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上部烟叶采收与烘烤技术
烟叶采收烘烤技术

烟叶采收烘烤技术一、烟叶采收烟叶采收后入烤原则是要达到一定成熟度、可以烤出有一定质量和价值的烟叶才能确定入烤。
要想烤好烟,先得采好烟,其中控制烟叶的采收成熟度至关重要。
(一)不同部位烟叶成熟特征1.下部叶:叶色基本为黄绿色-绿色,稍显现落黄,茸毛部分脱落,采摘声音清脆、断面整齐、不带茎皮。
2.中部叶:叶色黄绿色,叶面落黄7成左右,主脉变白发亮,侧脉1/2以上变白,叶面起皱,有时有成熟斑,茎叶角度增大。
3.上部叶:叶色淡黄色,叶面落黄8成左右,叶面多皱折,叶耳变黄,主脉乳白发亮,侧脉接近全白,黄白色成熟斑明显,叶尖叶缘变白下卷。
(二)采收原则每次采2片~3片,上部叶4片~6片成熟后集中采收或进行带茎烘烤。
把握各部位成熟度:下部叶适熟早采,采收的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成熟采收,采收的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
(三)采收时间通常上午采收烟叶。
多云、阴天均可整天采收烟叶;避免在烈日下采收烟叶;旱天宜采露水烟;雨天宜在雨停后采收;如果遇到田间烟叶出现返青时,等重新落黄后再采收。
(四)采收方法1.测算采收量:根据田间烟叶成熟度,参考烤房容量,按烤房最大装烤量的80%以上计划采收烟叶量为原则以减少烘烤能耗等损耗。
2.采收方式和时机:通常按同一烤房烘烤同一品种、采摘同一部位和同一成熟度的烟叶,并当天采摘当天装烤。
需两户以上烟农合烤时,选择种植时间、施肥水平和长势基本相近的烟叶合烤。
(五)烟叶运输与堆放烟叶采用装筐或装车运回,避免挤压和长距离运输。
堆放时将烟叶叶柄向下,叶尖向上堆放在凉棚内,平放堆高30厘米左右。
整体整齐堆放,便于编烟操作。
二、编烟上烤(一)编烟1.鲜烟分类:以成熟度为主,兼顾叶片大小、病残叶等分类。
2.编烟方式和方法:采用绑烟、串烟或夹烟方式,分别进行烟叶编竿(或夹烟),同竿(夹)同质。
编烟时叶基对齐,编扣(夹)牢固,束间距离均匀一致。
编好的烟挂于阴凉处,避免泥土污染、暴晒、挤压、雨淋。
3.编烟数量:按计划采收量,计算编竿数量。
烟叶采收与烘烤技术

烟叶成熟采收与科学烘烤技术“苗是金,管是银,炕房是个聚宝盆”。
当前,全县烟叶陆续进入成熟采收和烘烤时期,为切实做好该环节生产技术工作,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以下技术要求:一、成熟采收1、采收原则:熟一片,收一片,生叶不收,熟叶不丢,采收的烟叶成熟度一致。
下部叶适熟早采,中部叶成熟稳采,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成熟一次性采收。
2、采收标准:下部叶,绿色稍褪,主脉1/3-1/2变白发亮,支脉大部分呈青色,茸毛少量脱落,茎叶角度增大;中部叶,叶色明显落黄,青黄各半,主脉全白发亮,支脉1/3-2/3变白,茸毛部分脱落,茎叶角度增大,有成熟斑;上部叶,叶色以黄为主,叶脉变白发亮并发生皱缩,茸毛大部分脱落,出现较多成熟斑。
3、采收节奏:打顶后10天左右开始采收,下部叶采烤后停炕7—10天再采烤中部叶,中部叶采烤后停炕10-15天再采烤上部叶。
营养均衡、发育良好的烟叶成熟比较集中,每次可采收3—4片,5—6次采烤完毕。
二、科学烘烤1、变黄阶段:烟叶装炕后密封门窗和进排气口,烧小火,将烤房温度以1℃/小时的速度升到38-40℃,在42℃左右延长保温保湿时间,保持干湿差1-2℃,使烟叶变至8-9成黄,并失水变软塌架。
2、定色阶段:以1℃/2-3小时的升温速度将温度升到46-48℃,湿球温度稳定在38-40℃,适当延长时间,大量形成致香前体物质,烟叶达到黄片黄筋勾尖卷边小卷筒。
