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量表评分标准
关怀行为量表及评分标准

关怀行为量表及评分标准一、量表计分1、责任护士对入院患者进行关怀需求的评估,每天5分钟时间专门与所负责的患者沟通,了解患者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护理。
分值:10;评分依据:一处未落实,扣2分。
2、责任护士尊重患者,每天初见患者时,给予一次礼貌的、患者喜爱方式的称呼,建立关怀性的护患关系,患者知晓责任护士。
分值:10;评分依据:一处未落实,扣2分。
3、对患者提供护理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分值:5;评分依据:一处未落实,扣2分。
5、责任护士交接班时,两人同时到患者床边,介绍下一班护士,让患者感受到任何时候都有护士来提供照顾。
分值:10;评分依据:一处未落实,扣2分。
6、结合专科疾病特点,至少开展一项具有专科特色的关怀护理服务。
分值:10;评分依据:一处未落实,扣2分。
7、病区有人文关怀护理宣传展板,每季度更新一次。
分值:10;评分依据:一处未落实,扣2分。
8、护理业务、教学查房时,在查房记录中体现对患者的关怀。
分值:10;评分依据:一处未落实,扣2分。
9、科室具有关怀护士的措施并落实。
分值:10;评分依据:一处未落实,扣2分。
10、每两月组织1次人文关怀故事分享会,并有记录。
分值:10;评分依据:一处未落实,扣2分。
11、患者知晓护士长,护士长关怀患者。
分值:10;评分依据:一处未落实,扣2分。
二、解释意义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
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包括层层递进又密切相关的几层涵义。
1、承认人不仅作为一种物质生命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
2、承认人无论是在推动社会发展还是实现自身发展方面都居于核心地位或支配地位。
3、承认人的价值,追求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4、尊重人的主体性。
who残疾评定量表(who-dasii)评分标准

WHO残疾评定量表(WHO-DASII)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评定个体残疾程度的量表,它可以用来评估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能力和社会参与程度。
这个量表对于评估残疾人士的生活状态和需求,提供了科学客观的评定标准。
以下将从各个方面介绍WHO-DASII的评分标准:1. 评分标准的设定WHO-DASII总分为0-100分,分为六个领域,包括认知(理解和思维能力)、移动(行走和移动能力)、自理(个人生活自理能力)、生活活动能力(家务和生活技能)、社交关系(与他人的交往和社交能力)和心理情绪(情绪和精神状态)。
每个领域下有若干具体项目,对应不同日常活动或行为表现,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分数。
2. 评分标准的具体操作在进行评定时,需要根据被评定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项目进行评定。
每个项目都有四个答案选项:无困难、轻度困难、中度困难和重度困难。
根据被评定者的具体表现,选择相应答案,并依据答案给予相应的分数。
这样一来,可以比较客观地评定被评定者在各个领域的功能能力和社会参与程度。
3. 评分标准的应用范围WHO-DASII评分标准可以用于评估各种类型的个体,包括普通人裙、残疾人裙和患有各种疾病的人裙。
通过对个体进行评定,可以了解他们在不同领域的功能状态,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以及对帮助和支持的需求程度。
这对于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和社会支持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4. 评分标准的局限性尽管WHO-DASII评分标准具有科学客观的优点,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评定者对被评定者的了解和观察能力会影响评定结果的客观性。
个体的评定可能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如情绪状态、态度和主观感受等。
在进行评定时,评定者需要尽可能客观地观察和了解被评定者的真实情况,避免主观因素对评定结果的影响。
WHO-DASII评分标准是一套科学客观的量表,可以用于评定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能力和社会参与程度。
通过对个体进行评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康复和支持服务。
量表简介与评分标准1

2015级新生心理测试量表及参考评分标准HCL-32量表简介:轻躁狂自评量表(HCL-32)为一项自陈式量表, 共有32个项目,有(以往曾出现症状)或没有(未呈现或症状不典型),用来评估被测者的轻躁狂倾向,是目前门诊心境障碍患者主要测量工具之一。
评分标准:评分判定以20分为界,总分>20即为筛查阳性作为存在躁狂发作的参考。
HCL-32量表因子分析结果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情绪高涨(活跃/兴高采烈)型轻躁狂包含的条目为(第2、3、4、5、10、11、12、13、15、16、19、20、22、24、28项)共15项和易激惹(危险/易激惹)型轻躁狂,包含的条目为(第1、8、21、23、25、26、27项)共7项,结果分析:指标为总分。
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
标准分等于粗分乘以1.25后的整数部分。
总粗分的正常上限为41分,标准总分为53分。
SDS量表简介: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是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原型是Zung抑郁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
其特点是使用简便,并能相当直观地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感受。
抑郁自评量表反映抑郁状态的4组特异性症状为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抑郁的心理障碍。
评分标准:抑郁严重度=各条目累计分/80,其中0.5以下者为无抑郁;0.5—0.59为轻微至轻度抑郁;0.6—0.69为中至重度;0.7以上为重度抑郁。
