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植物造景的分析和研究

合集下载

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植物造景是指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师结合景观要素和植物资源,利用植物的形态、色彩、纹理、香气等特点,营造出具有美观与功能的景观效果。

它是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涵,在园林设计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探讨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一、植物造景的概述植物造景是以植物为媒介,建立美丽、实用的景观效果的过程。

它是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植物造景的灵感来源于自然,以植物丰富的形态和色彩为基础,通过构建自然园林景观,展现自然之美。

1.林下植物造景林下植物造景是以林下植物为主要元素,以森林、自然、原生态为设计特色,营造出恬静、舒适的空间环境。

林下植物造景能够缓解大型城市的压力,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和舒适感。

2.花坛植物造景花坛植物造景主要是指利用花坛和花台等等地方,栽种各种形态的植物,营造出色彩丰富的花园景观。

花坛植物造景能够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减少空气污染,增加城市的美观度。

3.绿化带植物造景绿化带植物造景是指在城市主干道、城市快速路及绿化带等地方种植植物,变化出不同的季节景观效果。

绿化带植物造景能够绿化城市硬化地带,提升城市景观品质,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好的休闲娱乐空间。

1.构建自然园林景观自然园林景观是以自然为主要设计思想,强调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

植物造景在构建自然园林景观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植物能够提供自然景观最具有特征的元素。

2.营造生态景观植物造景在营造生态景观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灵活的植物造景手法,可以营造出各种不同气氛的生态景观,如森林景观、草原景观、湿地景观等等。

这些生态景观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优美的休闲空间,还增加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3.创造人性化的空间环境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能够创造出人性化的空间环境。

它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颜色、光亮等表示和表达设计的意愿和情感,创造出充满生命和活力的景观效果。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分析园林景观设计是指通过规划、设计和布局植物、地形、水体和人造结构等元素来打造人工环境中的自然景观,以营造舒适的空间和环境。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丰富生物多样性等。

本文将对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一、植物造景的种类及特点园林景观设计中常见的植物造景包括草坪、花园、绿篱、乔木、灌木等。

它们各具特点,在园林景观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 草坪草坪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的绿色植被能够营造出清新、宁静的氛围,同时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环境质量。

草坪的施工相对简单,养护成本低,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花园花园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点睛之笔,通过植入不同种类、颜色和形态的花卉植物来丰富景观,营造出色彩斑斓的环境。

花园的设计和养护工作相对繁琐,但其美丽的效果常常能够为整个园林景观增添生机和魅力。

3. 绿篱绿篱是通过植入不同种类的灌木或多年生植物来构建出绿色屏障,其可以分隔空间、遮挡视线、调节气候、减少噪音等作用。

绿篱经过修剪和塑形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非常实用的元素。

4. 乔木乔木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景观构成元素,通过选择不同种类、形态和色彩的乔木来构建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乔木可以提供阴凉、观赏、遮荫、净化空气等多种功能,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5. 灌木灌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常常用于填充空间、丰富景观效果,通过选择不同种类和形态的灌木来丰富景观,为景观增添层次和丰富度。

二、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效果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应用效果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美化环境植物造景可以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组合来美化环境,营造出美丽、宜人的景观效果,提升人们的审美享受和生活品质。

2. 调节气候植物造景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种类和形态的植物来调节气候,提供遮荫、降温、保温、防风、净化空气等功能,改善环境质量。

园林植物调查与分析

园林植物调查与分析

园林植物调查与分析一、简述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和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日益关注,园林植物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园林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其生长状况,为园林绿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开展了本次园林植物调查与分析工作。

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调查与资料搜集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的公园、广场、街道、居住区等不同类型的绿地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通过实地测量、摄影摄像、走访相关人员等方式,我们收集了大量关于园林植物的基础数据,包括植物的种类、数量、生长状况、种植年份、养护管理等方面。

实地调查:我们对城市的公园、广场、街道、居住区等不同类型的绿地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查。

通过测量植物的高度、胸径、冠幅等指标,记录植物的种类、数量等信息,并拍摄高清照片和录像,以便后续分析。

资料搜集:我们也非常重视资料的搜集工作。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资料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调查报告,我们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了园林植物的种类、分布情况、生长习性等信息。

我们还与当地的园艺专家、植物爱好者建立了联系,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园林植物种类丰富,但分布不均。

我们共记录了XX种园林植物,其中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一些常见的本地植物如法桐、柳树、女贞等占据了较大比例,而外来引进的植物如樱花、海棠等则分布较为稀疏。

园林植物生长状况良好,但也存在部分问题。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园林植物都生长正常,有些植物甚至表现出了优秀的生长势头。

