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题

合集下载

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培优提升检测试卷(附答案及答题卡)

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培优提升检测试卷(附答案及答题卡)

注意事项:1.亲爱的同学: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3.经过两周的认真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新的知识,你作好准备了吗?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希望、带着微笑来挑战自己吧!相信你会做得很棒!记住:要细心哦!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

(共20分)1.(2分)要想清楚地看出各年级人数的多少,可以选择( )统计图;要想清楚的反映学校各年级人数与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 )统计图。

2.(2分)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1)如果圆柱的体积是4.71立方分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2)如果圆锥的体积是4.71立方分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3.(2分)如图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如果圆锥的高是10分米,那么圆柱的底面积是( )平方分米,正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4.(2分)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2只脚。

那么笼中鸡有( )只,兔有( )只。

5.(2分)车棚里停有自行车和三轮车共9辆,车轮共有19个。

车棚里自行车有( )辆,三轮车有( )辆。

6.(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国旗的规格尺寸:长与宽的比是3∶2,阳光小学升旗仪式用的国旗长144厘米,宽是( )厘米。

7.(2分)地图上2000米的距离在平面图上画10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在一幅比例尺为1∶1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5.6厘米,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8.(2分)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 ),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是看其比值是否( )。

9.(2分)将图形放大或缩小时,图形的形状( ),图形的大小( )。

(填“不变”或“改变”)10.(2分)如图是某度假村占地分布情况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专题训练含答案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专题训练含答案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专题训练含答案一、培优题易错题1.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 A 处出发去探望B、C、D处的其余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假如从 A 到B 记为: A→B( +1, +4),从 B 到 A 记为: B→A(﹣ 1,﹣ 4),此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1 )图中 A→C( ________ , ________), B→C( ________, ________ ), C→________(+1,﹣ 2);( 2)若这只甲虫从 A 处去甲虫 P 处的行走路线挨次为(+2, +2),( +2,﹣ 1),(﹣2,+3),(﹣ 1,﹣ 2),请在图中标出 P 的地点;(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行程.(4)若图中还有两个格点M 、 N,且 M→A( 3﹣ a, b﹣ 4), M→N( 5﹣ a, b﹣ 2),则N→A应记为何?【答案】(1) +3; +4;+2; 0; D(2)解: P 点地点如图 1 所示;(3)解:如图2,依据已知条件可知:A→B表示为:( 1, 4), B→C记为( 2, 0) C→D记为( 1,﹣ 2);则该甲虫走过的路线长为: 1+4+2+1+2=10(4)解:由 M→A( 3 a, b 4), M→N( 5 a,b 2),因此, 5 a( 3 a)=2,b 2( b 4) =2,因此,点 A 向右走 2 个格点,向上走 2 个格点到点 N,因此,N→A ( 2, 2)【分析】【解答】解:( 1)中 A→C( +3, +4), B→C( +2, 0), C→D( +1, 2);故答案:( +3, +4),( +2,0), D;【剖析】( 1)依据向上向右走均正,向下向左走均确立数据即可;(2)依据所的路确立点的地点即可;(3)依据表示的路确立度相加可得果;(4)察点的化状况,依据( 1)即可确立点走了格数,从而确立.1 个至第 4 个台上挨次着2.如,梯的每个台上都着一个数,从下到上的第-5, -2, 1, 9,且随意相四个台上数的和都相等.(1)求前 4 个台上数的和是多少?(2)求第 5 个台上的数是多少?(3)用求从下到上前31 个台上数的和.用含 k( k 正整数)的式子表示出数“1所”在的台数.【答案】(1)解:由意得前 4 个台上数的和是-5-2+1+9=3(2)解:由意得 -2+1+9+x=3,解得: x=-5,第 5 个台上的数 x 是-5(3)解:用:由意知台上的数字是每 4 个一循,∵31 ÷ 4=7 ,⋯3∴7× 3+1-2-5=15,即从下到上前31 个台上数的和15;:数“1所”在的台数4k-1【分析】【剖析】( 1 )由台上的数求出台上数的和即可;(2)依据意和(1)的,求出第 5 个台上的数x 的;( 3)依据意知台上的数字是每 4 个一循,获取从下到上前31 个台上数的和,获取数“1所”在的台数4k-1.3.某工艺品厂计划一周生产工艺品2100 个,均匀每日生产300 个,但实质每日生产量与计划对比有进出.下表是某周的生产状况(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1)写出该厂礼拜一世产工艺品的数目.:(2)本周产量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一天多生产多少个工艺品?(3)恳求出该工艺品厂在本周实质生产工艺品的数目.(4)已知该厂推行每周计件薪资制,每生产一个工艺品可得60 元,若超额达成任务,则超出部分每个可得50 元,少生产一个扣80 元.试求该工艺厂在这一周对付出的薪资总额.【答案】(1)解:由表格可得周一世产的工艺品的数目是:300+5=305(个),答:该厂礼拜一世产工艺品的数目是305 个.(2)解:本周产量最多的一天是礼拜六,最少的一天是礼拜五,∴( 16+300) -【( -10) +300】 =26(个),答:本周产量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一天多生产26 个工艺品 .(3)解: 2100+【 5+( -2) +( -5)+15+( -10)+16+( -9)】=2100+10=2110(个 ).答:该工艺品厂在本周实质生产工艺品的数目是2110 个.(4)解:( +5) +( -2) +( -5)+( 15) +(-10) +(+16) +( -9)=10(个) .依据题意得该厂工人一周的薪资总数为:2100×60+50×10=126500(元 ).答:该工艺厂在这一周对付出的薪资总数是126500 元.【分析】【剖析】( 1)依据表格中将300 与 5 相加可求得周一的产量.(2)由表格中的数字可知礼拜六产量最高,礼拜五产量最低,用礼拜六对应的数字与300相加求出产量最高的量;同理用礼拜五对应的数字与300 相加求出产量最低的量,二者相减即可求出所求的个数.(3)由表格中的增减状况,把每日对应的数字相加,利用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且根据同号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例计算后,再加上2100 即可获取工艺品一周的生产个数.(4)用计划的2100 乘以单价60 元,加超额的个数乘以50 元,即为一周工人薪资的总数.4.甲容器中有浓度为的盐水克,乙容器有浓度为的盐水克.分别从甲和乙中拿出同样重量的盐水,把从甲中拿出的倒入乙中,把从乙中拿出的倒入甲中.此刻甲、乙容器中盐水浓度同样.问:从甲(乙)容器拿出多少克盐水倒入了另一个容器中?【答案】解:交换后盐水的浓度:(400×20%+600×10%)÷(400+600 )=140 ÷ 1000=14%交换的质量:400 ×( 20%-14%)÷( 20%-10%)=400 × 0.06 ÷ 0.1=240(千克)答:从两个容器中各拿出240 千克盐水倒入另一个容器中。

