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
关于区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区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文章标题:关于区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关于区2006年财政预算,下同),年初预算的127.6,较上年实绩增长28.3,增收1687万元。
在分级地方财政收入中,区本级收入507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2.3,较上年实绩增长26.7,增收1070万元;乡镇级收入257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9.4,较上年实绩增长31.4,增收617万元。
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2006年,全区财政支出1059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7.7,较上年实绩增长19.9,多支1760万元,主要是省市追加和当年超收安排增支较多。
2006年财政支出主要项目是:农林水等部门事业费720.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70.8,占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实绩增长159.9,多支269.8万元;教育事业费2629.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1.8,占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实绩增长21.4,多支462.8万元;其他部门事业费1111.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05.6,占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实绩增长51.5,多支377.7万元;抚恤、社会福利救济和466.2,多收5931新情况、新问题。
2006年共组织协税护税收入1589万元,较上年增长95.6,增收776万元。
积极宣传财税扶持政策,完善企业纳税排行榜制度,制定了《2006年乡镇财政综合考评办法》,《征收机关经费以奖代补办法》,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
(二)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
一是争取并拨付中央、省、市专项资金1250万元。
其中取消农业税及附加补助资金564万元;粮食直补资金206万元;水稻小麦良种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21万元;商品粮基地建设和乡村道路建设配套资金404万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补助资金、节水灌溉资金230万元,养殖小区建设资金5万元。
二是加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争取力度。
财政部关于修订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修订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06.07.26•【文号】财预[2006]401号•【施行日期】2006.07.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财政部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第十一批)的决定(发布日期:2011年2月21日,实施日期:2011年2月21日)宣布失效财政部关于修订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财预[2006]401号)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总后勤部、武警总部,高法院、高检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根据预算管理的实际需要,现对《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作如下修订:一、收入分类(一)在103类“非税收入”01款“政府性基金收入”下增设45项“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收入”,科目说明为“中央收入科目。
反映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收入”。
(二)在103类“非税收入”02款“专项收入”下增设11项“国家留成油上缴收入”,科目说明为“中央收入科目。
反映销售国家留成油上缴的收入”。
(三)对103类“非税收入”04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作如下调整:1.将28项“科技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01目“大型精密仪器协作共用费”目级科目代码修改为51。
2.在42项“交通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下增加04目“船舶电信业务岸台费”,科目说明为“中央与地方共用收入科目”。
3.将44项“农业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60目“农机产品测试检验费”目级科目代码修改为19。
4.将99项“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01目“其他缴入国库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02目“其他缴入财政专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代码分别修改为50和99。
(四)在110类“转移性收入”01款“返还性收入”下增设99项“其他税收返还收入”,科目说明为“反映下级政府收到的上级政府的其他税收返还收入”;将02款“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01项“原体制补助收入”科目名称修改为“体制补助收入”,说明修改为“反映下级政府收到的上级政府的体制补助收入”;将09项“体制上解收入”说明修改为“反映上级政府收到的下级政府的体制上解收入”。
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公布日期】2006.02.10•【文号】财预[2006]13号•【施行日期】2007.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财务制度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财政部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的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录(第十一批)的决定(发布日期:2011年2月21日,实施日期:2011年2月21日)宣布失效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财预[2006]13号)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高法院,高检院,总后勤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制定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并据此制定了《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现印发给你们,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与《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相比,收支分类范围、分类体系和具体科目设置办法等都有较大变化。
