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环境描写、插叙、倒叙、段落的作用

环境描写、插叙、倒叙、段落的作用第一篇:环境描写、插叙、倒叙、段落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背景等。
(一般是放在文章的开头的位置)2)渲染气氛(氛围)。
(一般放在开头或中间的位置)3)烘托人物心情(像兴奋喜悦,忧愁感伤,沮丧,绝望等等)。
(随时出现,位置不固定)4)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一般放在中间的位置)5)形成对比,突出主旨。
(随时出现,位置不固定)6)引出下文。
(一般是放在文章的开头位置)插叙的作用:1、补充、交代内容情节,使结构完整,内容丰富。
2、衬托人物品质。
3、为后文做铺垫。
4、突出文章的中心。
(2、3、4与环境描写相结合)倒叙的作用:1、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
2、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使文章富于变化,波澜起伏)。
段落在文中的作用一、在记叙文中 A、处于开头:1、内容上:(1)交代(写出)了……。
2、结构上:(1)总起全文;(2)引出下文……的叙述;(3)为下文……作铺垫(或:埋下伏笔);(4)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下文的兴趣。
B、处于中间:1、内容上:(1)交代(写出)了……;(2)突出了人物……的形象。
2、结构上:(1)与上文……呼应(或:与下文……照应);(2)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所写的……,引出下文……的内容;(3)为下文写……作铺垫。
C、处于结尾:1、内容上:(1)总结内容;(2)突出(或深化、或升华)文章……主旨;(3)回扣标题;(4)首尾呼应。
二、在说明文中 A、处于开头1、内容上:(1)说明(介绍)了……:2、结构上:(1)引出下文对……的说明;(2)用……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吸引读者。
B、处于中间1、内容上:(1)说明了……;(2)突出了……;2、结构上:(1)承接上文……的说明,引出下文对……的说明。
三、在议论文中 A、处于开头1、内容上:(1)写了(阐述了)……2、结构上:(1)引出论点;(2)作为论据论证……观点(论点);(3)用……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情节的作用及主旨归纳的方法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情节的作用及主旨归纳的方法一、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全归纳环境描写可分自然环境和自然环境,以下分别归纳一下它们在文章中可能起到的作用,可以熟记在心,使用时逐一对照。
(以下为教师归纳,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虽有较高的实用性,但一定要结合具体题目分析,切勿照搬)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2. 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故事气氛;4. 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深化作品主题;6. 暗示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提示:分析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要与中心联系起来,要和人物个性、命运联系起来,要与故事的背景和情感基调联系起来,要思路开阔,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1、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在小说的开头,一般有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
)2、渲染故事的环境气氛,烘托心情(往往用生动的社会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3、烘托人物的突出特点(社会环境描写,能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4、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社会环境描写本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
故而社会环境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5、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是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6、深化小说的主题思想(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社会环境的认真考察。
)开篇的环境描写对后文的发展作用:提示:可能是以下的一种或多种作用,要根据文章内容而定,开头用环境描写,第一种的作用可能性大1、设置人物活动的场景,为下文作铺垫;2、烘托人物的心情;3、渲染气氛;4、暗示人物命运,推动情节发展.答题格式:提示:要结合具体环境描写说作用。
①渲染……气氛;②烘托……心理;③交待……时代背景;④揭示……地域风貌特征;⑤突出了……主题;⑥为XXX人物的出场安排典型环境;⑦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⑧彰显了XXX人物的性格。
景物描写手法及作用

景物描写手法与作用(一)手法一、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还可以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
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
再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二、虚实结合在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
柳永《雨霖铃》想象别后之景。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故国”是回忆中的景物。
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
想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
三、绘形绘声绘色所谓“绘形绘声绘色”,就是把自然界的声响、物体的形状与色彩等具体地描写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陀斯妥耶夫斯基举过一个例子,他说“有个小银圆落在地上”,这个句子不够好,应该写成“有个小银圆,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丁丁铛铛地跳着”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
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

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环境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它能够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传达作品的主题、氛围和情感。
下面将介绍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并且拓展这些作用的具体内容。
1. 背景铺垫:环境描写可以用来为故事或情节铺垫背景。
通过描写环境的自然特征、地理位置、社会背景等,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融入故事情节。
例如,在一个写实主义小说中,作者可以通过描绘下雨的城市街道和湿漉漉的天空来创造出一个悲伤、沮丧的氛围,为故事的发展做好铺垫。
2. 情感交代:环境描写可以通过运用形容词、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人物的情感状态。
例如,在一篇写爱情的散文中,作者可以通过描写美丽的海滩、温暖的阳光和轻柔的海风来表达主人公的幸福和快乐。
同时,作者也可以通过描绘阴暗的森林、狂风暴雨和急剧下降的温度来传达主人公的孤独和绝望。
3. 主题强调:环境描写可以用来加强作品的主题。
作者可以通过描绘环境中的细节来展示作品所探讨的主题或思想。
例如,在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中,作者可以通过描绘污染的河流、破败的工厂和逐渐消失的自然景观来强调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并呼吁读者积极参与保护环境。
