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合集下载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社会发展又不可或缺地需要教育的支撑。

教育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本文将从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教育与社会进步的互动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教育扮演着培养人力资源、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角色,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

首先,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为社会提供各个领域所需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

教育为个人提供了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机会,使其能够在社会中发挥作用,并为企业和机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提高了社会的劳动力素质和竞争力。

其次,教育可以培养公民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社会公德有所了解和认同,形成诚信守法、乐于助人的良好行为习惯,为社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教育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首先,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和保障。

只有通过教育,人们才能够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教育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激发人们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经济创新和科技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经济的发展也为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经费的投入逐渐增加,教育设施的改善和师资的提高使得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好的配置,提供了更好的教育环境,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三、教育与社会进步的互动关系教育与社会进步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

首先,教育提供了人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平台,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机会。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和能力,提高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实现自我价值和发展。

其次,社会的进步也为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需求逐渐增加,教育的规模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在当今社会中,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两者相互影响、彼此依存。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则提供了教育的背景和条件。

本文将探讨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

第一部分:教育与社会互相塑造教育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塑造的关系。

首先,教育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才,提供知识和技能,使个体具备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

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不仅能够提高整体社会的素质和文化水平,也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创新。

同时,教育也为社会提供了人力资源,为各行各业注入新鲜血液,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另一方面,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也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和内容。

随着社会的变迁,教育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向培养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塑造着教育的形态,推动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因此,可以说教育和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塑造的关系。

第二部分: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首先,教育有助于培养公民的素质和道德观念,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同时,教育还能够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激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推动社会进步。

其次,教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一个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个体通常具备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更加容易在职场和竞争中脱颖而出。

教育为个体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同时,教育还能够减少贫困和社会不平等,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第三部分:教育与社会面临的挑战面对现代社会的变革和挑战,教育与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需求。

首先,教育的公平性和质量需得到重视。

当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义务教育差距较大等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改革,提高教育的公平性和质量。

教育与社会发展范文

教育与社会发展范文

教育与社会发展范文教育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育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发展相互依赖,互为条件。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而社会进步又为教育创造了条件和资源。

下面我将从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教育与人才的培养、教育的公平与平等、教育与创新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首先,教育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能力和素质,为社会提供了人才资源。

教育让一个人拥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批判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有人际交往能力等。

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得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在现代社会中,人才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育通过培养人的能力和素质,为社会提供了所需的各类人才。

教育不仅培养了高学历人才,也培养了技术工人和农民等各类人才,满足了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人才的培养,进而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三,教育的公平与平等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育公平是指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不因经济、地域、性别等因素影响教育机会。

教育公平能够减少不公平现象的发生,使得社会资源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更好地发挥人的潜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教育平等则是指每个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都受到同等对待和重视。

教育平等能够满足个体的教育需求,使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最后,教育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教育是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育通过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使他们成为社会的创新驱动力量。

综上所述,教育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进步也为教育提供了条件和资源。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教育的作用更加凸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提升人的能力和素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和创新动力。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领域,二者相互影响并不断塑造着彼此。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也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分析其互动和相互依赖的特点。

一、教育对社会的影响教育是塑造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首先,教育可以培养人才,为社会提供各个领域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教育的传递,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其次,教育可以提升社会整体素质。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社会能够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专业素养的人才,促进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教育提供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可以改善社会整体的文化素质。

另外,教育也有助于社会的稳定。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得正当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培养出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这些价值观和准则的传播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增强社会凝聚力,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二、社会对教育的影响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同样深远。

首先,社会需求对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社会的需求决定了教育的目标和方向。

例如,在一个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社会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科学技术方面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其次,社会对教育的资源分配有一定影响。

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状况直接决定了教育资源的分配情况。

富裕的社会往往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和资源,促进教育的发展。

另外,社会还对教育的制度和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教育制度和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将促使教育制度和政策的改革,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

三、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教育和社会是相互依存和互动的关系。

教育需要适应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同时,社会也需要教育的支持和贡献,以推动社会的发展。

在这一互动关系中,教育可以引领社会的发展。

通过教育,社会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创新人才和领导者,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创新。

教育的发展也能够提升社会整体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当代社会中,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学校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学校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人才为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学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知识面,还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求。

