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火电厂中的烟气脱硫技术(标准版)
浅谈火电厂中的烟气脱硫技术

浅谈火电厂中的烟气脱硫技术摘要:目前我国的发电还是主要已火力发电为主,其火电脱硫技术在我国脱硫技术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但后期造成环境污染也受到了群众的重视,本文主要对湿法脱流中的工艺及防腐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火电厂;烟气脱硫;防腐我公司总承包的新疆天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电解铝技改配套(1×200MW)发电机组烟气脱硫工程配置一套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简称FGD),全烟气脱硫,脱硫效率要求不小于95%,不设GGH,有增压风机、设置全烟气旁路。
本工程是采用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
即CaCO3+SO2Ca2SO3·1/2H2O,然后将亚硫酸钙(Ca2SO3·1/2H2O)充分氧化成石膏。
脱硫岛的关键设备是脱硫吸收塔。
吸收塔为圆筒型常压设备,吸收塔下部内径为φ12400mm,上部内径为φ9700mm,烟气入口高度为11715mm,烟气出口高度为25525mm,液位高度为8430mm,吸收塔高为27070mm。
吸收塔底部浆液池设有一层氧化空气管网和3台侧进式搅拌器,吸收塔上部设有三层循环浆液喷淋系统和二级除雾系统以及工艺管道接口等。
脱硫系统包括:1.石灰石制浆系统2.吸收剂浆液供应系统3.烟气系统4.SO2吸收系统5.石膏浆液脱水系统6.工艺水和设备冷却水系统7.排放系统8.压缩空气系统1脱硫技术概述脱硫技术从脱硫形式讲,主要方法:燃烧前控制———原煤净化;燃烧中控制———硫化床燃烧(CFB)和炉内喷吸收剂;燃烧后控制———烟气脱硫;新工艺(如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液态排渣燃烧器)。
1.1燃烧前脱硫技术在燃料进入燃烧器之前所进行的处理、加工,主要包括燃料的替换、洗选加工、形态转换等技术。
1.2燃烧过程中脱硫在燃烧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将煤中的硫转移到固体废物中,从而减少二氧化硫向大气的排放。
1.3燃烧后脱硫技术指对燃烧装置排出的烟气进行处理,脱除其中二氧化硫的技术。
FGD是去除矿物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硫化物最常用的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
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工艺介绍

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工艺介绍烟气脱硫技术是指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SO2)等硫化物从烟气中去除的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下面将介绍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工艺流程和常见的脱硫设备。
工艺流程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主要包括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海水脱硫法和氨法脱硫等多种工艺。
其中,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
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石灰石破碎、石灰石浆液制备、石灰石浆液预处理、烟气脱硫反应、石膏脱水和石膏输送等步骤。
首先,石灰石破碎是将原料石灰石进行破碎,使其颗粒度符合脱硫反应的要求。
然后,将破碎后的石灰石与水混合,制备成石灰石浆液。
接下来,对石灰石浆液进行预处理,包括搅拌、沉淀、过滤等工序,以去除杂质和提高浆液的稳定性。
预处理后的石灰石浆液被喷入烟气中,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钙(CaSO3)和硫酸钙(CaSO4)。
最后,将生成的石膏进行脱水处理,并输送至指定地点进行综合利用或堆放。
常见脱硫设备在烟气脱硫工艺中,常见的脱硫设备主要包括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烟气脱硫塔、石膏脱水系统等。
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主要包括石灰石破碎设备、混合搅拌设备、沉淀池、过滤设备等,用于制备和处理石灰石浆液。
烟气脱硫塔是烟气脱硫的核心设备,其结构多样,常见的有湿法烟气脱硫塔和干法烟气脱硫塔。
湿法烟气脱硫塔通过喷淋石灰石浆液的方式,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吸收到浆液中,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干法烟气脱硫塔则通过干法喷射或干法吸收的方式进行脱硫。
石膏脱水系统则是将脱硫过程中产生的湿石膏进行脱水处理,降低其含水量,以便于后续的综合利用或处置。
总结烟气脱硫技术是火电厂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其工艺流程和脱硫设备的选择对于脱硫效率和运行成本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例如海水脱硫技术和氨法脱硫技术的应用,为火电厂烟气脱硫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浅析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技术与脱硝技术

