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综合大实验(一)

合集下载

生物工程综合性实验名词解释

生物工程综合性实验名词解释

1.fermentation(发酵):利用生物细胞(含动植物、微生物),在合适条件下经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变成所需产物菌体的过程。

2.fermentation engineering(发酵工程):是发酵原理与工程学的结合,是研究由生物细胞(包括动植物、微生物)参与的工艺过程的原理和科学,是研究利用生物材料生产有用物质,服务于人类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3.bioengineering(生物工程):以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环境工程等工程科学,研究或发展利用生物体系或其中的一部分生产有益于社会的产品或达到一定社会目标的过程科学。

广义上说是指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及工程学的原理,开发利用生物材料为人类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工程技术。

狭义上是指以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的总称4.biocatalyst(生物催化剂):指传统发酵所利用的微生物外,还包括现在生物技术所利用的动植物细胞或细胞中的酶5.isolation of strain(菌种分离):根据生产要求和菌种特征性采用各种不同的筛选方法从众多的杂菌种分离出所需的性能良好的纯种6.Strain breeding (菌种选育):从分离筛选获得的有价值菌种中经过人工选育出各种突变体以大幅提高了菌种产生有价值的代谢产物的水平,改进产品质量,去除不需要的代谢产物或产生新代谢产物7.Nature breeding(自然选育):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8.Mutation breeding (诱变育种):利用各种被称为诱变剂的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试剂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基因突变率,再通过适当的筛选方法获得所需的高产优质植株9.Cross breeding(杂交育种):通过杂交方法,将不同植株的遗传物质进行交换、重组,使不同菌株的优良性状集中在重组体中,克服长期诱变引起的生活力下降等缺陷10.Culture preservation/maintenance of culture(菌种保取):根据菌种的生理生化特点,人为创造条件使孢子或菌体的生长代谢活动尽量降低,以减少其变异11.Growth factor(生长因子):具有刺激细胞生长活性的因子。

实验一

实验一
1、羽毛的检查:注意是否粗乱,有无脱落,泄殖腔周围羽毛有无粪便污染等。
2、天然孔的检查:注意口、鼻、眼有无分泌物及数量,视检泄殖腔内黏膜变化及周围羽毛有无粪便污染。
3、皮肤的检查
(1)检查鸡冠、肉髯有无痘疮等变化;
(2)观察腹壁及嗉囊表面皮肤颜色;
4、骨骼或肌肉的检查
(1)检查关节的粗细,有无肿胀,足或足底有无出血等;
3、内脏器官摘取:先无菌采取小块肝脏及脾脏组织到无菌平皿中为制作组织涂片备用。摘取方法如下:
(1)体腔器官的采出:先将心脏连同心包一起剪
离后取出,再采出肝脏,将消化道(腺胃、肌胃、肠、胰腺)一同采出,将生殖器官(睾丸、卵巢和输卵管)分别依次采出,用外科刀柄剥离肺脏和肾脏,尽可能不要破碎。
(2)颈部器官采出:用剪刀剪开下颌骨、食道、嗉囊,观察变化。再剪开喉头、气管,检查有无分泌物、充血、出血等,同时视检胸腺颜色、性状等。
(5)基因工程疫苗:是用基因工程方法分离出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基因,将其转入原核或真核系统使表达出该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制成疫苗,或者将病原的毒力相关基因删除掉,使成为不带毒力相关基因的基因缺失苗。
(6)DNA疫苗:DNA疫苗是将病原或肿瘤整个或部分蛋白抗原的基因克隆在真核表达载体上,直接注入体内,使其抗原在体内表达后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①没有瓶签或瓶签模糊不清,没有经过合格检查者;
②过期失效者;
③生物制品的质量与说明书不符的,如色泽、沉淀、制品内有异物、发霉和有异味的;
④瓶塞松动或瓶壁破裂者;
⑤没有按规定方法保存者。
3.免疫接种前,对预接种的动物进行临诊观察,必要时进行体温检查。
4.器械的消毒
5.免疫接种前,对饲养员及相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知识的教育,明确免疫接种的重要性。

