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研究
浅谈斜拉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浅谈斜拉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桥梁建设在城市规划和交通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斜拉桥因其结构独特、美观大气、跨度大、横向刚性好等优点,成为了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在斜拉桥的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斜拉桥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斜拉桥施工技术1. 梁体制作斜拉桥的横梁是整个桥梁结构中的关键部分,其制作工艺直接影响着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梁体制作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材料的质量。
选用优质的钢材和混凝土,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材料的配合和搅拌,确保梁体的强度和耐久性。
其次是要严格控制制作工艺,包括模板的设计和搭建、浇筑工艺、混凝土的养护等环节,保证梁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对于大跨度斜拉桥来说,梁体的制作要求更加严格,需要采用尖端的数控砼梁体制作设备以及自动化生产线,确保梁体的精确度和一致性。
2. 斜拉索张拉斜拉桥的施工首先要进行斜拉索的张拉工作,这个工作的关键是控制张拉力和张拉角度。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先进的张拉设备来保证张拉力的准确控制,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张拉角度的调整。
要严格控制张拉的速度和过程,以确保斜拉索的整体负荷均衡,并适当控制张拉过程中的振动和温度变化对斜拉索的影响。
3. 吊装和安装斜拉桥的吊装和安装是整个工程中最为复杂和关键的环节之一。
由于斜拉桥的结构独特,横跨的跨度大,因此在吊装和安装过程中需要保证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用大型吊装设备和先进的安装技术,确保整个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还需要对吊装和安装过程中的风力、温度等外界因素进行合理的控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小不利因素对斜拉桥安装的影响。
斜拉桥质量控制1. 全过程质量控制在斜拉桥的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贯穿始终的一项重要工作。
对于梁体的制作、斜拉索的张拉、吊装和安装等环节,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每一个关键环节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这包括对原材料的选择和检测、施工工艺的控制、设备的运行监控等方方面面。
大跨径钢箱梁桥施工难点研究与安全控制措施分析

大跨径钢箱梁桥施工难点研究与安全控制措施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大跨径钢箱梁桥建设越来越多,相对于常规混凝土斜拉桥,钢箱梁斜拉桥的非线性效应十分显著,且钢箱梁斜拉桥的斜拉索长、跨径大、主梁刚度偏小,斜拉索垂度效应较大。
拼装钢箱梁时梁段调整范围局限性明显,钢箱梁采取全焊接时,顶底板焊缝宽度的改变有助于倾角和标高的微小变化,其他钢箱梁形式则很难对倾角和标高进行有效调整。
大跨径钢箱梁斜拉桥全过程控制关联着项目后续运行的社会经济效应,施工阶段的斜拉桥各构件安装工序需要严格管理,确保结构内力、变形满足设计目标要求。
本文就大跨径钢箱梁桥施工难点研究与安全控制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跨径;钢箱梁;顶推施工引言在高速路桥快速发展过程中,钢箱梁施工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顶推工法呈现多元增长态势,逐渐由“借助水平千斤顶经步履式多点自平衡的顶推”代替“借助水平+竖向千斤顶直接顶推主梁”,与此同时,下部结构临时墩受力监测逐步优化,为大跨径钢箱梁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
因此,探究大跨径钢箱梁顶推施工关键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大跨度钢箱梁工程难点1)灌注桩施工中钢筋笼放设的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起吊问题;2)为了缩短施工周期,本工程使用的机械设备较多,在用电方面以及机械操作方面皆存在施工安全问题,对其进行控制的难度较大;3)在钢筋笼起吊入孔施工中,入孔的深度与笼顶标高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标高的调整可以对入孔的质量进行控制,但是调整工作难度较大。