浅析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技术与脱硝技术一、火力发电厂大气污染排放分析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个领域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火力发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严重影响了环境,这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宗旨不相符合。
据统计,到2020年我国都要达到50亿吨标准煤。
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国内电厂尤其是火力发电厂所需的都是煤炭等原材料,在燃烧和发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后果不堪设想。
这样的环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会造成非常不利影响。
二、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技术1、烟气脱硫技术的概述。
传统的烟气脱硫的方法主要有干法脱硫、半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
干法脱硫的原理就是使用吸收剂或者催化剂脱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这种吸收剂或者催化剂可以是固态的粉末或者颗粒。
一般在干法脱硫技术中,使用的是活性炭法和氧化物法,这种技术在含硫量较低的情况下脱硫率相对于较高,脱硫剂吸附饱和后经过解析还可以重复利用。
半干法是介于干法和湿法之间的脱硫方法,主要的半干法脱硫技术主要有炉内喷钙炉后活化法、喷雾半干法、烟道流化床脱硫法等。
2、常用的几种脱硫技术。
(1)活性焦烟气干法脱硫技术。
活性焦属炭系吸附剂,具有活性炭的特性。
即活性焦本身既是吸附剂,又是催化剂,同时还可以用作催化剂载体。
烟气经过活性焦吸附塔时,烟气中的SO2、NOX、O2、H2O及通入的NH3被吸附在活性焦孔隙中。
在活性焦催化作用下,SO2和O2及H2O 发生反应,最后以H2SO4形式附着在活性焦孔隙中;NO与O2及NH3反应生成N2,NO2与NH3反应生成N2,从而达到脱除燃煤烟气中SO2和NOX的目的。
整个脱硫工艺过程中不消耗工艺水,是一种高度节水的脱硫技术。
同时,在除去SO2的基础上还能去除30%的氮氧化物和汞、砷等有害物,脱硫副产物可以制成H2SO4转化成石膏,也可以转化成腐殖酸粗品用来绿化复垦。
浅谈火电厂脱硫技术

浅谈火电厂脱硫技术在当今工业生产中,火电厂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设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火电厂在燃烧煤炭时产生的硫化物等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火电厂脱硫技术成为了研究和应用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脱硫技术的原理、分类和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浅谈,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一、脱硫技术原理火电厂脱硫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吸收剂与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化学反应,将硫化物转化为不具有害性质的物质,从而实现对烟气中硫化物的去除。
目前,广泛应用的脱硫技术主要包括湿法石膏法、干法石膏法、石灰石膏法等。
湿法石膏法是最早应用的脱硫技术,其原理是将燃烧产生的烟气与石灰浆液进行接触,使二氧化硫被氢氧化钙吸收,并生成硫酸钙。
这种方法处理效果较好,但存在排放废水的问题。
干法石膏法是在湿法石膏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采用干法脱硫设备,可以将燃烧产生的烟气直接与石灰或石膏进行接触,从而达到脱硫的效果。
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投资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脱硫技术之一。
石灰石膏法采用生石灰浆和粉末喷射到烟气中,通过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的过程。
这种技术也是比较常见的脱硫方法之一。
根据脱硫过程中是否耗用氧化剂,脱硫技术可以分为氧化脱硫技术和非氧化脱硫技术两大类。
氧化脱硫技术是指在脱硫过程中需要耗用氧化剂,使硫化物氧化为更容易吸收的氧化硫酸盐。
这类技术具有高效、稳定性好的特点,适用于高硫煤和高硫煤气等工况。
湿法脱硫技术指在脱硫过程中需要用到水分或水溶液来与烟气进行接触,以加强吸收效果。
这类技术适用于对有毒气体浓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干法脱硫技术则是指在脱硫过程中不需要用水进行吸收,操作简便,适用于对废水排放有一定要求的工况。