培优试卷数学六年级答案

培优试卷数学六年级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数中,质数是()A. 20B. 21C. 23D. 22答案:C 解析:23是质数,因为它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2. 下列各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是()A. 矩形B. 三角形C. 平行四边形D. 梯形答案:A 解析: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可以沿中心线对折后重合。

3. 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 2.5 × 0.2 = 0.5B. 3.14 ÷ 0.5 = 6.28C. 0.5 ÷ 0.2 = 2.5D.0.5 × 0.2 = 0.1答案:C 解析:0.5 ÷ 0.2 = 2.5,因为0.2是0.5的5倍,所以0.5除以0.2等于2.5。

4. 小明有20个苹果,他吃掉了一半,又买了5个苹果,这时他有多少个苹果?()A. 10B. 15C. 20D. 25答案:D 解析:小明先吃掉一半,剩下10个苹果,然后又买了5个,所以共有10 + 5 = 15个苹果。

5.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16B. 20C. 24D. 32答案:C 解析: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是(长 + 宽)× 2,所以周长是(8 + 4)× 2 = 24厘米。

6. 下列各数中,小数点后第三位是千分位的是()A. 1.234B. 1.23C. 1.2345D. 1.2答案:A 解析:小数点后第三位是千分位,所以答案是1.234。

7. 一个班级有男生35人,女生30人,这个班级共有多少人?()A. 65B. 70C. 75D. 80答案:B 解析:男生35人,女生30人,所以班级总人数是35 + 30 = 65人。

8. 下列各数中,整数是()A. 1.5B. 2.5C. 3.5D. 4答案:D 解析:整数是没有小数部分的数,所以答案是4。

9. 下列各图形中,不是平面图形的是()A. 圆B. 正方形C. 三角形D. 立方体答案:D 解析:立方体是立体图形,不是平面图形。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题含详细答案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题含详细答案

,(﹣4)▲(﹣2)=(﹣4)
则[2▲(﹣4)]×[(﹣4)▲(﹣2)]= ×16=1, 故答案为:1 【分析】先利用定义计算括号中的值,再进行计算即可.在利用新运算的时候需要先判断两 个数的大小关系,根据其选择算式.
2.如图,阶梯图的每个台阶上都标着一个数,从下到上的第 1 个至第 4 个台阶上依次标着 -5,-2,1,9,且任意相邻四个台阶上数的和都相等.
, 丙的工作效
率:

(天)。
答:完成工作需要 天。
【解析】【分析】 以甲、乙、丙各工作一天为一个周期,即 3 天一个周期。容易知道,第 一种情况下一定不是完整周期内完成,但是在本题中,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完整周