各有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顺利实施。
具体工作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财政部预算司联系。
联系电话:************Email:***************************.cn附件:1.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2.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另行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二○○六年二月十日附件1: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现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的总体要求,逐步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较为规范合理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为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预算监督创造有利条件。
二、改革的基本原则改革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要有利于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
关于北京0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0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范文

关于北京0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0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2007-02-27 08:49:14来源: 新华网(北京)网友评论0 条进入论坛2007年1月26日在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北京市财政局各位代表:受北京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北京市200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北京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6年预算执行情况200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北京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认真执行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北京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17.2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北京市地方财政支出完成1234.4亿元,比上年增长21. 0%。
总体看来,2006年预算执行情况是好的。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进一步体现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改革继续深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超收收入依法安排,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圆满完成了全年预算任务。
(一)加大资金投入,注重资源整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城乡统筹,突出在“多予”和“放活”上做文章,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力度,全年对农村各项投入达111.8亿元。
增加转移支付资金,改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条件和设备配置标准,对基层公益事业实行专项补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动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
发放农业综合直补资金,增加农民农机具购置补贴,拨付粮食风险基金,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创新农村管水机制,成立管水员队伍,按每月每人500元标准发放补助,惠及农民1.08万人。
落实山区生态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山区搬迁、生态林建设、水源地生态保护和山区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累计投入33.9亿元,为近11万农民发放安置补助和补缴社会保险,维护失地农民切身利益。
2007政府收支分类简要说明

2007政府收支分类简要说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与《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相比变化较大,有关情况简要说明如下:一、关于分类体系的设置《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将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划分为一般预算收支科目、基金预算收支科目、债务预算收支科目;《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对政府收支进行集中统一分类,具体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组成。
二、关于收支涵盖范围《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分类的范围是政府预算内收支。
《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除包括一般预算收支、基金预算收支、债务预算收支外,还包括了实行专户管理的财政预算外收支以及社会保险基金收支。
三、关于收入分类《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收入分类包括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共6类。
其中:(一)税收收入。
在《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有关内容基础上作适当调整。
(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按基金名称设款,款下分设有关项级科目。
(三)非税收入。
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8款。