这些有素质、有能力的人才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推动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此外,学校教育还起到了价值观传承和社会道德规范培养的作用。

学校是灌输道德价值观念的重要场所,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学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形成,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文明的基础。

二、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要求社会发展的进步要求学校教育适应时代的变革,紧跟社会的发展潮流。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学校教育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首先,学校教育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纯粹依靠知识的传授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学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其次,学校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发展需求,学校教育应该针对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进行个性化培养,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发展潜能。

这样才能培养更多具有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三、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学校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学校教育为社会提供有素质的人才资源,而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又不断推动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学校教育应当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同时,学校教育也应密切关注社会问题,反馈社会需求,为社会提供解决问题的智力支持。

有关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论文

有关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论文

有关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论文教育以文化为根、以育人为本。

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培养人,正是教育的根本职能和永恒使命。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论文篇一《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摘要】所谓的教育在“东方”文化中,“教育”由“教”和“育”结合而成,即教书育人;而在“西方“文化中“教育”它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即被理解为采用一定手段,把某种本来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变为现实。

[1]由此可见,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

教育是伴随人类生产而生产,发展而发展,将永远存在于社会之中。

因而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互依赖。

【关键词】教育社会概念关系1、前言教育是一种大到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在国际当中的地位;小到可以增长个人文化水平,提高自身素质的现代文化技术。

它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2、教育2.1教育的概念要弄清教育的概念,首先要明白“教育是什么”。

那么教育是什么呢?各个学者和大师由于他们身处的环境不同,因此对教育所下的定义也就不同了。

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人才能成为一个人”;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德国思想家康德认为“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又如中国古典《中庸》所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如此等等,这些各种说法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把教育看成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

而没有从教育的本质去看待教育的概念,那么综合各家“教育”概念之认识,对“教育”概念之界定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促进个体社会化合社会个性化的活动。

[2]2.2教育的本质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于上层建筑,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则是生产力,或既是上层建筑又是生产力,还有的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太复杂,干脆把教育的本质定义为特殊的范畴等等。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引言教育和社会发展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因素,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扮演了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角色。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塑造人格,从而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做出贡献。

本文将探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以及相互影响。

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1. 人力资源的培养教育是培养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各类知识和技能,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教育系统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比如,教育为企业提供了各类专业人才,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教育为政府机构提供了各级各类专业人才,推动了行政效能的提升和社会管理的发展。

2. 价值观的传承和塑造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传承和塑造社会的价值观。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接受基本的道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这种价值观的传承和塑造对于社会和谐稳定、文明进步至关重要。

教育可以促进道德风尚的提升,加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的多元发展和进步。

3. 社会流动性的提升教育可以为个人提供社会流动的通道和机会。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改变自身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实现社会阶层的跃升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教育的普及和公平,可以打破传统社会的封建等级制度,使更多的人有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社会的成功,进而推动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影响1. 教育目标的调整在社会不断变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教育的目标也需要相应进行调整。

教育要与社会发展需求保持一致,不断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转型,教育需要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 教育资源的配置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支撑良好的教育资源。

社会的投资和关注使得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和充分的配置。

优质的学校、设备和教材的普及,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制约和促进。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受到其他系统方方面面的制约,同时又对其他系统有能动反作用。

教育主要与与社会发展中的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相互制约且相互促进。

1、生产力方面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起至着显然促进作用。

同时,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目的、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与规格。

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教学手段、方法与非政府形式。

2、政治经济制度方面
政治经济制度同意着教育的性质。

同时也制约着教育的目的,决定教育性质、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受到教育权和教育内容、结构、管理都存有一定的制约。

3、文化方面
文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水平,同时也制约着教育的模式和教育环境。

文化同样制约着教育的传统与比变革,一个国家的文化越长久,教育变革就越难。

教育的社会功能
1、经济功能
教育培养着社会劳动力,提升生产力,提升劳动者素养与效率。

同时教育也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2、政治功能
教育为社会政治服务,培养政治管理人才,促使政治民主化。

同时教育还可以引导和制造社会政治舆论。

3、文化功能
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的传递、传播和保存功能,同时教育还能对文化进行选择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国家前的途强弱兴衰,由这个国家统治机器的意识形态为方向的教育规划来决定。