天,第二种可能是完整周期
天。如果是第一种可能,

,得
。然而此时甲、乙、丙的效率和

, 经过 4 个周期后完成
9.一项挖土方工程,如果甲队单独做,16 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做要 20 天能完成.现在
两队同时施工,工作效率提高 20%.当工程完成 时,突然遇到了地下水,影响了施工进 度,使得每天少挖了 47.25 方土,结果共用了 10 天完成工程.问整工程要挖多少方土?
【答案】 解:工作效率和:

遇到地下水前的天数:
【解析】【分析】由于交换前后两容器中溶液的重量均没有改变,而交换一定量的硫酸溶 液其目的是将原来两容器中溶液的浓度由不同变为相同,而且交换前后两容器内溶液的重 量之和也没有改变,根据这个条件可以先计算出两容器中的溶液浓度达到相等时的数值, 从而再计算出应交换的溶液的量。
4. 、 、 三瓶盐水的浓度分别为 、 、 ,它们混合后得到 克浓度为 的盐水.如果 瓶盐水比 瓶盐水多 克,那么 瓶盐水有多少克?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一)一、还原应用题1. 一堆煤,第一次运走总的21多4吨,第二次运走余下的50℅多6吨,第三次运走8吨刚好运完,这堆煤原有多少吨?2. 一堆苹果,小明分得总的21多8个,小华分得余下的21多10个,小东分得余下的21多6个,结果还剩下4个,这堆苹果原有多少个?3. 一袋大米,吃去它的101后又放回10℅,这时重99千克,这袋大米原重多少千克? 4. 一种电视机,先降价10℅,后又提价101出售价是1980元,这种电视机原价多少元?二、抓住不变量解应用题1. 某工厂原有工人450人,其中女工占259,今年又招进一部分女工,这时女工人数占全厂人数的40℅.求今年招进女工多少人?2. 某校六年级有学生50人,其中女生占40℅,后来又转入几名女生,这时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比是5︰6,求转入几名女生?3. 图书室有一批科技书和文艺书共1500本,其中科技书占52,后来又买回部分科技书,这时,文艺书占总数的52,求买回科技书多少本?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二)三、不同单位“1”的转化应用题(一)1. 甲乙两堆煤共有330吨,甲堆的32等于乙堆的41,求甲乙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吨? 2. 甲乙两人共生产零件140个,已知甲生产个数的25℅等于乙生产个数的31,求甲乙各生产零件多少?3. 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270本,从甲书架借走54,又从乙书架借走75℅,这时两书架余下的书相等,求两书架原有书多少本?4. 甲乙两数和是190,甲数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等于乙数的83,甲乙两数原来各是多少? 5. 甲乙两数和是110,甲数减少20℅,乙数增加52后相等,求甲乙两数原来各是多少? 6. 有A 、B 两个粮仓,A 仓比B 仓存粮少30吨,运走A 仓的60℅,又运走B 仓的43后,两仓余下的粮相等,求A 、B 两仓原有粮多少吨?7. 甲乙两个粮仓,甲仓重量的75℅与乙仓重量的53相等,如果从乙仓调出10吨到甲仓,这时两仓存粮相等,求原来甲乙两仓存粮各有多少吨?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三)四、不同单位“1”的转化应用题(二)1. 六年级班女生是男生的30℅,后来又转来10名女生,这时女生是男生的52,求原来六年级班有多少人? 2. 某车间女职工人数占车间总人数的2512,后来增加了22名女职工,这时女职工人数占车间总人数的70℅,求这个车间原有多少人?3. 学校体育队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75℅,后来又增加了4名男生,这时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2,求体育队现在有多少人?4. 小明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了120页,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03,这时两天共读的页数占总页数的40℅,这本书有多少页?5. 某工程队修一条路公路,第一天修了16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25℅,修了两天后,已修的长度与剩下的长度比是3︰5,这条公路长多少米?6 .一个车间,男女职工人数比是5︰7,后来又调进男职工20人,这时男女职工人数比是7︰9,这个车间现有男职工多少人?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四)五、不同单位“1”的转化应用题(三)1.甲乙两书架共有书1000册,已知甲书架上书的31比乙书架上书的50℅多50册,问甲乙书架一原来各有书多少本? 2. 有甲乙两个粮仓欠存粮210吨,甲仓存粮的50℅比乙仓存粮的52多60吨,求甲乙两仓原存粮各多少吨?3. 甲乙两个班共有62人参加科技活动,甲班参加人数的51比乙班参加人数的25℅少2人,求甲乙两个班原来各有多少人参加科技活动?4. 光明小学有学生1600人,男生人数的20℅比女生人数的41少40人,求男女生人数各有多少人? 5. 东风小学有学生360人,男生人数的52比女生人数的25℅多40人,求男、女生名有多少人?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五)六、不同单位“1”的转化应用题(四)1. 有一堆煤,已运的占未运60℅,如果再运40吨,已运的和未运的一样多,这堆煤有多少吨?2. 小英读一本书,已读的是未读的52,如果再33页,已读的是未读的60℅,这本书有多少页? 3. 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已加工的是没有加工的37.5℅,如果再加工84个,恰好完成任务的52,李师傅已加工了多少个零件?4. 六(1)班参加课外活动,参加航模的人数是其他活动人数的20℅,后来又有2人参加航模活动,这时航模人数是其他活动人数的25℅,求这次活动有多少人参加?5. 幼儿园四个班分一堆苹果,一班分得是其他三班的21,二班分得是其他三班的31,三班分得是其他三班的41,四班分得26包,这堆苹果有多少包?6. 一个商店三天卖完一批电视,第一天卖的是余下的31,第二卖了21部,第三天卖的和总数比是2︰5,这批电视有多少部?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练习题(六)七、用假设法解分数应用题1. 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336人,抽调甲队人数的75和乙队人数的73共188人支援另外工程,求甲乙工程队原来各有多少人?2. 有文艺和科技两个兴趣小组共90人,文艺组人数的74与科技组人数的32共54人,文艺小组和科技小组各有多少人?3 . 东风小学举行数学竞赛,参赛有150人,获奖有26人,男生获奖人数占男生参加人数的51,女生获奖人数占女生人数的15℅.求参加竞赛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4. 中夏化工总厂有两堆煤,共重2268千克,取出甲堆的40℅,和乙堆的14 共重708千克。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试题含详细答案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试题含详细答案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试题含详细答案一、培优题易错题1.