4. 展现人物性格:环境描写可以通过与人物形象的对比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在一部小说中,一个守旧保守的人物可能居住在一个陈旧、拥挤的房子中,而一个开放进取的人物可能居住在一个现代、宽敞的公寓中。
通过环境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总之,环境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为故事铺垫背景、表达人物的情感、强调作品的主题以及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通过巧妙运用环境描写,作家能够让读者更深入地体验和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一、通过丰富的形容词例如,为了描写一个美丽的花园,我们可以使用丰富的形容词来描述花朵的颜色、姿态等,如“红艳娇美的玫瑰花”、“洁白如雪的百合”、“婀娜多姿的蔷薇花”等。
二、用典和对比用典可以运用一些有代表性的词语或成语来形容景物,增加文采和艺术感。
对比则可以通过对照来突出景物的特征。
例如,用典可以写作“烈日炎炎,大地如铁”,用来描写夏日的酷热、干燥和晴朗。
三、夸张和拟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可以让景物描写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
通过拟人则可以增加景物的形象形态,使之具有更多的情感。
例如,“大海翻涌,巨浪如山”,通过夸张来描绘海浪的磅礴和威力。
拟人可以写作“微风轻抚着大地的面庞”,通过拟人来形容微风的温柔和甜蜜。
四、通过细节刻画细节是景物描写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节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景物的存在和特征。
例如,要描写一条小溪,可以细致地描述水流的声音、水面上的浮萍和水草等,来形成清晰而真实的画面。
五、运用五感通过运用五感,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景物的存在和特征。
例如,要描写雨天,可以通过描述地面湿滑的感觉、细雨滴在脸上时的触感、雨中传来的清脆声音,来表达雨天的阴郁和湿润的感觉。
一、营造氛围景物描写可以创建一个具体的环境和背景,使读者产生一种沉浸感,使其更容易进入故事情节,增加故事的真实感和魅力。
二、增强阅读的趣味景物描写可以使阅读更加有趣,通过细致、生动的描写,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作品中。
四、揭示人物性格景物描写也可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人物所喜欢的环境、对景物的偏好、对景物的反应,都可以从景物描写中得知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一个喜欢花草的人会对花草的描写更加感性而细腻,一个喜欢大自然的人会对山水的描写更加热情和放松。
总之,景物描写是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各种描写手法和方法,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真实、丰满,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同时,景物描写也能够让读者更好地沉浸在故事中,产生更强的审美感受。
6种环境描写方法

6种环境描写方法1. 描述气候条件:首先,环境描写需要考虑到气候条件。
可以描写空气的温度,湿度和风力。
比如可以说:“夏日的风吹拂着轻柔的微风,带来一阵阵清凉,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或者可以说:“寒冷的冬天,大风呼啸着,吹得人感到刺骨的寒冷,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2. 描述自然景观:环境中的自然景观也是需要描写的重要部分。
可以描写海滩、山脉、森林、河流等,以及其中的细节。
例如可以说:“蔚蓝的大海一望无边,海浪拍打在沙滩上,发出阵阵悦耳的声音。
”或者可以说:“高耸入云的群山,云雾缭绕其中,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3. 描述植被:植被也是环境描写中的重点内容。
可以描写树木、花草、草地等。
例如可以说:“郁郁葱葱的树木簇拥在一起,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或者可以说:“五彩斑斓的花朵在阳光下开放,散发出芬芳的香气,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4. 描述动物:环境中的动物也是需要描写的重要部分。
可以描写鸟儿在空中飞翔、小动物在草丛中嬉戏等。
例如可以说:“天空中盘旋着一群小鸟,它们欢快地自由飞翔,给人一种自由的感觉。
”或者可以说:“草地上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它跳上跳下,给人一种活泼的感觉。
”5. 描述人物与环境的互动:在环境描写中,人物与环境的互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描写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动物的互动等。
例如可以说:“小孩子们在海滩上玩耍,与海浪嬉戏,给人一种快乐的感觉。
”或者可以说:“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山脚下,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给人一种宁谧的感觉。
”6. 描述背景音乐和氛围:最后,环境描写还可以加入背景音乐和氛围的描述,来增强描写的效果。
例如可以说:“在这个静谧的夜晚,远处传来轻柔的小提琴声,给人一种宁静而浪漫的感觉。
”或者可以说:“大雨滂沱,雷声隆隆,给人一种狂野而神秘的感觉。
”总的来说,环境描写需要考虑到气候条件、自然景观、植被、动物、人物与环境的互动以及背景音乐和氛围等方面,通过详细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环境的特点和氛围。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_图文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风雪的描写,虽 着墨不多,但确实给人以“风大雪紧”的印象 ;更重要的是……
由于风雪的变化也层层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正
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御寒,才会在沽 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 被摇撼、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 因为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巨石顶 住大门……直到暗中听到仇人陆谦等人的谈话
——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
孙犁在《荷花淀》中,有一处自然环境描写:“ 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 还有些凉风,这风是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苇尖 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 的水银。”
空气的燥热,水面的空旷,很好地揭示 了这一群青年妇女探夫未果的无限失 望的心境。
叙事类文章中的景物描写 最终都是为了深化文章的主题 ,答题时必须要结合文章中心 (主题)来答。
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 自然环境描写:表现了……地域风格
提示了……时间、季节 渲染营造了……氛围,烘托人物心情 社会环境: 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指出相关语句揭示了……社会现实 第二步: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 1、衬托人物……心理 2、交代人物……身份 3、表现人物……性格 第三步: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内容埋伏笔,作铺垫。 第四步:结合文章中心作答 深化了文章……主题(中心)
到了第五天,病人的病情忽然加重,护士送来的药和食品, 只有西西洛喂他才肯吃。
下午四点钟西西洛依旧独自流泪,忽然听见屋外有脚步声, 还有人说话:“护士小姐!再见!” 这使西西洛跳了起来,激动地抑制住叫喊的冲动。
环境描写的作用与方法