三、脱硫技术应用现状目前,世界各国对燃煤电厂的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要求硫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浓度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火电厂脱硫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浅谈烟气脱硫技术在火电厂中的有效运用

浅谈烟气脱硫技术在火电厂中的有效运用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对环境进行保护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中关注的焦点问题。
为了能够降低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污染,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需要加强火电厂烟气脱硫无技术的有效应用,提高脱硫技术的节能环保水平。
文章提出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中应用的节能环保措施,从而保证脱硫技术的环保效果,推动中国电厂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烟气;脱硫技术;火电厂;运用引言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
在火电厂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氮氧化物以及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比较大,会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
因此,在火电厂实际运行中需要加强脱硫脱硝技术的充分应用。
为了提高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节能环保水平,需要对当前脱硫脱硝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同时利用科学有效的节能环保措施,提高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效益。
1.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应用现状现阶段,在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应用过程中,对烟气进行处理时,存在一定问题,这会直接影响烟气脱硫处理效果。
第一,在烟气脱硫处理过程中更加重视脱硫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技术的创新应用。
目前在对技术进行应用时,主要是以SCR催化还原法为主,但是相应的脱硫技术发展比较快,脱硫效率也更高。
第二,对相应的节能环保措施不够重视。
近些年来,我国对火电厂烟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具体排放有明确规定,构建了脱硫的技术标准体系,这对提高烟气脱硫技术的节能环保水平有积极帮助。
但是在当前的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各种先进的脱硫技术进行充分应用,不能提高各种技术的脱硫和效果,导致烟气脱硫技术的环保效益比较低。
并且也没有对脱硫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进行二次利用,降低了脱硫技术的节能效果[1]。
2.火电厂烟气的特点焦化装置的焦化生产过程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并且中间处理程序相对较多。
清洁后的煤被存储在焦化厂的选煤车间中,在随后的生产操作中,清洁后的煤需要通过煤塔的漏嘴被装载到运输车辆中,所以它需要经过一个封闭的走廊在车间与煤塔之间,以确保清洁煤的安全运输。
火电厂脱硫技术浅析(最新整理)

火电厂脱硫技术浅析一、火电厂脱硫概述纵观现阶段的火电厂SO2污染控制技术,火电厂为实现减排SO2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燃用低硫煤、煤炭洗选、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硫。
SO2的控制途径有: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燃烧后脱硫,即烟气脱硫(FGD)。
目前,烟气脱硫被认为是控制SO2排放量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脱硫技术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脱硫效率、经济性、可靠性等因素,选择的基本原则是:1.脱硫效率高,但不要盲目追求高效率,因为提高脱硫效率将增加设备投资。
有资料统计,脱硫效率为60%的脱硫设备,若效率提高到70%~80%,则单位设备投资将会增加0.9~1.2倍,脱硫率提高到85%时要高1.64倍。
因此只要SO2排放浓度和脱硫效率能满足国家排放标准,应尽量选用初始投资低的脱硫工艺;2.投资少,脱硫装置投资最好不超过电厂总投资的15%;3.技术成熟,运行可靠,工艺流程简单;4.运行费用低,脱硫剂质优价廉,有可靠稳定的来源;5.对煤种及机组容量适应性强,并能够适应燃煤含硫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6.脱硫副产品均能得到处置和利用,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
脱硫工程中最主要的物料就是石灰石粉(一般要求细度为325目90%通过或250目95%通过)。
