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PPT 129页)
合集下载
《行政诉讼法》解读.pptx

二是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由于行政机关
作出行政行为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等原因
而导致被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的一审行政案件有 881件,约占行政机关败诉案件的42.62%。
三是不依法履行职责。由于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 责而被判决履行法定职责的一审行政案件有335件, 约占行政机关败诉案件的16.21%。
《行政诉讼法》解读
2019-6-29
谢谢您的观赏
1
一、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的现状 二、行政诉讼法的新要求、新变化
三、行政诉讼法与行政复议法相关 问题对比
四、怎样做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 应诉的参谋助手
2019-6-29
谢谢您的观赏
2
2016年贵州法院行政案件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行政案件基本情况
2016年全省法院共新收一审、二审行政案件10769件,同比增 长6.85%。其中一审收案7759件,同比上升4.51%。二审收案 3010件,同比增长13.37%。 省高级法院受理各类行政案件1626件,同比增长47.68%(2015 年受理1101件)。
确权、行政确认、信息公开、举报投诉处
理、行政不作为等事项。行政处罚类案件
所占比重最高,为39.58%;其次是行政确权
2019-类6-29 案件,所占比重谢为谢您1的观9赏.99 %。
15
4.案件审理结果。全省各级行政复议机关 共审结案3660件(含上期结转),占案件总 数的84.62%。从审理结果看,维持行政机关 行为的1463件,占39.97%;驳回行政复议申 请的287件,占7.84%;改变行政机关行为的 1245件(撤销行政机关行为的607 件,占 16.58%;确认行政机关违法的483件,占 13.2%;责令行政机关履行的104件,占 2.84%;变更行政机关行为的51件,占1.39% ),占34%;调解的11件,占0.3%;终止的 575件,占15.71%;以其他方式结案的79件 ,占2.16%。
行政诉讼法ppt课件下载

07
行政诉讼法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行政处罚案件
总结词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 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 戒的行为。
VS
详细描述
某市城管局对一家沿街商铺进行了行政处 罚,原因是该商铺在店外经营,违反了城 市管理规定。该商铺不服,认为城管局处 罚过重,遂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经 审理认为,城管局处罚程序合法,但处罚 幅度略显不当,故对处罚进行了部分调整 。
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了司法建议。
依申请收集与保全
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收集和保全证据,法院根据 申请进行调查和保全。
证据保全措施
对于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法院可 以采取保全措施。
证据的审查与判断
关联性审查
对证据是否与待证事实相关联进行审查,排除与本案无关的证据 。
真实性与合法性审查
对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排除非法证据。
级别管辖
基层法院管辖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高级法院管辖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地域管辖
原告所在地管辖
行政案件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由不动产所 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被告所在地管辖
行政案件原则上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由原告所 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的除外。
案例三:行政强制案件
总结词
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实现法律、法规所 确定的管理目标,而采取的强制措施和强制 手段。
详细描述
某市交通管理部门对一辆违法停车的车辆进 行了强制拖离。该车主不服,认为交通管理 部门强制拖离行为不当,遂提起行政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交通管理部门强制拖离行 为合法,但拖离过程中存在程序瑕疵,故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PPT课件

《中华人
行政诉讼 概念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 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 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请求司法保护,人民法院通 过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从而解决特定 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
在我国,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并称为 三大诉讼,是国家诉讼制度的基本形式之一。
经过复议的税务案件,只要纳税 人或第三人提起税务行政诉讼, 复议机关无论是改变原行政行为, 还是维持原行政行为,都要当被 告。
第二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 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 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 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 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 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 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 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 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 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 被告。
.
9
谢谢大家!
.
10
.
8
新《行政诉讼法》对税务部门的主要影响
5
行政诉讼可以调解。
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涉及的 自由裁量权事项,在法院审理过 程中,可以对该类事项引发的争 议进行调解。
第六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 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 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 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 以调解。 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 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 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立法历程
•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通过,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法典分为11 章,75条。
行政诉讼 概念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 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 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请求司法保护,人民法院通 过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从而解决特定 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
在我国,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并称为 三大诉讼,是国家诉讼制度的基本形式之一。
经过复议的税务案件,只要纳税 人或第三人提起税务行政诉讼, 复议机关无论是改变原行政行为, 还是维持原行政行为,都要当被 告。
第二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 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 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 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 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 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 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 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 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 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 被告。
.
9
谢谢大家!
.
10
.
