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70CIM模型与61850SCL模型比较

合集下载

IEC系列协议简介

IEC系列协议简介

IEC 系列规约国电南自四方工程部徐昀制定标准的国际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和国际电报询问委员会CCITT 以及1993 年3 月1 日后取代CCI T T相关职能的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门ITU-T 为国际上制定计算机系统与其RTU进展数据通信协议标准的主要机构。

但由于电力系统对实时性和牢靠性的特别要求,1976 年ISO 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规定:凡属强电工业和电子工业领域的标准化问题连续由IEC 负责,其他领域由ISO负责。

为此IEC TC-57 在CCITT 和ISO 的国际数据通信协议标准根底上制定了性能增加型构造EPA 协议,即IEC 60870-5 远动传输协议,成为电力信息传输协议的根底。

IEC TC-57 成立于1964 年,原名远动,远方保护及通信技术委员会。

1994 年起更名为电力系统掌握及其通信技术委员会。

我国对应的原全国远动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从2022 年起更名为全国电力系统掌握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IEC TC-57 的工作方式是成立各个工作组,分别制定各个领域的国际标准,其中与通信协议有的工作组有:第3 工作组:远动,协议第7 工作组:远动,与ISO 和ITU-T 标准兼容的协议第9 工作组:承受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第10 工作组:负责IEC61850 中变电站数据通信协议的整体描述和总体功能要求第11 工作组:负责IEC61850 中站级数据通信总线的定义第12 工作组:负责IEC61850 中过程级数据通信协议的定义远动协议系列IEC 60870-5:远动设备和系统第5 局部,传输协议〔Transmission Protocols〕IEC 60870-5-1:传输帧格式〔Transmission Frame Formats,1990〕IEC 60870-5-2:链路传输规章〔Link Transmission Procedures,1992〕IEC 60870-5-3:应用数据的一般构造〔General Structure of Application Data,1992〕IEC 60870-5-4: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编码〔Definition and Coding of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Elements,1992〕IEC 60870-5-5:根本应用功能〔Basic Application Functions,1995〕IEC 60870-5-101:根本远动任务的配套标准〔国标为DL/T634-1999,非等效承受〕〔Transmission Protocols-Companion Standard for Basic Telecontrol Tasks,1995〕IEC 60870-5-102:电力系统电能计量传输的配套标准〔国标为DL/T719-2022,等同承受〕〔Transmission Protocols-Companion Standar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Integrated Totals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s,1996〕IEC 60870-5-103: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的配套标准〔国标为DL/T667-1999,等同承受〕〔Transmission Protocols-Companion Standard for the Informative Interfaceof Protection Equipment,1997〕IEC 60870-5-104:承受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 60870-5-101 的网络访问,即网络远动任务的配套标准,是目前唯一可供选择的网络访问协议〔Transmmsion Protocol Network access for IEC60870-5-101 using standardtransport profiles〕数据通信协议系列IEC 60870-6:远动设备和系统第6 局部,与ISO 标准和ITU-T 建议兼容的远动协议〔Telecontrol Protocols Compatible with ISO Standards and ITU_TRecommendations〕该传输协议主要应用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及联网,如变电站内的计算机和远方调度工作站,调度工作站和调度工作站之间,调度局和调度局之间。

IEC61970、61968标准及应用

IEC61970、61968标准及应用

基于标准的平台系统构建
标准化 维护整体模型和数据的正确性 ——核心:对象层级、关联、属性的正确性

系统A
系统B
系统A
系统B
系统F
系统C
系统F
平台
系统C
系统E
系统D
系统E
系统D
平台构建基础

达成共识的信息模型:CIM 或 ECIM 提供符合标准的组件接口 对象标识规范化,建立与平台相关系统的交叉映射
OMG
IEC 61970、61968标准体系 ——组件接口规范

IEC 61970 CIS 通用服务-基本服务
IEC 619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1968标准体系 ——组件接口规范

GDA接口 资源查询接口
GDA Resource Query GDA Filtered Query


更新接口

GDA Update Interface

主标识(Master Resource Identifier) MRID与URI的关系?