一个自然数若能表示为两个自然数的平方差,则这个自然数称为“智慧数”.比如:22-12=3,则3就是智慧数;22-02=4,则4就是智慧数.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________ ;不大于200的智慧数共有________ .【答案】8;151【解析】【解答】解:(1)首先应该先找到智慧数的分布规律.①∵02-02=0,∴0是智慧,②因为2n+1=(n+1)2-n2,所以所有的奇数都是智慧数,③因为(n+2)2-n2=4(n+1),所以所有4的倍数也都是智慧数,而被4除余2的偶数,都不是智慧数.由此可知,最小的智慧数是0,第2个智慧数是1,其次为3,4,从5起,依次是5,7,8; 9,11,12; 13,15,16; 17,19,20…即按2个奇数,一个4的倍数,三个一组地依次排列下去.∴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8;故答案为:8;( 2 )∵200÷4=50,∴不大于200的智慧数共有:50×3+1=151.故答案为:151.【分析】根据题意先找到智慧数的分布规律,由平方差公式(a+b)(a-b)=a2-b2,因为2n+1=(n+1)2-n2,所以所有的奇数都是智慧数,所有4的倍数也都是智慧数,而被4除余2的偶数,都不是智慧数;由此可知,最小的智慧数是0,第2个智慧数是1,其次为3,4,得到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8.2.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1)图中A→C(__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1,﹣2);(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甲虫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4)若图中另有两个格点M、N,且M→A(3﹣a,b﹣4),M→N(5﹣a,b﹣2),则N→A应记为什么?【答案】(1)+3;+4;+2;0;D(2)解:P点位置如图1所示;(3)解:如图2,根据已知条件可知:A→B表示为:(1,4),B→C记为(2,0)C→D记为(1,﹣2);则该甲虫走过的路线长为:1+4+2+1+2=10(4)解:由M→A(3﹣a,b﹣4),M→N(5﹣a,b﹣2),所以,5﹣a﹣(3﹣a)=2,b﹣2﹣(b﹣4)=2,所以,点A向右走2个格点,向上走2个格点到点N,所以,N→A应记为(﹣2,﹣2)【解析】【解答】解:(1)图中A→C(+3,+4),B→C(+2,0),C→D(+1,﹣2);故答案为:(+3,+4),(+2,0),D;【分析】(1)根据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确定数据即可;(2)根据所给的路线确定点的位置即可;(3)根据表示的路线确定长度相加可得结果;(4)观察点的变化情况,根据(1)即可确定点走了格数,从而确定结论.3.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B→A(﹣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1)图中A→C(__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1,﹣2);(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甲虫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2,﹣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3)若这只甲虫的行走路线为A→B→C→D,请计算该甲虫走过的路程.(4)若图中另有两个格点M、N,且M→A(3﹣a,b﹣4),M→N(5﹣a,b﹣2),则N→A应记为什么?【答案】(1)+3;+4;+2;0;D(2)解:P点位置如图1所示;(3)解:如图2,根据已知条件可知:A→B表示为:(1,4),B→C记为(2,0)C→D记为(1,﹣2);则该甲虫走过的路线长为:1+4+2+1+2=10(4)解:由M→A(3﹣a,b﹣4),M→N(5﹣a,b﹣2),所以,5﹣a﹣(3﹣a)=2,b﹣2﹣(b﹣4)=2,所以,点A向右走2个格点,向上走2个格点到点N,所以,N→A应记为(﹣2,﹣2)【解析】【解答】解:(1)图中A→C(+3,+4),B→C(+2,0),C→D(+1,﹣2);故答案为:(+3,+4),(+2,0),D;【分析】(1)根据向上向右走均为正,向下向左走均为负确定数据即可;(2)根据所给的路线确定点的位置即可;(3)根据表示的路线确定长度相加可得结果;(4)观察点的变化情况,根据(1)即可确定点走了格数,从而确定结论.4.纽约、悉尼与上海的时差如下表(正数表示同一时刻比上海时间早的时数,负数表示同一时刻比上海晚的时数):城市悉尼纽约时差/时+2-121日上午10时,悉尼时间是________.(2)上海、纽约与悉尼的时差分别为________(正数表示同一时刻比悉尼时间早的时数,负数表示同一时刻比悉尼晚的时数).(3)王老师2018年9月1日,从纽约Newwark机场,搭乘当地时间上午10:45的班机,前往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机飞行的时间为14小时55分钟,问飞机降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时间.【答案】(1)12(2)-2,-14(3)解:10时45分+14时55分+12时=37时40分.故飞机降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时间为2018年9月2日下午1:40【解析】【解答】(1)10+(+2)=12时,即当上海是10月1日上午10时,悉尼时间是12时.( 2 )12-10=2;-12-2=-14;故上海、纽约与悉尼的时差分别为-2,-14.【分析】(1)根据表格得到悉尼时间是10+(+2);(2 )由表格得到上海与悉尼的时差是2,纽约与悉尼的时差-12-2;(3)根据题意得到10时45分+14时55分+12时,得到飞机降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时间.5.如图,阶梯图的每个台阶上都标着一个数,从下到上的第1个至第4个台阶上依次标着-5,-2,1,9,且任意相邻四个台阶上数的和都相等.(1)求前4个台阶上数的和是多少?(2)求第5个台阶上的数是多少?(3)应用求从下到上前31个台阶上数的和.发现试用含k(k为正整数)的式子表示出数“1”所在的台阶数.【答案】(1)解:由题意得前4个台阶上数的和是-5-2+1+9=3(2)解:由题意得-2+1+9+x=3,解得:x=-5,则第5个台阶上的数x是-5(3)解:应用:由题意知台阶上的数字是每4个一循环,∵31÷4=7…3,∴7×3+1-2-5=15,即从下到上前31个台阶上数的和为15;发现:数“1”所在的台阶数为4k-1【解析】【分析】(1)由台阶上的数求出台阶上数的和即可;(2)根据题意和(1)的值,求出第5个台阶上的数x的值;(3)根据题意知台阶上的数字是每4个一循环,得到从下到上前31个台阶上数的和,得到数“1”所在的台阶数为4k-1.6.下列图表是2017 年某校从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的九年级学生中随机调查的10 名男生跑1000 米和 10 名女生跑 800米的成绩.(1)按规定,女生跑 800 米的时间不超过 3'24"就可以得满分.该校九年级学生有 490 人,男生比女生少 70 人.请你根据上面成绩,估计该校女生中有多少人该项测试成绩得满分? (2)假如男生 1 号和男生 10 号被分在同组测试,请分析他俩在 400 米的环形跑道测试的过程中能否相遇。