SAS量表简介:自评焦虑量表,是一种分析病人主观症状的相当简便的临床工具。
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国外研究认为,SAS能够较好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精神病求助者的主观感受。
SAS是近年来咨询门诊中了解焦虑症状的主要自评工具之一。
评分标准:根据所填的答案,算出总分,再乘以1.25,得出你的分数,SAS的20道题中第五、九、十三、十七、十九,五项计分,必须是反向计算的。
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方法和标准

一、简介精神病量表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评定患者精神状况的工具,它能够客观地反映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和变化情况,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对精神病量表的评分方法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广大临床医生更好地运用这一工具。
二、常用的精神病量表及其评分方法1.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是临床上评定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和变化情况常用的量表,它包含17个项目,评定患者的心境、认知和躯体等多个方面的症状。
评分方法为0分至4分,0分表示无症状,4分表示严重症状。
总分0-7分为正常,8-16分为轻度抑郁,17-23分为中度抑郁,24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2. 阿格拉夫拉尼精神病量表(PANSS)PANSS是临床上评定精神分裂症状严重程度和变化情况的常用量表,它共包含30个项目,评定患者的阳性症状、消极症状和一般症状。
评分方法为1分至7分,1分表示没有症状,7分表示严重症状。
总分54分及以下为正常,55-74分为轻度精神分裂症,75-99分为中度精神分裂症,100分及以上为重度精神分裂症。
3. 久保木量表(BPRS)久保木量表是一种广泛用于临床症状评定的量表,它包含18个项目,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情感症状和行为症状。
评分方法为1分至7分,1分表示没有症状,7分表示严重症状。
总分18分及以下为正常,19-35分为轻度症状,36-53分为中度症状,54分及以上为重度症状。
三、精神病量表评分的注意事项1. 评分者应受过专业的训练,熟悉量表的使用方法和评分标准,避免主观因素干扰评分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 评分时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表现,对照量表的具体内容进行评分,避免评分偏离患者的实际情况。
3. 每一项症状的评分都需要考虑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定,避免因为个人情感或主观判断导致评分不准确。
4. 在评分过程中要保持客观和中立的态度,避免因为与患者的关系或其他因素影响评分结果。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及评分标准

量表1:家庭教养方式量表性别:男女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你与父母一起生活到__岁。
父亲是否健在:是否(或在您______岁时去世)母亲是否健在:是否(或在您______岁时去世)父母是否离异:是否(或在您______岁时离异)父亲的文化程度:大学(包括大学以上、大专)、中专(包括高中)、初中、小学父亲的职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母亲的文化程度:大学(包括大学以上、大专)、中专(包括高中)、初中、小学母亲的职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指导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发展和成长有重要意义。
回答这一问卷,请您努力回忆过往留下的些许印象,认真填写。
问卷有很多题目组,每个题目的答案均有四个等级。
请您分别在最适合您父亲和母亲的等级数字上划“○”。
每题只准选一个答案(答案无对错之分)。
您父母对您的教养方式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请您实事求是地分别回答。
如果幼小时父母不全,可以只回答父亲或母亲一栏。
如果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相关的题目可以不答。
我们保证:问卷不记名,您的个人信息单纯用于科学的调查研究,绝不会外漏,劳烦大家认真、如实填写。
谢谢!下面举例说明对每个题目的回答方法。
从不偶尔经常总是 1.父母常常打您吗?父 1 2 3 4母 1 2 3 4从不偶尔经常总是家庭教养方式量表评分标准:目:20,50,56)项目:50,56)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的中文修订版,共有66个题目,其中父亲教养方式由58个题目组成,共有6个因子,分别是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度干涉、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由57个题目组成,共有5个因子,分别是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过度干涉、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母亲偏爱被试。
该量表由被试独立完成,回答“从不”记1分,“偶尔”记2分,“经常”记3分,“总是”记4分。
如果被试某个因子项的得分高于常模平均数,那么该被试就表现出对应的教养方式。
社交反应量表评分标准

社交反应量表评分标准社交反应量表(Social Responsiveness Scale,SRS)是一种评估个体社交互动能力的量表。
其评分标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对社交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社交反应量表评分标准的内容和指导原则。
一、分数划分范围社交反应量表的总分范围是0-195分,分数越高表示个体社交互动能力的困难程度越高。
