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历史

合集下载

西班牙征服美洲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西班牙征服美洲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西班牙征服美洲的历史背景和影响作为欧洲最早与美洲接触的国家之一,西班牙的征服者于1492年首次登陆美洲大陆,并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向南北美洲深入渗透,建立起大片殖民地和王国,使西班牙成为了欧洲财富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

然而,在这段历史上,西班牙也不可避免地对美洲造成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1.西班牙征服美洲的历史背景在15世纪,西班牙被授予对非基督教徒的传教权,这使得西班牙对新大陆的兴趣日益高涨。

1474年,费迪南德二世和伊莎贝拉一世完成了西班牙统一的工作,国内和国际政治状况稳定,西班牙开始扩张海外殖民地。

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作为探险家获得西班牙女王的鼓励和津贴,率领三只船队驶向西,最终成功登陆“新大陆”(美洲)。

而后为了获取财富和地位,西班牙开始了对美洲的殖民。

在征服美洲的过程中,西班牙征服者采用了残暴和侵略性的手段,包括屠杀当地土著居民、洗劫财富和遗留瘟疫等。

在西班牙许多领土的殖民过程中,土著人口和文化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导致了许多永久性的社会和文化影响。

2.西班牙征服美洲的影响尽管西班牙征服美洲具有某些有害的后果,但它也带来了一些深远的影响:2.1 1869年布雷顿森林第一次国际货币会议西班牙在新大陆所获取的财富使其成为欧洲最富裕和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西班牙金融强大的基础是西班牙掠夺美洲所获得的贵金属和钣金。

其中大量黄金银元就被用来充实西班牙财政,改善了国家的财政和金融状况,这是西班牙在历史上的经济繁荣和国际地位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种族概念的形成西班牙人利用殖民统治策略使身为原住民的印第安人与其他非欧洲种族隔绝,因此促成了新的关于永久性人种差别的观念——种族概念的形成,在此后的几个世纪中影响了欧洲人对种族关系的认识。

而西班牙人对美洲土著民族的压迫、剥削与欺骗,也成为欧洲殖民主义的罪证之一。

2.3 文化交流与传播在西班牙殖民美洲的四个世纪里,西班牙殖民者和原住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也十分重要。

西班牙历史

西班牙历史

西班牙历史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到五世纪之间,先后遭到伊贝洛族、塔尔提西奥族、腓尼基人、希腊人、凯尔特族的侵入。

后来凯尔特族与伊贝洛族混合,成为半岛上独特的凯尔提贝洛族。

接着迦太基人、罗马人陆续侵入,西班牙成为罗马帝国西边的势力范围,现在的伊比利半岛各处,还残留着罗马的遗迹。

公元六、七世纪,西哥德族侵入并建立王国,以扎雷多为首都。

现在托雷多到处可见西哥德族文化遗迹。

到了八世纪,西班牙受到由北非渡海而来的阿拉伯民族摩尔人统治,自此到十五世纪末,回教文化席卷西班牙。

在回教徒统治下,西班牙虽地处欧洲,却不像欧洲国家。

公元十世纪时,回教徒定都哥多华,在此地建立了三佰多个清真寺,当时哥多华拥有二十万的住户,繁荣富庶,据说是世界最大的都市。

过了不久,在回教徒统治下的西班牙基督徒,发起收复国土运动,自此到中世纪,西班牙一直受到复国运动的影响。

1479年,阿拉冈国王斐迪南与卡斯提尔的伊莎贝拉女王结婚后,西班牙统一的宿愿终于达成。

此时,回教徒由于内部的纷争,以及受到西班牙本土复国运动的影响,势力逐渐减弱,最后不得不将根据地迁移到格拉那达,并在临斤山丘上建造了阿尔寒布拉王宫。

斐迪南完成国家统一后,再以九万兵力向前推进,终于打败回教徒,而得到最后的胜利。

1492年,格拉那达城重归基督徒所有。

到了两王之孙卡洛斯一世与其子腓力二世时,西班牙进入更辉煌的霸权时代。

尤其是卡洛斯一世(即查理五世),被推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文治武功鼎盛,为西班牙历史上的全盛时期。