之后,以1℃/1-2小时的速度升温至54-55℃,湿球温度仍稳定在38-40℃,稳温稳湿延长10-15个小时,使致香物质大量合成积累,烟叶背面由白色变为黄色,并达到大卷筒。
3、干筋阶段:干球温度以1℃/小时的升温速度升至67-68℃,并保持稳定,保持湿球温度为40-42℃,直至全部烟叶主脉干燥。
控制相对较高的湿度有利于增进烟叶颜色和色度。
方城县烟棉办2011年7月1日。
烟叶烘烤技术

烟叶烘烤技术近年来,随着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和烟农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烟叶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基础。
田间获得的优质叶片,如果没有科学的调制过程与之配合,也很难生产出色香味俱佳的优质烤烟。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烟叶烘烤调制过程是生产优质烟叶的关键步骤。
科学的烘烤调制技术是以烟叶的成熟采收、烤房的标准化建设以及科学的三段式烘烤工艺为基础的。
一、烟叶的成熟采收(一)成熟采收原则。
根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适时早收,&127;掌握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适熟采收,掌握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宜4~6片叶成熟集中一次采收,严禁顶部仅留1~2片叶作最后一炕收烤。
烟叶采收后不曝晒、不挤压,确保鲜烟质量。
(二)成熟的一般标准。
烟叶颜色(主体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叶脉变白发亮;叶片下垂,自然弯曲弓形,叶边下卷,茎叶角度增大;叶面出现成熟斑,茸毛脱落。
下部叶以绿色稍有消退为度;中部叶成熟时要明显落黄,上部叶成熟时田间表现为黄灿灿、亮堂堂。
后发晚熟或贪青晚熟的烟叶,应根据叶龄特征,适时采收。
(三)采收时间。
采收时间宜在早上和上午进行,以利对成熟度识别。
旱天采露水烟,以利保湿变黄。
烟叶成熟后,若遇降雨,可在雨后立即采收,以防返青。
若降雨时间较长并出现了返青烟,应等其重新落黄后再行采收。
(四)合理编竿装炕。
1、绑竿,要分类编竿,确保同竿同质。
按1.5米长标准竿计,&127;每竿编烟50~60撮,即100~120片,每撮烟叶背对背。
大叶片、含水量大的叶片和中下部叶片,编烟数量要减少;小叶片,含水量小的叶片和上部叶,编烟的密度增加。
2、配炕与装炕a、配炕为确保同一炕烟叶变黄和干燥一致,同一座烟炕内要装同一品种、同样栽培管理和营养发育水平的烟叶。
b、装烟装烟要上下棚一致,同棚均匀,严禁拥挤,以利于通风。
以竿距20~25厘米为宜,底棚挂置成熟度稍低一点的烟叶。
自然环境湿度较大,水分较高的烟叶以及下部烟叶,装烟密度适当减稀;天气比较干旱,烟叶水分含量较低,或者是上部烟叶,装烟密度可适当加密。
烟叶采收与烘烤技术

成熟采收与烘烤技术由于卷烟工业企业的联合重组和品牌扩张,对烟叶供应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调制到分级扎把,环节众多,技术性强,因此在烟叶的成熟采收和烘烤上,要求有更高的技术水平。
那如何完成烟叶的采收与烟叶的烘烤呢?我们说在烟叶的采收上,采青、过熟烟叶,烘烤容易烤出青烟和杂色烟叶,因此对烟叶的成熟度掌握至关重要。
首先认识一下烟叶各部位的成熟特征:一、下部烟叶的成熟特征●由于生长生理规律的作用,该部位烟叶的养分常被向上输送,加上下部叶处于郁蔽不透气,光照不足的状况,无法实现烟叶的最佳发育和干物质积累,不能像中、上部叶那样呈现明显的正常成熟规律。
