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与音乐的关系
乐谱媒介与音乐传播关系探究

了受传者只能尽可能的把初创者作品的 风格框架记下来,然后根据自己对作品的 理解和需要,进行修改、加工和润色。这种 “口传心授”的传播方式,使得音乐作品处 于不断的流动和变化当中,音乐在传播过 程中的这种变异性,同时也体现了音乐传 播的模糊性特征。
造成音乐传播效果模糊性的原因,笔 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音乐审美过程意会信息的模糊性 信息传播模糊性的客观基础表现为 客观世界和实践过程的模糊性。音乐传播 者在音乐审美鉴赏及传播过程中,将某些 精确成分与模糊元素加以调整、匹配,使 之更为模糊,该模糊性的建构导致了思维 客体(传播信息)的模糊性,形成一种向受 众传递“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效 果。“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人类认识活 动中常常出现的情景和感受。英国哲学家 罗素把知识分为“言传知识”和“意会知 识”。 “言传知识”主要通过人的意识活 动,用语言文字、符号及图像等进行表达 及论证“;意会知识”主要依靠认识主体从 整体把握事物,通过综合评价和全面理 解,形成模糊体验的顿悟发现。意会知识 尤其在人类认知和思维发展过程中具有 重要作用。在音乐审美过程中,意会知识 占极大比例,受众在接受音乐传播信息 时,模糊不清的意会知识要比明晰可表达 的言传知识更为基本,而传播者的意图归 根到底只有通过顿悟式的意会才能被表 达和理解。 2. 音乐特别是民间音乐在原始传播 中的不稳定性和变异性 民间音乐往往是口耳相传的艺术,当 受众接触它的时候,依靠的是听觉和视觉 从具体的音乐音响中得到的感受。这种口 头性的音乐传播,使民间音乐得到了传承 和发展,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同时也造成
古典音乐中的音乐媒体和音乐传媒

古典音乐中的音乐媒体和音乐传媒在当今社会,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古典音乐,作为音乐领域中的瑰宝,其传承与发展离不开音乐媒体和音乐传媒的推动。
那么,什么是音乐媒体和音乐传媒?它们在古典音乐的世界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音乐媒体,简单来说,是指用于传播音乐的各种介质和手段。
在古典音乐的范畴内,常见的音乐媒体包括唱片、磁带、CD 等实体载体,以及近年来兴起的数字音乐平台,如在线音乐网站、音乐 APP 等。
这些媒体为古典音乐的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得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和欣赏古典音乐作品。
唱片是古典音乐传播的重要媒体之一。
在过去,唱片公司会精心录制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并通过发行唱片的方式将其推向市场。
一张制作精良的唱片,不仅能够完美地呈现音乐家的演奏,还能通过精美的包装和详细的曲目介绍,为听众提供更加丰富的音乐体验。
对于那些热衷于收藏古典音乐唱片的人来说,每一张唱片都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磁带和 CD 逐渐取代了唱片的地位。
它们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存储容量大等优点,使得古典音乐的传播更加广泛。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播放磁带或 CD 来欣赏自己喜欢的古典音乐作品。
而如今,数字音乐平台的出现则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古典音乐的方式。
只需在手机或电脑上轻点几下,就能搜索到海量的古典音乐资源。
这些平台不仅提供了丰富的音乐曲目,还常常会根据用户的喜好为其推荐相关的音乐作品,极大地满足了听众的个性化需求。
音乐传媒则是指传播音乐信息的各种渠道和机构。
它包括广播电台、电视台的音乐频道、音乐杂志、音乐网站等。
这些传媒机构通过报道音乐新闻、举办音乐活动、推荐优秀音乐作品等方式,引导着大众对古典音乐的关注和欣赏。
广播电台一直是传播古典音乐的重要阵地。
许多电台都设有专门的古典音乐节目,由专业的音乐主持人介绍古典音乐作品、音乐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听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更深入地了解古典音乐的内涵。
传媒.——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套节目音乐之声改革纪实 音乐之声的前身是(传媒)

次改版,一分为二:即分为流行音乐频率与经典音乐频率。
2003年5月15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调频88.7也与有类型化音乐电台作经验的英国“维珍电台”合作,用多语种不间断地推出当代最新国际流行音乐节目。
由此可见,以音乐之声为标志,我国音乐广播开启了类型化电台的运营新时代。
但这仅仅是开始,以国际类型化音乐电台的发展经验来看,在未来几年内,将会诞生更多细分内容与受众的音乐电台。
小结:把传统综合文艺调频,在短时间里打造成专业化频率音乐之声,并完成了跨越式发展,这只是中央电台全台改革硕果中的一个“亮点”。