植物生物工程学实验一(植物愈伤组织培养)

植物生物工程学实验一(植物愈伤组织培养)


缺氮时某些植物的愈伤组织会出现一种很引人注目的 花色素苷的颜色,愈伤组织内部不能形成导管。
培养基的成分—— 大量元素
(2)

P
是磷脂的主要成分。而磷脂又是原生质、细胞核的重要
组成部分。磷也是ATP、ADP等的组成成分。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向培养基内添加磷,不仅增加 养分、提供能量,而且也促进对N的吸收,增加蛋白质在植 物体中的积累。 常用的物质有KH2P04或NaH2P04等。 缺磷或钾时细胞会过度生长,愈伤组织表现出极其蓬松 状态。
(4) Mg、S和Ca
Mg 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又是激酶的活化剂;S是含S 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成分。 常以MgSO4·7H2O提供。 用量为1-3mg/L较为适宜; Ca是构成细胞壁的一种成分,Ca对细胞分裂、保护质膜 不受破坏有显著作用, 常以CaCl2·2H2O提供。 缺硫时培养的植物组织会明显的退绿;
培养基的成分—— 大量元素
(3) K 对碳水化合物合成、转移、以及氮素代谢等有 密切关系。 K 增加时,蛋白质合成增加,维管束、纤维 组织发达,对胚的分化有促进作用。但浓度不易 过大,一般为1-3mg/L为好。 制备培养基时,常以KCl、KNO3等盐类形式提 供。
培养基的成分—— 大量元素
培养基的成分——微量元素
z B , Mn , Zn , Cu , Mo , Co 等,也是植物组织培养中不可 缺少的元素,缺少这些物质会导致生长,发育异常现象。 z Mn 对糖酵解中的某些酶有活化作用,是三羧酸循环中某些 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化剂。 zB 能促进糖的过膜运输,影响植物的有性生殖如花器官的
培养基的成分
z 元素名称 z N z 大量 P z 元素 K (≥0.5mmol/L) Ca z Mg z S z Fe z 微量 B z 元素 Mn (≤ 0.5mmol/L) Cu z Mo z Cl 添加形式 KNO3, NH4NO3 KH2PO4 NaH2PO4 KCl KNO3 CaCl2 ·2H2O Mg2SO4 · 7H2O Mg2SO4 · 7H2O FeNa2-EDTA H3BO3 MnSO4 CuSO4 Na2MoO4 · 2H2O CaCl2 ·2H2O

生物工程专业实验

生物工程专业实验

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标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鉴定植物转基因]1.引言生物工程是一门研究利用生物技术改造生物体功能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环境等多个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鉴定植物是否被转基因,以加深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认识和理解。

2.实验目的-了解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掌握鉴定植物是否为转基因的方法和步骤;-增强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认识。

3.实验材料和方法3.1材料-植物样本:包括转基因植物和非转基因植物样本;-基因提取试剂盒:包括蛋白酶K、乙醇等试剂;-调制PCR反应体系:包括DNA模板、引物、酶等。

3.2方法(1)样本处理-将实验室提供的转基因植物样本和非转基因植物样本分别取少量叶片;-进行细胞破碎,使用基因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

(2)PCR扩增-在PCR反应管中配制PCR反应混合液,包括DNA模板、引物、酶等;-将PCR反应管放入PCR仪中进行扩增。

(3)电泳分析-取PCR产物,进行电泳分析;-观察PCR产物在凝胶上的迁移情况,通过比对分析样本是否为转基因。

4.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组,记录转基因样本和非转基因样本的PCR扩增结果。

5.讨论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转基因样本和非转基因样本的PCR扩增结果差异;-探讨转基因植物的提取基因是否存在显著不同;6.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应用基因工程技术鉴定了转基因植物和非转基因植物。

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样本的PCR扩增产物与非转基因样本有明显差异,验证了转基因植物的存在。

7.结语本实验通过基因工程技术鉴定植物转基因的方法,加深了对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的理解。

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认识,为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注:以上文档篇幅约为470字,还需补充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总结等内容达到1500字以上。