(旁白)实践证明,适当提早采收下部烟叶,不仅能保证烟叶质量,而且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害,提高上等比例。
●采收掌握标准是:主要按叶龄来判断,一般叶龄在到50天后,(封顶后5至10天),脚叶当叶面青色略退,即为成熟采收。
下二棚当叶色由绿变为黄绿,主脉变白,茸毛稍退,略见成熟即可为成熟采收。
二、中部、上部烟叶的成熟特征●中部烟叶的成熟标准:叶面落黄8层左右,当叶色浅黄或有黄色斑块,主脉全白,支脉1/3—2/3变白,叶基部微黄,叶尖叶缘下垂。
具备明显成熟特征,方可采收烘烤。
●上部烟叶营养充实,成熟缓慢,必须坚持达到充分成熟时才能采收。
采收标准是叶面呈浅黄色至淡黄色,达9层黄左右,有黄至黄白色成熟斑块,主脉全白发亮,支脉2/3变白,叶基部浅黄,充分显现成熟特征时才能采收三、烟叶采收时间、方法及注意事项●1、烟叶采收时间:若遇多云阴天整天均采收,以午后采收最好,雨天不宜采收,晴天干旱天宜早晨、傍晚采收;含水量大的下部叶应待露水干后或下午采收,含水量小的上部叶应在早晨带露水采收;避免强光下或晴天中午采收,防止烟叶被阳光灼伤,失水多难以烘烤变黄。
●2、采收方法:采收时要保持统一眼光,一般情况每株烟每次采收2—3片叶,多熟多采,少熟少采,不熟不采,做到不漏行,不漏株、不漏叶,采收结束,将叠放整齐的烟叶收集起来,叶尖朝里,叶基向外,装在箩筐或车上,用遮物盖上,防止日晒,要做到不沾泥土,不压伤,轻拿轻放,保持叶片洁净。
第九章第四节烟叶的采收与烘烤技术

1.分级评定 按照烟叶外观质量因素鉴定烟叶的品质和可用性。 2.物理特性 烟叶的物理特性主要包括填充力、弹性、吸湿性、平 衡水分含量、燃烧性、烟灰颜色和凝聚性等。品质好的烟 叶填充力大,抗碎性、弹性强,含硬率低,吸湿性、平衡 水分含量适中,燃烧性好,灰色发白,烟灰凝聚抱柱。 3.化学鉴定 优质烟叶适宜的化学成分含量范围:总糖16%-20%, 还原糖14%-18%,总氮1.5%-2.5%,蛋白质8%-10%,烟 碱1.5%-3.5%,石油醚提取物6%-8%,总灰分10%-18%, 钾4%以上,氯1%以下。 其成分协调性的比值是:总糖/蛋白质,2左右。总糖/ 烟碱,是评定生理强度和醇和度的指标,比值在10左右时 烟味醇和,刺激性小;在5左右的烟味强烈,刺激性大, 并有味;在15左右的吃味平淡,香气不足。总氮/烟碱, 以略小于1为好。钾/氯,是衡量烟叶燃烧性的指标,以4 以上为好。焦油/烟碱,是衡量安全性的指标,一般以1015为好,过高对健康不利。
(三)烧火技术原则
烧火要能做到小火能保住,中火能稳定, 大火能赶上。应看烟叶的变化,看房内温 度、湿度,看天气变化,看烤房状况,看 煤质特点等,灵活且准确进行。 烟叶变化 当烟叶变化快时,烧火宜大,快 升温;烟叶变化慢时,烧火宜缓,慢升温。 烟叶变化正常时,烧火宜稳,稳升温。 温度 当房内温度偏低时,提火升温;偏高 时,压火控温;适宜时,稳定火力,维持 房内温度稳定。
第四节 烟叶的采收与烘烤技术
一、适时采收技术
(一)烟叶成熟过程 1.旺盛生长期 叶片细胞排列紧密,水分含量高,糖分含量少,含氮 化合物尤其是蛋白质含量高,有较强的刺激性和青杂气, 吸湿性强而易霉变。 2.生理成熟期 烟叶最大、最重,叶片已达到生长发育的高峰,但在 质量上尚未达到最佳状态。这种烤烟,烤后叶面光滑,香 气、吃味都欠佳。 3.工艺成熟期 生理成熟后的烟叶,淀粉、叶绿素逐渐分解,颜色由 绿转黄,组织逐渐变疏松,叶内化学成分处于最适宜状态。 此时采收的烟叶,在烘烤时容易脱水,变黄均匀,烤后呈 橘黄色,且叶表面和叶背面的色泽相似,叶面皱褶,油分 多,韧性和弹性强,吸味醇和有香气,质量好,符合卷烟 工业的工艺要求。
烟叶采收和烘烤技术规范教材