当我们今天为一年来所取得的点滴成绩而兴奋时,那曾经经历过的许多艰辛仍然记忆犹新。
我们不妨把音乐之声在改革中的体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个简洁概述。
一、思想风暴与改革定位与时俱进的媒体改革,关键是观念的变革。
这些年之所以我们的广播经营业绩不佳,并不是我们技不如人,而是观念落伍。
面对广播媒体产业化大潮,我们仍然坚持以编辑为本位,用一种传统的、不计成本的,技术上又很落后的模式,经营着我们的文艺广播。
台领导经过反复论证,终于痛下决心,并亲自主导为改革开路,开始了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本着“少争论”的求真、务实精神,音乐之声很快就进入实施阶段。
回首改革从酝酿到实施,几乎可以用“风暴”二字来说明一个震撼人心的变革过程。
针对脱胎换骨的变革,首先要以冷静的头脑,找出以往市场效果不理想的根源。
这是明确未来改革目标的基本前提。
我们原有节目存在的问题是:(一)节目内容包罗万象。
文艺广播除了流行音乐,还有各种类型的音乐、戏曲、曲艺、文学、综艺、文化信息、生活话题等等。
从国内到国际,从音乐到文学,从资讯到话题,凡是社会上有的文艺形式、文艺活动都通过广播无偿地传播扩大。
传统文艺广播无论资源配置,还是人员结构都对应着社会文艺的类别,搞文学的不懂音乐,搞音乐的不懂戏曲,甚至搞戏曲的不懂曲艺。
在电台内部,一个小小的文艺部,即使只有几个人,也要分出文学、音乐、戏曲等等不同的门类,简直就是一个浓缩的“小文化部”。
传播媒介视角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

传播媒介视角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传播媒介发展的繁荣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经历了从落后赶上到逐渐走向国际舞台的历程,与此各种传播媒介的兴起和普及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
本文将从传播媒介的视角探讨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与变迁。
传播媒介在9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大陆的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介仍然是主流的信息传播渠道。
通过这些传统媒介,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得以传播和推广。
电视台播放音乐节目,广播电台播放流行歌曲,报纸杂志刊登音乐评论和专访,为当时的流行音乐提供了必要的曝光和宣传。
一些音乐杂志如《音乐之声》、《摇滚》等也成为了音乐爱好者获取音乐信息的重要渠道。
也正是由于传统媒介的相对滞后和受限,90年代初的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依然比较落后。
在90年代初,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主要受到欧美流行音乐、港台流行音乐的影响,缺乏自身的独特魅力和创新。
传统媒介虽然能够推动音乐的传播,但在宣传手段、曝光渠道等方面依然存在缺陷,限制了音乐的发展空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传播媒介的兴起,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逐渐走向了多样化、国际化和专业化。
1994年中国大陆首家商业电台——广东电台音乐台开播,标志着商业广播的兴起,为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商业电台通过不断扩大播音范围,增加音乐节目时长,加大对流行音乐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使得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听众基础。
90年代中期以后,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
互联网为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途径,各种音乐网站、音乐论坛的兴起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了更多获取音乐信息、交流音乐见解的平台。
网络音乐平台的兴起也为音乐人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多样性和活力。
音乐学中的音乐社交媒体与音乐推广

音乐学中的音乐社交媒体与音乐推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音乐社交媒体成为了音乐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改变了音乐的传播方式,也对音乐推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音乐社交媒体在音乐学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对音乐推广的影响。
首先,音乐社交媒体为音乐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传统的音乐学研究主要关注音乐的创作、表演和欣赏等方面,而音乐社交媒体则将焦点放在了音乐的传播和交流上。