生物工程综合大实验

生物工程综合大实验

种曲
28 ℃培养70h 接种温度:28 ℃ (期间注意观察、 扣瓶)
趁热打散
3、种曲(盘曲)制备
200g
(湿)纱布
300g
瓷盘
润拌 500mL80 ℃ 料 匀
铝盒 121℃30min
空瓷盘
消毒
消毒磁盘
菌种
种曲
27-30 ℃培养30-40h (期间注意观察、16h、 20h、温度34-36℃各
接种温度:40 接 种 量:5g
第四天:腌制腐乳(上)、酸奶;4班1组啤酒糖化、4班2组 啤酒卡氏罐接种。
第五天:测酒精度、泡油;4班1组接种前酵、4班2组啤酒糖 化。
第六天:淋油、仪器归位。4班1组观察啤酒发酵、2组接种 前酵。
第七天:1-3班结束实验;4班继续观察至啤酒后酵结束实验
实验内容
• 酱油酿造技术 • 酒精发酵技术 • 果酒酿造技术 • 腐乳制作技术 • 酸奶制作技术 • 啤酒发酵技术
实验器皿
一、每个台面发放实验器皿:
大蒸锅 1个 不锈钢锅 2个 铝 盒 8个 瓷 盘 4个 分 装 杯 2个 小红桶 4个 温度计 1支 玻 棒 2支 刷 子 2个 纱 布 2块 大 漏 斗 2个
二、共用器皿:
电 炉 2个 打 浆 机 2台 容量瓶100ml 1个 量筒100ml1个 量筒500ml 1个 量筒1000ml 1个 电炉架 1个 滴定架 1套 酒精蒸馏器 1套 棉 花 若干
生物工程综合大实验(一)
实验指导教师:梁运祥 田焕章 葛向阳 胡咏梅
2019.7
时间安排
第一天:酱油大曲、三角瓶种子(2瓶/组);4班1组啤酒液 体试管接种。
第二天:酒精发酵(上)、果酒发酵(下);4班1组啤酒三 角瓶接种、 4班2组啤酒液体试管接种。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

林可霉素的分子式为 C18H34N2O6S,故氮源的供给对林可霉素的 合成来说是必需的。实验发现,在发酵生产林可霉素的过程中,初期 (0~24h)和前期(24~40h)氮源的调控非常关键,主要有几个方面 的原因:一是 S. lincolnensis 在该时期迅速生长繁殖,对速效氮源 (rapid-release nitrogen sources)的需求量较大;二是 S. lincolnensis 在此期间的菌丝形态和代谢特性均与氮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程度有 密切的关系;三是此期间补 NH4+的量较难把握,实验中采用批量补 硫酸铵的方式供给 NH4+,补入硫酸铵后不仅会引起菌体代谢特性、 菌丝形态和耐剪切能力的变化,还会导致环境状态参数如 pH 值的变 化。 目前,对关于 NH4+对林可霉素发酵过程影响的报道基本集中在 摇瓶规模,由于通气、混合和取样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摇瓶发酵既不 能充分发挥 S. lincolnensis 的生产潜力,又不能及时反馈 NH4+对发酵 过程的动态调节信息。 以生物过程作为一个系统来说,状态变量可分为环境变量(如温
-
何关联关系?溶磷的含量与林可链霉菌的基础代谢和次级代 谢有何关系? 3. 如何确定葡萄糖的最佳补入时机? 4. 发酵过程中 CER、OUR 及 RQ 间有何关联关系? 5. 根据哪些参数判断林可链霉菌的生理活性高低? 6. 如何判断林可霉素发酵终点? 7. 如何计算 3~9h 内林可链霉菌分别相对于葡萄糖和硫酸铵的得 率?如何计算此时段内的比生长速率? 8. 发酵结束时,如何根据所得的测定参数计算发酵指数?
酵变为双株或三株共生发酵。双歧杆菌菌体尖端呈分枝状(如 Y 型 或 V 型) , 是一种无芽孢革兰氏阳性厌氧菌, 最适生长温度为 37~41℃, 最适生长 pH 值为 6.5~7.0,能分解糖产酸,不产 CO2。双歧杆菌产生 的双歧杆菌抑菌素对肠道中的致病微生物具有明显的杀灭效果, 双歧 杆菌还能分解积存于肠道中的致癌物 N-亚硝基铵,防止肠道癌变, 并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产生,提高人体免疫力。 【设备、仪器、材料与试剂】 (一) 设备与仪器 1. 高压蒸汽灭菌锅 2. 发酵罐 3. 超净工作台 4. 恒温水浴锅 5. 酸度计 6. 均质机 7. 培养箱 8. 塑料杯 9. 培养皿 10.试管 11.三角瓶 (二) 材料 1. 市售酸乳 2. 脱脂奶粉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实训教程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实训教程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实训教程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实训教程,可不止是个看起来“高大上”的名字,它其实就是让你走进实验室,动手动脑,亲身体验一把现代生物技术的“魔力”。