• 答案:在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条件下,李时珍依 然勤奋记录,说明李时珍师徒有勤奋执着的优秀 品质。
当堂检测
• 一、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习题。
•
秋天的香山总是那么美丽,令人陶醉。
•
早晨,我们乘车到香山游览。远远望见香山上
深红一片,分不清哪里是坡,哪里是路。
• 1.请写出文段中描自然环境的句子,并写出所起 作用。
• 答案: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午后的天灰蒙 蒙的,没有一丝风。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 雨。”
• 所起的作用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天气,渲染 一种沉闷的氛围,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 一、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习题。
•
树上的鸣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多
• 1.请写出文段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并写出所起作用。 答案:描写环境的句子是“夕阳把水面映得通红, 把天空也染成万道彩霞。一会儿,黄昏的纱幕就轻 轻地落在水面上”。 所起作用是渲染氛围,为后面船队的出现做铺垫。
C
• 一、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习题。
采药
•
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
采药,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
•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限制其活动的特定场所,它决定和 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同时。人物性格有时也反作用于环境。 写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除情节外,也要写好自然环境和社 全环境。写好这两种环境,可较好地烘托人物,进而充分、 明确地表达中心。
• 运用环境要做到:
• 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
• 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 答案:属于自然环境描写,与划横线句子形成鲜 明对比,从侧面赞美了人们坚强勤劳的美好品质, 突出了勤劳的双手可以创造美好生活的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枣贩、担酒、挣酒),为下文军士们
•
“买酒”中计埋下伏笔。
2、挑酒的汉子白胜的唱词“赤日炎炎似火烧
,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 扇摇”•此。句唱词可暗示当时的社会背景,又可提供当
日天气情况,烘托一种热的令人鼓噪的气氛,
推动情节继续发展,口渴人要“喝酒”。于是
买酒,便中计。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驿路梨花处处开》中有一段 描写梨花的景物描写:那哈尼姑 娘从梨花中走来。
•这里借助梨花烘托哈尼姑 娘的心灵美。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峻青的《党员登记表》,有一段文字是写黄淑 英走向刑场时黎明前山野的景色和人物的感受 的:“山野是一片雪白,真像个粉妆世界。大 地是一片寂静。淑英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晨的新 鲜空气,抬起头仰望了一下天空,天空是乌蓝 乌蓝的,寥寥的几颗晨星在闪烁着将熄的光芒。 啊!妈妈,天晴啦!”试想,黄淑英此刻是走 向刑场,而她为什么会感受到黎明前的雪野是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第三步: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
环境描写推动着故 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 埋伏笔,作铺垫。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故乡》开头对“没有一些活气”的 萧索荒村的描写,与“我”悲凉的心 境相融合,一开始就为全篇定下了抑 郁深沉的感情基调。这“眼前的故乡” 和“回忆中的故乡形成对比,从而引 出对回忆中的故乡的描写,推动了情 节的发展。 《最后一课》中“窗外又传来普鲁士 兵的号声---它们已经收操了”这一社会 环境描写为后文表现韩麦尔先生强烈 的爱国热情埋下了伏笔,把故事情节 推向了高潮。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
社会环境答题时必须结合 时代背景,指出相关语句揭示 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 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两段环境描写包括了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 具体的时间和时代背景,特别是社 会环境的描写,揭示了国土已被侵 略军所占领的社会现实,优美的自 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
(2011 ·浙江)第9车厢(【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 2008年浙江卷 《乌米》
• 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
• 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
【曹宜波答案】
•思考角度
手法:用了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 单一,只局
作用:①形成了肃穆静谧的气氛;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故乡》开头景物描写:
“时候既然是深秋;渐近故乡时, 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 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 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 有一些活气。”
这段景物描写是渐近故乡时“我” 在船上所见,活画的是一幅死寂的故 乡冬景图。作者用这些语句极力渲染 了农村萧条、荒凉、沉寂的气氛。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 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 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
否?” ……
——《曹操煮酒论英雄》
•——推动情节发展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风雪的描写,虽 着墨不多,但确实给人以“风大雪紧”的印 象;更重要的是……
•由于风雪的变化也层层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第二步: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
分析环境描写要看它对刻画人物 起到什么作用,具体如下: 衬托人物……心理 交代人物……身份 表现人物……性格 暗示人物……命运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故乡》的开头所描绘的“故乡 冬景图”,作者极力渲染农村萧条、 荒凉、沉寂的气氛,正烘托出“我” 当时的悲凉的心境,荒凉的景象与 主人公悲凉的心境融为一体。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考题示例:
第19题.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 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
(2008 ·浙江) 乌米(【俄】阿•马•高尔基)
第12题.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2009 ·浙江)魔盒(【英】大卫·洛契弗特) (4分)
第14题.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5分)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 作用712786