数学六年级培优题

数学六年级培优题

数学六年级培优题一、分数运算类。

1. 计算:(1)/(1×2)+(1)/(2×3)+(1)/(3×4)+·s+(1)/(99×100)- 解析:- 我们可以发现每一项都可以拆分成两个分数的差,如(1)/(n(n + 1))=(1)/(n)-(1)/(n + 1)。

- 所以原式=(1-(1)/(2))+((1)/(2)-(1)/(3))+((1)/(3)-(1)/(4))+·s+((1)/(99)-(1)/(100))。

- 去括号后可以发现中间项都相互抵消,只剩下首项1和末项-(1)/(100),结果为1-(1)/(100)=(99)/(100)。

2. 计算:(3)/(2)-(5)/(6)+(7)/(12)-(9)/(20)+(11)/(30)-(13)/(42)+(15)/(56)- 解析:- 先将各项进行拆分,(3)/(2)=1+(1)/(2),(5)/(6)=(1)/(2)+(1)/(3),(7)/(12)=(1)/(3)+(1)/(4),(9)/(20)=(1)/(4)+(1)/(5),(11)/(30)=(1)/(5)+(1)/(6),(13)/(42)=(1)/(6)+(1)/(7),(15)/(56)=(1)/(7)+(1)/(8)。