对同一个对象而言,只有一个MRID,但在不同系统中建立该对象 对应的信息对象时,可以有多个URI——不同视图下的标识可以不 同

对象标识标准化的基础

信息模型标准化 集中的标识分配(不易实现)

各个功能/子功能从其它功能/子功能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各个功能/子功能对外提供自己产生的信息 各个功能/子功能协同完成共同的功能 各个功能/子功能之间以标准的方式进行互操作 互操作:正确地交换数据和正确地使用所交换的数据


要保证信息安全


逐步实现这个愿景

基于IEC61970的CIM模型的研究

基于IEC61970的CIM模型的研究

基于IEC61970的CIM模型的研究作者:苏豪飞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14期【摘要】当前很多电力企业都是利用不同时期、不同生产厂家提供的应用系统所构成的数据中心控制平台,这些应用系统关心电力对象的不同方面导致出现电力信息模型私有、访问接口私有、互操作性差等“信息孤岛”问题。

本数据平台是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软件(SCADA)进行组件化的封装,保留原系统的功能,对原有SCADA系统数据结构进行CIM 模型映射。

【关键词】IEC61970;CIM;SCADA0 引言随着电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电网调度自动系统对大电网调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涌现了大批综合性,分布式应用系统。

这些应用系统可能在不同时期,不同硬件平台下开发,并可能来自不同的生产厂家,因此系统数据模型和数据访问接口不统一的问题日益严重,导致各个系统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IEC61970标准的公布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该标准包含公共信息模型和组件接口规范两部分内容。

1 IEC61970标准概述IEC61970标准是由电力系统控制通信委员会及第57技术委员会制定和发布,该标准主要包括能量管理系统EMS的应用方法、公共信息模型CIM以及数据访问接口CIS,一共分为5个部分,CIM模型主要以面向对象的方式定义了电力对象模型,它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内容,CIS数据访问接口则以API的形式提供了如何进行数据的访问。

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

该标准定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异构系统的互联互通,同时实现数据信息模型与底层技术无关。

实现国际统一的数据信息模型和数据访问方式,因此,通过按照IEC61970标准定义的CIM模型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对电力对象进行建模,可实现上层应用与底层技术无关,这也是我国电力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水平[1]。

2 公共信息模型CIM公共信息模型CIM以面向对象的方式描述了几乎所有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对象,如变压器,母线,断路器等电力对象,涵盖了发电、输电、配电以及终端售电等电力行业的各个领域,通过面向对象的方法,依据IEC61970标准定义的CIM模型,对每个电力对象建模,类似于C++中类的数据结构,通过应用端的电力对象对应到CIM模型中,找到该电力对象在CIM 模型中定义的地方,根据该CIM模型对该电力对象类的属性的定义,对应的对电力对象的数据属性进行定义。

IEC61850变电站与IEC61970主站无缝连接的研究与实现

IEC61850变电站与IEC61970主站无缝连接的研究与实现
on
automation systems.With in.depth analysis power real.tim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EC61850 and IEC61970 standard.the possibility of control
center
between the substation and
61850通信协议,从变电站到调度中心采用基于 850标准的扩展IEC
61
IEC 61
850通信协议,变电站
与调度中心之间经由通信网关进行通信,只需增加 少量服务即可,从而可省去变电站与调度中心之间 数据交换所需的规约转换。鉴于以上考虑,本研究 提出了如图l所示的基于IEC 61850的远动系统网络 结构。
技术与应用
IEC61850变电站与IEC61970 .■上L 土y白 无缝连接的研究与实现
张丽胜 陈世杰
264000)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烟台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基于IEC 61850标准的数字化变电站投入运行,传统的规约已不适合数字 化变电站的接入。通过对IEC
61850、IEC
61970标准的深入分析,研究了变电站与调度中心之间采
牵被机…激帆崛
(LDName)
….络结构
response(LNNames)・…‘
GetLNDirectow (LNName)
….◆
response(DataNames)・…・
婶喇
铐能开关
串瞅‰
过程层
变电站
GetoataOire.ctoPy
….◆
(DataName)
卅L/L/卜肌卜肌卜