二、现有火电厂脱硫技术衡量和考察一种脱硫工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比较,即脱硫效率、运行的稳定程度、运行费用、投资、系统的可扩充和可升级性能。
与前所指出的,湿法、炉内喷钙尾部增湿、干法或半干法是在我国各种不同容量的机组上主要采用的几种脱硫工艺。
湿法脱硫工艺的效率比较高,一般都可稳定运行在95%以上。
而其它简易脱硫工艺的效率大多在80%以下,如果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脱硫剂的耗量和飞灰的再循环量都要增加,运行费用大幅度上升。
现对各主要脱硫工艺分别进行阐述。
1.湿法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法(最为常用的技术方法)该法具有脱硫效率高、运行稳定、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所以,湿法脱硫工艺应用最为广泛。
浅谈火电厂脱硫技术

浅谈火电厂脱硫技术
火电厂脱硫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工艺和设备手段,去除燃煤火电厂烟气中的二氧化
硫(SO2)等硫化物,以减少大气污染和对环境的危害。
火电厂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它会形成酸雨,危害植物、土壤
和水体。
脱硫技术在火电厂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火电厂常用的脱硫技术主要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两种方式。
湿法脱硫是利用湿石灰石吸收剂来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湿石灰
石喷入烟气中,石灰石中的氧化钙与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钙,并形成石膏湿石
灰石和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的原理。
湿法脱硫技术具有高脱硫效率、处理量大、使用方
便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成本高、产生大量废水和废渣等问题。
除了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技术外,还有其他一些脱硫技术可以用于火电厂。
选择性催
化还原(SCR)技术可用于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
该技术基于催化剂的作用,将氨或尿素喷入烟气中,催化剂将氨和尿素转化为氨氮和氨酸,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二
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氮和水。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也可用于去除烟气中的氮氧
化物和二氧化硫,通过喷入氨水在短时间内调整烟气温度,使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
硫还原为氮和水。
火电厂脱硫技术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火电厂的性质、环评要求和经济效益等因素来选用不同的脱硫技术,以达到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目的,保护环境并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常规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研究

常规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简介随着国家对大气污染的治理要求越来越严格,火电厂烟气治理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中,NOx排放、SO2排放是烟气中氮、硫排放量较高的两类污染物。
针对SO2排放污染物,常规火电厂采用的治理技术为烟气脱硫,下面我们简要介绍烟气脱硫技术的几种方法。
1. 石灰石—石膏法石灰石—石膏法是烟气脱硫的传统方法,具有成本低、运行稳定等优点。
该法主要原理为在烟气中喷入一定量的石灰乳,并将其与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石膏(CaSO4·2H2O),石膏之后通过过滤器除去。
该法成本较低,但存在操作难度大、设备磨损、废水处理等问题。
2. 浆液吸收法浆液吸收法是一种集烟气脱硫、除尘、脱水于一体的新型烟气处理技术,其核心是通过使用碳酸钠或氨水等吸收剂将烟气中的SO2移除。
此法将浆液直接注入喷雾器,然后将其喷入烟气中,吸收剂与烟气中的SO2气体作用,生成硫酸或硫化氢,最终通过过滤器除去。
该法污染物排放量低,但设备投资及运行成本较高。
3.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新型的烟气脱硫技术,其基于物理吸附剂(如活性炭、氧化铝)和化学凝聚剂(如钾棕榈酸),将烟气中的SO2固定在吸附剂表面,达到脱硫的目的。
该法具有高效、低成本、低能耗等特点,但还需要考虑炭粉的回收和再生问题。
4. 起泡剂法起泡剂法是一种利用含表面活性剂的起泡泡沫将SO2转化为硫酸盐的方法。
该法成本较低,但需要注入大量的起泡泡沫,容易造成泡沫卡阻、操作复杂等问题。
结论综合比较四种常用的烟气脱硫技术,各自具有优缺点。
石灰石—石膏法便于操作,成本低,但污染物排放量较高,耗水量大,有废水处理问题。
浆液吸收法脱硫效率高,但设备成本大,需要设备维护保养与液位管理。