一般来说,60分以下为正常范围,60-75分为轻度困难,75-90分为中度困难,90分以上为重度困难。
二、评分指标1. 感知沟通感知沟通指个体识别和理解他人的非语言和非文字表达,如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
评分指标包括:- 能否准确理解他人的面部表情和姿势(0-3分)- 能否理解他人情绪(0-2分)- 能否理解他人意图(0-4分)2. 社交认知社交认知指个体对于社交情境的理解、观察和推断。
评分指标包括:- 对社交互动的敏感性(0-4分)- 对于社交规则的理解(0-4分)- 能否预测社交情境的发展(0-4分)3. 社交意识社交意识指个体对他人的需求、感受和意图的觉察和理解程度。
评分指标包括:- 能否感知他人的需求(0-3分)- 能否理解他人的意图(0-3分)- 能否感受到他人的情绪(0-3分)4. 社交动机社交动机指个体参与社交互动的意愿和主动性。
评分指标包括:- 主动寻求他人的交流(0-3分)- 对于社交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0-3分)5. 社交行为社交行为指个体在社交互动中的表现和行为方式。
评分指标包括:- 面部表情是否适应情境(0-4分)- 社交互动中的身体语言(0-4分)- 对他人的回应和投入程度(0-4分)三、评分原则在评分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多源信息:评分应基于多个观察者的观察和描述,例如家长、教师、医生等。
2. 全面综合:评分应综合考虑个体在各个方面的社交互动表现,而非单一指标。
3. 注意客观性:评分过程中需尽量减少主观判断的干扰,严格按照评分指标进行评定。
量表四级评分标准

量表四级评分标准
四级量表评分标准是一种常用的评分方法,主要用来对某个特定的品质、能力、水平等进行评估。
四级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四个等级:
1. 优秀:表示该品质、能力、水平等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表现出色,超过了一般标准,达到或超过了大多数人的期望。
2. 良好:表示该品质、能力、水平等达到了较高的水准,表现比较好,达到了一般标准,符合大多数人的期望。
3. 一般:表示该品质、能力、水平等达到了一般水准,表现一般,达到了基本标准,符合一般人的期望。
4. 不及格:表示该品质、能力、水平等未达到标准,表现不佳,没有达到一般标准,低于大多数人的期望。
四级评分标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但总的原则是根据预定的标准,将被评估对象的表现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更好地评估和比较他们的差异和水平。
中国初中生心理健康量表及评分标准

中国初中生心理健康量表及评分标准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业压力的增加,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为了全面了解中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供相关干预措施,设计了中国初中生心理健康量表和评分标准。
量表内容中国初中生心理健康量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项目:1. 学业压力:考试成绩、研究时间、作业量等。
2. 情绪管理:情绪表达、情绪调节、情绪稳定等。
3. 人际关系:与同学、老师、家人之间的关系。
4. 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尊自信、自我肯定等。
5. 健康行为:作息时间、饮食惯、运动情况等。
评分标准针对每个项目,采用五分制进行评分。
分数越高表示相应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分数越低则表示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评分标准如下:1. 学业压力:5分表示无压力,1分表示极大压力。
2. 情绪管理:5分表示情绪稳定,1分表示情绪不稳定。
3. 人际关系:5分表示良好的人际关系,1分表示较差的人际关系。
4. 自我意识:5分表示自我认知较好,1分表示自我认知较差。
5. 健康行为:5分表示健康行为良好,1分表示健康行为不良。
使用方法1. 针对中国初中生,进行量表的调查问卷。
2. 根据每个项目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评分。
3. 统计各项分数,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分析。
4. 对评分低于3分的项目进行重点关注,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结论中国初中生心理健康量表及评分标准是为了帮助了解和改善中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所设计的工具。
通过使用该量表和评分标准,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帮助他们实现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请注意,本文档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方法和分析结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0111,F2.0四川省科技厅项目(课题编号:2016JQ0013)基于“以痛为腧”研究疼痛记忆电针干预的消退机制临床研究方案课题承担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目录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1)二、设计类型与原则 (2)三、研究人群 (4)四、治疗方案和对照措施 (5)五、观察指标 (9)六、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11)七、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12)八、量表评价相关说明 (12)九、fMRI扫描及注意事项 (27)十、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28)十一、数据管理 (30)十二、统计分析 (31)十三、伦理学原则 (34)十四、总结与资料保存 (36)一、研究背景及目的在WHO公布的《全球十大顽疾》中,颈椎病位居第二,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以40~60岁为高发年龄,而70岁以后患病率则会达到9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颈椎病的患病率逐渐呈年轻化趋势,预计即将成为本世纪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全球金融服务、大众传媒、电子资讯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伏案工作人群比例大大增加,导致人们体育锻炼、户外活动时间锐减,从而造成颈椎病的高发病率。