要知道,生物工程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高深领域,而是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技术。

什么?你没听过基因编辑?那可真是大新闻,拿着它,人类真能做个“基因改造版”的超人。

而你,作为一个生物工程的学生,正站在这个奇妙的技术前沿,做实验、学知识、玩转基因,就差少点“飞”了。

不过,说到实验室,别光想着各种高端仪器,五光十色的试管,或者那听起来就让人头疼的实验步骤。

现实中,实验室不光是科技感满满的地方,更是你“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好地方。

刚开始进实验室,可能会觉得自己像个外星人,眼睛瞪得像铜铃似的,手忙脚乱的。

但这也没啥大不了的。

我们刚开始接触的时候,谁不曾搞过一些“乌龙”事件?比如试管一拿就掉,或者材料一不小心就倒了。

这些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打铁还需自身硬,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每次实验前,老师总会提醒我们,“要小心操作!”“记得检查数据!”听着是耳熟能详,但真到了手上做实验,心里还是会忐忑,生怕哪里出错。

越是心急,越容易出错。

就像做饭一样,不是所有东西都能“火力全开”的,掌握实验节奏,慢慢来,才是王道。

每个操作步骤其实都像是在做一套精密的舞蹈,不是看表演,而是自己亲自去跳。

说白了,生物工程的实验,不光是脑袋要跟上,手脚更要配合默契。

就像那次我在做基因转化实验时,明明步骤做得挺仔细,结果还是被“实验失败”这三个字打了个措手不及。

那时我真是感到心塞,但回想一下,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嘛,下次再试,一定会更好。

说到这里,大家别以为实验都这么“麻烦”。

在生物工程的实验里,也有不少让人惊喜的时刻。

当你在培养基上培养出一群小小的菌群,看到那些微小的细胞活蹦乱跳,简直就像见证了一个个小生命的诞生一样,心里特有成就感。

你会想,这一切看似微不足道的实验,背后都藏着巨大的科学原理,甚至有可能改变人类的未来。

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论文

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论文

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论文生物工程所包含的学科繁多,包括生物化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众多有关生物技术的综合性科目,并且更具实践性的特点。

综合实验在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合性实验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在于可以将学生当前所学的理论知识进展综合分析,且能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可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可表达实验教学的科学有效性,其在加强学生素质培养和提升创新意识方面,拥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综合实验相关记载的认入了解,我们在确保调研的准确性的同时要注重现实际生产生活中对先进技术的结合。

生物工程所涉及的学科知识极多,有效的结合实验技能可以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起到提升的作用。

相关的教育工作者结合当前教育体系,对存在的缺乏进展较为完善的处理,并且在原有教学模式的根底上进展相应的创新。

综合实验这种比拟超前的教学模式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它所涵盖的知识面广,涉及领域更多,甚至与知识点联系相对较少的食品和环境方面也有联系。

繁琐的实验步骤,笼统的模式理念使得学生在做完实验后很难对一个完整产品的生产全过程有所了解。

教育工作者长久以来的不断关注,并且对这种教学模式进展调整和改良,删除一些臃肿的繁文缛节,将实验流程尽量简化,把各个独立的小实验设计成一个囊括全部内容的完整实验。

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并且这种结合更能使实验到达预期效果。

(一)实验内容单一、缺乏选择性目前综合实验的课程设置,主要针对微生物发酵技术、酵母菌中提取纯化海藻糖实验。

这两个实验本就涉及面较窄,并且在学科分类中属于偏冷门学科,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常常学无用武之地。