查理五世统辖近半的欧洲大陆及美洲大陆的大部份,后来还陆续征服墨西哥的马雅帝国以及秘鲁的印加帝国。

在中南美洲建立殖民地的进展下,使十五、十六世纪的西班牙,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世纪』。

1588年5月,由里斯本出发的127艘西班牙无敌舰队,不幸于多佛海峡被英国机动性高的80艘舰队所打败,从此以后,西班牙国势一蹶不振,海上霸权也由英国取代。

1700年,西班牙王位无后可继,引起英、法、奥地利之间的王位继承战争。

西班牙殖民时代历史

西班牙殖民时代历史

西班牙殖民时代历史西班牙殖民时代是指16世纪至19世纪期间,西班牙对拉丁美洲、菲律宾、加勒比海等地区进行的殖民与统治活动。

这一时期被认为是西班牙帝国的全盛时期,也是欧洲在全球范围内殖民扩张的重要表现之一。

本文将透过西班牙殖民时代的历史背景,探讨西班牙在殖民地上的统治方式以及对殖民地经济、文化及社会的影响。

一、西班牙殖民时代的历史背景西班牙殖民时代起源于1492年,当时著名的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首次抵达美洲大陆。

此后,西班牙迅速扩张其势力范围,建立了包括墨西哥、秘鲁、菲律宾等地的殖民地。

在这一时期,西班牙国力强盛,经济崛起,为殖民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

西班牙国王以及贵族阶层期望通过殖民地的开发来获取财富,而修道院和教会也希望能够在新大陆进行宗教传教活动。

二、西班牙殖民地的统治方式西班牙在殖民地实行了严格的统治措施。

首先,西班牙设立了总督制度,由总督代表国王统治殖民地,行使行政、军事和司法权力。

这种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导致了权力被集中在少数西班牙统治者手中,加剧了殖民地人民对西班牙的不满。

其次,西班牙的统治也包括了掠夺性的经济政策。

西班牙殖民地主要被视为可以从中获取财富的资源来源,例如金矿、银矿等。

西班牙对殖民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剥削殖民地的人民和资源,导致殖民地经济长期处于困境。

此外,西班牙还实行封闭经济政策,禁止殖民地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以确保财富流向西班牙本土。

三、西班牙殖民地的经济、文化及社会影响在经济方面,西班牙殖民地的财富大部分流向了西班牙本土。

西班牙通过殖民地的经营获取了大量的贵金属资源,尤其是来自墨西哥和秘鲁的黄金和白银。

这些财富对西班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帮助西班牙成为当时欧洲强国之一。

然而,殖民地财富的疯狂掠夺也导致殖民地经济长期衰退,无法实现自我发展。

在文化方面,西班牙语被引入并成为殖民地的主要语言。

西班牙的宗教、法律、风俗等也对殖民地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此同时,殖民地人民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自己的文化传统,使得在今天的拉丁美洲国家,既有西班牙文化的影子,也有土著文化的特色。