8
新《行政诉讼法》对税务部门的主要影响
5
行政诉讼可以调解。
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涉及的 自由裁量权事项,在法院审理过 程中,可以对该类事项引发的争 议进行调解。
第六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 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 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 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 以调解。 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 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 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立法历程
•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通过,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法典分为11 章,75条。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

n 三是明确将“行政协议”争议纳入行政诉讼法 受案范围。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
(五)管辖(一增一删三改)
n 修改过程中提出异地交叉管辖、相 对集中管辖、提级管辖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
增删
n 一是增。规定“经最高法院批准,高级人 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 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 件”。
n 一是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方针;
n 二是维护行政诉讼制度的权威性,修法的过程中,建 议更加开放,更加面对现实中的突出问题,保障公民 权利;
n 三是保障渠道的畅通与平衡,保障法院依法审理行政 案件;
n 四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的完善,在可行的范 围内推行制度的变革;
n 五是总结行政审判经验,将有效的做法上升为法律。
n 二是删。将确认发明专利权案件从中级人 民法院管辖的一审案件中删除。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
三是改
n 一是将先收到诉状的法院管辖改为先立案的法院 管辖;
n 二是将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 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 民法院不得自行移送。改为:人民法院发现受理 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 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移送 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按照规定不属于本 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 得再自行移送。
n 三是必须经当事人同意作为共同诉 讼合并审理;
n 二是将“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 人身权、财产权的”改为“认为 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 权等合法权益的”。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
增:
n 一是将自然资源所有权、使用权决定纳入 行政诉讼受范围;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
(五)管辖(一增一删三改)
n 修改过程中提出异地交叉管辖、相 对集中管辖、提级管辖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
增删
n 一是增。规定“经最高法院批准,高级人 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 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 件”。
n 一是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方针;
n 二是维护行政诉讼制度的权威性,修法的过程中,建 议更加开放,更加面对现实中的突出问题,保障公民 权利;
n 三是保障渠道的畅通与平衡,保障法院依法审理行政 案件;
n 四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的完善,在可行的范 围内推行制度的变革;
n 五是总结行政审判经验,将有效的做法上升为法律。
n 二是删。将确认发明专利权案件从中级人 民法院管辖的一审案件中删除。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
三是改
n 一是将先收到诉状的法院管辖改为先立案的法院 管辖;
n 二是将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 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 民法院不得自行移送。改为:人民法院发现受理 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 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移送 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按照规定不属于本 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 得再自行移送。
n 三是必须经当事人同意作为共同诉 讼合并审理;
n 二是将“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 人身权、财产权的”改为“认为 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 权等合法权益的”。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
增:
n 一是将自然资源所有权、使用权决定纳入 行政诉讼受范围;
《行政诉讼法》课件

共同诉讼人是指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 作为共同原告或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被告
被告是指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由其作出 或者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政机 关。
行政诉讼的管辖
01
02
03
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是指按照法院的 级别划分受理第一审行政 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地域管辖
地域管辖是指按照地域范 围划分受理第一审行政案 件的分工和权限。
行政诉讼的审理与裁判
审理方式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 准绳,遵循合法、公正、 公开、及时的原则。
证据规则
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 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 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 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裁判种类
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判决撤销或者变更具体 行政行为、判决被告履行 法定职责等。
受案范围的具体规定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具体规定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 政征收等行政行为引起的诉讼。
03
不受案范围
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情形包括国家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内部人
事管理行为等。
行政诉讼的当事人
原告
共同诉讼人
原告是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 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 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案例三:行政强制案件
总结词
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实现法律、法规所确定的管理目标,而依法直接采取的强制手 段。
详细描述
某市城管局因某商家占道经营,对其采取强制拆除违章建筑物的行政强制措施。商家不 服,认为城管局的强制拆除行为违法,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经审理认为,城管局的强制 拆除行为违反法定程序,因此判决撤销该行为,并责令城管局重新作出行政强制决定。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n (一)立法目的修改完善
n 立法目的:增加解决行政争议 n 将正确审理改为公正审理 n 删除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为什么只监督不维护?