通过分析音乐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用户行为和互动,研究者可以了解到不同音乐类型的受众喜好、音乐传播的途径和影响因素等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音乐学的发展和音乐教育的改进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音乐社交媒体对音乐推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传统的音乐推广方式主要依靠电台、电视和演唱会等渠道,而音乐社交媒体则通过互联网的全球性和互动性,为音乐推广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艺人和音乐公司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直接与粉丝互动,发布最新音乐作品、音乐视频和演唱会信息等。
这种直接的沟通方式不仅提高了音乐推广的效果,也增加了艺人与粉丝之间的亲密度。
另外,音乐社交媒体也为音乐推广提供了更加精准的目标受众定位。
通过分析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的兴趣和行为,音乐公司可以找到与自己音乐风格相符的目标受众,并针对性地进行推广。
这种精准的推广方式不仅提高了音乐的曝光度,也增加了用户对音乐的兴趣和认可度。
此外,音乐社交媒体还为音乐学习和交流提供了便利。
在过去,学习音乐需要参加音乐学院或请私人教师,而现在,通过音乐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可以轻松地获取音乐教学视频、乐谱和学习资源。
同时,社交媒体上的音乐社群也为音乐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和分享的平台。
学习者可以在社交媒体上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学习和进步。
然而,音乐社交媒体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音乐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导致了信息过载的问题。
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接收到大量的音乐信息,很难筛选和选择。
这就需要音乐推广者在设计宣传内容时更加精准地把握用户需求,提供有价值的音乐内容。
浅谈媒介技术对流行音乐传播的影响

很好地修饰和掩盖缺陷,让“演而优则唱”
的一些演员不用顾忌自己的嗓音是否适合
唱歌,而自信满满的站在舞台上。
—媒介革新扩
2、从传播效果来讲——
大了流行音乐传播范围:
新兴媒体改变了流行音乐发展方向。
(1)依托计算机技术产生的网络媒介
不仅推动了音乐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推进
了流行音乐的的大众化进程也刺激了流. All Rights Reserved.
行音乐产业的再次发展。
④流行音乐产业
与网络结合形成了数字音乐。
(2)手机作为新传播媒介与流行音乐
产业的交融主要体现在手机下载铃声与
播放歌曲方面。
新媒介对流行音乐有巨大
的推动作用。
⑤
(3)改变流行音乐受众的消费行为。
更加注重单曲的质量而对专辑概念慢慢
淡化。
(4)改变流行音乐产业的销售模式。
流行音乐商品形态由有形的物质转变为无
形的信息,大大降低了音乐商品的价格。
传统媒体中的广播急剧扩大了流行
音乐的影响;电影产业助推流行音乐;电
视媒介对城市的流行音乐传播起来非常
重要的助推作用,因为其传播模式更优于
广播报纸。
三、韩国的媒介环境
1、网络化程度高
在美国电信工会近日发布的网速调
查报告中显示,韩国以平均传输速率
20.4MB/s互联网网速和95%的家庭宽带
覆盖率在全球居首。
在投入方面,据韩国。
音乐传媒行业知识

音乐传媒行业知识音乐传媒行业是一个将音乐创作、表演、传播和商业化紧密结合的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音乐传媒行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唱片业逐渐演变为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产业。
音乐创作与制作:音乐创作是音乐传媒行业的源头活水。
作曲家、作词家、制作人和音乐家们通过他们的才华和创意,创作出风格各异的音乐作品。
随着数字音频工作站(DAW)的普及,音乐制作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使得独立音乐人也能制作出专业级别的音乐作品。
音乐表演:音乐表演是音乐传媒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小型的现场演出到大型的音乐节,音乐表演为音乐作品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随着网络直播技术的发展,线上音乐会和虚拟演出也成为了新的表演形式,拓宽了音乐表演的边界。
音乐传播:音乐的传播方式经历了从黑胶唱片、磁带到CD、MP3,再到流媒体服务的演变。
如今,Spotify、Apple Music等流媒体平台成为人们获取音乐的主要渠道。
这些平台通过算法推荐系统,为用户个性化推荐音乐,同时也为音乐人提供了展示作品的机会。