西班牙王朝历史

西班牙王朝历史

西班牙历史一、395-711年西哥特王朝1阿拉里克(395-410)(注:早期日耳曼军事首领提倡选举,不强调血统继承,因此以下继承关系中有篡位和非血缘继承)2阿陶尔克(410-415)3西格里克(415)4瓦利亚(415-418)5提奥多里克一世(418-451)6图里斯曼多(451-453)7提奥多里克二世(453-466)8尤里克(466-484)9阿拉里克二世(484-507)(注:阿拉里克二世被法兰克的克洛维一世处死,西哥特失去南高卢,成为纯粹的西班牙国家)10杰萨雷克(507-511)11阿马拉里克(511-531)12提尤底斯(531-548)13提尤底塞罗(548-549)14阿吉拉(549-554)15阿坦纳吉尔多(554-567)16利尤瓦一世(568-573)17莱奥维希尔德(573-586)18雷卡里德一世(586-601)(放弃阿尼乌异端,改信天主教)19利尤瓦二世(601-603)20威特里克(603-610)21冈德马洛(610-612)22希塞布托(612-621)23雷卡里德二世(621)24苏印提拉(621-631)25西塞南多(631-636)26辛提拉(636-639)27图尔加(639-642)28辛达斯文托(642-649)29雷塞斯宾托(649-672)30瓦姆巴(672-680)31伊尔维吉欧(680-687)32伊吉卡(687-702)33威提扎(702-710)34阿提拉(710)35罗德里戈(710-711)(注:对阿拉伯作战阵亡,西班牙并入阿拉伯倭马亚王朝)二、711-750年阿拉伯倭马亚王朝伊斯兰教进入西班牙(注:正统倭马亚王朝于750年被阿拔斯王朝取代,倭马亚王子阿卜杜勒·拉赫曼在伊比利亚重建政权)三、750-912年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中国称黑衣大食安达鲁斯埃米尔(总督)1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756-788)2希沙姆一世(788-796)3阿哈坎姆一世(796-822)4阿卜杜勒·拉赫曼二世(822-852)5默罕默德一世(852-886)6阿曼希尔(886-888)7阿卜达拉(888-912)➝安达鲁斯哈里发8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912-961)(注:阿拔斯王朝衰微,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于929年称哈里发)9阿哈坎姆二世(961-976)10希沙姆二世(979-1009,1010-1013) ,1002年哈里发王国分裂,出现20多个小王国11默罕默德二世(1009,1009-1010)12苏莱曼(1009,1013-1016)13阿里·本·哈姆德(1016-1018)14阿卜杜勒·拉赫曼四世(1018)15阿卡希姆·本·哈姆德(1018-1021,1023)16亚哈亚·本·阿里(1021-1023,1025-1027)17阿卜杜勒·拉赫曼五世(1023-1024)18穆罕默德三世(1024-1025)19希沙姆三世(1026-1031)四、1031-1061年阿拉伯政权分裂为23个小国,并不断被基督教世界蚕食1035年卡斯蒂利亚王国、阿拉贡王国出现五、1061-1106年北非柏柏尔人政权穆拉比特王朝(1061-1147)1伊本·尤素福·塔什芬(1061-1106,死后国家陷入内乱)五、穆瓦希德王朝(1130-1214)1伊本·图麦尔特(1130)2阿卜杜勒·穆敏(1130-1163,推翻穆拉比特在摩洛哥和西班牙的统治)。

历史大帝国20:西班牙帝国—第一个日不落帝国,第二个全球性帝国

历史大帝国20:西班牙帝国—第一个日不落帝国,第二个全球性帝国

历史大帝国20:西班牙帝国—第一个日不落帝国,第二个全球性帝国1795年西班牙鼎盛时疆域图西班牙帝国(Spanish Empire)或西班牙殖民帝国是被认为是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鼎盛时管辖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

曾为西班牙帝国的领土或殖民地16世纪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欧洲环球探险和殖民扩张的先驱,并在各大海洋开拓贸易路线,使得贸易繁荣,路线从西班牙横跨大西洋到美洲,从墨西哥横跨太平洋,经菲律宾到东亚。

西班牙征服者摧毁了阿兹特克、印加帝国和玛雅文明,并对美洲大片领土宣称主权。

一时之间,凭著其经验充足的海军,西班牙帝国称霸海洋;凭著其可怕、训练有素的步兵方阵(Tercio),它主宰欧洲战场。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皮埃尔·维拉尔称之为“演绎出人类历史最非凡的史诗”,西班牙在16世纪至17世纪间经历其黄金年代。