活性炭吸附法高效、低能耗、环保,但需要考虑炭粉的回收和再生问题。
起泡剂法成本相对较低,但会产生大量气泡,容易造成泡沫卡阻、操作复杂等问题。
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在应用中不断探索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以实现更好的脱硫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predictability of work safety, take precautions, and comprehens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work safety.(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浅谈火电厂中的烟气脱硫技术(标准版)浅谈火电厂中的烟气脱硫技术(标准版)导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文档可用作电子存档或实体印刷,使用时请详细阅读条款。
摘要:目前我国的发电还是主要已火力发电为主,其火电脱硫技术在我国脱硫技术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但后期造成环境污染也受到了群众的重视,本文主要对湿法脱流中的工艺及防腐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火电厂;烟气脱硫;防腐我公司总承包的新疆天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电解铝技改配套(1×200MW)发电机组烟气脱硫工程配置一套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简称FGD),全烟气脱硫,脱硫效率要求不小于95%,不设GGH,有增压风机、设置全烟气旁路。
本工程是采用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
即CaCO3+SO2Ca2SO3·1/2H2O,然后将亚硫酸钙(Ca2SO3·1/2H2O)充分氧化成石膏。
脱硫岛的关键设备是脱硫吸收塔。
吸收塔为圆筒型常压设备,吸收塔下部内径为φ12400mm,上部内径为φ9700mm,烟气入口高度为11715mm,烟气出口高度为25525mm,液位高度为8430mm,吸收塔高为27070mm。
吸收塔底部浆液池设有一层氧化空气管网和3台侧进式搅拌器,吸收塔上部设有三层循环浆液喷淋系统和二级除雾系统以及工艺管道接口等。
脱硫系统包括:1.石灰石制浆系统2.吸收剂浆液供应系统3.烟气系统4.SO2吸收系统5.石膏浆液脱水系统6.工艺水和设备冷却水系统7.排放系统8.压缩空气系统1脱硫技术概述脱硫技术从脱硫形式讲,主要方法:燃烧前控制———原煤净化;燃烧中控制———硫化床燃烧(CFB)和炉内喷吸收剂;燃烧后控制———烟气脱硫;新工艺(如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液态排渣燃烧器)。
1.1燃烧前脱硫技术在燃料进入燃烧器之前所进行的处理、加工,主要包括燃料的替换、洗选加工、形态转换等技术。
1.2燃烧过程中脱硫在燃烧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将煤中的硫转移到固体废物中,从而减少二氧化硫向大气的排放。
1.3燃烧后脱硫技术指对燃烧装置排出的烟气进行处理,脱除其中二氧化硫的技术。
FGD是去除矿物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硫化物最常用的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
2烟气脱硫工艺选择因素和原则2.1脱硫工艺选择因素(1)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环境:脱硫工艺所需要的吸收剂在当地易获得,自然资源丰富、储量大、产量高、品质好(如石灰石、石灰,海水,氨水等),以满足脱硫的需要。
所产生的副产品易处理,可用性好的副产品(当地自然资源缺乏)社会需求量大(如石膏、优质粉煤灰、农用肥、化工原料等),以增加经济收入,降低运行费用。
(2)燃煤含硫量和机组容量:要维持相同的大气质量,燃煤含硫量高或机组容量大的电厂,应考虑选择系统稳定、吸收剂利用率高、效率高、烟气处理能力大的脱硫装置;燃煤含硫量低或机组容量不大的电厂,应考虑选择系统简单、投资少、能耗低、运行灵活、效率适中的脱硫装置。
(3)环境、地理位置和环保要求:我国各地的环保要求不同,地势低、靠近大城市、人口密集的地区环保要求相对较高,地势高、偏远、人口稀少的地区环保要求相对较低。
在环保要求较低的地区,可考虑选择效率较低的脱硫工艺;环保要求较高的地区,考虑选择效率较高的脱硫工艺。
同时应尽可能考虑能同时除NOx的工艺。
(4)副产品的处理和利用:所有的脱硫装置都产生含硫的副产品。
在石灰石、石灰的脱硫装置中,副产品一般是CaSO3、CaSO4、过量吸收剂和部分飞灰组成的固态混合物,可利用性较差,选择时要考虑二次污染、储存场地和费用问题。
副产品可用性较好的脱硫工艺,要依据当地的产业结构进行选择,避免造成由于副产品销路不畅,而提高整体运行费用。
(5)不应对原有的综合利用造成影响:我国的粉煤灰综合利用率逐步提高,优质的粉煤灰不但不再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还可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粉煤灰的需求还呈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在选择脱硫工艺时,应尽可能避免其受到影响。
(6)对锅炉和现有烟气系统的影响:有些脱硫工艺可能对锅炉的燃烧、炉管磨损和结渣、空气预热器磨损和堵塞、烟道积灰和腐蚀、除尘效率和腐蚀、引风机负荷和腐蚀、烟囱腐蚀有影响,选择时应考虑这些因素。