教育分社会,学校和家庭三种环境教育,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家庭教育影响着人的先天性格(这种影响会随着后天变化)。

学校教育是人们接受系统学习的重要阶段(一般是正面教育),学校对学生应该启发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掌握灵活的读书方法已形成学生自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发挥每个人的自由潜力和不同的特长,因而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类创造力。

而不是把学生当成考试机器,培养学生成解题高手而脱离自然社会的客观实际,应该把无字之书和有字之书都要结合的读。

而现在的教育居然还在提倡古代腐朽的状元之词,鼓励学生当状元当大官,愚昧之极。

社会教育(一般是反面教育)则始终贯穿人的一生,活到老,学到老,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都得去学,社会是个真正的知识库。

社会观念和风气影响着大多数人们的工作和学习中的价值取向,而社会风气则由统治者自己的意识通过其宣传机器和教育机器决定部署着的。

现在的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变成分数的奴仆,除了考高分,让你不会思考也没有时间去思考最能发挥自己潜力的爱好领域。

是要学生做一辈子的顺奴,要你没时间去关心政治、没时间去寻找正义、没时间加强道德的修养,读书就是为了出人头地,为了金钱、为了美女、为了做官。

让现实和教育成两张皮,只有这样,有些人才能一生作威作福,达到统治的目的。

不可否认,丰富的物质是我们的必然追求,但它绝不是我们追求的全部。

它能给我们带来富足,带来虚荣,但它也带来自私,狭隘和分裂,
带来堕落和胆怯(1)。

要永远知道一个真理:金钱不一定带来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和必然的强大。

美国的开国总统都是理想主义者和革命者,美国是资本社会的标榜,但他的开国者们那种所追求的人类天赋的自由权,平等权,追求幸福权,博爱,民主(虽然他们现在是资本主义式民主)政治理想贯穿着整个美国社会系统,特别是美国的教育系统。

美国人深知一个没有共同理想和信念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轻易放弃自已理想和信念的民族是即将面临崩溃的民族,一个放弃自己民族英雄的精神和气节的民族,那是亡族灭种的灾难。

教育学生先要教育他们做人的道理,让其知道他们天赋的人权是任何其他权利无法剥夺的,培养学生们对价值观正确选择(真理和自由),而不是追逐财富和权力。

学生对价值观的选择决定着他们走入社会后对我们社会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朝开明的方向形成主流风气起重要的作用。

他们决不会在学校赤裸裸地宣扬读书是为了赚钱,当大官这等低级教育方式(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就在学校公然宣扬拜金主义和官本位文化)。

美国第三届总统杰斐逊晚年说:“我的一生都在和自己的天生兴趣,感情,愿望做斗争。

在我走进社会时,我们国家的社会风气是每个正直的人都觉得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我们国家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的确,他不当总统也是个富有的人,有自己的庄园,享受舒适的生活,不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在英王的庇护下继续过着贵族生活。

但他却选择了为殖民地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危险与光辉并存的道路。

政治家与政客的区别是,政治家是运用手中的权利为大多数人服务,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奋斗。

政客则是擅权于达到自己的私心目的,是为极少数人服务的。

美国教育的成功就
在于它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走过场,不讲形式,把这种思想真正深入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之中,保持他们行动和观念的一致。

美国现在的强大是建立在17起世纪时期从欧洲移民过来的开拓者学习的态度,结合政治理念上的创新基础上促进了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的发达,也就是和欧洲一起在政治上的进步(政治进入议会选举制度)和经济上的进步(工业革命)成就了当今西方经济,科技,政治的优势。

这些成果都是靠教育起的孵化器作用。

但是,自从共产党诞生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东方(中国)实践起来后,西方政治对东方的优势完全变成了弱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在发展到顶点后开始衰退(虚拟经济开始),中国本来可以用比西方优越的政治优势从美国手里接过为世界和人类发展做贡献的接力棒,在经济,文化各方面以全新的社会主义理念快速发展,成为超级国家,但几千年来的封建历史文化中的糟粕(官本位文化)阻碍了中国人和社会向开明,民主,自由,平等理念注入到大多数人的精神中去的历史进程。

我们不但要有富足的生活,而且要有正确坚定的意志、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不朽的民族精神,才能建设好自己的家园。