展开剩余91%西班牙与敌对国家持续斗争,引起领土、贸易和宗教冲突,都使得西班牙国力在17世纪中叶开始下滑。

在地中海与奥斯曼帝国战事频繁;在西欧,法兰西殖民帝国逐渐崛起并威胁西班牙的霸权;在海外西班牙首先与葡萄牙帝国竞争,后来的对手还包括大英帝国和荷兰殖民帝国,而且英、法、荷三国支持海上抢劫,西班牙过度动用军力、政府贪污渐趋严重以及军费导致经济停滞,最终导致帝国的衰落。

1713年的乌得勒支和约使西班牙失去在亚平宁半岛和低地国家的剩余领土,结束其欧陆帝国的历史。

【西班牙统一】阿拉伯帝国时期的西班牙710年,由于争夺王位,西哥特人的一位王位竞争者寻求阿拉伯人(又称摩尔人)的帮助,从而开始了摩尔人的入侵历史。

711年,摩尔人入侵西班牙,赢得了瓜达莱特战役大捷,用7年时间就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开始了为期近800年的伊斯兰统治,称做“安达卢斯国”,中国古代称之为“绿衣大食”。

原住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哥特人逃到半岛的北部,建立了阿斯图里亚斯、纳瓦尔、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等王国。

718年,阿斯图里亚斯王国国王佩拉约在科法敦加与入侵的阿拉伯人发生战斗,伊比利亚半岛东部的纳瓦尔、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王国也加入收复失地的斗争。

西班牙历史

西班牙历史

西班牙历史西班牙历史可以追溯到前三千年,但这片土地的历史记录的开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年左右,当时这里是一个凯尔特部落居住的地方。

公元前218年,罗马人征服了这片土地,建立了一系列城市和设施。

罗马统治下,西班牙地区经济、文化得到了繁荣发展。

但罗马衰落后,这片土地又成为各路征服者的目标,先后被哥特人、拜占庭帝国、维斯戈特人和穆斯林帝国占领。

8世纪,西班牙地区被阿拉伯人入侵,穆斯林帝国统治下,这片土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这段时间里,伊斯兰文化和科学技术风靡西班牙。

1479年,西班牙两个王国阿拉贡王国和卡斯蒂利亚王国联合后,成为欧洲著名的国家之一。

这个联盟的首批措施之一是结束西班牙的聚居制,这使得穆斯林和犹太人面临追逐和宗教迫害。

在西班牙的宗教内战期间,天主教会利用恐惧和宣传机会对异教徒进行残忍的迫害和清算。

1492年,西班牙探险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完成了他的第一次航海,到达了新大陆,这标志着新时代的到来。

这个时期的西班牙是萨拉贡王国和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合并,为16世纪西欧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实体之一,殖民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十七和十八世纪,西班牙国内经济衰退,不断陷入内战中,而在新大陆上的殖民地则面临野蛮的剥削。

这个时期是西班牙国内建立独立政权和推动社会变革的时期。

19世纪,纳瓦拉公国、巴塞罗那市和阿斯图里亚斯的人民没有被拒绝,并支持立宪制,并且1843年西班牙绝对君主国玛丽亚二世宣布西班牙成为立宪君主国。

此后,西班牙继续经历政治混乱和内部纷争,深受20世纪初的世界大战影响。

在西班牙革命中的各种派系之间,1923年普里莫·德·里韦拉斯将军率领起义国家,建立了军政府。

这个时期的西班牙是一个专制主义国家,具有强大的在国内和殖民地的军事力量。

在1931年四月共和国政府成立之后, 西班牙政治史上出现了新的一页。

20年代末期,西班牙的工人阶级迎来了史无前例的罢工高峰。

西班牙历史文化简介

西班牙历史文化简介

西班牙历史文化简介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是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重要国家之一。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当时该地区居住着伊比利亚人和腓尼基人等民族。

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西班牙先后被罗马人、西哥特人和阿拉伯人等统治。

在罗马帝国时期,西班牙成为罗马帝国的行省,接受了罗马文明的影响。

在西哥特人统治时期,西班牙发展了自己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阿拉伯人统治时期,对西班牙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西班牙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在15世纪,西班牙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其领土和影响力遍布全球。