2大跨径钢箱梁顶推施工难点控制2.1施工步骤斜拉桥项目施工步骤按照如下开展:钻孔桩基础采取围堰法施工,桥墩、主塔则采取爬模施工;顶推法施工边跨箱梁,斜拉索扣和架梁吊机对中跨主梁悬拼段开展施工,先边跨合龙、后中跨合龙。
施工要点如下:主塔施工中,基础部分采取速凝水泥进行止水处理,施工方案为钢混围堰结合的先堰后桩,边墩浇筑则在主塔施工结束后开展;顶推施工边跨钢箱梁,则需要在边跨、桥墩构建平台来布置相关设备,顶推系统能够促使钢箱梁达到相应位置;中跨钢箱梁施工则需要采取吊机进行梁体的设计标高提升,实现前后梁段的位置对接及焊接;中跨合龙则需要在梁斜拉索张拉结束之后,开展动态监测,对梁体长度、合龙段结构横向变化、温度等关键数据进行测定。
跨钢箱梁斜拉桥施工关键技术探讨

跨钢箱梁斜拉桥施工关键技术探讨摘要:斜拉桥是一种常见桥梁类型,对施工技术要求也十分严格。
文章以斜拉索施工技术为研究主体,详细论述了牵引、挂设与张拉施工三个问题。
关键词:斜拉桥;跨钢箱梁;索塔;关键工艺一.工程概况某大桥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跨径组成为383m+197m+63m+62m,主桥长705m。
斜拉索采用热挤聚乙烯高强钢丝拉索,标准索距为16m,边跨辅助墩、过渡墩间索距12m。
索塔高度226.14m,1#索施工高度95.162m(距桥面),22# 索施工高度153.21m(距桥面),斜拉索施工区段高度58.048m。
最大索长390.3474m,最大索重28.4t,最小索长98.5818m,最小索重4.36t。
斜拉索在梁上的布置如下图所示。
二、斜拉索放索根据索重、索长及现场施工条件,放索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
前期采用桥下放索方案,中后期桥面放索方案,具体如下。
1前期:1#~5#索因索长小于150m,索重小于7t,采用桥下放索方案。
用塔吊直接起吊,放索到桥面以上高度,横移斜拉索至施工区段,松钩使斜拉索下落至桥面适当长度后,用桥面卷扬机把斜拉索拖至待装锚管附近,拖拉距离以满足挂索要求为宜。
放索时拆下螺母,装上环形螺丝,为挂索作准备。
2中期:6#~12#索因索长小于250m,索重大于7t,采取桥面放索方案。
6#索随A5钢箱梁提升上桥,在A5钢箱梁焊接过程中,利用索塔处桥面卷扬机放索到位并完成挂索前的准备工作。
重复以上施工过程。
3后期:13#~22#索采取桥面放索方案。
因索长大于250m,受卷扬机钢丝绳容量的限制,卷扬机必须前移至A6和A11节段箱梁处,A6和A11至索塔区段放索采用吊机带拖车牵引,30T吊机随A3段箱梁上桥。
三.斜拉索挂索根据索重、索长,索的牵引力以及不同的施工区段分别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
1、前期:1#~3#索施工区段,索长较短,索重较小,可在桥下放索时先卸掉螺母,装上环型牵引螺丝,螺母用塔吊吊上塔顶随工人用吊笼放置工作面。
试论斜拉桥施工控制研究

试论斜拉桥施工控制研究摘要:本文基于目前斜拉桥施工控制思路,梳理了斜拉桥施工控制要素,介绍了斜拉桥在施工阶段监测监控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斜拉桥;施工控制;监测监控一、斜拉桥施工控制思路斜拉桥施工控制的目的是保证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和成桥后其线形和内力达到预期设计要求。
斜拉桥由开始建造至最终成桥状态需要经历多种构件的安装、临时支架的安装拆除、体系变更,最后结构状态与理想计算状态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反馈测量数据,调整拉索参数和主梁标高,确保各施工阶段结构的应力变形及其稳定处于安全状态。
从施工过程中误差调整及施工思路来看,目前斜拉桥施工控制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开环施工控制法、闭环施工控制法和自适应施工控制法。
1、开环施工控制法。
对于结构、施工简单、材质均匀的斜拉桥结构,其施工过程为:首先从预期成桥状态通过施工计算方法求解出各个施工阶段拉索、主梁的控制参数。
在施工过程中只要将相应施工阶段中拉索及主梁按理想计算值进行安装,其成桥状态即可达到预期成桥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开环施工控制方法。
可以看出,开环施工控制法是单向性的。
对于早期的钢斜拉桥的施工,从理想的成桥状态通过施工过程的倒退分析,求得每个施工阶段主梁标高和索力,在施工过程中按这样的标高和索力安装,理论上即可达到理想的成桥状态,这也是一个开环控制过程。
在各部件的制造和安装精度很高,且对结构的力学特性完全掌握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方便的。
2、闭环施工控制法。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结构,当采用悬臂施工时,由于实际施工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且理论计算模型中结构参数与实际不一致,造成施工阶段中结构状态偏离理想施工状态,随着施工过程的推进,这种误差不断累积,结构成桥后内力和线形可能远远偏离预期成桥状态,甚至危及结构的安全。
因此对于此种施工状态与理想状态相差较大时,须对施工中结构的响应进行实时测量,将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重新计算出主梁、拉索的调整量值,纠正实际施工的偏差,确保理论计算与实际施工结构的状态一致。
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误差(精)