n 一是行政诉讼的功能主要是对行政机关行使职 权的一种司法监督,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免受行政机关违法行使的侵害,为受到行政违 法行政侵害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救济;
2.0时代。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行政诉讼法实施了24年首次修改
n 1982年,参照民事诉讼法审理行政案件 n 1990年10月1日,第一部行政诉讼法实施,
75个条文,解决了行政诉讼程序依据 n 1991年和2000年,出台司法解释《贯彻
意见》和《若干解释》,此外还有行政许 可、征收补偿、管辖等单行解释 n 2014年11月1日,行政诉讼法修改。修改 45条,增加33条,删除5条。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破解胜诉难之道 n 1.完善证据制度,促进公正审判; n 2.完善诉讼程序,促进程序科学; n 3.完善审判监督,促进司法公正; n 4.加大审查力度,实质解决争议。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执行难
n 生效判决的1/3得不到履行,律师 也不愿意代理行政诉讼案件,因为 各方面干扰太多。
n 二是将行政诉讼法的权利保护范围由“人身权、 财产权”扩大到“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 益”。如受教育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国 家救助权、社会保障权、从事科研和文学艺术 创作自由权。
n 三是明确将“行政协议”争议纳入行政诉讼法 受案范围。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五)管辖(一增一删三改)
n 六是共同诉讼,修改为:“当事人一方或 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为发生 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类行政行为发生的 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 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n 立法目的:增加解决行政争议 n 将正确审理改为公正审理 n 删除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为什么只监督不维护?
n 一是行政诉讼的功能主要是对行政机关行使职 权的一种司法监督,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免受行政机关违法行使的侵害,为受到行政违 法行政侵害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救济;
2.0时代。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行政诉讼法实施了24年首次修改
n 1982年,参照民事诉讼法审理行政案件 n 1990年10月1日,第一部行政诉讼法实施,
75个条文,解决了行政诉讼程序依据 n 1991年和2000年,出台司法解释《贯彻
意见》和《若干解释》,此外还有行政许 可、征收补偿、管辖等单行解释 n 2014年11月1日,行政诉讼法修改。修改 45条,增加33条,删除5条。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破解胜诉难之道 n 1.完善证据制度,促进公正审判; n 2.完善诉讼程序,促进程序科学; n 3.完善审判监督,促进司法公正; n 4.加大审查力度,实质解决争议。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执行难
n 生效判决的1/3得不到履行,律师 也不愿意代理行政诉讼案件,因为 各方面干扰太多。
n 二是将行政诉讼法的权利保护范围由“人身权、 财产权”扩大到“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 益”。如受教育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国 家救助权、社会保障权、从事科研和文学艺术 创作自由权。
n 三是明确将“行政协议”争议纳入行政诉讼法 受案范围。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五)管辖(一增一删三改)
n 六是共同诉讼,修改为:“当事人一方或 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为发生 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类行政行为发生的 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 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行政诉讼法概述》PPT课件

❖ 功能上,解决行政纠纷的司法手段。
❖ 救济上,给予行政相对人司法救济。
❖ 监督上,对行政权的司法监督和控制。
编辑ppt
2
❖ 二 行政诉讼的特征
❖ 1、行政诉讼以行政纠纷的存在为前提。无行 政纠纷就无行政诉讼。
❖ 2、行政诉讼的标具有特定性。具体行政行为 的合法性。
❖ 3、行政诉讼的被告和原告具有恒定性。原告 和被告之间不存在身份互换的情况。
❖ (2)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亡通常 由行政关系单方意志决定,无需征得行政相 对人同意。
❖ (3)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处于支配地 位,行政相对人处于服从地位。
编辑ppt
6
❖ (二)行政诉讼法的特殊原则
❖ 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性决定了在 行政诉讼中需要平衡双方的地位,使得双方 在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中处于平等的对抗地位, 因此行政诉讼法的特殊原则体现出对弱势方 的特殊保障,对优势方义务的加重。
❖ D 行政诉讼的被告是乡政府,允许乡政府对甲 提起反诉
编辑ppt
16
❖ 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编辑ppt
14
❖ 1、乙能否直接就与甲的争议提起民事诉讼?