音乐商业化:音乐的商业化是音乐传媒行业的核心。
音乐版权管理、音乐营销、音乐演出经纪等都是音乐商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版权保护意识的增强,音乐版权管理变得更加重要。
音乐营销则通过各种渠道,如社交媒体、广告等,来推广音乐作品和音乐人。
音乐演出经纪则负责组织和管理音乐人的演出活动。
行业挑战与机遇:音乐传媒行业面临着版权侵犯、盗版等问题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的机遇。
音乐人和音乐公司需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利用数字技术来保护版权、推广作品和增加收入。
未来展望: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音乐传媒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创新。
例如,AI可以辅助音乐创作,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沉浸式的音乐体验。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为音乐传媒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总之,音乐传媒行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领域,它不断适应技术变革,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
现代传媒技术对音乐艺术发展的影响

现代传媒技术对音乐艺术发展的影响作者:周姝贝来源:《广东蚕业》 2019年第10期DOI:10.3969/j.issn.2095-1205.2019.10.86周姝贝(成都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摘要社会的进步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间接地促进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这为音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环境,并且赋予了音乐艺术新的生命和特色,还可以给人们带来了非常多的乐趣,给人们更多精神的享受。
这些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音乐的创造和传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现代传媒;音乐;发展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95-1205(2019)10-139-02无论在什么时代,只有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人们才会在解决温饱的前提下追求精神享受,满足精神需求。
但是,在传统的音乐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直接约束力音乐艺术的发展。
但是到了现在,科学技术的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寻求精神享受提供了更好的方式。
在满足人们追求物质享受的过程中,音乐是一种满足精神享受的一种非常有用的方式。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音乐艺术的传播手段更加的多样化可以有效的打破时空的限制,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同时,还促进了音乐艺术全球化的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音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机遇以及全新的平台。
1 现代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艺术的关系传统音乐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口口相传或者就是通过抄写歌词等来实现音乐艺术的传播和继承。
但是从音乐传播以及继承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不利的,首先,由于会偶尔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意外,就会直接限制到音乐艺术的发展,还会导致音乐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被中断,甚至是遗忘;其次,传统方式的传播途径也是非常的单一,这不利于音乐艺术的发展。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传媒技术应用到很多的领域,特别是在音乐艺术方面的应用,这为音乐艺术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更加方便的途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音乐艺术,激发更多人对音乐的喜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大众传媒与音乐艺术的关系