(一)烟叶采收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对潍坊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采收原则、烟叶成熟特征、采收时间、数量、方法作出了规定,确保烟叶采收技术落实符合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市公司烟叶生产技术部、县级单位、烟站的烟叶成熟采收技术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771.1 烟草术语第1部分:烟草栽培、调制与分级GB/T 23219-2008 烤烟烘烤技术规程Q/SDYC 113160-2016 山东优质烟叶成熟采收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3.1采收采取人工或机械作业方式将成熟烟叶从烟株上采下,一般分次进行。
3.2采收成熟度采收时烟叶生长发育和内在物质积累与转化达到的成熟程度和状态。
3.3叶龄烟叶自发生(长2cm左右,宽0.5cm左右)到成熟采收时的天数。
3.4生理成熟烟叶已完成干物质的积累,达到了最大的生物学产量,并开始呈现某些成熟特征。
3.5工艺成熟烟叶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充分进行内在生理生化转化,达到了卷烟原料所要求的可加工性和可用性,烟叶质量达最佳状态,即达到了适合采收烘烤的工艺水平。
4 职责4.1市公司烟叶生产技术部职责如下:a)负责烟叶采收技术规范的修订;b)负责全市烟叶采收技术的督导、考核。
4.2县级单位职责如下:a)负责本单位烟叶采收技术的培训、指导;b)负责本单位烟叶采收技术的督导考核。
4.3烟站职责如下:a)负责本辖区烟叶采收技术的落实;b)负责各片区烟叶采收技术的考核。
5 管理目标管理目标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烟叶采收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率达到标准要求;b)烟叶成熟采收到位率。
为达到管理目标,需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监视、测量和分析、改进。
6 管控内容及方法6.1 原则为达到工艺成熟,烟叶采收遵循以下原则:a)严格掌握成熟度,做到下部烟叶适熟采收,中部烟叶成熟采收,上部烟叶充分成熟采收;b)正常情况下,参照叶龄、栽后天数及表面的成熟特征进行采收;c)同一炉采收的烟叶,品种、部位、成熟度应相同,整体素质应相近。
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

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作者:黄琪一、下部叶 1.烘烤特性:含水量高,叶片薄,干物质积累少,不耐熟,不耐烤。
变黄特点为通身变黄,而且初期变黄慢,后期变黄快,变黄后变黑也快。
脱水容易,集中脱水常引起烤房内湿度猛增,造成排湿不畅。
2.烘烤技术要点适时早收:成熟度判断以叶色变化为主要依据,叶色稍有落黄即可采收,注意不采露水烟。
编烟装炕:编烟和装炕密度宜适当减小。
操作要点:先拿水、后拿色,防烤黑。
变黄温度38—39℃,湿球温度35—36℃,干湿差2—3℃。
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稍低,干燥程度稍高,定色升温速度稍快,并适当延长42℃、46℃、48℃温度段时间,烘烤时间不宜过长,一般4天左右烤一炕烟。
二、上部叶1.烘烤特性:叶片厚,主脉粗,内含物充实,含水少,耐成熟,烘烤过程中变黄慢,脱水难,易出现挂灰、烤青、烤红等现象。
2.烘烤技术要点成熟采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集中一次采收。
编烟装炕:编烟和装炕密度宜适当增大。
操作要点:先拿色、后拿水,保湿变黄。
变黄温度36—37℃,保持干湿差1—2℃。