❖ A 可以。因为民诉法没有类似于行政诉讼受 案范围的限制,几乎所有民事纠纷都可以通 过民事诉讼解决
❖ B 不可以。乡政府的裁决一经送达就发生法 律效力,甲只能承担裁决的法律后果,不能 再有异议
❖ C 可以。因为民事诉讼就是解决平等主体之 间的民事争议的
❖ 狭义的行政诉讼法仅指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典, 即1989年的《行政诉讼法》。
❖ 广义的行政诉讼法除了包含行政诉讼法典以 外,还包括其他的单行法律,如宪法、民事 诉讼法等法律中的行政诉讼规定,以及最高 院的很多关于行政诉讼的规范性文件。
❖ 救济上,给予行政相对人司法救济。
❖ 监督上,对行政权的司法监督和控制。
编辑ppt
2
❖ 二 行政诉讼的特征
❖ 1、行政诉讼以行政纠纷的存在为前提。无行 政纠纷就无行政诉讼。
❖ 2、行政诉讼的标具有特定性。具体行政行为 的合法性。
❖ 3、行政诉讼的被告和原告具有恒定性。原告 和被告之间不存在身份互换的情况。
❖ (2)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亡通常 由行政关系单方意志决定,无需征得行政相 对人同意。
❖ (3)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处于支配地 位,行政相对人处于服从地位。
编辑ppt
6
❖ (二)行政诉讼法的特殊原则
❖ 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性决定了在 行政诉讼中需要平衡双方的地位,使得双方 在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中处于平等的对抗地位, 因此行政诉讼法的特殊原则体现出对弱势方 的特殊保障,对优势方义务的加重。
❖ D 行政诉讼的被告是乡政府,允许乡政府对甲 提起反诉
编辑ppt
16
❖ 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编辑ppt
14
❖ 1、乙能否直接就与甲的争议提起民事诉讼?
❖ A 可以。因为民诉法没有类似于行政诉讼受 案范围的限制,几乎所有民事纠纷都可以通 过民事诉讼解决
❖ B 不可以。乡政府的裁决一经送达就发生法 律效力,甲只能承担裁决的法律后果,不能 再有异议
❖ C 可以。因为民事诉讼就是解决平等主体之 间的民事争议的
❖ 狭义的行政诉讼法仅指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典, 即1989年的《行政诉讼法》。
❖ 广义的行政诉讼法除了包含行政诉讼法典以 外,还包括其他的单行法律,如宪法、民事 诉讼法等法律中的行政诉讼规定,以及最高 院的很多关于行政诉讼的规范性文件。
行政诉讼法课件.ppt

行政诉讼法 主讲人:雷 伟 红
应掌握的相关法律文本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89年4月4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共75条)
★2.《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 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 院发布。共98条)
3.《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7 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共80条)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 干问题的规定》,2010年12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 判委员会第1505次会议通过,2011年7月29日公布 , 2011年8月13日起施行,共13条。
参考文献
章剑生:《现代行政法基本理论》 马怀德:《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
善》 甘文:《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之评论》 胡建淼等:《行政诉讼证据的实证与理论
区别: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性质
行政司法行为
司法行为
受理机关 行政机关
法院
受案范围 (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案件 违法案件
审查范围 (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与合理性 合法性
是否适用调解 适用
不适用
审理程序 :一级复议、书面复议
两审终审、公开审理
复议特点:程序简便、效率高、受案范围广、免费
复议缺点:复议决定不够公正
研究》
第1章 行政诉讼的概述
第1节 行政诉讼与行政诉讼法
包郑照诉浙江省苍南县政府强制拆除案.ppt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
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被授 权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法院 起诉,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的一系列活动 或制度
(二)特点 1、解决的对象是特定范围内的行政争议 2、当事人地位具有特殊性 1)原告恒定为相对人,被告恒定为行政主体 2)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有特殊性:原告享有起诉权、 撤诉权,被告不享有起诉权和反诉权,并对具体行政 行为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应掌握的相关法律文本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89年4月4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共75条)
★2.《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 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 院发布。共98条)
3.《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7 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共80条)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 干问题的规定》,2010年12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 判委员会第1505次会议通过,2011年7月29日公布 , 2011年8月13日起施行,共13条。
参考文献
章剑生:《现代行政法基本理论》 马怀德:《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
善》 甘文:《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之评论》 胡建淼等:《行政诉讼证据的实证与理论
区别: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
性质
行政司法行为
司法行为
受理机关 行政机关
法院
受案范围 (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案件 违法案件
审查范围 (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与合理性 合法性
是否适用调解 适用
不适用
审理程序 :一级复议、书面复议
两审终审、公开审理
复议特点:程序简便、效率高、受案范围广、免费
复议缺点:复议决定不够公正
研究》
第1章 行政诉讼的概述
第1节 行政诉讼与行政诉讼法
包郑照诉浙江省苍南县政府强制拆除案.ppt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
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被授 权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法院 起诉,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的一系列活动 或制度
(二)特点 1、解决的对象是特定范围内的行政争议 2、当事人地位具有特殊性 1)原告恒定为相对人,被告恒定为行政主体 2)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有特殊性:原告享有起诉权、 撤诉权,被告不享有起诉权和反诉权,并对具体行政 行为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某进行殴打,致王某鼻部、眼部等多处受伤。
2008年6月22日,经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
定中心鉴定,王某之伤属于轻微伤(偏重)。
公安分局经调查取证,在依法履行告知程序后,
于2008年9月22日依法作出处罚决定,以殴打
他人为由,分别对李某之兄作出治安拘留15日