断进步,电力系统对信息共享和应用集成的需求越发 迫切。为此,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的第57 技术委员会(IEC TC57)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包括 用于调度中心EMS(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的

61970CIM模型与61850SCL模型比较

61970CIM模型与61850SCL模型比较
3 信息模型比较
IEC 61850 SCL 是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因此研判 SCL 模 型与 CIM 模型中相似或相同概念应限定在变电站及其包含的 各类对象。SCL 描述的重点与现有 CIM 描述的重点差别较大。 CIM 涵盖了电力系统管理及信息交换的几乎所有方面,SCL 则 对需要用到的信息模型做了定义。
4.1 特化子类
电力系统资源(PowerSystemResource)体系中,部分需要使 用的设备和导电设备子类型未在 CIM 中定义。
相 比 于 CIM10,CIM11 已 经 在 61968::Assets:: PointAssetHierarchy 包中增加了 CT、PT 等导电设备子类。这说 明 CIM 的演化本身也在适应着应用的发展。在当前版本的 CIM 基础上,还需要增加的电力系统资源子类有: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 PowerTransformer 等其他类中。CIM 类 包含的属性比 SCL 类要多,如果从 CIM 模型转换到 SCL 模型 再转换到 CIM 模型,信息会丢失。 3.2.3 关联差异
CIM 中类之间的关联关系都是双向的。SCL 类之间的关系 是单向的、层次化、树型的。基于 XML Schema 构造的 SCL 文 件,可以方便地使用 XML 校验工具对整个模型的数据进行校 验。SCL 模型的缺点是形成分析式网络模型比较困难,需要根 据对象的属性,再确定与对象的关联。典型的是在端子 (Terminal)的属性中需要给出相关的连接点(ConnectivityNode) 的信息,而不是直接关联到连接点对象。
SCL 中只有 1 个 tConductingEquipment,其中包含 name、 desc、virtual 属 性 , 与 CIM 中 定 义 的 很 多 特 化 的 ConductingEquipment 子类中的属性相比,缺失很多。从这个角 度看,SCL 提供的是对象级别的信息 (有或者没有指定的对 象),而不是内容级别的信息。

IEC_61970_61850融合

IEC_61970_61850融合

61970/61968的CIM结构
61970 核心CIM
61968核心CIM
核心类
61970在调度应用中的核心类
IdentifiedObject
(from Core)
ConnectivityNode
(from Topology)
0..1
Measurement
(from M Terminal
(3) (2)
(4)
Solution Solution
(8)
CIM XML Import
(1,7) (3)
CIM XML Export
CIM XML Import
(4) (6)
CIM XML Export
(2,8)
Solution
(5)
Power Flow Application A
(2,8)
(5)

IED Model



运行时需要交换的信息



关联到系统的信息 配置信息交换的信息 关联到系统的信息具有以下的分级层次:


配置信息交换的信息是LN下层的datasets and control blocks.
server within the IED logical device logical node data data attribute
Substation Functional Model Communication Model IED Model

Communication Model

变电站的连接(单线图) IEDs (LN)的功能实施到单线图的关联 IED连接到不同的子网 IED的通信参数 (例如. IP地址) 连接到SA的全部IED实例 IED中实施的IED 61850 Run Time Model结构 IED Run Time Model中存储的配置信息的预配值 每个 IED的通信能力列表 IED中的信息交换配置的预配值 IED间的数据流

IEC61970模型协调

IEC61970模型协调

E宰竺●9
I 罡




—L

备 故
上 .L

备 设


二次设备

:IEC 6180等 在线信息收集

状 态 诊 断 记 录

检 修


离 线
1状态监翻系统的构成与信息横蕾协一 变电站设备的状态信息收集是进行设备状态评价、风险 评估、检修策略制定及检修维护等的基础【4l。变电站设备状态 监测系统中的设备状态信息包括在线信息和离线信息两大类, 如图1所示,前者主要是运行设备中的在线状态信息。主要实
现油中H2、Co、CH4、C2H2等特征气体组份浓度的曲线记录、 浓度定值设置及速率变化报警等功能。另外INTP、ICTP、
设备状态 评价
设备风险 评估 je

