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阅读答案
说明文阅读的主要试题类型浅谈

说明文阅读的主要试题类型浅谈导读:说明文阅读的主要试题类型:一、内容概括题型五、说明方法运用题型二、结构分析题型六、语言品析题型三、信息提取概括题型七、材料链接题型四、词句理解题型八、开放拓展题型说明文阅读主要试题类型示例及答题技巧归纳一、内容概括题型【题型分类】1、对某一段或某几段内容的概括 2、对相关内容的概括 3、给概括出的内容找对应段落【题型示例】例1:05年北京市语文中考课标B卷“人禽流感”第16题第②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人禽流感存在着人人相传的迹象,并造成人员死亡。
例2:05年北京市语文中考A卷(海淀卷)《话说海淀》10. 选文第(1)段主要说明了____________;对明清直至建国前夕海淀水乡美景、园林发展和文化遗迹进行介绍的是第______段到第_______段。
(4分)——“海淀”地名的由来和历史变迁例3:《植物也有“喜怒哀乐”》(《中考复习指导》P68)4、科学家认为植物有同情心的两个例子是什么?请概括叙述。
•第1个例子:小虾遇难,植物的“情感曲线”有变化。
•第2个例子:见到掐断植物的“罪犯”,植物的“情感曲线”有大的波动。
【方法技巧】1、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2、结合段落中说明特征或几方面的说明内容进行概括。
3、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句号,归纳层意,并进行综合概括。
4、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联合,并简明的表达。
二、结构分析题型【题型分类】1、着眼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说明对象的;2、能否调换段落的顺序;3、某一段落在全文的作用,或能否删去某段;4、判断说明的顺序 (较少出现《指导》 P70—2 )【题型示例】例1:《漫话对联》(《指导》P66)• 2、文章主要介绍了对联的哪些知识?请简要概括出来。
•介绍了对联的定义、种类、起源和发展、写法、意义与影响。
例2 区0611期中测评《说屏》19、仔细阅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出2—4段的说明内容——文章各段依次介绍了屏“巧”的总特点、屏的功能、屏的分类、屏的放置【方法技巧】1、答这种题型,首先要对每一段的内容了解,并能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
邹城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邹城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邹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案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不天不因,天不人不成。
"这是汉代思想家扬雄的话,其中阐明的中国人关于天人关系的看法,有普遍意义。
中国艺术在天人交会的基础上谈创造。
“天人合一”建筑观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中心思想,这一点在园林建造上体现的最明显。
中国园林的最高原则是“巧夺天工”,得自然之趣,体现自然的意味,所谓“庭前草不除”,这是中国造园的最高境界。
西方园林是人工的,多几何构置,铲平山丘,人造喷泉,砍伐树木,把道路修成直线;中国园林是自然的,多曲线,野趣天成,寂寂小厅,闲闲花草,曲曲细径,溶溶绿水。
西方园林强调“人是自然的主人”,欣赏秩序,对称,整齐;中国园林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欣赏大自然的内在秩序和节奏。
在西方,建筑不仅是遮蔽风雨的居所,而且是遮蔽灵魂的场所,人们从早期的崇拜高山大漠到崇拜各种自然神。
建筑高大空旷并赋予神性,所以传统建筑中一开始以建筑各种神庙为主。
而在中国,开始时崇拜祖先,后来是崇拜族长、君王、帝王等,神权也依附、从属于皇权,这就决定了中国历代建筑是人的居所,而非神的居所。
非神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历来中国人都非常注重把理想寄托于现实世界。
中国传统建筑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物”本身的自我表现。
这种人文主义的创作方法有着其深厚的文化渊源。
在建筑材料上,中国传统建筑往往选择可以腐朽的木材与土地的衍生之物做材料,而很少选择使用不会腐朽的石头。
说明文知识

-说明文基础知识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1、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统筹方法》等。
2、以其介绍的客观规律及其知识体系的不同: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3、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的不同: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三、说明顺序:——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1、时间顺序,即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事物的发展变化常用这种顺序。
例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在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诸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多用这种顺序。
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
具体表现在: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等。
例如《食物从何处来》就是以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
又如:《向沙漠进军》一文,讲了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法,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说明,运用了逻辑顺序。
《苏州园林》运用了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
四、说明文的结构方式:(一)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式、总(概括)—分(具体)”式、“分—总”式。
(二)递进式结构: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般、结果到原因等等。
(三)并列式。
例如,《苏州园林》一文采用了“总——分”式结构。