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专项收入与《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基金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的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专项收入科目(不包括83类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分类方法相同,但部分收入科目包括了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
彩票资金为新增科目。
(四)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分设4款:国内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国内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五)债务收入。
与原债务收入科目基本相同。
(六)转移性收入。
分设8款:返还性收入、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彩票公益金转移收入、预算外转移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资金。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有关科目具体运用解答的通知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收⽀分类改⾰后有关科⽬具体运⽤解答的通知⽂号:财办预[2006]18号颁布⽇期:2006-07-25执⾏⽇期:2006-07-25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财务部门,总后勤部财务部,武警总部后勤部,⾼法院⾏装局,⾼检院计财局,各省、⾃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产建设兵团财务局:《2007年政府收⽀分类科⽬》已正式印发。
根据各地区、各部门在运⽤新科⽬中提出的疑问以及有关意见、建议,我们对实施收⽀分类改⾰后有关科⽬的具体应⽤问题进⾏了归纳、整理,并编写了《政府收⽀分类改⾰后有关科⽬具体运⽤解答》。
现正式印发,供各地区、各部门在⼯作中参考。
附件:政府收⽀分类改⾰后有关科⽬具体运⽤解答财政部办公厅⼆○○六年七⽉⼆⼗五⽇附件:政府收⽀分类改⾰后有关科⽬具体运⽤解答问:事业单位经营收⽀已纳⼊部门预算编制范畴,但《2007年政府收⽀分类科⽬》并未包括这类收⽀,财政部门是否应当批复单位的经营收⽀调整预算,是否应当向同级⼈⼤报告?答: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收⽀分类改⾰案的通知》(财预[2006]13号)规定,2007年实施政府收⽀分类改⾰后,暂不改变⽬前预算管理基本流程和管理模式,不改变预算平衡⼝径及预算内、外等政府收⽀的管理⽅式,因此,对事业单位经营收⽀仍维持现⾏管理办法。
问:各项社会保险基⾦被归⼊2007年科⽬的“社会保险基⾦收⼊”类,但附录⼆政府性基⾦收⽀科⽬⼜没有设置相应科⽬,是否要改变地⽅税务征收社会保险基⾦的缴库⽅式?答:在《2006年政府预算收⽀科⽬》基⾦预算收⽀科⽬中分别设置了“社会保险基⾦收⼊”、“社会保险基⾦⽀出”科⽬,⽬的是⽅便部分地区地⽅税务机关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确保社会保险费及时缴库、划转社会保障财政专户和按时⾜额发放。
由于⽬前国家尚未明确规定各地的社会保险基⾦应纳⼊预算管理,在制定《2007年政府收⽀分类科⽬》时,本着兼顾改⾰,同时⼜考虑现⾏预算管理实际情况的原则,我们对社会保险基⾦收⽀科⽬作了调整。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财预[2007]24号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财预[2007]24号](https://img.taocdn.com/s3/m/ff9e9a0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d.png)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正文:----------------------------------------------------------------------------------------------------------------------------------------------------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通知(2007年3月15日财预[2007]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中国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为适应预算收支管理的需要,现就《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设置与使用作如下规定:一、在收入分类科目103类“非税收入”06款“国有资本经营收入”03项“产权转让收入”下新增02目“电力改革预留资产变现收入”,科目说明为“中央收入科目。
反映电力体制改革中预留的发电资产变现收入。
”二、在支出功能分类科目215类“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04款“电力”下增设17项“电力改革专项支出”,科目说明为“反映用电力改革预留资产变现收入安排的支持电网企业主辅分离等改革的支出。
”三、鉴于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拟实行股改,且缴纳的所得税并不实行跨地区分享,对一些地方存续的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缴纳的所得税,2007年仍不单设科目,一并在101类“税收收入”04款“企业所得税”24项“国有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09目“其他国有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中反映。
已通过其他科目办理缴库的,请按上述科目进行调整。
四、《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附录一:一般预算收支科目按上述第一、二项规定作相应调整。
2006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情况的报告

2006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情况的报告2006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情况报告县政府: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印发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财预〔2006〕13号),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
为确保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顺利实施,2006年实行新旧两套科目并行,现将2006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情况报告如下: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意义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的总体要求,逐步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找文章到☆大☆秘☆书☆网()一站在手,写作无忧!]通行做法的、较为规范合理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为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预算监督创造有利条件。