底棚叶尖、叶缘变黄后升温达39—40℃,湿球温度38℃,稳温保湿促变黄,使底棚烟叶达黄片青筋,干燥至主脉发软。
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宜高,干燥程度稍低,定色升温速度要慢,并在46—48℃温度段延长时间。
干球温度50℃前,烟叶黄片黄筋,小卷筒。
叶片不全干,干球温度不超过54℃,以防回青与挂灰。
烘烤时间较长,一般5—6天。
三、含水量多的烟叶1.烘烤特性:叶片鲜干比在10左右或10以上,干物质少,烘烤特性差,易烤黑。
2.烘烤技术要点成熟采收:适时早收,避免过熟。
编烟装炕:编烟和装炕密度宜适当减小。
操作要点:先拿水、后拿色,防烤黑、防烤青。
变黄温度38—40℃,湿球温度35—36℃,干湿差3—4℃。
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稍低,干燥程度稍高,定色升温速度稍快,既防升温过慢而烤黑,也要防升温过快而烤青、挂灰、蒸片。
烤好上部烟叶的小窍门

2 . 适 当延 时促 转 化 为 使 烟 叶 内 含物 质充分转 化 , 应 适 当延 长变黄 时 间, 在3 8 ~3 9 c c 的阶 段 , 要 把 烟 叶烤 到 K 3 2 6 上部 5 —6 片等 养待 一次性 采 的成 熟叶 8 ~9 成黄 或黄片青筋 , 再微加火力 , 缓
一
、
湿球3 6 ~3 7 。 C , 让 烟 叶 在 最 适 宜 的 温
湿度条件 下尽快 变黄 。若上部烟叶成 熟期干旱 , 含水量过低 , 应采 “ 露7 K 烟” , 或 编好烟后 喷水在烟 叶上 , 进 行
“ 加湿烘烤 ” , 以防 烤 房 内湿 度 过 低 , 烟
叶 难 以变 黄 。
萎
. 科 技 兴 烟
1
上部烟叶 占 成 熟斑等 充分成 熟特征 时 , 一次 性采 整株 烟 叶产 量 的 烤 。 如果 按 传统 分 次少 量采 烤 法 , 顶 部 3 0 % ~4 0 %, 香气 3 片叶养分过于集中, 很难落黄成熟 , 有 量足 , 是 卷 烟 配 的甚至会返青而失去采烤价值。只要 方不可缺少 的原 认真落实上部叶等养成熟一次性采烤 料 。但 上 部 烟 叶 这一措施 , 可使上等烟叶比例提高 6 ~ 8 着 生 于 烟 株 顶 个百分点, 亩产值增加 8 0 ~1 0 H D 元。 部, 生长时间长 , 二、 烘 烤 窍 门 协 办 成 熟 期 光照 强 , 1 . 保 湿增 温 促 变黄 。 以 往 烘 烤 上 营养 丰富 , 干 物质积 累多 、 叶片厚 、 组 部烟 叶 , 过分 强调低温低 湿慢变黄 , 延 织较 紧密、 含 水量低 , 田间耐养 , 加 之 长变黄期 , 慢升温定 色 , 造成 变黄温度 上i ; n q - 成熟 时气 温下 降 , 导致 上部 叶 太 低 、 烟叶变黄太 慢 、 时间拖得太 长。 成 熟慢、 成 熟期长 , 内含物 的分解 转化 特 别是在 3 0 ~3 6 。 c 的阶段烤 得过 长 , 不够。因此 , 烤 好 上 部 叶 的难 度较 导致烟 叶表皮 组织水分散 发 , 烟叶 内 大。 上部叶在 烘烤 中变黄慢 , 水 分 蒸 组 织 ( 海 绵 组 织和 栅 栏 组 织 ) 的水 分 扩 发和 散 失 也 较 慢 , 很 容 易 烤 出挂 灰 散 不 出来 , 烟 叶内的水分 扩散和 叶表 烟 。现 介 绍 几 个 烤 好 上 部 烟 叶 的小 窍 面 水 分 蒸 发 失 调 。 到 定 色 期 升 温 定 门供读者参考。 色, 烟 叶 内 组 织 水 汽 就 会 蒸 伤 叶表 组 采 烟 窍 门 织, 产生挂灰烟。 因此 , 要烤好上部烟 试验和 生产 实践都证 明, 上部 5 ~ 叶, 变黄期 要适 当提 高变黄 期 的温 湿 6 片叶一起养 , 后期的养分在各叶片 中 度, 缩小干 湿差 , 尽 量保持烟 叶水分 , 分配均衡合理 , 有利于顶部 3 片叶落黄 提 高 烟叶组 织温度 , 促进烟 叶尽快 变 成熟 , 可养到顶部 3 片 叶 的 叶面 颜 色 以 黄 及 内 含 物 质 充 分 转 化 。 也 就 是 说 , 黄为主 , 即 主脉 全 白发 亮 、 支脉 大 部分 不 要 在 3 5 C C 以下拖得 过长 , 叶 尖 叶 边 ( 2 / 3以上 ) 变 白、 叶 面 有 明 显 的 黄 白色 变 黄后 , 就及  ̄ 1 , - 8干球升到 3 8 ~3 9 。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烤烟上部烟叶采收与烘烤技术