(二)教学模式单一,掣肘学生创新性的发挥在目前的生物工程相关实验中,实验药品还是传统式的由老师来准备,学生到实验台旁根本无需细想实验材料的作用,便可以手到擒来的开始实验。

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唯命是从,这是在传统教育中极为常见的现象。

这就影响了学生们创新意识的产生,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起不到理想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奶制作工艺流程
2瓶 瓶
500g 4000mL
6060-70℃ 溶化预热
160消 瓶 毒
水浴锅保温发酵 42~43℃ 3~6h ~ ℃ ~
43~45℃ ℃ 加热85℃ ℃ 接种 10~15min ~
冷藏, 冷藏,品尝
啤酒酿造工艺-糖化
啤酒酿造工艺-发酵
菌种
种曲
趁 27-30 ℃培养 培养30-40h 接种温度: 接种温度:40 ℃ 期间注意观察、 (期间注意观察、16h、 接 种 量:5g 热 、 打 20h、温度 、温度34-36℃各 ℃ 散 翻曲1次 翻曲 次)
• 种曲质量标准 • 孢子丛生,黄绿色、手感发滑,无异味无夹 孢子丛生,黄绿色、手感发滑, 无污染。每克种曲(干基) 心,无污染。每克种曲(干基)含孢子数 以上,孢子发芽率在90%以上。 90%以上 5×109以上,孢子发芽率在90%以上。 • 成曲质量标准 • 外观块状,疏松,内部白色菌丝茂盛,并着 外观块状,疏松,内部白色菌丝茂盛, 生少量嫩黄绿色孢子,具正常浓厚曲香, 生少量嫩黄绿色孢子,具正常浓厚曲香,无 异味。成曲含水量26 26% 30%, %,蛋白酶活力 异味。成曲含水量26%-30%,蛋白酶活力 1000-1500单位(福林法)。 1000-1500单位(福林法)。 单位
共用器皿: 二、共用器皿:
电 炉 2个 个 打 浆 机 2台 容量瓶 台 容量瓶100ml 1个 个 量筒100ml1个 量筒 量筒 个 量筒500ml 1个 量筒 个 量筒1000ml 1个 个 1套 酒精蒸馏器 1套 电炉架 1个 个 滴定架 套 套 棉 花 若干
仪器用完后随时归位 !!
酱油酿造技术
思考题(3)
1、啤酒酵母扩大培养时,培养温度为什么从高到低 进行? 2、麦芽汁煮沸时添加啤酒花,为什么不在初沸时一 次加入而要分次加入? 3、请描述本组啤酒发酵过程的变化。 4、请描述你做啤酒的风味情况(如泡沫、杀口力、 滋味)。 5、为什么啤酒用麦芽来生产,而不用大麦? 6、麦芽汁煮沸及添加啤酒花的目的是什么?
芽孢杆菌固态发酵技术
一、种子制备 菌种活化:牛肉膏-蛋白胨斜面培养基,32℃培 1、菌种活化:牛肉膏-蛋白胨斜面培养基,32℃培 养 2天 。 液体菌种制备:牛肉膏-蛋白胨液体三角瓶中, 2、液体菌种制备:牛肉膏-蛋白胨液体三角瓶中, 30℃摇床120-150rpm摇瓶培养18-24小时 摇床120 摇瓶培养18 小时。 30℃摇床120-150rpm摇瓶培养18-24小时。 二、培养基配制 固态发酵罐装料系数为50 - 60% 50L 固态发酵罐装料系数为 50- 60 % , 50L 罐可装料 50 kg( 按干料计) 本实验投料3kg, 配料如下: 5kg ( 按干料计 ) , 本实验投料 3kg , 配料如下 : 麸 kg, 锯末粉0 kg, 豆粕粉0 kg, 碳酸钙30 30g 皮 2.4kg , 锯末粉 0.3kg , 豆粕粉 0.3kg , 碳酸钙 30g , pH7 水1.5L,pH7.0。
加塞、 加塞、包扎
121℃30min ℃
种曲
28 ℃培养 培养70h 接种温度: 接种温度:28 ℃ 期间注意观察、 (期间注意观察、 扣瓶) 扣瓶)