- 原式=(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

- 去括号后得到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1)/(8)=(9)/(8)。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试题含答案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试题含答案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试题含答案一、培优题易错题1.对于实数a、b,定义运算:a▲b= ;如:2▲3=2﹣3= ,4▲2=42=16.照此定义的运算方式计算[2▲(﹣4)]×[(﹣4)▲(﹣2)]=________.【答案】1【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4)=2﹣4= ,(﹣4)▲(﹣2)=(﹣4)2=16,则[2▲(﹣4)]×[(﹣4)▲(﹣2)]= ×16=1,故答案为:1【分析】先利用定义计算括号中的值,再进行计算即可.在利用新运算的时候需要先判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根据其选择算式.2.下列图表是2017 年某校从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的九年级学生中随机调查的10 名男生跑1000 米和 10 名女生跑 800米的成绩.(1)按规定,女生跑 800 米的时间不超过 3'24"就可以得满分.该校九年级学生有 490 人,男生比女生少 70 人.请你根据上面成绩,估计该校女生中有多少人该项测试成绩得满分? (2)假如男生 1 号和男生 10 号被分在同组测试,请分析他俩在 400 米的环形跑道测试的过程中能否相遇。

若能,求出发多长时间才能相遇;若不能,说明理由.【答案】(1)解: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x+70)人,由题意得:x+x+70=490,解得:x=210,则女生x+70=210+70=280(人).故女生得满分人数: (人)(2)解:不能;假设经过x分钟后,1号与10号在1000米跑中能首次相遇,根据题意得:解得又∵∴考生1号与10号不能相遇。

【解析】【分析】(1)通过男生、女生的人数关系列出方程,得出女生的人数;(2)根据题意表达出1号跟10号的速度,两位若相遇,相减的路程为400米,得出的时间为4.8, 但是4.8分钟大于3分钟,所以两位在测试过程中不会相遇。

3.数轴上有、、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动点从出发,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向右移动,当点运动到点时运动停止,设点移动时间为秒.(1)用含的代数式表示点对应的数:________;(2)当点运动到点时,点从点出发,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向点运动,点到达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点.①用含的代数式表示点在由到过程中对应的数:________ ;②当 t=________ 时,动点 P、 Q到达同一位置(即相遇);③当PQ=3 时,求 t的值.________【答案】(1)(2)2t-58;当时,t=32 ;当时,t=;t=3,29,35,,【解析】(1)点所对应的数为:( 2 )①② 点从运动到点所花的时间为秒,点从运动到点所花的时间为秒当时,:,:,解之得当时,:,:,解之得【分析】(1)向右移动,左边的数加上移动的距离就得移动后的数;(2)需分类讨论,16≤t≤39 和39 ≤ t ≤ 46两类分别计算.4.某检修小组乘一辆汽车沿东西走向的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向东走为正,某天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行走记录如下(单位:km):+15,﹣2,+5,﹣1,+10,﹣3,﹣2,+12,+4,﹣5,+6(1)收工时,检修小组在A地的哪一边,距A地多远?(2)若汽车每千米耗油3升,已知汽车出发时油箱里有180升汽油,问收工前是否需要中途加油?若加,应加多少升?若不加,还剩多少升汽油?【答案】(1)解:+15+(-2)+5+(-1)+(-10)+(-3)+(-2)+12+4+(-5)+6 =19(km),答:检修小组在A地东边,距A地19千米(2)解:(+15+|-2|+5+|-1|+|-10|+|-3|+|-2|+12+4+|-5|+6)×3=65×3=195(升),∵195>180,∴收工前需要中途加油,195-180=15(升),答:应加15升.【解析】【分析】(1)先求出这组数的和,如为正则在A的东边,为负则在A的西边,为0则在A处;(2)先求出这组数的绝对值的和与3的乘积,再与180比较,若大于180就需要中途加油,否则不用.5.学校举行“创客节”,明明的创客作品模型中需要用到一种花瓣图案(如下图),花瓣图案的各个小圆半径都是1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六年级数学培优题一、培优题易错题1.小李到某城市行政中心大楼办事,假定乘电梯向上一楼记为+1,向下一楼记为–1.小李从1楼出发,电梯上下楼层依次记录如下(单位:层):+5,–3,+10,–8,+12,–6,–10.(1)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李最后是否回到出发点1楼;(2)该中心大楼每层高2.8m,电梯每上或下1m需要耗电0.1度.根据小李现在所处的位置,请你算一算,当他办事时电梯需要耗电多少度?【答案】(1)解:(+5)+(–3)+(+10)+(–8)+(+12)+(–6)+(–10)=0所以小李最后回到出发点1楼.(2)解:54×2.8×0.1=15.12(度)所以小李办事时电梯需要耗电15.12度.【解析】【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结果;(2)利用所给数据的绝对值的和计算总的层数,然后根据每层高2.8m,电梯每上或下1m 需要耗电0.1度利用乘法可得结果.2.某检修小组从A地出发,在东西向的马路上检修线路,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一天中七次行驶纪录如下。