也有一部分植物的生长状况不佳,表现为叶片黄化、枯萎等现象。

我们认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养护管理不当、土壤质量不佳、病虫害侵扰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1. 园林植物的意义与作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增添了自然的美丽,还提升了景观的品质与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园林植物的重要性及作用。

园林植物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浅析城市园林景观的植物造景

浅析城市园林景观的植物造景

浅析城市园林景观的植物造景摘要:园林景观的植物造景,是营造园林景观意境,体现园林艺术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造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是营造完美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的条件,它既可以通过“精练性、自然性、生态性、文化性” 的艺术特征,体现一种浓厚的意境美,及其植物群体与个体的形式美,同时又能够满足生态适应上植物与环境的统一。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造景美化园林离不开植物的衬托,园林植物是指保留于或栽植在公园、路旁、庭园、林间、岩际、水滨、盆中、地面,供人们观赏美化景色的植物,植物造景就是应用藤本、灌木、乔木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供人们观赏,对于植物本身形体、色彩、线条等自然美给予充分发挥,使之变成美丽动人的一幅幅画面,设计植物造景要遵循统一、均衡、协调和韵律四大原则,还要借鉴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通过艺术的完美结合,营造一种自然美,使人们更加贴近自然,感受自然。

1、植物造景的艺术原则1.1 统一性原则运用统一的原理在植物造景中,主要是为了体现植物在色彩、线条、树形、体量等方面给人以统一的感觉,具有一定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容易形成统一的气氛。

植物种类多样,在一个植物群落中不同的植物形态各异,富于变化,为植物造景提供了的客观条件。

在配置植物景观时,要利用不同植物的天际线、轮廓线、以及形态变化,去创造优美的景观效果。

人们可直接感知植物花、果、枝、叶的质感,如叶片的蜡质与绒毛、枝干的光滑与粗糙、单叶及复叶等,在视觉感官上均会给人一种差异,在进行植物造景时,一定要考虑到环境的整体统一。

1.2 协调性原则在植物造景过程中,比例协调的美学原则我们要注意运用,使植物不同种类之间以及与其他造园要素之间建立起和谐的比例关系,让人们产生一种舒适、柔和的美感,找出一致性和近似性,在一起配植才能产生协调感。

同样,变化性和差异性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可产生对比的效果,形成热烈、兴奋和奔放的感受。

1.3 均衡性原则一棵孤植树,一定会引起许多人的注意力,两个相似的植物,同样是有吸引力的聚焦点,这就是均衡的作用,对称是最简单的均衡,会产生平衡的效果,均衡就是稳定和平衡。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研究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研究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研究摘要:当前,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此种大环境下,构建绿城市尤为重要。

在现代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园林景观项目为人们构建适宜的居住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

优质的园林景观承担着城市绿色开放、生态共享、弘扬文化、传承经典、塑造特色等功能,是公共活动聚集与城市功能开展的核心区域,推动着绿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造景;应用1风景园林植物造景发挥的作用1.1美化环境在园林建设中,从植物的形态大小、姿态、色彩、花期、气味及季节性变化等方面多样化的合理搭配,可以有效地提高园林景观的水平布局和空间感,使植物景观更具观赏性配,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美的体验。

1.2环境保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引发了各种恶劣的天气条件,直接危及人们的健康。

园林景观的建设可以很好地净化空气质量,水土保持,调节气候,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适宜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2风景园林项目植物造景应用策略2.1在特定环境中塑造植物景观植物的各异形态及具有的特殊象征意义会让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绪特征,在塑造园林景观时需配置与环境风格属性协调一致的植物,传递特定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

祭祀性和纪念性园林里常栽植松柏,如在巍峨的毛主席纪念堂主体工程周围有一道宽30m的油松、山里红和雪松3种树木为主组成的绿色林带。

油松刚劲挺拔,四季常青,衬托出纪念堂庄严肃穆的气氛,延安人民敬献的13株青松就栽植在这片松树林中;山里红是我国北方劳动人民喜爱的传统果树,春天白花满树,秋天红果累累,别具一格,又由于其叶子宽阔,与松树细长的针叶相衬,增加了绿化带的美观度;雪松主干高直,侧枝平展,树型似塔,气派雄伟,起到烘托纪念堂宏伟建筑的作用。

在绿化带南端成丛的桧柏体型高耸、色调浓重,与树冠浑圆、叶色嫩绿的馒头柳相互衬托,绿化带南北入口两侧的花坛从春到秋均盛开着鲜花,形成气势磅礴、欣欣向荣的景观。

园林景观——城市绿化的植物造景艺术(3篇)