趁热打散
3、种曲(盘曲)制备 种曲(盘曲)
200g (湿)纱布
300g
瓷盘
铝盒
空瓷盘
润 拌 500mL80 ℃ 料 匀
121℃30min ℃
消毒
消毒磁盘
每小组清还实验器皿
每个台面发放实验器皿: 一、每个台面发放实验器皿:
大蒸锅 1个 个 瓷 盘 4个 个 温度计 1支 支 纱 布 2块 块 不锈钢锅 2个 个 分 装 杯 2个 个 玻 棒 2支 支 大 漏 斗 2个 个 铝 盒 8个 个 小红桶 4个 个 刷 子 2个 个
共用器皿: 二、共用器皿:
三、培养基灭菌 (一)固态发酵罐
固态发酵罐水、空气、 固态发酵罐水、空气、蒸汽走向
培养基灭菌过程: 2、培养基灭菌过程: 打开蒸汽发生器。 (1)打开蒸汽发生器。 空气过滤器进行消毒。 (2)空气过滤器进行消毒。 培养基预热。 (3)培养基预热。 培养基实消。 (4)培养基实消。 培养基冷却。 (5)培养基冷却。 3、发酵运行操作 火焰接种。 (1)火焰接种。 发酵。 (2)发酵。 干燥。 (3)干燥。 4、检测
种曲制备
试管斜面培养: 1、试管斜面培养:土豆或麦汁培养基
200g 水
1000ml
20min
切片
定容1000mL 定容
各20g
斜面
121℃30min 分装、加塞、包扎 ℃ 分装、加塞、
米曲霉原种
30℃培养3d ℃培养 接种
试管菌种
2、麸皮三角瓶培养
85g 15g 90mL
翻拌均 匀
料厚1cm 料厚
水果→ 水果→处理 ↓ 除梗、 葡萄酒活性干酵母(或酵母菌) 除梗、榨汁 葡萄酒活性干酵母(或酵母菌) ↓ ↓ 蔗糖糖浆---------→ 活化(液体试管酵母) 蔗糖糖浆-----→调浆 活化(液体试管酵母) 0.02%酸性亚硫酸盐→ 0.01%SO2或0.02%酸性亚硫酸盐→灭菌 ↓ 活化活性酵母(三角瓶液体酵母) ↓ 活化活性酵母(三角瓶液体酵母) ↓ ↓ 前发酵←--------------------——————— 前发酵←--------------------——————— 酒母 ↓ 残楂分离 ↓ 后发酵 ↓ 沉淀分离 ↓ 调配 ↓ 中间检测→澄清处理→过滤→灭菌→成品分析→ 中间检测→澄清处理→过滤→灭菌→成品分析→成品果酒
思考题(2)
1、果酒发酵过程中应注意那些关键环节? 2、果酒澄清处理方法除本实验方法外,还有那些处理 方法?并加以叙述。 3、果酒调配以重量百分比还是以容量百分比更为合适? 试加以说明。 4、酒精发酵时为什么要控制醪液的淀粉浓度? 5、淀粉理论出酒率是多少?计算本组酒精发酵实验的 淀粉实际出酒率。(米粉淀粉含量按70%计) 6、简述本组酒精发酵过程中发酵醪的变化。 7、酸奶的营养特点,与乳酸饮料的区别。 8、制作腐乳为什么采用毛霉作菌种?
35-40℃ ℃ 复水 干酵母 配2%糖水 % 使用 1-2h 10-20min
糖化酶 α-液化酶 液化酶85液化酶 热水调浆 2727-30 ℃ 10% 按℃ %接种 10 60℃ 30min 90℃ 10min 米:水=1:4 发酵72h 发酵72h
1000g
α-液化酶 液化酶20g (20U/g原料,1000U/g酶) 原料, 液化酶 原料 酶 糖化酶20g(200U/g原料,1万U/g酶) 原料, 万 糖化酶 ( 原料 酶
啤酒酿造工艺-包装
啤酒酿造实验操作步骤
40kg
120g
过滤槽 洗糟水 麦醪 打入过滤槽 清理麦糟 升温 洗槽 顶水 升温到72℃ 升温到62℃ 碘液检查 粉碎麦芽粉 糖化锅 30g酒花煮沸 60g酒花 30g酒花 至52℃循环 糖化锅 过滤麦汁 8%麦汁 (糖化醪色) 休止30min 休止45min 240L水 过滤麦汁 麦汁 回旋沉淀槽 结束前10min 打入沉淀槽 回旋沉淀20min 煮沸30min 升温到76℃ 休止30min 洗糟水