(单位:km)(1)求收工时距A地多远?(2)在第________次纪录时距A地最远。

(3)若每千米耗油0.3升,问共耗油多少升?【答案】(1)解:根据题意列式-4+7-9+8+6-5-2=1km.答:收工时距A地1km,在A的东面(2)五(3)解:根据题意得检修小组走的路程为:|-4|+|+7|+|-9|+8|+|+6|+|-5|+|-2|=41(km)41×0.3=12.3升.答:检修小组工作一天需汽油12.3升【解析】【解答】解:(2)由题意得,第一次距A地|-4|=4千米;第二次距A地-4+7=3千米;第三次距A地|-4+7-9|=6千米;第四次距A地|-4+7-9+8|=2千米;第五次距A地|-4+7-9+8+6|=8千米;第六次距A地|-4+7-9+8+6-5|=3千米;第五次距A地|-4+7-9+8+6-5-2|=1千米;所以在第五次纪录时距A地最远.故答案为:五.【分析】(1)根据题意得到收工时距A地(-4+7-9+8+6-5-2),正数在东,负数在西;(2)根据题意得到五次距A地最远;(3)根据题意和距离的定义,得到共走了的距离,再求出耗油量.3.有、、三种盐水,按与数量之比为混合,得到浓度为的盐水;按与数量之比为混合,得到浓度为的盐水.如果、、数量之比为,混合成的盐水浓度为,问盐水的浓度是多少?【答案】解:B盐水浓度:(14%×6-13%×3)÷(4-1)=(0.84-0.39)÷3=0.45÷3=15%A盐水浓度:14%×3-15×2=12%C盐水浓度:[10.2%×(1+1+3)-12%×1-15×1]÷3=(0.51-0.27)÷3=0.24÷3=8%答:盐水C的浓度为8%。

【解析】【分析】与按数量之比为2:4混合时,浓度仍为14%,而这样的混合溶液也相当于A与B按数量之比为2:1混合后再混入(4-1)份B盐水,这样就能求出B盐水的浓度。

然后求出A盐水的浓度,再根据混合盐水的浓度计算C盐水的浓度即可。

4.在浓度为的盐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则变为浓度的新溶液.在这种新溶液中加入与前次加入的水量相等的盐,溶液浓度变为 .求 .【答案】解:设原来的盐水为100克,加入的水(或盐)重a克。

x=10+0.1a因为:x+a=30+0.6a则:10+0.1a+a=30+0.6a1.1a-0.6a=30-100.5a=20a=40所以x=30+0.6×40-40=14答:x的值是14。

【解析】【分析】设原来的盐水为100克,加入的水或(盐)重a克,根据混合后的浓度是10%列出一个方程,化简这个方程得到x与a的关系。

然后根据加入盐后的浓度是30%列出另一个方程,把这个方程中x的值代换成a,解方程求出a的值,进而求出x的值。

5.已知三种混合物由三种成分、、组成,第一种仅含成分和,重量比为;第二种只含成分和,重量比为;第三种只含成分和,重量之比为 .以什么比例取这些混合物,才能使所得的混合物中、和,这三种成分的重量比为?【答案】解:D:C=(3+5):2=4:1;第二种混合物不含,的含量为,第三种混合物不含,的含量为,所以倍第三种混合物含为,倍第二种混合物含为,即第二种、第三种混合物的重量比为;于是此时含有,,即,而最终混合物中,所以第一种混合物的质量与后两种混合质量和之比为,所以三种混合物的重量比为。

答:三种混合物的比为20:6:3。

【解析】【分析】第一种混合物中、重量比与最终混合物的、重量比相同,均为.所以,先将第二种、第三种混合物的、重量比调整到,再将第二种、第三种混合物中、与第一种混合物中、视为单一物质,然后求出新配成的物质中D:C的比。

最终确定三种混合物的重量比。

6.一个卖牛奶的人告诉两个小学生:这儿的一个钢桶里盛着水,另一个钢桶里盛着牛奶,由于牛奶乳脂含量过高,必须用水稀释才能饮用.现在我把A桶里的液体倒入B桶,使其中液体的体积翻了一番,然后我又把B桶里的液体倒进A桶,使A桶内的液体体积翻番.最后,我又将A桶中的液体倒进B桶中,使B桶中液体的体积翻番.此时我发现两个桶里盛有同量的液体,而在B桶中,水比牛奶多出1升.现在要问你们,开始时有多少水和牛奶,而在结束时,每个桶里又有多少水和牛奶?【答案】解:假设一开始桶中有液体升,桶中有升.第一次将桶的液体倒入桶后,桶有液体升,桶剩升;第二次将桶的液体倒入桶后,桶有液体升,桶剩升;第三次将桶的液体倒入桶后,桶有液体升,桶剩升.由此时两桶的液体体积相等,得,,.现在还不知道桶中装的是牛奶还是水,可以将稀释牛奶的过程列成下表:桶桶原桶液体:原桶液体原桶液体:原桶液体初始状态第一次桶倒入桶第二次桶倒入桶第三次桶倒入桶由上表看出,最后桶中的液体,原桶液体与原桶液体的比是,而题目中说“水比牛奶多升”,所以原桶中是水,原桶中是牛奶.因为在中,“ ”相当于1升,所以2个单位相当于1升.由此得到,开始时,桶中有升水,桶中有升牛奶;结束时,桶中有3升水和1升牛奶,桶中有升水和升牛奶.【解析】【分析】共操作了3次,假设一开始A桶中有溶液x升,b桶中有y升。