的行政处罚,对李某(该公安分局的民警)作
治安警告的行政处罚。
3
民告官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
次会议通过, 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 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1999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088次会议通过,2000年03月10日起施行)
5
二、基本原则 (一)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指人民法院通过依法审查行政案 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 查,并作出判决。
审查具体行政行为
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6
(二)司法有限变更原则
1、司法变更权的适用范围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四)项规定 “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
15
二、不予受理的范围 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2、刑事强制措施 ➢主体:具有侦查职能的机关 ➢目的: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时间:立案侦查之后 ➢依据: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范围
16
3、调解行为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4、行政指导行为 5、抽象行政行为 6、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 重复处理行为 7、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 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8、法定行政终局裁决行为 9、行政机关作出的涉及该行政机关公 务员权利、义务决定的行为。
❖ B.王某系某财政局工作人员。财政局对本
单位职工工资进行调整,鉴于王某平时的表现
,决定将其工资调低一级。王某不服,认为和
自己情况差不多的田某都涨了工资,不公平。
多次向财政局、上级财政机关和监察机关反映
情况,未果后向人民法院起诉
19
❖ C.公安机关有证据证明铁某参与某集团走 私案件,在取得检察机关批准等合法手续后 ,将铁某逮捕。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取证后, 铁某被证明是无辜的。但是经过了公安机关 长时间的关押之后,铁某的身心受到巨大的 伤害,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状告公 安机关的行为
❖ D.江某想生个儿子继承香火,在生了两个 女儿之后,江某的妻子终于生了一个儿子。 当地的计划生育部门认为江某超生,对之处 以罚款5000的处罚。江某不服,向人民法院 提起行政诉讼
答案:AD
20
习题1: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人民
法院不受理的事项?
A、法规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
释》第1条
13
一、肯定的范围(哪些可以诉) ❖ 《行政诉讼法》的规定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一)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 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 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三)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 权的;
8
(三)起诉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原则
《行政诉讼法》第44条规定:“诉讼期间, 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例外: A.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原告申请停止执行,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 行为的执行将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 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停止 执行 C.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14
(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 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 的; (五)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 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 的; (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 的。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 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
(四)合议审理原则 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必须由审判员
组成合议庭来进行,或者由审判员、陪审 员组成合议庭来进行。
11
第二讲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12
行政诉讼法划定行政诉讼范围的方式
❖ 总体标准:《行政诉讼法》第2条 ❖ 正面列举:《行政诉讼法》第11条 ❖ 反面排除:《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解
17
司法解释对受案范围的扩张性解释
六个排除事项之外的所有的行政行为,原 则上都属于受案范围。不再局限于侵犯人 身权、财产权的具体行政行为。
18
❖ 〔真题实例〕对行政机关的下列行为不服。向 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该受理的 有( )。
❖ A.梁某绰号叫“不求人”,有一次,有人 打电话威胁他,三天之内将30万元送到指定地 点,否则给他好看。梁某赶紧报警。接到报警 后,警察说“你不是不求人吗!”,遂没有采 取行动。后来梁某被歹徒逼迫,无路可走,跳 楼求生,结果双腿摔断。梁某向法院起诉公安 局的不作为行为
2、变更判决不加重行政处罚原则及其例外
最高人民法院《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 五条予以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 得加重对原告的处罚,但利害关系人同为 原告的除外”。
7
显失公正的确定
案例:2008年5月23日下午,王某之弟与李某
之姐到某办事处协议离婚。王某与李某两兄弟
分别陪同前往,后因故协议未成。李某兄弟对
9
❖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公民、法 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 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 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实践中:绝大部分停止执行
10
(三)不适用调解原则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来自适用调解”。 第六十七条第三款:
行政诉讼法
1
授课内容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理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行政诉讼的管辖 行政诉讼的当事人 行政诉讼的程序 行政诉讼的证据 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和决定
2
第一讲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理
一、概念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 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时,依法向法院起诉,法院依法受 理并作出裁判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