本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身体及精神上的痛苦,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效率甚至生存质量,同时造成了社会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已经成为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中国颈椎病的发病率约为3.8%-17.6%,且每年新增颈椎病患者约一百万人。
神经根型颈椎病和颈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且最常见的类型,颈部的疼痛不适或僵硬感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
近年研究发现,慢性疼痛患者在认知、情绪、人际交往、及躯体活动方面往往伴有不良体验,例如因慢性疼痛,患者普遍存在对记忆减退的抱怨,以及长时记忆功能损伤。
尽管通过对慢性疼痛患者的自传体记忆研究(对于经历的事件通常受疼痛强度、负面情绪及注意偏向的影响)证明疼痛和记忆存在共同的中枢神经通路,却不足以揭示疼痛与工作记忆、长时记忆、自传体记忆相互作用的特异性神经心理机制。
本研究以慢性颈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电针干预状态对受试者疼痛记忆及疼痛症状缓解的影响,并研究电针对疼痛记忆影响的中枢机制。
目前颈椎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了现代医学疗法和替代医学疗法(如中医药、针灸、太极拳等)两大类别。
现代医学治疗颈椎病以口服非甾体止痛药物(NSAIDS)、疼痛部位局部注射肌肉松弛药、镇痛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药物等方法为主,在暂时缓解局部疼痛方面往往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但仍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且以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为主的消炎镇痛药,常可导致胃肠道出血、胃溃疡、脑血管意外、皮损等不良反应。
在替代医学疗法中,针灸疗法具有一定的优势,治疗上具有短期和中长期止痛效果好、操作安全、不良反应少、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而且大量的RCT研究证明针灸治疗慢性颈痛有独特的疗效,是治疗颈椎病最常用也是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已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
本课题以颈椎病颈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电针干预敏化穴位、常规穴位和非经非穴对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结合各项效应指标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相关分析,以揭示电针改善颈椎病患者颈痛及疼痛记忆的的中枢机制。
二、设计类型与原则1.研究设计类型本研究为临床治疗机理研究,研究设计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随机方法为采用SAS 软件生成随机序列;严格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病例,确定入组后,根据随机分配方案接受相应的针刺治疗,直到完成总观察例数后结束研究。
2.样本量及其计算的依据参照目前国际上对针灸影像学研究的评述,规定每组的最小样本例数为12例(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ies of acupuncture mechanisms: a critique. Focus on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Therapies.2011;16(1):3-11),此外我们在充分考虑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患者脱落和扫描中可能由于患者头动导致数据的剔除,设定每组纳入20例,则影像研究共需颈椎病患者60例。
此外,需要2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以明确颈痛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部位。
3.随机方法采用SAS软件生成60例患者的随机数字表,根据其将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配到相应组别接受治疗。
4.盲法设计及实施整个研究过程参照针灸临床研究的要求,严格履行单盲原则(盲患者),即患者事先不知分组情况,并采用单间治疗室;临床疗效指标评价者不参与针刺操作治疗。
神经影像扫描和实验室指标检测过程中,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不参与;在数据分析阶段严格执行研究者、操作者和统计者的三分离原则。
5.对照本研究设立了常规穴位和非经非穴组作为对照组。
6.研究流程图三、研究人群1.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编写的《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确定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①具有典型的落枕史及颈项部症状体征;颈项强直、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不能作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呈斜颈姿势。
需要转颈时,躯干必须同时转动,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咳嗽或打喷嚏时症状不加重。