五、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画图表、引资料(8种)•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1)下定义:即指明某一名词概念的含义。
2020届中考语文总复习限时训练(六) 病句辨析与修改(含答案)

限时训练(六) 病句辨析与修改(时间:15分钟)班级:姓名: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它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B.为了提高大家阅读的兴趣,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
C.十三行博物馆举办非遗体验活动,旨在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D.广州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空军紧跟世界空天领域发展趋势,推动空军军事理论、备战训练、人才装备等。
B.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包罗万象的进口产品吸引人们驻足观赏。
C.这些绿色健康食品,将增加广大人民的生活品质。
D.杭州育才学校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时间大约一个月左右。
3.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香港学员与广州优秀大学生一起来到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探望外来工子女和他们的生活状况。
(将“探望”改为“探访”)B.目前,我国发现的时间最早的青铜制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1977年出土的青铜。
(将“1997年”移至“是”和“在”之间)C.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
(在“爱国”前加“是否”)D.气象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明显减少。
(删掉“的原因”)4.下列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踏着夕阳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拾起一瓣落花,仍然可以嗅到春的希望。
朝花夕拾,失败伴随着成功出现在我的生命中。
失败时,我仍然..,用坚定感悟失败、体会失败、接...可以携一份坚定受失败...……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
这些失败就像我生命里的落花,虽感伤,但回首夕阳时,我学会了坚定。
A.“仍然”是副词,“坚定”是名词,“接受失败”是偏正短语。
B.“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阅读答案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阅读答案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
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
《诗经》里就有“作庙翼翼”之句,说明三千年前的诗人就已经在诗中歌颂祖庙舒展如翼的屋顶。
到了汉朝,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就已经具备了。
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
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
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再加上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衬托性建筑的应用,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
它的作用是衬托主体建筑。
最早应用的并且很有艺术特色的衬托性建筑便是从春秋时代就已开始的建于宫殿正门前的“阙”。
到了汉代,除宫殿与陵墓外,祠庙和大中型坟墓也都使用。
现存的四川雅安高颐墓阙,形制和雕刻十分精美,是汉代墓阙的典型作品。
汉代以后的雕刻、壁画中常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阙,到了明清两代,阙就演变成现在故宫的午门。
其它常见的富有艺术性的衬托性建筑还有宫殿正门前的华表、牌坊、照壁、石狮等。
3、色彩的运用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
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
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
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
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首都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初三语文一、基础·运用(共14分)在浩瀚的文化长河中,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了千年的智慧,维系了文化的根脉,推进了文明的传承。
初三学生开展了“墨香字韵话古今”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1-7题。
专题一体悟汉字之美作为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方块字,汉字不仅具有独特的形象意境美,还具有深层的意蕴美。
汉字有形象意境之美。
美学家宗白华曾说:“中国字在起始的时候是象形的,这种形象化的意境在后来派生的‘字体’里仍然潜存着,显示着形象里面的骨、筋、肉、血,以至动作的关联。
后来从象形到谐声,形声相益,更丰富了‘字’的形象意境,像江字、河字,令人仿佛目睹水流,耳闻汩汩的水声。
”宗先生的深刻,不仅在于揭示了象形字的形象,而且进一层显现了形声字(占汉字绝大比例)的形象意境美,那种在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的联觉之中表现出来的美。
汉字有深层意蕴之美。
如在汉字的结构形状中,古代取象于天地间万物,蕴含着自然之美。
在甲骨文中,“虎”有虎形,“鹿”有鹿形,“鱼”有鱼形,“鸟”有鸟形,各示其特征及美,虎之斑纹,鹿之双角,鱼之乐水,鸟之丰羽,反应出各自的意蕴美。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发展为汉字运用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人工智能在处理汉字时面临着诸多困难,有人认为汉字与人工智能扞格难通。
然而,随着研究逐渐增强和技术不断进步,这些困难正在被逐渐克服。
相信汉字的高度表意性,在未来的智能系统中能够发挥巨大优势。