(7)机组运行特性:为便于电网负荷平衡的调整,各国都将机组划分为带基本负荷机组和调峰机组。
带基本负荷机组由于容量较大、运行稳定,选择时应考虑系统稳定可靠、效率高的脱硫工艺;调峰机组由于容量较小、起停频繁,选择时应考虑系统简单、运行灵活、效率适中的脱硫工艺。
(8)初起投资和年运行费用:选择脱硫工艺时也要在初起投资和年运行费用之间作平衡比较。
各脱硫装置在初起投资和年运行费用上差别很大,要根据可用资金情况,仔细分析比较,这是脱硫装置经济运行的重要一环。
(9)应用新工艺:各国都在不断探索、研究和开发低投资、低运行成本、能够变废为宝的高科技新型工艺技术,如电子束照射法、NADS 法、生物脱硫法等,这些都是能够变废为宝,有效降低运行成本,甚至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高科技工艺技术,是未来脱硫技术的发展方向。
2.2脱硫工艺选择原则(1)燃用含硫量大于1%煤(含1%)、并且容量大于200MW(含200MW)的机组,建设烟气脱硫设施应重点考虑采用石灰石一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技术。
(2)燃用含硫量小于1%煤、并且容量小于200MW的机组,或剩余寿命低于10年的老机组以及在场地条件有限的现役电厂,在吸收剂来源和副产物处置条件充分落实情况下,建设烟气脱硫设施可考虑采用干法、半干法或其他一次性投资较低的成熟技术。
(3)200MW及以上机组,采用干法、半干法或其他一次性投资较低的成熟技术。
并提供国内外已有相同或更大容量的烟气脱硫设施成功投运的实例。
(4)燃用含硫量小于1%煤的海滨电厂,在海水碱度满足工艺要求、海域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查,并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可以考虑采用海水法脱硫工艺。
(5)在吸收剂来源以及副产物销售途径充分落实的前提下,且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技术鉴定并有明确适用规模的或者能证明在国内外已有相同或更大容量的脱硫设施成功投运的,可以考虑采用其他脱硫工艺技术。
3防腐材料的施工技术要求在湿法FGD工艺中,由于橡胶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相对较低的价格,人们很自然想到用衬胶方法进行防腐。
另外,橡胶具有非常好的弹性,在结构件发生一定限度变形时随着基体一起变形而不产生裂纹,而且橡胶还有良好的耐磨损性能。
经过实验室试验并根据实际使用经验,人们认为丁基橡胶具有相对较低的渗透系数,更适合用在湿法FGD 工艺中,如氯化丁基橡胶、溴化丁基橡胶。
丁基橡胶已在FGD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对用于FGD的胶板,倾向使用压延工艺形成多层复合,最大程度地降低针孔的可能性。
为使胶板同时具有与基体良好的粘接力、高抗渗透性和良好的抗磨损性,已制造出1种胶板由多种不同聚合物复合而成,并根据橡胶硫化程度不同进行布置,如在底层为提高粘接性选用天然橡胶或氯丁胶,中间层为提高抗渗透能力选用硬橡胶,面层为提高抗介质磨损性采用软橡胶。
在粘接剂上国外已取得长足发展。
20世纪60—80年代,用于衬胶的粘接剂一般为3~5层系统,依靠热活化产生粘接效果。
加热的方法有热蒸汽法和热水法。
加热方法固化程度不易掌握,往往只形成部分粘接。
最新发展出来1种双涂层粘接系统基本代替其他粘接系统,它不是靠热活化产生粘接效果,并可在无压力蒸气下达到良好粘接,且与之配套的底涂可在1周内有效,给操作者留下充分时间喷砂及底涂其他区域等工作。
(1)喷砂处理:施工前需先进行防腐物体表面喷砂处理,达到粗糙度Sna=2.5级。
(2)粘胶:橡胶衬里的组织形式为1~2层总厚度2~6mm的硬胶、半硬胶或硬软胶的联合衬里,特殊要求可衬3层,但总厚度不宜超过8mm,橡胶衬里用的橡胶板应符合GB555—85《化工设备衬里用未硫化橡胶板》的规定,且在衬胶前应先进行胶板的漏电性能检测,以消除针孔等漏电缺陷。
(3)硫化:橡胶衬里硫化后的硬度测定采用天然硬(半硬)橡胶及软橡胶,应分别用邵尔D型及邵尔A型硬度计来测量,各测点硬度的算术平均值应符合如下规定:经蒸汽加压硫化后的硬(半硬)橡胶硬度应达到邵尔D60-90、软橡胶硬度应达到邵尔A55。
各测点硬度的允许偏差不大于±5度。
(4)电火花试验:1)橡胶衬里的设备及管道、管件应100%进行“漏电”性能检测,不允许漏电现象存在。
2)“漏电”现象评定:检测电压为20kV,探头距衬里层的距离为2~3mm,探头移动速度3~5m/min时,如产生剧烈的青白色连续火花,则表明衬里层此测点处呈“漏电”,质量为不合格。
3)检测衬里层“漏电”性能所使用高频检漏仪技术指标要求:输出电压≥20kV,输出频率≥200Hz,探头形状为检测容器内壁衬里层及管件时用多股钢丝刷状等,检测管段内壁衬里时用铜材直杆状。
4结束语促使我国脱硫行业向更加健康的道路上发展,必须依托更加成熟、先进的脱硫技术;加强完善脱硫行业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同时着重脱硫设施建设与运行的全过程监管;扶持自有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大幅度提高脱硫设备的国产化率;改进现有工艺,提高脱硫率,降低烟气脱硫费用,是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1]王丹超.烟气脱硫技术简介[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4,27(2):35~39.[2]王志刚·石灰法烟气脱硫原理〔M〕.2006[3]孙克勤.电厂烟气脱硫设备及运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XX设计有限公司Your Nam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