一个国家光富有不行,顶多是块肥肉,清朝末年的财富占全世界四分之一,但国力苶弱,四亿中国人一盘散沙,统治阶级更是愚昧腐朽,面对工业革命后的西方资本国家入侵,奴颜婢膝,丧国辱权,靠出卖老百姓和国家的利益来苟延残喘,满清末年至新中国成立,我们的民族曾在一百余年的近代工业和枪炮争斗中跌倒,受尽侮辱和欺凌,被列强践踏掳掠,被嘲笑为猪猡病夫划入与狗的行列,被集体用机枪扫射的贱民。

这些难道今天真的就被我
们遗忘?遗忘就是背叛我们的先辈,而我们也将被我们的子孙唾弃!更不可否认,所谓的改革开放,我们建立起无数的高楼大厦,修建了无数的宽阔大道,修建了一座座美丽的花园,但我们的精神家园却日渐荒芜。

人们的钱包日益饱满(少数人),但我们民族的脊梁却日见弯曲,我们的飞船已经远征太空,可我们的眼光却已囿于卧榻餐桌之前变得短浅。

我们民族自强自立精神正在焕散,我们的高尚灵魂正失落,我们的坚定信念正崩塌,我们的团结力量正在萎缩,因为这种教育的误导使我们大多数人陷入了对金钱和权力的崇拜和追逐。

贪欲,欺诈,冷漠,低俗,淫糜之风充斥弥漫世人的脑袋。

多少世人在金钱和商品的追逐中变得势利、冷漠、狭隘;多少所谓的公仆在钱权交易中已经或正在堕落、变节、腐烂(2)。

清朝末年朝廷的财富占世界四分之一,这些财富都集中在当时的统治阶层手中,这样的财富不仅没有维持封建朝廷永远统治和奴役人民的作用,反而成为滋生腐朽统治阶级贪婪的本性的温床。

最后使成为一盘散沙的国民,面对区区两万外敌入侵,泱泱四亿人的大国落得个任人宰割下场,在民族史上留下了永远耻辱的一页。

从历史上的所有朝代兴衰规律看,创业者多勤,守业者多逸。

创业的先辈在为事业打基础时,果敢精炼,责任心和使命感强,始终保持勤奋学习的态度,越是困难意志越坚定,每个困难都成了他们进步的垫脚石,不追求虚荣和形式,创造出了自己的辉煌事业。

相反,继承先辈事业的守业者往往坐享其成,因循守旧,心中没有了高尚远大的理想信念,目光渐渐短浅,贪图享受肉林酒池之中,在安逸的环境里从精神中失去了创业者那种鲜活的创造力,大胆的探索思维和勇敢的实践能力。

结果,
他们从先辈手中接过来的事业没有了活力和竞争力,逐渐走向平淡,最后避免不了灭亡命运(公司和家庭的发展也一样,中国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继承者要是不保持永远奋斗的精神,就会在社会发展中被其他创业者,竞争者代替)。

不要看美国现在这么强大,它也符合这种规律运动。

因为它已经到达了资本主义最鼎盛的时期并开始衰退(这次金融危机证明美国的虚拟经济不是在创造财富而是把实体财富向少数人手里集中,多数人手中是虚拟财富,这就制造了矛盾和危机,让自己的地位逐渐衰退),事物发展的过程物极必反。

现在的美国由于他的统治阶级坚持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每个阶段的社会制度在诞生时都有它的进步性,但当这种制度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斗争发展而不相适应,就成了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因为就需要探索更符合客观世界的新制度来代替旧制度,完成新陈代谢一样的过程推动人类向更高层次前进),如果他们不继承他们开国先辈的政治理念,努力探索把自由权,平等权正真体现到美国的三亿大众身上,带领全国人民进入大众政治时代,那么他们就要成为他们的祖先当时革命的对象。

我们也一样,教育是为了继续达到统治愚民还是为了开启民智,怎样选择,决定着每个阶层的前途。

让每个人都有维护生命,自由,平等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开发人类那还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没有用到的智慧潜力,人类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步伐就不会停下来。

(注:作为社会历史观的范畴, 必然王国是指人們受着盲目必然性支配, 特别是受着自己
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的一种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是指人們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 成
为社会关系的自觉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自觉主人的一种社会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