1.请你对文段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作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潜”指“隐藏,不露在表面”,应读为“qián”。
B.“汩汩”指“水流动的声音”,应读为“mì”。
C.“蕴含”指“内里含有”,所以“蕴含”一词中有错别字。
D.因为表示“把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所以“反应”一词中没有错别字。
2.《现代汉语词典》、中“扦”有“金属、竹子等制成的针状物”的意思,“格”有“隔成的方形空栏或框子”的意思。
精品解析:2025届河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调研检测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语文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张利芳说:“除了正阳桥遗址,永定门内中轴历史道路遗存、珠市口段排水沟渠遗存等,实证了北京中轴线历代沿用的史实,增强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信度。”
北京市中山公园管理处遗产办公室主任盖建中说:“社稷坛,是北京第一处转变为城市公园的皇家坛庙,是北京中轴线公众化的开端。这几年,中山公园加强对社稷坛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举办中山公园社稷文化展、中山公园园史展、中轴线主题影像展等,以实物、历史资料、老照片等为载体讲述鲜活的历史文化故事;开展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弘扬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中轴线,是指北京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据考证,明代中轴线和元代中轴线是一脉相承的,从原来的3.8公里变成4.8公里,后又变成明代的7.8公里。北京中轴线,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是中国现存规模最恢宏、保存最完整的城市中轴线,被称为中国都城规划的典范之作。
(摘编自《一城聚一线一脉长相承——北京中轴线承古拓今谱新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24年单招考试职业技能测试F组样题(中职考生和往届普通高中考生及同等学力考生)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单独招生考试职业技能测试F组样题中职考生和往届普通高中考生及同等学力考生一、单选题。
(共20小题,每小题5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选项。
)1. ( )是素描的基本理论知识之一,它指的是物体的外部轮廓和内部形体位置安排,它决定了物体的整体形状和大小。
A.形体结构B.透视理论C.大小比例D.空间构图2.色光三原色是( )。
A.红、黄、蓝B.红、绿、蓝C.红、绿、黄D.黄、绿、蓝3. 在几何学中,白银比例可以使得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长与宽之间的比例接近理想的比例,这种比例在自然界的许多形态中都可以观察到,例如植物的生长螺旋和花朵的形状,其比值是( )A.1:2B.1:1.414C.1: 1.618D.2:64.Illustrator是Adobe公司推出的一款应用广泛的矢量图像软件,以下选项不能用Illustrator制作的是( )A.平面设计B.矢量插画C.影视动画D.广告设计5.以下哪种颜色可以起到缓解焦虑和压力的作用( )A.黑色B.紫色C.红色D.绿色6. 以下哪项不属于人物速写的主要特点( ) 。
A.着重捕捉人物的动态特征B.快速勾勒出人物的外貌特征C.通过速写完整表达人物的精神世界D.重视人物的整体形态7. 马蒂斯是()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
A.野兽画派B.威尼斯画派C.佛兰德斯画派D.现实主义画派8. 在水粉画的基本技法里,调色用水少或者完全不用水调色,笔触肯定、色彩浓艳,画面效果厚重、结实的技法叫做()。
A.水洗法B.干画法C.喷洒法D.湿画法9. 一个网站的起始网页称为( )。
A.主页B.网页C.网站D.文档10. 对于计算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计算机病毒只会破坏软件或数据,不会造成大的损失B.学习计算机必须学会编程语言C.计算机的内部结构虽然复杂,但是它的基本应用却容易掌握D.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果没有教师指导,也无法掌握11. 由任意两个原色混合后的颜色,在和另一种原色混合得出的色,被称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阅读本文,说说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2
分)
16、文章举北京故宫和天坛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分)
17、结合语境,说说文章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4分)
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
”句
中的“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
②“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
”
句中的“悦目”若换成“明显”,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8、我国的民俗文化(如秧歌、锣鼓、舞龙、春联、翦纸等)在色彩的运
用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请抓住特征介绍其中的一种,并用生动的语言说明它的色彩美。
(不少于80字)(5分)
15、北方的建筑色彩鲜明活泼,南方秀丽淡雅。
16、作者以故宫和天坛为
例,具体地说明了北方建筑色彩善于运用对比和调和(或鲜明活泼)的特点,以及色彩风格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7、①“之一”不能删掉。
“之一”说明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诸多特点中的一个,并非唯一。
这样使语言更准确。
②“悦目”突出了色彩对比带来的视觉享受,“明显”则只强调了对比的强度。
18、例:秧歌是我国农村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
它在色彩的运用上,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
扭秧歌时人们所穿的服装色彩对比强烈,红蓝黄绿,五彩缤纷。
大家在锣鼓的伴奏声中,边歌边舞,以此抒发愉悦的心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飘舞的红绸映着灿烂的笑脸,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