2020/11/23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中(自然)环境描 写的常见手法和作用;
2.明确答题的基本思路,能结 合具体文本实际运用。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自然)环境描写常见手法:
①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 • ②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描写等; • ③调动感官,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描绘; •④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的描写;
【陈文洁答案】
•缺少分析概
特点:缠绵、朦胧、萧条、死气沉沉 括
作用:①营造了凄凉压抑的氛围;
②烘托出“我”初次远离家乡的孤独无助之情。
•【答案示例】
•特点:封闭压抑,阴沉死寂。 •作用:①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 • ②渲染“我”孤独、烦闷的心情。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2011 年浙江卷 《第9车厢》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具体地讲,环境描写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环境方面: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 点;②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 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③渲染气氛,奠 定基调。 •(2)人物方面:①烘托心情;②表现身份、 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 •(3)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 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4)主题方面:①揭示主题;②深化主旨。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自然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
小结:自然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照应题目。 ②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 ③烘托人物,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④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打基础。 ⑤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 示世态风情。 ⑥深化作品主题。
•自然环境的作用
• ……无论我醒得多早,这歌声都已经回荡
在充满着盛开的桃花和无花果的香甜气息的 晨空里了。
清风从阿伊——偑特里山巍峨的峰顶簌簌 吹来,微微地拂动着我窗前浓密的树叶,树 叶的簌簌声给歌声增添了许多令人心旷神怡 的美感。
•
(08年浙江卷《乌米》)
——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 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5分)
【朱焕欣答案】
• 答案太笼统,
作用:①营造意境,渲染气氛; •没有针对性
②烘托人物的心情。
•【答案示例】 •作用: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 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 • 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 • ③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 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
——《祝福》
•——象征和暗示,深化主旨(在这里,作者拿
有钱人的祝福活动和祥林嫂的惨死作了一个鲜明的 对比。一边是鲁四老爷之流兴高采烈地为自己来年 好运祝福,一边是被压迫者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的祝福声中惨死在雪地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 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加强了对旧社会杀人本 质的揭露,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
•⑤观察角度,写景有层次。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自然)环境描写的常见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2)增添或烘托某种意境和气氛,奠定基调; (3)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 (4)暗示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揭示主题,深化主旨。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环境描写作用的答题指导
答此类题我们要从环境 本身的特点、环境描写与人 物的关系、环境描写对情节 的作用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综合考虑。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
自然环境描写答题时,要紧 扣其表现了怎样的地域风格,提 示了什么时间、季节,渲染营造 了怎样的氛围等
限于修辞。
②突出了乌米六年来的孤独寂寞,
暗示乌米的悲惨命运。
•【答案示例】
•手法:①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
•
②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
•作用:①渲染出肃穆静谧的气氛;
•
②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
•
③暗示人物的命运。环境描写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2009 年浙江卷 《 魔盒》
•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4分)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 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十里长街送总理》
•——渲染气氛,烘托人们沉 重悲痛的心情。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孙犁在《荷花淀》中,有一处自然环境描 写:“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 水上, 还有些凉风,这风是从南面吹过来,从稻 秧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 的跳荡的水银。”
•————表现了鲁四老爷守旧封建的 思想性格。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小结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作用:
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 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也可以表线人物性格、揭示主 题等。
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712786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是整篇小说不可 分割的构成部分。它和人物形象的 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主旨 的表现等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因此,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人物、 情节、主题以及环境本身等多个角 度去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