内容提纲:本文从大众传媒和音乐艺术的发展深入,探讨论证了大众传媒与音乐艺术之间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关键字:大众传媒音乐艺术高速发展相辅相成制约
正文
在音乐的产生、流通的过程中,大众传媒一直与之有着联系,即使在最落后的的传播方式中,人们口头的价值判断和品评,也影响到音乐的产生、流通。
随着传媒业在20世纪的发展,传媒与艺术的关系表现得越来越紧密,关系也越来越复杂。
提到传媒,我在这里想要探讨的是大众传媒与音乐艺术之间的关系。
大众传媒包括报纸、杂志、电视、电影、广播、电子音像出版物等。
无论它们是无声的还是有声的,这些媒介都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大众媒介的发展依赖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进步则带动各方面的发展,不仅仅是媒介,传播的内容方面也在发展,而这可以归于录音技术、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的发展。
大众传媒与音乐艺术的多样化发展
进入新的世纪,中国的传媒已经形成了产业化的发展态势,呈现出高度发达的状况。
大众传媒的发达表现在数量品种上,从过去的报刊、广播,到现在的电视、网络,品种的增多和数量上的数十倍、上百倍的扩容,使我们身处于一个传媒高速发展的时代。
传媒渗透到政治、经济、生活、艺术的各个方面,媒体主导了我们的生活,也影响了我们的认知,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而在此时,我们的音乐艺术显现出多样化发展的繁荣景象。
旧有的在发展,新生的层出不穷。
艺术观念的变化在我们猝不及防的时空中悄然地进行。
所有这一切都有传媒的功绩。
大众传媒的高速发展,给音乐艺术带来了一个具有众多成员的艺术的消闲群体,也潜藏着一个巨大的艺术消费市场。
而艺术消费的增长,也刺激了音乐教育、音乐出版、艺术传媒、音乐会等各种音乐艺术产业的发展。
这些艺术现象的产生和艺术状况的存在,无疑都与大众传媒有着直接的联系。
传媒自身的发展需要音乐艺术的内容和谈资,而音乐艺术的多样化发展,不尽吻合了大众传媒发展的多样性,也为大众传媒的发展增加了动力。
这种相辅相成的格局,构筑了音乐艺术与大众传媒的特殊关系。
大众传媒——音乐艺术的双刃剑
一百年多来,或者至少是在前几十年,音乐艺术还被称之为“文艺”的时代。
其中传统艺术给予了大众传媒非常有力的支撑,它是大众传媒得以发展,得以吸引大众的最重要的理由。
反过来说,大众传媒也使得音乐艺术通过不同的手段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爱好和喜欢,因此传统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大众传媒。
余叔岩老先生的例子就很具有典型性的,余老演出并不多,他之所以在京剧界获得非常之高的地位,主要原因就得益于百代等公司认真录制并隆重推出他的唱片,通过唱片的传播以及通过相关的大众传媒,余老才有超越实际剧场演出的影响;如果没有大众传媒的帮助,他的影响力会小得多。
所以说,高速发达的大众媒体,不仅普及了音乐艺术的基本知识,联系了音乐艺术与大众之间的关系,而且推动了传统音乐艺术的发展。
可以说大众媒体是一只无形的巨手,引导了大众的音乐欣赏水平,但是也可能左右音乐艺术市场价格的升降和市场行情。
由此就引申出大众传媒对于音乐艺术所表现出的来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也势必带来一些负面的作用和影响。
因此,大众传媒与音乐艺术的关系,也表现为一种制约的关系,这种制约有时显现出来的破坏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现在的大众传媒与过去相比,报纸电视等仅仅是“升级”,录音带逐步“换代”成为mp3或CD,但是网络则是过去不曾拥有的,它是现代媒介中的新宠儿。
互联网迅速发展取代其他传播媒介,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网络不仅起到了主导作用,还是一个资源库,基本上我们想要的音乐都可在其中搜索到,很多都是可以免费下载的。
但是这就使得唱片公司等的利益受到威胁,这也就涉及到了版权问题。
不仅网络上有版权问题,光盘也同样带来严重的盗版问题。
光盘作为一种音像的载体已经广泛的进入家庭,它也不仅仅是单一的CD、VCD等使图像与音乐可以融为一体,使听众不仅获得听觉享受,而且享受视觉盛宴。
但是大量的盗版光盘因其廉价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价格代替品质成了重要的选购标准。
这些都是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出现的一些负面问题。
总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众传媒和音乐艺术之间的关系就是一把双刃剑。
大众
传媒在影响我们音乐生活的同时,也受到它的反作用。
大众传媒和音乐艺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这也促使大众传媒和音乐艺术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所以,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大众传媒对于音乐艺术的重要性不仅丝毫没有降低,而恰恰相反,大众传媒在音乐艺术的发展和流传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