西班牙的殖民地遍布南美洲、中美洲和亚洲等地,成为全球最大的帝国之一。

西班牙的探险家和征服者如哥伦布、埃尔南·科尔特斯等人的发现和征服活动,为西班牙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资源。

然而,在16世纪和17世纪,西班牙的发展出现了波折。

与法国的战争、内部的政治动荡和宗教冲突导致了西班牙的衰落。

在18世纪,西班牙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等事件,其地位受到了挑战。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西班牙经历了政治和经济上的变革,最终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在现代社会中,西班牙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的国家。

其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导,特别是旅游业和金融业。

此外,西班牙还是欧盟和北约的重要成员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西班牙的文化和艺术也备受世界瞩目,其文学、音乐、电影和美术等领域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传统。

总的来说,西班牙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

其历史上的英雄和传奇故事、独特的语言和文化传统以及现代社会的繁荣和发展都为世界所瞩目。

在未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国际交流的增加,相信西班牙的文化事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大国崛起之西班牙(第一讲)—早期历史及其崛起背景

大国崛起之西班牙(第一讲)—早期历史及其崛起背景

大国崛起之西班牙(第一讲)莫格西班牙的早期历史及其崛起背景一、西班牙的早期历史1、殖民地时代(公元前395年之前)<1>伊比利亚人+凯尔特人=凯尔特伊比利亚人<2>巴斯克人2、罗马人统治时期(公元前395年~公元5世纪初)通过两次布匿战争,罗马人赶走迦太基人,占领了西班牙。

伊比利亚半岛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语言深受罗马帝国影响,特别是拉丁语渗透了整个半岛。

基督教传入西班牙,西班牙教会受罗马主教管辖。

3、西哥特人统治时期(公元415~711年)伊比利亚半岛首次统一,但西哥特人在政治、法律、文化上的影响远不如罗马人。

教会是最具社会凝聚力的机构,西哥特人信奉阿里乌斯教,被看作是异教徒,因此与西班牙冲突不断。

后西哥特不得已改奉天主教。

西哥特人的最大贡献在立法方面。

4、穆斯林西班牙的形成(公元712~1492年)712年起,穆斯林入侵西班牙,并于929年正式割裂西班牙与巴格达的联系,自立为哈里发,建立后倭马亚王朝。

1031年,王室为争夺王位纷争不断,后倭马亚王朝结束,西班牙的阿拉伯政权分裂成23个小的独立王国。

阿拉伯人对伊比利亚半岛的长期统治中,封建制度在西班牙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①出现等级分明的阶级划分。

②大兴土木,传播阿拉伯建筑文化。

③不同民族通婚,一定程度上缓和民族矛盾。

④引进新品种的农作物,改善水里灌溉系统。

⑤对基督徒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

二、基督教诸王国的兴起和光复运动1、第一阶段:8世纪末到11世纪,基督教国家以防守埃布罗河流域前线为主,穆斯林的势力还十分强大。

2、第二阶段:11世纪到13世纪,基督教国家将战线推进到塔霍河一线,穆斯林统治者内部分裂。

3、第三阶段:13世纪,基督教国家势力日渐强大,征服了安达卢西亚。

4、第四阶段:13世纪到1492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最后一个据点格拉纳达被收复,阿拉伯统治者被彻底赶出西班牙。

三、西班牙统一王国形成1、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王国实现联合1469年,卡斯蒂利亚王位继承人伊莎贝拉一世和阿拉贡王子斐迪南结婚,并在二人都登上各自的王位后,两国正式合并,西班牙实现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班牙歷史西班牙擁有悠久的歷史。

在公元前35,000年前後,西班牙就出現了智人。

公元前九世紀是斐尼基人、古希臘人、迦太基人以及凱爾特人開始進入伊比立亞半島。

隨後到了公元前218年,羅馬人開始佔領伊比利亞半島。

羅馬人的入侵對現代西班牙的語言、宗教和法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公元四世紀,日爾曼部落入侵。