设备检修
策略
设备检修 维护
je

{e
O 阜 阜
{e

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信息一体化系统平台
备及资产管理与评估相关的设备信息模型的构建、扩展及协调 等问题,设计了支持统一信息模型、通信接口的状态监测信患 集成平台。并在实际应用中实现了主要的关键技术。为基于国 际标准的变电站设备全面状态监测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IEC 61850、IEC
现基于IEC 61850标准的设备状态实时在线收集:后者包括设
备档案、安装调试记录等投运前信息、设备缺陷及检修记录以 及同类设备的参考信患等,主要实现基于IEC 61970及61968 系列标准的离线信息接入及设备状态的综合分析。二者的协调 统一是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 2变电站设鲁状态监潮系统的横墨构t 2.1眶C 61850的典型设备状态模型

配电自动化终端就地调试及接入方法分析

配电自动化终端就地调试及接入方法分析

配电自动化终端就地调试及接入方法分析摘要:配电自动化终端就地调试和接入方法的应用,可以在不对已有的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架构以及相关的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自动化通信方式等进行更改的前提下,顺利地进行接入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信息标准化接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本文就配电自动化终端就地调试以及接入方法展开分析。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终端;就地调试;接入方法一、配电自动化的概念和现状1.构建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网是整个电力系统直接面向用户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相应的配电网综合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是一门新兴的技术,我国现阶段在配电自动化方面还在不断地形成完善的体系,因此,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和部门在此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首先要将配电自动化系统相关的技术要求、信息管理要求、通讯管理要求等进行整合,并且按照相关的统一标准予以实施;其次,在实施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过程当中,要健全运行体系及维护管理体系,增强相应的监督管理,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与否不但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同时,还关系到配电网的稳定运行和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在监管的过程当中,必须落实在进行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相关工作时要严格执行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配电自动化系统构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增强专业人才队伍的构建一项工程能否获得成功,人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对配电自动化技术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需要对其的专业性予以重视,使其能在配电自动化领域中的难点、突破口攻关上起关键作用。

另外可通过多种的激励方针,有效激发起相应的技术人员参加各类形式的教育培训和自我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专业水平和素养得到明显提高,使其能够更高效地为配电自动化发展服务。