园林景观——城市绿化的植物造景艺术(3篇)

城市绿化的植物造景艺术(3篇)目录城市绿化的植物造景艺术(3篇) (1)1风景游憩林植物配置与城市绿地植物造景对比 (2)1.风景游憩林植物配置与城市绿地植物造景的共同点 (3)2.风景游憩林植物配置与城市绿地植物造景的特点 (4)3.进行风景游憩林植物配置和城市绿地植物造景时的侧重点不同 (6)4.结语 (7)2论植物造景在我国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8)1 园林植物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作用 (8)2 园林植物景观是意境创造的表象 (11)3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13)4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14)5 结语 (15)3浅谈现代城市绿化的植物造景艺术 (16)1 植物造景及其重要性 (16)2 城市绿化植物造景艺术 (16)3 城市绿化植物造景中的注意事项 (18)4 结语 (19)1风景游憩林植物配置与城市绿地植物造景对比摘要:风景游憩林和城市绿地都是以植物为主要景观元素,满足人们游憩休闲的需要。

两者都需要遵循美学和植物的生态学原则进行设计。

但是由于它们地理环境等的差异,风景游憩林植物配置时是以群体美为主,园林建筑作为景观的点缀,而城市绿地面积小,穿插在城市之中,所以植物个体美展现较多,而且还需要用植物柔化过多的城市建筑。

通过对比进而使2种设计方法相互借鉴。

关键词:风景游憩林;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在《雅典宪章》里,“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是城市四大功能。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对游憩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游憩与休闲我们通常一起提及,而“休”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人倚木而休”。

木即为植物,由此可见,人们需求的游憩休闲场所就是拥有美好植物的绿地。

在城市中分布着各种城市绿地,为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城市气候,增强城市抗灾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也满足了人们在城市里休闲游憩的需求,但是城市中的拥挤、噪声、污染、心理压力等还是促使人们走进郊野、走进丛林、获得一份大自然的恩赐。

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人们对于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在此背景下,为能够满足人们需求,就必须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对园林内植物进行合理配置,保障园林景观营造科学合理性,实现园林景观的环境效益,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前言:园林绿化工作至关重要,不仅能够为居民提供充足的生活色彩,同时还可以有效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

以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建设为基础,相关单位和从业者需要提升园林绿化管理知识,增强乔木栽植技术管理水平,打造更为优质的园林景观环境,保证各项施工举措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为居民提供更为优质的生活环境。

1、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重要性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生态的迅速改善,已经将当前的城市建设手段进行了丰富化,因此风景园林的建设更要根据城市园林风景的美化和城市园林风景的培养作为核心基础来进行,必须以城市的生态保护建设和环境美化作为基础来进行规划。

园林植物景观的建设直接影响了整个园林景观的价值和意义,决定了这个景观是否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质。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园林植物景观配置可以发挥出以下两方面作用:一方面,园林植物作为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内容,其配置效果将会直接关系到园林景观的整体美观性。

此外,园林景观中植物类别要丰富,植物种类过于单一将会导致视觉疲劳,反而会影响到园林景观的整体美观性。

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还能够体现出园林景观环境效益。

若是可以此外,基于当今园林景观建设时植物多样性要求内容,应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保障植物种类多样性的同时,对各类植物之间的协调性特征进行充分研究分析,确保各类植物能够实现区域环境效益的最大化的同时,维护园林植物生态稳定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2、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常见问题2.1植物搭配不当植物搭配设计方案需要坚持环境的协调统一,突出区域特色等原则,植物的配置多采用自然式配置,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配置,并且配置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特点、区域文化特征以及植物的生态系统情况,最终保障植物的美观性同时,为植物生长创造出最为良好的生态系统。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植物作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调节气息,还能提高空气质量等。

本文将从植物选择、种植、配置等方面进行植物造景分析,以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帮助。

一、植物选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根据园林设计的整体构思和环境特点进行植物选择。

植物的品种、高度、颜色等都需要考虑周全。

比如在露天、明亮的广场或者公园内,可以选择大面积盛开的草花、树木和灌木,来达到鲜明的视觉效果;而在密闭的小公园或花园可选择高度不同、各有特色的常绿植物、灌木植物,组成密集的植被,打造出一个人工的绿洲。

二、种植方式植物的种植方式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展和园林景观的效果。

常见的种植方式有直接种植、盆栽、垂直种植等。

1. 直接种植直接种植就是将植物的根系直接与土壤接触,根据适宜的浇水和肥料管理,让植物自然生长。

直接种植适用于树木、草花和灌木等种类,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植物,同时也可以使景观效果更加自然真实。