到公元五世紀,西班牙被西哥德人征服,隨後在公元711年,穆斯林的北非人摩爾人入侵西班牙,西班牙人開始了驅逐入侵者的戰爭。

這場戰爭持續到1492年。

在1512年,西班牙完成了統一。

15世紀末,西班牙已經成為一個殖民大國,逐漸成為西班牙帝國(Imperio Español)。

16世紀,西班牙通過在美洲獲得的巨大財富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西班牙對殖民地的土著居民進行了種族滅絕似的屠殺,但是然而由此引發的持續反抗鬥爭最終使得西班牙的國力衰退下來。

18世紀的君主王位繼承戰爭使得西班牙陷入了毀滅的災難,西班牙先後失去了比利時、盧森堡、米蘭等地。

隨著19世紀法國拿破崙的入侵,西班牙在整個19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反抗鬥爭。

這時期西班牙開始失去她在美洲的殖民地,並最終導致了1898年的美西戰爭。

20世紀的初期曾經帶來的一段時期的和平,獨裁統治(1923年—1931年)結束後第二共和國誕生。

隨著政黨的日益增多,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壓力,連同未受控制的暴力活動,導致了1936年七月發生了西班牙內戰。

接著國家主義者打敗共和黨人上臺,法朗西斯科.佛朗哥開始對西班牙實施長達36年的獨裁統治。

然而,在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里,西班牙轉變成為一個擁有繁榮旅遊業的現代工業經濟國家,佛朗哥將軍於1975年9月去世,在此之前他指定了胡安.卡洛斯王子作為他的後繼者。

胡安·卡洛斯王子假裝答應接受了國王以及國家元首的頭銜,但卻開始領導西班牙向更文明的現代化民主國家轉變,特別是反對了1981年的政變企圖。

1976年7月國王任命原國民運動秘書長阿·蘇雅雷斯為首相,開始向西方議會民主政治過渡。

這標志著西班牙同佛朗哥專制制度的徹底決裂。

西班牙在1982年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隨後在1986年,西班牙加入了歐洲聯盟。

西班牙建築「西班牙」只等於「鬥牛」加「佛朗明哥舞」?一般國人對西班牙的印象並不深刻,當被問及對西班牙有何了解時,最多的答案不外乎是鬥牛與佛朗明哥舞(flamenco) 。

沒錯,鬥牛與佛朗明哥舞的確是西班牙獨特的文化與藝術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不過,西班牙可不是只有鬥牛與佛朗明哥舞,如果你以為去西班牙只有這兩種獨特文化可供欣賞,那你就錯了。

本文將從建築的角度來看西班牙,以管窺西班牙多樣的面貌。

不同民族造訪西班牙所留下來的歷史遺跡使西班牙的建築呈現出多樣的風格與面貌,所有歐洲風格的建築都可在西班牙一覽無疑。

以下本文以圖文的方式來做一簡單介紹:圖一:Medinaceli 的凱旋門圖二:Segovia 的古羅馬水道橋 羅馬式建築 ( 西元三世紀末至西元五世紀) :代表建築有凱旋門、橋樑、輸水道、圓形劇場與圓形競技場等。

目前仍保持為數可觀的數量。

圖一為Medinaceli 的凱旋門 ;圖二為 Segovia 的古羅馬水道橋。

西哥德式建築:為基督教徒於西哥德時代所建造的教堂,不過後來被入侵的回教徒所破壞,留下的遺址並不多,其中之一是西元661 年所建的聖胡安巴紐斯教堂 (iglesia de San Juan de Banos) ,位於巴連西亞 (Palencia) ,特徵為石砌的圓形屋頂、馬蹄型的拱門與方形的祭室等,見圖三與圖四。

圖三圖四阿拉伯式建築 ( 西元711 年至 1492 年) :其建築以為數不少的城堡(alcázar) 、清真寺 (mezquita) 與王宮為主,代表性的建築有哥多瓦(Córdoba) 的清真寺 ( 圖五) 、格拉納達的阿蘭布拉宮 (la Alhambra) ( 圖六 ) 與塞維亞的璽拉達鐘塔 (la Giralda) 等。