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建立包括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在内的完整规范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
一是有利于全面、准确、清晰地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收支活动,合理把握财政调控力度,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运行效率;二是有利于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项改革,增加预算透明度,强化预算监督,从源头上防止腐败;三是有利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效实用的财政统计分析体系,不断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二、改革的基本原则一是公开透明。
确保按新科目编制的预算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有利于预算编制的公正、公开、细化、透明;有利于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
二是便于操作。
科目设计在内容和层次上即充分满足管理的要求,又尽可能简化,有利于加强财政经济分析与决策。
三是符合国情。
即充分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又合理借鉴国际经验,有利于国际比较与交流。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以建立包括“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在内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为目标,改革从三方面展开。
(一)收入分类对政府收入进行统一分类,全面、规范、细致地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按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财政部制定了《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与《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相比,《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在收支分类范围、分类体系的构成和具体科目设置办法上有较大的差别,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编制预算,组织预算执行,现将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衔接关系说明如下:一、收入分类《2006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仅反映政府预算内收入,并根据预算管理的需要分一般预算收入科目、基金预算收入科目、债务预算收入科目三部分。
2007年科目中收入分类范围扩大,不仅包括预算内收入,还包括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新科目将政府预算内、外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纳入一个统一的分类体系,按收入性质进行划分,设置相应科目,并进行统一编码。
现将2006年与2007年收入科目的衔接情况说明如下:1.01增值税—34契税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01-34类为税收收入部分,该部分收入在2007年科目中单独设置101类“税收收入”集中反映,此类下的款、项、目级科目为原来税收收入的类、款、项科目。
因此,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中的各项税收收入,类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款,款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项,项级科目对应新科目的目,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以增值税为例)。
(消费税、营业税等其他税收收入的对应关系相同)另外,2007年科目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等科目,增设了“其他税收收入”款,主要反映因农业税、牧业税取消后一些地方征收的尾欠。
2.40国有资产经营收益2006年科目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反映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国有资产转让收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联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及其他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本类中01-80款主要反映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并按旧的国民经济行业分设款。
81款为国有事业单位上缴收入。
83-86款及87款分别反映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合资合作企业中国有资产的经营收益和国有境外企业投资收益,如股息、红利等。
90-98款反映中国人民银行上缴收入、国有资产出售转让收入、国有股减持收入及其他国有资产经营收益。
2007年科目对上述收入按性质进行重新分类,2006年该类收入01款国有冶金工业利润至80款国有其他企业利润、83款股份制企业国有资产收益至87款国有境外企业投资收益可列入1020601项“国有资本投资收益”,并根据企业所属新的国民经济行业类型列入01-99款的相关目级科目。
其他收入科目按下表对应:3.41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2006年科目中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主要反映从预算收入中退库的企业计划亏损补贴,本类收入按旧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如冶金、有色金属、煤炭等)设款。
另有少量科目按企业名称设款,如宝钢集团计划亏损补贴等。
2007年科目在103类“非税收入”下的06款“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下设置了02项“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项下没有细分目。
因此,原41类“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下的款级科目全部反映在该项级科目中,且不再分目反映。
具体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4.42行政性收费收入2006年科目中行政性收费收入反映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收入。
该类下按主管部门,分设烟草、国土资源、建设等44个款级科目。
2007年科目第103类“非税收入”下设置了04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款下按主管部门设项,但项下按收费项目设目,其中01-50目为预算内收入,51-99目为预算外收入(具体目级科目根据各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设置)。