2. 盆栽盆栽是将植物放在盆中进行种植,适用于需要移动性、整理性强的地方,比如室内场所。

盆栽植物应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控制温度等,同时还需要定期更换盆土,营养不良的植株则必须补充适量的肥料和矿物质。

3. 垂直种植垂直种植是将植物根系按照一定的规格分层串联,在墙面或空旷的场所就可以种植出美丽的覆盖墙面和垂直绿植景观。

垂直式种植需要均匀的光线、空气和水分流动,以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

三、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可以点缀出自然的美景,还可以为人们创造不同的空间体验。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创造出自然的景观,提高人们的身心愉悦感。

1. 多层次配置多层次的植物配置可以营造出立体感,为园林带来更丰富的造景效果。

比如,将高大的树木和灌木植物与矮小的草本植物相互配合,既可以保持视野的开阔,同时也营造出大自然的景致。

2. 色彩配置植物的颜色也是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园林植物造景的分析和研究
摘要:城市园林植物生境由于人为因素的存在使其具有特殊性。

笔者结合自己
的经验,在总结国内外城市植物造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今国内城市植物造景存
在的问题,提出城市植物造景走生态设计的路线,以期为构建宜人的城市生活环
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植物;植物造景;生态设计;景观布局
城市植物造景通过生态原则、艺术原则与适应原则的结合,体现植物景观的
生态功能并结合孤植、规则式种植、树丛、垂直绿化、花坛等手法营造植物景观
的层次效果与季相变化,使其具备丰富多样又完整统一的观赏特色,提升城市植
物造景的质量。

1.植物造景与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1.1植物造景的概念
园林植物造景就是应用各种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植物进行合理地配置与
组织景观,使在园林植物之间及与其他园林要素的配置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类植
物的形体、线条、姿态、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

植物造景
是以生态园林为指导思想,以“崇尚自然、优化环境,因地制宜、特色鲜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为总体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等现有条件,确立以植物造景为主,健康、生态的植物自然配置。

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植物景观的视觉效应。

1.2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
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

植物景观设计是针对城市园林
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提出的生态园林
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

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不但
包括视觉艺术效果上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和文化上的景观等。

植物造景是园林
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合理的植物造景与硬质的建筑、假山等结合可以创
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

2.当前国内城市植物造景存在问题
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的构建是以自然文化为基础,以自然要素为素材,以自然
风景为源泉的艺术创作,具有自然的属性和地域的特征及自身演变发展的规律。

植物作为风景园林的主体元素,有其生命特征及与其他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目
前的现状是植物造景仅停留在概念上重视,而应用上更侧重于追求空间构成等视
觉效果的功能满足,没有给予植物景观科学属性般的重视,缺乏对设计手法的深
入挖掘研究。

在植物造景的具体实践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查阅相关资
料进行总结,分析出城市植物造景存在的共性问题为:选择植物时舍弃乡土树种,盲目引进外来景观形态较好树种,出现植物景观的同城化;植物造景设计时不注
重人性化,现场施工与设计方案不符,较大范围的设计变更;设计上的不创新,
植物配置欠科学性和艺术性,忽略功能性和植物多样性,空间布局的功能性没有
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养护管理措施不合理,具体的养护过程中工人凭个人经验,
缺乏理论技术指导等。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既要考虑营造满足人们接近自然要求的环境,又要体
现植物景观的科学性,以及如何保有植物景观的历史性,运用科学手法解决城市
中人与自然的对立局面,体现出植物景观设计的多面性。

城市植物造景设计不再
是单纯考虑视觉感官效果,从生境塑造的角度出发,展开空间布局和细部设计,
营造自生演替的环境,在不同尺度上提高环境生态品质,形成体现城市地域文化
特征的软质空间。

3.园林植物在造景中的应用
植物品类繁多,有木本和草本之分。

木本中有以观花、观叶、观果、观枝干
的各种乔木和灌木,草本中有大量的花卉和草坪植物,构成了园林的主体。

乔木、灌木、草坪组成的植物群落生态效益显著,所以植物造景应注重乔灌草搭配。

3.1乔木和灌木
由于乔木绿量大、具有遮阳挡雨、减噪吸尘等功能与景观效果,所以在城市
绿化时常被使用。

以往城市多定植2~3年生的幼树进行绿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发展到4~5年生乔木、胸径8~10cm或10几年生、胸径20cm左右的大树定植绿化。