其特色為善用大量的花草圖案與幾何圖形作為裝飾的瓷磚或雕飾。

圖五圖六西班牙除了阿拉伯式建築之外,還有另外兩種有回教風格的建築,一為el mudéjar ,在此意為在基督教統治下經由回教徒所建造的建築;另一為mozárabe ,意為在回教統治下,基督徒所建造的建築。

只有西班牙才存在這兩種混合多文化 ( 回教、羅馬與哥德式) 的建築,阿拉貢保存最多這種樣式的建築。

圖七為mudéjar 式的城堡(Segovia 的柯卡堡(Coca)) ;圖八為mozárabe 式的建築。

圖七圖八羅馬式建築 ( 西元1000 年至 1200 年) :即羅馬風格,特色是以厚實、堅固的石頭建成、樣式簡單、厚牆、小巧的窗戶與馬蹄型拱門,見圖九。

圖九哥德式建築 ( 西元1200 年至1500 年 ) :建築本身比例勻稱,高聳的尖塔與火燄的裝飾為其特色,在西班牙不少地方的教堂都可見到這種建築風格。

圖十為布爾哥斯 (Burgos) 的教堂。

而後哥德時期 ( 西元十六世紀) 的建築傾向於精雕細琢,此種工夫細緻的風格在西班牙稱為銀匠式 (plateresco) ,薩拉曼卡 (Salamanca) 大學為此樣式的的代表,見圖十一。

圖十圖十一艾雷拉式 (herreriano) 建築西元十六世紀 ) :相對於過分強調裝飾的銀匠式風格,十六世紀後葉,則出現運用直線條、簡單但宏偉氣派的建築風格,創造此一風格的人為胡安‧艾雷拉(Juan de Herrera) ,他的經典之作是集修道院、王宮與陵寢於一身的建築物—艾雷斯科里亞 (El Escorial) ,是為當時的國王菲利浦二世所建造的,此建築有「世界第八大驚奇」的稱號,見圖十二。

圖十二巴洛克式建築 ( 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 :巴洛克建築的特色為運用曲線條與精美的圖形作為裝飾,其風格與艾雷拉風格相反,其代表性建築為建築師荷西‧邱里格拉(José Churriguera) 所設計薩拉曼卡主廣場 (la Plaza de Salamanca) ,如右圖十三。

新古典主義 ( 十八世紀) :風格回到希臘與羅馬樣式,著名的代表建築有馬德里的阿卡拉門(Puerta de Alcalá) ( 如右圖十四 )與普拉多美術館 (Museo del Prado) 。

高迪(Antonio Gaudí,1852-1926) :加泰隆尼亞人,西班牙建築天才,其建築風格極富創造力。

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巴塞隆納,右圖十五為他的經典作品 -- 聖家堂 (la Sagrada Familia) ;桂爾公園(Parque Güell) 、巴由之家(Casa Batlló) 與米拉之家(Casa Milá) 也都是高迪重要的建築作品。

西班牙兩千多年的歷史都顯現在建築當中,西班牙有不少建築與歷史古蹟已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總會列為世界遺產,這些世界遺產散佈在西班牙各地,多達二十一處,如 Segovia 的古羅馬水道橋、哥多瓦的清真寺、格拉納達的阿蘭布拉宮、艾雷斯科里亞宮等等,這些建築與歷史古蹟每年吸引不少世界各國的觀光客前來欣賞,每年多達四千多萬人次,已成為西班牙觀光事業與經濟的重要資產。

西班牙繪畫代表性畫家葛雷柯﹝El Greco﹞﹝l541 ~ 1614﹞葛雷柯被譽為是西班牙最偉大的畫家之一,從他的作品,可看出其廣受多家影響的淵源,如:提香﹝Titian﹞、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巴沙諾﹝Bassano﹞、拉婓爾﹝Raphael﹞、杜勒﹝Durer﹞、以及彭托莫﹝Pontormo﹞、巴米加尼諾﹝Parmigianino﹞等義大利中部矯飾主義畫家。