因此,2006年科目42类“行政性收费收入”下的各款可完全按科目名称对应新科目的相关项级科目。
具体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5.43罚没收入在2006年科目中,罚没收入与行政性收费收入科目设置大致相同,也是按主管部门分设铁道、交通等罚没收入款。
另外,对海关、公安、工商等部门查处的缉私收入,单独设款反映;对公安、海关的缉毒罚没收入,在款下设项反映。
2007年科目在103类“非税收入”下设置了05款“罚没收入”,下设“一般罚没收入”、“缉私罚没收入”、“缉毒罚没收入”和“罚没收入退库”4项。
其中“一般罚没收入”、“缉私罚没收入”分部门设目,“缉毒罚没收入”、“罚没收入退库”只设项。
科目设置方法与2006年差别不大,2006年罚没收入可按科目名称和性质对应归并到2007年的相关科目中。
具体对应办法如下图所示:6.44海域场地矿区使用费收入在2006年科目中,海域场地矿区使用费收入分海域使用金和场地矿区使用费两款。
款下按管理需要设项。
在2007年科目中,该类收入在10307款“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中分别设置了01项“海域使用金收入”、02项“场地和矿区使用费收入”。
项下目级科目与原项级科目设置相同。
20062006年科目4302 交通罚没收入1030514交通罚没收入103050114铁道罚没收入2007年科目4301 铁道罚没收入按名称对应按名称对应按海关公安分解年收入可按名称对应到2007年科目中。
具体对应方法如下图所示:7.70专项收入在2006年科目中,专项收入按名称设置“排污费收入”、“水资源费收入”款,未设项级科目。
在2007年科目中,该类收入在10302款“专项收入”中反映。
款下的项级科目设置与原款级科目相同。
不同之处是,排污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下分设目。
对2006年专项收入,可按科目名称对应到2007年科目中,具体对应办法如下图所示:2006年科目4400501陆上石油矿区使用费103070201陆上石油矿区使用费103070101海域出让金 2007年科目440301 海域出让金按名称对应按名称对应8.71其他收入2006年科目中的其他收入,设置有利息收入、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对外贷款归还收入等。
在2007年科目中,上述收入按性质进行了重新分类,分别在不同的科目中反映。
具体衔接关系见下表:2006年科目 7002水资源费收入 103020101排污费收入 1030201排污费收入2007年科目 7001 排污费收入按名称对应7003教育费附加收入103020102海洋工程排污费收入1030202水资源费收入9.72一般预算调拨收入在2006年科目一般预算收入中,调拨收入类下设置有一般预算补助收入、一般预算上解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资金四款,其中:前两款为各级财政总预算的往来收入科目;上年结余收入为上年各级财政收支结余转入本年的部分,调入资金反映调入预算内使用的其他资金,如预算外资金。
在2007年科目110类转移性收入中,对上述收入类型也设置了相应科目,有关衔接可参照下表处理:10.基金预算收入在2006年科目中,单独设置了基金预算收入科目,并按基金名称设款,部分款按需要设项。
2007年科目在103类非税收入下单独设置了01款“政府性基金收入”,款下一般按名称设项,有些也根据管理需要设置了目。
11.债务预算收入2006年债务预算收入科目与2007年债务预算收入科目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二、支出分类2006年预算支出科目设类、款、项、目四级,主要反映政府预算内支出,并按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债务预算支出三部分设置科目。
其中,一般预算支出按经费性质分为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管理费、各部门的事业费等。
2007年支出科目分类范围扩大,包括预算支出、实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支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
分类体系也进行了调整,包括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两部分。
其中,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与2006年支出目级科目的对应关系比较清楚,现只就2006年支出类、款、项三级科目与2007年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衔接关系说明如下:1.01基本建设支出2006年科目中的“基本建设支出”类,反映国家用于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与部分简单再生产的支出,包括各类工厂、电站、铁路、公路、水库、造林、城市公用设施以及各类学校、医疗、广播电台、科研机构、体育场馆、职工住宅、机关房屋等方面的固定资产投资。
基本建设支出类级科目下01款“冶金工业基本建设支出”至89款“其他部门基本建设支出”按主管部门和行业设置,款下设基本建设有偿使用支出、基本建设拨款支出、基本建设贷款贴息支出、专项基本建设支出、国债专项基本建设支出等项。
上述分部门的基本建设支出,包括了该部门归口的所有基本建设支出。
如教育基本建设支出,既包括教育主管部门的基本建设支出,还包括教育部门所属各类事业单位(如各类学校)、企业(如各类教学仪器厂)的支出。
卫生基本建设支出则包括了医院和医疗仪器、模型制造厂的基本建设支出。
2007年支出功能分类科目没有设置基本建设支出类,而是按职能和活动设置类、款、项科目。
因此,各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先要根据各单位的职能,确定相应的类、款,然后根据款下项级科目设置情况,归入相应的项级科目:一、行政单位凡属于行政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基本建设支出,应归于教育类下的教育管理事务款,款下单独设置项级科目的,列单设的项级科目,没有单独设置项级科目的,列“一般行政管理事务”。
二、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开支的基本建设支出,由于新的分类采用了不同的分类办法,其支出也要按不同的归类原则进行处理:(一)属于机关后勤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统一列入“机关服务”项;(二)其他事业单位凡按职能设置科目的,如教育类下的普通教育下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等科目,还有医疗卫生下的“综合医院”、“中医医院”等,其基本建设项目支出,统一列入该功能下;(三)事业单位凡按活动设置项级科目的,如各科学研究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要根据新的分类项级科目设置情况,列入不同的科目。
如属于机构运行的列入“机构运行”;属于重大科学工程的,分别列入“重点基础研究规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实验室及相关设施”、“重大科学工程”等各项级科目。
(四)事业单位凡支出未单独设置项级科目反映的,如财政部门的各类科研所、计算中心等,其基本建设支出要统一在“其他财政管理事务”中反映。
三、企业由于新的支出功能分类不再按冶金、有色金属对工商企业进行划分,而是统一采用了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各类企业的基本建设支出,要按新的行业分类情况,列入相关行业分类科目。
如教育部门所属的出版社应列入新闻出版,教学仪器制造厂应列入制造业,各类服务类的公司则列入其他行业。
另外,除上述按部门和行业归类反映的基本建设支出外,2006年科目还设有0190款基本建设储备资金、0191款中央统借统还基本建设支出、0192款地方统借统还基本建设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