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误差随着斜拉桥跨度的增大,其施工过程中几何非线性的特点越来越明显,这就需要寻求适应于特大跨度斜拉桥几何非线性特点的施工阶段误差控制方法。
以跨径为1088m的苏通长江大桥主桥为工程背景,研究其施工过程中误差的来源及控制措施。
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控制的两大任务是结构的后期调整与前期预测。
对于结构参数的误差修正,首先要确定引起桥梁结构偏差的主要参数,然后运用相应的理论和方法来识别这些主要参数,得到其正确估计值;另外,可以运用相应的理论预测在当前结构参数下今后施工可能出现的线形和应力偏差。
综合当前阶段已识别出来的偏差及预测出来的偏差,对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误差采取控制措施。
对大跨度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的误差特性和来源进行研究。
采用非线性分析软件NLABS对全桥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找出基准状态下的钢箱梁无应力线形和斜拉索无应力索长。
运用几何控制原理,采用敏感度分析方法,就主梁自重、斜拉索弹性模量等结构参数对结构在施工过程和成桥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找出对结构状态影响较大的主要参数。
对桥梁施工控制的几种理论方法分析比较,BP神经网络算法因其多参数非线性映射的特点,适合在特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控制中应用。
阐述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针对其会陷入局部极小和收敛慢等缺点,提出利用附加动量法和自适应学习率结合的算法进行改进等措施。
借助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多参数识别模型和线形预测模型,对网络仿真结果分析比较,得到结论: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在特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施工过程中进行误差分析与控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关键词相关文档搜索】:桥梁与隧道工程;【作者相关信息搜索】: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卜一之;李玉耀;。
斜拉桥钢箱梁施工技术探讨

斜拉桥钢箱梁施工技术探讨摘要:桥梁建设的快速发展, 钢箱梁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市政桥梁工程,拖拉法是桥梁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具有经济、快速的优点,。
通过该桥实践证明,此方法可推广到类似桥梁工程施工中。
关键词:斜拉桥;钢箱梁;拖拉法;施工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ridge construct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eel box girder of more and more in municipal bridge engineering, drag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method is a common method in, have the advantage of economic, quick,. Through this bridge was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widely in similar bridge construction.Keywords: cable-stayed bridge; Steel box girder; Procrastination method; construction0 前言本文提出的采用钢管桩支架贝雷片纵梁钢轨滑道架设钢箱梁,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支架下沉量小,对于市政桥梁中的钢箱梁架设具有推广价值。
1 工程概况某江口主桥为独塔单索面连续钢箱梁斜拉桥,长度173.5m,其桥跨布置为31m+97.5 m+45m,如图1所示。
钢箱梁总宽36.5m,中心线处主梁腹板高度2.5m,其横断面如图2所示。
按设计要求主梁节段纵向划分为12个节段,其中9个标准节段长度为16m,吊装质量为195~264t不等,主塔区节段长度为13.5m,沿横轴向划分为3个单元,吊装质量为268t。
探究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的施工控制

探究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的施工控制为了保证跨海大桥主桥桥体,建设成型之后的内力和线型之间的拉力,满足设计的要求,采用无应力的状态为理论基础的施工控制方法。