灌木可以和乔木混栽,自然造景也可以密植。

目前小灌木密植造景很流行,常见的应用形式:①代替草坪成为地被覆盖植物。

对密植的小灌木进行修剪,使其平整划一,也可随地形起伏跌宕;②代替草花组合成色块和各种图案。

利用各种小灌木的叶、花、果的不同色彩,将其密植
成寓意不同的曲线、色块、花形等图案;③花坛满栽。

用小灌木密集栽植于一些形状各异的花坛,形成花境、花台。

3.2规则式种植
在纪念性区域、入口、建筑物前、道路两旁等地方一般需要规则式布置,以
衬托严谨肃穆整齐的气氛。

规则式种植一般有对植和列植。

对植一般在建筑物前
或入口处,如海桐、圆柏、雪松、大叶黄杨、含笑(修剪成球形)等;列植主要
用于行道树或绿篱种植形式。

行道树一般选用冠大浓荫、花果不污染环境、干型强、病虫害少、根系深的树种,如悬铃木、马褂木、七叶树、银杏、香樟、松、
杨等树种。

绿篱一般选用常绿、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缓慢、叶小的树种,如
大小叶黄杨、圆柏、侧柏、女贞、栀子花等。

3.3草坪
草坪是人工栽植和管理的,具有使用功能和改善环境、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降低噪音、吸滞尘土、杀菌防病和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还具有减缓太阳辐射、保护人的视力、降低人的心理压力和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等作用。

在城市的
街心广场、文化休息公园、城市立交和高速公路两旁以及具有纪念意义的馆、碑、塔、亭等场地建草坪,可以为人们提供公共活动和休憩的场所,开阔人们的视野,缓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发展带来的紧张和拥挤。

选择优良草坪作为主景,并在草坪中建花坛、种植的孤立树或树丛,以及在草坪边缘栽种植物作为陪衬,都可以加强草坪主景的气氛。

4.城市植物造景的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是在园林美学、景观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丰富
的植物材料从景观主客体的不同角度研究符合美学原理的景观,从功能、结构、
景观3方面确定区域内植物景观设计目标,来改善城市环境和整体生态品质,补
偿生态景观的恢复功能,通过生态系统的互动关系形成良性循环,保护景观多样
性和生物多样性,创造符合大众审美心理及行为需求的园林艺术植物景观,实现
景观格局与生态功能的和谐发展。

4.1植物材料选择
我国地大物博,植物的品种和物种资源丰富,在城市园林植物造景可控选择
的配置模式较多。

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外观,且在实际的植物造景过程中不仅以
个体出现,而是以片植和群落的形式,展现植物的水平分布和立体层次的竖向美。

如江苏云台山天然植物群落以栓皮栎群落+赤松群落+盐肤木群落为主体,在当地
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秋季的色相更具观赏价值,在乡土植物绿化的基础上,凸显地域特色。

注重植物景观的组合及植物季相色彩的搭配,以常绿树为主基调,采用速生树和慢生树、乔木和灌木相结合,从自然地形和植被群落分析,体现陆
生-湿生-水生渐变的特点。

如水杉-池杉-落羽杉植物群落,群落植物都是美
丽的秋色叶树种,自身的四季变化体现了时序和四季的景观变化,结合其他园林
要素合理搭配,体现出植物物候景观的变化多样,丰富了造景艺术效果。

4.2植物种类及比例选择
植物景观的合理设计对恢复城市自然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
作用。

进行植物配置时,应依据不同环境气候条件和不同土壤生境,来确定乔木、灌木、地被,落叶植物与常绿植物,乡土植物与外来引进植物,速生品种与慢生
品种的配置比例。

如在民用爆破器材工厂,针对不同危险级别区域选择合适植物
物种并配置针对性的植物群落,达到绿色生产和植物安全防护的目的。

在进行实
践植物造景设计和种植配置过程中,要考虑植物种群的优势种群和群落结构的稳
定性,群落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分布状况,群落中各植物的外貌和季相,群落
交错区和边际效应,并结合植物组成的空间构成理论,来综合考虑植物种群的数量、丰富度及多样性。

结论
充分利用造景因素,使植物景观与总体环境协调一致,并注意植物景观的层
次效果与季相变化,使其具备丰富多样又完整统一的观赏特色。

植物造景不应满
足于现有传统的植物种类及配植方式,应积极向植物分类、植物生态、植物学等
学科学习和借鉴,提高植物造景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杨晓冬,王芳.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J].林业科技情报,2006(2):91-92.
[2]乔立强.浅谈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财富.2009(8).
[3]郑宏娜,钟祥伦.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种植设计原则[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