葛雷柯揉合各家之長形成自己極端個人化的矯飾主義風格,他用色陰沈而尖銳,常用藍色、黃色、鮮綠和生動的粉紫色作強烈對比,畫中人物肢體刻意拉長,呈現神經質似的緊張感,使其作品具有高度的個人色彩。

葛雷柯那忘形而熱烈的風格,隨著時間更趨明顯,常常反覆地表現在同一主題之上。

其代表作「歐貴茲伯爵的葬禮」畫幅巨大,將現實事件與超自然的景象融合而不突兀,畫面左下角的小男孩似乎扮演一個引介者,將觀者的視線導入畫中。

作品中伯爵的屍體穿戴華麗,無力的倒在畫面下方,其靈魂則被天使引領到天上。

整幅畫作由下往上,呈現了戲劇化的變形,使觀者確有自人間仰望天堂之感。

維拉斯奎茲﹝Diego Velazquez﹞﹝1599 ~ 1660﹞維拉斯奎茲是葡裔的西班牙畫家,生於塞維爾﹝Seville﹞。

他在塞維爾停留至 1622 年,前期的作品顯示他偏愛以自然主義的方式表現強光照射下的物體。

1623 年到馬德里並擔任宮廷畫家。

他的作畫速度不快,下筆謹慎,技巧考究,色調肅穆晦暗。

許多肖像畫以簡單色彩作背景,使人物的輪廓浮現出來。

1628 年當魯本斯﹝Rubens﹞訪問馬德里時,維拉斯奎茲與之會面,雖然他們之間的看法、個性及藝術修養大不相同,但是維拉斯奎茲仍然從魯本斯那裡學到很多。

1629 年維拉斯奎茲旅跡熱那亞、威尼斯、羅馬及那不勒斯,在義大利期間,他曾專注於男體和豐富多層次的色彩,如《伐爾肯的熔爐》﹝The Forge of Vulcan﹞。

他回國後所作的肖像畫,色彩極為鮮豔,是菲力普四世恐怖統治下,唯一幾個歡樂年頭的寫照,如《菲力普四世像》﹝Philip IV﹞,有一種類似魯本斯的豐富感。

1648 年維拉斯奎茲伴隨使節團到義大利護送奧國的瑪莉亞納﹝Marianna of Austria﹞,而重訪熱那亞、威尼斯、羅馬及那不勒斯。

期間並完成了幾件作品,如《維納斯對鏡梳妝》﹝The Toilette of Venus﹞和《教宗英諾森十世》﹝Pope Innocent X﹞,這兩件作品都極為出色。

哥雅﹝Francisco Goya﹞﹝1764 ~ 1828﹞哥雅於 1776 年開始為皇家織造廠繪製織錦的大型素描草圖,由此展開一生成功的事業,到了 1799 年他已經被西班牙宮廷任命為首席御用畫師。

然而,1792 年他因病失聰,連帶地作品也改變了,他繪製了一系列名為「幻想畫」的蝕刻作品,這些作品變得粗暴並反諷地攻擊當時的禮儀、風俗以及教會的弊陋。

1819年,哥雅開始從事石版印刷的新藝術創作,他完成了許多鬥牛畫、單版版畫、利用蝕刻法和細點蝕刻法做成的銅板畫。

哥雅受到提也波洛﹝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的西班牙濕壁畫的影響後,開始大量繪製裝飾性作品。

他曾潛心研究過前任宮廷畫師委拉斯蓋茲﹝Diego Velazquez﹞的作品,因此他的風格到最後,竟趨於印象派的形式。

他對十九世紀法國繪畫的影響很大,尤其是馬奈﹝Edouard Manet﹞,因此哥雅在西方被譽為古代大師的延續,現代繪畫之開創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