3、配电自动化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自动化开关器材(重合器)为基础,进行设备相互之间的配合实现配电自动化的时期,这期间,最主要的设备是自动重合器等,其能够在不需要计算机系统以及互联网的支持下,也能实现有效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对象标识方法差异 基于 CIM 描述的电网模型,其中的对象用 URI 标识。其目 的是方便直接定位到特定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其唯一标识)。对 于具有标识符的对象(所有 IdentifiedObject 子类型),用对象的 主编码(mRID-Master Resource ID)标识。同时,这些有标识对 象 (先前的 CIM 版本中称为有名对象,即该类型的对象都是 Naming 的 子 类 ,CIM11 已 经 将 Naming 类 修 改 为 IdentifiedObject,并增加 mRID 属性)均可以按照对象构成的层 级关系形成路径名(pathName)。 (3)量测体系描述差异 量测对象的描述在各种电力系统信息化应用中都是非常
类型映射与属性映射: IEC 61850 SCL 中给出的设备容器(变电站、电压等级区、
192
广东科技 2009.8. 总第 219 期
电力建设 专栏
间隔) 及设备类型可以构成比较完备的变电站内对象层级关
系,结合通过连接点(ConnectivityNode)和导电设备端点构成的 拓扑连接模型形成可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模型。由于变电 站自动化系统并不涉及整个电力网络的分析,因此 IEC 61850 SCL 中即便有与 CIM 相对应的类,也并不包含网络分析需要使 用的属性。基于包含属性的不对称性,两个模型中相同或相似 的类在建立映射关系后,能够建立属性映射是模型中一部分
(1)导电设备类差异 对 于 CIM 导 电 设 备 中 的 ConformLoad、EnergySource、
EquivalentBranch、FaultIndicator、Fuse、Load、WaveTrapper、Jum per、Junction 等类,没有 SCL 定义的 type 与之对应。而 CON、 FAN、PSH、BAT、BSH、RRC、TCR 等 SCL 中的类型,也没有合适 的 CIM 类与之对应。两个模型中类的差异,使得两个模型互相 转换,必定会丢失信息。
(如 name、description 等),还有很大一部分属性无法建立映射 关系。
3.2 CIM 模型与 SCL 模型中的差异
对于采用面向对象体系描述的模型而言,信息模型的组成
基本部分是类,类内聚属性,并通过关联建立与其他类的关系。 以下对模型的差异从类、属性、关联三方面进行分析。 3.2.1 类型差异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 PowerTransformer 等其他类中。CIM 类 包含的属性比 SCL 类要多,如果从 CIM 模型转换到 SCL 模型 再转换到 CIM 模型,信息会丢失。 3.2.3 关联差异
CIM 中类之间的关联关系都是双向的。SCL 类之间的关系 是单向的、层次化、树型的。基于 XML Schema 构造的 SCL 文 件,可以方便地使用 XML 校验工具对整个模型的数据进行校 验。SCL 模型的缺点是形成分析式网络模型比较困难,需要根 据对象的属性,再确定与对象的关联。典型的是在端子 (Terminal)的属性中需要给出相关的连接点(ConnectivityNode) 的信息,而不是直接关联到连接点对象。
可以通过建立某种规则减少信息的丢失。如,在从 SCL 到 CIM 转 换 过 程 中 , 因 为 导 电 设 备 都 是 电 力 系 统 资 源 (PowerSystemResource,PSR) 的子类型,可以使用 PSR 关联的 PSRType 类对象记录对应的 SCL 对象。对于没有特化类型与之 关联的导电设备,可以直接转换成 ConductingEquipment 对象, 同时在关联的 PSRType 对象中标识出该对象的类型。
SCL 中变电站及其包含对象可用下图表示:
从上面两图可以看出,在 CIM 中,变电站做为设备容器,包 含了电压等级区和间隔。由于主变压器有相应的附属设备,因 此在基于 CIM 建模方面,通常将主变归到主变间隔,而主变间 隔直接建立与变电站的关联。在 61850 SCL 中,变电站、电压等 级区、间隔的层次关系是严格的,间隔不会直接归属到变电站 层次。但 SCL 中主变直接归属到变电站,而没有在其相应的电 压等级区中,这样可以认为 SCL 中只是没有把主变做为间隔处 理,在与 CIM 模型协调使用时,完全可以通过软件的处理使模 型一致。整体上说,图 1 和图 2 在展示出 CIM 和 SCL 描述模型 方式不同的同时也给出了变电站内相似的模型信息。
1 引言
为构建适应于位置透明的电力应用系统,需要一个统一描 述的全模型。在全模型和不同的局部模型之间建立映射关系, 可以将各应用相关的信息、数据逐渐统一到全模型。全模型构 建的基础是 IEC 61970 CIM 和 IEC 61850 SCL。 做 为 对 IEC 61970 CIM 的有效补充,IEC 61968 CIM 也是需要的,因此全模 型的研究实际上是 IEC 61970、61968 CIM (下文简称 CIM)与 IEC 61850 SCL(下文简称 SCL)模型的合并研究。由于 CIM 和 SCL 在变电站描述方面有较多的契合点,本文主要论述 CIM 与 SCL 模型之间的异同点。
2.2 IEC 61850