对于结构非线性和参数评估识别以及平差分析的结果进行测算,根据跨海大桥的桥梁结构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控制好大桥结构的无应力夹角,并确定大跨度钢箱的斜梁现场安装设计要求。
标签: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前言采用单侧推的方式,配合跨海大桥的合龙方案,根据跨海大桥的实际结构特点和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有效的控制大桥合龙过程中的风险,通过全面的合格的施工工艺控制,才能够实现跨海大桥高精度的顺利合龙操作。
因此,探究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是为了能够满足桥梁线形及内应力幅度,作为施工设计要求的基础和保障,跨海大桥不仅需要外形美观,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必须非常坚固。
1 跨海大桥的设计特点跨海大桥一般采用的是斜拉桥的设计,斜拉桥本身外形非常美观,而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优于其合理的设计结构,因此,在大跨径桥梁过程中具备非常好的竞争优势,因此很多跨海大桥都采用的是这种斜拉桥的设计。
跨度大于500米的斜拉桥的桥梁一般来说都会采用钢箱梁的形式来进行设计,这种设计形式由于施工工艺相对工序较多,工艺比较繁琐复杂,在建设期间可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
但是由于其成功合龙之后斜拉索较长,主梁刚度较小,整体构造美观大方,而且结实耐用,合龙成功之后的跨海大桥使用寿命非常长,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很多跨海大桥设计单位的青睐。
2 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橋线性控制特点2.1 非线性效应非常明显大跨度钢箱梁拉桥的非线性效应是比较明显的,这是由于其施工控制和常规的混凝土斜拉桥的施工控制工艺是完全不同的,在这种控制的过程中,由于非线性效应的明显性特质,使得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的跨度较大,因此在斜拉索很长,主梁刚度非常小的情况下,主梁和桥塔之间的位移量必然是非常庞大的数字。
斜拉索具有明显的垂直效应,保证了整个桥体的稳固。
试议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

试议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摘要:与悬索桥相比,钢箱梁斜拉桥具备刚度大、施工方法简便、抗风能力强以及更加适用于恶劣地质条件的优点而越来越受到设计师们的青睐。
但随着斜拉桥跨度的逐渐增大,原有的施工控制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施工安全要求,大跨度斜拉桥的施工控制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关键词: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一、斜拉桥施工控制系统概述根据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完整的施工控制应包括:监测系统、施工实时分析系统、误差分析以及控制、修正系统。
1、监测系统监测系统主要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的容重、尺寸、弹模以及强度等进行监测、检测,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的主梁高度、索塔的位移、应力等进行监测。
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监测是施工控制的重要内容,通过全过程的监测,获得各施工阶段第一手内力、变形资料,从而为后续的误差分析、纠偏提供依据,也是改进设计、确保安全的重要手段。
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检测主要包括:变形监测、索力及主要结构的应力监测、主要结构物的强度检测以及温度测量等。
2、施工期实时分析系统施工期的实时分析对于施工方法及架设程序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应根据初步拟定的施工方案给出较为精确的施工荷载,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场测定的混凝土容重、弹模等进一步确定合理的计算方法;由于斜拉桥架设过程中结构体系不断变化,因此,应不断调整模拟方式并选择合适的计算模式,从而准确、全面的反映实际的结构体系。
在模拟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混凝土的非线性、温度影响以及荷载的变化,包括风荷载等。
计算方法主要有正装法及倒拆法两种。
3、误差分析系统误差在斜拉桥施工中不可避免,应对各种误差进行辨识、分析,对于可能对施工产生较大影响的误差如会造成桥梁的几何线性发生严重偏离等,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或控制。
4、控制、修正系统控制并修正系统是施工控制系统的核心内容。
