针对性的医疗风险防范预案以备应急。

一、门诊常见急症的应急处理流程

1、患者出现轻度不适时,可给予取舒适的体位,保持呼吸道畅通,

2、测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瞳孔、面色、肢体活动情况对病情做出迅速判断,立即实施有效救护;

3、情况紧急可立即通知值班医生会诊,并协助抢救,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4、必要时还需通知医务科、医院办公室,做好现场秩序维护工作。

5、对症处理:(1)予氧气吸入,开通静脉;

(2)低血糖者迅速补充葡糖糖;

(3)突发心绞痛者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4)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予心肺复苏;

二、针灸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流程

1、晕针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2、滞针

若病人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用叩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的紧张。若行针不当,或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

3、弯针

出现弯针后,即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如针系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若由病人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断入体内。

4、断针

医者态度必须从容镇静,嘱患者切勿更动原有体位,以防断针向肌肉深部陷入。若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指或镊子将针起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体内者,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两,使断针暴露体外,右手持镊子将针取出。若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应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

5、艾灸烫伤

艾灸灸出水泡是比较正常的,如果水泡比较小的话,可以不用处理,让其自行痊愈。水泡比较大的话,可以用无菌注射器抽干里面的液体(挑破),擦上烫伤膏后包扎即可,但要做好伤口清洁工作。如果是大面积烫伤的话,除了做好以上要求之外,还要尽快到医院就诊,避免造成进一步感染。

6、艾灸反应

艾灸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会发烧、牙痛、耳鸣、流鼻血、咽喉发干发痒,有的女性出现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的现象,其实这是正常的。如果这些现象反复出现,可以减慢艾灸的频率,隔日施灸,知道症状减轻后,改为保健灸。

7、出现灸泡或灸疮

有时,如果施灸者把握的时间和用量稍有偏差,灸后就会出现灸泡,最后形成灸疮。此时,要用消毒后的针将其挑破,用医用棉签或棉球吸干其中的液体,然后贴上创可贴,但要避免衣服摩擦。当灸泡变成灸疮之后,每天用酒精棉球消毒,吸干表面脓液。如果情况继续加重,可以先用双氧水

冲洗,之后用消炎膏或生肌玉红膏涂贴。如果出现出血的现象,可以在换药时外敷云南白药来止血。

三、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1、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 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2、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 24 h 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3、被 HI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 24 h 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 HIV 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 1 个月 3 个月、6 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 1 片,并通知办公室、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基本操作程序:立即挤出伤口血液→ 反复冲洗→ 消毒→ 伤口处理→ 抽血化验检查→ 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 并通知办公室、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