然后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出每次操作后溶液的重量,根据第三次操作后两桶溶液质量相等列出等式,化简等式得到x与y的比是11:5。

把稀释牛奶的过程用列表的方法列出来,然后确定前后两个桶中水和牛奶的升数即可。

7.一项工程,甲、乙合作小时可以完成,若第小时甲做,第小时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恰好整数小时做完;若第小时乙做,第小时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比上次轮流做要多小时,那么这项工作由甲单独做,要用多少小时才能完成?【答案】解:乙的工作效率是甲的:,工作效率和:,甲的工作效率:,甲独做的时间:1÷=21(小时)。

答:这项工作由甲单独做,要用21小时才能完成。

【解析】【分析】若第一种做法的最后一小时是乙做的,那么甲、乙共做了偶数个小时,那么第二种做法中甲、乙用的时间应与第一种做法相同,不会多小时,与题意不符.所以第一种做法的最后一小时是甲做的,第二种做法中最后小时是甲做的,而这小时之前的一小时是乙做的,这样就能求出乙的工作效率是甲的。

用1除以合做的时间即可求出工作效率和,然后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工作效率和除以(1+)即可求出甲的工作效率,进而求出甲独做完成需要的时间。

8.甲、乙、丙三人做一件工作,原计划按甲、乙、丙的顺序每人一天轮流去做,恰好整数天做完,若按乙、丙、甲的顺序轮流去做,则比计划多用半天;若按丙、甲、乙的顺序轮流去做,则也比原计划多用半天.已知甲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天,且三个人的工作效率各不相同,那么这项工作由甲、乙、丙三人一起做,要用多少天才能完成?【答案】解:===(天)答:要用天才能完成。

【解析】【分析】首先应确定按每一种顺序去做的时候最后一天由谁来完成。

如果按甲、乙、丙的顺序去做,最后一天由丙完成,那么按乙、丙、甲的顺序和丙、甲、乙的顺序去做时用的天数将都与按甲、乙、丙的顺序做用的天数相同,这与题意不符;如果按甲、乙、丙的顺序去做,最后一天由乙完成,那么按乙、丙、甲的顺序去做,最后由甲做了半天来完成,这样有,可得;而按丙、甲、乙的顺序去做,最后由乙做了半天来完成,这样有,可得.那么,即甲、乙的工作效率相同,也与题意不合。

所以按甲、乙、丙的顺序去做,最后一天是由甲完成的。

那么有,可得,。

这样就可以根据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分别求出乙和丙的工作效率,用总工作量除以三队的工作效率和即可求出一起做完成的时间。

9.抄一份书稿,甲每天的工作效率等于乙、丙二人每天的工作效率的和;丙的工作效率相当甲、乙每天工作效率和的.如果3人合抄只需8天就完成了,那么乙一人单独抄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答案】解:甲的工作效率:,丙的工作效率:,乙的工作效率:,乙独做的时间:1÷=24(天)。

答:乙一人单独抄需要24天才能完成。

【解析】【分析】已知甲、乙、丙合抄一天完成书稿的,又已知甲每天抄写量等于乙、丙两人每天抄写量之和,因此甲两天抄写书稿的,即甲每天抄写书稿的;由于丙抄写5天相当于甲乙合抄一天,从而丙6天抄写书稿的,即丙每天抄写书稿的,这样用三人的工作效率和减去甲、丙的工作效率即可求出乙的工作效率,进而求出乙单独完成需要的时间。

10.甲、乙两项工程分别由一、二队来完成.在晴天,一队完成甲工程要12天,二队完成乙工程要15天;在雨天,一队的工作效率要下降,二队的工作效率要下降.结果两队同时完成工作,问工作时间内下了多少天雨?【答案】解:原来一队比二队的工作效率高:,提高后的工作效率二队比一队高:==,则3个晴天5个雨天,两队的工作进度相同,共完成:,5÷=10(天)答:工作时间内下了10天雨。

【解析】【分析】先表示出原来两队的工作效率,然后计算出工作效率下降后两人的工作效率,写出前后工作效率差的比,化简后确定3个晴天和5个雨天的工作进度是相同的,然后计算出3个雨天与5个晴天完成的工作量,再求出下雨的天数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