王根恒程占省
(河南省烟草技工学校,许昌461000)
烤烟上部烟叶同中部叶相比,具有叶片厚,干物质积累多,组织结构紧密,成熟较缓慢等特点。
然而,目前上部烟叶同中部叶采收一样,即成熟一片采一片,最后一次采收多数是在烟株上仅留2 ~3片叶,待大部分烟株的烟叶已成熟再采烤。
这种作法,一方面会使上部叶很难长出优质的完熟叶;另一方面易造成采摘成熟度不一致,部分叶采生,部分叶过熟,烤后烟叶易青筋、浮青、挂灰、杂色较重、颜色深、烟碱含量高,其质量和可用性差,效益低。
不但影响了烟叶烘烤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而且影响了烟农的收益和种烟的积极性。
因此,对上部叶采用恰当的采收和烘烤方法,对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上部烟叶适宜的采收方法
据试验,上部叶适宜的采收方法是:在上部叶只剩4~6片叶时暂停采收,待叶片全部落黄,叶面有黄白斑块时,一次性集中采收,烤后烟叶质量和使用价值大幅度提高。
其优点:一是从根本上提高了烟叶成熟度,减少或避免了烤青烟,提高了烟叶品质,有利于烤烟42级标准的推广;二是缩短采烤期10~15天,可减轻高海拔烟区和秋后因气温低,光照不足,对上部叶成熟的影响,同时,也减少了因秋后气温低造成烟叶挂灰现象,有利于改善烟叶的外观品质,上等烟比例提高5%~ 12%,亩产值增加30~80元,而且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内在品质较好,其叶片厚薄适中,产量略有下降,橘黄烟多,杂色烟少;三是省时省工,且技术要求不高,烟农容易接受。
2上部烟叶烘烤技术要点
2.1变黄期
分两步进行:一是装炕点火后,以1小时升温1e的速度,使干球升至38e,保持稳定;湿球随干球上升而上升,稳定在36~37e,如果过高,只开天窗,不开地洞进行排湿,过低撒水增湿,在此条件下使烟叶变至黄尖黄边,达到七成黄。
二是稳湿球升干球,使干球升至40~42e,叶片达到黄筋黄片凋萎,主脉发软转入定色期。
2.2定色期
烟叶在41~42e变黄凋萎后,干球以每小时升温1e的速度升到54e,湿球逐渐上升,在39 ~40e保持稳定,使叶片全干,烟叶大卷筒,进入干筋期。
2.3干筋期
烟叶大卷筒后,干球从55e以每小时升温0.5e的速度,升到68e,最高不超过70e,湿球由40e升至43e,使烟叶全干。
级10~11mm,三级9~10mm,四级8.5~9mm。
3种植黑大豆应注意的事项
1)黑大豆因籽粒偏大,在土壤中翻身不易,点种时应让豆脐向下。
2)采用营养钵育苗,出苗前苗床应避免雨水浸渍。
3)育苗时,由于气温高,苗床覆土表层易失水,可在苗床上撒些麦草之类遮阴保湿,苗子出齐后不浇水,进行蹲苗,防止形成高脚苗。
4)夏季高温易造成花序败育,可采取黑夜灌水调节田间小气候。
5)雨后或浇水后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6)黑大豆容易蔓枝化,特别是在通风不好日照时数少的情况下易发生,生产中注意行株距配置。
7)防止后期施肥过多造成贪青晚熟影响品质。
8)苗期防止野兔危害,成熟期防止田鼠窃食,并注意田间灭鼠。
9)黑大豆有炸荚现象,生产上要及时收获。
#
18
#
河南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