②影像学检查可正常或仅有生理曲度改变或轻度椎间隙狭窄,少有骨赘形成。
2.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编写的《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确定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①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
②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③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④排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所致的疼痛。
3. 纳入标准①以颈部疼痛不适或僵硬为主诉;②符合上述神经根型颈椎病或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③18岁≤年龄≤65岁,男女均可,右利手;④颈部疼痛不适病程≥3个月;⑤颈部疼痛/不适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 AS)3分以上;⑥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注:同时符合上述6项的患者,方可纳入本项研究。
4. 排除标准①近三个月内因颈椎病接受过针灸或药物治疗;②颈椎椎体结核、肿瘤等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及脊柱侧弯畸形者;③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④严重骨质疏松及合并心脑血管、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系统等严重疾病或临床控制不达标;⑤有晕针病史及有酒精依赖或药物滥用习惯者;⑥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及未来半年内有生育要求的女性;⑦正在参加其他临床研究者。
注:凡符合上述任何一条的患者,即应予以排除。
5.剔除和脱落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入的病例;②未按规定治疗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者;③受试者依从性差,疗程中自行退出者;④合并使用本方案禁止使用的治疗方法或自行中途更换治疗方法者;⑤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并发症,不宜继续接受治疗而被中止研究的病例;⑥随访期间因各种原因失访者。
6.中止标准①研究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宜继续参加研究者;②研究期间受试者出现其它急重症,需采取紧急措施者;③患者不合作、不服从治疗,经临床医生反复解释无效。
(研究者详细记录退出研究的原因及时间,已超过1/2疗程者应进入疗效统计)四、治疗方案和对照措施1.分组及选穴根据以往文献研究及数据挖掘结果,围绕课题假说,结合行业内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本研究的分组及选穴情况如下:1.1敏化穴针刺组:通过测量选择痛阈值下降最高的10个敏化穴位,排名最高的两个穴位(敏化点1、敏化点2)使用电针,其余穴位使用手针。
1.2常规针刺组:风池(电针)、大椎、肩井、肩中俞、天宗、身柱1.3非经非穴组:非穴点1:肘内侧,肘尖与腋窝连线中点。
(电针)非穴点2:肱骨内上髁与尺骨腕部之间中点,尺侧缘。
非穴点3:臂内前缘三角肌和肱二头肌交界处。
非穴点4:足三里水平旁开1~2cm,胫骨外侧缘处。
非穴点5:三阴交向上2寸腓骨前缘与胫骨之间。
2.定位及操作经穴组的穴位定位参照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针刺操作参照梁繁荣主编的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针灸学》的操作方法。
每次针刺选取敏化点、双侧经穴及非穴刺激点。
并且在敏化点1、敏化点2、风池、非穴点1的近心端约2mm 位置设了一辅助针刺点进行浅刺。
使用韩式电针仪时,电针的一组电极分别连接在穴位/非穴和其旁开的辅助针上,目的是在量化控制刺激量的同时,局限电流刺激范围,避免电流对整条经络的刺激。
辅助针刺点的具体定位及操作见后针刺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SOP)。
3.针具和电针仪针具:针灸针选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生产企业许可证:苏食药监械生产许2001-0020号,注册证号:苏食药监械(准)字2004第2270202号。
规格是0.25×25mm、0.25×40mm,即粗细规格为25号,长短规格为1寸、1.5寸。
电针仪:LH200型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
生产许可证:苏食药监械生产许2007-0040号,产品注册证:苏食药监械(准)字2007第2260357,由南京济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4.针刺操作的SOP患者取俯卧位。
(1)消毒医者手消毒:针刺前,医者先用肥皂水将手洗刷干净,再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后,方可持针操作。
针刺部位消毒:针刺部位局部皮肤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擦拭时应从中心向外绕圈消毒。
(2)进针与行针敏化穴及经穴:采用双手进针法,根据穴位所在部位的特点选择爪切法,针刺的方向、深度严格按照输穴针刺操作的要求:进针后进行捻转、提插,行平补平泻手法,捻转的角度在90~180度之间,频率在60~90次/min之间;提插的幅度在0.3~0.5厘米之间,频率在60~90次/min之间,捻转、提插幅度和频率采用均等的手法,以得气为度。
非经非穴:采用双手进针法,根据非穴所在部位的特点选择爪切法,针刺的方向、深度严格按照非经非穴针刺操作的要求:进针后进行提插、捻转,行平补平泻手法,捻转的角度捻转的角度在90~180度之间,频率在60~90次/min之间;提插的幅度在0.3~0.5厘米之间,频率在60~90次/min之间,捻转、提插幅度和频率采用均等的手法,提插捻转共计3次,不要求得气。
辅助针刺点:针刺敏化穴、经穴或非经非穴完成后,在敏化点1、敏化点2、风池、非穴点1近心端旁开2mm处(辅助针刺点)再直刺一针,浅刺5mm,不做行针手法,不必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