应该在每一阶段的施工完成后,及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修正,为下一步施工提供参考并避免误差再次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17-03-27T09:57:48.5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5期作者:王勇[导读] 本文主要对钢箱梁斜拉桥施工管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1钢箱梁斜拉桥的结构特点斜拉桥是由塔、梁、索3种基本构件组成的高次超静定组合结构体系,它以加劲梁受弯压、斜拉索受拉以及桥塔受压弯为主。
斜拉索的多点弹性支承作用使主梁的受力类似于多跨连续梁,从而减小了主梁弯矩和梁体尺寸,减轻了梁体重量,使其具有很强的跨越能力,与悬索桥相比,斜拉桥的抗风性能优越,且不需要庞大的锚固装置。
由于调整斜拉索的张拉力可调整主梁的内力,使其分布更加均匀合理,
且斜拉桥的索、塔、梁,尤其是索和塔,可以组合出多种形式以满足景观需求,因而斜拉桥己成为现代桥梁工程中发展最快、最具竞争力的桥型之一。
近几十年来,随着交通量的剧增,桥面宽度及跨径均呈上升趋势,为满足使用要求,大跨径钢箱梁斜拉桥也随之应运而生了,其主梁形状也由矩形逐步发展为倒梯形、三角形以及扁平流线形。
目前,除了需要布置成上下双层桥面的少数斜拉桥采用钢析架主梁外,一般均采用扁平流线形钢箱主梁。
可见,钢箱梁斜拉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建设单位和桥梁工程师的青睐。
钢箱梁斜拉桥秉承了斜拉桥家族固有的品质,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如下特点:
1)钢箱梁的抗扭刚度和横向抗弯刚度大、整体性强、材质均匀、强度高,因此,其跨越能力大,可适应更宽的桥面;
2)钢箱梁自重轻,外形纤细、美观,有利于桥梁设计的轻型化,可有效减少用钢量;在同等条件下,与钢析架梁斜拉桥相比,钢箱梁斜拉桥主梁的用钢量可节省15%-25%。
3)钢箱梁工厂化生产的制作精度高,质量可靠,且其生产制作可与下部结构及桥塔并行施工,可加快施工速度。
4)与混凝土斜拉桥相比,钢箱梁斜拉桥的柔度大,耗能效果好,抗震性能优越。
2中国钢箱梁斜拉桥的应用与发展概况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钢产量较低,很少建造钢桥。
改革开放后,钢斜拉桥得到了发展,1987年在山东东营建造的东营黄河大桥,为中国第1座公路钢斜拉桥。
该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60.5+136.5+288+136.5+60.5m,桥塔为H形框架式结构,塔高69.2m,主梁采用带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分离式钢箱梁,梁宽19.5m,斜拉索由多股无粘结高强度平行钢丝组成,扇形索面布置。
此后,中国开始大规模修建钢箱梁斜拉桥,且发展速度非常快,短短30年间就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令世界瞩目。
2001年,建成南京长江二桥南汉桥。
该桥为5跨连续半飘浮体系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58.5+246.5+628+246.5+58.5m,桥塔为上塔柱平行分离的倒Y形钢筋混凝土塔,塔高195.41m,主梁为扁平闭口流线形钢箱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中心线处梁高3.5m,总宽37.2m,斜拉索为空间扇形索面布置。
2005年,建成南京长江三桥。
该桥为5跨连续半飘浮体系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63+257+648+257+SOm,桥塔采用“人”字形钢塔,塔高215m,主梁采用正交异性板全焊扁平流线形钢箱梁,梁高3.2m,宽37.16m(含风嘴),斜拉索采用高强度平行钢丝制成,空间扇形索面布置。
同年,还建成主跨510m的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和主跨406m的润扬长江大桥北汉桥等。
2007年,建成苏通长江公路大桥,该桥总长8206m,主桥为7跨连续弹性约束体系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100+100+300+1088+300+100+100m,桥塔采用倒Y形混凝土结构,塔高306m,主梁采用正交异性板扁平流线形钢箱梁,中心线处梁高4.0m,全宽41.0m(含风嘴),斜拉索采用平行钢丝制成,空间扇形索面布置。
2008年,建成珠江黄浦大桥北汉桥。
该桥为4跨连续半飘浮体系独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383+197+63+62m,桥塔采用“门”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226.14m,主梁采用单箱三室扁平流线形钢箱梁,中心线处梁高3.5m,斜拉索采用热聚乙烯高强钢丝制成,扇形索面布置。
同年,还建成主跨448m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北通航孔桥、主跨386m的青银高速公路济南黄河大桥以及主跨318m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南通航孔桥等。
2013年,建成厦漳跨海大桥北汉桥。