IEC 61850 虽然主要是一个数据通信标准,它还是做了大 量领域分析工作,给出了全面的同时某种程度上看比较复杂的 数据模型。模型涵盖了一个配置数据模型和表示哪些信息在线 交换的数据模型。为描述和交换配置数据,标准的第 6 部分定 义了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SCL),使用 W3C XML Schema。SCL 用 XML Schema 方式描述信息模型。整个模型由层次化树型结 构构成,上下级对象之间的关联明确,但网状分析(如拓扑分 析)需要做附加处理。SCL 描述是面向数据的(data oriented), CIM 是面向对象的 (object oriented)。相对于 CIM 完善的类定 义,SCL 更多是定义了一些结构。整体而言,SCL 和 CIM 都是基 于对象技术进行信息模型描述。
3.1 CIM 模型中和 SCL 模型中相似或相同的概念
CIM 中对变电站的层级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2 IEC 61970、61968 CIM 与 IEC 61850 SCL
2.1 IEC 61970、61968 CIM
IEC 61970、61968 中的数据模型称为公共信息模型(CIM), CIM 用面向对象的统一建模语言(UML)给出了电力系统资源 (如变电站、开关、变压器)、电力系统资产(如变电站资产、变压 器资产、CT、PT 资产等)的公共语义,采用 UML 方式描述。IEC 61970 在标准系列文档的 30x 中定义 CIM;IEC 61968 在第 11 部 分 定 义 信 息 模 型 , 称 为 DIEM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Exchange Model,配网信息交换模型),包括对 61970 定义部分 的扩展和配网功能61970 CIM 模型与 61850 SCL 模型比较
周伊琳 谢善益
摘 要:为构建适应于位置透明的电力应用系统,需要一个统一描述的全模型。在全模型和不同的局部模型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可以将 各应用相关的信息、数据逐渐统一到全模型。全模型构建的基础是 IEC 61970 CIM 和 IEC 61850 SCL,全模型的研究实际上是 IEC 61970、61968 CIM(下文简称 CIM)与 IEC 61850 SCL(下文简称 SCL)模型的合并研究。CIM 和 SCL 在变电站描述方面有较多的契合点, 本文主要研究 CIM 与 SCL 模型之间的异同点。 关键词:模型合并;公共信息模型(CIM);IEC 61850;IEC 61970
4 模型需补足的部分
任何时候,建立一个完备的,能满足各种应用需求的模型 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CIM 和 SCL 都是发展了相当长时 间的电力系统信息化方面的信息模型,从整个框架上已经构建 了统一模型的基础。但模型中仍有不少缺失,而使得应用设计 开发时,必须进行补足。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模型的 研究者无法覆盖所有应用对信息模型的需求,另一方面,应用 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对模型提出新的需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特 定应用领域对 CIM 对象属性取值的范围定义不同是另外一个 原因。模型缺失有几个方面:类(特化子类、逻辑节点)的缺失、 属性取值范围(枚举值)缺失等。
CIM 模型中,量测除可与通过导电设备的端子关联外,还 可以直接利用量测到电力系统资源的关联,这样就可以用量测
描述几乎所有的电力系统资源,而不限于导电设备。61968 中的 资源也可以有表征其变化属性的相应的量测对象。
SCL 中描述的逻辑节点(LN)包含 IED 中可用的数据条目, 通过数据包容层次表示。当展开至原始数据,由 LN 和它的数据 构成的路径可以视作标准的“信号名称”。这些信号是运行期可 变的,对应到 CIM 中就是部件关联的量测,信号值就是量测值。 在 SCL 中,“量测”不是直接关联到部件,而是在逻辑节点中。
CIM 对象构成的关系是网状的,典型的例子是拓扑连接描 述。相对而言,网状模型的校验比较困难。可以在定义确定的路 径名(pathname)构成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模型的校验。
从图 1 和图 2 可以看出,在设备容器处理方面,SCL 中的导 电设备只能关联到间隔(Bay),这与在 CIM 中导电设备可以关 联到任何设备容器(变电站、电压等级区、间隔等)是不同的, SCL 中的限定非常严格。这样看,如果一个已经建立的 CIM 模 型没有按照 SCL 中要求的层次结构建立包容关系,是无法正确 地转换成 SCL 模型的。但这部分内容从 SCL 模型转换到 CIM 模型不存在问题。
◆Arrester:避雷器 ◆Battery:电池 ◆WaveTrapper:阻波器 ◆Bushing:套管
重要的,CIM 采用的面向对象的方式描述量测。在 CIM 中,导电 设备可以通过端子关联量测。一个量测可以有多个来自不同数 据源的量测值。在 CIM11 中,为了能使量测模型实用化,修改了 CIM10 中用 Numeric 联合数据类型表示量测值的方式,用明确 的模拟量、数字量、累加量和字符串型量测表示各种特定类型 的量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