• • • • • •



酱油酿造技术 酒精发酵技术 果酒酿造技术 腐乳制作技术 酸奶制作技术 啤酒发酵技术

大蒸锅 1个 个 瓷 盘 4个 个 温度计 1支 支 纱 布 2块 块



铝 盒 8个 个 小红桶 4个 个 刷 子 2个 个
每个台面发放实验器皿: 一、每个台面发放实验器皿:
不锈钢锅 2个 个 分 装 杯 2个 个 玻 棒 2支 支 大 漏 斗 2个 个
果 酒 生 产 工 艺 流 程
果酒生产工艺
10% 按10% 35-40℃ ℃ 0.2% 34℃活化 起泡后 ℃% 接种量 复水 干酵母 使用 1-2h 配2%糖水 10-20min
处理 除梗 榨汁机
0.01%SO2
调整糖分 酸性亚硫
酸盐
或0.02% %
28-30℃ ℃ 原浆 前发酵 灭菌
接种 残渣
拌盐水、制醅发酵、 拌盐水、制醅发酵、淋油
酱油大曲
保鲜纸 面盐 50-55℃
标本缸
大曲
盐水
淋油 热水泡 酱醅
85℃ 分装杯
13-15% % 盐水
40酱醅中的食盐含 40-55℃ 量为7% 7%, 量为7%,含水量 保温发酵15 15天 保温发酵15天 50-55% 50-
酒精发酵
按10%接种量 % 34℃活化 起泡后 ℃% 0.2%
枸杞酒
成分分析 枸杞酒 灭菌
澄清处理 中间检测 调配
沉淀 沉淀
后发酵
残渣
过滤
豆腐乳制作
铝盒
消毒
接种 孢子悬液 1:1加冷开水 1:1加冷开水
毛霉
毛霉
保鲜纸
搓毛
18-20%盐 盐
食盐
22℃培养22h 22℃培养22h 培养
腌胚
4-10d
装坛 配料 后熟
酸 奶 制 作 工 艺 流 程
原料乳 ↓ 净 化 ↓ 标准化(根据产品需要加稀奶油,脱脂乳,浓缩乳,蔗糖,稳定剂等) 标准化(根据产品需要加稀奶油,脱脂乳,浓缩乳,蔗糖,稳定剂等) ↓ 60~70℃) 预 热(60~70℃) ↓ 160~180Kg/㎡ 均 质(160~180Kg/㎡) ↓ 85℃,10~15min) 加 热(85℃,10~15min) ↓ 生产发酵剂→降温接种(43~45℃)(可根据产品需要加果汁或果酱) )(可根据产品需要加果汁或果酱 生产发酵剂→降温接种(43~45℃)(可根据产品需要加果汁或果酱) ↑ ↓ 装瓶封口← 母发酵剂 装瓶封口←空罐第二次清洗消毒 ↑ ↓ ↑ 原始保藏菌株 扎线线箱 空罐第一次清洗消毒 ↓ 入库发酵(42~ 3~6h) 入库发酵(42~43℃ 3~6h) ↓ 半成品) 抽 样(半成品)检验 ↓ 出库冷却( 5℃) 出库冷却(2~5℃) ↓ 抽样(成品) 抽样(成品)检验 ↓ 出库销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