该桥为5跨连续半飘浮体系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95+230+780+230+95m,桥塔采用钻石形混凝土结构,塔高227m,主梁采用扁平流线形钢箱梁,梁高3.5m,宽38m,斜拉索采用平行钢丝,空间扇形索面布置。
目前中国还有多座大跨径钢箱梁斜拉桥处于规划、设计或建设阶段,例如: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该桥为5跨连续半飘浮体系双塔中央空间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110+236+458+236+110m,桥塔采用H形框架结构,上横梁采用“中国结”造型,塔高180m,主梁采用大悬臂单箱三室倒梯形钢箱梁,梁高4.5m,斜拉索采用抗拉强度为1960MPa的平行钢丝制成,空间扇形索面布置。
港珠澳大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该桥为6跨连续半飘浮体系三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110+129+2X258+129+110m,桥塔采用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塔高103m,主、副塔柱立面均采用圆曲线,主、副塔柱间通过矩形联系杆连接,主跨和次边跨有索区主梁采用整体式钢箱梁,边跨无索区采用分离式钢箱梁,斜拉索采用抗拉强度为1960MPa的平行钢丝制成,空间竖琴形索面布置。
港珠澳大桥九州航道桥,该桥为5跨连续塔梁固结体系双塔中央单索面帆形塔钢箱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85+127.5+268+127.5+85m,桥塔采用帆形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塔高132.39m,主梁为倒梯形带悬臂整体单箱三室钢箱梁,梁高3.575m,总宽39.1m,斜拉索为竖琴形单索面布置。
鸭绿江界河大桥,该桥为5跨连续半飘浮体系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86+229+636+229+86m,桥塔采用H形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上、下2道横梁,塔高194.6m,主梁采用扁平流线形钢箱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中心线处梁高3.5m,总宽34.5m,斜拉索为扇形索面布置。
3钢箱梁斜拉桥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3.1加大施工安全宣传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钢箱梁斜拉桥施工的安全一方面靠外部监督来强化,另一方面需要依靠内部的自律来完善。
在施工过程中,不可能有外部监督部门全程监督,这个时候施工队自身的自律就需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通过加大施工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在员工之中形成良好的安全施工的认识,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的提高,在钢箱梁斜拉桥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比外部监管力度强化的作用要有效率得多。
3.2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
我们需要就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促进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科学性、技术性,整体上增加团队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而增加钢箱梁斜拉桥施工的质量。
4结语
对于钢箱梁斜拉桥施工管理而言,一般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也较为繁琐,所以在实际中对钢箱梁斜拉桥施工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控制,以达到斜拉桥施工质量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岳青,严和仲,阙水杰,刘华,秦照付.大跨度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J].桥梁建设,2013,04:54-60.
[2]谭康荣,余昆.四线曲线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J].桥梁建设,2013,04:116-122.
[3]常英.大跨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要点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1,01:39-43.
[4]陈秀国.钢箱梁斜拉桥顶推法施工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5]乐云祥,常英.大跨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要点分析[J].国外桥梁,2000,03:72-74.。